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共27页
- 格式:ppt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27
多形性红斑又名多形渗出性红斑,是一种原因尚未明确的急性非感染性的粘膜皮肤病。
可能由于皮肤小血管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也可能是因某些器官或系统疾病如红斑狼疮、红细胞增多症、恶性淋巴瘤等引起,月经、妊娠、寒冷等亦可引起本病。
(一)临床表现春秋季节多见,发病急骤,前驱症状。
皮肤红斑与虹膜状红斑是临床上较多见的类型。
少数为大疱型多形红斑。
一般只有灼热和瘙痒等不适感,依其临床不同特点,一般分为斑疹-丘疹型,水疱及大疱型,重症型三种。
少数比较严重的患者伴有鼻腔,生殖器、肛门的损害以及虹膜睫状体炎与脉络膜炎。
这种类型,临床上也称为重型多形红斑或斯-约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
又由于损害涉及多处外胚层组织,故也称"多窍糜烂性外胚层病".唇、颊、舌口腔粘膜损害:充血水肿、红斑、水疱、大面积糜烂,,疼痛剧烈,细菌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多见。
唇红部损害较口腔内侧粘膜更为明显。
肿胀、糜烂、血痂、脓痂。
应该明确,"多形红斑"的临床诊断依据必须有皮肤损害。
(二)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起病急骤,病程短暂,有局限性,复发,口腔粘膜为大面积充血、红斑、糜烂,唇红糜烂伴血痂。
皮肤损害多为红斑,虹膜状红斑、且多见于手掌与足底,这是比较有意义的诊断依据。
重症常伴有多窍性损害,全身反应明显。
由于损害的多形变异,临床上应与药疹、白塞综合征与天疱疮、类天疱疮相鉴别。
(三)治疗1.分析和追溯发生变态反应的可疑因素,并尽速予以纠正。
2.抗组胺药物适用于已停止服用可疑药物或食物的轻型病例。
可选用扑尔敏4mg,一日3次;吡咯醇胺2mg,口服每日2次,或2mg肌洼,每日2次;或息斯敏、安其敏等。
3.肾上腺素或异丙基肾上腺素可激活腺苷环化酶,使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浓度增加,阻止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从而抑制第1型变态反应。
但伴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患者禁用。
【疾病名】渗出性多形红斑【英文名】erythema multiforme exudativum【缩写】【别名】erythema multiforme;彩虹状红斑雁疮;出血性多形红斑;多形性红斑;猫眼疮;渗出性多形性红斑【ICD号】L51.9【概述】渗出性多形红斑(erythema multiforme exudativum)又名多形红斑(erythema multiforme),重症称史-约综合征,是一种原因尚不明了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
临床特点为多形性皮疹,对称性好发于手足背、前臂及小腿等部位,多见于春秋季节。
本病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雁疮”、“猫眼疮”相类似。
如《诸病源候论》雁疮候记载:“雁疮者,其状生于体上,如湿癣疬疡,多著四肢及遍身,其疮大而热疼痛,得此疮者,常在春秋二月八月雁来时,则发。
雁去时便瘥,故以为名”。
又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猫眼疮记载“初起形如猫眼,光彩闪烁,无脓无血,但疼痒不常,久则近胫”。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不明了,多见于春秋季节,女性较多。
【病因】尚不完全明了。
本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
即可能是皮肤小血管对某些致敏物质引起的变态反应。
其变应原可能为细菌、病毒、真菌、原虫、支原体或某些药物如磺胺类、水杨酸类,青霉素、砷剂等。
也可由于腐败食品鱼虾等,其他如X 线照射、月经紊乱,妊娠等也可伴发。
另外还与物理因素如寒冷和气候变化有关。
中医认为本病原因血热或脾虚湿盛、复感风热或风寒之邪以致营卫不和,气血凝滞郁于肤;或因饮食失常,食入禁忌而诱发。
【临床表现】临床特点为多见于春秋季节,对称性好发于手足背,前臂及小腿等部位的多形性皮疹。
是急性炎症性皮肤病。
1.皮疹呈多形性:开始多为红斑,以后可出现风疹块丘疹、结节或水疱、紫癜等。
红斑大小约如扁豆或指盖,颜色鲜红、中心暗红或紫红,可相互融合。
有些红斑中心可消退形成环状,或出现重叠水疱,形如虹膜,称彩虹状红斑,为本病特征性损害(图1,2)。
小儿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小儿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应该吃什么药。
*小儿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治疗的原则是对症处理和预防继发感染。
加强护理,做好消毒隔离,注意皮肤、口腔、眼部的卫生,以预防继发感染。
保证液量及热卡。
首先应去除可疑病因,如控制感染、停用可疑致敏药物、禁食易致敏食物。
其次进行对症治疗以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常用抗组胺药物、钙剂、维生素和皮质类固醇。
对重症型应使用大剂量激素静脉滴注,并加强护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增加营养,选择适当抗生素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等。
轻症患者可内服抗组胺剂、钙剂及维生素C或10%硫代硫酸钠10ml静脉注射,每天1次。
便秘者,可给盐类泻剂如硫酸镁。
发病若与HSV有关者,可用阿昔洛韦(无环鸟苷)有较好作用。
全身症状重或口腔黏膜损伤严重者,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及液体。
也可输血浆等支持疗法。
做好局部治疗,皮肤及黏膜破损处涂以甲紫(龙胆紫)溶液或抗生素可的松软膏。
口腔糜烂处宜吹入中药锡类散,可减轻疼痛,促进恢复。
眼部应用硼酸水经常冲洗,并涂抗生素可的松眼膏。
对重症病例,在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应用皮质激素。
可采用静脉给甲泼尼龙(甲基泼尼松龙)1~2mg/(kg·d),或地塞米松0.3~0.6mg/(kg·d),必要时根据病情可加大剂量,病情控制后改为口服,逐渐停用,一般疗程不超过一周。
如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不应用激素,以免发生严重不良后果。
抗生素的应用要慎重,以免加强过敏反应。
如有继发细菌感染存在,或在应用激素过程中,选用过敏反应少的抗生素。
注意处理心、肺并发症。
如有肾功能障碍,液体的输入量宜控制在最低需要限度内,液体输入速度要慢。
局部治疗对渗出性损害可用生理盐水或1:40次醋酸铝(burow液)湿敷,渗出水肿消退后外用氧化锌油,硼锌糊包扎。
多形红斑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多形红斑的病理病因,多形红斑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多形红斑病因由于多形渗出性红斑的病因迄今尚未明确,所以病因学说较多。
一、药物过敏反应主要指对具有过敏体质者而言,他们在使用某些药物后,容易引起变态反应,在皮肤、粘膜上出现多少不等的多种形态的红斑、水疱、糜烂等。
常见的有关致敏药物如磺胺类、抗生素、巴比妥类、保泰松、退热药、代兰丁或卡马西平等。
*二、免疫因素许多学者研究了免疫与多形渗出性红斑的关系,认为免疫因素也是发病的一种可能的因素。
如Kraeger等(1973)测定了5例多形渗出性红斑患者的巨噬细胞集聚活性(macrophage aggregation activity,MAA),其中2例MAA增加。
Safai等(1975)报告了两例由临床与组织学诊断的大疱性多形渗出性红斑患者血清和疱液中IgG均有升高现象;而早期疱液中补体成分下降,免疫复合物升高。
Kazmicrowski等(1978)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17例多形渗出性红斑的皮肤切片,发现所有在发病24h内早期损害的标本中,均在乳头层的小血管上显示有C3和/或IgM沉积。
*三、病毒感染Soltz-Szots(1963)报告用单纯疱疹病毒疫苗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时诱发了多形渗出性红斑。
Shelley(1967)用单纯疱疹病毒疫苗0.01ml作皮下注射,复制了多形渗出性红斑的发生。
除单纯疱疹病毒外,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白质炎病毒等都可作为抗原而诱发本病的发生,故多形渗出性红斑被公认为系一种变态反应。
四、细菌感染主要是化脓性球菌感染,它们作为抗原而致病。
包括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布鲁氏杆菌、白喉杆菌、类丹毒杆菌等。
五、支原体感染目前认为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使人致病的病原。
如Lyell等(1967)从2/13例严重多形渗出性红斑的水疱中分离出肺炎支原体、且补体结合抗体效价升高。
又从另外5例多形渗出性红斑患者的口咽部分离出肺炎支原体、口腔支原体和人类支原体I型。
工作单位:410011 长沙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平:女,硕士在读,主管护师收稿日期:2018-04-171例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患儿的护理刘 平 杨 红 梅婉贞关键词: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患儿;个案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5;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9)13-0158-02 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又称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S),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非化脓性炎症,以皮肤、黏膜多样化损害为其特征[1]。
本病与过敏体质有密切关系。
其发病率低而病死率高,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2]。
2016年9月,本科收治了1例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患儿,通过系统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效果显著,具体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患儿,男,1岁9月,诊断为急性支气管肺炎,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先心病:法洛四联症、房间隔缺损(继发孔),脐疝。
患儿以“咳嗽1月余,皮疹5d”为主诉抱送入院。
入院时体查:T39.4℃(肛温)、P160次/min、R40次/min,体重6.5kg,发育落后,精神较差,哭闹时口唇发绀,全身遍布潮红色烫伤样皮疹,相互融合,两侧对称,皮疹上可见破溃水疱,破溃处可见红色肉芽。
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罗音,胸骨左缘2~4肋间可闻及3~4/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腹部膨隆,有脐疝。
既往有牛奶过敏史。
家属诉患儿在外院使用“头孢他啶”2d后出现红色皮疹,1日内遍布全身。
入院后立即遵医嘱予以吸氧,并停用一切可疑药物,予对症处理(降温、抗感染、抑制炎症反应、补液、新氧糊剂外用护理等治疗),同时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增强抵抗力,记24h出入水量。
鉴于患儿病情危重,皮肤护理难度较大,多次请皮肤科医师会诊,结合临床护理经验,经过14d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出院。
2 护理措施2.1 环境护理 患儿全身皮疹,有破溃,免疫功能进一步低下,抵抗力弱,随时有感染的危险,给患儿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置于无陪护的单间病房予特级护理,维持室温24~26℃,湿度55%~65%,每日用负离子空气消毒机消毒3次,保持病房通风良好,注意避免对流风。
共用选项题:24-26页,共18题共用题干题:27-33页,共28题一、单选题[A1/A2](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16道题)1、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为A、口腔黏膜反复出现散在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B、牙龈、上腭等的口腔黏膜出现簇集的针头大小的透明水疱C、口腔黏膜出现白色凝乳状的斑点或斑块,不易擦掉D、皮肤及口腔黏膜出现丛集成簇的疱疹,并沿神经排列,不超过中线E、口腔黏膜、手掌、足底出现水疱、丘疹等病损正确答案:D2、与光照密切相关的唇炎是A、腺性唇炎B、慢性唇炎C、肉芽肿性唇炎D、变态反应性唇炎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E3、以下不符合淋球菌性口炎的临床表现的一项是A、可发生于上腭、颊、舌等口腔黏膜B、黏膜充血发红C、可有糜烂或浅表溃疡D、被覆白色凝乳状斑点或斑片E、假膜易擦去,呈现出血性创面正确答案:D淋球菌性口炎主要见于有口交史的患者,表现为口腔颊、舌、腭黏膜充血、发红,可有糜烂或浅表溃疡,并覆盖有黄白色假膜,假膜易于擦去,呈现出血性创面,而白色凝乳状斑点或斑片为急性假膜型念珠茵性口炎的临床表现。
4、有关多形渗出性红斑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皮肤损害为红斑、水疱B、口腔黏膜表现为大面积糜烂C、眼部病损为虹膜睫状体炎及前房积脓D、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E、所有患者都伴有明显的全身反应正确答案:E5、以下药物中具有避光作用的是A、二氧化钛B、肤轻松C、克霉唑E、金霉素正确答案:A6、以下不是梅毒的临床分型的一项是A、三期梅毒B、先天梅毒C、梅毒下疳D、一期梅毒E、二期梅毒正确答案:C7、以下关于慢性唇炎的临床表现。
描述不正确的是A、常累及上下唇部,唇部可见针头大小结节B、唇红可见黄白色或褐色脱屑、脱皮C、有局部干胀发痒刺痛或灼痛感D、唇红糜烂剥脱E、有炎性渗出物,形成黄色痂,或出血后凝结为血痂正确答案:A8、以下口腔黏膜病中通常不会出现上皮萎缩的是A、红斑病B、白斑病C、扁平苔藓D、口腔黏膜下纤维化E、以上都可以出现正确答案:B口腔红斑的病理表现为上皮萎缩,角化层极薄甚至缺乏,上皮钉突增大伸长,钉突之间的上皮萎缩变薄,使乳头层非常接近上皮表面,而结缔组织乳头内的毛细血管明显扩张,故使病损表现为红色;口腔扁平苔藓的典型病理表现为上皮不全角化,基底层液化变性以及固有层有密集的淋巴细胞呈带状浸润,少数也可出现上皮萎缩变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病理表现主要是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出现变性,上皮萎缩,钉突变短或消失;而口腔白斑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上皮增生,伴有过度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粒层明显,棘层增厚,上皮钉突伸长变粗,固有层和黏膜下层有炎性细胞散在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