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思想品德三课一框课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 格式:ppt
- 大小:4.05 MB
- 文档页数:28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一框《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案大连市实验中学王丽一、教材分析《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一框的内容。
意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学会肯定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本课是第二单元的开篇之语,对后两框的学习起铺垫作用,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
教学理念:以生命为主线,贯穿爱的教育。
教会学生爱: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往往对他人要求多,对自己反省少。
对生命却异常地漠视,不太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
因此有必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三、教学目标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立如下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会欣赏每种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珍爱生命,和睦相处。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增强自己保护自然环境、关爱其它生命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多彩的生命构成缤纷的世界,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一)教学内容: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重点: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体验生命的可贵之处。
难点:引导学生懂得生命需要关爱的重要性。
(二)教法、学法大连市著名的教育家——冷冉老先生曾说过,“知、情、意、行的同步性与统一性是学习行为的客观规律,也是教育上的最佳选择。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此在教学中采用: 1、音乐熏陶法:2、活动体验法、情绪感染法:在学法上使用: 1、活动探究法: 2、体验法、感情交流法。
(三)教学过程以诗朗诵导入本课课题。
继而,通过一组图片来感悟生命的美丽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生命之美生命之殇 关爱生命、关爱地球、人类尊重生命 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生命需要相互关爱和珍贵,在小品的演绎中感悟生命的脆弱,在尊重生命的呐喊中,在关爱生命的行动中,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善待生命。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道德观念。
3. 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命的多样性。
2.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意义。
3. 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1. 生命的多样性的理解。
2. 如何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道德观念。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生命的多样性,让学生感受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2. 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引出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命的多样性,掌握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原因。
3.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分组讨论并分享心得。
4. 课堂讲解:讲解生命的多样性,阐述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道德观念。
5.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确保教学目标得到有效落实。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表现和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的心得体会,评价学生对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认识和实践情况。
3. 实践活动评价:根据学生在公益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植物园,亲身感受生命的多样性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现实。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案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案课题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课第一框《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作者及工作单位陈敬彬凤阳县小溪河中学教材分析《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课第一框题。
)从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学生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
体会生命的可贵,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知道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了解保护环境与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生命组成;理解生命之间需要相互关爱;能够分析人类破坏生态带来的危害;提高关爱与呵护周围生命的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生命、善待生命、保护珍惜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资源的意识。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是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人生的意义所在,这都是极为重要的人生问题。
但是,现在的很多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父母及亲朋好友的百般呵护,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往往对“自尊”很看重,相反对其他生命却异常地淡漠,缺少对周围生命的关爱,更不懂得珍惜其他生命体,甚至以摧残其他生命体------特别是身边的花草树木、小动物等为乐。
因此,有必要从小就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让学生在交流中受到触动,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丰富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心;使学生在生活中懂得“关爱”其他生命并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启发、引导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从小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思想意识、觉悟及相应的道德行为。
2、能力目标培养保护自然环境、关爱其他生命的能力。
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通过让同学课前利用络或其它媒介搜集各种生命形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各种濒危动植物的相关资料及查找各种危害人类的灾害性的天气的成因和危害等资料,并到课堂上展示,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近而达到资源共享。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案政治组谢雪梅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第三课《珍爱生命》的第一框。
本框题主要内容为“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和“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两部分。
这些内容既是本单元的逻辑起点,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
人是世界存在发展最为关键核心的部分,要教会我们的学生他们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这个想法很重要,要有这么意识和责任心。
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如何避免不该有的冲动,合理保护自己在当今这个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本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由于刚进入初中学习的中学生大都处于青春期发育的状态下,这时候的学生显得比较活泼好动,有很强的探究欲望,但是同时这个世界并不太平,各种危害学生生命安全的危险很多,所以在教学中更要重视对于学生自身安全意识的引导与培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懂得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
能力目标:掌握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初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生命,培养生态伦理意识。
品德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体验生命的可贵之处是重点。
(2)引导学生懂得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的重要性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2分钟1.复习:为什么说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课前播放视频:美丽的地球)2.导入: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世界的奥秘,那么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它们与我们之间又有怎样密不可分的关系?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和探究,来揭开地球的美丽之谜吧——(板书)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二).新课过程:1.带着问题课堂阅读教材 8分钟2.小组讨论并交流问题 30分钟活动要求:★小组讨论 10分钟(1)两组图片,你更喜欢哪一组?为什么?(活动的目的:通过观察、比较,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生命的价值,感受到生命给世界带来的活力与美好,并点明主题:生命如此精彩,生命值得我们尊重和关爱。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课珍爱生命第一框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设计一、理论依据:新课标要求:要“坚持正确价值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为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联系实际,观察生活,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赏识讨论,重视在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
依据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部分: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体会生命的可贵。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实验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课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个框题。
第二单元是全书的基础,而第三课则是基础中的基础,使学生认识到生命是最宝贵的,没有生命,其它一切就无从说起;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应该保护环境,尊重和关爱地球上的其它生命,和其他生命和谐共处。
三、学情分析:正处于青春期初期的七年级学生,对自我包括对生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还是比较模糊和粗浅的。
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
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启发引导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从小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思想,觉悟及相应的道德行为。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的能力,培养保护自然、关爱其它生命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体会生命的可贵。
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五、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学会关爱其他生命;理解生命需要相互关爱六、教学方法:四步探究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创设情境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七、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八、教学过程:【创设情境点燃激情】请同学们欣赏《多彩的生命》一组照片,想一想:看到如此丰富多彩的生命,你有何感受?学生:我感到这个世界充满了活力。
学生:我觉得生命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
学生:我认为,世界因为有了生命而变得精彩。
老师:世界上丰富多样的生命的存在,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万物欣欣向荣,世界充满了生命力和无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