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九年级语文适应性考试试卷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5
岁岁年年题相似年年岁岁卷不同——ⅩⅩⅩⅩ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分析“岁岁年年题相似,年年岁岁卷不同。
若想中考登金科,定要埋头把卷析。
”做为一名教师不分析试卷是不行的,不能把试卷分析透彻是万万不行的。
对学生来说,考试是对他们综合能力的考查;对教师来说,它将成为我们开展下一阶段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也为了更好的应对中考,下面我根据我们学校的考试情况对这次ⅩⅩ适应性中考语文试题作如下分析:一、总体分析这份适应性考试的试卷命题真正体现了义务教育新课程的理念,反映了语文学科新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本试卷选材鲜活,题量适中,赋分合理,命题严谨规范,导向明确,特点鲜明,充分考察学生的能力。
整套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整个考试板块、题型、考点及分值都与中考要求一致。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以我校为例,参考107人,最高分98分,最低分48分,其中以80—89分的居多。
人均分87分,90分以上18人,全校及格人数82人,及格率76%。
本试卷虽然难度系数有一定提升,但比较符合今年中考的命题导向。
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考前练兵,同时,对后一阶段的中考复习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二、具体分析(一)积累与运用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部分共计29分,学生平均得分19分,得分率为65%。
这部分得分较多的是选择题第2题字音、第3题字形、第5题语病、第6题标点、第7题文学常识搭配、第11题古诗词默写。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复习,大部分学生失分较少。
下一阶段,继续做好基础知识的积累工作以及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中的精彩语句的默写,落实好易错的字词。
此部分失分较多的是:1、第4小题成语辨析,学生失分率为63%。
考查了四个成语:沧海桑田、周道如砥、折衷事非、通宵达旦。
初中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质量分析及中考应对策略【试卷分析】一、命题特点及试卷结构二、考试情况具体分析这个分析主要结合我校情况。
我校参加考试266人,最高分105分,96分以上47人,人均分86.5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积累运用,得分率在85左右。
学生对于识记没有多大问题,这部分失分率最高是第10小题,这是一道排序题,得分率约为64,尽管这是课文中的语段,但平时课文读的少,相应练习不够,因此学生得分率较低。
第二部分的阅读分析题,学生的得分率总体约为73.4。
古诗阅读失分主要在填词语“尘灰”,学生认为这个词不能想象到前线敌人的强大和战斗之激烈。
议论文阅读20、21题难度有点大,学生得分比较少,而且所给的答案也欠妥。
文学作品阅读总体难度不大,虽然第22题梳理故事情节有些困难,但符合中考说明难度比例要求。
作文部分,得分率在76左右。
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学生的书写,整体上不够工整美观,作文的构思、组材方面平淡,有新意的佳作还不多。
三、几点反思从教和学双方来分析试卷得分高低,发现我校存在这样的几个问题:(1)目前我校教学对学生的“双基”训练还不够扎实;(2)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及过程,缺少整体的理性的认识,特别是从课内到课外语文能力训练的一贯性、系统性不够;(3)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关注课本少,关注课外多;关注过程少,关注结果多;(4)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整体不高;(5)作文教学训练水平不高,机械有余,灵活不足,书写不工整。
四、本套试卷值得商榷的问题1、少数试题与《中考说明》结合不够紧密。
如第4题的成语运用。
这个题仍是前两年的题型,与今年考词语(含成语)要求不一致。
文言文的阅读材料,出自《史记》,与《中考说明》以唐宋文章为主不符。
当然,题目设计还是紧扣了中考要求,特别是对文言判断句式的考查等。
2、个别题目及答案设计不够严密。
如成语运用题中,“抛砖引玉”一词被认为是错的。
我在讲这题时,学生提出质疑:说牛校长在建言献策交流会上,如果牛校长请来的是专家学者,他的开场白就是“抛砖引玉”;如果是在学校内,老师之间的交流,这个成语就用错了。
精选初三语文试卷分析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一)一、总体分析这一份模拟考卷,可以说是命题者花了一定心思,出的非常成功。
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初中三学年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今后的中考复习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虽然难度系数有一定提升,但符合今年中考的命题导向。
本试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在参加的考生中最高分为101分,最低分为6分,其中以80----90分的居多,较往常相比确实有点难度。
二、试卷分析本次试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主要考查了汉字的书写,拼音的正确读法、病句的修改、古诗文名句默写、运用、名著积累、语言的实际运用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本次试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1、汉字书写。
这一题不是简简单单的规范抄写而是要求学生从多个词语中选择拼音、写法正确的一项综合性较强。
2、病句修改注重与课本接轨,既考查了对文本的熟悉又巧妙的考察了学生的修改病句的知识。
3、名句填空。
第1----4题是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要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填出上句。
难度较小,除个别的有错别字,其余得分不错。
第5题和第6题是理解性填空还是比较简单的,也容易得分。
最后一个是考查学生的筛选能力。
有新意的是加进了对现代文名篇名段的考察,体现了中考的立足课本,以本为主的思想。
4、名著积累。
名著题不是简单的考名著知识而是将语言的运用与其结合起来,可谓一举二得。
5、语言运用题。
这道题既联系了实际,又考察了学生的语法知识,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
学生要想选对须仔细思索。
(二)阅读(一)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延续了传统的比较阅读,选择了《爱莲说》与《岳阳楼记》进行比较阅读,在题型的设计上也是由易到难,由课内的知识识记到课外的理解运用。
特别是第7小题前面考文题后面考有一定的迷惑性。
第10题在文言文中考察了修辞的作用,可谓巧妙。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试题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一)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作文命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积累与运用”考查内容紧扣教材,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主要有字音、字形、正确使用词语、辨别语句、提炼主要内容、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作家作品文学常识等。
九年级重视古诗文积累与运用,加大了背诵默写的分值,内容取自课内篇目。
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作文为命题作文,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心灵的成长。
学生写作基本没有审题障碍,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来选材,抒写真情实感,充分展示个性。
这就给学生人人都能有话说,人人都有文章作,平时读书多、善于体察生活和反思的学生更是如鱼得水。
(二)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阅读材料出自课内。
主要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实际运用能力。
在《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指导思想下,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在积累、识记、理解的感性层面和思考、分析、综合的理性层面设题。
除了对理解词语含义、翻译句子、概括选文大意这类基础知识、能力的常规考查外,还加强了对整篇文章(或语段)的理解性、鉴赏性阅读的考查。
这些题涉及品味、鉴赏、拓展等诸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
(三)现代文阅读材料一律从课外选取,试题注重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考查。
现代文阅读材料全部出自课外,一律是完整文章,注重考查学生对现代文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
现代文阅读题目设置基本遵循“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整体感悟”的阅读规律,有利于教给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引导语文阅读教学向良性发展。
现代文阅读重点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品味具体语境中词句意义和作用,根据提供语言材料筛选信息和表达个人独特见解等内容,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析、概括、理解、感悟、筛选、鉴赏、思辩、评价等能力。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整体评价本次初三语文试卷内容全面,覆盖了课本的各个知识点,题型多样,涵盖了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语法填空、短文改错、写作等。
试卷难度适中,能够有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下面将从不同题型进行分析。
二、阅读理解本次试卷的阅读理解部分共有三篇材料,包括了新闻报道、散文、诗歌等不同文体。
难度适中,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题目设计灵活,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完形填空完形填空部分以记叙文为主题材料,题目选材生活化,贴近学生的实际经验。
题目难度适中,考查了学生对词汇、语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答题过程要求学生细致阅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语法填空语法填空部分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题目设计以短文为背景,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填写合适的单词。
题目难度适当,覆盖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多个语法知识点,能够有效检测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五、短文改错短文改错部分考查了学生对语言错别字和语法错误的辨析能力。
题目设计合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题目难度适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语言细节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同时,也让学生对常见错误进行了有效纠正。
六、写作写作部分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提纲完成一篇作文。
本次题目为"描述一次难忘的经历"。
题目给出了明确的写作要求和内容提示,考查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题目设计合理,让学生有话可说,同时也能够展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体来说,本次初三语文试卷内容全面、难度适中,题型多样,涵盖了各个知识点。
试卷的设计能够有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同时,在题目的选择、难度的控制、答题要求等方面都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科学评价。
希望学生们认真总结这次考试的经验,积极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九年级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第1题: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生活是多彩的梦,生命的存在是为了追zh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的多姿。
不要埋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也不要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zh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hú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zhuà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
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答案】:逐 折 浑 壮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不要写错字,“逐”与“追”是同义,“追赶”的意思,不要写成“遂”;“折”是“弯”的意思,与“曲”同义,不要写成“拆”,“浑”与“雄”组合,表示气势大,不要写成“混”,“壮”与“观”组合,表示景象大,不要写成“状”。
考点:根据拼音写汉字。
点评:本题不难,皆是常用字。
掌握拼音知识,非一日之功,必须在平时的学习中点滴积累,注意识记课文注释中提到的汉字拼音,在阅读中做到随时查对。
第2题:班级开展“青春随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7分) 【小题1】【“青春”趣解】趣解汉字是语文学习的一大妙趣。
请参照示例,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从“青、春、梦、想”四字中任选一字,进行趣解。
湖北省宜都市2019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书写1. 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017年是丁酉( _____ )鸡年,古人称赞鸡是有德之士:“头戴冠( _____ )者,文也;足付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争,勇也;见食相呼,rén ( _____ )也;守夜不shī ( _____ )时,信也。
”2. 请在下边的方框内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
①目光如jù ( _____ )意思:( ______ )②循规蹈jǔ( ______ )意思:( ______ )二、语言应用3. 古人对写文章有很典雅和精当的说法,比如:开始写作叫“试笔”,不假思索随手一字写出叫“信笔”。
请你依照例子,用“笔”组词填写。
①写文章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叫 ________ 。
②谦称自己的文字叫 ________ 。
三、其他题4.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
你能推断下面两句诗所描述的分别是哪一节气吗?(填序号)①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________ )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______ )A. 霜降B. 立春C. 白露D. 惊蛰四、语言应用5. 写出下列诗句中典故的常用义。
①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_______ )②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饮马长城窟行》)( 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6. 览绝胜风景莲花洞◆袁宏道莲花洞① 之前为居然亭。
亭轩豁可望,每一登览,(A)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
六桥② 杨柳,一路牵风引浪,萧疏③ 可爱。
晴雨烟月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
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
余尝谓,吴山南屏一派,(B)石骨土肤④ ,中空四达,愈搜⑤ 愈出。
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xx宇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与时俱进,适应当今改革的要求,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对九年级语文月考一试卷作一个全面、详尽的分析。
一、基本情况我所教的班级有两个,9.3、9.4两个班共有96人,参加考试的有96人,合格人数66人,合格率为68.75%,优异人数4班6人3班5人,优异率为11.45%,最高分97分,最低分12分。
二、试卷分析对试题的总体认识:本次考试的语文卷由语文教研组九年级备课组统一命制。
从形式上看,它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
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严重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且体现得较为灵敏,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为主。
命题者重点关注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潮流和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考虑了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本次考试的试卷既有助于推动课程改革的康健发展,同时又直击中考,具有较强的指导性,还有助于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本次测试命题能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课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语文考试应留意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精神。
本试题满分为100分,试题包括三个部分:一、积累运用(16分);二、古诗词赏析(10分)三、语段阅读(34分)四.作文40分卷面分5分。
现就本次调研测试卷的情况作详尽分析,以便确凿地了解学情,更好地让教学服务于中考。
从统计情况看语文成绩不太好。
从试卷答题情况分析,主要失分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生对文言文字词的掌握上不够牢靠,你确凿。
对古诗词的默写错字较多,导致丢分较为危机。
翻译丢字现象较为普遍,学生审题不清。
2、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能力差,这是阅读题失分多的严重原因。
所选文言文阅读材料是课内的《出师表》、《隆中对》,现代文阅读材料为课外的《笨小孩》。
从题型上看,主要是问答题,突出考查学生阅读表达能力和独到的体验,同时注重到读书方法和探究意识的考查。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试题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一)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作文命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积累与运用”考查内容紧扣教材,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主要有字音、字形、正确使用词语、辨别语句、提炼主要内容、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作家作品文学常识等。
九年级重视古诗文积累与运用,加大了背诵默写的分值,内容取自课内篇目。
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作文为命题作文,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心灵的成长。
学生写作基本没有审题障碍,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来选材,抒写真情实感,充分展示个性。
这就给学生人人都能有话说,人人都有文章作,平时读书多、善于体察生活和反思的学生更是如鱼得水。
(二)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阅读材料出自课内。
主要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实际运用能力。
在《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指导思想下,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在积累、识记、理解的感性层面和思考、分析、综合的理性层面设题。
除了对理解词语含义、翻译句子、概括选文大意这类基础知识、能力的常规考查外,还加强了对整篇文章(或语段)的理解性、鉴赏性阅读的考查。
这些题涉及品味、鉴赏、拓展等诸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
(三)现代文阅读材料一律从课外选取,试题注重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考查。
现代文阅读材料全部出自课外,一律是完整文章,注重考查学生对现代文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
现代文阅读题目设置基本遵循“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整体感悟”的阅读规律,有利于教给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引导语文阅读教学向良性发展。
现代文阅读重点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品味具体语境中词句意义和作用,根据提供语言材料筛选信息和表达个人独特见解等内容,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析、概括、理解、感悟、筛选、鉴赏、思辩、评价等能力。
宜都市九年级语文适应性考试试卷分析汉字部分试卷评析本题共有五个小题:第1题: 小题满分2分;得分人数比例0.4786 ;得分率0.267;给注音的写上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注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声调,大多标第二声。
写汉字“扉”有好多同学写成了“菲”、“霏”等。
小题满分第2题:2 ;得分人数比例0.7804 ;得分率0.649 。
是理解句子的含义,有一部分同学不能根据语境理解含义,有的甚至没有解释。
小题满分2;第3题:得分人数比例0.924;得分率0.613;标准差 。
是填字并解释字意,有的同学审题不细,解释的是整个词的意思;特别是对第二个词中的“璧”理解不准, 第4题:小题满分2;得分人数比例0.9139 ;得分率0.833 。
是根据所举的例子组字,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叙述,还有的乱组,如:磊、淼等字是不能像例子那样分三次组的。
第5题:小题满分2 ;得分人数比例0.7354 ;得分率0.594。
有一部分学生没理解题意,认为只要写带两点水的字就行了。
(《汉字》部分试卷评析:聂河中学 刘以静)阅读部分试卷分析第6题:小题满分2 ;得分人数比例0.7564 ;得分率0.51。
文题要求找出甲诗中最能表现岳阳楼高的特点的两句诗,并说出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题目看起来并不难,但很多人找的是开头两句,还有些人又找了四句,答题不准确,造成失分。
有些人虽然找对了,却不能说出抒发的情感,很多人认为是在表达赞扬、热爱岳阳楼的情感。
第7题:小题满分 2 ;得分人数比例0.6109 ;得分率0.47 。
这一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人找的不是颔联中的字,比如有人找“连”“接”,还有人找“舞”“迥”,找对的人中又只有近半人数较准确地说出妙处,很多人在赏析“引”和“衔”的时候,用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具体到每一个字又都不准的语言,比如:很生动,很形象,没有进一步说出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
第8题:小题满分2 ;得分人数比例0.9035 ;得分率0.791 。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引言语文作为中小学教育的核心科目,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初三语文试卷作为对学生语文知识的全面检测,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对初三语文试卷进行分析与反思,旨在总结经验教训,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参考。
试卷概述本次初三语文试卷共包含选择题、填空题、作文题三个部分,考察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语法运用和写作能力。
试卷难度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选择题分析选择题占据了试卷的大部分内容,主要考察对文学常识、诗词文的理解、推理能力等。
试题形式灵活多样,有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完形填空等。
试题难度较大,需要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然而,部分试题的表述不够清晰,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填空题分析填空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试题难度适中,基本覆盖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
作为语文试卷中的常见形式之一,填空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文题分析作文题是考察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部分,也是初三语文试卷的亮点之一。
作文题目设计合理,题材广泛,既有抽象的哲理类题目,也有生活实际中的事件类题目。
作文题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限制内完成作文,并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文采性。
然而,考试环境对学生写作的影响不容忽视,一些学生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
试卷反思初三语文试卷的设计旨在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应用能力,总体来说,试卷的难度和内容安排较为合理。
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首先,选择题的表述不够清晰,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作为考察学生阅读理解和推理能力的重要方式,试题的表述应尽量简明扼要,避免产生歧义。
其次,填空题的数量较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填空题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
未来的试卷中可以适量减少填空题的数量,以减少对学生时间管理的压力。
最后,作文题的时间安排仍需进一步优化。
九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不少于400字
近日,五月份九年级语文模拟考试的试卷分析尤为受关注。
这张试卷涵盖了基
础阅读,数学统计分析,文言文翻译,以及英语词汇等多种学科。
各个科目所设计的题型体现了多面向考核,从分析与综合能力角度考查学生们的语文素养水平。
从基础阅读考题来看,旨在考查学生古今文言文的相关阅读技巧。
考生需要根
据文章本身的表达和含义,分析其中的隐含词义,甚至结合其他科目知识综合思考,从而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数学统计分析的考题,试图考查学生数字的逻辑思维,及数学基本概念。
考生
还需要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掌握先因后果,从而推理出数据之间的关系,最终完成题目。
文言文翻译考题,涉及到语法、句式、用字、意义等多方面。
对于考生来说,
要想成功命中翻译的正确选项,需要综合利用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由汉英句子的交互演变,加以运用古今经典文本的相关词汇,以此有效翻译。
此外,英语词汇的考题,相比于容易掌握的新颖单词,更加倾向将同义词之间
的区别搬到考场,从而考察学生词汇的掌握程度。
综上所述,本次九年级语文模拟考试中设置的试题,可谓精心设计,集知识点
考查、语法运用、思维分析、传统文化等多种要素于一体,旨在深层次检验学生语文素养水平,为考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考核环境。
中考语文适应性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特点整套试卷紧扣中考题型,难易程度适中(难度系数为0.61),覆盖面较广,全面考查了学生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阅读与赏析、写作的能力。
“积累与运用”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有“书写改错”“语境注音”“成语运用”“病句辨析”“语句排序”“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9个考点,每个考点均遵循课程标准,考查的内容都是初中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每个考点的设计都合理地组织文体情境和精确地表述。
试题内容较基础,紧扣书本。
诗词赏析着重赏析《观沧海》的内容及情景描述,文言文阅读紧扣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记叙文的阅读关注师生,注重内容概括、词语的表达效果、修辞的运用、人物形象分析、学生的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训练,侧重于学生理解运用能力的提高;议论文阅读紧密结合时事,关注社会现实,凸显“生活处处皆语文”的大语文观。
无论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还是阅读能力的检测都能显示出平日教与学的扎实程度。
客观地说试题不算难,但是就我们的学生答题情况看却不容乐观。
二、学生成绩此次考试的学生有4785人,最高分:1062.5分,最低分:1分,间查很大,平均分为73.2分。
单选题总分8分,人均得分5.03;主观题总分62分,人均得分32.05;作文题总分50分,人均得分36.12.三、具体分析第一题的积累与运用。
第1、2、3、4、7小题做得较好,第5、6小题做得不容乐观。
具体表现在:第1小题中的“妇孺”的“孺”学生改成了“儒”等字,同时在抄写时候出现多字或少字、书写不工整、卷面不整洁的现象。
第2小题注音“眺”字,错误较多。
学生答题时出现拼写不规范、声调标注不到位的情况。
第6小题名著阅读中,学生将“藤野先生”的“藤”字写成“腾、滕、虅”等字,多数学生对《名人传》中人物品质的理解不准确,个别学生涂改试卷导致试卷字迹模糊。
第7小题的古诗文默写,学生出现错别字现象严重,如“览”写成“揽”、“众”写成“重”、“小”写成“晓”、“那”写成“哪”、“问”写成“为”、“舴艋”的“舟”字旁写成“虫”字旁、“陟”写成“涉”、“臧”写成“藏”,有的学生不注重审题将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句说明个人命运与国家遭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句子写成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本卷为试题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
(2分)深沉赤烈的情感,荡气回长的赞歌。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清晨,驻足雄伟壮丽的东津大桥,谛.()听桥下涛涛江水,目睹鳞次栉比的住宅小区,我不禁想起那一首曾风靡.()一时的老歌---《涛声依旧》。
是呀,涛声依旧,可襄阳已换新颜!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山东失效疫苗事件发生后,疫苗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B.枣阳家电下乡活动展示了各种款式的家电,真让农民朋友见异思迁....。
C.第四季“中国好声音”歌手张磊以一首《年少如风》技惊四座,令人叹为观止....。
D.无论是违法还是违纪,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这是无可厚非....的。
A.时隔8年后,襄阳城区全面恢复“禁鞭令”,即由原来的“限放”改为“全面禁放”。
B.《叶问3》这部电影对我很熟悉,因为我一直喜欢《叶问》系列电影。
C.《西游记》以其丰富的想象和离奇的情节,深受文学爱好者和青少年朋友的喜爱。
D.通过举办“G20峰会”,使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飞速发展中的中国。
5.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通畅的话,正确排序的一项是()(2分)①漫溯人生的河流,我们看到了伟大的生命歌唱者,他们在人生的磨难中笑傲红尘,坚忍不拔。
②我们无法忘怀这些生命的歌唱者,在我们低落、惆怅、失意的时候,耳畔总能传来一曲曲天籁,激励与鞭策着我们前行。
③左丘失明,却有《国语》存世;司马迁遭受腐刑,《史记》却传诵千古。
④生命如一条河流,唯有经历过惊涛骇浪才能更显辉煌。
⑤虽然水波不兴也是一种美,但波涛汹涌更能让人刻骨铭心。
A.④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②C.④⑤①③② D.①④⑤③②6.读过《水浒》中“智取生辰纲”“拳打镇关西”的故事后,同学们用对联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这一名著的理解与感悟,请把下面这副对联补写完整。
九年级模拟语文考试试卷分析
本文对九年级模拟语文考试试卷进行分析,总结考试的特点和学生的表现。
考试内容
考试试卷包括阅读理解、写作和语法等部分。
阅读理解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推理能力,写作部分要求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语法部分则注重学生对语言规则和用法的掌握。
考试题型
试卷中的题型多样,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选择题考察学生对文章细节和主旨的把握,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关键词语义的理解和运用,解答题则要求学生展开思维和表达能力。
学生表现
学生在本次模拟考试中整体表现良好。
他们在阅读理解部分能
够较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并正确思考问题,如推断和归纳等。
在
写作部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并
合理组织文章结构。
至于语法部分,虽然有些学生还存在一些错误,但整体上掌握了基础语法规则。
改进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建议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阅
读训练和写作训练。
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和练阅读理解题来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推理能力。
同时,加强写作训练,引导学生
进行多样化的写作练,提高他们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此外,语法教
学中可以对常见错误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加强对语法规则的掌握。
总结
通过对九年级模拟语文考试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
各个方面的表现都较为出色,但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通过
针对性的训练和教学改进,相信学生的语文能力会进一步提高。
初三第二次语文适应性考试质量分析一、考试基本情况:本次全班参考人数是49人,最高分105分,最低分40分,90分以上的人数7人,平均分为69.78分,及格率为14.29%。
从这些数据来看,及格人数极少,均分还需要提高。
这次考试和上次相比有进步,无论从及格人数还是较低分的占有人数都有所改变,但这样的成绩应对中考令人担忧。
试卷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课内基础知识不扎实;(2)审题不仔细;(3)概括能力不强;(4)语意表达不够准确;(5)阅读理解能力差;(6)答题不够规范;(7)写作水平低;(8)书写马虎。
本次期中考是九年级学生进入初三后接受的第二次考试,经过第一次统考之后学生对即将面临的中考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所以,本次考试的考试时间、总分、题型、分值都基本与中考一样。
试卷共分为语文知识与积累、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写作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书写、根据拼音写汉字、古诗文默写及综合性学习等四个部分;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两篇都是课外的文章,其中一篇散文、一篇说明文。
二、试题分析:从试题来看,课内部分紧扣基础知识,难度较低,但由于基础知识部分涉及到初一初二的内容,特别是对优秀篇章的熟悉把握;而课外的选文也有一定难度,第二篇阅读,因同学们没有仔细分析,出现不少的失误。
很多同学回答不够恰当,失分比较严重;,很多同学由于没有看清楚题目,或者就是忽略了。
没有结合实际生活来回答问题,一般的同学都只有得一半的分数,比较可惜。
而第二篇阅读是一篇说明文。
由于同学们对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的概念不能区分,二者之间说明对象与说明内容,造成很大失分。
还有学生的灵活发挥不能恰到好处这也是失分点,此题答题不够理想因此。
答题套式术语由于平时在这方面练题较少,缺少答题经验而失分。
作文可以说整张试卷的重点,都说“中考看语文,语文看作文”,可见语文在中考中的重要性。
虽说重要但失分依旧,大部分同学的扣分在10分以上。
虽然个别学生作文语言有文采,能结合实际写出真情实感,较有感染力之外,大多学生的选材平平。
宜都市九年级语文适应性考试试卷分析汉字部分试卷评析本题共有五个小题:第1题: 小题满分2 分;得分人数比例0.4786 ;得分率0.267;给注音的写上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注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声调,大多标第二声。
写汉字“扉”有好多同学写成了“菲”、“霏”等。
第2题:小题满分2 ;得分人数比例0.7804 ;得分率0.649 。
是理解句子的含义,有一部分同学不能根据语境理解含义,有的甚至没有解释。
第3题:小题满分2;得分人数比例0.924;得分率0.613;标准差 。
是填字并解释字意,有的同学审题不细,解释的是整个词的意思;特别是对第二个词中的“璧”理解不准,第4题:小题满分2;得分人数比例0.9139 ;得分率0.833 。
是根据所举的例子组字,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叙述,还有的乱组,如:磊、淼等字是不能像例子那样分三次组的。
第5题:小题满分2 ;得分人数比例0.7354 ;得分率0.594。
有一部分学生没理解题意,认为只要写带两点水的字就行了。
(《汉字》部分试卷评析:聂河中学 刘以静)阅读部分试卷分析第6题:小题满分2 ;得分人数比例0.7564 ;得分率0.51。
文题要求找出甲诗中最能表现岳阳楼高的特点的两句诗,并说出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题目看起来并不难,但很多人找的是开头两句,还有些人又找了四句,答题不准确,造成失分。
有些人虽然找对了,却不能说出抒发的情感,很多人认为是在表达赞扬、热爱岳阳楼的情感。
第7题:小题满分 2 ;得分人数比例0.6109 ;得分率0.47 。
学校 参考人数平均分 及格率 良好率 优秀率 高坝洲中学 23773.59 0.65 0.32 0.04 红花套中学 24975.26 0.68 0.38 0.06 陆城二中 25679.39 0.76 0.49 0.10 陆城一中 34276.10 0.68 0.35 0.08 毛湖淌中学 11177.48 0.68 0.36 0.06 聂家河中学 13773.42 0.63 0.35 0.02 潘家湾中学 13977.09 0.74 0.45 0.05 松木坪中学 27176.86 0.66 0.31 0.05 外国语学校 47889.99 0.95 0.79 0.28 王家畈中学 14669.86 0.60 0.32 0.02 五眼泉中学 10964.61 0.45 0.16 0.01 西湖中学 46875.88 0.65 0.35 0.05 杨守敬中学 13372.52 0.56 0.28 0.01 姚家店中学 12980.76 0.82 0.51 0.07 枝城中学 17681.51 0.80 0.49 0.10 合计 3381 77.77 0.71 0.43 0.09这一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人找的不是颔联中的字,比如有人找“连”“接”,还有人找“舞”“迥”,找对的人中又只有近半人数较准确地说出妙处,很多人在赏析“引”和“衔”的时候,用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具体到每一个字又都不准的语言,比如:很生动,很形象,没有进一步说出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
第8题:小题满分2 ;得分人数比例0.9035 ;得分率0.791 。
问题主要表现在很多人没有认真读题,要求用逗号却用“/”断句,另一点就是断句不准确,一句话加了四五个逗号。
(6、7、8题试卷分析西湖中学方友芝)第9题:小题满分2;得分人数比例0.3963 ;得分率0.265 。
这是根据上下文,填写句子中省略的主语。
从整体上看,只要是读通了文意的,一般都能正确填写,在评定中,也发现学生不考虑语境作答现象较多,如第二空填“江水”。
第10题小题满分2;得分人数比例0.6013;得分率0.275 。
这是根据语境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
从整体上看,和第9 题一样,但更多的错误是同学们只是想当然,胡乱地作答。
如:“穷”字解释为“贫困”。
第11题:小题满分2;得分人数比例0.7666;得分率0.541 。
这是一道翻译题。
从整体上来说,得分参差,对“循仄径曲以上”理解很不到位。
第12题:小题满分2;得分人数比例0.5262;得分率0.49 。
这道题是要求填写诗句。
同学们大都知道此处应填哪句诗,也会背这句诗,但是不会正确地写这句诗,如“寄”、“与”、“直”、“郎”、“西”等字犯错率极高。
(9-12题试卷分析西湖中学蔡李华)13、小题满分2;得分人数比例0.9381;得分率0.7814小题小题满分2;得分人数比例0.8769 ;得分率0.66215小题:小题满分2;得分人数比例0.8708 ;得分率0.756 。
13、14重在考查学生的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段、概括文意的能力,15小题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平时积累情况。
从学生的答题来看,13、15小题答题情况较好,绝大多数学生读文仔细,能从文段中找到原话答题,并能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填词语。
不足之处:高度概括能力不足,概况性语言表述不准确(14小题);答题不细致、不全面,态度敷衍(13小题);错字、别字多,自造的、生拼硬凑的词多(15小题)。
(13----15小题试卷分析陆城二中张海燕)第16题.小题满分2 ;得分人数比例0.6759 ;得分0.419率大部分同学能准确把握这题的要点:一是要和例句对称,二是要结合文章第一段的内容。
主要问题是部分同学没有对例句进行细致的分析,“走进名家”同学们一般都能准确仿写,但是对其中的“闲淡之情致”没有细细品味,导致失分;还有少部分同学随心所欲,没有结合文章内容,而是随便乱写。
17、小题满分2;得分人数比例0.718;得分率0.408这题普遍得分不高,主要问题在于:一,审题不严,没有弄清题目的意思,问题要求同学们从语言表达方面进行评析,但很多同学答题随便,从内容谈,没有重点突出语言表达写得好的方面;二是回答不完整,知道从语言表达方面进行评析,但是浅尝辄止,回答不够全面,不够完善。
在以后训练中,教师还要有意识的加强方法的归纳和指导。
18、小题满分2;得分人数比例0.6062 ;得分率0.595这题是积累连接题,改卷时为同学们的失分深感痛惜。
很有部分同学积累不够,答非所问,教师在后段时间要加强重点篇目和诗文的背诵检查和默写。
其次,部分同学写字很不规范,“己”“已”不分,教师要从平时强调规范。
(16—18试卷分析宜都市外校裴成蓉)第19题:小题满分1 ;得分人数比例0.4653;得分率0.465说说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观点,这一题得分点较高,绝大多数学生能借用文中开头的“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这一句话来作答,但还是有部分学生所答的并非完整的一个观点,如“淡之美”、“美的境界”等。
第20题:小题满分3;得分人数比例0.7697 ;得分率0.39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阐明“淡之美”的,这一题得分点很低,主要是很多学生未能弄清题目要求,只答了其中一个方面;概括能力也不强,未能概括其要点。
第21题:小题满分2;得分人数比例0.8965;得分率0.454苏东坡的诗句用在文中是否与作者观点矛盾,并说明理由。
这一题得分点也不高,主要是理由答得不够充分,绝大数同学对文章理解得不够充分。
(第19、20、21题的试卷分析松木坪中学李琴)22题:小题满分2;得分人数比例0.6865;得分率0.686答题情况较好。
答错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读文章不细致,没有注意到原句中“而”表明的转折关系,前后两个词应该是对比的。
23题:小题满分2 ;得分人数比例0.9272 ;得分率0.824答题情况也比较好。
主要有以下几种问题:不能正确理解“浓”、“淡”的内涵;识记有误,或名人姓名不正确,或名人与其事迹不对应;阅读面不广或理解肤浅(例如,认为陶渊明弃官归隐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读题不细致,未抓住中心词“名人”“故事”,或有人无故事,或有故事无人名。
24题:小题满分2;得分人数比例0.8229 ;得分率0.786答题整体情况较好。
主要问题有:原诗句记得不牢;错别字较多。
(22、23、24题答卷分析:潘家湾民族中学王晶波)25.小题满分2;得分人数比例0.6556;得分率0.602这一题大部分学生都能从文中读出答案,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只答了窗花驱除了心灵的干旱,增添生活的色彩和趣味,带来生活的希望这两点没答出来。
显得不全面。
主要是阅读不仔细。
26.小题满分2 ;得分人数比例0.7599;得分率0.68为什么把窗花看的很神圣,是说村姑认为窗花可以展示自我心灵手巧的价值,事关日后的幸福,学生一般能答出这两点,也有部分同学只肤浅的答出了可以嫁个好人家,或者与结婚有关。
失去一分。
还有一部分同学答的是第一题的答案。
两题分辨不清。
27.小题满分2;得分人数比例0.8278;得分率0.697这一题,学生很容易明白意思,但有一部分同学没答完整,只说了把梦想编织在窗纸上。
没有例子,也没有说道在现实中难以实现,渴盼之情表达的不充分。
28.小题满分2;得分人数比例0.7553 ;得分率0.669这是一道仿写题,难度相对高一些。
学生理解有几个误区,一是没有拟人或夸张手法,或者运用的不恰当。
二是不是写的窗花,写的生活实际,如:人物活动,故事。
三是太机械地套写,描写的词语没有变化,照搬原句。
还有少数人干脆填原句,根本没有仿写。
这一题司法失分较多。
四是描写的脱离生活实际,例如:苹果太细,大象太苗条。
29.小题满分2;得分人数比例0.8636 ;得分率0.817填诗句。
梅花或菊花句均可。
学生在这方面积累很多,有名的句子耳熟能详。
绝大部分同学驾轻就熟。
满分的居多。
失分的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错别字。
墙角写成墙脚,凌写成凝或凛,篱写成草字头,悠然写成幽然。
二是上下句衔接错误,张冠李戴。
牛头不对马嘴。
源于平时积累不够落实。
总而言之,25——29题得分还是比较好的。
(25—29试题分析姚店中学:刘德春陈琪清)第30题小题满分2;得分人数比例0.8001;得分率0.799把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句子还原,这类题答题时应准确判断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抽出来的句子还到原文中,要使上下文内容一致,要顺畅。
一部分同学能根据上下文内容审题,答题比较好;一部分同学因为对内容的理解有偏差而答题不够准;还有很多同学干脆空题,不能动笔。
这样的题型班。
我们以后应该重视并加强训练第31题小题满分2;得分人数比例0.8778;得分率0.467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答题时语言应该简洁,最好是完整的一句话,虽然简洁但要把内容表达清楚明白,主要人物是谁,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如何。
本题大部分同学答题不够好,很多人是只答了一半;‘修鞋老人为一个贫困的酗酒青年作担保人,使青年变成了好公民。
’而结果“也因此开创了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法律新思维”却遗漏了。
少数同学则是不知道该怎么概括。
第32题小题满分2;得分人数比例0.91;得分率0.561是一个简答题,归纳修鞋老人愿意为青年人担保的原因,这是只要读原文就能找到的答案,答题关键把握两点,一是青年人的悔意,二是老人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