美国工业设计发展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5
美国工业设计发展概况第一篇:美国工业设计发展概况美国工业设计发展的背景和概况正当欧洲各国进行现代主义设计的探索与试验的时候,美国人则基于商业竞争要求,全力以赴地开始了为企业服务的工业设计运动,在美国,这场运动并没有多少学究味道,也没有什么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成份,可以说,从一开始起,美国的设计运动就沾满了实用主义的商业气息。
美国芝加哥建筑派的领导人物之一一路易斯(Louis Suliivan)曾经在1907 年总结设计的原则时说:设计应该遵循“形式追随功能”的宗旨。
美国人虽然提出这条原则,但是在美国竞争激烈的商业市场上,设计所遵循的其实是“形式追随市场”,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设计能否给社会带来益处,或者对于整个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设计唯一的要点是能够促进销售。
因此,约束美国早期工业设计发展的力量不是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也不是社会民主主义,而是十足的商业竞争。
市场竞争机制在发展美国设计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正是为什么欧洲各国对美国的设计以为不足挂齿的地方。
虽然市场竞争充满了金钱的味道,缺乏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那种学究味,也缺乏充满了理想、充满了试验的设计运动和设计集团,但是,市场机制本身却不可否定地具有非常惊人的供求关系调节功能。
也就是经济学家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的市场经济神奇功能。
市场机制决定了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为了符合市场需求,企业不得不提供不同的产品、包装,利用各种各样的广告来促进销售,这种背景使美国的设计得到比欧洲更加具体、范围更加广泛的发展。
而这种发展与市场是密切相连的,与大批量生产是密切相联的。
美国早在20 世纪20 年代已经是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了。
1933 年,在经济大危机过去后,罗斯福实行经济宏观改革的新政(New Deal)之后,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美国成为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大国,具有强大的生产力和庞大的国内市场,在开始成熟的国际市场上拥有很大的占有率,凭借着这种经济力量,美国的设计也得到高速的发展,美国的设计教育也因而得到发展。
美国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现状小编为大家介绍美国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现状,希望对店铺的同学有所帮助。
想了解更多留学精彩内容,为你详细解答。
工业设计是一门艺术创新与工程学科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主要学习工业产品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与技能以及工业产品结构与功能设计的工程技术基础,通常而言,该专业的学生需要既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又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工业设计专业涉及到的一些基本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设计表现基础、设计理论、造型设计基础、工程材料、人机工程、设计材料及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
经过系统的学习,该专业的学生具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有较强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及艺术鉴赏与创造能力。
美国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授予的学位种类繁多,从美术到文科、理科的学位均有,根据专业在院校的学科隶属关系来说,美国的工业工程专业有23个工业设计专业设置在艺术与设计课程中,其中9个设置在设计学院,2个设置在建筑学院,6个人设计在美术学院,8个设置在工学院下边。
由此可见,大部分工业工程专业更偏向于工程,所以申请美国院校的工业工程专业都需要申请者具备比较强的工程学科背景。
由于各个院校的历史背景和专业特点不同,所以即使同样是工业设计专业在不同的院校关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的主导专业是汽车设计,克兰布鲁克设计学院的主要专业侧重于家具设计,而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设计学院的工业设计则重视通用设计。
所以申请者在申请之前可以先系统的查阅相关学校的关注领域,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倾向性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对于工业设计专业,相关的企业界最为看重的一些能力和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2-D概念草图、口头及书面表达、材料和生产工艺、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多学科交流、概念模型制作、企业实习、设计理论、数理知识。
美国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1900年至1930年代-工艺运动和美式现代主义在20世纪初,美国的设计界开始受到欧洲的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工艺运动强调手工制作和材料品质,并反对工业化带来的低质量产品。
该运动的目标是提高人们对工艺品和艺术的品味和欣赏。
美国设计师和艺术家如格斯塔夫·斯蒂克利、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查尔斯·艾尔南·梅克、艾琳·格雷与弗朗西斯卡·斯蒂尔以及埃里克·莱尔德等人都在该时期对美国的现代设计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0年至1940年代-工业设计和华盛顿生活方式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设计界发生了重大变革。
工业设计开始兴起,设计师们开始将工业化生产与艺术、形式和功能相结合,以创造出符合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产品。
华盛顿生活方式则是一种注重实用性和节俭的生活方式,强调家居设计、家居用品和家电的现代化。
诸如雷蒙德·洛和查尔斯·伊姆斯等设计师在这一时期凭借其创新的家居产品和家电而获得了成功。
1950年至1960年代-包豪斯学派与托马斯·温切斯特作品在这一时期,包豪斯学派的设计理念逐渐在美国流行。
包豪斯学派强调形式的简约和功能的实用,追求形式和功能的完美结合。
包豪斯学派的设计理念在美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影响了建筑、家居、家具、通讯和产品设计等领域。
此外,托马斯·温切斯特还通过精心设计和企业推广,使温切斯特步枪在美国重建后的时期成为一种象征性的设计和艺术品。
1970年至1980年代-联邦设计和数码革命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美国设计界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联邦设计是一个由政府资助的计划,旨在提高公共利益的设计品质。
该计划推动了公共建筑、城市规划、交通和交通标志等领域的设计改进。
同时,数码革命的到来也极大地影响了设计界。
个人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和数字媒体的兴起,为设计师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和表达方式。
美国工业设计的兴起美国工业设计的兴起自两次世界大战后,设计中心逐渐由欧洲转向了美国。
先对二战前的情况进行大致的分析:1) 世界大战刺激了美国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军工产品和军需品)2) 社会局势稳定,国内消费品需求增加3) 生产的标准化和制度规范化的生产改革(也导致设计职能分工明确)一.第一代设计师美国的第一代工业设计师,多以广告、商业美术、工程等行业为出身背景,是似乎与我国目前设计教育环境颇有几分相似。
a. Raymond Loewy ——当洛维初到美国时,以插画和广告画为生。
小有名气后,逐渐转入工业设计行业。
于30年代引领“Streamlining”运动。
此人设计作品颇多,曾为美国总统工业设计顾问,代表作品如可口可乐瓶、“灰狗”公车、“空军一号”内舱等。
1951年著有《Never leave well enough alone》一书。
b. Norman.B.Gedds ——喜好流线型设计以及设计的程序化。
早期的设计思想充满理想主义和未来主义的色彩。
曾著书《地平线》(1932年)。
c. Walter.Teague ——是最早重视人体工程学因素,从而增加产品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设计师之一。
代表作品如柯达135相机(现代35MM相机的原型)、波音707、747内舱等。
d. Henry.Drefuss ——德雷福斯最大的贡献便是奠定了Ergonomics(人体工程学)学科的发展,并著书《Design for people》(1955)和《The measure of man》(1960)。
德雷福斯一生都和Bell公司有着密切的联系,强调“from the inside out”(有内而外)的设计原则。
e. Harley.Earl —— 1927在通用汽车公司总裁 Afred.Sloon领导下,厄尔成为世界第一个企业设计部,即汽车色彩设计部主任。
后又与Sloon提出著名的“有计划废止制度”(planned obsolescence),即有关于汽车有计划更换部件计划,2年一小改,4年一大改,用新样式替换旧样式的促销手段。
探究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工业设计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产品的外观、功能和用户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独具特色,成果丰硕。
本文将探究美国工业设计的起源、发展历程、成功因素及其未来展望,以期深入理解这一重要行业。
美国工业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生产方式逐渐从手工艺向工业化转型。
这个过程中,设计师们如伊姆斯、沙里文等开始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手法,为美国的工业设计奠定了基础。
然而,真正推动美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是20世纪50年代。
当时,二战后的美国经济繁荣,消费市场蓬勃发展,为工业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设计师们通过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将现代科技和艺术结合,打造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作品。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美国工业设计的黄金时期。
这个阶段出现了许多重要的设计运动,如“有计划的废止制”、“形式追随功能”等。
同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设计公司,如青蛙设计、ideo等,它们的产品和理念对全球工业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到了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工业设计开始注重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
设计师们环境保护,主张绿色设计,推动了工业设计的健康发展。
同时,这个阶段也涌现出一批新兴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如参数化设计、仿真技术等,为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美国工业设计之所以取得成功,有以下几个关键因素:设计师的教育和培训:美国的设计教育体系十分完善,从初级到高级,从学术研究到实践操作,都能为设计师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培训。
这些教育机构为美国工业设计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公司的支持和投入:美国工业设计的成功离不开各大公司的支持和投入。
这些公司不仅提供了丰厚的薪资和福利待遇,还为设计师提供了发挥才华的舞台和资源。
公司之间的竞争也促进了设计的进步和创新。
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认知:美国工业设计的繁荣还得益于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认知的不断升级。
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师们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推动了工业设计的进步。
美国工业设计发展的背景和概况正当欧洲各国进行现代主义设计的探索与试验的时候,美国人则基于商业竞争要求,全力以赴地开始了为企业服务的工业设计运动,在美国,这场运动并没有多少学究味道,也没有什么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成份,可以说,从一开始起,美国的设计运动就沾满了实用主义的商业气息。
美国芝加哥建筑派的领导人物之一一路易斯(Louis Suliivan)曾经在1907 年总结设计的原则时说:设计应该遵循“形式追随功能”的宗旨。
美国人虽然提出这条原则,但是在美国竞争激烈的商业市场上,设计所遵循的其实是“形式追随市场”,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设计能否给社会带来益处,或者对于整个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设计唯一的要点是能够促进销售。
因此,约束美国早期工业设计发展的力量不是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也不是社会民主主义,而是十足的商业竞争。
市场竞争机制在发展美国设计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正是为什么欧洲各国对美国的设计以为不足挂齿的地方。
虽然市场竞争充满了金钱的味道,缺乏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那种学究味,也缺乏充满了理想、充满了试验的设计运动和设计集团,但是,市场机制本身却不可否定地具有非常惊人的供求关系调节功能。
也就是经济学家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的市场经济神奇功能。
市场机制决定了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为了符合市场需求,企业不得不提供不同的产品、包装,利用各种各样的广告来促进销售,这种背景使美国的设计得到比欧洲更加具体、范围更加广泛的发展。
而这种发展与市场是密切相连的,与大批量生产是密切相联的。
美国早在20 世纪20 年代已经是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了。
1933 年,在经济大危机过去后,罗斯福实行经济宏观改革的新政(New Deal)之后,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美国成为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大国,具有强大的生产力和庞大的国内市场,在开始成熟的国际市场上拥有很大的占有率,凭借着这种经济力量,美国的设计也得到高速的发展,美国的设计教育也因而得到发展。
凭籍着这种强大的国家经济实力,美国人虽然没有多少类似包豪斯式的学院探索,但是,美国却几乎是轻而易举地把欧洲人奋斗了20 年的这个设计理想在企业中、在市场上变成了现实,到包豪斯1933 年被希特勒封闭,大部分包豪斯原来的教员和学生移民到美国,他们发现了设计和设计教育试验的最佳土壤原来不是欧洲,而是美国。
欧洲的观念和美国的市场结合,终于在战后造成轰轰烈烈的国际主义设计运动。
美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是非常不平衡的:虽然美国现代建筑市场需求量极大,高层建筑在19 世纪末和20 世纪初成为各个主要城市的建筑中心,也出现过像弗兰克这样的建筑大师,但是,一直到30 年代末期,美国也还没有形成一个能够与德国、俄国相比的现代建筑设计运动。
这种情况一直到30 年代末,当包豪斯的主要领导人物都移民来到美国以后,才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战后美国发起的国际主义建筑运动,其实与德国现代主义有不可分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美国的工业产品设计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发展得迅速和成熟。
虽然德国的彼得·贝伦斯早在1907 年就开始为德国电器公司设计家用电器,但是,德国的工业产品设计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依然是远远落后于美国,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国家的经济情况、经济政策的重点、设计界和企业界对设计的基本立场和原则分不开。
美国的平面设计则从开始就具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发展与广告等促销活动密切关联,因而,发展得非常迅速,战争期间虽然也如同欧洲一样,出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平面设计运动―政治宣传画,但是,主流一直是商业的。
在各种设计范畴中,美国显得最为突出的是工业产品设计,或者说是工业设计。
如果说德国人对于设计的最大贡献是建立了现代设计的理论和教育体系,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把社会利益当作设计教育和设计本身目的,那么,美国对于世界设计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发展了工业设计,并且把工业设计职业化。
由于美国的工业发达、经济成熟,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工业设计变成一门独立职业的国家。
而这个职业化的过程早在20 世纪20 年代末期已经开始在美国的纽约、芝加哥等地开始出现了美国工业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刺激因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对于军需用品和武器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因而刺激了美国的工业发展。
战后,美国的工业进入一个高速的发展阶段。
1918 年战争结束后,美国战时工业立即迅速转向消费品工业的生产,消费品的生产无论从产量或者质量来说,都是当时世界空前的。
美国工业开始进人大批量生产阶段,科学管理、流水生产线等等新的管理和生产方法都开始被引人和采用。
标准化和理性式的制度规范化是这次工业生产改革的中心。
企业家尽量设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以达到创造更高利润的目的。
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市场的销售,广告、企业形象、商标等种种促销手段也开始被广泛采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1927 年前后,美国的经济出现衰退的迹象。
越来越多的小企业由于市场竞争失败而破产,而这种经济衰退的恶劣发展情况,在1929 年的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时达到顶点,美国全国进入一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
危机延续了3 年之久,一直到1933 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大规模采用“新政”的经济改革政策,改变美国以往政府对于宏观经济放任自流的基本立场,转为大规模的从金融、投资、税收、社会福利等等方面进行干预,由国家投资进行各种大规模的基本经济建设项目,用以工代贩的基本原则来促进就业,通过联邦储备系统对市场货币供应量的宏观调节来控制经济发展。
这样,美国经济才重新出现复兴的迹象。
危机期间,企业为了生存,采用的竞争手段更加激烈和强化,这是美国市场竞争技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刺激因素,换言之,是美国现代设计的发韧点。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美国大企业,特别是汽车制造业在此时成立了汽车外型设计部门,雇用了专业的造型设计师,形成了最早的企业内部工业设计部门。
另外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日益增加,出现了一些独立的设计事务所,根据客户的要求从事工业产品、包装、企业标志和企业形象等方面的设计,这些设计事务所往往与大企业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了活跃的设计市场活动,也出现了美国第一代的工业设计师。
美国新一代的设计师,也就是我们称为第一代的工业设计师就是在危机的竞争当中产生的。
他们与欧洲第一代现代设计师不同,欧洲第一代设计师的背景基本上都是建筑师,同时他们都有坚实的高等专业教育基础,大部分是建筑专业毕业的,并且有长期的建筑设计经验。
比如德国的彼得·贝伦斯、沃尔特·格罗佩斯、米斯·凡德洛、芬兰的阿尔瓦·阿图、荷兰的乌德、比利时的亨利·凡德·威尔德、奥地利的约瑟夫·霍夫曼等等。
美国的第一代工业设计师的专业背景也参差不齐,不少人甚至没有正式的高等教育背景。
他们设计的对象也比较繁杂,自从他们设立工业设计事务所以来,他们可以说从汽水瓶到火车头都设计,对干欧洲人来说,这样庞杂的设计方向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而他们的设计方法也非常不一样,往往比欧洲设计时间短、效率高、缺乏认真的社会因素思考,而长于市场竞争。
这些设计师都有非常特殊的设计表现能力,他们的设计预想图都画得比欧洲的同行漂亮,也讲究商业谈判的技术,因为他们的目的是做设计生意,而不是研究设计的社会功能。
他们都没有什么理论和设计哲学,也不象他们的欧洲同行有那么多的著作,但是他们都设计了数量惊人的产品、包装、企业形象,从设计的实用性来说,他们比他们的欧洲同行发达得多,灵活得多,而从设计观念来说,他们又显得浅薄。
无论他们与欧洲设计的差别有多么大,但是,通过他们的努力,工业设计却终于成为市场促销、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被美国市场、美国企业界接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就。
从此以后,工业设计就在美国生根了。
因此,可以说,真正把工业设计扎扎实实地扎人工业企业界的,是美国的第一代工业设计师们。
专业背景和教育背景的不同造成设计发展趋向不同,这是美国与欧洲设计的一个非常大的区别。
与欧洲第一代工业产品设计师的建筑设计背景完全不同,美国第一代的工业设计师不少人的专业背景是广告业、商业艺术、橱窗设计和其它展示设计行业,甚至是舞台设计。
这种背景使他们在设计上与他们的欧洲同事有很大区别:建筑师比较强调设计的社会效应、设计对于大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现代设计对于民族传统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以及设计本身的社会含义。
他们对于设计师本身的文化和教育素质的要求,对于严格的设计教学体系的建立非常重视,因为,没有这样的素质和这样的教育体系,是不可能培养出真正有责任感、有高度文化品味的建筑家的。
而主要从事展示、促销工作的设计师则比较讲究短期的市场促销效果,对干建筑设计师一向强调的那些社会因素比较淡漠。
因为展示设计的目的是促进销售,设计的产品具有积极的市场冲击性,但是同时也具有短暂的、用毕即抛的特点,而并非制造出比较永恒的产品,建设起一个起码可以屹立百年的建筑物,因此,美国的工业设计师们对于设计形式造成的商业效果有明确的迫求,对设计的观念,它会造成的社会影响作用则考虑不多。
这种特征是由他们的职业背景造成的,原因是这些行业使他们对于商业竞争有比较切身的体会和认识。
这些行业还有另外一个日后成为工业设计的重要特点:集团式的工作和娴熟的商业谈判习惯。
商业设计需要一组人的同心协力,因而,他们都习惯于集体工作,习惯于与客户打交道,习惯于与市场专家、市场调查人员联系,对于形成工业设计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
而这种特征在设计教育上的反映,就是对于表达技法的重视和对于设计观念的淡漠,美国设计教育目前依然具有非常鲜明的重技法、重表现技术和轻视观念的特征。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设计高度发达。
80年代,由于美国经济结构的改变,特别是制造业的衰退和服务行业的日益强大,使设计业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工业设计逐步变成综合设计,而不仅仅是针对产品的设计,这在本书第一章中有详细的论述。
而平面设计则因为媒介的转变,日益发展为多元媒体设计,这种趋势目前依然在进一步发展。
美国设计是世界设计当中的一个非常具有影响力、但是又非常独特的组成部分。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新国家,没有长期的发展历史,同时又没有所谓单一的民族传统,但是具有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当中最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经济强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它的经济实力又使它具有相当巨大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因此,形成许多与欧洲其它国家设计发展所不同的特点。
特点之一是美国设计一向主张多元风格,反对设计上的单一风格垄断。
美国人对于单一设计风格的厌恶是非常强烈的。
欧洲设计经常是单一性的,比如德国设计、荷兰设计等等,这种设计上的统一性特征,或者英文称为的monotheism,是美国人最不能忍受的,因为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从人口组成上已经具有多元特征,用同样的风格去适应多元的民族组成,可以说根本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