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药品质量检验技术第六章新修改
- 格式:ppt
- 大小:5.42 MB
- 文档页数:96
二、医药制剂专业群建设目标与建设思路(一)建设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区域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方向,以产教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为引擎,以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高度契合为育人目标,不断提升专业群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构建专业群协同开放、面向政校企行多元主体办学新格局,全面提升专业群建设的示范效应和品牌效应。
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四年努力,以技能竞赛为引领、以社会服务为依托,坚持“统筹规划、对标对表、点面结合、纵看横比”的推进原则,结合办学定位、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工作实际,抓机遇、找问题、查根源、寻良策,将医药健康专业群打造成为具有“世界标准、中国水平、浙江引领、杭州样板”的高水平专业群,为全国技工院校医药健康专业群建设提供“浙江经验”。
(二)建设思路医药制剂高水平专业群按照专业群示范引领、教学改革不断创新、师资队伍校企共建、校企合作广泛深入、技能竞赛明显增强、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六大模块组织建设,成立高水平专业群工作组,健全项目组织机构,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合力研制规划体系,建立完善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推进项目顺利开展。
以一体化教学改革为核心,凝练知识、技能、素养3方面核心发展要求,提高学生对岗位工作的胜任能力;以师资建设为基础,引进高校和企业资源,实行专兼职师资队伍“双兼双聘”管理,校企共建“五全一体”师资队伍;以校企合作为抓手,探究校企深入合作新模式,以校企合作委员会为依托,建设校企合作基地和教师实践基地,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机制,同时加强“立德树人”育人机制建设;以技能竞赛为引领,坚持“接轨世赛、对接产业、注重成果”的原则,推进技能大赛集训基地建设,不仅关注比赛成绩,更注重推进以赛促建、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加大技能竞赛成果转化力度。
以服务功能提升和品牌影响扩大为目标,加强社会服务,开展企业技术研究与服务,助力乡村共同富裕,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进专业办学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主要修订内容及相关要求机构与人员机构与人员:要点⏹新增项目3项1、新增了人员培训内容(0601)2、新增的关键项目:对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定期培训。
(*0602)3、新增了对特殊药品生产人员的上岗要求。
(0607)⏹一般项提升为关键项5项1、对生产和质量管理负责人、两部门负责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都提升为关键项目。
(*0401、*0402、*0403、*0501)2、把对从事药品质量检验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要求提升为关键项目。
(*0606)机构与人员:新增项目⏹0601 企业应建有对各级员工进行本规范和专业技术、岗位操作知识、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制度、培训计划和培训档案。
对企业人员培训要求的评定标准具体化-- 由于药害事件,对人员培训要求提到新的高度-- 培训内容注重实际效果-- 重点是GMP相关知识、岗位操作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此外还应包括安全知识等内容-- 培训制度健全,制订年培训计划-- 培训应有讲义、考核试卷-- 对参加培训人员要记录,建立培训档案⏹*0602 企业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培训。
-- 培训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对于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要及时培训--在企业内部定期进行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参加国家或省里组织的各项法律法规培训⏹0607 从事高生物活性、高毒性、强污染性、高致敏性及有特殊要求的药品生产操作和质量检验人员应通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后上岗。
强调特殊药品生产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后上岗,体现了对人员健康安全的关注机构与人员:一般项提升为关键项⏹*0401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应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经验,应对本规范的实施和产品质量负责。
-- 明确药品生产、质量负责人的资质及其责任:对GMP实施和产品质量负责2-- 对国内部分中小企业企业负责人无专业人员的现状有针对性-- 是“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 的具体体现⏹*0402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生产和质量管理负责人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细菌学、病毒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医学、药学等),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确保在其生产、质量管理中履行其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