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30 中规院:昭山示范区湘潭易家湾昭山地区总体规划2010
- 格式:ppt
- 大小:22.86 MB
- 文档页数:77
湘江长沙株洲湘潭段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总体规划文本湘江长沙株洲湘潭段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总体规划文本(2003一2020)前言受湖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2年5月承担了《湘江长沙株洲湘潭段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湘江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任务。
规划组一行15人于2002年6月初在湖南长沙、株洲、湘潭三市范围内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现场踏勘、座谈走访、收集资料等工作,并在长沙、株洲、湘潭举行了省市有关单位的规划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通过这段时间的积极工作,规划组对湘江生态经济带的基本情况和特殊矛盾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2002年5月至7月,规划组在北京对项目进行了资料整理和方案研究,提出了规划方案。
2002年8月初,在长沙市向湖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和省直有关部门以及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相关部门进行了方案汇报。
2002年8月上旬,又进行了现场补充调查。
2002年8月中旬至11月,规划组根据多方意见对规划方案进行了修改、补充、完善,完成了规划成果,于2002年11月向湖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和省直有关部门以及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相关部门进行了规划成果汇报。
之后,规划组就规划成果于2003年3月上旬向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相关部门作了公示,于2003年4月12日通过了湖南省省长办公会议的审查,于2003年5月底通过了专家评审会,于2003年8月初通过了第四次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工作会议的审查。
根据各次汇报和审查中领导和专家提出的意见,规划组对规划成果进行了认真修改、充实和完善,编制了湘江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总体规划的最终成果,现提交有关部门审批和实施。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规划组得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等的大力支持,得到了湖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的通力协作。
对此规划组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二○○三年十月十六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结构与功能分区第三章用地布局与分区管制第四章产业发展与调整第五章重点城镇发展及洲岛利用第六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第八章旅游发展规划第九章防洪与水资源利用、保护规划第十章基础设施规划第十一章空间环境总体意向第十二章主要城镇及岛屿规划设计意向第十三章项目开发规划与分期发展第十四章近期建设规划第十五章分区控制导则第十六章协调措施与政策建议第十七章附则(附图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划依据“关于长株潭滨江风光经济带前期准备工作方案有关事项的请示”(湘计呈[2000]53号)、“关于审批《湘江经济带项目工作方案》的请示”(湘江[2000]279号)、《湘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国际咨询之技术咨询框架研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2001年)、《湘江生态经济带概念规划国际咨询》(联邦德国欧博迈亚建筑、环保、交通及设备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湖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2002年)、《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长沙市规划设计院、长沙市规划局,2002年)、《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湘潭市规划局,2002年)、《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02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株洲市规划建筑设计院,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相关小城镇的总体规划、长株潭地区的城镇体系规划、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法令指导下编制而成的规划文件。
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和指导思想为适应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战略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形势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湘潭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指导城乡各项建设活动,依据国务院、建设部文件精神,编制《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
第2条规划基本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及有关环保法律法规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5.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6.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2号)7.国家发改委《关于批准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2007]3428号) 8.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年)(国务院审批稿)和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年)(送审稿)9.《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2007年)和《湖南省湘江长沙株洲湘潭段生态经济带建设保护办法(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令)》(〔2003年〕10.国家、湖南省颁布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第3条规划层次本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为湘潭全部行政辖区,包括湘潭城区(雨湖区、岳塘区)、湘潭县、湘乡市和韶山市,编制城镇体系规划,总面积为5006.5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湘潭市区范围的大部分区域(不含楠竹山镇、鹤岭镇和易家湾镇、昭山乡),面积约为220平方公里。
第4条规划期限近期 2009——2010年中期 2011——2015年远期 2016——2020年远景 2020以后第5条城市规划区湘潭市城市规划区范围确定为:现湘潭市城市两区(即岳塘区、雨湖区行政区范围,不含楠竹山镇)和现湘潭县的易俗河镇、河口镇、梅林桥镇、杨嘉桥镇、姜畲镇、响塘乡、响水乡的行政辖区范围,规划区总面积约为1069平方公里。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2010-2030)文本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领导协调委员会办公室2010年12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发展战略规划 (4)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原则 (4)第二节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4)第三节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 (5)第四节建设规模 (9)第五节空间发展战略 (10)第六节发展策略 (11)第三章总体布局 (14)第一节聚落体系规划 (14)第二节空间结构 (15)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 (16)第四章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20)第一节发展目标与定位 (20)第二节产业总体布局 (22)第三节旅游发展规划 (23)第四节农业发展与布局 (26)第五章综合交通规划 (28)第一节发展目标与策略 (28)第二节区域与对外交通规划 (29)第三节内部道路系统规划 (29)第四节公共交通规划 (31)第五节交通管理 (33)第六章基础设施规划 (34)第一节给水工程 (34)第二节排水工程 (35)第三节电力工程 (36)第四节燃气工程 (37)第五节电信工程 (37)I第六节环卫工程 (38)第七章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40)第一节公共安全规划 (40)第二节防洪排涝规划 (41)第三节防震规划 (41)第四节消防规划 (42)第五节人防规划 (43)第六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43)第八章环境保护规划 (45)第一节环境保护规划 (45)第二节资源循环利用 (47)第九章生态建设规划 (49)第一节建设目标 (49)第二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49)第三节组团绿地系统规划 (52)第十章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规划 (55)第十一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8)第十二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62)第十三章空间分区管理 (64)第一节空间管制分区 (64)第二节“五线”保护与控制引导 (66)第三节建设强度控制 (68)第十四章近期建设规划 (69)第十五章数字绿心规划 (71)第十六章两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 (72)第十七章规划实施措施 (76)第十八章附则 (81)附录 (82)II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背景为了落实《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年)》的规划内容,科学引导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生态保护、利用与建设,有效发挥生态绿核保护和创新发展窗口的双重作用,大力促进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两型社会”,特编制《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2010-2030年)》。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湘潭九华片区规划(2010-2030)》实施评估问卷调查表一、有关您的基本信息1、您的性别是()(1)男(2)女2、您的年龄是()(1)23岁以下(2)24~44岁(3)45~59岁(4)60岁以上3、您的户口是()(1)响水乡户口(2)湘潭市其他县市户口(3)湖南省其他地区户口(4)外省户口4、您的居住时间是()(1)1年以下(2)1~3年(3)3~5年(4)5年以上5、您现在居住在九华片区的:__________________小区(村)6、居住房屋建设年代构成()(1)1980年以前(2)1980—1995年(3)1996—2010年(4)2010年以后二、建设满意度调查7、对建设的总体满意程度()(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8、对外部交通条件的满意度()(1)满意(2)一般(3)去长沙不方便(4)去湘潭不方便(5)去株洲不方便9、对片区内部交通条件(公交、自行车租赁等慢行交通)的满意度()(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10、对环境卫生状况的满意度()(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11、对垃圾收集和处理状况的满意度()(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12、对排水状况的满意度()(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13、对文化、体育设施的满意度()(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14、对商业、购物方便程度的满意度()(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15、对上学方便程度的满意度()(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16、对历史文化保护状况的满意度()(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17、对绿化和生态建设状况的满意度()(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18、对公共交往空间(广场)的满意度()(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19、对停车设施的满意度()(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20、对青少年活动设施的满意度()(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21、对老年活动设施的满意度()(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三、规划认知度22、您对九华城市规划了解程度()(1)了解(2)部分了解(3)仅听说过(4)一无所知23、规划认为,九华片区主要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种类产业,您认为是否合理()(1)很合理(2)合理(3)一般(4)不合理24、你认为目前居住地周边应加快哪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可多选()(1)商业服务业设施,如:商场、便利店(2)文化设施,如:图书馆、综合活动中心(3)教育设施,如:中小学、幼儿园(4)体育活动场地(5)医疗卫生设施25、您是通过那些渠道了解九华规划或建设的信息,可多选()(1)报纸(2)电视(3)网站(4)政府文件(5)会议(6)从别人那里听说(7)其他26、对九华未来发展方向、规划、建设方面的其他具体意见和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湘潭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2~2022年)(征求意见稿)湘潭市人民政府二〇一六年十月目录总则............................................................. ............................................................... ...1一、现状与形势............................................................. . (2)(一)矿产资源概况............................................................. .....................2(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 .......2(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5(四)面临的形势与要求............................................................. ..............6二、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7)(一)指导思想............................................................. ............................7(二)规划原则............................................................. ............................7(三)规划目标.........................................................................................8(一)总体目标............................................................. ............................8(二)2022年目标............................................................. .......................8(三)展望(2025年)目标............................................................. .........9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 (11)(一)公益性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评价...................................................11(二)矿产资源勘查总体布局............................................................. .....11(三)勘查规划分区............................................................. ...................12(四)探矿权规划区块设置............................................................. ........13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 (16)(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布局 (16)(二)开发利用规划分区............................................................. (16)(三)开采规划区块设置............................................................. ............18(四)矿产资源集约有序开发............................................................. .....19(五)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20(六)新建矿山开采准入条件............................................................. .....20(七)矿产资源保护............................................................. ...................20五、矿业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 .. (21)(一)矿业经济分区............................................................. ...................21(二)矿业产值目标............................................................. ...................21(三)采矿权数量调控............................................................. ...............22(四)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整............................................................. .....22(五)矿山企业规模的结构调整............................................................. .23(六)矿业产业结构调整............................................................. ............23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 (25)(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25(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 .....25(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规划分区.........................................26(四)新建、改建和扩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27(五)已建和闭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27(六)绿色矿山建设................................................................................27(七)矿山公园建设............................................................. ...................28七、重点工程............................................................. (29)(一)公益性调查项目............................................................. (29)(二)矿产资源勘查项目............................................................. ............29(三)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项目.......................................................29(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项目.. (29)(五)绿色矿山建设与矿山公园建设项目................................................29八、规划实施管理............................................................. . (31)(一)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制度............................................31(二)健全完善规划审查制度.............................................................. ....31(三)健全完善规划实施评估调整机制...................................................31(四)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监督检查 (32)(五)提高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32附则.............................................................. (3)3附表:1.湘潭市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2.湘潭市主要矿区(床)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3.湘潭市主要矿产开发利用现状表;4.湘潭市主要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5.湘潭市主要探矿权现状表;6.湘潭市主要采矿权现状表;7.湘潭市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区规划表;8.湘潭市矿产资源勘查分区表;9.湘潭市主要矿产资源探矿权设置区划表;10.湘潭市矿产资源开采分区表;11.湘潭市主要矿产资源采矿权设置区划表;12.湘潭市矿产资源开发重大项目规划表;13.湘潭市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三率”规划表;14.湘潭市主要矿区最低开采规模和“三率”规划表;15.湘潭市矿山地质环境及矿区损毁土地重点治理区规划表附图:1.湘潭市矿产资源分布图2.湘潭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3.湘潭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总体布局图4.湘潭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图5.湘潭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图6.湘潭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7.湘潭市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规划图。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昭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科学管理昭山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本风景区),协调本风景区与昭山旅游经贸开发区城市建设区的关系,实现本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昭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以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湖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规范为依据,结合昭山风景名胜区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相关规划的成功经验,并经多轮专家、领导论证评审后编制完成,是指导本风景区资源保护、开发建设和经费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第三条本风景区规划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严格按照本规划执行.因特殊原因需要对本规划内容进行调整变更时,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向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申请,经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
第四条本风景区建设管理部门,要坚决维护本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要大力宣传本规划及各项规划管理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服从规划的义务,都有对违反本规划建设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第五条指导思想: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以风景名胜资源调查评价为基础,以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为前提,从风景区发展条件出发,进行合理规划,将昭山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长株潭三市的生态核心和具有高知名度、强吸引力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第六条规划原则:本规划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尊重和发展地方文化原则,最大综合效益原则,社会需求与市场导向原则,风景区与城市协调发展原则,超前性与操作性并重原则,统一规划、分期建设、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原则。
第七条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04--2020年,其中:近期为 2004年-2010年; 远期为 2011年-2020年.第二章风景资源分类与评价第八条本规划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将本风景区风景资源分为二大类、八中类、十九小类。
计74个景观单元。
包含虹霞蜃景、物候季相、山景、江河、湖泊、生态类群、古树名木、泉井等自然景观类型;专题游园、风景建筑、纪念建筑、名人宗词、宗教建筑、遗址遗迹、游乐文体场地、宗教礼仪、神话传说等人文景观类型(详见下表)。
湘潭昭山示范区——昭山路网建设加快融城步伐
佚名
【期刊名称】《新湘评论》
【年(卷),期】2014(000)021
【摘要】十多条道路建设齐头并进,施工场面热火朝天。
在刚过完的十一“黄金周”里,当大家都在享受节日的欢乐时,昭山示范区的建设者一刻也没有停歇。
高品质规划。
高质量建设。
高效率拓进,从2013年6月份开始。
昭山示范区掀起了基础设施建设热潮,“三纵四横”的第一批路网建设项目相继开工。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42.3
【相关文献】
1.湘潭昭山示范区绿心昭山走在改革发展的快车道 [J], ;
2.湘潭昭山示范区 [J], ;
3.湘潭昭山示范区项目建设进入“加速道” [J], ;
4.湘潭昭山示范区 [J], ;
5.湘潭昭山示范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研究 [J], 周厚均;吴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湘潭区域2010年房地产市场年报一、2010年湘潭市城市建设与规划规划一:改造规划河西滨江风光带及棚户区规划二:湘江风光带湘潭河东中心城区建景观雕塑规划三:长株潭城铁滨江新城站开工规划四:湘潭争创“全国历史名城”规划五:昭山“两型”安置区项目开工建设规划六:长株潭城际铁路第一特大桥在湘潭正式开工规划七:湘潭廉租房建筑面积达41万余平米规划八:投资600万全面修复湘潭二桥规划九:湘潭湘江特大桥桩基启建规划十:湘潭城区16个农贸市场提质改造完成规划十一:湘潭河东新城将建城市综合体规划十二:湘潭3年内提质改造城区400余条小街小巷规划十三:岳塘区板塘乡全力以赴为东二环建设腾地规划十四:湘潭城区将东扩30多平方公里规划十五:投资150亿建昭山大公园规划十六:24亿打造东二环规划十七:24小时不夜城5年建成湘潭老城区酝酿变脸规划十八:湘潭将在湖湘公园东侧合建规划展示馆与博物馆规划十九:莲城书市拆除,湘潭商务中心核心区即将开建天骜观点:2010年湘潭城市的建设与规划做到了从实际出发,使湘潭市的发展规模、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开发程序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通过改善交通、改善市区居住环境、完善和美化城市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更好的更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湘潭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提升了湘潭市市的居住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
更好的与周边省市接轨,更好地容入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促进了房地产升级。
二、2010年湘潭市房地产市场动态动态一:雨湖区半年查处违法用地220起动态二:湘潭首个示范村建设规划通过评审动态三: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含木结构拔高到7层动态四:明年新建保障房公租房将占六成动态五:韶山打造希望小镇规划面积1.75平方公里将成新农村建设典范动态六:岳塘区首批3个廉租房小区移交社区管理动态七:湘潭三年将新增经济适用住房3780套动态八:居民住了3年没见邻居湖南商品房空置766.7万平方米动态九:示范城乡一体六镇区可扩权动态十:征拆引来“户口迁入”热动态十一:九华向内部干部违法建设开刀动态十二:湘江房管所斥资40万改造危房动态十三:湘潭今年将新建改造6万平方米城区农贸市场动态十四:违章建筑“悬”在空中七八年,拆了动态十五:棚户区一个月冒出违法建设3600多平米天骜观点:2010湘潭市房地产的发展思路:湘潭市总体发展策略为“两型驱动、开放带动、强工富市、科学发展”。
第一章:总论一、昭山现状概况1.1、地理区位昭山示范片区地处长、株、潭三市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距离三市均约20公里,京广铁路、武广高速铁路、京珠高速公路、上瑞高速公路、320国道、107国道、芙蓉大道、红易大道贯穿南北和东西,西临湘江,水运条件优越,湘江航道向北可直达长江,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
1.2、自然地理示范区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优势明显。
地貌类型多样,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地、水面都具备。
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以山体为主, 主要有昭山、玉屏峰、寨子岭、龙骨岭、凤形山、虎形山等山体,地形复杂, 高差较大,最高处达257.4米,最低处仅34.1米。
其中有数条水系流经,主要有朝阳渠和王家赛水渠,形成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优美环境,西部地势较为平坦,水塘密布,沟渠纵横,大部分土地为农村集体土地、农田。
1.3、历史人文示范区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有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昭山风景区和具有湘潭历史民俗特色的易家湾古镇。
既有宗教文化,又有革命文化;既有古代文化,也有近现代文化。
山上有建于唐初昭阳寺。
山下有与岳飞齐名的北宋抗金名将太尉刘琦的故宅;有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鉴湖女侠秋瑾灵柩停厝处及秋瑾亭;有近代民主革命先驱黄兴生母罗氏夫人和继母易氏夫人的合葬墓;有一代伟人毛泽东青年时代下塌的伟人亭;有“横刀立马”的军事家彭德怀元帅1921年遇难脱险的将军渡。
还有楚昭王南征、抗金名将岳飞妻(李氏)儿(岳雷)流放岭南的足迹和纪念地;有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和南宋著名理学家、湖南学派创始人张轼等的题诗。
而昭山,作为长株潭地区的名山,耸立在湘江之畔,海拔185米,被列为“潇湘八景”之一。
昭山就有“屏风夕照”、“拓岭丹霞”、“桃林花雨”、“双井清泉”、“老虎听经”、“狮子啸月”、“古寺飞钟”、“石港远帆”等八景。
1.4、人口与经济昭山地区通过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地方经济得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2009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财政总收入5120万元是2005年的1.75倍,年平均增长15%。
湘潭昭山示范区仰天湖片控制性详细规划现状调研报告湘潭昭山示范区管委会湖南城市学院规划设计院二0一0年八月目录1概况2已批的规划、用地汇总3自然条件4区域及人口状况5社会经济环境分析6土地利用现状及评价7规划区建筑物状况分析8公共配套设施现状与评价9道路交通状况与评价10市政公用设施状况分析与评价11环境保护状况分析与评价附件1已批用地一览表附件2人口分布一览表附件3现有单位情况统计表附件4现状用地统计表1、概况本规划区位于湘潭昭山示范区南部,由东至湘黔铁路、湘潭市界,北至朝阳渠,西以湘江为界,南至沪昆高速公路-昭山二十三号路-易家湾镇界,总用地面积31.18平方公里。
2、已编制规划、已批用地汇总2.1、已编制规划情况:1)《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提升》( );2)《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3)《长株潭生态绿心规划》;4)《昭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5)《长株潭轨道交通规划》;6)《湘潭市电力规划》;7)《昭山南片区控规》;8)《仰天湖公园规划》;2.2、已批用地情况:除现状建成区217.43公顷外,规划区范围内其他土地还包括已出让用地共36.16公顷;已划拨用地10.63公顷,有意向用地,集体土地2006.46公顷,水域328.71公顷。
其中已出让用地和已划拨用地都属于确定项目,具有不可更改性。
(详见附件1已批用地一览表)3、自然风貌3.1、自然条件规划区内,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复杂多样, 山地、丘陵、岗地、平原、水面具备。
东北部以山体为主, 主要有虎形山、凤形山,最高处凤形山达205.6米,但其中有数条水系流经,形成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优美环境;西部临湘江,地势较低,最低处仅33.7米,本区沟渠纵横,湖塘星罗密布,主要水系王家寨渠和仰天湖,大部分土地为农村集体土地、农田;东南部以丘陵为主,地形起伏比北部的山地小,高程在40—110米之间,以林地为主。
另外,城市建成区标高均在42-60米之间。
湘潭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公示湘潭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09年开始着手编制,现已编制完成且于2010年11月29日通过了专家评审,现将成果进行公示,征求广大市民意见。
公示内容如下:规划范围第一层次为规划编制重点区域,包括中心城区,隶属雨湖区、岳塘区、高新区,总用地面积220平方公里。
第二层次为湘潭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湘潭市区行政范围的中心城区、九华示范区、昭山示范区、湘潭县的天易示范区、杨嘉桥镇、河口镇、梅林桥镇,总面积1069平方公里。
地下空间需求预测至规划期末,湘潭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总需求量约为540万~630万㎡。
预测湘潭市人均地下空间占有量约为3.4 ㎡。
地下空间总体布局——形成:“三核、七点、中心联结”型发展结构。
地下交通设施规划(1)都市轨道线网建设。
线网由2条线构成,线路总长56.7km,构成“鱼”型。
其中1号线北接长沙地铁一号线,东接株洲天元站,由高铁站经万楼新城、湘潭站、河东片区、双马片区连接株洲,远期预留延伸至昭山片区的支线;2号线西接汽车西站,南接易俗河天易汽车站,连接羊牯赤马片、汽车西站、河西旧城及河东片区,远期预留延伸至杨牯片区的支线。
(2)规划建设泗洲路——宝塔路越江隧道及护潭路——板塘七号路越江隧道、韶山路及河东大道地下道路,沟通越江隧道形成湘江两岸“井”字形地下道路系统。
(3)重点规划建设韶山路、建设路、河东大道、芙蓉路、吉安路等16处地下人行过街设施。
(4)结合公共中心建设3处地下步行系统,重点分布于河西商业及交通枢纽综合开发片区;河东商业文体综合开发片区;九华高铁站域综合开发片区等。
(5)建设地下公共停车场17处,其中调整原规划公共停车场进行地下化建设8处,新建地下公共停车场9处。
(6)规划引导湘潭火车站及九华高铁站的公交首末站场及公交枢纽设施地下化。
地下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河西商业中心、河东中心、九华高铁站域、易俗河中心4个地下综合体及河西商业中心地下商业街,并结合地面文化、展示及体育场馆适当建设地下文体设施。
昭山示范区昭山示范区成立于2009年6月,是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五个示范区之一,辖昭山乡、易家湾镇、昭山旅游经贸开发总公司、昭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4个基层单位,有20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总面积68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为“中部地区的生态休闲度假中心、长株潭城市群重要的生态特色功能区——三个城市的公共客厅、中部地区的低碳经济示范区”,重点发展生态旅游、文化创意、高端商务、健康养生等主导产业,确立了“打造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宏伟奋斗目标。
1.交汇枢纽。
昭山位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地理中心,是三市融城核心区域,距三市中心均不超过15公里,距省政府仅15分钟车程,距离长沙黄花机场、京广高铁长沙南站、株洲西站20分钟车程,距沪昆高铁湘潭站仅10分钟车程。
昭山是长株潭重要的交通枢纽,“341125”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即“三纵四横一水一条轻轨两条高速公路五条铁路”。
其中,“三纵四横”是区内路网,三纵:昭山大道、芙蓉大道、湘江风光带昭山段;四横:昭云大道、白合大道、昭华大道、红易大道;“一水”:湘江黄金水道在昭山有千年古码头;“一条轻轨”:长株潭城际轨道在昭山设立综合交通枢纽站;“两条高速公路”:京港澳、沪昆高速和G107、G320在此交汇,并设有互通出入口;“五条铁路”:京广、湘黔铁路,京广、沪昆和厦蓉高铁穿境而过。
2.生态绿心。
昭山有“绿心”之称,“一江”(湘江)“两片区”(金屏、玉屏生态片区)“三山”(昭山、虎形山、凤形山)“四水”(仰天湖、东风水库、王家晒渠、朝阳渠)风景秀美,区内负氧离子含量是长株潭城市群的最高值地区,被誉为长株潭三市的“公共客厅”和天然“氧吧”。
3.文化名山。
昭山历经湖湘文化的千年浸润,是著名的“潇湘八景”之一——“山市晴岚”所在地。
昭山是宗教文化的盛传之地,其昭山古寺始建于盛唐,张栻、王夫之、王闿运、左宗棠、齐白石等湖湘文化中的著名人物大都与昭山结缘,湖湘学派的重要思想在这里形成和传扬。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2010-2030)文本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领导协调委员会办公室2010年12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发展战略规划 (4)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原则 (4)第二节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4)第三节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 (5)第四节建设规模 (9)第五节空间发展战略 (10)第六节发展策略 (11)第三章总体布局 (14)第一节聚落体系规划 (14)第二节空间结构 (15)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 (16)第四章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20)第一节发展目标与定位 (20)第二节产业总体布局 (22)第三节旅游发展规划 (23)第四节农业发展与布局 (26)第五章综合交通规划 (28)第一节发展目标与策略 (28)第二节区域与对外交通规划 (29)第三节内部道路系统规划 (29)第四节公共交通规划 (31)第五节交通管理 (33)第六章基础设施规划 (34)第一节给水工程 (34)第二节排水工程 (35)第三节电力工程 (36)第四节燃气工程 (37)第五节电信工程 (37)I第六节环卫工程 (38)第七章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40)第一节公共安全规划 (40)第二节防洪排涝规划 (41)第三节防震规划 (41)第四节消防规划 (42)第五节人防规划 (43)第六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43)第八章环境保护规划 (45)第一节环境保护规划 (45)第二节资源循环利用 (47)第九章生态建设规划 (49)第一节建设目标 (49)第二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49)第三节组团绿地系统规划 (52)第十章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规划 (55)第十一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8)第十二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62)第十三章空间分区管理 (64)第一节空间管制分区 (64)第二节“五线”保护与控制引导 (66)第三节建设强度控制 (68)第十四章近期建设规划 (69)第十五章数字绿心规划 (71)第十六章两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 (72)第十七章规划实施措施 (76)第十八章附则 (81)附录 (82)II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背景为了落实《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年)》的规划内容,科学引导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生态保护、利用与建设,有效发挥生态绿核保护和创新发展窗口的双重作用,大力促进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两型社会”,特编制《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2010-2030年)》。
湘潭天易示范区西部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1. 背景研究 (3)1.1 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 (3)1.2 顺应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3)1.3 响应天易示范区建设发展的需要 (3)1.4 完善湘潭县县域城市功能的需要 (3)2. 湘潭县概况及区位条件 (3)2.1 湘潭县概况 (3)2.2 区位条件 (4)2.3 与周边地区关系 (4)3. 现状概况及分析 (4)3.1 自然条件 (4)3.2 人口现状分布 (5)3.3 土地利用现状 (5)3.4 用地评定 (7)3.5 土地利用权属现状 (7)3.6 建筑现状 (8)3.7 道路交通现状 (8)3.8 市政设施及人防工程现状 (8)3.9 现状存在的问题 (9)4. 上层次规划分析 (9)4.1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 (9)4.2 《湘江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总体规划》解读 (9)4.3《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10) 4.4《湘潭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20年) (10) 4.5 《河口镇总体规划》(2008-2020年) (11)4.6 《梅林桥总体规划》(2007-2020年) (11)5. 优势与劣势分析 (11)5.1 发展优势分析 (11)5.2 发展劣势分析 (12)5.3 发展机遇 (12)5.4 发展面临的挑战 (12)6. 设计理念与案例分析 (12)6.1 环境提升效率的发展模式 (12)6.2 传统邻里社区模式 (13)6.3 开放空间,生态格局 (13)6.4 城乡统筹发展策略 (13)6.5 可持续性的纤维绿廊设计 (14)7. 规划依据与原则 (14)7.1 规划依据 (14)7.2 规划原则 (14)8. 规划目标、功能定位和发展规模 (14) 8.1 规划目标 (14)8.2功能定位 (15)9. 整体构思 (16)9.1 生态格局建立 (16)9.2 人文脉络的延续 (16)9.3滨水岸线的综合利用 (16)9.4 湘潭县城市总体规划的延续 (17)9.5 方案结构生成 (17)10. 规划用地布局 (17)10.1 功能结构 (17)10.2 用地布局 (18)11. 用地开发控制 (19)11.1 土地使用性质控制 (19)11.2 地块强度控制 (21)11.3 建设要求控制 (22)11.4 三区四线控制 (23)11.5 配套设施控制 (23)11.6、奖励与处罚 (23)12.道路交通规划 (23)12.1 道路现状 (23)12.2 存在的问题 (23)12.3 交通发展战略 (24)12.4 道路系统规划 (24)13.1 现状概况 (27)13.2 规划原则 (27)13.3 竖向规划 (27)1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27)14.1 中学、小学、幼托 (28)14.2 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派出所 (28) 14.3 文化流动站 (29)14.4 医疗卫生站 (29)14.5 体育设施 (29)14.6 农贸市场 (29)15. 绿地和景观系统规划 (29)15.1 绿地系统规划 (29)15.2 景观系统规划 (30)16、城市设计引导 (31)16.1 指导思想 (31)16.2 整体城市设计 (31)17.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33)17.1 给水工程规划 (33)17.2 排水工程规划 (34)17.3 电力工程规划 (35)17.4 电信工程规划 (36)17.5 燃气工程规划 (37)17.6 管线综合工程规划 (37)17.7环境卫生规划 (39)17.8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39)17.9 综合防灾规划 (40)18. 村民安置用地规划 (41)18.1 片区内农业人口及用地现状 (41)18.2 农业人口及用地现状分析 (42)18.3 安置规模确定 (42)18.4 安置办法和措施 (42)19.湘莲生态休闲园规划 (42)19.1 现状概况 (42)19.2 规划理念 (42)19.3 功能定位 (42)19.4 产业布局 (43)19.5 园区道路网 (43)19.6 园区主要服务设施规划 (43)19.7 实施建议 (43)20. 历史古迹保护规划 (44)20.1 现状概况 (44)20.2 存在的问题 (44)20.3 保护依据 (44)20.4 风貌特征 (44)20.5 历史古街保护规划 (44)20.6实施保护规划的意见、建议 (44)21. 分期建设规划 (45)21.1 近期建设 (45)21.2 中期扩展 (45)21.3 远期发展完善 (45)前言为了科学合理地编制好湘潭天易示范区西部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湖南科迪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受湘潭县人民政府委托,参与本次规划设计,由县规划局负责组织编制工作。
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和策略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市域城乡统筹规划第二节市域人口和城镇发展战略第三节市域城镇结构规划第四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第五节市域水资源和基础设施规划第六节市域重大社会服务设施规划第七节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第八节市域旅游发展规划第九节市域空间管制措施第十节湘潭市与周边区域和城市的协调发展第十一节城市规划区的四区划定与管制措施第十二节城市规划区的空间结构与设施统筹第四章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第五章中心城区总体布局和用地规划第一节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原则第二节规划结构、功能布局第三节用地规划第四节旧城保护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第五节中心城区村庄建设目标和发展策略第六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第一节战略与目标第二节对外交通第三节道路交通第四节公共交通第五节慢行交通第六节综合交通枢纽第七章中心城区园林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第一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第二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第三节中心城区湘江岸线规划第八章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设施规划第九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第十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第十一章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第十二章城市分期建设规划第十三章城市远景发展构想第十四章规划实施措施第十五章附则附表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和指导思想为适应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战略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形势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湘潭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指导城乡各项建设活动,依据国务院、建设部文件精神,编制《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
第2条规划基本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及有关环保法律法规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5.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6.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2号)7.国家发改委《关于批准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2007]3428号) 8.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年)(国务院审批稿)和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年)(送审稿)9.《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2007年)和《湖南省湘江长沙株洲湘潭段生态经济带建设保护办法(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令)》(〔2003年〕10.国家、湖南省颁布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第3条规划层次本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湘潭市集约用地示范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项目策划书目录第一章现状概况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和目标一、规划依据二、规划原则三、规划目标第三章规划设计构思及内容一、功能定位及规模二、规划结构及功能布局三、土地利用规划四、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五、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六、绿地景观系统规划七、城市空间设计八、建筑形态设计九、环境保护及环卫设施规划附表:用地平衡表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图纸目录一.区位图二.土地利用现状图三.建筑质量评价图四.城市设计意向图五.总体规划图六.功能结构规划图七.土地利用规划图八.地块指标图九.开发强度规划图十.道路规划图十一.道路分析图十二.竖向规划图十三.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十四.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十五.图则(一)(二)十六.鸟瞰效果图第一章现状概况一、项目背景随着国家“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长株潭城市群经国务院批准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湘潭市河东地区将发展成为长株潭城市群的次中心、湘潭市的中心城区。
规划中的芙蓉大道(吉安路、板塘大道、昭山大道整体命名为芙蓉大道)城市纵向发展轴北与长沙大道对接,是城市的核心发展轴。
而规划区位于湘潭市河东地区,属于中心区延伸地区内,东面紧邻城市核心发展轴——芙蓉大道,北与滨江风光带相接。
优越的区位条件及发展机遇将带动该片区的开发建设,同时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对该项目进行整体包装打造,提升土地的附加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塑造城市特色空间。
二、规划区位置面积本项目位于湘潭市中心区延伸地区,以丝绸北路(双拥北路)、河东大道、芙蓉大道、板五路、河东大堤为界,总用地面积 137.37公顷。
三、土地利用现状现状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低,基础设施缺乏、建设用地凌乱、无序、规模小。
但区内可供开发利用的各用地面积较大。
第二章规划依据和目标一、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5)》5、《湘潭市湘江东岸云盘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6、国家相关法律规范及相关地方规定;7、规划区1/1000电子地形图及用地红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