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电控自诊断系统
- 格式:docx
- 大小:17.57 KB
- 文档页数:3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检修流程与技巧发动机电控系统是现代汽车的核心控制系统之一,它负责调节和控制发动机的工作状态,确保发动机可以正常运转。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发动机电控系统可能会出现故障,从而影响车辆的性能和稳定运行。
为了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我们需要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检修流程和技巧。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检修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故障码读取和诊断。
当发动机电控系统出现故障时,系统会自动存储相关的故障码。
我们可以使用专业的故障诊断仪读取这些故障码,并根据故障码的提示来定位问题。
第二步,查找故障原因。
根据读取到的故障码和相关的故障描述,我们需要分析和判断故障的原因。
这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汽车电子控制知识和经验。
有时候,故障可能是由于某个传感器失效导致的,有时则可能是由于传输线路的断路或者短路引起的。
第三步,修复故障。
一旦确定了故障的原因,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修复故障。
修复的方法可能包括更换故障组件、清洁传感器或者修复线路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修复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引入更多的故障。
第四步,清除故障码并进行功能测试。
在修复故障之后,我们需要使用故障诊断仪清除之前存储的故障码。
然后,进行功能测试,确保发动机电控系统正常工作。
在进行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检修时,有一些技巧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首先,我们需要熟悉不同车型的发动机电控系统和常见故障。
每个车型的发动机电控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常见故障模式。
了解这些特点和故障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定位和解决问题。
其次,掌握使用故障诊断仪的技巧。
故障诊断仪是我们定位和解决故障的重要工具。
我们需要熟悉故障诊断仪的使用方法,包括读取故障码、查看实时数据和进行功能测试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会分析和解读故障码和实时数据,以便准确判断故障原因。
此外,定期维护和保养发动机电控系统也是预防故障的重要措施。
定期更换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传感器和线路,清洁和保养相关部件,可以减少系统故障的发生。
汽车上常用的电控系统介绍现阶段乘用车的发展,整车已经具备了各种电子控制系统,分布在动力、传动、信息、娱乐、安全等领域。
那么常见的汽车电控系统有哪些呢?作为一名司机,你对这些功能了解多少?可以看看下面的内容。
1、发动机电控系统(1)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运行时,通过安装在发动机相应位置的传感器获得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温度、发动机进气量等参数,通过发动机控制系统的计算获得最佳工况下的供油控制参数,从而实时调整供油,保证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状态,使发动机的综合性能最高。
(2)电控点火装置与燃油系统类似,电控点火系统也监测发动机转速、温度、进气量等。
经发动机电控系统计算判断后,调整点火角度。
从而使发动机在不同转速和进气量的情况下都能输出最大扭矩,降低油耗和排放。
(3)废气再循环技术根据发动机的工况实时的调整废气再循环参与率,将一部分排气引入进气管与新混合气混合后进入气缸燃烧,从而实现废气再循环,有效抑制NOx的生成。
但是过量的废气参与再循环,影响混合气点火性能,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
2、制动控制系统(1)防抱死系统通过安装在四个车轮或传动轴上的速度传感器,计算出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轮的滑移率。
制动控制系统通过比较车轮转速与实际行驶速度和车轮滑移率,判断整车是否存在滑移风险,进而调整受控车轮的制动压力,使车轮趋于理想的制动状态。
(2)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当驾驶员驾驶的车辆由于过度转向或其他不稳定情况发生时,车辆的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与目标数值产生极大的偏差。
此时,ESP系统按照既定的程序,分别计算维持车辆稳定行驶不产生便宜甩尾时的横摆力矩,并附加在被控轮上,以达到车辆的平稳和安全。
(3)电子驻车系统对于老司机来说,长时间怠速停车或者下班回家之后,一定会拉起手刹。
当前已经发展出采用电子制动方式实现停车制动的技术,采用电子机械卡钳,通过电机卡紧刹车片产生制动力来达到停车制动的目的。
进一步延伸的,形成AVH功能。
3、舒适控制系统(1)自动空调系统汽车空调自动温度控制系统,一旦设定目标温度,ATC系统即自动控制与调整,使车内温度保持在设定值。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中文题目:现代发动机自诊断系统的探讨英文题目: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指导老师姓名:论文提交时间:2017年3月31日目录引言 (1)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故障自诊断系统概述 (2)1.1汽车发动机故障自诊断系统的基本组成 (2)1.1.1传感器 (2)1.1.3数据存储器ROM/RAM (3)1.1.4故障诊断插座 (3)1.1.5后备系统 (3)1.2汽车发动机故障自诊断系统历史及发展趋势 (4)1.2.1电控汽车自诊断技术发展历程 (4)1.2.2发展趋势 (5)第二章汽车发动机故障自诊断系统概述 (7)2.1 汽车发动机自诊断工作系统的工作原理 (7)2.2 发动机故障显示方式 (7)第三章汽车故障自诊断系统使用实例 (9)3.1 发动机窜烧机油的故障现象排除实例 (9)3.1.1造成发动机窜机油故障的原因分析 (9)3.1.2故障排除过程分析 (10)3.2 发动机自检测系统的应用实例 (11)结论 (13)致谢 (14)摘要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促进了汽车技术的现代化。
随着更为先进的、智能化的汽车技术潮水般的涌入国内,传统的维修思想、维修方式和落后的技术力量已无法满足这类科技密集型现代汽车的维修。
修理工作也由此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已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仅靠看、听、摸及经验就可完成修理作业。
面对分门别类的发动机种类,与日益复杂的故障,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依靠相应的检测仪器和检测手段,按照一定的故障排除步骤,才可能正确的完成修理作业。
现代发动机自诊断系统是一套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由于它的出现节约了大量的维修时间就,降低了维修的难度。
本文首先对汽车故障诊断系统进行系统的概述,并且介绍了汽车故障自诊断技术的最新发展。
然后主要介绍了电控汽车发动机故障自诊断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故障信息的显示方式和清除方法,最后例举了电控发动机自诊断系统的使用实例。
教学设计
(2)按压“诊断按钮”或拧动“诊断开关”触发。
(3)点火开关“通-断”触发。
(4)空调控制面板触发。
2.按照显示方式的不同分类
(1)灯光闪烁显示式。
(2)数字显示式。
(3)电压脉冲显示式。
二、自诊断系统的工作原理
电子控制系统工作时,正常的输入、输出信号都是在规定范围内变化。
当某一电路出现异常值或输入ECU不能识别的信号时,ECU就可以判定为发生故障。
如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正常工作时,冷却液温度工作范围设定在-30~120℃,其输出电压值在0.3~4.7V范围内变化。
当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发生故障(断路或短路)时,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向ECU输出的信号电压就会小于0.3或大于4.7V。
检测到信号电压超出规定范围时,即判定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电路有断路或短路故障,并以代码的形式将此故障储存的存储器中。
对执行器的故障进行诊断,多数需要增加专用电路来监测执行器的工作信息,图示为点火系统控制电路中电子点火器的故障诊断示意图。
电子点火器回路中的大功率晶体管不能正常工作时,电子点火器内的点火监视器就不能得到大功率晶体管的正常工作信号(不断地交替导通与截止),因此,点火监视器就不能把正常信号反馈到ECU。
如果ECU得不到点火器的反馈信号(IGf),就判定为点火系统发生故障。
此时ECU发出指令控制喷油器停止喷油。
发动机在正常工作中,如果偶然出现一次不正常的信号,ECU自诊断系统不会判断为故障。
只有当不正常信号持续一定时间或多次出现时,才判定为故障。
进行理解记忆
分析诊断图的不同
10分
30分。
发动机电控自诊断系统
一、概述:
1994 年产生的标准OBDⅡ协议为世界许多汽车生产厂家所采用,它统一了各车型诊断接口的标准,还统一了故障码的定义。
那么这些故障码是如何设定的呢?其实不同的车型产生故障码的条件都差不多,大同小异。
当你理解了一种车型的OBDⅡ故障码产生的条件,那么在另外一种车型上发现相同故障码的时候,也可以认为产生的原理是类似的。
电控自诊断系统产生故障码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值域法:电控单元接收到的传感器信号超出规定的数值范围,自诊断系统就判定为输入信号故障。
2、时域法:电控单元检测时发现某一输入信号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没有发生应该发生的变化或变化没有达到规定的数值时, 自诊断系统就确定该信号出现故障。
3、功能法:电控单元向执行器发出驱动指令时,相应传感器或反馈信号的输出参数变化没有按照程序规定的趋势变化,自诊断系统就判定执行器或相应电路故障。
4、逻辑法:电控单元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互联系的传感器进行数据比较,当发现它们之间逻辑关系违反设定条件时,就判定它们之间有故障.
二、常见数据流分析
汽车电控系统运行过程中,控制单元将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不断地接收各个传感器传送的输入信号, 同时控制单元对这些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再向各个执行元件发出控制指令.这些信号或指令,都是在一定的工作范围或状态内运行的,超过了这个范围或出现跟电控系统不符合的状态,电控系统就会出现异常现象,而这异常现象,很大一部分是可以通过电控系统的数据流反映出来的。
在分析数据流时,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
1.要考虑传感器的工作数值,也要分析其响应的速率.
2.要考虑电控元件之间的数据响应情况和相应的速度.在电控系统中,各传感器或执行器元件数据会相互影响,因为电控系统收到一个输入信号之后,肯定要输出一个相应的指令,在分析故障时一定要将这些参数数值联系起来分析.
3.要考虑几个相关传感器信号的关系,当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合理时,电控自诊断系统会给出一个或几个故障码,此时不要轻易判断是某传感器不良,需要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做进一步分析,以得到正确结论。
下面还是以水温传感器为例做一下说明:
发动机水温是一个数值参数,其单位为℃或 OF。
在单位为℃时其变化范围为-40~199。
该参数表示发动机控制电脑根据水温传感器送来的信号计算后得出的水温数值。
该参数的数值在发动机冷车起动至热车的过程中逐渐升高,在发动机完全热车后怠速运转时的水温应为时 85~105℃。
当水温传感器线路断路时,该参数显示为-40℃;若显示的数值超过185℃,则说明水温传感器线路短路.
在有些车型中,发动机水温参数的单位为V.该电压和水温之间的比例关系依控制电路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成反比例关系,即水温低时电压高,水温高时电压
低;但也有成正比例关系.在水温传感器工作正常时,该参数的范围为 0-5V.
某些车型的控制电脑会将点火开关刚接通那一瞬间的水温传感器信号存在存储器内,并一直保存至发动机熄火后下一次起动时.在进行数值分析时,解码器会将控制电脑数据流中的这一信号以起动温度的形式显示出来;可以将该参数的数值和发动机水温的数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水温传感器是否正常.在发动机冷态起动时,起动温度和此时的发动机水温数值是相等的.随着发动机在热状态档下的起动,发动机水温应逐渐升高,而起动温度仍保持不变。
若起动后2个数值始终保持相同,则说明水温传感器或线路有故障。
水温传感器损坏引发的故障现象为发动机冒黑烟、车辆不易起动、加速不良、怠速不稳、有时熄火。
发动机电控单元(ECU)使用注意事项:
1)发动机出厂时已按试验规范严格进行了出公司的试验,用户不得随意调整电控单元(ECU)内的数据,改变柴油机功率和配置。
2)整车电气系统、电控系统各部件的检修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
3)电控单元(ECU)、共轨油泵和喷油器为精密部件,用户不得自行拆解。
整车进行焊接操作或插拔电控单元(ECU)插接器时,务必切断电控单元(ECU)的电源,以免损坏电控单元或其他部件。
4)在进行电控单元(ECU)供电电源连接时,务必确认好电源的正、负极,以免损坏电控单元。
车辆启动前注意事项:
1)启动前发动机电控系统自检:将钥匙插入方向/起动锁的锁孔内,旋转钥匙开关置于通电“1”位置,发动机 ECU 电源接通,仪表板信号灯总成四个报警灯都应立即点亮(发动机电控系统进行自检)如果四个报警灯持续两秒钟后全部熄灭。
(自检完成)说明发动机电控系统一切正常,发动机可以启动。
2)发动机启动:将变速杆放在空档位置,转动钥匙至“3”的位置,此时起动机应开始工作,发动机启动后,起动机将自动停止。
若首次起动失败,应放开钥匙使其回弹位置“2”处,再回转至“0”位,间隔2分钟后重复上述步骤,发动机起动后应迅速松开点火钥匙。
3)发动机熄火:如果需要发动机熄火时,只须将钥匙开关从位置“2”处,回转至“0”位,电控单元(ECU)停止供电,电控单元(ECU)控制发动机熄火。
注意,为使发动机电控单元(ECU)有足够的时间存储系统的各种数据,发动机熄火30 秒后,才允许关闭电源总开关。
黄色报警灯(EDC 报警信号灯)
黄色报警灯(冷起动信号灯):用于进气加热装置工作状态指示
红色报警灯(EDC 故障诊断灯):用于电控系统故障指示和故障代码输出三、故障的分析及检修
D10R型推土机的发动机ECM包含有故障代码自诊断系统。
当系统出现电路故障时可以在仪表盘上显示故障代码,这就大大简化了检修过程。
但机械故障和
部分电路故障是没有故障代码的,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1 有故障代码的检修故障代码由单元识别码MID、元件识别码CID和故障识别码FID三部分组成。
通过系统显示的故障代码可以很快的确定问题所在。
因为有故障代码的检修相对较简单且步骤亦较固定,下面仅举一例加以说明。
如系统显示“063-9-05”,利用卡特的电子技师ET检修软件,计算机指出其对应的故障为9号喷由器开路。
经检查发现9号喷由器的一个接线端子已松动,更换后故障代码消失,很快即排除故障。
值得注意的是,ECM纪录的非现存的历史故障代码对检修工作也是很有价值的,它可以发现一些间歇性的故障,而这类问题用传统方法是很难发现的。
2 无故障代码的检修由于机械问题和部分电路问题是没有故障代码显示的,所以相对而言,检修较困难。
下面举例说明。
2.1 发动机运行中间歇性转速大幅降低,但作业中动力正常作业中动力正常说明元件损坏的可能性不大,间歇性故障可能由于选路接触不良造成的。
经检查系统无现存故障代码,但用ET检查发现ECM纪录的副转速/正时传感器信号异常达上百次之多,并且时间很集中。
试着人为插拔副转速/正时传感器,发动机转速发生明显变化。
于是更换传感器的插头,并清洗线束插座,故障排除。
2.2 发动机启动困难启动马达转速正常,并且未发现燃油路有堵塞。
启动时发动机似乎处于空转状态,排气管未见燃油的排烟。
利用ET监测喷油器驱动油压,发现喷油器动力机油压力只有
3.0MPa,正常应为5.0MPa 以上。
考虑到不久前更换过一只喷油器,怀疑机油路存在泄漏。
重新拆下更换的喷油器,发现一端面油封被压坏,更换后机器启动正常。
2.3 作业时发动机转速大幅降低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首先更换了空气滤芯、柴油滤芯,故障未能排除。
使用ET检查,发现全车12个电子喷油器不动作,于是怀疑是电路故障。
检查发动机控制器电源正常,油门开关和传感器正常,正时传感器正常。
与另一台D10R对换发动机控制器后仍不见好转,只能排除电路故障的可能性。
将一新喷油器临时挂接于线路上,使用ET试验,新喷油器动作,于是怀疑全部喷油器被卡死。
清洗后可装回可以勉强启动,只得更换全部喷油器,但启动仍有困难。
经检查发动机油变量泵的断面有漏油现象,紧固后,油压未上升。
将油泵解体,发现柱塞和斜盘接合面有明显磨损。
因柱塞泵要求较高,只得更换。
此后机器启动迅速,动力亦完全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