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申报表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附件2全省民主法治村标准一、村党支部、村委会把民主法治单位创建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规划、有目标、有措施、有专人负责。
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认真执行。
三、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并逐步完善符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的村规民约和各项规章制度。
四、村民自治组织健全,“四民主”、“两公开”等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一)民主选举规范有序,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都能依法选举或推选产生,选举程序规范,选举秩序良好,选举结果群众满意。
(二)民主决策切实落实,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健全,凡涉及重大建设投资和财务收支以及有关全体村民共同利益的重大问题,能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并经村民大会讨论通过。
(三)民主管理扎实细致,村干部依法实行民主管理,村委会公章、财务账目、集体资产、用人制度等管理有序。
(四)民主监督推进有力,村干部依法接受村民监督,定期报告工作,接受群众评议,村务公开制度健全,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没有发生因村级帐目不清、村务不公开而引发的群众上访事件。
五、法制宣传教育实现了制度化。
做到宣传骨干、普法教材、学法时间和宣传阵地(农民夜校等)“四落实”。
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全年累计学法时间不少于15天;千人以上和千人以下的行政村要各有5-7名和3-5名普法学习宣传员、辅导员,对村民进行每年不少于10天各种形式的法律知识培训。
通过学法用法,村干部的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广大村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参与民主管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明显增强。
六、治保、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农村不稳定因素能够及时消除,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能依法妥善解决,村民生产、生活秩序稳定,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无重大刑事案件和群众性械斗发生,无“民转刑”案件。
七、农村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村民安居乐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协调发展。
附件3全省民主法治社区标准一、社区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地方人民政府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做到有方案、有内容、有措施、有检查。
稔子园村创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材料我稔子园村位于谢岗镇西部,与樟木头镇、常平镇、桥头镇相邻,土地总面积为2.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6户,共635人,育龄妇女数129人。
我村为不断提高村民的自治能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着力完善基层人口计生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实行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
我村在这几方面做了如下工作:一、在自我教育上,我村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的优势,定期组织村民学习人口和计划生育相关政策法规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知识。
为了切实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使群众自觉地实行计划生育。
村计生协会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努力抓好宣传教育。
一是利用协会活动室、黑板报、发放宣传品等形式,搞好经常性的宣传活动。
通过面对面,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二是利用春节、“五.二九”协会活动日、“七.一一”世界人口日等重大节日,进行计划生育集中宣传,教育群众。
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型生育观念。
二、在自我管理上,为促进人口计生长效工作机制的建全。
特别强化组织建设,明确责任。
建好协会组织是做好计生协工作的前提,为此,村两委成立了计划生育协会理事会,并由书记担任会长,理事成员由专职计生干部和两委成员以及老干部组成,会员小组长由村组长担任,目前共有协会会员138人,并且创建协会会员之家,增强协会的吸引力。
在上级计生部门的指导下,积极筹措资金,在村协会建起了标准的会员活动室,方便了会员学习和活动,由此协会活动开展的非常的稳定。
为了更有效的开展好协会工作和强化队伍素质,因此,村协会组织会员每半年学习一次,计生协每月定期召开人口计生工作例会,汇报近期计生的工作状况,及时掌握群众的生育、节育、不育、避孕和生殖健康动态情况,并建立村级人口计生层级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职责,以这种形式全面提高我村计划生育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睦化乡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申报表第一篇:睦化乡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申报表附件4黔南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申报表申报单位名称长顺县睦化乡斗篷村所在县(市、区)名称长顺县填表日期2011年12月27日黔南州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制一、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成果二、推荐意见第二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总结报告xx镇xx石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申报材料一、基本情况xx镇xx石村地处xx镇小拱桥上边,距镇政府3公里,全村所辖面积7314.8亩、耕地3265亩,有1456户、4452人。
农民人均纯收入4520元,是永川市“五好村”、文明村、信用村。
村投入资金近12万余元,新建15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活动用地500平方米,办公设施齐备。
二、近年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一)、我村在实施村民自治过程中,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通过柠民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委会领导班子民主选举了村务公开领导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等自治机构。
建立健全了职能职责和各项规章制度。
使村各项工作能够正常健康的发展。
(二)、村务公开做到规范,全面真实。
我村按照村务公开规范要求,投入资金1500余元,在村办公室处建立了村务公开栏12平方米,确定每季度的首月1 5日为村务公开日,1 6日为村务公开接待曰。
在公开内容上严格按党务、政务、村务、财务、服务等6类公开,对村民提出质疑的、特别关心的事务,在公开栏中及时有针对性的公开。
(三)、民主决策科学规范。
村民议事内容依照法律和有关政策莹办法,招商引资项目、集体土地承包和租赁办法等重大事项都必须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形成决议后,交村委会实施。
2007年3月召开村民代表会商议整治小拱桥到产纸沟公路后,与沿线企业商量,筹资20万元对小拱桥到产纸沟7公里公路进行维修整治,并于年底完工;以投资5万元维修整治粟苏路段1.5公里。
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试点申请表申报单位(盖章):***市***区***乡人民政府乡村名****村自然村数量(个)9所属市、县乡镇(街道)***户籍人口(人)1364常住人口(人)1327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2100村域面积2160 耕地面积(亩)1420村均集体年均收入(万元)/创建工作负责人姓名***日常工作联系人姓名*** 职务村主任职务电话电话手机*** 手机***一、自然环境和经济概括(200字左右)(填入此栏,篇幅不够可另附页):见附1二、创建基础条件(1000字左右)(填入此栏,篇幅不够可另附页):见附2三、创建内容(1000字左右)(从发展定位、创建模式、工作重点等方面叙述)(填入此栏,篇幅不够可另附页):见附3四、典型推荐见:附4五、多媒体证明材料见:附5申请单位:(盖章)年月日县(区)主管部门审核意见(盖章)年月日省级主管部门复核意见(盖章)年月日自然环境和经济概括****村位于***区***乡渠江西岸,辖区总面积约2160亩,总户数364户,人口1364人,现有耕地1420亩,在改革开放的引导下,****村打破了以传统式的农业为主,以畜牧业为副的方式,在发展经济方面进行了改革。
农业在多种经营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大葱、辣椒、豇豆、香芋等的大规模种植,极大的促进了本村经济的发展,全村经济纯收入1650万元,人均收入12100元。
该村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热量充足,雨量丰沛,空气湿度大,日照少,霜期短,风力小。
年平均气温17.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37.8℃。
多年大于或等于10℃以上的年积温5600℃,无霜期长达306-328天。
我村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43% 的降水量集中于作物生长旺盛的夏季。
多年平均径流系数0.48,即降水量的48%汇入河川,52%为土壤吸收和植物蒸腾所消耗。
由于地处丘陵带,夏季炎热多雨,土壤淋溶强烈,土地半沙夹,表层经人工耕作熟化的土壤,有机质明显提高,利于轮流种植多品种农作物;山地为自然次生植被,土壤演化较慢,土层瘠薄;土壤以泥石为主。
邹平县韩店镇西王村群众自治示范村申报材料西王村现690人,160户,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50人,14岁以下独生子女31户。
计生协会理事5人,会员小组4个,会员72人。
我村现拥有6家民营企业(其中3家上市公司)、15家三产企业, 009年实现销售收入190.8亿元。
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省级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中国经济十强村”等光荣称号。
长期以来,该村把人口计生工作与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不断强化组织建设、宣传教育和优质服务,努力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水平,确保人口计生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企业发展齐头并进、协调推进。
近二十年来,我村及企业无违法生育现象发生。
一、强化计生组织网络的保障能力。
近年来,随着村企业的不断壮大和新形势的变化,该村通过建章立制、加强管理,推进了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在村、集团及企业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层层抓落实的良好计生工作运行机制。
同时,深化计划生育群众自治,探索出了“企业和村委负总责、计生协会当骨干、服务小组担重任、育龄群众(职工)做主人”的计生管理与服务新模式,计生协会成立了四个服务小组,通过竞争上岗、公推直选的方式把文化程度高、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强的年轻同志选拔到协会组织中,将计生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交给协会去办。
通过理事会员献爱心、送温暖、管子女、帮亲戚、带四邻,倾听和反映群众的意见与诉求,维护育龄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增强群众的集体认同感,提高了群众计划生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二、强化新型生育文化的宣传渗透。
坚持把宣传教育放在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首位,以建设新型生育文化为主线,以人口学校、文化广场、新生育文化宣传一条街、演讲比赛等为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中央《决定》精神、计生法律法规、科普知识送到群众心中,真正做到入心、入脑。
目前,我村及集团上下已经构建起了叫得响、影响广的特色生育文化,为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