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系统基础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5.83 MB
- 文档页数:66
ECU--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一、ECU的定义及主要厂家ECU原来指的是engine control unit,即发动机控制单元,特指电喷发动机的电子控制系统。
但是随着汽车电子的迅速发展,ECU的定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成了electronic control unit即电子控制单元,泛指汽车上所有电子控制系统,可以是转向ECU,也可以是调速ECU,空调ECU等,而原来的发动机ECU 有很多的公司称之为EMS,engine management system。
随着汽车电子自动化程度的越来越高,汽车零部件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ECU参与其中,线路之间复杂程度也急剧增加。
为了使电路简单化,精细化,小型化,汽车电子中引进了CAN总线来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CAN总线能将车辆上多个ECU之间的信息传递形成一个局域网络。
有效的解决线路信息传递所带来的复杂化问题。
目前博世,德尔福,电装,大陆的VDO等都是汽车ECU行业的领导者。
二、ECU的基本组成简单地说,ECU由微机和外围电路组成。
而微机就是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的单元。
ECU的主要部分是微机,而核心部件是CPU。
输入电路接受传感器和其它装置输入的信号,对信号进行过滤处理和放大,然后转换成一定伏特的输入电平。
从传感器送到ECU输入电路的信号既有模拟信号也有数字信号,输入电路中的模/数转换器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传递给微机。
微机将上述已经预处理过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并将处理数据送至输出电路。
输出电路将数字信息的功率放大,有些还要还原为模拟信号,使其驱动被控的调节伺服元件工作。
,例如继电器和开关等。
因此,ECU实际上是一个“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它是由输入处理电路、微处理器(单片机)、输出处理电路、系统通信电路及电源电路组成,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1详细的来说,ECU一般由CPU,扩展内存,扩展IO口,CAN/LIN总线收发控制器,A/D D/A转换口(有时集成在CPU中),PWM脉宽调制,PID控制,电压控制,看门狗,散热片,和其他一些电子元器件组成,特定功能的ECU还带有诸如红外线收发器、传感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脉冲发生器,脉冲分配器,电机驱动单元,放大单元,强弱电隔离等元器件。
燃气发动机电控技术简介燃气发动机是应用燃气作为燃料的发动机,其高效能与环保性能是其最大的优势。
现代燃气发动机在高效率、低排放和高可靠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这些进步的背后都离不开电控技术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燃气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础知识、特点以及对燃气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一、电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在燃气发动机领域,电控技术包括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和外围电子设备等。
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功能是搜集传感器信号,分析和处理这些信号,计算并控制发动机工作参数,以控制燃气发动机的转速、功率、油耗和排放等性能指标。
传感器是搜集发动机运行状态信息的基础设备,包括进气压力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排气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氧传感器等。
执行器主要是控制进气道、出气道和燃油喷射等。
各个电控元件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指的是各个传感器和执行器等设备,软件指的是算法和参数逻辑等相关程序。
通过整合不同的算法和参数逻辑,燃气发动机的ECU可以实现更有效率和可靠的控制。
二、电控技术的特点燃气发动机电控技术有以下几个特点:1. 控制精度高:燃气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实时控制精度高,控制能力强,可实现燃油公斤数、气体流速、燃料比等关键参数的高度精确控制。
2. 可靠性强:该技术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电子原件,使得燃气发动机在极端环境下和长时间使用后,仍能保持高可靠性。
3. 独特的适应性:燃气发动机电控技术可以根据环境和工作负载状况,针对性地调整发动机运行状态,如调整燃油和气体混合物的比例,以适应不同的负载和环境条件。
4. 能耗低:成熟的电控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的功率控制,带来更低的能耗,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三、电控技术对燃气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电控技术对燃气发动机的性能有深远的影响,包括以下方面:1. 燃油效率:通过ECU对燃气发动机进气、燃烧和废气排放等参数实时监测和调整,达到了更高的燃油效率和降低了能源消耗。
涂装电控_系统介绍涂装电控系统是在传统涂装工艺的基础上融入了电气控制,实现自动化涂装操作和过程控制的系统。
该系统旨在提高涂装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机械制造等领域。
涂装电控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自动化设备、涂装机器人、电气控制系统以及人机界面。
其中,自动化设备是指用于搬运工件、自动上下料以及调整工件位置的设备,可以实现工作过程的自动化和连续化。
涂装机器人是核心部分,利用机器人臂和喷枪实现对工件的涂装操作,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灵活性强的特点。
电气控制系统主要负责电气信号的传递和控制命令的执行,包括电机驱动、传感器信号采集和反馈控制等功能。
人机界面是通过触摸屏、操作台等设备与涂装电控系统进行交互,实现参数调整、故障诊断和操作监控等功能。
涂装电控系统的工作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步:首先,通过自动化设备将工件送入涂装区域,并通过传感器采集工件尺寸、重量和形状等信息。
然后,根据工件的特性和涂装要求,电气控制系统会自动调整涂装机器人的位置和喷枪参数,确保涂装均匀且符合要求。
在涂装过程中,电气控制系统会不断监测涂装机器人的位置和喷枪的工作状态,及时调整控制参数以保证涂装质量。
最后,通过人机界面可以实时监控涂装过程和系统运行状态,同时可以进行参数调整和故障排除。
涂装电控系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涂装质量。
通过自动化的涂装过程控制,可以确保每个工件的涂装均匀、无漏涂和无刷痕,降低涂装缺陷率。
二是提高生产效率。
涂装电控系统可以实现连续化生产,减少了工件的搬运和准备时间,同时涂装机器人的高速度和精度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是降低劳动强度。
相比传统的人工涂装,涂装电控系统可以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风险,提高了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在应用方面,涂装电控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家电制造、航空航天和机械制造等领域。
在汽车制造中,涂装电控系统可以实现车身涂装、内饰件涂装和发动机涂装等工艺的自动化,提高了涂装质量和生产效率。
电控基础入门知识点总结电控(Electric Control)是指通过电气信号来控制设备或系统运行的技术。
电控系统可以控制各种电动机、照明系统、加热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以及其他各类电气设备,是现代工业、建筑和家庭自动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电控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基础、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常见的电控系统。
一、电路基础1. 电流、电压和电阻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速度,单位安培(A);电压是电压源在电路中推动电荷流动的能力,单位伏特(V);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能力,单位欧姆(Ω)。
Ohm's Law (欧姆定律)指出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走,而电压会分配到每个元件上。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可以有多条路径可走,而电压在每个元件上是相同的。
理解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特性对于设计和分析电控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3.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直流电路中电流方向不变,而在交流电路中电流方向会不断地改变。
交流电路可以通过变压器改变电压的大小,而直流电路需要使用直流变换器来实现。
二、传感器1.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环境温度,并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包括热电偶(Thermocouple)、电阻温度探头(RTD)和半导体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在加热系统、空调系统和工艺控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 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环境湿度,并将湿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常见的湿度传感器包括电容式传感器和阻性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在空调系统、农业和食品加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3. 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物体的距离、颜色和亮度。
常见的光电传感器包括光电开关、光电对射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阵列。
光电传感器在自动化制造和机器人技术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4. 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物体的接近或远离,并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EEP电液控系统学习资料EEP电液控系统液压部分一、基础知识:1、液压支架的各功能动作的实现由液压系统来完成,其工作介质是乳化液。
2、工作面支架的液压系统是由:主进回液胶管、各功能进回液胶管、电磁先导主控阀、其它辅助阀、立柱、各种千斤顶等组成。
3、本工作面支架是14功能15阀芯主阀组。
4、主控阀阀芯规格有三种:DN19、DN12、DN105、电磁先导阀保护回路包括:先导过滤器滤芯、进液单向阀、回液单向阀、回液安全阀。
6、先导过滤器主要作用是保护先导阀。
先导阀液流通径极小;密封阀口液体流动速度极快,整个先导阀对乳化液清洁度要求非常高,需要特殊保护措施。
7、先导过滤器滤芯的过滤精度是25μm 。
8、主控阀的DN4 单向阀和安全阀用于保护先导阀免受进回液压力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液压支架误动作。
9、主控阀的DN4 单向阀其分别串接在进液和回液回路中。
10、电控系统的操作:操作人员必须处在危险区域之外,通过控制器来操作电液控制阀组。
11、电液控制阀组接口与液压支架油缸的对位连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时的功能顺序连接,不得改动。
12、在对电液控制阀组进行维护或维修等操作之前,首先按下控制器的闭锁按钮,而后关闭进液截止阀,并通过多次卸压操作释放系统内的压力,在确认本支架液压系统内部压力为0时方可进行检修操作!!!13、电磁先导阀芯配有的过滤器是:先导过滤器、14、液压系统过滤器的功能是清除液压系统工作介质中的固体污染物,使工作介质保持清洁、延长阀类元件的使用寿命、保持阀类元件工作性能。
15、液压系统过滤器的过滤能力也叫通液能力,指在一定压差下允许通过过滤器的最大流量。
16、本工作面选用的高压过滤站是1700L/min流量的高压过滤站,其过滤精度为25μm。
17、工作压力是指过滤器所能承受的最高工作压力,其受过滤器的结构形式决定的。
18、德国EEP公司提供的手动反冲洗过滤器和自动高压反冲洗过滤站的工作压力为350bar,即35Mpa。
通用技术电控知识点高三通用技术电控知识点是高三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电气控制、电路原理以及相关设备的运作原理等方面。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控技术。
本文将从电气控制概述、电控元件、电控系统等方面阐述通用技术电控知识点,帮助高三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电气控制概述电气控制是指利用电信号来控制各种设备和机器的运行,它是现代工业自动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气控制系统通常由电源、控制设备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
1. 电源:电源是电气控制系统的能量来源。
常见的电源有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
交流电源输出的是交流电,直流电源输出的是直流电。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源类型。
2. 控制设备:控制设备用来发出控制信号,常见的控制设备有按钮、开关、继电器等。
通过这些设备,我们可以实现对各种设备和机器的启停、切换等操作。
3. 执行器:执行器是根据控制信号来完成具体操作的设备,包括电机、液压元件、气压元件等。
通过控制设备发出的信号,执行器可以实现设备的运行、停止等功能。
二、电控元件电控元件是电气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常用的电控元件有继电器、接触器、按钮、开关等。
1. 继电器:继电器可以在小电流的作用下,控制大电流的开关。
它通常由线圈和触点两部分组成,线圈通过电流激励产生磁场,吸引或释放触点,从而控制电路的通断。
2. 接触器:接触器是一种大电流开关,它可以承受较大的负载电流。
接触器通常由主触点和辅助触点组成,主触点用于开关主电路,辅助触点用于辅助电路的控制。
3. 按钮:按钮是用手按压的开关装置,通过按下按钮可以实现电路的通断。
按钮常用于启动、停止等操作,根据不同需求可以选择常通按钮或常断按钮。
4. 开关:开关可以实现电路的分、合操作,常见的有单刀单掷开关和双刀双掷开关。
开关的状态可通过手动切换实现,也可以通过电磁控制或电路控制实现。
三、电控系统电控系统是由电气控制设备和电气控制元件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可以控制和调节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
电控单体泵系统基础电控单体泵系统结构类似于泵喷嘴系统,所不同的单体泵与喷油器之间连接有高压管。
在我国常见的电控单体泵系统有:美国的德尔福系统、我国的成都威特单体泵系统南岳衡阳的单体泵系统等。
单体泵有外挂整体直列式单体泵,形状及结构类似于机械式直列泵,如配装玉柴的各种单体泵系统;还有一种发动机内置分体式单体泵系统,由凸轮轴直接驱动,如下图所示。
上图:大柴道依茨分体式单体泵系统上图:玉柴德尔福整体式单体泵系统下面以德尔福单体泵系统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单体泵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一、电控单体泵燃油系统的组成德尔福单体泵系统由:带高速电磁阀的单体泵、机械式喷油器、高压连接管、ECU和各传感器等组成。
1、单体泵将结构:单体泵由高速电磁阀、滚轮体组成,其上安装有密封圈,如下图:上图:单体泵壳体结构上图:单体泵结构2、单体泵的作用:将输油泵输送来的燃油加压,在ECU控制下定时、定量的向发动机输送高压燃油。
电磁阀线圈电阻2Ω、断电为常开状态、开启电压50V。
3、单体泵的优点:1)单体泵最大能产生2000bar的喷射压力,燃油雾化性好,燃烧更充分。
2)由于采用近似普通直列式高压泵的结构及机械式喷油器,对燃油品质适应性强,高达100万公里的耐久性。
3)由于采用电子控制系统,烟度及颗粒物排放较低,符合欧三排放标准,采用排气后处理系统可达欧四排放标准,燃油消耗量较低。
3、单体泵拆装注意事项:拆卸时应交替松开两根螺栓,时刻轻轻敲击单体泵,使单体泵松脱。
敬告:如果将螺栓全部拆下后,才开始用力拔或敲击单体泵,单体泵在弹簧的作用下会一下弹出,伤害人身安全或损坏单体泵;安装时也同样应交叉拧紧单体泵紧固螺栓。
新换的单体泵要求输入喷油量修正码,但根据经验来看:1、更换新的单体泵时也可以不输入修正码,2、待单体泵磨损后怠速不稳时再把T3、T4修正码输入进去,可以解决因单体泵轻微磨损而导致的怠速不稳。
3、泄漏回油口正常回油量很小,当该口回油量较大时一般是单体泵第二道密封圈密封不严,更换密封圈即可。
第一章空调电控基础知识美的家用空调和家用空调中所使用的电控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电源电路、温度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等。
一个空调的电控板就是由这些简单的电路构成。
本章所介绍的主要是美的空调电控上使用的一些主要部件以及电控设计方面的一些规范,针对原理做比较详细的介绍。
后面的美的定频机和变频机技术以及RS-485信号知识都属于美的商用空调中比较基础但是又很通用的技术,掌握这些对熟悉美的商用空调的电控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节空调电控中常用元器件的名称及其作用A.电阻:空调中常用的电阻有碳膜电阻和水泥电阻。
主要在电路中起分压,降压,限流等作用。
色环电阻阻值可直接通过其自身的色环来读取其阻值大小:颜色和阻值对应如下示: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金银1 2 3 4 5 6 7 8 9 0 ±5% ±10%金银色一般在最后表示电阻精确度。
下面以四色环为例读其阻值:如上图:电阻颜色为橙、绿、红、金色,依次为3、5、2,误差±5%。
其阻值为35×100(10的2次方)欧姆=3.5千欧。
误差±5%。
对于贴片电阻其阻值大小可以通过标示值来读取,如标示位为221,阻值大小为:22×10(10的1次方)=220欧姆。
B.电容:常用的有贴片电容、电解电容和瓷片电容。
主要在电路中起滤波,旁路及风机中启动和运转的作用。
电容在使用中要注意耐压值的选取以及和电阻,电感的匹配。
容值的大小可以通过标示值来读取:例如贴片或瓷片标示为103,其容值大小为10×1000(10的3次方)=10000PF。
C.二极管:分为锗管和硅管。
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单向导通性。
电流正向通过,反向截至。
主要在电路中起整流、限压(钳位)和开关的作用。
D.三极管:同样分为锗管和硅管。
共有三极:集电极、发射极,基极。
主要在电路中起电流放大、开关、限压等作用。
E.光电耦合器(俗称光耦):在电路中把光电隔离,大大提高了线路抗干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