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内科 第二十章 上消化道出血
- 格式:ppt
- 大小:2.28 MB
- 文档页数:44
上消化道出血名词解释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发生在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等消化道的出血现象。
下面是关于上消化道出血相关术语的解释:1. 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指食管黏膜下出现的、由静脉扩张和曲张所形成的血管。
食管静脉曲张是肝硬化等疾病的并发症,可因血管压力增加而导致出血。
2. 弥漫性胃黏膜充血(diffuse gastric mucosal congestion):指胃黏膜的血管扩张和充血现象,多见于胃溃疡疾病。
如果黏膜出现溃疡,则可能出现出血症状。
3.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溃疡:指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导致的胃黏膜溃疡。
这些药物会损害黏膜屏障功能,使黏膜易受到酸性物质的侵袭,导致出血。
4. 胃底静脉曲张(gastric fundal varices):指胃底部的静脉曲张症状,多见于肝硬化患者。
胃底静脉曲张的破裂可能导致大量呕血。
5. 胃十二指肠溃疡(gastric and duodenal ulcer):分别指胃和十二指肠黏膜上的溃疡。
这些溃疡可能由感染、药物或其他因素引起,造成黏膜屏障受损,导致出血。
6. Malory-Weiss综合征(Malory-Weiss syndrome):指食管黏膜和胃黏膜的撕裂,通常由于严重的呕吐或剧烈的咳嗽引起。
这种综合征可能导致出血。
7. 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泛指发生在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等消化道的出血现象。
这种出血可能表现为呕血、黑便或大量便血等症状。
8. 维生素K拮抗剂(vitamin K antagonist):指能够拮抗维生素K作用的药物,如华法林等。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用于治疗血栓疾病,但同时也会增加出血风险。
总的来说,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情况,涉及到多种疾病和病理机制。
及时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症状:呕血、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指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
(一)病史1、慢性反复性和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者。
出血前疼痛加剧,出血后疼痛减轻、缓慢,则提示溃疡病出血。
出现右上腹剧痛、黄疸、呕血或黑便,提示出血来自胆道。
2、有慢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性肝病、我国南部地区的血吸虫病病史,出血后出现腹水,多为肝硬变。
3、年龄在40岁以上,个别人在40岁以下,近期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消瘦较快,应考虑胃癌。
高度警惕家族史阳性病人。
4、出血量大,血为鲜红色,呈喷涌状,要考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剧烈呕吐之后呕血,应疑及贲门粘膜撕裂症;间歇性发作的出血,要考虑到急性胃粘膜病变。
(二)体格检查1、测脉搏、血压,判断出血的严重程度。
2、黄疸、蜘蛛痣、肝掌及肝脾肿大,应考虑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3、黄疸、右上腹压痛及胆囊肿大,有胆道出血的可能性。
4、上腹压痛,左锁骨上、左腋下淋巴结肿大,应考虑溃疡病癌变转移、原发性胃癌及转移癌的可能性。
5、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应疑及全身出血性疾病,口唇粘膜毛细血管扩张,应疑及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6、脑血管意外,重症脑实质炎症病人,应考虑应激性胃粘膜病变。
(三)辅助检查1、大便及呕吐物隐血试验,可确定是否消化道出血。
2、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测定,可估计出血量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3、肝功能、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胎儿甲种球蛋白的测定,可帮助诊断肝病和肝癌。
4、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及骨髓检查,可帮助诊断出血性疾病,血液病。
5、吞线试验吞服1.2m长,头端附以金属物的白棉线,拔出后,测定血染点距门齿间的距离,判断出血部位,对活动性出血有诊断价值。
6、X线钡餐检查应在止血和病情稳定1-2天后进行。
7、内窥镜检查出血停止后24-48小时进行,直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可发现出血的部位及病灶的性质,用做活组织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
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及胆道等部位的出血。
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便,以及由大量出血而引起的贫血、休克等一系列全身症状。
本病可因肝硬变、食管癌、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脱垂、胰腺癌、尿毒症、血液病等多种疾病引起。
属于中医学中“呕血”、“吐血”、“便血”范畴。
病因有饮酒过度、嗜食辛辣、情志过极、劳倦过度等。
病机多为湿热壅胃,肝火犯胃、热迫血行,或气虚不摄、血溢脉外、瘀血内停所致。
血出之后,气随血脱,可致气血大亏,甚可出现血竭气脱阳亡之危证。
【诊断】1.呕吐物呈咖啡色或暗红色,吐血量多者可呈鲜红色,多夹食物残渣,混有胃液。
2.初起常有恶心,胃院不适或疼痛。
吐血量多者,头晕心慌,汗出肢冷,甚或晕厥。
3.皖腹有压痛,肠鸣音活跃,出血量多者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
4.呕吐物或粪便潜血强阳性,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下降。
5.胃镜检查及胃肠X线钢餐造影,可明确出血病灶部位和性质。
出血后48小时内行紧急内镜检查,对出血原因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般不主张在出血急性期内行X线饮餐检查。
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对明确出血部位也有帮助。
6.肝功能、甲胎蛋白测定、癌胚抗原及对胆、胰、肝、脾等的B超或CT等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治疗】一、辨证论治本病的治疗以止血为首要。
其病理环节有热与虚的不同。
凡因热所致者,当以清热凉血止血为主;因虚引起者,当以益气摄血为主,酌加滋阴或温涩之品。
凡出血者,多有留瘀,故可适当加入活血止血之品。
1.胃热壅盛证吐血色红或紫暗,常夹有食物残渣,皖腹胀闷,甚则作痛,口臭,大便干结或解黑便,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方药举例: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
生大黄(后下)15g,黄连6g,黄苓10g,大蓟15g,小蓟10g,侧柏叶10g,茜草根10g,白茅根10g,棕枢!炭10g,牡丹皮10g,炒桅子10g。
加减:胃气上逆而见恶心呕吐者,可加赭石10g,竹茹10g,旋覆花IOgo口渴,舌红而干,脉象细数者,加麦冬10g,石斛10g,天花粉15g。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优势病种(单病种)诊疗方案一、概述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 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胆胰疾病导致的出血,也包括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病变引起的出血。
可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静脉曲张性出血。
如果短期内失血量大于1000 ml或超过循环血量的20% ,称为上消化道大出血。
本病属中医学“血证”中的“呕血”、“便血”范畴。
二、诊断【西医诊断】1.临床表现呕血和(或)黑粪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
需与呼吸道出血、口、鼻、咽喉部出血、食物引起的粪便变黑和隐血试验阳性、下消化道出血等鉴别。
2.出血量的估计成人每日消化道出血>5-10ml 粪便试验出现阳性;每日出血量50-100ml 可出现黑粪;胃内储积血量在250- 300ml可引起呕血。
一次出血量不超过40Oml时,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出血量超过400-500ml,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昏、心悸、乏力等。
短期内出血量超过l000ml ,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出血量的估计最有价值的是血容量减少所导致的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
应对患者血压和心率作动态观察,结合患者接受的输血量对血压和心率恢复与稳定的效果加以判断。
3.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继续出血或再出血:①反复呕血,或黑粪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呕血转为鲜红色、黑粪变成血便,伴有肠鸣音亢进。
②周围循环衰竭经补液输血而未见明显改善,或虽暂时好转而又恶化,经快速补液输血,中心静脉压仍有波动,或稍稳定又再下降。
③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与血细胞比容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
④在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⑤在胃镜可视范围内,活动性出血灶出血有否停止。
4.出血的病因诊断过去病史、症状与体征可为出血的病因提供重要线索,但确诊出血的原因与部位需靠器械检查。
(1)临床与实验室检查提供的线索,如血象、粪便隐血试验等。
(2)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选检查方法。
上消化道出血定义名词解释上消化道出血,这听起来好像是个很专业很遥远的名词,可实际上呢,就像是咱们家里的水管子出问题了,不过这个水管子是在咱们身体里的上消化道部分。
啥是上消化道呢?简单来说啊,就是从嘴巴开始,经过食管、胃,一直到十二指肠这一段的消化道。
这就好比是一条运输食物的高速公路,食物从嘴巴这个入口进去,沿着食管这条大道,到达胃这个大仓库,再经过十二指肠这个重要的中转站。
正常情况下啊,这条高速公路是顺畅运行的,可一旦出血了,那就像这条高速公路上突然出现了红色的警示灯,情况就变得有些麻烦了。
那为啥会出血呢?原因可真是五花八门。
有的时候就像是一个粗心的工人在装修房子,不小心把水管弄破了一样。
比如说,有些人有胃溃疡,胃里就像有个小坑洼,这个小坑洼如果受到胃酸的侵蚀,或者吃了什么刺激性的东西,就很容易把血管弄破,然后就出血了。
还有呢,食管如果被一些尖锐的东西划伤,就像一把小刀在食管上划了一道口子,这也会导致出血。
另外啊,有些人肝脏有问题,肝脏就像是一个大工厂,它生产的东西不正常了,就会影响到食管和胃底的血管,让这些血管变得又粗又脆,就像老化的橡胶管一样,很容易破裂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可不是个小事情。
这就像家里的屋顶漏水了,如果不及时处理,水就会越漏越多,把家里的东西都泡坏了。
在身体里呢,出血如果一直持续,人就会变得虚弱,脸色苍白得像一张白纸。
为什么呢?因为血液可是咱们身体的运输兵啊,它带着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处跑。
现在运输兵大量流失了,身体的各个器官就像等着粮食下锅的老百姓,得不到足够的供给,就开始闹毛病了。
人会感觉头晕目眩,就像喝醉了酒一样,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
那怎么知道是不是上消化道出血呢?这时候身体会给我们一些信号,就像警报器响了一样。
最明显的就是吐血或者拉黑便了。
吐血呢,就像从嘴里吐出红色或者咖啡色的液体,这红色就像是危险的信号旗,咖啡色呢,是因为血液在胃里待了一段时间,被胃酸给“加工”了一下。
拉黑便也很吓人,那黑便就像柏油一样,又黑又亮。
2019中医执业医师西医内科学考点: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
西医病因
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原因。
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病位在胃,与大肠、肝、脾关系密切。
本病是以瘀热互结为标,以脾胃虚弱、气血两虚为本的本虚标实病证。
初起多由火热之邪作祟,以标实为主。
若呕血便血不止,气随血脱可致亡阴、亡阳之“脱证”。
临床表现
(一)呕血与黑便
呕血与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三)贫血和血象变化
(四)发热
(五)氮质血症
大量血液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肠道被吸收,血中尿素氮浓度可暂时升高,称为肠源性氮质血症。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一)血常规
出血早期血象无明显改变,3~4小时后可出现不同水准的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计数轻至中度升高。
(二)肾功能
氮质血症,一次性出血后可引起BUN开始上升,24小时左右达高峰,4天左右恢复正常。
(三)胃镜检查
为当前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选方法。
一般主张在出血后24~48h内检查,称为急诊胃镜检查。
(四)其他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出血严重水准的估计和周围循环状态的判断
成人每日消化道出血>5mL即可出现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每日出血量50~100mL可出现黑便,胃内蓄积血量在250~300mL可引起呕血。
一次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