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艺术审美变迁对美国工业设计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工业设计史历年真题(93-2022)1993年工业设计史一、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1、“水晶宫”(CrytalPaliac)2、“新艺术”(ArtNouveau)3、“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cherWerkbund)4、“流线型”(Streamlining)5、“有计划的设计废弃制”(PlannedObolecence)二、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述世界工业设计发展的粗略线索及其风格演变。
2、谈谈如何正确看待“包豪斯”(Bauhan)及其功能主义。
1995年工业设计史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用A,B,C填入空格)1、“工业设计”一词由_____在1919年首次提出。
A西纳尔B莫里斯C罗威2、_____曾提出“功能绝对第一”和“最少主义”。
A格罗皮乌斯B 米斯·凡·德·罗厄C盖德斯3、_____创建了“德意志工作联盟”A贝伦斯B凡·德·费尔德C穆特西乌斯4、欧洲“新艺术”运动主要以_____两个国家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A 法、英B法、德C法、比利时5、国际工业设计协会_____年立于英国伦敦。
A1957B1921C1919二、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水晶宫”2、“包豪斯”3、“有计划的设计废弃制”4、“ICSID”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1、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谈谈工业设计与传统手工艺的关系。
2、从不同时期和地域变迁描述世界工业设计发展基本线索及共风格演变。
3、功能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
4、试述日本工业设计的特点。
1997年工业设计史按:每题5分,共20题,满分为100分答题时不必抄录题目,并可不按题序,但必须标明题序号码。
1、工业设计的发展大体上可分哪几个阶段?总的说来可分几个时期?2、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认定的工业设计的定义是怎样的?3、当今工业设计涉及的范围及其地们和作用如何?4、试述十九世纪初期工业产品设计的状况:5、试述莫里斯其人及其创导的设计运动,,其设计主张、方法和风格如何?6、试述新艺术运动的目标:7、试述费尔德的设计主张及其设计风格:8、试述法国新艺术运动的设计风格倾向9、奥地利分离派的风格如何?10、试述穆特西乌斯的设计思想:11、德意志工业联合会的基本纲领是什么?12、机械美学的主要观点和设计风格特征如何?13、试述鲍豪斯的宗旨:14、试述鲍豪斯的设计风格及其影响:15、鲍豪斯的主要成就有哪些?16、试述用户第一主义的设计特点:17、盖德斯的“前设计”程序有哪几条?18、试述现代风格的设计特点:19、试比较手工业时代、工业化时代和信息时代设计表现形式和风格的差异:20、您认为工业设计与手工艺传统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1998-工业设计史试题(B卷)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5分)(请将符号√或某填入括弧内)1、“工业设计”名词的提出是在十九世纪末。
工业革命后的艺术设计风格分析报告一、工业革命与设计工业革命开始的机器化大生产时代,产品设计的合理化、标准化是一个根本性的问答题。
标准化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同时也是设计的产物二、工业革命后艺术设计发展的特点1、莫里斯现代设计之父莫里斯是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创始人。
莫里斯的设计宗旨是希望还给公众、人民以美观而实用的艺术品。
这具有民主义的设计思想在当时是先进的。
2、新艺术运动与设计新艺术运动与设计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和发展的装饰艺术运动,涉及建筑、家具、产品、服装、首饰、平面设计、书籍装帧、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领域。
从设计而言,新艺术运动可以说是一个注重艺术设计形式的运动。
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中,新艺术运动曾风靡欧洲,对现代设计和现代艺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艺术运动在新旧交替之际,是设计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历史时期,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与已有的设计风格特点是与19世纪弥漫整个欧洲的维多利亚风格决裂,打破了旧传统形式的束缚,创造适合于时代的新风格;二是反对当时在西方艺术中盛行的自然主义,而主张用华美精致的装饰设计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与忠实于自然地细微之处不同,而是加以自由、大胆的想象来作装饰性表现,并刻意追求自然中所蕴含的热烈而旺盛的生命力,以表现动植物生产发展的内在过程,真正把握自然、理解自然。
尤为可贵的是,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设计师们反对将艺术分为纯艺术与实用艺术或大艺术、小艺术,认为艺术家不应该仅致力于创造单价的“艺术品”,而应该创造出一种为社会生活提供优美环境的综合艺术。
实质上是主张艺术家、设计师、手工艺师的结果。
这种观念可以说是包豪斯精神之先导。
3、现代艺术运动19世纪末的现代艺术运动时艺术史上第一个有计划有意义的寻求一种新风格的艺术运动也是以装饰艺术风格为主要特征的艺术运动。
1917年至1931年这十几年间以荷兰为中心的“风格派”艺术设计运动,从立体主义起步,最终完全走向了抽象并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建筑设计和产品设计。
我国传统审美心理对工业设计创新的影响浅析消费者的审关心理,是现代工业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传统文化与当代流行思潮的相互融合,形成了当代我国民众所特有的审关心理特性。
我国民众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独特的喜好,如美善相乐、自然朴素、情景交融等。
发现并合理地运用这些独特审美因素,对满足我国大众消费的特殊需求和创造当代中国设计性格都十分重要,这是我国工业设计创新的重要基点之一。
标签:传统审美心理;工业设计;创新工业设计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相当重要的实践活动,本质上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创造活动,故此,创新性与文化性是工业设计的两大重要特性。
至20世纪末,几乎所有在发达国家制造的商品都能在中国的企业里生产与制造。
如果说我们今天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什么差距的话,最大的差距就是设计创新能力。
创新意味着对现实中所没有的东西进行探索和建构,也意味着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建设。
工业设计创新,就是对人造物品改进设计和创新设计,进而创造出崭新的、合理的生活方式。
未来市场和经济的竞争集中体现于设计的竞争。
唯有通过设计创新,产品才有竞争力,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虽然我们置身于全球一体化的世界,信息的快速传播与文化的相互影响,要求产品设计必须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需求,但是,这种全球化的市场所需要的并不是毫无个性的产品,而是技术含量高,且具有独特美学特性的产品。
往往越是具有民族性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
传统文化与当代流行思潮的相互融合,形成了当代我国民众所特有的审美心理特性。
我国民众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独特的喜好,发现并合理地运用这些独特审美因素,对满足我国大众消费的特殊需求和创造当代中国设计性格都十分重要,是我国工业设计创新的重要基点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传统审美心理对工业设计创新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美善相乐美与善密不可分。
美与善能从不同的角度达到对生命的完善,善使人共生,美使人共享。
不善之美,不是至美,因为它对生命无益;不美之善,不是至善,因为它对生命无趣。
美国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1900年至1930年代-工艺运动和美式现代主义在20世纪初,美国的设计界开始受到欧洲的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工艺运动强调手工制作和材料品质,并反对工业化带来的低质量产品。
该运动的目标是提高人们对工艺品和艺术的品味和欣赏。
美国设计师和艺术家如格斯塔夫·斯蒂克利、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查尔斯·艾尔南·梅克、艾琳·格雷与弗朗西斯卡·斯蒂尔以及埃里克·莱尔德等人都在该时期对美国的现代设计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0年至1940年代-工业设计和华盛顿生活方式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设计界发生了重大变革。
工业设计开始兴起,设计师们开始将工业化生产与艺术、形式和功能相结合,以创造出符合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产品。
华盛顿生活方式则是一种注重实用性和节俭的生活方式,强调家居设计、家居用品和家电的现代化。
诸如雷蒙德·洛和查尔斯·伊姆斯等设计师在这一时期凭借其创新的家居产品和家电而获得了成功。
1950年至1960年代-包豪斯学派与托马斯·温切斯特作品在这一时期,包豪斯学派的设计理念逐渐在美国流行。
包豪斯学派强调形式的简约和功能的实用,追求形式和功能的完美结合。
包豪斯学派的设计理念在美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影响了建筑、家居、家具、通讯和产品设计等领域。
此外,托马斯·温切斯特还通过精心设计和企业推广,使温切斯特步枪在美国重建后的时期成为一种象征性的设计和艺术品。
1970年至1980年代-联邦设计和数码革命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美国设计界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联邦设计是一个由政府资助的计划,旨在提高公共利益的设计品质。
该计划推动了公共建筑、城市规划、交通和交通标志等领域的设计改进。
同时,数码革命的到来也极大地影响了设计界。
个人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和数字媒体的兴起,为设计师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和表达方式。
论设西方近现代计史对现代设计影响作者姓名:刘思绮摘要:本文探讨了西方近现代设计史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并结合史实探索.分析了各时代设计的特点。
关键词:设计思想萌芽发展成熟全面发展一:手工设计及向工业设计过渡时期—设计思想萌芽(至19世纪初)(1)18世纪前的手工艺时代(巴洛克时期)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时代,大致为17世纪。
其最早的表现,在意大利为16世纪后期,而在某些地区,主要是德国和南美殖民地,则直到18世纪才在某些方面达到极盛。
巴洛克时期的作品在风格上极为复杂,但一般来说,反映了力图寓感情於具有感性吸引力的形式之中的愿望。
最常见的特点是气势雄伟,生气勃勃,有动态感,气氛紧张,注重光和光的效果,擅长於表现各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无穷感,颇有打破各种艺术界限的趋势。
巴洛克时期艺术的庄严高贵特点,来自文艺复兴时期所发扬的古典古代艺术精华,同礼教观念的约束作用的结合这一时期出现的艺术形形色色,所以必须按照这个时代的比较广泛的各种文化倾向去探索它们的统一性。
而对于艺术的影响来说,当时有三种文化倾向最为重要。
第一种是反宗教改革运动的出现,这股势力不论在地区方面还是思想方面都正日益扩大。
巴洛克艺术中的许多不朽之作,特别是意大利绘画和建筑中的许多作品,可能同教会所采取的新的宣传态度直接有关。
第二种是君主专制政体的巩固,随之产生强大的中产阶级,对艺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从法国王朝建造凡尔赛的宫殿和花园以及中产阶级发展绘画市场,可以窥见当时某些政治和社会发展对艺术的影响。
第三种是在科学发展和对地球进行探索的影响下,对大自然产生了新的兴趣。
路易十四世风格,即「王室官方风格」,可以说是意大利巴洛克的一种古典化翻版,普桑(NICOLAS POUSSIN)是法国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作品高雅、严肃、合乎逻辑、有条不紊,因而忠实体现了古代艺术风格,形成法国巴洛克的特点。
研究法兰德斯的巴洛克风格,最好从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绘画著手,他创作了大型的祭坛画和神话作品,并且设计了一系列构思周密的宫廷画和寓言画组画(2)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萌芽工业设计是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条件发展起来的,但是许多工业设计的准则早在工业社会之前就已经建立起来了。
二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与美国的现代设计作者:薛超凡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3年第09期摘要:“二战”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的设计发展的非常迅速,其中工业设计逐渐成为各国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有效手段。
工业设计在各个国家都得到了长远发展,成为了欧美企业运作中的重要环节,美国是惟一在“二战”中未曾遭受重大损失并且从中获利的资本主义国家。
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中心也随着包豪斯大师们的到来,从欧洲慢慢转移到了美国。
关键词: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发展一、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概况(一)现代工业设计的概念关于工业设计的概念,很长时期都在学术界存在着争议。
直到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工业设计一词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它的概念也才被定了下来,即工业设计在解决工业产品与使用者之间关系问题的创造性活动。
作为一个内容广泛的独立的领域,工业设计在众多企业以及行业的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从市场作用来看,工业设计在解决产品、企业和市场三者关系的问题上,主要发挥了以下两个基本作用。
第一,工业设计可以作为企业在决定生产何种产品类型或开拓何种新产品生产线时的重要依据。
换句话说,工业设计是企业在拟定市场政策和生产计划时的重要协助手段;第二,工业设计可以通过提高工业产品对顾客的吸引力来刺激市场的容量,开发潜在市场容量,创造新的市场发展机会。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设计不仅仅意味着任意而为的外观装饰或美化,还是一个包含着各种因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过程。
(二)现代工业设计体系的完善20世纪的40年代至50年代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成熟时期,其主要标志是1957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的成立。
该联合会提出了以下三大宗旨:鼓励在设计实践中提高工业设计的水平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挥和提高工业设计的作用;大力宣传工业设计的应用方法,解决影响人类健康问题。
(三)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和主要环节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以来,除了意识到工业设计对提高产品在市场活动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还关注自身的企业形象、行为标志和观念设计标志。
论当代艺术审美变迁对美国工业设计的影响作者:谭春雨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下》2013年第01期【摘要】在各个设计领域中,美国显得最为突出的是工业产品设计,或者说是工业设计。
而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当代艺术审美的变迁,本文主要从艺术审美变迁的过程入手,探讨美国的工业产品设计的迅速发展和成熟。
【关键词】艺术审美 "装饰艺术"运动美国工业设计【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17-02美国是一个没有传统文化束缚的国家,对于新的艺术设计风格更加容易接受。
它作为最早实现工业设计职业化的国家,源于欧洲的功能主义设计思想对美国设计和设计艺术教育发展起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尤其是移居到美国的包豪斯设计大师们对美国设计艺术教育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设计意识在美国人心中空前的提高。
二战后,美国作为未受到战争损害而大受其益的国家,在自由经济消费主义的引导下,20世纪四五十年代进入了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伴随而来的是美国成为现代主义设计发展最快的国家。
一、当代艺术审美变迁的过程及其特点美是人类对某种事物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由人类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以及人类身心对某一事物的一种愉悦的感受。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区别艺术与非艺术的根本标志。
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随着时代和人的审美意识、审美趣味的变化而变化,而社会生活的巨大改变则是艺术审美变迁的最根本原因。
当代艺术审美变迁是从古典到现代,从现代到后现代的一个过程。
古典主义是从17世纪至19世纪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文化思潮和美术倾向,它发端于17世纪的法国。
古典主义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如古希腊雕塑。
现代主义是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流派和思潮,她是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她就不可避免的要反映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的重要变革。
论现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一、引言现代艺术与设计是两个相互交融、相互依存的领域。
在当代社会中,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不仅在视觉表现形式上互相借鉴,还包括在主题和思想等方面的交流。
本文将探讨现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二、现代艺术现代艺术是20世纪初后至今的艺术作品。
这种艺术形式在表现手法、主题和观念上与传统艺术不同。
现代艺术倾向于具有反叛、批判和唤醒人们思考的意义。
在技巧方面,它通常采用一些新兴的技术和材料,如摄影、电影、综合媒体等。
现代艺术家不再只是用画笔和颜料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受,而是将艺术的表现方式推向更高的层次。
三、设计的定义设计是一种将想法转化为实际实现的过程。
它不仅限于外观或形式美感,还包括实用性、功能性和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因素。
在现实中,设计主要是以商品、建筑和图形为主要目标。
它需要创造性和创新性,同时也要考虑实际应用和市场需求。
四、现代艺术和设计的相互影响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和互相影响的。
在设计领域,艺术家们的创新的视觉解释为设计带来了许多创意和灵感。
同时,现代艺术作品也受到现代设计师的启发,尤其是在材料和技术方面的创新。
例如,抽象艺术和当代工业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很明显。
此外,一些现代艺术作品具备一种功能性,比如设计师可以将绘画、雕塑和装置艺术作品转化为城市装置、雕塑公园和广场,这样创造出一个独特的空间和视觉体验,以及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新型商品。
五、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发展趋势对于现代艺术和设计的未来,我们预计其将会继续向全球化、数字化、可持续性和用户体验等方向发展。
全球化:随着世界各国的交流和联系越来越频繁,艺术和设计也变得更加国际化。
通过网络等方式,艺术和设计跨越了地域、文化和政治界限,与传统的民族特色融为一体。
数字化:随着网络、智能手机和虚拟现实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艺术和数字设计成为当今的主要趋势。
数字技术可能会改变我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意味着艺术和设计将变得更加实用、更加可塑性,更加具有科技感。
2024年工业设计的审美研究论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工业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它不仅关乎产品的功能性,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情感体验紧密相连。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工业设计的审美价值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工业设计与审美工业设计不仅仅是对物质形态的创新与改良,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
它融合了设计师的创意、技术和审美观点,通过产品的外观、色彩、材质等视觉元素,传达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这种审美价值不仅体现在产品的外在形态上,更深入到产品的使用体验和文化内涵。
二、审美标准与多元性在工业设计领域,审美标准并非一成不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地演变。
设计师需要从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中汲取灵感,创造出符合时代特点的工业设计作品。
同时,审美的多元性也是工业设计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审美偏好,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这一点,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三、工业设计的审美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设计的审美趋势也在发生变化。
一方面,简约主义、极简主义等设计风格在现代工业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些风格强调产品的功能性和简洁性,注重用户体验和环保理念。
另一方面,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关注产品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将这一理念融入到工业设计中。
四、工业设计的审美影响工业设计的审美价值不仅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更对社会的文化、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优秀的工业设计作品能够引导消费者的审美倾向,推动社会审美观念的更新。
同时,工业设计也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工业设计的审美表达,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
五、结论综上所述,工业设计的审美研究不仅关乎产品的外在形态和内在品质,更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紧密相连。
设计师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创造出符合时代特点、满足市场需求的工业设计作品。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工业设计的审美趋势和社会影响,以推动工业设计领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1.美术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是艺术家个人的表现,设计则是为他人服务的活动。
2.工程设计是解决人造物中物与物的关系问题,设计则是解决人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3.设计教育与其他任何科学的教育最大的不同时它没有一个世界统一的模式。
4.“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夜的一场设计运动。
5.现代主义设计与传统设计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制作与设计的分工。
6.1851年的伦敦国际博览会是工业设计存在问题和维多利亚矫揉造作风格泛滥的集中表现。
7.20世纪20年代是与美国的纽约、芝加哥等地的工业设计的职业化,是美OOOOO8.法国是欧美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
9.亨利·凡德·威尔德是比利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最杰出的代表,并成为现代历史上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10.安东尼·高蒂是西班牙“新艺术”的运动最杰出的代表。
11.20世纪前后,英国最重要的建筑设计师和产品设计师是苏格兰的马金托斯。
12.德国的新艺术设计运动是由青年风格这个名称来称谓的。
13.奥地利设计家奥托·华格纳认为现在建筑设计的核心是交通或者交流系统设计。
14.“装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20到30年代的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开展的一次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
15.法国是“装饰艺术”风格的发源地,巴黎是这场运动的中心。
16.麦金托什不是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家。
17.流水别墅不是安东尼高迪得得设计作品。
18.盖里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结构主义的建筑设计师。
19.乌尔姆设计学院是强调以科技为基础的设计教学模式。
20.布劳恩公司注重人体工程学。
21.“可口可乐”标志的工程师是罗维。
22.塔特林的设计属于构成主义。
23.“少即是多”是米斯提出的。
24.蒂芙尼的设计集中在玻璃。
25.维也纳的“分离派”的祖创人是霍夫曼。
26.国际主义设计的结局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的标志是山崎斌设计的普鲁蒂——艾戈被炸。
27.《走向正确建筑》的作者是下列哪位人物艾托索扎斯。
探究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工业设计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产品的外观、功能和用户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独具特色,成果丰硕。
本文将探究美国工业设计的起源、发展历程、成功因素及其未来展望,以期深入理解这一重要行业。
美国工业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生产方式逐渐从手工艺向工业化转型。
这个过程中,设计师们如伊姆斯、沙里文等开始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手法,为美国的工业设计奠定了基础。
然而,真正推动美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是20世纪50年代。
当时,二战后的美国经济繁荣,消费市场蓬勃发展,为工业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设计师们通过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将现代科技和艺术结合,打造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作品。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美国工业设计的黄金时期。
这个阶段出现了许多重要的设计运动,如“有计划的废止制”、“形式追随功能”等。
同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设计公司,如青蛙设计、ideo等,它们的产品和理念对全球工业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到了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工业设计开始注重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
设计师们环境保护,主张绿色设计,推动了工业设计的健康发展。
同时,这个阶段也涌现出一批新兴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如参数化设计、仿真技术等,为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美国工业设计之所以取得成功,有以下几个关键因素:设计师的教育和培训:美国的设计教育体系十分完善,从初级到高级,从学术研究到实践操作,都能为设计师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培训。
这些教育机构为美国工业设计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公司的支持和投入:美国工业设计的成功离不开各大公司的支持和投入。
这些公司不仅提供了丰厚的薪资和福利待遇,还为设计师提供了发挥才华的舞台和资源。
公司之间的竞争也促进了设计的进步和创新。
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认知:美国工业设计的繁荣还得益于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认知的不断升级。
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师们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推动了工业设计的进步。
论当代艺术审美变迁对美国工业设计的影响
【摘要】在各个设计领域中,美国显得最为突出的是工业产品设计,或者说是工业设计。
而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当代艺术审美的变迁,本文主要从艺术审美变迁的过程入手,探讨美国的工业产品设计的迅速发展和成熟。
【关键词】艺术审美“装饰艺术”运动美国工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17-02
美国是一个没有传统文化束缚的国家,对于新的艺术设计风格更加容易接受。
它作为最早实现工业设计职业化的国家,源于欧洲的功能主义设计思想对美国设计和设计艺术教育发展起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尤其是移居到美国的包豪斯设计大师们对美国设计艺术教育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设计意识在美国人心中空前的提高。
二战后,美国作为未受到战争损害而大受其益的国家,在自由经济消费主义的引导下,20世纪四五十年代进入了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伴随而来的是美国成为现代主义设计发展最快的国家。
一、当代艺术审美变迁的过程及其特点
美是人类对某种事物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由人类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以及人类身心对某一事物的一种愉悦的感受。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区别艺术与非艺术的根本标志。
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随着时代和人的
审美意识、审美趣味的变化而变化,而社会生活的巨大改变则是艺术审美变迁的最根本原因。
当代艺术审美变迁是从古典到现代,从现代到后现代的一个过程。
古典主义是从17世纪至19世纪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文化思潮和美术倾向,它发端于17世纪的法国。
古典主义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如古希腊雕塑。
现代主义是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流派和思潮,她是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她就不可避免的要反映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的重要变革。
现代主义设计基础是功能主义,强调形式追随功能;她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具体空间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考虑,基本反对图版上、在预想图上设计,而强调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考虑,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如构成主义、风格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
她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的多样化;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注重产品的人文含义,如达达主义、波普艺术等。
从以上不难看出艺术审美的变迁对每个时代每个国家设计风格的影响,美国的工业设计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二、“装饰艺术”运动对美国设计的影响
“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展开的一次设计艺术运动,这场运动几乎和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同时发展,所以无论是从材料还是形式上都受到现代设计运动的影响。
这次艺术运动的风格追求华丽的装饰,以满足人们对产品的形式上的美感的需求,所以性质是一场形式主义的运动。
装饰主义风格在美国的发展和流行于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消费群体有着密切的关系。
美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勤基地,美国国力雄厚、经济发达,出现了一大批的中产阶级,他们迫切的需要各种消费品来满足自己的物质和心里需求,而“装饰艺术”风格在这样的消费条件下获得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在“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美国出现2个具有代表性的风格“本土风格”和“好莱坞风格”。
“好莱坞风格”是“装饰艺术”运动在美国的一个发展和延伸,由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是百万人失业,好莱坞电影成为人们当时的精神寄托,让人们暂时忘记危机和经济困难。
“好莱坞”风格富有梦幻的电影,夸张的方式,大胆的几何纹、卷草纹、动物纹,以强烈的对比、闪亮的霓虹灯点缀,形成繁华梦幻的的装饰效果。
“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美国的代表作品有由威廉·凡·阿伦设计的克莱斯勒大厦,威廉·兰帕设计的帝国大厦等。
三、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
美国工业设计的奠基人有沃尔特·提格、雷蒙·罗维、亨利·德莱佛曼、诺尔曼·贝·盖迪斯,他们是美国的第一代工业设计师,被称为“美国工业设计四元老”。
四位工业设计师受“芝加哥学派“和当时审美观念的影响遵循“形式追随功能”。
沃尔特·提格美国早期最成功的设计师,曾是一名成功的平面设计师,20世纪20
年代中期开办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从事产品设计。
设计生涯与世界上最大的摄影器材公司——柯达公司连在一起,后成为该公司的终身设计顾问。
从1927年开始为柯达设计包装到20世纪30年为美国波音707客机内部设计,从最初的设计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到后来的考虑与人体的结构体现出了审美变迁在设计中的作用,提格也是最早考虑人体工学在设计中应用的设计师。
雷蒙·罗维出生在法国,后移居美国。
他是美国工业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一生从事工业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及平面设计,参与的项目数千个,从可口可乐的瓶子直到美国宇航局的“空中实验室”计划,从香烟盒到“协和式”飞机的内舱,所设计的内容极为广泛,代表了第一代美国工业设计师那种无所不为的特点,并取得惊人的商业效应。
罗维的设计原则简练、容易维修保养、典雅或者美观、使用方便、经济、耐用、以及产品的形状表达使用功能,这些都体现了当时的艺术审美观——形式追随功能。
他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设计的火车头、汽车。
轮船等交通工具,引入了流线型的特征,从而发动了重要的设计运动流线型运动,使流线型的产品成为当时风靡一时的流行审美样式。
流线型运动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一种式样设计运动,从交通工具的外形设计开始,波及几乎所有的产品外形都以圆滑流畅的流线体为主要形式,形成了以流线型风格为主的工业设计特征。
流线型对于工业设计,尤其是对于那些与空气动力学密切相关的领域起了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而把它当做一种纯粹的设计样式,广泛使用于各个领域,必然导致纯粹的形
式主义,必然被时代淘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流线型设计走向理性和科学,更加注重流线型的功能属性,而单纯的审美造型逐渐被淡化,20世纪30年代曾风靡美国的审美样式逐渐消失。
诺尔曼·贝·盖迪斯早年是为舞台设计师后转向工业设计,他倡导流线型设计艺术风格,虽不是流线型的发起人,但他广泛采用流线型风格进行设计,促进了这种风格的普及与发展。
他对美国汽车外形设计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亨利·德莱佛曼是美国有影响的艺术设计家之一,其职业背景是舞台设计师,曾做过盖迪斯的助手,早年在百老汇的舞台设计中获得巨大成功。
1929年他转向工业设计,开设自己的工业设计事务所。
设计生涯与美国贝尔公司紧密相连,提出“从内到外”的设计原则,1961年出版《人体度量》为设计奠定了人体工程学学科。
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离不开艺术审美的变迁。
从一开始起,美国的设计运动就沾满了实用主义的商业气息。
美国芝加哥学派的领导人之一——路易斯·沙利文曾在1907年总结设计原则时说:设计应遵循“形式追随功能“的宗旨。
美国人虽然提出了这条原则,但是美国竞争激烈的商业市场上,设计应遵循的其实是“形式追随市场”。
雷蒙·罗维也曾经说过:“对于我来说,最美丽的曲线是销售上涨的曲线。
”所以对于美国来说设计的唯一重点就是促进销售。
既然得促进销售,就得满足人们当时的审美需求和消费需求。
综上所述:艺术审美的变迁给美国工业设计带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
2. 杨先艺.《艺术设计史》.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
3. 王受之.《世界现代史》.北京,北京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4. 祁嘉华.《设计美学》.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