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新城将在海峡西岸福州东部耀眼崛起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福州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目录1.总则 (3)1.1.规划背景 (3)1.2.规划期限及范围 (4)1.3.环境保护目标 (4)1.4.评价范围 (6)2.规划概况 (7)2.1.规划地理位置 (7)2.2.规划性质 (7)2.3.港口总体布置规划 (7)3.规划实施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9)3.1.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9)3.1.1.水文动力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3.1.2.航道疏浚对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3)3.1.3.水环境影响分析 (14)3.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分析 (17)3.2.1.PM10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7)3.2.2.PM2.5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7)3.2.3.VOC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7)3.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8)3.3.1.填海造陆、疏浚施工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18)3.3.2.航道、锚地施工、运营对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的影响分析 (19)3.3.3.规划实施引起的水动力变化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19)3.3.4.规划实施对规划区域海洋生态综合性评价 (19)3.3.5.对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的影响 (20)3.3.6.对长乐海蚌资源保护区的影响 (21)3.3.7.对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的影响 (21)3.3.8.对平潭中华鲎特别保护区的影响分析 (22)3.3.9.对环三都澳湿地水禽红树林保护区的影响分析 (22)3.3.10.对海洋生态的累积影响分析 (23)3.4.噪声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23)3.4.1.各港区作业噪声影响分析 (23)3.4.2.交通噪声影响分析 (25)3.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28)4.规划环境合理性分析 (30)4.1.规划协调性分析 (30)4.2.规划目标环境可达性分析 (32)5.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 (35)6.环保对策与减缓措施 (41)6.1.岸线土地资源保护 (41)6.2.林业生态保护和恢复重建 (41)6.3.海洋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 (42)6.4.减缓环境影响对策措施 (42)7.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 (51)7.1.海域风险事故影响预测 (51)7.1.1.油品泄漏影响预测 (51)7.1.2.可溶性化学品泄漏影响预测 (55)7.2.粮食粉尘爆炸风险评价 (57)7.3.风险管理 (57)7.3.1.风险防范措施 (57)7.3.2.应急预案 (60)8.评价结论与建议 (62)9.联系方式 (62)1.总则1.1.规划背景福州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区域综合运输的重要枢纽和对台“三通”的主要口岸之一。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公布内容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规划期内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总纲,是落实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手段,是科学利用和保护城市各种资源的重要措施。
福州作为省会城市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针对新形势下总体规划的新变化、新要求,本次总规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福州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要求,抓住国家将福建省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战略机遇,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强福州与台湾的联系与合作,提升福州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
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重点关注教育、文化、医疗、住房、社会福利等设施规划布局,建设和谐城市。
继承和发展福州城市文化特色,提高城市建设品质和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
1、规划范围与层次市域:福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五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福清、长乐两个县级市,闽侯、连江、闽清、罗源、永泰五个县,面积1196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包括福州市区、长乐市、连江县和闽侯县南部11个乡镇(白沙镇、甘蔗街道、荆溪镇、鸿尾乡、竹岐乡、上街镇、南屿镇、南通镇、祥谦镇、尚干镇、青口镇),以及永泰县葛岭镇、塘前乡,罗源县松山镇、碧里乡。
规划区面积479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包括福州市5区(晋安区除寿山、日溪、宦溪),以及闽侯的荆溪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上街镇和连江县的琯头镇,面积为1447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
3、发展总目标城市发展总目标是“开放文明、和谐幸福、滨江滨海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将福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城市、生活舒适的宜居城市、环境优美的山水城市、人文和谐的文化名城。
4、发展策略区域协作策略: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海西经济区发展战略,按照福建省自贸区的建设部署,加强区域交流合作。
南通新城-大福州崛起的商贸物流新中心随着海西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掀起了新一轮海西经济区建设的热潮,闽台经济交相辉映,良性互动,同步向前推进,福州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在海西经济区发展的背景下,福州市政府提出将南通片区建设成福建省最大商贸物流城,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和物流业,打造新的增长亮点。
“一心、两带、三片区”完善规划构建新南通作为福州“东扩南进”的重要区域,与福州城区一水之隔的闽侯南通,规划建设全省最大商贸物流城。
南通将形成“一心、两带、三片区”的布局结构。
“一心”指以中央公园为核心,结合规划的文体医疗卫生等设施形成的区级公建中心;“两廊”指以大樟溪支流、文山河和陈厝河为基础形成的滨水绿化带;“三片区”指以规划河道为界,分为东部商务办公片区、西部商贸物流片区和南部产业综合片区。
南通片区海峡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投入运营,并且规划建设建材物流商贸园(福州南方建材将迁至南通)、海西世界名品折扣城(奥特莱斯)、永辉物流总部等项目、海峡农博城等。
完善南通新城交通打开福州南大门未来南通新城将形成“四横五纵”的主干网络,“四横”由北向南依次为南港大道、南井大道、民通路和双新路,“五纵”由西向东依次为通樟路、通洲路、南通大道、通贸路和五虎山大道。
另外,南通将利用大樟溪、通洲河、文山河等水系及外围山体等自然条件,形成“一核、三带、多轴”的开放型绿地景观框架。
对于南通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铁路、公路等将构建综合交通系统。
规划区南侧将预留京台高速铁路南线方案(也可能成为城际客运专线)线位。
此外,远景京台高速公路紧挨规划区南侧,与沈海高速公路复线设互通立交。
省道203线南移至屿通大道,自西向东穿越镇区南侧,屿通大道西跨大樟溪与两园一号路对接,东经铁路站场通往青口。
更紧密-大福州地铁规划延伸南通新区随着东部新城的开发建设,及青口汽车城、南通南屿、大学城等外围新城的发展,这些地区也需要地铁的支撑。
新地铁编制当中,增加3条新线路,其中1条拟在青口汽车城、南屿南通、大学城布局。
长乐市城乡总体规划简介(专业版)2011.11.22本规划于2010年9月启动编制,规划期限为2010-2030年,规划范围实现长乐行政陆域面积的全覆盖。
1、城市概况长乐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口南岸,是个准半岛,地貌属低山丘陵小区,东部为开阔的滨海平原,西部为福州平原的一部分,西南为罗联盆地,陆地总面积723.5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3.8公里,海域面积约3313平方公里。
2010年末市域人口67万人。
2、目标定位规划以“立足海西、融入福州、对接平潭、承接马尾为指导思想,从长乐自身特点及区域发展的要求出发,确定长乐未来发展定位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交通枢纽,区域中心城市和重要产业基地,滨海休闲旅游城市。
并确立四大目标:即产业高地——新型临港工业城市宜居海域——滨海休闲旅游城市区域新核——现代物流商贸城市两岸支点——海西交通枢纽城市规划预测到2030年,长乐市总人口将达到141万,其中城镇人口达到110万;到2050年,总人口将达到280万。
这是长乐本地人口城市化和福州中心人口疏解的共同结果。
3、空间布局规划提出到2030年要形成“一轴两翼、三城三群”的城市空间布局。
远景最终融合成“一市三城”的空间结构。
一轴:即沿江向海发展轴,是融入福州、对接平潭的发展意图在空间上的落实;两翼:以北部的空港和空港工业区为支撑,协同金峰、漳港、湖南和文岭,由北向南发展,构成长乐空间发展的北翼;以南部的海港和滨海工业区为依托,协同松下、江田、古槐和文武砂,由南向北街发展主轴,够长长乐空间发展的南翼。
三城:即临江城、空港城、海港城。
其中,临江城定位为全市政治、商业文化和综合服务中心,重点发展居住和商贸,完善生活配套,并在过江通道、人口和功能疏解等方面与福州,尤其是马尾新城进行对接,落实融入大福州的战略意图;空港城应依托机场,充分发挥空港优势,以产业发展为重点,适当发展商贸和旅游,要加强机场周边地区的打造,提升“海西窗口”的形象;海港城应发挥海港优势,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突出宜居新城功能,并在跨海交通、产业布局等方面做好与平潭的衔接,落实对接平潭的战略意图。
试论交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摘要:长乐市正处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窗口城市的关键时期,要充分认识要交通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并结合目前交通大建设以及自身存在着交通问题,着力打造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标准、一体化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关键词:交通;现状;关系;建议中图分类号:u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交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产业,是一个地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加快交通建设步伐,早日实现交通现代化。
交通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就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长乐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福建省会福州的门户,国内屈指可数的河海空“三港”城市,我国沿海开放市(县)之一。
长乐经济社会的发展与长乐交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一、长乐的交通的现状近年来,长乐市通过大办交通,办大交通,大家办交通,成功实现了对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强力拉动作用。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以及松下港、洋屿港为长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空路和水路运输优势,对长乐的支柱产业(纺织和钢铁)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着力打造的“半小时交通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长乐的时空和生活,市民和农民同城化程度越来越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应清醒地认识到长乐交通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由于缺乏交通专项规划,公路建设、农村客运、场站建设、城乡公交一体化等基础交通设施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需求。
2.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交通建设领域的路桥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运输管理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相对偏低,直接导致了长乐市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高。
3.交通行业安全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
交通安全长效机制仍未建立,现场监管执法力量配置严重不足,源头管理无法落实到位,导致交通行业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二、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中,交通扮演着越来越最重要的角色。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总部经济以推动产业转型,全力开发建设琅岐以拓展空间,启动新市区规划布局以加快新城建设……目前,马尾古港再展雄姿,注入发展新活力,正由单一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向新市区转变,全区上下凝心聚力,积极打造宜居宜业的新城区。
【亮点扫描】发展总部经济扶持企业上市马尾坚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扶持国脉科技等国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的技术创新,扶持伊时代、冠林、升兴等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
全力推进江滨沿线企业总部集聚区建设,积极引进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等项目,今年“5·18”签约总部项目4项,目前正在推进前期工作,确保下半年动工建设。
上半年有4家企业上报了再融资计划,其中2家已获证监会批准,同时重点推进昇兴集团等5家企业上市进程,争取年内再有2~3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或增资扩股。
筹设开发区物联网产业园把新大陆列为重点扶持发展的物联网龙头企业,筹划设立开发区物联网产业园,加快推动拥有核心技术的国脉科技、上润精密、冠林科技、飞毛腿等物联网概念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
中铝瑞闽等项目正在全力推进目前,马尾正全力推进中铝瑞闽高精铝板带、上润智能执行器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确保下半年按期建成投产;加快推进荣泰电子商务、世纪国隆、国航远洋等一批在建的总部项目。
位于马尾区江滨东大道的新日鲜总部大厦已于今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
这座由福建新日鲜集团有限公司斥资2亿元,按5A级写字楼标准建设的大楼共28层,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已有30多家企业和机构入驻。
加快实施商贸服务业项目建设,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现货批发市场6月18日正式营业后进展顺利,目前日交易额已达6000万元。
长安污水处理厂和快安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基本建成,青洲路延伸段、茶洋山公路正抓紧建设。
东江滨公园及船政长廊、天马山体育公园二期、福三中江滨分校、开发区医院等一批重点社会事业项目加快推进。
以五大工程为重点开发建设琅岐马尾正举全区之力推进琅岐开发建设。
福州市马尾新城三江口组团(快安片区、长乐营前片区、马江片区、亭江片区、连江琯头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快安片区链接网址:/cxghj/ghgs/ghcagg/201308/t20130830_716566.htm规划简介一、区位及规划范围马尾快安片北面毗邻鼓山风景区,南面为闽江,西侧与晋安区一山之隔,东面与马尾老镇区关系密切。
东以天马山一线为界与马江片区相接,西至魁岐与台江区相接,北靠机场高速二期工程及鼓山风景区,南临闽江,规划用地总面积12.39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1、用地情况快安分区总面积1239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889.47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349.06公顷。
现状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667.25公顷,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占主导,分别占现状建设用地44.65% 和21.57%,所占比重较高,而公共设施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绿地等的比重明显偏低。
本区保留用地总面积约540.27公顷,占总面积43.62%。
可更新改造用总面积306.55公顷,占总面积24.75%。
2、人口可更新改造用地:本区保留用地总面积约540.27公顷,占总面积43.62%。
可更新改造用总面积306.55公顷,占总面积24.75%。
三、功能定位及规模1、功能定位福州市重要的高新产业示范区,环境优美的宜居社区,集科研、生产服务、办公为一体的混合功能组团。
2、规模(1)用地规模:快安分区单元规划总用地规模12.38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1.47平方公里。
(2)人口规模:快安分区单元的人口规模为10.7万人。
四、用地布局1、规划结构本分区单元的结构为:“一心、一带、三轴、五区”一心:快安综合服务中心;一带:南江滨沿江景观带;三轴:磨溪景观轴、创安路景观轴及东部新城延续景观轴;五片:指西部居住综合发展区、中部滨江综合发展区、高科技产业区、总部经济区、北部居住区。
2、总体布局规划充分利用基地临江靠山的自然环境,根据上位规划对本分区的功能定位,分析本分区所处的位置,及目前的发展情况,确定本分区的总体功能定位及对可开发用地的土地开发价值、开发诱导因素进行分析、评估,确定用地布局方案。
福州市总体规划及重点区域规划基本情况福州市总体规划及重点区域规划基本情况[规划局] 字体显示:大中小发布时间:2011-08-18 城市总规:疏解老城、开发南台、拉开框架、发展新城根据在编的《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草案)。
城市规划区包括了福州市区、长乐市、连江县以及闽侯县南部11个乡镇、永泰县葛岭镇、塘前乡,罗源县松山镇、碧里乡,面积4792平方公里。
其中,中心城区为福州市辖5区(晋安区除寿山乡、日溪乡、宦溪镇),以及闽侯的荆溪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上街镇和连江县的琯头镇,面积1447平方公里。
至2020年全市规划总人口将达到890万人,城镇人口650万人,城镇化水平73%,形成1个特大城市、2个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4个小城市以及若干个小城镇的规模等级结构和“一区两翼、双轴多极”的空间结构,“一区”即福州中心发展区,“两翼”即北翼发展区和南翼发展区,“双轴”即沿海发展轴和沿江发展轴,“多极”即市域其它多个经济增长极。
在中心城区空间布局上,我市将按照“疏解老城、开发南台、拉开框架、发展新城”的思路,规划以“结构开放、轴向发展、核心多极、服务沿江、工业沿海、生态渗透”为空间发展策略,推动中心城区“东扩南进、沿江向海”。
规划至2020年城市人口达410万人,建设用地达378平方公里。
产业布局:中心城区将有七个产业集聚区作为海峡西岸省会中心城市,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已形成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化纤、轻工食品、冶金建材等五大产业共同支撑,石油化工、新材料与能源、生物医药加快发展的产业格局。
在新一轮规划的产业布局上,我市市域将形成江阴湾临港产业、福清电子信息产业、松下港粮油食品加工制造产业、玉田纺织物流产业、长乐空港高新技术产业、青口汽车产业、海西高新技术产业、马尾-长安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产业、罗源湾能源原材料产业等九大产业基地。
中心城区则规划形成马尾高新技术产业、长安先进制造业、晋安高新技术产业、海西高新技术产业、青口汽车产业、福州西部创意创新产业、荆溪先进制造业等七个产业集聚区。
文章编号:2095-3747(2019)-01-0029-05福州马尾港进出港及码头靠泊注意事项郑云清,李征(泉州海洋职业学院,福建泉州362700)摘要:福州马尾港区位于闽江下游,台湾海峡西岸,航道复杂曲折、水流急、弯头大、来往船只多,并多有浅点,码头潮差大。
在靠离码头时,经常会遇到如泊位前后安全距离短,大潮汛涨潮进港靠泊速度过快,码头附近进出港船舶的影响及船员配合不当等问题。
若经验不足,操纵不当将造成船舶紧迫甚至失控局面。
笔者在此抛砖引玉,根据几种不同环境下的船舶靠离泊作业方式,阐述其注意事项,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福州马尾港;闽江航道特点;靠离泊;注意事项中图分类号:U675文献标志码:A福州马尾港区位于闽江下游,台湾海峡西岸。
船舶进出福州港马尾港区,需通过闽江航道。
闽江航道为海淡水交界区域,复杂曲折,流急,上游的水流带来大量的泥沙,经常淤积航道,水深变化较大,最浅处仅为5米左右。
航道常有渔船、沙驳船、渡船侵占,使船舶航行难度加大。
1福州马尾港概况1.1气象及水文条件福州港及闽江属正规半日潮,潮差较大,潮汐高低潮差可达5米,涨潮流速达3~4节,落潮流速达5节左右,洪水季节流速更快。
闽江河口港夏季多为东南风,冬季多为东北风。
(1)风况:多年平均风速4.1米/秒,强风向为NE,最大风速为40米/秒,常风向为NE,频率31%。
盛行风除7月份多为SW方向风外,其余均为NE方向风。
大于或等于8级风的大风天数年平均为30天/年;年最多大风日80天。
每年5~10月本港区可能受热带风暴(台风)影响,7~9月份为台风盛行期,台风影响多年平均5.4次,风力一般6~8级,阵风可达9~11级,最大风速12级,风向NE。
(2)雾况:多年平均年雾日数7.2天,每年1~5月为雾季,其中2~3月雾日最多。
(3)潮汐、水位:闽江受径流和潮汐双重影响,属于强潮陆相河口,潮型为正规半日潮,一个月中有两个大潮和两个小潮,大潮日发生在农历初三、十八前后,小潮日发生在农历初十、二十五前后。
福州市马尾新城三江口组团(快安片区、长乐营前片区、马江片区、亭江片区、连江琯头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快安片区链接网址:/cxghj/ghgs/ghcagg/201308/t20130830_716566.htm规划简介一、区位及规划范围马尾快安片北面毗邻鼓山风景区,南面为闽江,西侧与晋安区一山之隔,东面与马尾老镇区关系密切。
东以天马山一线为界与马江片区相接,西至魁岐与台江区相接,北靠机场高速二期工程及鼓山风景区,南临闽江,规划用地总面积12.39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1、用地情况快安分区总面积1239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889.47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349.06公顷。
现状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667.25公顷,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占主导,分别占现状建设用地44.65% 和21.57%,所占比重较高,而公共设施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绿地等的比重明显偏低。
本区保留用地总面积约540.27公顷,占总面积43.62%。
可更新改造用总面积306.55公顷,占总面积24.75%。
2、人口可更新改造用地:本区保留用地总面积约540.27公顷,占总面积43.62%。
可更新改造用总面积306.55公顷,占总面积24.75%。
三、功能定位及规模1、功能定位福州市重要的高新产业示范区,环境优美的宜居社区,集科研、生产服务、办公为一体的混合功能组团。
2、规模(1)用地规模:快安分区单元规划总用地规模12.38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1.47平方公里。
(2)人口规模:快安分区单元的人口规模为10.7万人。
四、用地布局1、规划结构本分区单元的结构为:“一心、一带、三轴、五区”一心:快安综合服务中心;一带:南江滨沿江景观带;三轴:磨溪景观轴、创安路景观轴及东部新城延续景观轴;五片:指西部居住综合发展区、中部滨江综合发展区、高科技产业区、总部经济区、北部居住区。
2、总体布局规划充分利用基地临江靠山的自然环境,根据上位规划对本分区的功能定位,分析本分区所处的位置,及目前的发展情况,确定本分区的总体功能定位及对可开发用地的土地开发价值、开发诱导因素进行分析、评估,确定用地布局方案。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总部经济以推动产业转型,全力开发建设琅岐以拓展空间,启动新市区规划布局以加快新城建设……目前,马尾古港再展雄姿,注入发展新活力,正由单一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向新市区转变,全区上下凝心聚力,积极打造宜居宜业的新城区。
【亮点扫描】
发展总部经济扶持企业上市
马尾坚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扶持国脉科技等国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的技术创新,扶持伊时代、冠林、升兴等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
全力推进江滨沿线企业总部集聚区建设,积极引进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等项目,今年“5·18”签约总部项目4项,目前正在推进前期工作,确保下半年动工建设。
上半年有4家企业上报了再融资计划,其中2家已获证监会批准,同时重点推进昇兴集团等5家企业上市进程,争取年内再有2~3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或增资扩股。
筹设开发区物联网产业园
把新大陆列为重点扶持发展的物联网龙头企业,筹划设立开发区物联网产业园,加快推动拥有核心技术的国脉科技、上润精密、冠林科技、飞毛腿等物联网概念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
中铝瑞闽等项目正在全力推进
目前,马尾正全力推进中铝瑞闽高精铝板带、上润智能执行器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确保下半年按期建成投产;加快推进荣泰电子商务、世纪国隆、国航远洋等一批在建的总部项目。
位于马尾区江滨东大道的新日鲜总部大厦已于今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
这座由福建新日鲜集团有限公司斥资2亿元,按5A级写字楼标准建设的大楼共28层,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已有30多家企业和机构入驻。
加快实施商贸服务业项目建设,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现货批发市场6月18日正式营业后进展顺利,目前日交易额已达6000万元。
长安污水处理厂和快安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基本建成,青洲路延伸段、茶洋山公路正抓紧建设。
东江滨公园及船政长廊、天马山体育公园二期、福三中江滨分校、开发区医院等一批重点社会事业项目加快推进。
以五大工程为重点开发建设琅岐
马尾正举全区之力推进琅岐开发建设。
目前,在发展规划上,进一步明确了把琅岐岛打造成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定位,以规划实施琅岐闽江大桥、环岛堤路工程、琅岐总体规划工程、琅岐雁行江景观工程、琅岐全岛安全供水工程等五大工程为重点,加速推进度假区开发的各项前期工作。
经与大连万达等投资团队的多轮接触谈判,6月17日签署了总投资200亿元的《琅岐岛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投资框架协议》,项目规划设计的国际投标正在努力推进之中。
琅岐岛开发建设的各项基础设施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
启动新市区规划加快新城建设
马尾快速启动新市区规划编制,决心在2年内使城区功能快速提升、面貌明显改观,全面提升宜业宜居水平。
在规划方面,按照“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市”要求,已委托深圳规划设计院编制马尾新城规划,在完成马尾——快安控规编制基础上,快安城市综合体、马尾核心综合体及快安总部经济聚集区规划已完成设计阶段,近期重点做好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打造便捷交通体系、完善配套设施等工作。
启动沿江、经五路等通道建设;完成了第一批50万平方米的危旧房拆迁任务;机场二期和上岐路沿线等重要景观段建设以及魁岐片、儒江西片、君竹北片的旧屋区改造正加快推进。
【数据实录】
上半年GDP增长15%
预计1~6月份,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85亿元,增长15%;工业总产值252.76亿元,增长18.7%;财政收入18.29亿元,增长54.1%;地方财政收入10.62亿元,增长60%;出口总值10.34亿美元,增长62.1%;合同利用外资11273万美元,增长3.8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66亿元,增长22%。
【特点直击】
上市公司成为经济主要拉动力
华映视讯、福建上润、大通机电等一批上市企业产值成倍增长,华映借壳上市后转型成效初显。
新大陆赴台投资、二维码芯片发展取得突破,重点企业产销衔接良好。
财政收入保持高位增长
财政总收入和地方收入与2008年、2009年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并创历史新高。
税性收入仍是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1~6月税性收入比重达98.06%。
【书记访谈】
马尾着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城区
21日上午,就马尾的发展建设,记者采访了马尾区委书记郑有光。
记者:马尾下一阶段发展重点是什么?
郑有光:我们将牢牢把握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放松,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突出创新,加快马尾新城规划建设,推进琅岐全面开发建设,进一步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确保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在海西建设先行先试中发挥应有作用、作出新的贡献。
记者:马尾计划实现怎样的发展目标?
郑有光:推动马尾由单一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向新市区转变,着力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宜居宜业的新城区。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城区建设投入,把马尾建设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和谐文明新城区。
记者:马尾计划如何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区?
郑有光:目前我区正在编制马尾新城规划,沿江通道建设已经启动,首批50万平方米危旧房拆迁任务已经完成,主干道电网下地、污水垃圾处理、城市景观与建筑立面设计改造等工作正在加紧推进。
同时全面推进“四绿”工程,提升绿化水平,把绿化作为马尾新城最有特色的品牌来打造。
目前正在规划科技馆、文化馆、体育中心等设施。
两年内,马尾的城区功能有望加速提升,面貌将得到明显改观。
记者:目前,对琅岐的开发建设有哪些具体举措?
郑有光:除了确保琅岐闽江大桥、环岛路等一批重点基础工程年内动工建设外,将继续加快推进规划区内主次干道、污水厂、供电、供水、土地平整、建筑物拆迁等各项基础配套工作。
同时积极配合万达等投资集团推进国际旅游度假区规划总体方案的进一步实施,充分利用好琅岐特色自然生态资源,将中西部10平方公里建设成为大型主题公园、购物街、风情酒吧街、大剧院、旅游新城等综合业态。
【记者手记】
马尾,因马尾港驰名中外,它是中外闻名的贸易港口、著名的侨乡、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发源地、中法海战的古战场。
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昔日古港小镇发展成为集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台商投资区等多种开放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如今,福州实施“东扩”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催生了马尾成为福州东部现代化城区的崭新定位,也推动着马尾从单纯工业园区向现代化城市新区转变。
不久的将来,马尾新城将在海峡西岸福州东部耀眼崛起!
(福州晚报记者叶松通讯员任苏闽/文陈建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