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泥 含水率的测定 重量法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3
污泥参数的测定方法(红色必测、紫色需测、黑色供选择)一、含水率含水率测定采用重量法:将蒸发皿置于105℃烘箱中烘至恒重,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用天平称重,记为m0;取适量泥饼(真空抽滤,30秒内不再滴水)到入蒸发皿中,用天平称重,记为m1,再将放入10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称重,重量记为m2。
根据公式,可计算出污泥含水率。
二、污泥毛细吸水时间(CST)仪器:污泥毛细吸水时间测定仪、10 mL量筒、滤纸方法:向漏斗中加入约5 mL的污泥什么污泥,液体渗过仪器两个同心圆之间的滤纸所用的时间即为毛细吸水时间。
三、污泥比阻/抽滤速度污泥真空抽滤脱水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准确称量并记录干燥洁净的小烧杯(100mL)和滤纸的总重量M0;②连接如图3.2 中的真空抽滤污泥脱水实验装置,并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将烧杯内的滤纸放入布氏漏斗内,用少量水将滤纸润湿,开启真空泵,当已润湿的滤纸紧贴布氏漏斗后关闭真空泵;③再次开启真空泵,通过缓冲瓶的控制阀门调节真空泵的压力为0.05Mpa ,保持恒压,将调节好的污泥倒入布氏漏斗中进行真空抽滤。
④启动秒表开始计时,分别在5s、10s、20s、30s、40s、50s 和60s 时记录下计量筒中的滤液体积。
⑤污泥在恒压0.05Mpa 下抽滤10min 后,或者抽滤至真空破坏后,关闭真空泵,记录下总的滤液体积;⑥布氏漏斗中的滤纸及污泥一同取出,放入先前称量好的小烧杯中,准确称量记录其质量M1;⑦将装有滤纸和污泥的小烧杯放入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内,调节温度为105士2℃,烘干12 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半小时后,称取质量,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连续两次所称质量之间的差值小于0.002g,此质量即为小烧杯和干污泥的总质量M2。
根据工程经验,当r 值大于1×1013m/kg 时,污泥的过滤性能和脱水性能都较差;而当r 值小于4×1012m/kg 时,污泥的过滤性能和脱水性能都较好。
(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1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有:空隙水,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约70%,可通过重力沉淀(浓缩压密)而分离;毛细水,是在高度密集的细小污泥颗粒周围的水,由毛细管现象而形成的,约20%,可通过施加离心力、负压力等外力,破坏毛细管表面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力而分离;颗粒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约10%。
表面吸附水是在污泥颗粒表面附着的水分,起附着力较强,常在胶体状颗粒,生物污泥等固体表面上出现,采用混凝方法,通过胶体颗粒相互絮凝,排除附着表面的水分;内部结合水,是污泥颗粒内部结合的水分,如生物污泥中细胞内部水分,无机污泥中金属化合物所带的结晶水等,可通过生物分离或热力方法去除。
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
2污泥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V1/V2=W1/W2=(100-p2)/(100-p1)=C2/C1(8-1)式中:p1、V1、W1、C1——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p2、V2、W2、C2——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说明:式(8-1)适用于含水率大于65%的污泥。
因含水率低于65%以后,体积内出现很多气泡,体积与重量不在符合式(8-1)的关系。
例题8-1:污泥含水率从97.5%降低至95%时,求污泥体积。
解:由式(8-1)V2= V1(100-p1)/(100-p2)= V1(100-97.5)/(100-95)=(1/2)V1可见污泥含水率从97.5%降低至95%时,污泥体积减少一半。
(2)挥发性固体(或称灼烧减重)和灰分(或称灼烧残渣):挥发性固体近似地等于有机物含量;灰分表示无机物含量。
(3)可消化程度:表示污泥中可被消化降解的有机物数量。
消化对象:污泥中的有机物。
一部分是可被消化降解的(或称可被气化,无机化);另一部分是不易或不能被消化降解的,如脂肪、合成有机物等。
污泥水分检测仪、污泥含水率测定仪、污泥含固率测试仪、污泥固含量测定仪依据烘箱干燥减重法测定污泥的水分含量及固体物质含量。
污泥的含水率及含固率是一对相对值,二者之和为一。
污泥含水率测定仪在测试过程中需人工计算,测试结束时,仪器自动锁定显示样品的含水率或者固含量百分比,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
常用于污泥、油漆、涂料、胶粘剂、乳液、牛奶等材料的固含量测定,还有橡胶、塑料、陶瓷浆料、金属粉末、膨胀珍珠岩、珠光砂、石英砂、沙石、硅微粉、膨润土、型砂、钎焊剂、粮食、玉米、小麦、燕麦、高粱、花生、大豆、油茶籽、花椒、辣椒、麻椒、紫菜、海苔、海带、虾皮、木耳、银耳等材料的含水率测量。
污泥含水率测试仪主要由加热部分、称重部分、水分测试配件、水分测试软件等4部分组成。
加热部分采用450w环形卤素灯作为加热源,能够均匀且快速加热并干燥样品,不易损伤样品表面;称重部分是引进德国技术的HBM称重传感器,称量精度高,能够快速准确称量样品的重量,并实时反馈样品质量的变化情况;水分测试配件主要包含聚热盘、三角支架、盘托、样品盘及校正砝码等;水分测试软件在经过数次的更新迭代后,已经具备了产品含水率、固含量百分比、回潮率、干湿比、干重、湿重及测试时间等多个维度的测试数据展示。
控制污泥含水率的意义含水率是衡量污泥脱水处理后达标与否的关键。
无论是污水处理厂还是工业污泥的处理,均需要严格控制污泥的含水率,进行相应的脱水处理,使得污泥处理达到填埋或者工业应用的要求。
污泥中水的质量与污泥总体质量的百分比称为污泥含水率。
污泥的含水率主要受到污泥中固体物质种类及颗粒大小影响,污泥固体颗粒越小,其物质含量及种类越多,其含水率越高。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或者工业污泥在未经过处理的情况下,水分含量都特别高。
未经过处理的污泥,含水率一般都高于90%,经过初期脱水处理后,污泥的含水率也还是在80%以上,后期还需经过烘干处理,达到各种用途的含水率要求后才能正常使用。
1、污泥含水率的概念
污泥含水率=(污泥总量-干物质量)/污泥总量
2、关于压滤机,进泥时间长短的考虑因素需要考虑如下几点 ①压滤机大小 ②压滤机类型
③进泥泵的大小 ④污泥粘稠度
⑤污泥颗粒大小 ⑥是否加絮凝剂
3、降低污泥中的浓度的方法实施中的有如下几点:
①加热 ②加石灰(做絮凝剂功能)
③加聚丙烯酰胺(同上) ④加泥泵的压力加大
4、固体浓度=固体质量/污泥体积(mg/L )
5、考虑污泥含水率与体积的关系
依据污泥含水率在65%或以上,如此污泥含水率与体积有如下关系 )100(ρ)100(ρ222111P V P V -=-
其中:ρ为密度,W 为污泥质量,100-P 为含固率,V 为体积 则可得出:
1
2122121100100p p C C W W V V --=== 如上所示,只有在密度ρ1无限接近ρ2时,上式才回成立 而当污泥含水率是65%以下时会产生气泡,故等式不成立。
污泥含水率、水溶性的测定1实验原理含水率的测定主要是通过重量法测定,测定污泥烘干前后的重量,质量差即是污泥中水的质量(含自由水和结晶水),水占总污泥量的比率即便是含水率。
水溶性盐的测定是使用残渣烘干法测定,是通过把烘干后的污泥研磨成粉末,再把其充分震荡静止过滤后,把残渣烘干,对于干污泥粉末,残渣损失的质量即是水溶性盐的质量。
2实验设备与药剂烧杯 烘箱 天平 含水污泥 烧杯 滤纸 滤斗 玻璃棒 天平 震荡机 研磨机 60目筛 污泥3实验步骤(1)含水率的测定1)用已恒重为的烧杯取一定量经捣碎均匀的污泥样品,质量为m ,做两个实验样。
2)把污泥样品放人80℃烘箱中干燥12h,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反复多次,直至恒重记为m 2,将数据记录于表1-1. 3)实验结果计算污泥中含水率的数值以%表示,按下式计算:21()100%m m m mη--=⨯式中:——称取污泥样品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恒重空烧杯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恒重后烧杯加恒重后污泥样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一位。
(2)水溶性的测定1)把烘干后的污泥,充分研磨成可通过60目的筛。
2)取一定量(10g )污泥粉末于锥形瓶中,使用震荡机充分震荡2小时,然后静止1小时后过滤,做两个实验样。
3)过滤后的滤纸放入烧杯中并且把残渣烘干12小时,待冷却后称至恒重,即为干残渣。
实验数据记录于表1-2. 4)结果计算%100gg-⨯=烘干污泥粉重干残渣重)(烘干污泥粉重污泥溶性盐含量4实验数据表1-1 含水率的测定5实验结果与分析(1)由实验数据可知污泥的平均含水率为97.54%,水溶性盐含量比率平均9.24%.(2)沥滘污水厂污泥经过浓缩池后含水率可达97%-98%,而本次实验所测污泥含水率为97.54%,接近实际的污泥含水率,可知本次测含水率的实验误差较小。
根据《土壤盐渍化分级标准》,本次实验测定污泥水溶性盐总量9.24%>2%,可知属于盐土。
污泥含水率计算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1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有:空隙水,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约70%,可通过重力沉淀(浓缩压密)而分离;毛细水,是在高度密集的细小污泥颗粒周围的水,由毛细管现象而形成的,约20%,可通过施加离心力、负压力等外力,破坏毛细管表面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力而分离;颗粒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约10%。
表面吸附水是在污泥颗粒表面附着的水分,起附着力较强,常在胶体状颗粒,生物污泥等固体表面上出现,采用混凝方法,通过胶体颗粒相互絮凝,排除附着表面的水分;内部结合水,是污泥颗粒内部结合的水分,如生物污泥中细胞内部水分,无机污泥中金属化合物所带的结晶水等,可通过生物分离或热力方法去除。
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
2污泥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V1/V2=W1/W2=(100-p2)/(100-p1)=C2/C1(8-1)式中: p1、V1、W1、C1——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p2、V2、W2、C2——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说明:式(8-1)适用于含水率大于65%的污泥。
因含水率低于65%以后,体积内出现很多气泡,体积与重量不在符合式(8-1)的关系。
例题8-1:污泥含水率从%降低至95%时,求污泥体积。
解:由式(8-1)V2= V1(100-p1)/(100-p2)= V1()/(100-95)=(1/2)V1可见污泥含水率从%降低至95%时,污泥体积减少一半。
(2)挥发性固体(或称灼烧减重)和灰分(或称灼烧残渣):挥发性固体近似地等于有机物含量;灰分表示无机物含量。
(3)可消化程度:表示污泥中可被消化降解的有机物数量。
消化对象:污泥中的有机物。
污泥含水率(质量比):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
浓缩或脱水时,污泥中的固体的质量守恒。
也可参见《专业英语》216页。
推导方法一:
1122C V C V =
C-固体物的浓度 V ——污泥体积 则11222211
100100V W C P V W C P -===- P 为含水率,100—P 为含固率,W 为污泥重量。
推导方法二:
111222(100)(100)V P V P ρρ-=-
当ρ1和ρ2接近时,化简为
1122(100)(100)V P V P -=-
1221
100100V P V P -=-
注意:由方法一或方法二推导出的公式1221
100100V P V P -=-适用于含水率大于65%的污泥,当含水率低于65%以后,体积内出现很多气泡,
1122V W V W ≠,ρ1和ρ2不可认为相等,。
1.污泥含水率从97。
6%降至94%,求污泥体积的变化。
解:浓缩或脱水时,污泥中的固体的质量守恒.
1122C V C V =
式中C-固体物的浓度 V —-污泥体积 则122211
10010094110010097.60.4V C P V C P --====-- 所以V 2/V 1=0。
4,体积减少了60%。
污泥含水率的测定方法污泥含水率是指单位质量的污泥中所含水分的百分比,是评价污泥固含量的重要指标。
准确测定污泥含水率对于环保、污水处理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污泥含水率测定方法,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烘干法测定。
烘干法是一种简便、常用的污泥含水率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将一定质量的污泥样品在一定温度下烘干,待样品中的水分完全挥发后,测定样品的质量差异,从而计算出含水率。
具体操作步骤为,取适量污泥样品,记录其初始质量;将样品置于烘箱中以一定温度烘干一定时间;待样品质量稳定后,记录其最终质量;根据初始质量和最终质量的差异,计算出含水率。
二、离心法测定。
离心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污泥含水率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高速离心将污泥中的水分与固体颗粒分离,从而测定污泥含水率。
具体操作步骤为,取适量污泥样品,加入适量溶剂,使之充分分散;将样品置于离心机中进行高速离心;待离心结束后,分离出上层溶剂和下层固体颗粒,根据溶剂的质量和固体颗粒的质量计算出含水率。
三、电阻法测定。
电阻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污泥含水率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测定污泥样品的电阻值来推算含水率。
具体操作步骤为,将污泥样品置于电阻计中,测定其电阻值;根据预先建立的电阻-含水率对应关系,计算出样品的含水率。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污泥可能需要建立不同的对应关系,因此在使用电阻法测定污泥含水率时,需要事先进行一定的标定工作。
四、红外干燥法测定。
红外干燥法是一种快速、无损的污泥含水率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测定污泥样品在红外辐射下的吸收情况来推算含水率。
具体操作步骤为,将污泥样品置于红外干燥仪中,进行一定时间的红外辐射;测定样品在红外辐射下的吸收情况;根据吸收情况计算出含水率。
红外干燥法不仅快速,而且无需对样品进行破坏性处理,因此在一些特殊要求的场合具有一定的优势。
综上所述,污泥含水率的测定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均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点。
一、污泥含水率的概述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中分离出来的产物,现在城市污泥的处理办法一般是采用地下填埋的方法。
这种方法必然会占用大量的城市用地,在《GJ3025-1993》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宜进行脱水处理,其含水率宜小于80%。
但要使处理后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必然要消耗更大量的絮凝剂和能源,这样势必增加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
污水处理厂要在达到污泥排放标准的同时而不增加运行成本,对污泥含水率的测定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污泥的含水率和含固量单位质量污泥所含水分的质量分数称含水率,相应的固体物质在污泥中的质量分数称为含固量(%)。
污泥的含水率一般都很高,而含固量很低,如城市污水厂初沉污泥含固量在2%~4%,而剩余活性污泥含固量在0.5%~0.8%,污泥的含水率:P=M/(M+S)•100% 。
污泥的含水率:P=M/(M+S)·100%公式中:P—污泥含水率,%M—污泥中水分质量S—污泥中总固体质量。
三、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空隙水: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约70%,可通过重力沉淀(浓缩压密)而分离。
毛细水:是在高度密集的细小污泥颗粒周围的水,由毛细管现象而形成的,约20%,可通过施加离心力、负压力等外力,破坏毛细管表面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力而分离。
表面吸附水:污泥常处于胶体状态,例如活性污泥属于凝胶,污泥的胶体颗粒很小,比表面积大,故表面张力作用吸附水分较多。
内部/结合水:一部分污泥水被包围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中,形成内部结合水。
表面吸附水和结合水约占污泥中水分的10%,各类毛细结合水约占污泥中水分总量的20%,间隙水约占污泥水分总量的70%。
污泥中含水率的多少与污泥烘干、处理工艺、污泥状态及流动性能密切相关。
通常浓缩可将含水率降到85%(含水状态),含水率在70~75%时,污泥呈柔软状态,不易流动;通常一般脱水只可降到60~65%,此时几乎成为固体,含水率低到35%~40%时,呈聚散状态(以上是半干化状态);进一步低到10%~15%则呈粉末状。
污泥含水率测定滤纸准备取定量滤纸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半小时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
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mg,记录(W1)。
将恒重的滤纸放在天平托盘内。
取样称取约20克上下污泥,达到恒重后记下重量W2,则污泥重量W=W2-W1,烘干烘箱里105度温度下烘2小时左右,放在干燥器内30分钟冷却至室温再称,记下数据,在烘2小时再称,直到称得的重量不变,称为达到恒重W3(或者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4mg)。
水分重=W2- W3。
水分重/W*100%=含水率。
污泥浓度、污泥指数、污泥沉降比的测定1 适用范围曝气池活性污泥的污泥浓度、污泥指数、污泥沉降比。
2 定义污泥浓度是指曝气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数量。
单位:mg/L。
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ml量筒中,静置沉淀30分钟后,沉淀污泥与混合液之体积比(%)。
污泥指数是指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分钟静沉后,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
3 仪器3.1 天平3.2 定量滤纸3.3 烘箱3.4 真空泵3.5 扁嘴无齿镊子3.6 实验室其它常用仪器4 采样与样品保存实验室样品采集在干净的玻璃瓶内,采样之前用待采的水样清洗三次,然后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样100―200ml,盖严瓶塞。
应尽快分析。
5 测定步骤5.1 滤纸准备用扁嘴无齿镊子夹取定量滤纸放于事先恒重的称量瓶内,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半小时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
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mg,记录(W1)。
将恒重的滤纸放在玻璃漏斗内。
5.2 试样测定用100ml量筒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100ml,静止30分钟后读取沉淀后污泥所占的体积V(ml)。
倾去上述量筒中清液,用准备好的滤纸进行过滤量筒中的污泥,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量筒,合并滤液。
(为提高过滤速度,应采用真空泵进行抽滤。
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1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有:空隙水,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约70%,可通过重力沉淀浓缩压密而分离;毛细水,是在高度密集的细小污泥颗粒周围的水,由毛细管现象而形成的,约20%,可通过施加离心力、负压力等外力,破坏毛细管表面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力而分离;颗粒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约10%;表面吸附水是在污泥颗粒表面附着的水分,起附着力较强,常在胶体状颗粒,生物污泥等固体表面上出现,采用混凝方法,通过胶体颗粒相互絮凝,排除附着表面的水分;内部结合水,是污泥颗粒内部结合的水分,如生物污泥中细胞内部水分,无机污泥中金属化合物所带的结晶水等,可通过生物分离或热力方法去除;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2污泥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V1/V2=W1/W2=100-p2/100-p1=C2/C18-1式中:p1、V1、W1、C1——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p2、V2、W2、C2——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说明:式8-1适用于含水率大于65%的污泥;因含水率低于65%以后,体积内出现很多气泡,体积与重量不在符合式8-1的关系;例题8-1:污泥含水率从%降低至95%时,求污泥体积;解:由式8-1V2= V1100-p1/100-p2= V1/100-95=1/2V1可见污泥含水率从%降低至95%时,污泥体积减少一半;2挥发性固体或称灼烧减重和灰分或称灼烧残渣:挥发性固体近似地等于有机物含量;灰分表示无机物含量;3可消化程度:表示污泥中可被消化降解的有机物数量;消化对象:污泥中的有机物;一部分是可被消化降解的或称可被气化,无机化;另一部分是不易或不能被消化降解的,如脂肪、合成有机物等;消化程度的计算公式:R d=1-p V2p S1/p V1p S2×100 8-2式中:R d——可消化程度,%;p S1、p S2——分别表示生污泥及消化污泥的无机物含量,%;p V1、p V1——分别表示生污泥及消化污泥的有机物含量,%;消化污泥量的计算公式:V d= V1100-p1/100-p d1- p V1/100+ p V1/1001- R d/100 8-3式中:V d——消化污泥量,m3/d;p d——消化污泥含水率,%,取周平均值;V1——生污泥量,m3/d;p1——生污泥含水率,%,取周平均值;p V1——生污泥有机物含量,%;R d——可消化程度,%,取周平均值;4湿污泥比重与干污泥比重:湿污泥重量等于污泥所含水分重量与干固体重量之和;湿污泥比重等于湿污泥重量与同体积的水重量之比值;干固体物质包括有机物即挥发性固体和无机物即灰分;确定湿污泥比重和干污泥比重,对于浓缩池的设计、污泥运输及后续处理,都有实用价值;经综合简化后,湿污泥比重γ和干污泥比重γs的计算公式分别为:γ=100γs /γs p+100-p 8-4或γ=25000/250p+100-p100+ 8-8γs=250/100+ 8-7式中:γ——湿污泥比重;γs——污泥中干固体物质平均比重,即干污泥比重;p——湿污泥含水率,%;p V——污泥中有机物含量,%;5污泥肥分:污泥中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肥分N、P、K、微量元素及土壤改良剂有机腐殖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各种污泥所含肥分见表8-2;比例及工业性质;污水经二级处理后,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约有50%以上转移到污泥中;若污泥作为肥料使用时,要注意重金属是否超过我国农林业部规定的农用污泥标准GB4284-84;表8-3列举我国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兰州、沈阳、黄石等几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含量的范围;。
城市污泥中含水率的不确定度评定1.方法依据本方法依据 CJ/T 221-2005 2 城市污泥 含水率的测定 重量法 2.含水率的测定原理将均匀的污泥样品放在称至恒重的蒸发皿中于水浴上蒸干,放在103℃~105℃烘箱内烘至恒重,减少的重量以百分率计为污泥含水率。
3.测定过程1)用已恒重为1m 的蒸发皿称取经捣碎均匀的污泥样品约20g ,该样品准确称至0.0001g 记为m 。
2)对于含水率较高的污泥样品,应先将盛放样品的蒸发皿置于水浴锅上蒸干;对于经脱水后的污泥样品,可直接放入103℃~105℃烘箱中干燥2h ,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反复多次,直至恒重记为2m 。
4.数学模型%100)(12⨯--=mm m m w式中:m ——称取污泥样品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2m ——恒重后蒸发皿加恒重后污泥样品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1m ——恒重空蒸发皿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5.不确定度分量的评估根据含水率(w )的计算公式:表1 含水率的测量结果5.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由上表可知数据列的均值为54.3,从而求得标准偏差s=0.376 重复测量带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10su A ==0.119 则重复测量的相对不确定度为:3)(1019.23.54119.0--⨯===wu u A A rel 5.2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由天平检定证书上查得示值误差为0.0g ,偏载误差为-0.0003g ,重复性为0.0001g ,则天平产生的标准不确定度4221083.130001.030003.0-⨯=⎪⎭⎫⎝⎛+⎪⎭⎫⎝⎛-=S u 因41083.121-⨯====S m m m u u u u 则()()()()42424221059.21083.11083.121---⨯=⨯+⨯=+=m m m u u u d从而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54)(1082.21692.91059.2--⨯=⨯=d m rel u()()()()()()()()4242424222221017.31083.11083.11083.121----⨯=⨯+⨯+⨯=++=+=mm m mm m u u u u u u d水同样则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54)(1091.28992.101017.3--⨯=⨯=水m rel u 同理64)(1012.90684.201083.1--⨯=⨯=m rel u综上运算,由称量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52625252)(2)(2)()(1015.41012.91091.21082.2----⨯=⨯+⨯+⨯=++=m rel m rel m rel B rel u u u u d 水6.合成不确定度()()325232)(2)(1019.21015.41019.2---⨯=⨯+⨯=+=B rel A rel rel u u u标准不确定度为:119.03.541019.23=⨯⨯=⋅=--w u u rel C7.扩展不确定度按正态分布考虑,包含因子k=2,则扩展不确定度:3.0238.0119.02≈=⨯=⋅=C u k U污泥含水率w 为:w=(54.3±0.3)%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日期: 日期: 日期:。
方法确认报告
标题:污泥含水率的测定重量法
编写:年月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
1.方法原理
将已知重量的沉积物湿样(或风干样),于105+1℃烘箱内烘至恒重,用两次重量的差值计算样品的含水率。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含水率的测定。
3.方法依据
方法依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CJ/T221-2005/2
4.仪器与试剂
4.1 仪器
4.1.1烘箱。
4.1.2天平。
4.1.3一般试验室仪器。
4.1.4带盖聚四氟乙烯盒。
4.1.5有机玻璃分样刀。
5.主要技术指标
5.1.1样品测定
将聚四氟乙烯盒放在105+1℃烘箱内,干燥40min,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用有机玻璃分养刀取出约20g湿样,放入100ml干燥烧杯中,搅匀,分装到两个聚四氟乙烯盒内,每盒分装约5g样品。
盖上盖子称重。
半开盒盖,放在105+1℃烘箱内干燥6~8h,风干样只需干燥2h。
取出后冷至40~50℃,盖好盒盖,在盛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中放置30min,称重。
半开盒盖放入烘箱中,于105±1℃干燥2h(风干样只需干燥半小时),取出后冷至直至40~50℃,盖好盒盖,在上述干燥器中放置30min,称重,直至恒重为止。
5.1.2计算
沉积物中含水率W,以%表示,按下式计算
W=(m2-m3) /(m2-m1)×100%
式中:
m1——盒重(g);
m2——盒与湿样或风干样的重量(g);
m3——盒与干样的重量(g)。
5.2精密度
6.结论
通过对上指标的测试,所得结果均符合《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CJ/T221-2005/2 的要求,通过对相对标准偏差的计算也反映出本方法的精密度良好,所以对此方法予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