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第五章存储论汇编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65
第五章习题解答1.某商品单位成本为5元,每天存贮费为成本的0. 1%,每次订货费为10 元。
已知对该商品的需求是100件/天,不允许缺货。
假设该商品的进货可以随时实现。
问应怎样组织进货,才能最经济。
解根据题意,其屈于“不允许缺货,补充时间极短”的经济订货批量存贮模型,可知K二5 元/件,C[=5X0. 1%二0. 005 元/件•天,Cg^lO 元,R二100 件/天。
因此有=/?/*=100X6. 32=632 (件)C= 72x0.005x10x100 =3. 16 (元/天)所以,应该每隔6. 32天进货一次,每次进货该商品632件,能使总费用(存贮费和订货费Z和)为最少,平均约3.16元/天。
若按年计划,则每年大约进货365/6. 32^58 (次),每次进货630件。
2.某仪表厂今年拟生产某种仪表30000个。
该仪表屮有个元件需要向仪表元件厂订购。
每次订购费用50元,该元件单价为每只0.5元,全年保管费用为购价的20%o (1)试求仪表厂今年对该元件的最佳存贮策略及费用。
(2)如明年拟将这种仪表产量提高一倍,则所需元件的订购批量应比今年增加多少?订购次数又为多少?解:(1)根据题意,其属于“不允许缺货,补充时间极短”的经济订货批量存贮模型。
确定以1年为时间单位,且R二30000只/年,C3二50元/次,K二0. 5 元/只;C| 二0. 2K=0. 1 元/只•年。
因此有最佳经济批量为最佳订货周期为心余號^83(年)最小平均总费用为C' = = 72x0.1x50x30000 =548 (元)(2)明年仪表产量提高一倍,则R 二60000只/年,其他己知条件不变,可得:因此所需元件订购批量比今年增加:7746-5477=2269 (只)全年订购次数:R n =—— :=6需=7. 75(次)比较n 二7和n 二8时的全年运营费用:n 二7时,订购周期t=l/7,年运营费用:⑴心厂疇出心79(元)n 二8时,订购周期t 二1/&年运营费用:C =60000x0,1+50x8=775 (元) 2x8比较两者的年运营费用,取"8,即全年订购8次,毎次订购批量60000/8 =7500 只。
第11章存储论存储论也称库存论(Inventory theory),是研究物资最优存储策略及存储控制的理论。
物资的存储是工业生产和经济运转的必然现象。
任何工商企业,如果物资存储过多,不但积压流动资金,而且还占用仓储空间,增加保管费用。
如果存储的物资是过时的或陈旧的,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反之,若物资存储过少企业就会失去销售机会而减少利润,或由于缺少原材料而被迫停产,或由于缺货需要临时增加人力和费用。
寻求合理的存储量、订货量和订货时间是存储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1 确定型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本节假定在单位时间内(或称计划期)的需求量为已知常数,货物供应速率、订货费、存储费和缺货费已知,其订货策略是将单位时间分成n等分的时间区间t,在每个区间开始订购或生产相同的货物量,形成t循环储存策略。
在建立储存模型时定义了下列参数及其含义。
D:需求速率,单位时间内的需求量(Demand per unit time)。
P:生产速率或再补给速率(Production or replenishment rate)。
A:生产准备费用(Fixed ordering or setup cost)。
C:单位货物获得成本(Unit acquisition cost)。
H:单位时间内单位货物持有(储存)成本(Holding cost per unit per unit time)。
B:单位时间内单位货物的缺货费用(Shortage cost per unit short per unit time)。
π:单位货物的缺货费用,与时间无关(Shortage cost per unit short, independent of time)。
t:订货区间(Order interval),周期性订货的时间间隔期,也称为订货周期。
L:提前期(order lead time),从提出订货到所订货物且进入存储系统之间的时间间隔,也称为订货提前时间或拖后时间。
第一章线性规划1.1 将下述线性规划问题化成标准形式 1 min z =-3x 1 + 4x 2 - 2x 3 + 5 x 4st.4x 1 - x 2 + 2x 3 - x 4 =-2 x 1 + x 2 - x 3 +2 x4 ≤ 14 -2x 1 + 3x 2 +x 3 -x 4 ≥ 2 x 1 ,x 2 ,x 3 ≥ 0,x 4 无约束2 min z = 2x 1 -2x 2 +3x 3- x 1 + x 2 + x 3 = 4 -2x 1 + x 2 -x 3 ≤ 6 x 1≤0 ,x 2 ≥ 0,x 3无约束st.1.2用图解法求解LP 问题,并指出问题具有唯一最优解、无穷多最优解、无界解还是无可行解。
1 min z =2x 1+3x 24x 1+6x 2≥6st 2x 1+2x 2≥4 x 1,x 2≥02 max z =3x 1+2x 2 2x 1+x 2≤2 st 3x 1+4x 2≥12x 1,x 2≥03 max z =3x 1+5x 2 6x 1+10x 2≤120 st 5≤x 1≤103≤x 2≤84 max z =5x 1+6x 2 2x 1-x 2≥21.3 找出下述LP 问题所有基解,指出哪些是基可行解,并确定最优解(1)min z =5x 1-2x 2+3x 3+2x 41st -2x 1+3x 2≤2 x 1,x 2≥0x 1+2x 2+3x 3+4x 4=7 st 2x 1+2x 2+x 3 +2x 4=3x 1,x 2,x 3,x 4≥01.4 分别用图解法与单纯形法求解下列LP 问题,并对照指出最优解所对应的顶点。
1 maxz =10x 1+5x 23x 1+4x 2≤9 st 5x 1+2x 2≤8 x 1,x 2≥02 maxz =2x 1+x 23x 1+5x 2≤15 st 6x 1+2x 2≤24x 1,x 2≥01.5 分别用大M 法与两阶段法求解下列LP 问题。
“管理运筹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管理运筹学”是一门研究企业管理中决策与优化问题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运筹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会运用运筹学工具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决策效率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运筹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2、掌握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等常用运筹学方法,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求解和分析。
3、理解运筹学在决策分析、资源优化配置、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能够运用运筹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运筹学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运筹学概述:介绍运筹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阐述运筹学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2、线性规划:介绍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数学模型、求解方法和实际应用,重点讲解线性规划在生产计划、资源分配等问题中的应用。
3、整数规划:介绍整数规划的基本概念、数学模型、求解方法和实际应用,重点讲解整数规划在排班安排、仓库管理等问题中的应用。
4、动态规划:介绍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数学模型、求解方法和实际应用,重点讲解动态规划在最优路径选择、生产策略制定等问题中的应用。
5、决策分析:介绍决策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风险决策、不确定决策和多目标决策等,重点讲解如何运用运筹学方法进行决策分析。
6、资源优化配置:介绍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供应链优化、库存管理和排班安排等,重点讲解如何运用运筹学方法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7、风险管理:介绍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等,重点讲解如何运用运筹学方法进行风险管理。
本课程总计36学时,分为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两个环节。
理论授课主要讲解运筹学的基本理论和常用方法,实践操作则通过案例分析和软件操作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运筹学应用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具体安排如下:1、理论授课:32学时,每周2学时,共16周。
2、实践操作:4学时,集中安排在学期末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