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 格式:docx
- 大小:17.52 KB
- 文档页数:4
教案: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意义和运算顺序。
2. 培养学生运用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意义。
2. 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 运用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意义和运算顺序。
2. 教学难点:运用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乘法、除法的意义和运算顺序,引入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2. 新课讲解:(1) 连乘:讲解连乘的意义,举例说明,如3×4×5,表示3个4相乘,再乘以5。
(2) 连除:讲解连除的意义,举例说明,如30÷5÷2,表示30除以5,再除以2。
(3) 乘除混合运算:讲解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际问题解决: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意义和运算顺序。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知识。
2. 让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运用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解决。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意义和运算顺序。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及反思-6.10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连乘和连除的概念,掌握连乘、连除的运算方法。
2.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认真学习的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方法的理解。
2.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多个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乘法、除法的概念,并利用豆子的例子,引入连乘、连除的概念。
2. 学习连乘、连除的规律1.回顾乘法和除法的规律,引入连乘、连除的概念。
2.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一个新知识,如果我让小明买三副牙刷,每副牙刷要卖6元,请问小明需要准备多少钱?通过小明买三副牙刷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连乘运算的方法,即3×6 = 18(小明一共需要准备18元)3.再次提出问题:同学们,如果朋友小张买两盒巧克力,每盒有6块巧克力,请问小张共有多少块巧克力?通过小张买巧克力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连除运算的方法,即2÷1/6 = 12(小张共有12块巧克力)4.总结连乘、连除的四则运算规律,引入乘除混合运算。
3. 学习乘除混合运算的概念和顺序1.提出问题:同学们如果小明有22元,每本书卖3元,请问小明可以买几本书?可以有剩余吗?通过小明买书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除混合运算规律,即22÷3 = 7余1(小明可以买7本书,还剩1元)2.提出新问题:同学们现在小明买书的问题不一样了,这次问题是这样的,如果小明有27元,每本书卖3元,那么如果小明买完书,还想买一个2元的玩具,应该怎么做?通过新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多种形式3.引导学生领会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综合练习。
4. 巩固与拓展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四、教学反思该课使用了许多实际问题教学法,并逐步引入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理解四则运算的规律,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如何理性思考和独立分析问题。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学生能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的算式,了解并掌握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结果。
2、通过思考,交流,主动认识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培养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体会乘除两步计算与加减两步计算在运算顺序上的一致性,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通过比较体验数学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以及内容发展、变化间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体会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是从左网友依次计算。
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红旗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森林数学大赛快要开始啦。
小松鼠特别想取得好成绩!喊我们223班的小朋友帮他一起准备,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吗?小松鼠喊大家一起来开火车比赛,比比谁的速度快?2×3= 6×4= 36÷4= 9×3= 48÷6= 8÷2= 8×3= 24÷6=哎呀,你们223班的速度真快啊!今天小松鼠也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朋友,请看,2+3+4= 36-4+3= 30+9-6= 27-7-10=2×3×4= 48÷6÷2= 36÷4×3= 8×3÷6=哪些是你的老朋友,哪些是你的新朋友?谁能和老朋友打打招呼,它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计算的?(不管是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二:新课引入你能根据老朋友,给新朋友取名字吗?谁来试一试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师:小松鼠也是第一次看见这个连乘算式,不知道该怎么读呢?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
谁先来读一读这道算式。
生:2乘3乘4师:你们都是这样读的吗?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2乘3乘4师:那我们该怎么计算呢?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生:先算2乘3等于6再算6乘4等于24师:还有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认识时、分、秒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2×3×4= 36÷4×3= 9÷3×3= 63÷7×8=45-5÷5= 9×3-7= 6+7×3= 81-18÷2=1、认识钟面钟面上有个大格,每大格里有个小格,钟面上共有小格。
钟面上有、、,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叫。
2、时、分、秒的认识时针走一大格是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分,秒针走一小格是秒。
3、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分针走60小格时,时针走大格,所以1时=分。
秒针走60小格时,分针走小格,所以1分=秒。
4、认识几时几分几秒时针刚过几,就是几时多;分针指向数字几,就用几乘5(或者5个5个的数),结果表示多少分;秒针指向数字几,就用几乘5(或者5个5个的数),结果表示多少秒。
一、填一填1、1时=()分 80分=()时()1小时20分=()分 90分=()小时()分2、秒针转一圈是()秒,也就是()分;分针转一圈是()分,也就是()小时。
3、时针从4起走到7,走了()小时。
4、妈妈做饭用了1(),做菜用了20()。
6、我们每天大约睡9()小学生上一节课是40()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30()7、从8:00到10:00,经过了()小时。
从4:00到4:40,经过了()分。
二、我会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0分)1、时针和分针都指向5,表示5点。
()2、脉搏跳10次大约需用8秒钟。
()3、当时针和分针连成一条线时只能表示6点。
()4、美美跑30M用了9秒。
()5、眨一下眼用1分钟时间。
()三、连一连卓卓每天在校时间2时课间休息6时李月跑100M用时 20分妈妈看一部电影用时9秒心跳8次用时 24秒四、在“○”里填上“>”“<”或“=”4时20分○240分半小时○30分6时○600分3时○180分90分○1时 40分100秒○1分 6分○30秒 35分○半小时65分○1时60分○1时90秒 4时○24分 6时○600分五、根据提示解决问题学校上午的作息时间如下:早读:8:10—8:50课间休息:10分钟第一节课:9:10—9:40课间操:9:40—10:00第二节课:10:00—10:40第三节课:10:50—11:301、早读时间是多少分钟?课间操时间多少分钟?2、每节课的时间是多少分钟?3、二、三节课之间休息了几分钟?六、应用题1、某钟表显示的时间是8:45分,它比准确时间慢了5分,你知道准确时间是几时几分吗?2、小红5分钟拔了40个萝卜,小明1分钟拔7个萝卜,在相同的时间内,谁拔的萝卜多?3、小兔子采蘑菇,从上午8:25到8:30,一共采了20个,你知道它平均每分钟采多少个吗?4.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早晨8时出发,下午4时30分出公园。
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本堂课从以下四个活动进行教学。
活动一:1、口算热身。
独立将这几题的结果记录在探索本上。
3 ×3=24÷4=32÷8=6×3=9 ×5= 6 ×8=4÷2=18÷2=2、展示错误,有错误的学生说一说原因。
3、计算一道连加、一道连减、两道加减混合。
4、学生说一说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特点已经揭示出从左往右以此计算的顺序。
5、明确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连乘连除乘除混合。
活动二:1、师:“在学习了加减法后我们认识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其实在乘除法中也由这样的算式,它们就是“连乘、连除、乘除混合。
小朋友们,你们能根据刚才的经验每人编一道连乘、一道练除、一道乘除混合算式吗?2、出示小组合作菜单,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编写不同的算式。
3、请2个小组交流展示结果。
结果如下:想一想,什么是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4、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写出了8道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的算式,你愿不愿意去计算它们,愿不愿意去挑战他们?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就选择其中的4道去计算。
”连乘:4×3×2连除:49÷7÷1乘除混合:49÷7×7和3×5÷5师问:“你为什么选择在乘除混合时要选择49÷7×7和3×5÷5这两题来计算。
”根据生的回答,小结:先乘后除或者先除后乘都是乘除混合综合运算。
5、出示小组合作单(二),说明:“有困难的孩子可以观察81页的两道例题找到规律后再尝试解决这4道。
”交流时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计算。
6、请一个小组的学生上台来展示:(1)连乘:4×3×2生:先算4×3=12,再算12×2=24师:“想不想表扬一下这位小朋友?说说表扬她的理由。
”生①:字写得很大。
生②:保留了第一步的痕迹。
在二年级数学课程中,学生们开始接触到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其中包括了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这些运算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对培养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起到了重要的帮助。
本文将对二年级数学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进行详细探讨,并给出一些相关的例题进行讲解。
一、什么是连乘运算?连乘运算是指在一连串数字中,每个数字与它前面的所有数字相乘的过程。
对于数字1、2、3、4来说,连乘运算可以表示为1×2×3×4。
在二年级数学中,老师通常会以图形的形式来引导学生理解连乘运算,例如用矩形表示出不同数字的相乘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地理解连乘的概念。
二、什么是连除运算?连除运算与连乘运算相对应,它是指在一串数字中,每个数字都与它前面的所有数字相除的过程。
对于数字24、3、2来说,连除运算可以表示为24÷3÷2。
同样地,老师可以通过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连除运算,让他们观察和体会数字之间相除的关系。
三、什么是乘除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数学表达式中同时包含有乘法和除法运算的过程。
对于表达式4×2÷2来说,就包含了乘法和除法的运算。
在二年级数学中,老师会逐步向学生介绍乘除混合运算的概念,并教授他们如何通过运算法则来解决乘除混合运算的问题。
四、二年级数学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练习题1)连乘运算练习题:计算1×2×3×42)连除运算练习题:计算24÷3÷23)乘除混合运算练习题:计算4×2÷2以上练习题旨在让学生巩固对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理解,通过实际的计算操作来提升他们对这些运算的掌握能力。
五、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1)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计算的方式来了解和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图或者列竖式的方式来进行计算,从而加深对这些运算的理解。
50以内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50以内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是数学中常见的计算形式,可以通过一定的规律和方法来简化运算过程。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50以内进行这种混合运算。
连乘连乘是指多个数连续相乘的运算。
在50以内进行连乘时,可以使用以下步骤:1. 首先,选择要相乘的数。
这些数可以是任意两个或多个50以内的数。
2. 将这些数按顺序相乘,得到最终的结果。
例如,计算2、3和4的连乘:2 ×3 ×4 = 24连除连除是指多个数连续相除的运算。
在50以内进行连除时,可以使用以下步骤:1. 首先,选择要相除的数。
这些数可以是任意两个或多个50以内的数。
2. 从左到右,依次将第一个数除以第二个数、第二个数除以第三个数,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数。
例如,计算20除以4再除以2:20 ÷ 4 ÷ 2 = 2.5乘除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是指连乘和连除同时进行的运算。
在50以内进行乘除混合运算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简化计算:1. 首先,按照乘法和除法的优先级进行运算。
即先进行连乘,再进行连除。
2. 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需要进行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3. 按照顺序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得到最终的结果。
例如,计算2 × 3 ÷ 4:2 ×3 ÷4 = 1.5结论通过以上说明,我们可以看到在50以内进行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并不复杂。
只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进行运算,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注意:本文所述的运算规则仅适用于50以内的数。
如果计算的数超过50,运算过程将稍有不同。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第11课时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学内容:课本第8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会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计算,进一步熟练表内乘、除法计算。
教学重难点: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若干面小红旗。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南方有一座美丽小岛叫快乐岛,那儿的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你们想登上这个小岛一起参加吗?让我们起航吧!只要同桌合作完成一组口算题,快乐岛的大门就为你们打开,你们就能上岛参加游园会了。
2、复习。
同桌两人,一人读题,一人口算,再交换练习。
祝贺你们获得了参加游园会的入场券,请小松鼠为我们带路,快点儿吧!二、新知探索。
1、水果店的水果真多呀!你们听,猴老板正在喊:今天是数学游园会,只要能做出我出的题目,就能免费品尝又大又甜的仙桃呀!快来试试吧!三维动画制作公司详细问题了解下!2×3×4同学们,我们来试试,好吗?(1)指导读算式。
提问:谁会读这个算式?(2)尝试计算。
这个算式该怎样算呢?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同时板书,最后引导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你们算得很好!可我还有个题目,你们会吗?36÷4×3指名试读,如果有错误,及时纠正。
你们想到怎样算了吗?同桌讨论。
让学生试着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教学“试一试”。
同学们,你们真爱动脑筋。
看看又有谁来了。
小熊要来考考你们了。
48÷6÷2=8×3÷6=指名读题,并写在书上。
3、小结。
小动物给我们出了四道题,每道题都是几步运算,是什么运算?板书: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这种两步计算题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吗?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完成,指名讲讲每组三道题比较后发现了什么?2、游戏:夺红旗---“想想做做”第3题。
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进行两个数的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2.能够灵活运用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1.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概念及方法2.运用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难点1.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运用合理的方法解决复杂的乘除混合运算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把两个相乘相除的数写在黑板上,如:2 × 3 = ?,6 ÷ 2 = ?,然后分别用连乘和连除的方法进行计算。
•请学生比较并分析连乘和连除的方法,总结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引出乘除混合运算的概念,例如:4 ÷ 2 × 3 = ?。
2. 讲解乘除混合运算•定义乘除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律。
•讲解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注意事项。
3. 练习乘除混合运算•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以小组为单位比较答案,让学生互相检查。
•请学生根据所给的例子自己编写以及计算乘除混合运算题目。
4. 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实际问题,如:小明家庭有8瓶可乐,每天喝2瓶,他可以喝几天?•让学生自己计算,并以口头形式回答。
五、作业布置•回顾乘除混合运算的知识点,编写并计算不少于5道题目。
•以乘除混合运算为例,讲述一个自己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并编写解决方法以及计算过程。
六、课后反思好的教学过程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因此需要老师认真备课,注重教学细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收获知识、锻炼能力。
讲解乘除混合运算时,我充分体现了严谨性和规律性,但在教学实际问题时,我还需要更多的实际案例,并且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在提供练习题时,我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类给出相应的难度适合的练习题。
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8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2.掌握计算顺序,乘在前先算乘,除在前先算除。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他们就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使学生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课件出示)
18÷6 5×5 7×8
8×5 18÷9 21÷7
2×9 3×4 12÷2
24÷4 6×4 4×7
2.计算。
(课件出示)
13-7-5 31-7+319+3+7
指名学生计算,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这四道题目,都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从左往右)
二、学习新课
1.学习连乘。
课件出示例题:2×3×4
(1)观察比较。
这道题有几个运算符号?
介绍:像这样的算式叫做连乘。
(2)读题。
学生尝试读题,集体评价。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读作“2乘3再乘4”)
(3)计算。
学生尝试做,汇报时注意交流算法。
明确: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算2×3,结果得6,再算6×4=24。
2.学习乘除混合运算。
课件出示36÷4×3
这道题中有哪几种运算?
介绍:像这样有乘、有除的提米我们叫做乘、除混合运算。
引导学生正确读题:读作“36除以4再乘3”。
分析计算顺序,应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尝试计算,并进行交流讲评。
(“36÷4×3先算36÷4=9,再用9乘3,结果得27。
)
3.课件出示试一试:
4×2×9=48÷6÷2=8×3÷6=
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完成,指名回答交流。
重点讲解48÷6÷2=
(1)学生读题
像这样48÷6÷2的算式叫做连除。
(2)相互交流运算顺序,再尝试计算。
(3)师进行讲评,并注意运算顺序。
“48÷6÷2先算48÷6=8,再用8除以2,结果得4.
4.小结: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运算顺序与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都是按照从左往右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思考,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评议。
2.“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指名学生回答得数,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又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3题。
板书设计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2×3×4=24 36÷4×3=27
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