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图法”实现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换
- 格式:doc
- 大小:185.50 KB
- 文档页数:2
专题十六实物图与电路图转换——划重点之精细讲义系列知识点1:电路图1.认识电路元件符号 为了方便画图,人们常用图形符号来表示电路元件。
下表列出了几种常用电路元件及其符号。
元件符号元件交叉不相连的导线交叉相连的导线T型连接的导线符号元件符号2.电路图(1)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这样画电路图时不用画实物,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
(2)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 ①画电路图时,用铅笔画,便于修改; ②电路元件符号用规定的符号,不能自己随意改造;③画导线时,要横平竖直,不交叉,最好呈长方形,力求将电路图画得简洁美观,各部分大小比例适中; ④导线的中间不能有间隔,那样表示电路连接不好;⑤要合理安排电路元件符号,使; ⑥当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时,要根据实物图,。
知识2:通路断路短路类别概念图示特点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用电器工作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不工作短路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用电器不工作,电路中有较大电流,可能会烧坏电源知识点3:电路图和实物图的转化(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串联电路的连接∶从电源的正极,按顺序依次连接各电路元件。
并联电路的连接先串后并∶ ①从电源正极开始,先连接好电路中元件最多的一条路径;②找准分支点和汇合点,将另一条支路并列连接到第一条支路两端。
找分支点和汇合点时,可借助节点法,即无论导线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均可看成同一个点,从电源正极开始,依次用字母或数字标出各个节点,几个用电器共用的两个公共端即为分支点和汇合点。
如图所示,利用节点法可分析出A、B为两个公共端,可从电源正极开始,依次连接S、L1、S1 ,回到电源负极(如红线所示),然后将 L2、S2 并列连接到公共端 A、B两端(如蓝线所示)。
注意∶连接实物图时,导线不能交叉,导线的端点必须接在各元件的接线柱上。
(2)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串联电路:根据电流的走向依次将各电路元件用元件符号表示并连接起来。
电路图和实物图转换教案pdf教案标题:电路图和实物图转换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路图和实物图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够熟练地将电路图转换为实物图,以及将实物图转换为电路图。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电路图和实物图的转换。
教学资源:1. 教学用电路图和实物图范例。
2. 电子白板或黑板。
3. 学生用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电路图和实物图的概念,并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联系。
2. 引导学生思考电路图和实物图的作用,并讨论其重要性。
主体:1. 介绍电路图和实物图的基本符号和表示方法,包括电源、电线、电阻、灯泡等。
2. 针对电路图转换为实物图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解释和示范。
教师可以选择一到两个简单的电路图进行转换,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3. 针对实物图转换为电路图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解释和示范。
教师可以选择一到两个简单的实物图进行转换,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4. 给予学生一些练习机会,让他们独立尝试将电路图转换为实物图,以及将实物图转换为电路图。
5.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在转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予解答和指导。
总结:1. 总结电路图和实物图的概念、作用和转换过程。
2. 强调电路图和实物图转换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拓展活动:1. 给予学生更多复杂的电路图和实物图进行转换练习。
2.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电路图和实物图,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习作业,评估其转换电路图和实物图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教案撰写完成后,可以将其转换为PDF格式,并提供给学生和其他教师作为教学参考和学习资料。
实物图与电路图得转化方法先分析电路,不用着急连电源,先找那些用电器与电表就是并联得,找哪些就是串联得,最后连总电路。
但就是要注意一点:电流表与电压表得连接线柱不要接反了,否则得话要扣分得。
一,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一般有以下几个方法:1、先串后并法:从电源正极开始,先连接电路中元件最多得一条支路,再将其她支路并联在此支路上。
2、标号法:从电源正极开始,先连接电路中元件最多得一条支路,再将其她支路并联在此支路上。
3、标路径法:当您瞧到一个电路图,您先识别时串联还就是并联。
如果就是串联,比如说一个电路依次就是从正极到开关S到电器L1到用电器L2到负极,那么我们不妨先在草稿纸上写出电流得方向:+ →S →L1 →L2 →—,然后根据这个就可以依次连接实物图。
如果就是并联,那么我们先分清楚电流从正极到负极有几条路,比如说一个并联电路,它得干路就是从正极到开关S,支路一就是从开关S1到用电器L1,支路二就是从开关S2到用电器L2,那么我们分别写出两条支路得电流方向:+ →S →S1 →L1 –与+ →S →S2 →L2 →-- ,然后找出相同得部分,那么这些相同得部分就就是一条路了,再在不同德部分开始分岔,这样连接实物图,很有效。
二、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就是初中物理中常见得题目,在这里可做如下假设:(1)、导线像橡皮筋,可伸长可缩短,不会被扯断。
(2)、接点即可拆分,又可以合并。
并且能够移动,只要不夸任何电路元件。
(3)、电路元件可以挪动,只要不跨过任何接点。
(4)、导线可以拆股,可并股。
一般可以拆分多股,多股可以并为一股。
1、替换法、将实物图中得元件用特定得符号替换下来,再将图形整理成规范得电路图得一种方法。
替换时要注意:(1)、必须用特定得符号代替电路元件;(2)、接线柱上得连接位置不能改变;(3)、电源极性、电表正负接线柱不能颠倒。
2、节点法:(1)、在实物图中将各元件用字母标好;(2)、从电源正极出发,找到一个节点(就像三岔路口一样,两条或三条或更多导线交得一点),假定为A点。
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方法电路图中元件的连接方式有两种:电器串联,电器并联。
在串联电路中,电路只有一条通路,从电源的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各个元件,直到电源的负极。
在并联电路中,电路有多条支路,首先连一条元件比较多的支路,形成一个圈。
把剩余的元件尽量都留在圈里或圈外,避免出现导线相交的现象。
其次找到分点和合点。
分点是靠近电源的正极,导线分岔的地方。
合点是靠近电源的负极,导线汇合的地方.然后在从分点开始依次连接其它支路上的元件至合点。
倘若有电压表,最后把电压表并联在要测的用电器两端(注意电压表正负接线柱的正确接法和量程的正确选择).下面用并联电路来说明例: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分析:电灯L1、L2是并联,根据并联电路中,电路有多条支路,首先连一条元件比较多的支路,形成一个圈。
这个圈是有电源、开关S1、L1、电流表形成的,把它们依次连接起来如图3。
把L2、S2甩在这个圈外如图3。
在图1中,A点是导线分岔的地方,并且靠近电源的正极是分点,A点是在开关S1、L1之间,在实物图中分点和合点必须在接线柱上,图3中的对应点只能是在S1的左接线柱或L1的右接线柱。
B点是导线汇合的地方,并且靠近电源的负极是合点。
图3中的对应点只能是在电流表和负极之间,一般电源的正负极只接一根导线,所以汇合点在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从A出发依次连接S2、电灯L2至合点B,如图4实物图画电路图的方法:在串联电路中,由实物图画电路图非常容易,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把元件依次连接至电源的负极。
在并联电路中,由实物图画电路图的方法较难,其方法是首先找到分点和合点,分点和合点是在一个接线柱上接有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导线,靠近电源正极的是分点,靠近电源负极的是合点。
然后在分点和合点之间看并列接着几条支路(电压表可以看成一个支路),并列画出,在支路上先画出用电器,再画出开关或电流表.最后画出干路上的元件,补全电路。
下面用实例说明并联电路中实物图画电路图的步骤。
例1:根据图1画出电路图分析:如图1从电源的正极到电源的负极,电流有多条路径,故用电器是并联。
1 / 21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解决电路图及实物图互换的方法:①首先判定电路串并(如果混联,找出整体)2 / 21电路图与实物图互换②a .如果是串联:顺(或逆)电流流向依次把各元件首尾相连即可。
b.如果是并联:首先在原电路中找到电流的分开点,合并点并用符号表明。
把电流分开点各个用电器连在一起做到首首相连;同时把电流合并点各个元件接在一块做到尾尾相接把首尾各及电源的一端连接二、知识讲解课程引入:考点/易错点1、如何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的话,先根据电流如何走路从而分析出该实物图到底是串联还是并联。
若是串联电路,则较简单直接逐个顺次的连接就可以了,但注意画电路图的时候需要注意顺序性。
若是并联电路的话关键是先分析出电流到哪里分开的,也就是说要先找到节点,3 / 21电路图与实物图互换然后先画出并联电路这个大框架,后简单修改、添补就可以了。
考点/易错点2、如果简单有效的根据电路图连实物图根据实物图连接电路图需要注意顺序性,最简单的方法是先串后并,即先逐个顺次来连接,然后再把另一条电路并上去就可以了。
但是对于一些实在理解不过来的学生,可以现在电路图上把每一个电路元件符号的左右接线柱用1、2、3、4等数字符号标号,然后通过对应的实物的数字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4 / 21电路图与实物图互换三、例题精析【例题1】【题干】根据如图(甲)所示的实物图,在(乙)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答案】如下图5 / 21电路图与实物图互换【解析】由实物图可看出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到电流表后,其中一条经过电流表流向灯L1,另一条路过电流表但没经过而流向灯L2后回到电源的负极,故该电路的其中一条支路是L1及电流表串联,另一条支路是灯L2,开关接在干路中。
【例题2】【题干】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6 / 21电路图与实物图互换【答案】7 / 21电路图与实物图互换【解析】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方法,串联电路中,一般是由电源正极出发沿着电流方向遇到什么画什么。
专题1: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化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化是电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是学习电学必须掌握的,也是中考中常考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准确的掌握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化会使你以后学习电学得心应手。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关键看好电路图的连接,电流的流向;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关键是看好电流的分流和汇合。
1.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1)观察实物连接图,从电源的正极开始顺着电流的方向分析电流有几条路径回到电源负极,每个路径上都有哪些元件;(2)用规定的符号代替各元件,先完成一条电流路径上的元件符号,再完成其他条路径上的;(3)在对应的符号旁边标明对应的字母符号。
注意:(1)电路图中元件符号的位置要尽量与实物图中实物位置一致。
(2)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分开,测支路电流,从负接线柱分开,测干路电流;电流汇合到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测干路电流,汇合到负接线柱开,测支路电流。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1)串联电路:连接电路时,从电源的正极上用导线依次接好各个元件,最后接到电源的负极上。
(2)并联电路:先连接一条元件较多的支路,形成个“圈”,把剩余的元件都留在“圈”内或“圈”外(可避免导线交叉),再从分流点处引出导线,连接其他支路元件至汇合点。
注意:(1)连接前一定要断开开关,完成连接后,一定要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2)闭合开关前,一定要试触,如有异常,及时排除故障;(3)如果电路有多条路径,关键看在哪里分支,在哪里会合;(4)对于有电流表、电压表的电路注意:电流表需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需并联在电路中,并注意量程的选择;(5)连接电路时,导线绝对不允许交叉;(6)对于滑动变阻器要注意“一上一下”的接法以及电路的要求:滑片向左向右(或向上乡下)移动电阻对电流、灯泡亮度等的影响,正确选择下面的接线柱。
3.画电路图的一般要求:(1)完整地反映电路的组成,即要把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都画在电路之中,不能遗漏某一电路器件。
(2)规范地使用器件符号。
用“地图法”实现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换初中电学中根据实物连接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或者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一直是一个难点。
而这之中主要又难在并联电路。
但在转换过程中若能适当运用“地图法”,使之一目了然,或许对电路图与实物连接图的转换将不再困难。
本文试图通过几个实例针对并联电路对这一方法加以说明。
串联电路的画图和实物连接相对简单,此处不作赘述。
一、 将实物连接图转换为电路图。
第一步,在图1中标出两个分叉点,即节点,并分别标为“甲”、“乙”。
第二步,将电路图看作“地图”,将“甲、乙”两点看作两地,将连有器件的导线看作路线,可以看出从甲地到乙地有三条线路可以通达。
这三条线路分别为“甲→电源→S→乙”、“甲→L 1→S 1→乙”、“甲→L 2→S 2→乙”第三步,将三条线路用相应的三条平行线画出,并标明线路上的各个器件的名称,如图2所示。
第四步,将三条平行线的两端分别用竖线连接起来,如图3所示。
这样电路图就画成了。
初学时,往往将对应的电路图画出和实物图相似的布局甚至不能做到电路图横平竖直,对于稍复杂的实物图又时常出现不能正确判断各个器件所处的相对位置,诸如某个开关究竟处于支路还是干路上,处于哪条支路上等。
用这种方法画电路图可以有效地防止上述错误,且画出的图简洁、美观、明了。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三条平行的线路间的相对位置可以调换,因为这对并联电路的实质没有影响。
S 1 S S图1 乙图2甲 乙 甲 乙 甲 乙 图3二、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例题二、根据图4所示的电路图将图5 中的实物用笔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
第一步,由图4可知此为并联电路,于是将电路图看作图4’样式,得出三条“线路”第二步,依据图4’,将图55’所示。
第三步,取三“串”线路的任一“串”将其两端分别标为“甲”、“乙”,如图5’’所示, 将另外两“串”的两端分别连到甲、乙两点图4 图5 S 1 S 2 图4’ 甲图5’’S 2 图5’’’。
电路图概念理解:用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称为电路图。
用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称为电路图。
电路图比实物图更简洁、清晰。
一幅电路图就是实际电路的模型,因此电路图必须与实物图一致(电路元件的连接方法、顺序、状态)。
画电路图需注意的问题:(1)要画得横平竖直。
(2)用规定的符号。
(3)元件分布要均匀。
(4)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5)连接处注意打“点”。
1、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的电路图连接图乙的实物图。
3、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下列元件连成并联电路,开关S同时控制灯泡L1、L2,并画出电路图。
4、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下列元件连成并联电路,开关S同时控制灯泡L1、L2,开关S1只控制灯泡L1,开关S2只控制灯泡L2,并画出电路图。
5、火车在两节车厢之间有两间厕所,只有当两间厕所的门都关上时(每扇门相当于一个开关),车厢中指示牌内的指示灯才会发光,指示牌会显示“厕所有人”字样,提醒旅客两间厕所内都有人。
请你把图中的各元件符号连接成符合上述设计要求的电路图。
6、根据实物连接电路画对应电路图。
7、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完成图乙中各个元件的连接(用笔画线表示导线)。
8、请画出如图所示实物图的电路图。
9、按照图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中各个元件连接起来。
10、学习了电路相关知识后,小梦为学校门房设计了一种呼叫装置,要求:前后门来的客人均可呼叫,前门来人,红灯亮电铃响,后门来人,绿灯亮电铃响,请你帮小梦同学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11、楼道里,当晚上有人走动并发出声音时,灯自动亮起来,一分钟后,若再无声音就自动断开,而白天即使有人走动灯也不亮。
请在图中设计电路满足要求。
12、如图所示是知识竞赛抢答器的简明电路图,请将电路图连接完整,并符合下列要求:①甲(红色)、乙(黄色)、丙(绿色)三个抢答人员,无论哪一个闭合开关,裁判台上的电铃都会响;②不同颜色的灯泡能够区分是哪个抢答人员。
13、汽车的座椅和安全带插口相当于一个开关,人坐在座椅上时,座椅开关闭合,指示灯亮;将安全带插入插口时(这时插口开关闭合),指示灯又熄灭。
第5讲实物图与电路图转换——划重点初三期中期末之复习讲义考点1:电路图1.认识电路元件符号 为了方便画图,人们常用图形符号来表示电路元件。
下表列出了几种常用电路元件及其符号。
元件符号元件交叉不相连的导线交叉相连的导线T型连接的导线符号元件符号2.电路图(1)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这样画电路图时不用画实物,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
(2)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 ①画电路图时,用铅笔画,便于修改; ②电路元件符号用规定的符号,不能自己随意改造;③画导线时,要横平竖直,不交叉,最好呈长方形,力求将电路图画得简洁美观,各部分大小比例适中; ④导线的中间不能有间隔,那样表示电路连接不好;⑤要合理安排电路元件符号,使; ⑥当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时,要根据实物图,。
考点2:通路断路短路类别概念图示特点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用电器工作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不工作短路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用电器不工作,电路中有较大电流,可能会烧坏电源 考点3:电路图和实物图的转化(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串联电路的连接∶从电源的正极,按顺序依次连接各电路元件。
并联电路的连接--先串后并∶ ①从电源正极开始,先连接好电路中元件最多的一条路径;②找准分支点和汇合点,将另一条支路并列连接到第一条支路两端。
找分支点和汇合点时,可借助节点法,即无论导线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均可看成同一个点,从电源正极开始,依次用字母或数字标出各个节点,几个用电器共用的两个公共端即为分支点和汇合点。
如图所示,利用节点法可分析出A、B为两个公共端,可从电源正极开始,依次连接S、L1、S1 ,回到电源负极(如红线所示),然后将 L2、S2 并列连接到公共端 A、B两端(如蓝线所示)。
注意∶连接实物图时,导线不能交叉,导线的端点必须接在各元件的接线柱上。
(2)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串联电路:根据电流的走向依次将各电路元件用元件符号表示并连接起来。
第5讲实物图和电路图的转换课后专项突破及单元综合测——划重点初三期中期末之复习讲义1.如图所示实物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完成电路连接,要求:灯L1、L2串联,电压表只测量L1两端的电压,导线不交叉。
【答案】【详解】把L1左侧接线柱与L2右侧接线柱连接起来,然后把L1右侧接线柱与电压表的“3”接线柱相连接,如图所示:2.如图是小明连接的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的实物图,其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你在接错的导线上打“×”,并画出正确的导线。
【答案】【详解】原电路中,电压表与电阻短路是错误的,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电阻应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电阻的两端电压,改正后如下图所示:3.要利用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测量R x的阻值,请将电路连接完整。
【答案】【详解】电压表与R x并联,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与R x串联,电源为两节干电池,电压为3V,所以电压表用0~3V量程,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接线方式接入电路,故将B 接线柱与开关右端接线柱相连。
如图所示:4.在图中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伏安法测电阻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滑片向右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阻变大)【答案】【详解】滑片P向右滑,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滑片以左电阻丝连入电路中与电阻R x串联;电压表应与R x并联接入电路中,由于电源由两节干电池组成,电源电压为3V,所以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如下图5.如图所示是测电阻(阻值在4Ω左右)电路图,以笔画代替导线,完成电路的连接。
【答案】【答案】【答案】U【答案】【答案】【详解】右边的〇在串联在电路中,所以是电流表;上边的〇与电阻R1并联,所以是电压表;下边的〇与电源并联,所以是电压表,如图:10.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完成电路连接,要求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答案】【详解】由题意可知,要求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即电路的电流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则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右下接线柱与开关串联在电路中,如图所示:11.如图为可调亮度台灯,当顺时针调节旋钮(滑片)时,灯光变亮,请你按连接电路。
用“地图法”实现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换
初中电学中根据实物连接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或者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一直是一个难点。
而这之中主要又难在并联电路。
但在转换过程中若能适当运用“地图法”,使之一目了然,或许对电路图与实物连接图的转换将不再困难。
本文试图通过几个实例针对并联电路对这一方法加以说明。
串联电路的画图和实物连接相对简单,此处不作赘述。
一、 将实物连接图转换为电路图。
第一步,在图1中标出两个分叉点,即节点,并分别标为“甲”、“乙”。
第二步,将电路图看作“地图”,将“甲、乙”两点看作两地,将连有器件的导线看作路线,可以看出从甲地到乙地有三条线路可以通达。
这三条线路分别为“甲→电源→S
→乙”、“甲→L 1→S 1→乙”、“甲→L
2
→S 2→乙”
第三步,将三条线路用相应的三条平行线画出,并标明线路上的各个器件的名称,如图2所示。
第四步,将三条平行线的两端分别用竖线连接起来,如图3所示。
这样电路图就画成了。
初学时,往往将对应的电路图画出和实物图相似的布局甚至不能做到电路图横平竖直,对于稍复杂的实物图又时常出现不能正确判断各个器件所处的相对位置,诸如某个开关究竟处于支路还是干路上,处于哪条支路上等。
用这种方法画电路图可以有效地防止上述错误,且画出的图简洁、美观、明了。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三条平行的线路间的相对位置可以调换,因为这对并联电路的实质没有影响。
S 1 S S 图1 乙图2
甲 乙 甲 乙 甲
乙 图3
二、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例题二、根据图4所示的电路图将图5 中的实物用笔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
第一步,由图4可知此为并联电路,于是将电路图看作图4’样式,得出三条“线路”
第二步,依据图4’,将图5
第三步,取三“串”线路的任一“串”将其两端分别标为“甲”、“乙”,如图5’’所示, 将另外两“串”的两端分别连到甲、乙两点
图4 图5 S 1 S 2 图4’ 甲
图5’’ S 2 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