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含水率的测定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0.81 KB
- 文档页数:2
方法确认报告标题:污泥含水率的测定重量法编写:年月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1.方法原理将已知重量的沉积物湿样(或风干样),于105+1℃烘箱内烘至恒重,用两次重量的差值计算样品的含水率。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含水率的测定。
3.方法依据方法依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CJ/T221-2005/24.仪器与试剂4.1 仪器4.1.1烘箱。
4.1.2天平。
4.1.3一般试验室仪器。
4.1.4带盖聚四氟乙烯盒。
4.1.5有机玻璃分样刀。
5.主要技术指标5.1.1样品测定将聚四氟乙烯盒放在105+1℃烘箱内,干燥40min,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用有机玻璃分养刀取出约20g湿样,放入100ml干燥烧杯中,搅匀,分装到两个聚四氟乙烯盒内,每盒分装约5g样品。
盖上盖子称重。
半开盒盖,放在105+1℃烘箱内干燥6~8h,风干样只需干燥2h。
取出后冷至40~50℃,盖好盒盖,在盛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中放置30min,称重。
半开盒盖放入烘箱中,于105±1℃干燥2h(风干样只需干燥半小时),取出后冷至直至40~50℃,盖好盒盖,在上述干燥器中放置30min,称重,直至恒重为止。
5.1.2计算沉积物中含水率W,以%表示,按下式计算W=(m2-m3) /(m2-m1)×100%式中:m1——盒重(g);m2——盒与湿样或风干样的重量(g);m3——盒与干样的重量(g)。
5.2精密度6.结论通过对上指标的测试,所得结果均符合《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CJ/T221-2005/2 的要求,通过对相对标准偏差的计算也反映出本方法的精密度良好,所以对此方法予以确认。
污泥含水率检测方法污泥含水率是指污泥中水分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准确测定污泥含水率对于环境治理、污泥处理和资源回收等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污泥含水率检测方法:1. 烘干法:烘干法是一种常见且相对简单的污泥含水率检测方法。
首先,取一定质量的污泥样品,并在105的恒温下进行烘干。
当连续两次烘干质量差小于0.5%时,可以认为污泥已经完全烘干。
根据样品的质量差和初始质量,即可计算出污泥的含水率。
2. 离心法:离心法是利用离心机将污泥进行离心,使污泥中的水分快速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
首先,将污泥样品放入离心管中,然后通过离心机以一定转速进行离心。
离心过程中,水分会被甩离污泥并被收集起来,通过称重即可计算出含水率。
3. 电阻法:电阻法是利用污泥的电导率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来测定含水率的方法。
首先,取一定质量的污泥样品,并在电导计的电极间放入污泥。
通过测量电导率,就可以计算出污泥的含水率。
该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先建立电导率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模型。
4. 微波法:微波法是利用微波辐射对污泥样品进行加热和蒸发水分的方法。
首先,将污泥样品放入微波炉中,设置一定的加热时间和功率,微波会使样品中的水分蒸发。
然后通过称重即可计算出含水率。
该方法具有快速、精确的特点,但需要专门的微波设备来进行测量。
5. 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法是一种精确测定污泥含水率的方法,主要通过测量污泥中的水分分子在核磁共振场中的行为来确定含水率。
该方法对样品的要求较高,需要精密的核磁共振仪器来进行测量。
虽然该方法操作复杂且成本较高,但具有非破坏性、准确性高等优点。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污泥含水率检测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污泥含水率的测定,以满足具体需求。
污泥含水率(质量比):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
浓缩或脱水时,污泥中的固体的质量守恒。
也可参见《专业英语》216页。
推导方法一:
1122C V C V =
C —固体物的浓度 V ——污泥体积 则11222211
100100V W C P V W C P -===- P 为含水率,100-P 为含固率,W 为污泥重量。
推导方法二:
111222(100)(100)V P V P ρρ-=-
当ρ1和ρ2接近时,化简为
1122(100)(100)V P V P -=-
1221
100100V P V P -=-
注意:由方法一或方法二推导出的公式1221
100100V P V P -=-适用于含水率大于65%的污泥,当含水率低于65%以后,体积内出现很多气泡,
1122V W V W ≠,ρ1和ρ2不可认为相等,。
1.污泥含水率从%降至94%,求污泥体积的变化。
解:浓缩或脱水时,污泥中的固体的质量守恒。
1122C V C V =
式中C —固体物的浓度 V ——污泥体积 则122211
10010094110010097.60.4V C P V C P --====-- 所以V 2/V 1=,体积减少了60%。
(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1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有:空隙水,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约70%,可通过重力沉淀(浓缩压密)而分离;毛细水,是在高度密集的细小污泥颗粒周围的水,由毛细管现象而形成的,约20%,可通过施加离心力、负压力等外力,破坏毛细管表面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力而分离;颗粒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约10%。
表面吸附水是在污泥颗粒表面附着的水分,起附着力较强,常在胶体状颗粒,生物污泥等固体表面上出现,采用混凝方法,通过胶体颗粒相互絮凝,排除附着表面的水分;内部结合水,是污泥颗粒内部结合的水分,如生物污泥中细胞内部水分,无机污泥中金属化合物所带的结晶水等,可通过生物分离或热力方法去除。
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
2污泥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V1/V2=W1/W2=(100-p2)/(100-p1)=C2/C1(8-1)式中:p1、V1、W1、C1——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p2、V2、W2、C2——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说明:式(8-1)适用于含水率大于65%的污泥。
因含水率低于65%以后,体积内出现很多气泡,体积与重量不在符合式(8-1)的关系。
例题8-1:污泥含水率从%降低至95%时,求污泥体积。
解:由式(8-1)V2= V1(100-p1)/(100-p2)= V1()/(100-95)=(1/2)V1可见污泥含水率从%降低至95%时,污泥体积减少一半。
(2)挥发性固体(或称灼烧减重)和灰分(或称灼烧残渣):挥发性固体近似地等于有机物含量;灰分表示无机物含量。
(3)可消化程度:表示污泥中可被消化降解的有机物数量。
消化对象:污泥中的有机物。
一部分是可被消化降解的(或称可被气化,无机化);另一部分是不易或不能被消化降解的,如脂肪、合成有机物等。
污泥含水率的测定方法一、干燥法测定污泥含水率干燥法是最常用的测定污泥含水率的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1. 预称重:将称量瓶或者镊子预先称重,记录称重值W1。
2. 取样:在指定污泥样品中取得适量的样品。
3. 烘干:将样品放入预烘干至约恒定质量的烘箱中,在恒定温度下(通常为105℃)进行连续干燥。
每隔一段时间,取出样品,放冷之后快速称重。
重复此步骤直到样品质量保持不变为止,记录最后的质量值W2。
4. 计算含水率: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污泥的含水率:含水率(%) = [(W1 - W2) / W2] × 100二、压滤法测定污泥含水率压滤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测定污泥含水率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取样:在指定污泥样本中取得适量的样品。
2. 准备试样:将样品均匀地放置于滤纸上,形成一个称重为W1的圆形或方形试样。
3. 进行压滤:将试样放置在压滤仪中,施加压力使水分经过滤纸排出。
当排出的液体不再有明显的颜色变化时停止压滤,记录此时的试样质量W2。
4. 计算含水率: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污泥的含水率:含水率(%) = [(W1 - W2) / W2] × 100三、重量法测定污泥含水率重量法是通过称重样品的方法来测定污泥含水率的。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容器:将称重瓶或称重皿预先称重,并记录称重值W1。
2.取样:取得适量的污泥样品放入已经称重好的容器中。
3.烘干:将样品放入预烘干至约恒定质量的烘箱中,在恒定温度下(通常为105℃)进行连续干燥。
每隔一段时间,取出样品,放冷之后快速称重。
重复此步骤直到样品质量保持不变为止,记录最后的质量值W2。
4.计算含水率: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污泥的含水率:含水率(%) = [(W1 - W2) / W2] × 100以上是几种常用的污泥含水率测定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污泥含水率检测仪、污泥含水率测定仪、污泥固含量测定仪是依据CJ/T221-2005《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中的重量法进行设计制造。
该仪器主要包含加热部分、称重部分、含水率测试配件、含水率测试软件等组成。
加热部分使用450w大功率环形卤素灯作为加热源,能够均匀且快速干燥样品,并且不易损坏样品表面;称重部分则是引进了德国进口的HBM称重传感技术,能够灵敏快速准确地感应样品的重量变化,并迅速传递给数据处理器;水分测试配件主要包含聚热盘、三角支架、样品盘等;水分测试软件则集合了样品水分测试及固含量百分比测定的功能,支持检测样品的含水率及固含量。
污泥含水率的计算公式污泥含水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简单理解为样品加热前的质量m1及加热后的质量m2的差值与加热前样品质量m1的比值,即污泥含水率x=(m1-m2)/m1*100单位(%)。
污泥含水率标准污泥含水率的标准是根据污泥处理后的用途进行规定的,不同用途的污泥处理物的含水率要求一般不同。
在GB/T24602-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中规定自持焚烧污泥的含水率要小于50%,助燃焚烧污泥及干化焚烧污泥的含水率要小于80%;GB4284-2018《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规定污泥产物的含水率指标不大于60%;CJ/T309-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规定污泥农用时,其含水率不得超过60%;GB/T23485-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中规定用于混合填埋的污泥含水率要小于60%;CJ/T289-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制砖用泥质》中规定用于制砖的污泥的含水率不能超过40%;GB/T24600-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中规定用于土地改良的污泥的含水率不得超出65%;GB/T 23486-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中规定园林绿化用的污泥水分不能超过40%;而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给出了好氧堆肥污泥的含水率不能超过65%.污泥含水率测定标准污泥含水率的测定方法一般是按照CJ/T221重量法或者NY525真空烘箱法,常规以重量法为主。
(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1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有:空隙水,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约70%,可通过重力沉淀(浓缩压密)而分离;毛细水,是在高度密集的细小污泥颗粒周围的水,由毛细管现象而形成的,约20%,可通过施加离心力、负压力等外力,破坏毛细管表面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力而分离;颗粒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约10%。
表面吸附水是在污泥颗粒表面附着的水分,起附着力较强,常在胶体状颗粒,生物污泥等固体表面上出现,采用混凝方法,通过胶体颗粒相互絮凝,排除附着表面的水分;内部结合水,是污泥颗粒内部结合的水分,如生物污泥中细胞内部水分,无机污泥中金属化合物所带的结晶水等,可通过生物分离或热力方法去除。
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
2污泥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V1/V2=W1/W2=(100-p2)/(100-p1)=C2/C1(8-1)式中:p1、V1、W1、C1——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p2、V2、W2、C2——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说明:式(8-1)适用于含水率大于65%的污泥。
因含水率低于65%以后,体积内出现很多气泡,体积与重量不在符合式(8-1)的关系。
例题8-1:污泥含水率从97.5%降低至95%时,求污泥体积。
解:由式(8-1)V2= V1(100-p1)/(100-p2)= V1(100-97.5)/(100-95)=(1/2)V1可见污泥含水率从97.5%降低至95%时,污泥体积减少一半。
(2)挥发性固体(或称灼烧减重)和灰分(或称灼烧残渣):挥发性固体近似地等于有机物含量;灰分表示无机物含量。
(3)可消化程度:表示污泥中可被消化降解的有机物数量。
消化对象:污泥中的有机物。
一部分是可被消化降解的(或称可被气化,无机化);另一部分是不易或不能被消化降解的,如脂肪、合成有机物等。
污泥含水率(质量比):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
浓缩或脱水时,污泥中的固体的质量守恒。
也可参见《专业英语》216页。
推导方法一:
1122C V C V =
C —固体物的浓度 V ——污泥体积 则11222211
100100V W C P V W C P -===- P 为含水率,100-P 为含固率,W 为污泥重量。
推导方法二:
111222(100)(100)V P V P ρρ-=-
当ρ1和ρ2接近时,化简为
1122(100)(100)V P V P -=-
注意:由方法一或方法二推导出的公式适用于含水率大于65%的污泥,当含水率低于65%以后,体积内出现很多气泡,,ρ1和ρ2不可认为相等,。
1.污泥含水率从97.6%降至94%,求污泥体积的变化。
解:浓缩或脱水时,污泥中的固体的质量守恒。
1122C V C V =
式中C —固体物的浓度 V ——污泥体积 则122211
10010094110010097.60.4V C P V C P --====-- 所以V 2/V 1=0.4,体积减少了60%。
污泥含水率的测定方法
污泥含水率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测定:
1. 烘干法:将污泥样品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直到得到恒定的干重。
然后通过计算初始湿重与最终干重之间的差异,得到含水率。
2. 粉尘测量法:使用天平称量一定量的污泥样品,然后将其放入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
加热后,通过测量设备收集的粉尘重量,计算出含水率。
3. 水分仪法:使用专用的水分仪器进行测量。
将污泥样品放入水分仪器中,根据仪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可以精确地测量出污泥的含水率。
4. 高频电磁法:通过测量不同频率下污泥的电磁属性变化,来推算出含水率。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专用的高频电磁仪器进行测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中的每一种都有其局限性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测定方法时,需要考虑样品的特性、实验条件和实验目的等因素。
1.污泥比重(用湿密度表示)=(m3-m1)/[(m2-m1)-(m4-m3)]/ρm1:离心管空重gm2:装满水后离心管重gm3:5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后装有污泥的离心管重gm4:装满水和污泥后离心管重gρ:室温下水的密度g/cm3另一种方法:指定温度下已知体积的均匀污泥的质量与4℃下相同体积蒸馏水的质量作比较来确定。
首先,记录反应器中污泥混合液温度,然后从反应器中取出一定数量的污泥,用蒸馏水冲洗2遍置于预先用分析天平称量好的离心管中,在5000rpm下离心3min,弃去上清液后称量得到m2,然后加入一定量4℃的蒸馏水,在上述离心条件下离心后,立即称量得到m4,将污泥与蒸馏水全部倾出后,在离心管中诸如同体积4℃的蒸馏水,离心称量得m3;比重T℃/4℃=(m2-m1)/[(m3-m1)-(m4-m2)]xFM1:干燥瓶重M2:离心后泥和瓶重M3:离心后一定体积4℃水和瓶重M4:离心后一定体积泥、4℃水以及瓶重T℃15 20 25 30 40 45F 0.9991 0.9982 0.9975 0.9941 0.9922 0.99032.污泥含水率从反应器中一定数量的污泥,用蒸馏水冲洗2遍,置于预先用分析天平称量的离心管内,再进行称量,然后在5000rpm下离心3min,弃去上清液,立即称量得m2;干重采用MLSS 的测定方法得到含水率=[(m2-m1)-m5]/(m2-m1)x100m5:污泥干重3.污泥疏水性从反应器中取两份90mL的混合液,将其中的一份直接烘干称其干重(MLSS1),另一份对其匀浆,使颗粒碎裂,每30mL匀浆后的溶液在50W的超声波下超声2min,使污泥中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状,然后向这90mL的超声液中转移入分液漏斗中,并加入45mL的正辛烷均匀震荡5min,之后静置30min,将分离的后的水相过滤称其干重(MLSS2)。
根据污泥表面相对疏水性的定义计算出污泥的相对疏水性。
污泥的分类,不同含水率的应用,含水率快速检测的方法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中分离出来的产物,含水率在85%以上呈流态,65%~ 85%时呈塑态,低于60%呈固态。
一、污泥的分类1.按照来源分类:沉淀(气浮)污泥、生物处理污泥2.按消化与否分类:消化污泥(熟污泥)、生污泥(新鲜污泥)3.按成分分类:有机污泥、无机污泥4.生活污水处理产生的混和污泥和工业废水产生的生物处理污泥是典型的有机污泥,其性质是易于腐化发臭,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含水率较高且不易脱水。
二、污泥不同含水率的应用:污泥含水率是10%时,便于保存,便于运输,污泥中即使还有活性菌,一般不会激活,也不易受到空气中细菌、病毒、真菌等侵入而利用污泥的营养物质繁殖。
同时,污泥含水率较低,其热量就高,如污泥用于发电或烧水泥等就是真正意义的能源资源了。
干化时要求污泥含水率过低,一方面多耗能源,另一方面,干后,污泥还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达到某种温度湿度条件下的平衡点,即平衡水分,就更不值了。
至于焚烧要50%,是因为焚烧时需要蒸发其中一半的水分所需要的热量,用剩余一半的绝干污泥中的有机质燃烧产生的热量足以提供,同时50%含水率的污泥其形状较易分散,有利于燃烧。
需要说明的是,50%含水率污泥只是起码条件。
60%含水率污泥填埋时,其强度基本可以满足压实的要求,不易形成沼泽。
其二, 80%含水率的污泥变为60%的污泥,其重量减半,延长填埋场的寿命。
当然,这也是起码条件,填埋含水率越低越好,不过如果靠干化来降低含水率达到更低含水率用于填埋就不值了。
60%含水率污泥用于农用(系指用于发酵制肥),是基于污泥发酵时,需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的条件。
我们知道,这主要是温度、水分,好氧发酵时还有空气能否顺利提供给污泥(污泥的孔隙率、污泥堆的空隙率)。
不同微生物用不同方法发酵不同有机质含量的污泥,所需的最佳污泥水分并不是一致的,-般在60%以下;但绝不是越低越好。
另外,好氧发酵时,污泥含水率60%,已成固态,更容易空气的进入。
污泥含水率测定滤纸准备取定量滤纸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半小时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
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mg,记录(W1)。
将恒重的滤纸放在天平托盘内。
取样称取约20克上下污泥,达到恒重后记下重量W2,则污泥重量W=W2-W1,烘干烘箱里105度温度下烘2小时左右,放在干燥器内30分钟冷却至室温再称,记下数据,在烘2小时再称,直到称得的重量不变,称为达到恒重W3(或者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4mg)。
水分重=W2- W3。
水分重/W*100%=含水率。
污泥浓度、污泥指数、污泥沉降比的测定1 适用范围曝气池活性污泥的污泥浓度、污泥指数、污泥沉降比。
2 定义污泥浓度是指曝气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数量。
单位:mg/L。
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ml量筒中,静置沉淀30分钟后,沉淀污泥与混合液之体积比(%)。
污泥指数是指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分钟静沉后,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
3 仪器3.1 天平3.2 定量滤纸3.3 烘箱3.4 真空泵3.5 扁嘴无齿镊子3.6 实验室其它常用仪器4 采样与样品保存实验室样品采集在干净的玻璃瓶内,采样之前用待采的水样清洗三次,然后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样100―200ml,盖严瓶塞。
应尽快分析。
5 测定步骤5.1 滤纸准备用扁嘴无齿镊子夹取定量滤纸放于事先恒重的称量瓶内,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半小时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
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mg,记录(W1)。
将恒重的滤纸放在玻璃漏斗内。
5.2 试样测定用100ml量筒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100ml,静止30分钟后读取沉淀后污泥所占的体积V(ml)。
倾去上述量筒中清液,用准备好的滤纸进行过滤量筒中的污泥,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量筒,合并滤液。
(为提高过滤速度,应采用真空泵进行抽滤。
(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1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有:空隙水,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约70%,可通过重力沉淀(浓缩压密)而分离;毛细水,是在高度密集的细小污泥颗粒周围的水,由毛细管现象而形成的,约20%,可通过施加离心力、负压力等外力,破坏毛细管表面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力而分离;颗粒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约10%。
表面吸附水是在污泥颗粒表面附着的水分,起附着力较强,常在胶体状颗粒,生物污泥等固体表面上出现,采用混凝方法,通过胶体颗粒相互絮凝,排除附着表面的水分;内部结合水,是污泥颗粒内部结合的水分,如生物污泥中细胞内部水分,无机污泥中金属化合物所带的结晶水等,可通过生物分离或热力方法去除。
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
2污泥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V1/V2=W1/W2=(100-p2)/(100-p1)=C2/C1(8-1)式中:p1、V1、W1、C1——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p2、V2、W2、C2——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说明:式(8-1)适用于含水率大于65%的污泥。
因含水率低于65%以后,体积内出现很多气泡,体积与重量不在符合式(8-1)的关系。
例题8-1:污泥含水率从97.5%降低至95%时,求污泥体积。
解:由式(8-1)V2= V1(100-p1)/(100-p2)= V1(100-97.5)/(100-95)=(1/2)V1可见污泥含水率从97.5%降低至95%时,污泥体积减少一半。
(2)挥发性固体(或称灼烧减重)和灰分(或称灼烧残渣):挥发性固体近似地等于有机物含量;灰分表示无机物含量。
(3)可消化程度:表示污泥中可被消化降解的有机物数量。
消化对象:污泥中的有机物。
一部分是可被消化降解的(或称可被气化,无机化);另一部分是不易或不能被消化降解的,如脂肪、合成有机物等。
污泥浓度、污泥挥发性固体含量的测定一、原理将单位体积的泥水混合样在称至恒重的蒸发皿中于水浴上蒸干,放在103~105℃烘箱内烘至恒重,增加的重量为污泥浓度(MLSS)。
污泥中的挥发性固体为干污泥经过高温灼烧后减少的那一部分,其主要成分为有机物(MLVSS)。
二、仪器与设备1、电子天平(精确度0.1mg)2、烘箱3、马弗炉4、恒温水浴锅5、瓷蒸发皿:直径100mm6、干燥器7、100ml量筒三、测定过程1、充分摇匀泥水混合样,用量筒准确量取100ml并静止30min;30分钟后泥水完全分离,可读出泥柱的高度,此读数为SV30(污泥沉降比)。
2、滗去量筒内的上清液,将剩余的污泥倒入已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恒温水浴锅蒸干。
(注意:剩余的污泥倒完后,量筒应用蒸馏水润洗三次,并将润洗液倒入蒸发皿。
)3、污泥在恒温水浴锅蒸干后移至(105±2)℃烘箱中,干燥2h,取出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后称量。
反复操作,直到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002g,即为恒重。
4、将干燥并恒重的干污泥放入马弗炉(600±5)℃中,灼烧40min,等颅腔内温度将至100℃左右,取出放入干燥器中继续冷却,30min后称重等剩余质量。
四、结果计算MLSS(mg/l)=(S1-S)×104MLVSS(mg/l)=(S1-S2)×104污泥挥发性固体百分含量(%)=(S1-S2)×100/(S1-S)式中S——干燥皿质量,g;S1——蒸发皿质量+干燥污泥质量,g;S2——蒸发皿质量+灼烧后灰分质量,g;五、注意事项1、采样后应尽快开展实验,以免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
2、化验员放样品到烘箱或马弗炉时,应做好隔热防护工作,以免烫伤。
污泥含水率的测定一、原理污泥含水率是指一个大气压、105℃左右或在减压情况下于一定温度下干燥至恒重后污泥的失重。
二、仪器1、电子天平(精确度0.1mg)2、烘箱3、恒温水浴锅4、瓷蒸发皿:直径100mm5、干燥器三、测定过程准确称量适量(约10g)污泥样品于已恒重蒸发皿中,在恒温水浴锅蒸干后移至(105±2)℃烘箱中,继续干燥2h,取出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后称重。
污泥含水率的测定方法
污泥含水率的测定方法可以使用以下几种常见方法进行:
1. 干燥法
干燥法是一种简单常用的测定污泥含水率的方法。
首先,取一定重量的污泥样品,并记录其初始重量。
然后,将样品置于恒温恒湿的环境下进行干燥,直至样品质量不再变化。
最后,记录最终的干重。
含水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含水率(%)=(初始重量-干重)/初始重量×100%。
2. 重量法
重量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测定污泥含水率的方法。
首先,取一定重量的污泥样品,并记录其初始重量。
然后,将样品置于烘箱中加热一定时间,使样品中的水分蒸发。
烘干后,取出样品并放置冷却至室温。
最后,记录最终的干重。
含水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含水率(%)=(初始重量-干重)/干重×100%。
3. 高温烘干法
高温烘干法是一种较快速的测定污泥含水率的方法。
首先,取一定重量的污泥样品,并记录其初始重量。
然后,将样品置于温度较高的烘箱中进行加热,使其中的水分快速蒸发。
烘干后,取出样品并放置冷却至室温。
最后,记录最终的干重。
含水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含水率(%)=(初始重量-干重)/干重×100%。
4. 微波烘干法
微波烘干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测定污泥含水率的方法。
首先,取一定重量的污泥样品,并记录其初始重量。
然后,将样品放置于微波干燥装置中进行加热,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将样品中的水分加热蒸发。
最后,取出样品并放置冷却至室温,记录最终的干重。
含水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含水率(%)=(初始重量-干重)/干重×100%。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含水率测定时,要确保样品的称量准确、温度控制恒定,并考虑到温度和时间对样品干燥的影响。
此外,还应注意不同方法测定得到的含水率可能会有些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选择合适的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