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说明方法运用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417.00 KB
- 文档页数:13
语文是学生们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小学五年级时,学生的语文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接下来就需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提高。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可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和练习,以下是小学五年级语文说明方法专项训练的建议。
一、听说训练1.听力训练:通过听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可以进行听音辨字、听音选择、听音填空等各种听力练习。
2.口语训练:通过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可以进行朗读练习、口头表达练习、口头作文等各种口语训练。
二、阅读训练1.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理解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课外故事、小说、报纸杂志等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
2.阅读速度:通过阅读速度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流畅度。
可以采取定时阅读练习,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一篇文章。
三、写作训练1.写作技巧:通过写作技巧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可以进行写作指导,教授学生一些写作技巧,如语言的运用、修辞手法等。
2.作文训练:通过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可以给学生不同的写作题目,让他们进行文字表达,并指导他们改进作文。
四、语法训练1.语法知识学习:通过语法知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可以对五年级的语法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
2.语法练习:通过语法练习,巩固学生的语法知识。
可以进行填空练习、改错练习、句子搭配练习等。
五、习题训练1.综合习题:通过综合习题,综合检测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题库中的综合题目,进行测试和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2.专项习题:通过专项习题,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在其中一特定知识点上的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专项习题,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
六、课外拓展1.古诗词学习:学习一些古代的诗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2.文字游戏:进行一些文字游戏,如填字游戏、猜字谜等,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和创造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备课《说明方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说明方法》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课文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常见的说明方法。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如何运用说明方法,使说明文更具条理性和生动性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常见的说明方法;学会运用说明方法,使说明文更具条理性和生动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常见的说明方法;学会运用说明方法,使说明文更具条理性和生动性。
2.难点:如何运用说明方法,使说明文更具条理性和生动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课堂练习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提高课堂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常见的说明方法。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疑问。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教师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如何运用说明方法,使说明文更具条理性和生动性。
5.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6.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
一、引言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关键年级,孩子们进入小学五年级,正值学习的黄金时期。
在这一年级,他们开始接触更多学科内容,也需要学会更多学习方法。
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五年级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五年级的学习方法。
二、理解文本五年级的学习内容相对复杂,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各个学科的内容。
首先,理解文本是五年级学生必备的学习方法之一、在学习语文时,孩子们需要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本中的意思,掌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在学习数学和英语时,也需要通过阅读题目或问题,理解要求。
只有充分理解了文本,才能正确解答问题,提高学习成绩。
三、做好笔记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做好笔记也是五年级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
孩子们应该学会提取重点内容,将知识点和公式记录下来,以备复习和巩固。
同时,为了加深记忆,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出不同的标记,使笔记更加清晰明了。
做好笔记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整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四、合理安排时间五年级的学习任务相对繁重,合理安排时间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
孩子们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学科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分配每个学科的学习时间。
同时,要控制好学习时间的长度,不要过长或过短,以免影响学习效果。
合理安排时间可以使孩子们的学习更加高效,提高学习成绩。
五、多练习五年级的学习注重运用和实践,多做练习是提高学习水平的有效方法。
孩子们可以通过做习题,巩固和复习学过的知识点。
在做题时,可以通过对比答案,查找错误,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同时,也可以找一些练习册或试题,进行系统的练习和模拟考试,熟悉考试的形式和题型,提前适应考试环境。
六、提问和讨论五年级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要怕困难,要勇于提问和讨论。
孩子们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提问环节,主动提问老师,搞清楚自己的疑惑。
同时,也可以与同学一起组队或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讨论,可以拓宽思维,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五年级语文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1、比喻、夸张、描绘2、数字、数量3、比喻、描绘4、定义5、比较、数字6、比喻7、描绘、形容8、描绘、形容9、定义10、比喻11、描绘、形容12、描绘、数字13、举例、说明14、分类、说明15、比较、描绘16、描绘、说明17、分类、举例、说明18、数字、描绘、说明19、定义、说明1、我国曾捕获一头重达4万公斤的鲸,长达17米,其舌头重十几头大肥猪。
若张开嘴巴,人站在上腭处也摸不到。
四个人在鲸嘴里看书也不会感到拥挤。
2、须鲸的食量达到2000多公斤。
3、虎鲸是一种“海中之虎”,常常群体出现,围住长达30多吨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吃光。
4、激光是一种颜色单一的光线。
5、太平洋面积几乎等于其他三个大洋的总和,比最小的北冰洋大14倍。
6、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就像彩虹。
7、卷云是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
8、太阳和月亮周围有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内层为红色,外层有卷云缕缕飘浮,有时像白色羽毛,有时像洁白的绫纱。
9、晕是指紫色的光圈。
10、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就像彩虹。
11、唐朝的___曾说过,石拱桥制造得奇特,人们不知道它的制造方法。
12、赵州桥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非常雄伟。
13、永定河发水时,___从未出过事,这表明它非常坚固。
14、屏风根据建造材料和装饰程度的不同,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反映了使用者不同的经济和文化水平。
15、与北京园林不同,苏州园林很少使用彩绘。
16、苏州园林在每个角落都注重图画美,阶砌旁栽几丛书带草。
17、我国有许多大小不一、形式多样的石拱桥,其中最著名的是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和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18、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19、利用物候知识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即物候学。
第6讲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方法一览表1、了解说明文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
2、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昆虫的“鼻子”——触角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
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小胡子 ;蝴蝶的触角像两个小鼓槌;白蚁的触角像一串念珠 ;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小麦穗 ;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小小的羽毛。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
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
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⑥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
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
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
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说明性的文章(复习资料)本组的4篇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鲸》和《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1、《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了一个意思:第1自然段讲鲸特别大;第2自然段讲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第3自然段讲鲸的种类;第4自然段讲鲸怎样进食;第5自然段讲鲸用肺呼吸;第6自然段讲鲸如何睡觉;第7自然段讲鲸的生长特点。
概括起来说,4—7自然段分别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2、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
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课文首先拿鲸和人们熟悉的象作比较,使我们形象地了解到,鲸比象还要“大得多”。
接着,用翔实的数字来说明鲸的体重,以此来说明鲸“大”。
然后,又以我国捕获的一头鲸为例,再次列举具体数字,具体生动地说明鲸的确很大。
作者在介绍鲸吃食物以及鲸的生长时,又一次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加以说明;在介绍鲸的呼吸时,用“花园里的喷泉”来比喻鲸呼吸时喷出来的气形成的水柱,这种打比方的方法,使说明更清楚,也更形象。
3、句子:①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课文介绍鲸,为什么先要写象呢?这里作者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不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由象“很大”到鲸“比象大得多”,以此来说明鲸之庞大。
这样写,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②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举例子是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分类别是将纷繁复杂的事物有条理地清晰地介绍给读者;列数字是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打比方是用比喻的方式,具体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作比较是将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点加以比较,突出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一、下面各句属于哪种说明方法,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A.下定义B.作比较C.列数字D.打比方1.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2.大礼堂的主席台有小会场那么大,可以容纳三百多人。
()3.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4.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5.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
()二、判断下列语句的说明方法,写在括号里。
1、有智慧的机器人,据统计,日本有15000具,美国有3200具,西德有1000具。
()2、螃蟹在挖洞时,把四对小足当作“挖土机”,把“蟹钳”当作“挖土机”。
()3、假如大气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4、虎鲸胃口大得令人惊骇,有人发现一头虎鲸竟能一次吞下60头海狗崽子。
()5、蓝鲸是动物世界的大力士。
一头蓝鲸前进所产生的功率相当于一个中型火车头的拉力。
()6、“电脑病毒”就是悄悄地把自己复制到其他有用的程序上去,抹掉电脑中原来有用的程序并占据存储信息的空间。
()7、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等。
()8、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9、我身高有二三十米,胸围三到五米,使用液体发动机时体重一百多吨,使用固体发动机时体重二三十吨。
()11、鲸的种类很多,总是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1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说明文复习教案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一般说明文的阅读方法1、整体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弄清说明对象。
2、准确抓住说明事物的具体特征。
3、分析、识别文章的说明方法。
4、具体分析语言的准确性。
正确理解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作用。
5、把握段落的中心句、关键语句。
二、重点、难点1、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
2、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运用。
3、学习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听力的训练。
教学准备:幻灯片、练习题、《阅读训练80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我新买了一个手机,但我不会使,最直接的办法是——看说明书;超市买吃的,不知道这种食品原料是什么,能放心食用吗,最直接的办法——看包装上的说明;前几天,咱班有同学流鼻涕咳嗽,从药店买好多药,在服用前得怎么办——看使用说明书。
不看,大人多吃点,小孩少吃点多省事?轻的治不好病,重的还有生命危险。
可见说明书在生活中很重要,看懂说明书就更重要了。
其实这说明书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说明文中的一种。
平时你接触过说明文吗?《鲸》、《太阳》、《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松鼠》等)对,这些用来说明事物特点、成因、性质的文章都叫说明文。
一、学习过程(一)如果一篇说明文,让你出题考考大家,你出什么题?一般题型有哪些,我们结合短文来看看。
1、拿到一篇短文我们该如何下手呢?(先读一遍文章,了解大概内容;看下面题目,把每道题读懂;带着问题到文中找答案,随时画批;每做完一道题要画勾,以免丢题。
答案不明显,反复多读几遍。
)学生先说,师出幻灯片。
2、出示短文。
生做短文(事先发好)蜜蜂①蜜蜂是不能单独生活而必须过群体生活的昆虫。
②蜂王也叫母蜂,它的职能是产卵;工蜂负责采集花粉、花蜜,酿制蜂粮,哺育蜂儿,饲喂蜂王,修造巢房,守卫蜂巢,调节蜂群内的温度和湿度。
③在漫无边际的大自然中,蜜蜂怎么知道什么植物在哪儿开花流蜜呢?原来是有很多蜜蜂,先出巢四方侦察,回来把侦察的结果告诉它们的同伴。
蜜蜂的这种告诉方法,是它们特有的一种“语言”──蜜蜂的舞蹈。
五年级语文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 含答案 )例子是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来明;分是将繁复的事物有条理地清晰地介者;列数字是从数量的角度明事物的特征;打比方是用比的方式,具体生地介事物的特点;作比是将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点加以比,突出被明事物的主要特点⋯⋯一、下面各句属于哪种明方法,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A.下定B.作比C.列数字D.打比方1.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叫名。
()2.大礼堂的主席台有小会那么大,可以容三百多人。
()3.石拱的洞成弧形,就像虹。
()4.265 米,由 11 个半形的石拱成,每个石拱度不一,自16 米到 21.6 米。
()5.近几年来,全国造了二十余万米的种拱,其中最大的一孔,达150 米。
()二、判断下列句的明方法,写在括号里。
1、有智慧的机器人,据,日本有15000 具,美国有 3200 具,西德有 1000 具。
()2、螃蟹在挖洞,把四小足当作“挖土机” ,把“蟹”当作“挖土机”。
()3、假如大气没有灰,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开眼睛。
()4、虎胃口大得令人惊,有人一虎竟能一次吞下60 海狗崽子。
()5、是物世界的大力士。
一前所生的功率相当于一个中型火的拉力。
()6、“ 病毒”就是悄悄地把自己复制到其他有用的程序上去,抹掉中原来有用的程序并占据存信息的空。
()7、的藏,按国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代分,有古典的、代的;按性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方面的等等。
()8、目前已知最大的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9、我身高有二三十米,胸三到五米,使用液体机体重一百多吨,使用固体机体重二三十吨。
()11、的种很多,是来可以分两大:一是,没有牙;一是,有利的牙。
()12、不同种的,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的水柱是垂直的,又又高;的水柱是斜的,又粗又矮。
()13、的鼻孔在袋上,呼气的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泉一。
()14、高科技来的气染也直接人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备课《说明方法》教案一、教案背景本教案适用于五年级学生,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备课。
本节课主要围绕《说明方法》展开,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说明方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技巧。
二、教学目标1.理解说明方法的概念和作用。
2.能够准确运用说明方法进行文章写作和解题。
3.能够分析文章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说明方法?2.说明方法的分类和特点。
3.说明方法在文章中的应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说明方法的概念,掌握不同说明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难点:学会分析文章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五、教学准备1.课件:PPT、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
3.素材:相关的文章和作文例句。
六、教学步骤导入(5分钟)1.利用图片、短文或问题引入说明方法的概念。
2.引导学生讨论说明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概念讲解(15分钟)1.介绍说明方法的定义和分类。
2.举例说明不同说明方法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3.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说明方法。
实践演练(20分钟)1.让学生阅读一段材料,分析其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分组讨论并总结该材料的主要说明方法和特点。
3.在小组内进行说明方法的仿写和创作练习。
拓展延伸(10分钟)1.展示一些经典的说明方法运用案例,鼓励学生尝试在写作中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
2.提供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说明方法的灵活运用。
总结反馈(10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说明方法在文章写作中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写作水平和解题能力。
七、课堂互动•通过小组讨论、演练和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八、课后作业1.完成一篇短文,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表达观点或描述事物。
2.练习分析所阅读文章中的说明方法,并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
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发现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有所提升,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足。
五年级语文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含答案)(完整资料).doc说明方法专项练题举例子是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抽象的事物。
分类别是有条理地清晰地介绍纷繁复杂的事物给读者。
列数字是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
打比方是用比喻的方式,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
作比较是将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点加以比较,突出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
一、下面各句属于哪种说明方法,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1.下定义。
(A)2.列数字。
(C)3.打比方。
(D)4.列数字。
(C)5.列数字。
(C)二、判断下列语句的说明方法,写在括号里。
1、列数字。
(C)2、打比方。
(D)3、举例子。
(A)4、举例子。
(A)5、列数字。
(C)6、举例子。
(A)7、分类别。
(B)8、列数字。
(C)9、打比方。
(D)11、作比较。
(B)12、作比较。
(B)13、举例子。
(A)1.本文的中心内容是低碳生活的概念、意义和实践方法。
2.第③段中连举三个例子是为了说明政府、媒体和市民可以采取哪些具体行动来推广低碳生活。
3.说明方法:列举例子。
例如第⑤段中列举了7个小建议,具体说明了如何实现低碳生活。
作用是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实践。
另一种说明方法是对比分析。
例如第④段中提到少开私家车,改为自行车或公共交通工具,就可以减少碳排放。
通过对比不同行为的碳排放量,让读者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4.(1)政府提倡的“低碳减排”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
具体措施包括推广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2)倡导“低碳生活”,创造美好未来。
三)本段主要讲述高科技垃圾对人类的危害,作者采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例如,作者以太空垃圾和核垃圾为例,具体说明高科技垃圾对人类的危害很大。
同时,作者列举了太空垃圾的数量,强调了其对卫星的威胁,以及核垃圾的处理难度,强调了处理这些垃圾的重要性。
四)本段主要讲述气态污染对人类的威胁,作者采用了列数字和加点词语的说明方法。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说明方法咱就来说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里的那些说明方法。
一、列数字。
1.1 列数字这个说明方法呢,就像是给事物量了个身,用确切的数字来说明情况。
比如说,在讲一个东西的大小、数量或者其他特征的时候,直接给出数字,就特别直观。
就好比说一个苹果,说它直径大概是8厘米,重200克左右。
这数字一摆出来,大家心里就有个谱儿了,知道这个苹果大概是个啥样的规模。
这就好比我们平时说的“一是一,二是二”,实实在在,不玩虚的。
1.2 再比如说描述一个建筑物的高度,如果说那楼可高了,高得不得了,这就很模糊。
但要是说那楼有88层,高400多米呢,一下子就清楚多了。
这数字就像一把精准的尺子,量出了事物的特征,让读者或者听众能更真切地感受到。
二、作比较。
2.1 作比较可有意思了。
它呀,就是把两个东西放在一块儿,比一比,让你更清楚地知道其中一个东西的特点。
就像拿大象和老鼠比,那大象可真是庞然大物啊,老鼠在它跟前就像个小不点儿。
这一比较,大象的大就特别明显了。
在课文里呢,可能会把新的事物和大家熟悉的事物作比较。
比如说介绍一种新型的汽车,说它比传统汽车速度更快,油耗更低。
这就好像是两个人赛跑,一个跑得快,一个跑得慢,一下子就区分开了。
2.2 作比较有时候也像我们平常打趣说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比如讲一种高科技的电脑,说它的运算速度比以前的老电脑快了好几倍呢。
这就把新旧电脑的运算速度差异给鲜明地体现出来了。
2.3 还有啊,作比较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那些抽象的东西。
比如说讲一种很微小的细胞,把它和一粒沙子作比较,说细胞比沙子还小好多好多倍。
这就把细胞的小给具体化了,我们虽然没亲眼见过细胞那么小的东西,但通过和沙子的比较,就有了个大概的概念。
三、打比方。
3.1 打比方就像是给事物穿上了一件形象的外衣。
它把一个东西比作另一个东西,让我们能更好地想象出这个事物的样子或者特点。
比如说,把月亮比作一个大圆盘。
这多形象啊,我们一听到,脑海里就出现了月亮又大又圆的样子,就像我们说的“像模像样”。
阅读理解——说明方法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句子: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区别?第二个句子列了数据,并且把地球和太阳作比较,更加直观地突出了太阳的巨大,增强说明效果。
在说明文中,为了使说明语言更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生动,让说明文更具有说服力、更突出主题,会运用上一些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一共有11种。
【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说明。
例:证明信是证明某人身份、经历等情况以及证明某件事情真相的专用书信。
作用: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使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揭示事物本质,让读者对说明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
例: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比如在阶梯旁栽几丛书带草。
作用:举了……的例子,真实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举了在阶梯旁栽书带草的例子,真实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注重图画美,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3、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
(列举时间年代不属于列数字)例: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作用:既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
列数字说明了赵州桥的长度和宽度,体现了其雄伟,具有说服力,体现说明文的准确性。
4、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例:人民英雄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作用: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将纪念碑比作顶天立地的巨人,形象地说明了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总特点。
5、作引用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更具说服力,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明方法运用练习题生命与气候①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
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主要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
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立即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
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②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到处都是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所以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③但是,植物进行了反击。
化石显示,4�q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
随着全球的植物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未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④动物又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
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物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而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⑤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
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再次反击,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
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⑥过去约4000万年来,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
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⑦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使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早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⑧也许,地球上的整个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生存进化的需要。
一、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 ( ) 〔〕1.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 )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 )3、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 )4、目前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重。
〔〕5、我国发现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 )( )6.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有时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了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把它吃光了。
〔〕〔〕7.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上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8、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
所以人们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
〔〕9、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10、临街的窗子上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 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 分贝了。
〔〕11、灰尘的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
人眼能看到的灰尘,已称得上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了;细小灰尘只有再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二、人物描写方法有〔〕、〔〕、〔〕、( )( )1、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清楚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2、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哀,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3、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4、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5、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6、“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