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天鹅的故事
- 格式:doc
- 大小:413.50 KB
- 文档页数:7
16、《天鹅的故事》一、教材简析《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描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取食的故事,表现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教育我们要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爱鸟、护鸟,学会生存、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单元教材”看,本组课文都是围绕“生命”、“团结”这一专题展开的,描写的是关于动物的生命意识带给人类的震颤,表现手法上突出了场面描写。
从学情看,因为熟悉童话故事《丑小鸭》,学生对天鹅很有感情,易产生学习兴趣;此外,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品词析句能力,易于感悟故事内容,但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以及学法、写法的提炼,还需要教师的帮助与引导。
二、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生词,积累描写天鹅的词句。
2.了解故事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的内容。
4.抓住重点段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想象,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教育学生珍爱、敬畏生命,爱鸟、护鸟,学习与自然和谐相处。
5.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并从中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
6.初步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在语境中品词析句,读悟、读写结合。
2.关注场面描写的表达方法,了解故事类课文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写话卡。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生词,积累描写天鹅的词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故事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4.抓住重点段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想象,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5.初步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初识“天鹅的形象”(情境导入)1.观看天鹅视频。
要求:用一个词语谈谈天鹅给你留下的印象。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梳理“天鹅的故事”(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出示阅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6 天鹅的故事市中区实验小学杜蕾2006年11月被评为区首批课改标兵2006年12月在全区小学语文教师命题能力大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12年6月在市中区语文优秀教案评比活动中,《孔子游春》教学案例获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杰、潮”等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借助图片或语境理解“塌陷、腾空而起、号子”等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读好文中出现的三次天鹅的叫声。
复述描写天鹅破冰的五、六、七自然段,努力做到表达感人。
3.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学会抓住重点语句和标点,体验感悟,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感受生命激情,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美好。
4.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进而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5. 积累运用表现团结的成语和俗语(练习五中的《古今贤文•合作篇(上)》)。
指导学生写好一次集体活动的场面。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会本课“杰、潮”等9个生字,借助图片或语境理解“塌陷、腾空而起、号子”等词的意思。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学会抓住重点语句和标点,体验感悟,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感受生命激情,领悟人与动物(自然)的和谐、美好。
难点:1.感受“天鹅破冰”和“老人弃猎”之间的联系,理解斯杰潘老人挂起猎枪的原因。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指名读、交流、根据提示词填空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初步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在精读感悟环节,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思考。
在读书感悟中,采用默读、标画、体验、讨论、交流、深情朗读等方式让学生置身于故事之中,感动于天鹅的壮举,感受到生命的敬畏,进而将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授课日期:
授课日期:
授课日期:
授后小结
《天鹅的故事》作者用饱蘸深情的笔,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面的神奇壮观场面,反映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全篇文字优美,叙述清楚,情节感人,引人思考,给人启迪。
款款读来,使人对这群鸟产生了喜爱之情。
下面以《天鹅的故事》一课教学为例,浅谈如何领着学生去理解情感,感受情感,体验情感,感悟情感,从而达到感其情,悟其理,化其神。
片断一:
师:还记得《生命桥》这篇课文吗?学生纷纷谈感人场景。
师:还学过哪些描写动物的文章,同样令你感动的?生:联系学过的课文作答。
师: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题目是天鹅的故事。
简短的几句话不仅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更为重要的是从学生的实际出
发,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文本所蕴含的情感之间搭起了结合点,从而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调,渲染了本课学习的氛围,启动了学生内心的情感。
片断二:
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请你找出这个故事中最打动你的地方,用你喜爱的方式读一读,品一品,交流交流。
就这样,学生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抓住了情感的震撼点——“老天鹅带头破冰面”,提领而顿,披文入情。
让学生自主阅读,自由阅读,营造了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使学生能主动地读,专注地读,兴致勃勃地读。
教师、学生、文本三情共振,再现“老天鹅破冰面”泣同类、感天地惊天动地的壮举,三个维度也在教学中自然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