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可持续发展ppt
- 格式:ppt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22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两者的关系紧密相连。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经济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可持续发展则是普遍被认为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保证人类社会在未来长期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就区域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进行探析,重点阐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区域经济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地方性因素(如区域内的经济、社会、自然和历史文化等)所构成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制度。
区域经济作为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开放性和发展度将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地位以及人民的生计。
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都需要积极地发展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必须掌握好其核心要素。
资源是基本要素,其次是市场、劳动力、资金、技术和产业等。
同时,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居民消费结构、支出结构等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需要通过改善资源配置、加强人力培养、吸引资本和技术等多种手段,来推动区域经济加速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证当前人类生活需求满足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的生活质量,保护自然环境的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意味着人们要以新的眼光来看待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追求利润,更是要求在寻求长期利益的基础上满足短期需求。
在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下,全球经济体系发生了转变,包括对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垃圾分类、废弃物再利用、森林种植、节水等环保措施的实施。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
三、的相互作用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方案能够使得区域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降低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相较于单一的经济因素,区域经济直接的关联因素都与环境和生态问题相关。
试想,如果在一个重要生机资源的区域进行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可能会导致某些华丽的景色消失,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暴露出区域发展的突出冲突和变化带来的区域环境问题等等,故有必要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区域的环境并有所取舍。
•发展经济学概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目录•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创新、创业与经济发展01发展经济学概述发展经济学的定义与特点定义: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转型以及相关政策与战略的学科。
强调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重视政策分析与实证研究。
01 02 031 2 301 02 030102起源20世纪50年代至60…20世纪70年代至80…20世纪90年代至今未来展望030405发展经济学的历史与发展02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增长迅速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实现了显著的经济增长,特别是在亚洲和非洲地区。
产业结构多样化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正在从以农业为主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变,尤其是信息技术、金融和旅游等领域。
城市化进程加速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贫困和不平等基础设施落后教育和卫生问题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推进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A B C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03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经济发展的概念、特点、与经济增长的区别与联系。
经济发展的定义与内涵从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到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演变。
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激进主义等流派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
经济发展理论的流派经济发展理论概述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社会政策经济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经济发展政策的实践与效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东亚奇迹、拉美债务危机、非洲贫困化等案例的分析。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政策援助方式、援助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应对策略。
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基于当前全球经济形势,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6章区域经济传递理论◆区域经济传递的内涵和内容◆经典区域经济传递理论的流变◆区际要素流动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区际产业转6.1区域经济传递的内涵和内容1.区际经济传递概念的界定区域传递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间经济发展中的某些因素相互影响、波及而使区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
2.区际经济传递的基本要素包括四类基本要素:(1)传递的起始区域。
(2)传递的接受区域。
(3)传递对象。
包括商品、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直接对象,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增长或失衡等结构上的变化。
(4)传递渠道。
指经济传递的物质载体及其联系,如贸易的销售网络、要素流动的渠道等。
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企业迁徙或产业转移等。
6.2经典区际经济传递理论的流变6.2.1 缪尔达尔的回波效应—扩散效应学说缪尔达尔《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1957 ),分析地理上二元经济结构的成因,提出“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其区际经济传递理论又称为“回波效应——扩散效应”学说。
“回波效应”指劳动力、资本、技术、资源等要素因收益率差异或其他一些非经济因素而发生的由落后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的现象。
“回波效应”的原因主要表现在:(1)人口追求高工资流向发达地区。
(2)资本追求高回报流向发达地区。
(3)发达地区存在贸易与市场竞争优势。
二元经济结构中,当发达区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人口稠密、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资本过剩、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等原因,出现集聚不经济。
发达区域的资本、技术为追求更高的边际效益,开始向周边落后区域扩散,带动周边落后区域经济发展。
这种倾向于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的效应,即为“扩散效应”。
6.2经典区际经济传递理论的流变由市场机制的作用,回波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是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际经济差异。
发展中国家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政府在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同时,不应等待扩散效应来消除区域差距,应防止区域差距过大,采取刺激落后区域的发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