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界歌王》看歌唱类综艺节目的突破与创新
- 格式:pdf
- 大小:720.26 KB
- 文档页数:3
龙源期刊网 歌唱类节目扎堆呼唤帕累托改进作者:雷泓霈来源:《声屏世界》2013年第07期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落幕不久,央视《青歌赛》进行得如火如荼,安徽卫视的《我为歌狂》又在激情“唱响”。
歌唱类节目扎堆,数量太多。
并且存在“节目形式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其实,此类电视节目的制片人、编导,比谁都清楚,这就是人云亦云的模仿,是典型的娱乐节目低俗化、商业化。
但是因为在这种同质化节目中,电视台也总能获取不菲的广告利润。
在艺术节目创新和广告创收之间,就算是外人对艺术创新很热衷,制片人还是更愿意看重经济效应。
“广告依赖症”不除。
电视节目同质化的倾向就很难解决。
不妨用帕累托推进,进行积极拯救和改善。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
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
联系到节目同质化现象。
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通过政府职能部门,对电视广告征收专项税收,再将这部分资金。
通过公共手段,更多补偿到那些不插播广告或商业广告少的节目上。
这让那些潜心于艺术创新和探索的节目,在广告收入降低的情况下,也能得到足够的经济补偿、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那些被征收高税款的节目。
因为市场非常饱和,少了这样的节目,观众也不会受到实质性损失。
如此一来,同质化节目的市场化、商业化的狂热情绪,就能得到一定遏制,而那些善于创新的,因为屡屡造出有质量的节目。
而得到了观众的欣赏和认同。
整个财政资源的总量没有变化,而仅仅是分配和调控方式的一个转变,不损害电视台的经济利益,也不增加观众的经济负担。
就能有效缓解和化解电视节目同质化,值得尝试!观众需要有内涵的歌唱节目。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文化需求和艺术规律。
在阻力小、成本低、受益面大的帕累托改进的尝试中。
让更多“专业、有价值、差异化”的节目脱颖而出,不再抄袭和跟风,更多好节目、个性节目,会得到循序渐进的落实和实现!。
浅谈“我是歌手”如此火爆的原因作者:庄研光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15期【摘要】新型的形式,有气势的现场,成就了“我是歌手”的成功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种类和风格的流行曲风相继出现并迅速占领了我国的音乐市场,更由于网络,电视等先进科技现象的快速发展,为其传播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同时为流行音乐的商业化,世俗化以及本身内部规律的规范化提供了外部条件。
【关键词】流行音乐;节目创意;传递正能量;音乐发展;未来趋势;国内外音乐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茶余饭后越来越关注现在的综艺节目。
为吸引大众眼球某卫视便推出一档新兴音乐选秀节目——《我是歌手》。
大牌明星的加入使得节目越来越吸引大众的眼球并使得收视率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也引来了更多人的议论。
一、《我是歌手》栏目介绍及代表歌手《我是歌手》是中国首档顶尖歌手音乐对决综艺秀.作为湖南卫视“领SHOW2013“的开篇之作。
本档节目引自韩国MBC电视台热播综艺节目《钰》,也是韩国第一次对外输出版权模式的电视综艺节目. 《我是歌手》以季播的方式于2013年1月份在湖南卫视周五晚十点档播出。
《我是歌手》节目组本着公正和创新的原则,《我是歌手》的专家顾问只对参演歌手的表现作出点评,并不参与评分和筛选的工作,决定选手去留及排名是通过500名观众直接投票选出。
代表歌手:(一)林志炫林志炫,1966年7月6日生于台湾,是一个十年寒窗耕耘音乐乐土台湾歌手也是“鸡尾酒唱法”发明人。
他的加入让《我是歌手》有了一种追梦的感觉,再次把一个有点过气的歌手再次拉入了人们的视线中,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所演绎的歌曲《没离开过》《你的眼神》以及《Making Love Out Of Nothing At All》成为该节目的“三冠王”。
(二)羽泉羽·泉,中国大陆最受欢迎及知名度最高的男声音乐组合之一。
羽泉在第一季《我是歌手》中的成功夺冠使得人们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多数人觉得这绝对是一个冷门。
冬奥会影响下的电视文艺节目创新作者:马丽颖来源:《传播力研究》2017年第10期摘要:在我们国家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背景下,普通民众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人们不再单纯的享受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
因此,各种类型的文艺作品开始在市场上不断涌现。
对人们影响最广泛也最容易被人们接受的,就是电视文艺节目了。
本文主要以《跨界冰雪王》为例,具体阐述了:在冬奥会的影响下,电视文艺节目是如何创新的。
关键词:冬奥会;电视文艺节目;创新;《跨界冰雪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日渐强盛,我国在国际舞台上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008年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在我国的成功举办,便是最好的证明。
在夏季奥运会的影响下,很多与夏季体育竞技类有关的电视文艺节目也纷纷涌现出来。
例如《快乐向前冲》、《星跳水立方》等等。
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申请成功和积极筹备,北京卫视开始推出了一档新的电视文艺节目—《跨界冰雪王》。
这档电视节目选用了全新的题材、采用了全新的展现方式,是对同类电视文艺节目的重要创新。
一、《跨界冰雪王》简介《跨界冰雪王》,是北京卫视新推出的一档关于体育的真人秀节目。
该节目专门邀请了著名的花样滑冰冠军申雪以及赵宏博作为总教练,并请到了张艺谋导演来全面指导。
该节目是以张静初、曹格、李菲儿等八位毫无冰上运动经验的明星,学习花样滑冰并完成相关的任务为主要内容来进行制作的。
该节目制作非常精良,对各个细节把控的也都很到位。
明星在训练时也都认真严谨,丝毫没有摆明星的架子。
该电视节目一经播出,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它的成功,不仅凝聚了众多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也代表了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新成果。
二、冬奥会影响下的电视文艺节目创新(一)题材的创新电视文艺节目的种类繁多、风格各异,观众对不同类型的电视文艺节目的接受度也各不相同。
在夏季奥运会的影响下,很多关于夏季体育竞技的电视节目不断涌现。
例如,近几年在安徽卫视热播的全民运动节目—《男生女生向前冲》。
《跨界歌王》:这一步跨得是究竟如何?最近北京卫视推出了一档音乐类综艺《跨界歌王》。
主打“跨界”概念,囊括了刘涛、王凯等一众男神女神,在竞争激烈的周六档,这档节目收视表现不俗。
然而,高收视的成绩掩盖不了节目在口碑上的扑街。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档号称“跨界”综艺的得与失。
如何诠释“跨界”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跨界歌王》的节目流程,12期节目中,前10期为淘汰赛,决出10位半决赛参赛者,外加1期半决赛、1期决赛。
每期6位跨界歌手进行PK竞演,这些歌手大多为非专业歌手出身的演员;6位歌手依次进入试音间清唱一段歌曲,接受三位评委的考核,通过则上升到主舞台进行表演,没有通过则会在本场失去在主舞台竞演的机会;通过试音间考核的歌手上升至主舞台进行歌唱PK。
由现场150位观众进行投票,票数最高的前两名则会在节目末尾进行再度PK,决出本场冠军。
与之前不同的是,两人间的冠军由评委选出而非由现场观众;每一期冠军直接晋级半决赛,剩下歌手与后续补位歌手继续PK,角逐剩余席位。
可以说,《跨界歌王》这档节目能否成功,关键看能否玩转“跨界”的概念。
在节目中,“跨界”至少包括两个部分:角色意义上的跨界与空间意义上的跨界。
角色意义上的跨界就是指这些非专业的演员来参加一个歌唱类的音乐节目,并且每一位明星还在竞演过程中客串跨界了一次主持人,因为每位歌手在结束演唱后都会介绍下一位登台的竞演歌手。
空间意义上的跨界则是节目设置了地下部分的试音间与地上部分的主舞台,二者之间由升降机相连。
这里暂且谈谈角色意义上的跨界。
从前两期节目来看,《跨界歌王》给人一种除了竞演明星不是专业歌手而是演员之外,节目并没有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与传统的《我是歌手》一类的音乐综艺相比,没有太大的突破之处,似乎仅仅是用演员替换歌手来参与比赛,甚至如第二期补位歌手陈松伶曾经就是一位专业级歌手,从角色上来讲很难归之于“跨界”。
总体来看,节目对于“跨界”的含义处理得太过狭隘。
中国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的困境与创新展望
随着观众的品味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不得不面临困境。
在此背
景下,如何创新节目形式成为摆在制作方面前的一个问题。
首先,当前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的困境主要来自于内容的单一性。
虽然节目种类众多,但大多数节目形式都是唱歌比赛,很少涉及到其他形式的音乐表现方式。
为了突破这一困境,制作方可以考虑拓展节目形式,引入更多元化的音乐表现方式和元素,例如音乐剧表演、乐器演奏、舞蹈等等。
其次,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还需要更多的原创作品。
目前很多节目都是翻唱曲目,虽
然有时会添加一些个人特色的改编,但在整个节目形式上并没有创新。
制作方可以加大对
原创歌曲的扶持力度,通过征集、选拔等方式为节目寻找更多优秀的原创歌曲。
另外,互动性也是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互联网时代,观众参与感
的提升已成为电视节目创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制作方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微信投票、线
上互动等方式增强观众与节目之间的互动性,为观众提供更多参与节目的机会和方式。
最后,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的创新需要在内容、形式、互动上全方位发力。
节目制作
方要及时了解观众需求,不断更新节目形式,为观众提供多元化的音乐表现方式。
只有这样,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才能不断跟上时代步伐,保持其持久魅力。
跨年晚会观后感范文2022年跨年晚会观后感一今年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包括韩红、金晨、李克勤、李宇春、朴树、谭维维、周笔畅、张杰、张靓颖、周深在内的众多艺人倾情加盟。
演唱会一大亮点是引入全建制240人交响乐团,这在全球电视晚会中尚属首次。
庄重震撼的交响乐团将赋予跨年晚会更强的音乐性,各类曲风将与交响乐碰撞,音乐改编上的突破与创意前所未有,顶级的乐手阵容将登上超级乐团装置,一系列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主题节目,将奏起鼓舞人心的交响曲。
在观看节目的时候,旧的一年已经悄然溜走,成为了历史,新的一年已经来到。
当2022年最后一次24时钟声响起时,2022年就和我们挥手告别,在2022年消逝之际,2022年挥手到来,在这崭新的一年里,我有对2022年的怀念,也有对2022年的期望。
2022年我有许多东西可以怀念,其中我最怀念的就是我在2022年“改”的精神,我最怀念,因为这种精神我很需要。
因为2022年过得美,所以我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些怀念。
2022年所有的事,有的好,有的坏,有的让人高兴,也有的让人悲伤,有的让人喜悦,也有的让人愤怒。
每个生命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只有不断修改才有机会变得完美。
我觉得我的缺点就是不知道怎么花钱才值得,常常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明明没用的东西我居然还要买,现在不同了我知道买什么东西是值得的。
学习用品:纸、笔、橡皮、单面胶,买这些东西才是值得的。
也有一些缺点,我在2022年没能改,粗心、贪玩,只能留到2022年去解决。
2022年我把2022年的期望寄托给你,我希望在这新的一年里自强不息,变强,成为永远的学霸,令父母、同学、老师刮目相看。
2022年在这崭新的一年里,我有许多需要奋斗的期望。
我的心愿就是改掉一切缺点,保持所有优点,考上的中学。
在2022年,我希望我可以按着我的宏图大略让我可以令别人刮目相看。
我要努力,我要奋起,在2022年大显身手。
我要挣脱电子产品的诱惑,增强学习的意志在2022年冲刺学习加油!2022年,永远的走了,变成了脑海中甜蜜的怀念;2022年终于诞生了,我要力挽狂澜,做的自己!2022年跨年晚会观后感二每年的12月31日,均是跨年晚会的集结日,今年也不例外。
关于电视歌唱竞技类节目中“老歌新唱”现象的思考作者:黄彦刘璐来源:《当代音乐(下旬刊)》2017年第08期[摘要]《我是歌手》《天籁之战》《蒙面歌王》等明星类歌唱竞技类节目的热播使“老歌新唱”这一歌曲改编方式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运用新时代音乐技术对经典老歌进行全新诠释的歌曲“新唱”,顺应了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普通大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满足了人们对经典老歌的怀旧情怀。
成功的“老歌新唱”是歌手专业素养的综合体现。
本文在整理电视节目《我是歌手》《天籁之战》中“老歌新唱”曲目数据的基础上透析电视歌唱类节目中“老歌新唱”热的原因,归纳老歌改编中音乐创新的手法,总结“老歌新唱”成功的条件,供流行音乐学习者以借鉴。
[关键词]老歌新唱;原因;条件;创新;融合[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7)16-0104-03一、“老歌新唱”——竞赛出奇制胜的法宝近些年来,电视歌唱竞技类节目引发新一轮“老歌新唱”的热潮。
从2012年浙江台《中国好声音》到2013年湖南台的《我是歌手》以及随后的《全能星战》(江苏卫视)、《蒙面歌王》(浙江卫视)、《天籁之战》(江苏卫视),歌手们都将改编经典歌曲作为比赛出奇制胜的法宝。
以湖南台《我是歌手》和江苏台《天籁之战》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我是歌手》1-4季中一共出现51位歌手,共推出435首作品,其中有382首作品采用了老歌新唱的形式,而《天籁之战》一共推出作品132首,其中老歌新唱的作品有100首之多。
以下是两档节目中演唱作品之比较: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我是歌手》1-4季中“老歌新唱”形式超过80%,而《天籁之战》中“老歌新唱”形式超过75%,两档节目中“老歌新唱”类曲目皆占据很大比重。
附着时代印记的经典作品以新的艺术形态、新的审美趣味、新的音乐技术形式带给观众们更震撼的视听冲击,观众在品味岁月情怀的同时又充分享受到富有“神”一般魔力的新技术手段带来的全新的艺术魅力,“老歌新唱”成为歌手们竞赛出奇制胜的独门绝技。
简析《我是歌手》对大众音乐审美的积极影响作者:朱燕聪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07期【摘要】《我是歌手》开播三季以来,刷新了中国音乐电视真人秀收视率记录,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开启了中国普通大众渴望好声音、追求音乐好品质的新时代,在长达三年耳濡目染的熏陶中,大众音乐审美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以《我是歌手》第三季为例,从4个方面简单的阐述其对大众音乐审美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我是歌手》;音乐审美;影响每一个周五晚上总有千千万万的人守候在电视机旁等待《我是歌手》的到来,这是节目的魅力所在,也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这种结果的产生并非偶然,是人们对目前精神生活提出新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是歌手》制作团队别出心裁,付出巨大努力后交出的一份满意的答卷。
以下笔者从歌手选曲、音乐类型、文化传承、音乐创作四个方面来分析节目对大众音乐审美的影响。
一、选曲选曲对于一个竞技型比赛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像《我是歌手》的比赛,它不是一首定输赢,而是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对于首发歌手来说,选一首歌容易,但还要兼顾到后面许许多多的场次,首先要配合节目组的主题要求,要能凸显唱功、适应不同音乐风格的演唱、又要能走心,还要能顾及各个年龄阶段大众评审的心理需求,实在是很难,但各位歌手都做的非常好。
笔者首先将从歌手选曲的角度来分析: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的了解歌手的选曲,如下表格中有七场比赛歌手所选歌曲,曲目覆盖面相当广,适合各个阶层的听众。
在生活中总会听到这样的谈论,歌手之间的较量就是拼高音、斗嗓门,比热闹,当然拥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好嗓子,宽广的音域,激情四射的表演固然能给比赛加分,但音乐毕竟不是用来炫耀的武器,它是情感的艺术,在这方面,节目组别出心裁的请进了“音乐诗人”李健,他的《贝加尔湖畔》《当你老了》就像喧嚣的闹市中的一股清泉滋润着听众的心灵,他空灵、纯净的声音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感情处理细腻,逼真,走心,就像声与情擦出的一道道火花,让人流连忘返,激起了大众对高雅、高品质、高品位音乐的强烈追求,从而提高了大众的音乐审美。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 IAbstracts II目录 III引言 1一、当前中国内地歌唱类综艺节目发展概述 1(一)歌唱类综艺节目的发展 1(二)歌唱类综艺节目的定位和目标 2(三)歌唱类综艺节目的成就和影响力 2二、《中国新声代》、《蒙面歌王》、《最美和声》在音乐创作中的突破与创新 3(一)在音乐创作上的突破 3(二)音乐人之间的全新协作方式 3(三)节目流程的创新 4(四)节目走向的不确定性 4(五)歌唱类综艺节目的品牌影响力不断崛起 5三、中国内地歌唱类综艺节目突破与创新的价值 6(一)回归艺术的初衷,做真正的综艺节目 6(二)提升原创性,改革节目模式和具体赛制 7结论 8参考文献 9谢辞 10引言随着经济和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社会公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特别是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需要优秀的综艺节目,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优质的精神享受。
与此同时,歌唱类综艺节目也在求新求变,融入更多崭新元素,使节目更具观赏性。
特别是商业化歌唱类综艺节目,实现了社会效益和商业效益的同步发展,呈现出全新的特色与艺术样式。
音乐无国界,也没有年龄身份的限制,流动的旋律可以带来身心的放松与享受。
而综艺节目则在音乐的基础上,加上了更加丰富的视听体验。
1984 年央视推出《全国电视歌手大奖赛》, 2004 年的《超级女声》,歌唱类综艺节目开启了商业化的全新模式,其后的十余年间,在商业化的拉动下,歌唱类综艺节目取得一个又一个空前的成功,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化现象。
本研究从《中国新声代》、《蒙面歌王》、《最美和声》等歌唱类综艺节目的突破与创新入手,对这一现象加一剖析与总结,以期找出其背后成因与创新点,为此类节目提供参考。
在这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传播、和不断传承的歌唱类综艺节目的过程中看到了音乐文化的传承和突破,引领观众和许多热爱音乐的人,不断进步和扩大视野,中国内地歌唱类综艺节目的一路走来,引领新时代传递歌唱类综艺节目的发扬光大,中国内地歌唱类综艺节目为观众和热爱音乐的人们带来更具有震撼力的视听享受。
从“跨界”到“跨越”——浅析2017《跨界歌王》的创新升
级
郑蓉
【期刊名称】《现代视听》
【年(卷),期】2017(000)010
【摘要】北京卫视2017《跨界歌王》取得了高收视和高口碑的"双丰收"。
节目形态、舞台呈现、节目制作、节目宣推等全过程的创新升级成就了《跨界歌王》的高品质和强口碑。
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具体分析《跨界歌王》的成功要素,探索思考新媒介环境下的电视节目创新之道。
【总页数】4页(P20-23)
【作者】郑蓉
【作者单位】北京电视台卫视节目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48.13
【相关文献】
1.摭谈《跨界歌王》的创新之道 [J], 孟晓涵;胡凡刚
2.浅析明星跨界音乐节目《跨界歌王》 [J], 田光源
3.浅析音乐真人秀节目的成功要素——以《跨界歌王》为例 [J], 李诗雨
4.从使用与满足理论浅析明星真人秀节目——以《跨界歌王》为例 [J], 黄蕊
5.跨界创新集群力,创业春潮滚滚来——第四届跨界创新大会暨2017广东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回顾 [J], 苏莉娜;余健仪;黎霜霜;李佳琪;李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想和你唱》的四大创新实践作者:董旭秦雅琪来源:《传媒》 2016年第18期文/董旭秦雅琪2016年7月,湖南卫视大型全民音乐综艺节目《我想和你唱》继续凭借全民狂欢的快乐嗨唱和公益无小、大爱无言的偶像正能量,以全网收视率1.41、收视份额9.31的成绩拿下同时段节目收视第一宝座,并成功蝉联十周收视冠军。
节目以明星+素人、科技+娱乐、网络+电视以及圈子+营销的创新实践,创造了一个全民互动、实现音乐梦想的大舞台,受到媒体和大众的普遍关注,为国内综艺节目的未来改革与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
明星+素人:全民互动,个性呈现当前,有很多音乐真人秀节目采取的也是明星+素人的组合模式,如《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等,这些节目以明星选择素人的方式为主,很容易掺杂个人情感,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
但是在《我想和你唱》音乐真人秀节目中,明星与素人处于平等地位,彰显了节目的公平性。
例如,素人在唱吧上与明星合唱一首歌,获得点赞最多的选手,就有机会和明星在节目现场共唱一首歌。
从这种选择模式上来看,该节目能够很好地保证节目的公平性,帮助热爱音乐的素人与其偶像现场互动。
如第一期节目中,在网友、现场观众、主持人、鉴客团的高声呼吁下,本来落选的“安全帽”陈慧汇获得了与偶像陶喆合唱的机会。
同时,节目呈现出的个性化特点成为节目亮点,加深了观众对素人参与者的印象。
相比专业歌手、主持人和嘉宾来说,素人舞台经验不足,专业素养也不高,想要在台上制造亮点,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是很难的。
但是,《我想和你唱》节目改变了这一局面。
该节目每一期会邀请三位明星与素人合唱歌曲,但是到节目现场的素人却有18个名额,这些素人可能在生活中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而节目现场嘉宾和主持人为他们贴上个性化标签,使其成为舞台上引人注目的亮点,便于观众和明星记住他们。
科技+娱乐:创新形式,多元参与《我想和你唱》节目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性,并创新了电视节目的互动方式,成为全民都能参与互动的音乐真人秀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