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专题-巧妙求和
- 格式:docx
- 大小:14.14 KB
- 文档页数:4
四年级奥数专题巧妙求和【一】求1~20这20个连续自然数的所有数字之和。
练习1、求1~50这50个连续自然数的所有数字之和。
2、求3~19连续自然数的全部数字之和。
【二】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
现在有4把钥匙和4把锁,但不知道哪把钥匙开哪把锁,最多要试多少次就能配好全部的钥匙和锁?练习1、现在有8对钥匙和锁混在一起,不知道哪把钥匙配哪把锁,最多要试多少次就可以把它们全部配成对?2、有9颗钢珠,其中8颗一样重,另有一颗比这8颗略轻,用一架天平最多称多少次,就可以找到那颗较轻的钢珠?【三】思雨读一本长篇小说,他第一天读20页,从第二天起,他每天读的页数都比前一天多2页,第11天读了40页,正好读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练习1、王师傅做一批零件,第一天做了4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做3个,第15天做了82个,正好做完,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2、张琳读一本故事书,她第一天读了15页,从第二天起,每天读的页数都比前一天多5页。
最后一天读了40页恰好读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四】45把锁的钥匙都搞乱了,为了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至多要试多少次?练习1、有60把锁的钥匙搞乱了,为了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至多要试多少次?2、有一些锁的钥匙搞乱了,已知至多要试45次,就能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问一共有几把锁的钥匙搞乱了?【五】某班有30个同学,每两个同学互通一次电话,那么他们一共通了多少次电话?练习1、竹苑小学进行象棋比赛,每个参赛选手都要和其他所有的选手各赛一场,如果有15人参加比赛,问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2、一次生日party中,参加的有20位同学和3位老师,每两人之间握一次手。
那么一共握了几次手?【六】求1~99中连续自然数的所有数字之和。
练习1、求1~199的199个连续自然数的所有数字之和。
2、求1~999的999个连续自然数的所有数字之和。
3、求1~210连续自然数的全部数字之和。
4、求1~299连续自然数的全部数字之和。
巧妙求和【一】求1~20这20个连续自然数的所有数字之和。
练习1、求1~50这50个连续自然数的所有数字之和。
2、求3~19连续自然数的全部数字之和。
【二】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
现在有4把钥匙和4把锁,但不知道哪把钥匙开哪把锁,最多要试多少次就能配好全部的钥匙和锁?练习1、现在有8对钥匙和锁混在一起,不知道哪把钥匙配哪把锁,最多要试多少次就可以把它们全部配成对?2、有9颗钢珠,其中8颗一样重,另有一颗比这8颗略轻,用一架天平最多称多少次,就可以找到那颗较轻的钢珠?【三】思雨读一本长篇小说,他第一天读20页,从第二天起,他每天读的页数都比前一天多2页,第11天读了40页,正好读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练习1、王师傅做一批零件,第一天做了4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做3个,第15天做了82个,正好做完,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2、张琳读一本故事书,她第一天读了15页,从第二天起,每天读的页数都比前一天多5页。
最后一天读了40页恰好读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四】45把锁的钥匙都搞乱了,为了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至多要试多少次?练习1、有60把锁的钥匙搞乱了,为了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至多要试多少次?2、有一些锁的钥匙搞乱了,已知至多要试45次,就能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问一共有几把锁的钥匙搞乱了?【五】某班有30个同学,每两个同学互通一次电话,那么他们一共通了多少次电话?练习1、竹苑小学进行象棋比赛,每个参赛选手都要和其他所有的选手各赛一场,如果有15人参加比赛,问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2、一次生日party中,参加的有20位同学和3位老师,每两人之间握一次手。
那么一共握了几次手?【六】求1~99中连续自然数的所有数字之和。
练习1、求1~199的199个连续自然数的所有数字之和。
2、求1~999的999个连续自然数的所有数字之和。
3、求1~210连续自然数的全部数字之和。
4、求1~299连续自然数的全部数字之和。
巧妙求和
基本概念
1 数列: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
2 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
首项:数列中的第一项
末项:数列中的最后一项
项数:数列中项的个数
3 等差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公差:后项与前项的差
4 等差数列求和
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例1:数列4,10,16,22…52共有多少项?
例2:等差数列9,12,15,18…,2004,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
例3:等差数列1000,993,986,979,…20,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
例4:已知等差数列3,7,11,15,…,则该等差数列第100项是多少?
例5:求等差数列1,6,11,16,…的第61项。
例6:求等差数列307,304,301,298,…第99项。
例7:有这样一列数:1,2,3,4,…98,99,100.请求出这列数各项相加之和。
例8:求等差数列2,4,6,…48,50的和。
例9:用简便方法计算(100+102+104+...+200)-(1+5+9+13+ (97)
作业:
1.3+5+7+9+…+63
2.100+110+120+…+350
3.160+154+148+…+16
4.2+3-4+5+6-7+8+9-10+11+12-13+…+101+102-103。
四年级奥数专题巧妙求和(一)专题简析: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
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数列中项的个数称为项数。
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的差称为公差。
这一周学习“等差数列求和”。
需要记住三个非常重要的公式:“通项公式”、“项数公式”、“求和公式”。
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例1:有一个数列:4,10,16,22,…,52,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分析与解答:容易看出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6,首项是4,末项是52,要求项数,可直接带入项数公式进行计算。
项数=(52-4)÷6+1=9,即这个数列共有9项。
练习一1,等差数列中,首项=1,末项=39,公差=2,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2,有一个等差数列:2,5,8,11,…,1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3,已知等差数列11,16,21,26,…,10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例2:有一等差数列:3,7,11,15,……,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00项是多少?分析与解答: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3,公差是4,项数是100。
要求第100项,可根据“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进行计算。
第100项=3+4×(100-1)=399练习二1,一等差数列,首项=3,公差=2,项数=10,它的末项是多少?2,求1,4,7,10……这个等差数列的第30项。
3,求等差数列2,6,10,14……的第100项。
例3:有这样一个数列:1,2,3,4,…,99,100。
请求出这个数列所有项的和。
分析与解答:如果我们把1,2,3,4,…,99,100与列100,99,…,3,2,1相加,则得到(1+100)+(2+99)+(3+98)+…+(99+2)+(100+1),其中每个小括号内的两个数的和都是101,一共有100个101相加,所得的和就是所求数列的和的2倍,再除以2,就是所求数列的和。
四年级巧妙求和奥数题摘要:一、巧妙求和的概念二、例题1:刘俊读一本长篇小说三、例题2:等差数列的求和四、练习题:等差数列的求和五、举一反三- 巧妙求和(一)微课视频六、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求和正文:一、巧妙求和的概念巧妙求和是奥数中的一种解题方法,它主要涉及到对数字的合理分组和配对,以便顺利解决一些有关自然数的计算问题。
这种方法需要根据题目的具体特点来运用,让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二、例题1:刘俊读一本长篇小说刘俊第一天读30 页,从第二天起,他每天读的页数都前一天多3 页,第11 天读了60 页,正好读完。
这本书共有多少页?【思路导航】此题可以运用巧妙求和的方法解决。
首先,将刘俊读书的天数分组,第一天单独一组,剩下的天数为一组。
然后,根据每天读书的页数,将每组的页数配对,即第一天的30 页和第11 天的60 页配对,剩下的天数的页数互相配对。
最后,将配对后的页数相加,即可得到这本书的总页数。
三、例题2:等差数列的求和有一个等差数列:2.5,8,11,...,101。
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思路导航】此题可以运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解决。
首先,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可以求出公差为4。
然后,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Sn = n * (a1 + an) / 2,其中Sn 为等差数列的和,n 为项数,a1 为首项,an 为末项。
将已知的首项、末项和公差代入公式,即可求得项数n。
四、练习题:等差数列的求和1.等差数列中,首项为1,末项为39,公差为2。
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2.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4,项数为100。
求第100 项的数值。
【参考答案】1.等差数列共有20 项。
2.第100 项的数值为397。
五、举一反三- 巧妙求和(一)微课视频微信公众号:小学数学奥数课堂六、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求和求和:(中等难度) 如图1-1 所示的表中有55 个数,那么它们的和加上多少才等于1994?【参考答案】1 + 7 + 13 + 19 + 25 + 31 + 37 + 43 + 49 + 55 + 61 +2 + 8 + 14 + 20 + 26 + 32 + 38 + 44 + 50 + 56 + 62 +3 + 9 + 15 + 21 + 27 + 33 +39 + 45 + 51 + 57 + 63 + 10 + 16 + 22 + 28 + 34 + 40 + 46 + 52 + 58 + 64 + 11 + 17 + 23 + 29 + 35 + 41 + 47 + 53 + 59 + 65 = 1994 【总结】本文通过四年级巧妙求和奥数题的例子,介绍了巧妙求和的概念和应用。
(四年级)备课教员:* * *第八讲巧妙求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等差数列及各个相关名称。
2.利用规律来简便求出等差数列的项数。
能力目标根据实际情况会判断所求的总和是否是求等差数列的总和。
情感目标善于发现善思考,提高计算能力。
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和思维习惯。
二、教学重点:利用规律来简便求出等差数列的项数。
三、教学难点:理解等差数列的意义,知道等差数列中各部分的名称,掌握求尾项和项数的公式。
四、教学准备:PPT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设计意图:故事引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师:今年上课前,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高斯7岁那年开始上学。
10岁的时候,他进入了学习数学的班级,这是一个首次创办的班,孩子们在这之前都没有听说过算术这么一门课程。
数学教师是布特纳,他对高斯的成长也起了一定作用。
一天,老师布置了一道题,1+2+3……这样从1一直加到100等于多少。
高斯很快就算出了答案,起初高斯的老师布特纳并不相信高斯算出了正确答案:"你一定是算错了,回去再算算。
”高斯说出答案就是5050,高斯是这样算的1+100=101,2+99=101……1加到100有50组这样的数,所以50×101=5050。
布特纳对他刮目相看。
他特意从汉堡买了最好的算术书送给高斯,说:“你已经超过了我,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你了。
”接着,高斯与布特纳的助手巴特尔斯建立了真诚的友谊,直到巴特尔斯逝世。
他们一起学习,互相帮助,高斯由此开始了真正的数学研究。
师:听了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生:学生回答。
师:高斯是利用什么方法去求1至100这100个数的和?生:分组的方法。
师:是的,就是把头尾两两分组。
为什么要这样分组呢?生:因为这样分组后,每组的和都是一样的。
师:这位同学讲的太棒了!是的,这样分组,刚好每组的两个数的和是一样的。
这也是我们在计算中一种重要的方法,也就是分组法。
接下来我们就要用这种方法去解答我们数学问题。
巧妙求和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首项,末项以及项数的概念,掌握数列求和的公式②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能利用数列求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数列求和公式及其适用条件教学难点: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知识引领与方法]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X公差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X项数÷2巧妙求和(一)[例题精选及训练]【例1】等差数列4,10,16,22,…,52共有多少项?练习:1.等差数列中,首项=7,末项=119,公差=4。
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2.等差数列2,5,8,11,…,101共有多少项?3.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5,末项是117,总和是976,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例2】已知等差数列3,7,11,15,…,则该等差数列的第100项是多少?练习:1.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3,公差=2,项数=10,则它的末项是多少?2.已知等差数列1,4,7,10,…,则该等差数列的第30项是多少?3.已知等差数列2,6,10,14,…,则该等差数列的第100项是多少?【例3】有这样的一个数列1,2,3,4,…,99,100,请你求出这列数各项相加的和。
练习:计算下面各题。
(1)1+2+3+4+…+49+50(2)6+7+8+9+…+75(3)100+99+98+…+61+60【例4】求等差数列2,4,6,…,48,50的和练习:计算下面各题。
(1)2+6+10+14+18+22(2)5+10+15+20+…+195+200(3)99+96+93+…+21+18【例5】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第4项为21,第6项为33,那么它的第8项是多少?练习:1.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第5项是19,第8项是61,那么它的第11项是多少?2.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第3项是10,第7项是26,那么它的第12项是多少?3.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第2项是10,第6项是18,那么它的第110项是多少?[课堂练习]1.有一个等差数列:9、12、15、18、...、2004,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2.已知等差数列:1000、993、986、979、...、20,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3.求等差数列:1、6、11、16、...的第61项。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巧妙求和一、知识要点某些问题,可以转化为求若干个数的和,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同样要先判断是否求某个等差数列的和。
如果是等差数列求和,才可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在解决自然数的数字问题时,应根据题目的具体特点,有时可考虑将题中的数适当分组,并将每组中的数合理配对,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二、精讲精练【例题1】刘俊读一本长篇小说,他第一天读30页,从第二天起,他每天读的页数都前一天多3页,第11天读了60页,正好读完。
这本书共有多少页?【思路导航】根据条件“他每天读的页数都比前一天多3页”可以知道他每天读的页数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即30、33、36、……57、60。
要求这本书共多少页也就是求出这列数的和。
这列数是一个等差数列,首项=30,末项=60,项数=11.因此可以很快得解:(30+60)×11÷2=495(页)想一想:如果把“第11天”改为“最后一天”该怎样解答?练习1:1.刘师傅做一批零件,第一天做了30个,以的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做2个,第15天做了48个,正好做完。
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2.胡茜读一本故事书,她第一天读了20页,从第二天起,每天读的页数都比前一天多5页。
最后一天读了50页恰好读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3.丽丽学英语单词,第一天学会了6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学1个,最后一天学会了16个。
丽丽在这些天中学会了多少个英语单词?【例题2】30把锁的钥匙搞乱了,为了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至多要试几次?【思路导航】开第一把锁时,如果不凑巧,试了29把钥匙还不行,那所剩的一把就一定能把它打开,即开第一把锁至多需要试29次;同理,开第二把锁至多需试28次,开第三把锁至多需试27次……等打开第29把锁,剩下的最后一把不用试,一定能打开。
所以,至多需试 29+28+27+…+2+1=(29+1)×29÷2=435(次)。
练习2:1.有80把锁的钥匙搞乱了,为了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至多要试多少次?2.有一些锁的钥匙搞乱了,已知至多要试28次,就能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
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专题-巧妙求和(一)
专题简析: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数列中项的个数称为项数.
相邻两项的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的差称为公差.
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例1:有一个数列:4,10,16,22,…,52,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分析:容易看出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6,首项是4,末项是52,要求项数,可直接带入项数公式进行计算.
项数=(52-4)÷6+1=9
答:这个数列共有9项.
试一试1:有一个等差数列:2,5,8,11,…,1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例2:有一等差数列:3,7,11,15,……,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00项是多少?
分析: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3,公差是4,项数是100.要求第100项,可根据“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进行计算.
第100项=3+4×(100-1)=399
试一试2:求1,4,7,10……这个等差数列的第30项.
例3:有这样一个数列:1,2,3,4,…,99,100.请求出这个数列所有项的和.
分析:等差数列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1+2+3+…+99+100=(1+100)×100÷2=5050
试一试3:6+7+8+…+74+75
例4:求等差数列2,4,6,…,48,50的和.
分析: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50-2)÷2+1=25
首项=2,末项=50,项数=25
等差数列的和=(2+50)×25÷2=650
试一试4:9+18+27+36+…+261+270
巧妙求和(二)
专题简析:
某些问题,可以转化为求若干个数的和.先判断是否是求某个等差数列的和.如果是等差数列求和,才可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例1:刘俊读一本长篇小说,他第一天读30页,从第二天起,他每天读的页数都比前一天多3页,第11天读了60页,正好读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分析:根据“每天读的页数都比前一天多3页”可知他每天读的页数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即30、33、36、……57、60.这列数是一个等差数列,首项=30,末项=60,项数=11带入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得:(30+60)×11÷2=495(页)
试一试1:丽丽学英语单词,第一天学会了6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学1个,最后一天学会了16个.丽丽在这些天中学会了多少个英语单词?
例2:30把锁的钥匙搞乱了,为了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至多要试几次?
分析:开第一把锁时,如果不凑巧,试了29把钥匙还不行,那所剩的一把就一定能把它打开,即开第一把锁至多需要试29次;同理,开第二把锁至多需试28次,开第三把锁至多需试27次……等打开第29把锁,剩下的最后一把不用试,一定能打开.所以,至多需试29+
28+27+…+2+1=(29+1)×29÷2=435(次).
试一试2:有10只盒子,44只羽毛球.能不能把44只羽毛球放到盒子中去,使各个盒子里的羽毛球只数不相等?
例3:某班有51个同学,毕业时每人都和其他的每个人握一次手.那么共握了多少次手?
分析1:假设51个同学排成一排,第一个人依次和其他人握手,一共握了50次,第二个依次和剩下的人握手,共握了49次,第三个人握了48次.依次类推,第50个人和剩下的一人握了1次手,这样,他们握手的次数和为:
50+49+48+…+2+1=(50+1)×50÷2=1275(次)
分析2:每个同学都要握手51-1=50次.而每两人就重复算了1次.所以实际握手次数:51×50÷2=1275(次)
试一试3:学校进行乒乓球赛,每个选手都要和其他所有选手各赛一场.如果有21人参加比赛,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