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时间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常用字母������表示。
2.公式:������
=
������。
������
3.物理意义: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4.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是米/秒,符号:m/s。
5.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一二
思考小李和老刘从某地同时出发去上海迪斯尼乐园建设工地,小李
骑自行车,老刘开车,小李抄近路提前到达,两个人对运动快慢展开了讨论: 两个人的平均速度哪一个大?
匀速直线运动。
2.速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物体通过的位移 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 t
的比值叫做速度。
(2)定义式:v=
������。
������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用米/秒表示,符号为 m/s;常用单位还有 cm/s、
km/h。
(4)方向性: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
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 知道速度的意义、意义。 4.能区别物体的平均速度 和瞬时速度。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 们的区别。
一二
速度
1.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直线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
探究二
【例题 1】 (多选)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取向右为正方 向,甲质点的速度为 2 m/s,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可知( )
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这里正负号的物理意义表示运动的方向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 10 s 后甲、乙两质点相距 60 m 解析:速度是矢量,其正负号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速率是标量,在匀速 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故 A、C 正确,B 错误;甲、乙两质点在同 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运动,故 D 正确。 答案: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