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第三章财政收入
- 格式:ppt
- 大小:965.50 KB
- 文档页数:50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财政与税收学案指导》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通过本学案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财政与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认同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税收制度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努力。
2.3.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运用财政与税收的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形成科学的经济思维,能够理性看待财政收支、税收调节等经济问题。
4.5.法治意识: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理解税收的法定性,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认识到逃税、偷税等违法行为的严重性。
6.7.公共参与:鼓励学生关注国家财政政策和税收制度的变化,积极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讨论,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财政税收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8.二、教学重点•财政的作用及其实现方式。
•税收的性质、种类及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
•财政与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财政与税收概念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其更易于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税收在调节经济、收入分配中的复杂作用机制。
四、教学资源•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教材《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财政与税收》部分。
•多媒体教学课件,包含财政收支图表、税收案例、税收政策解读等。
•相关新闻报道、政策文件、统计数据等辅助材料。
•学案指导材料,包括预习任务、课堂讨论问题、课后思考题等。
五、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思考和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财政与税收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促进思维碰撞和团队协作。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师系统讲授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留出时间供学生提问和讨论。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一段关于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视频或图片,如高速公路、高铁、公立医院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项目的资金来源,引出财政的概念。
第三章财政收入概述通过本章学习,让同学们了解财政入的基本内容,了解财政收入的分类意义,重点掌握财政收入的分类意义,规模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财政收入规模的措施、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与自学相结合【教学过程】第一节财政收入及其分类一、什么叫财政收入财政收入表示国家集中占有的那部分货币资金。
二、财政收入的分类财政收入分类的目的是要了解财政收入的来源,即财政收入来自于社会经济的哪些方面,又是通过什么形式集中起来的,也就是要了解财政收入的来源渠道。
出于这种目的,对财政收入必须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
(一)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1、按部门结构分类,财政收入可以分为来自农业的收入、来自工业的收入、来自建筑业的收入、来自交通运输业的收入、来自商业的收入等;也可以说是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来自第二产业的收入、来自第三产业的收入等。
2、按所有制结构分类,财政收入可以分为来自国有经济的收入、来自集体经济的收入、来自私营经济的收入等。
3、按社会产品价值构成分类,财政收入可以分为来自于C的收入,来自V的收入,来自于M的收入。
(二)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1、税收收入:经济依据是政府向公众提供了公共物品,政府需要向政府交税。
非市场性交换。
征税凭借国家政权,既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的、也是最古老的形式。
2、非税收入包括:(1)国有企业上缴收益:国有资产收益是指国家作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包括上缴收益和企业留存收益两部分。
上缴收益是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从企业税后利润中应分得的收益。
凭借国家生产资料所有权。
(2)政府收费——使用费和规费收入。
使用费是政府或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市场性物品所收取的费用(主要是混合物品,具有公共物品的特点、也具有私人物品的特点,如高速公路、高等教育等)主要是对物品的受益者,谁受益、谁交费。
规费收入是指政府对居民提供特殊服务和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
经济生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课前预习案【考点梳理】依据下列问题,结合一轮复习资料整理教材相关内容。
一、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1.财政含义2.财政收入(1)含义:(2)构成:(3)财政与税收的关系:(4)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影响的?3.财政支出(1)含义:(2)构成:.财政收入与支出关系收入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影响国家职能的发挥。
财政赤字的利与弊。
利,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刺激经济增长;弊,可能诱发通货膨胀。
二、财政的作用是什么?注意凡是看到社会保障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凡是看到工程建设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看到增加或减少税收、扩大发行国债等一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三、税收及其种类1.含义2.基本特征3.种类增值税和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四、依法纳税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2.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3.对公民的要求:构建知识体系:课堂探究案探究一、易混易错点1.现实生活中的财政收入包括税、费、利、债四大来源。
(不包括债务收入)2.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错)3.财政收支平衡就是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等(有三种情况,等于、略大于、略小于都属于收支平衡)4.财政的作用就是财政支出的作用(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5.当经济发展过热时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政策)体验高考:1.(2013新课标II卷)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2.(2013山东卷)2012年,我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实现了预期调控目标。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八课《财政与税收》考点一:财政(一)内容1、财政的含义国家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2、财政的本质财政是国家(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公共权力直接参与社会分配的一种活动,即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3、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国家预算,是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政府预算反映着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政策。
预算又是国家重要的立法文件,体现国家权力机关和全体公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和监督。
国家决算,是对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国家的财政活动是通过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来运作的。
4、财政的主要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6、财政收入与支出(1)财政收入:①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即税、利、债、费②具体渠道: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③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A、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 B、分配政策: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影响财政收入的两个因素中,前者谈的是“蛋糕”的大小问题,即财政收入的基础问题,后者谈的是“蛋糕”的分配问题。
只有“蛋糕”做大了,政府才有可能支配更多的社会财富。
(2)财政支出:①含义: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②具体用途:A经济建设支出;B教、科、文、卫事业支出;C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D社会保障支出;E债务支出。
(3)财政收支对比关系①三种对比关系:收支平衡、盈余、赤字;②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二)点拨:1、注意比较影响财政收入的两个主要因素(具体见《优化方案》P.56表格)。
2、正确认识财政赤字、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具体见《优化方案》P56拓展提升、P.57表格)。
第三章财政收入概述财政收入的类型及基本特点:有若干种分类方法,依据:1.收入的持续与否,可分为经常性收入与临时性收入2.收入的来源渠道,可分为直接收入和派生收入3.强制性特征,可分为强制收入与非强制收入根据政府取得收入的形式不同,财政收入可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入、公共债务收入、公共收费,这是财政学最常用的方法。
税收收入,指一国政府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据相关法律和预定的标准,向处于本国税收管理范围之内的居民和企业组织强制无偿征收的财政收入。
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国有资产收益,国有资产以税、利及少量的收费形式上缴国家财政时,所形成的财政收入。
特点:国家具有行政管理者和资产所有者的双重身份,“有税有利,税利互补”公共债务收入,国家通过信用方式取得的有偿性收入,也称公债或国债。
特点:自愿性和有偿性公共收费,公共部门中的企事业单位通过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以有偿交换取得收入的形式称之为公共收费。
、特点:缴费者通过履行缴费义务,已取得政府所赋予的权利,享受相应的服务和利益财政收入规模是指财政收入的总体水平,可用绝对数额和相对数额来表示。
绝对数额就是财政收入总额,相对数额就是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其影响:首先,对一个国家来说,财政收入规模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其次,财政收入得规模应该适当。
若规模过大,则说明政府集中的资金过多,会压低社会的生产和消费,市场就会走向萧条,全社会的经济效率就会受到影响;若规模过小,政府职能受到限制,不能满足公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同样会降低社会的经济效率。
影响财政规模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簪水平越高,财政收入规模越大;反之,规模越小收入分配政策:影响剩余产品占国民收入总量的份额;影响财政收入占剩余产品的份额。
一般,越强调分配公平,财政收入规模越大。
价格因素:首先,对财政收入实际购买力的影响,价格水平上涨率高于、等于、低于财政收入增长率时财政收入为实际负增长、不增不减、实际增长。
2021初级经济师考试《初级财政与税收》讲义第三章财政收入概述【本章考情概况】【本章教材结构】【本章内容讲解】财政收入的含义与分类第一节【本节知识点】【知识点】财政收入的含义★【知识点】财政收入的分类★★★1【本节内容精讲】【知识点】财政收入的含义★(一)财政收入的含义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保证财政支出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政收入充裕与否。
(1)从静态来看,财政收入是用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2)从动态来看,财政收入是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过程。
财政收入是指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即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的价值,主要是剩余产品价值(m) 。
(二)财政收入的来源从总体上看,主要来源于物质生产领域创造的新价值,即主要来源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包括生产资料(c)、职工工资(v )、剩余产品价值(m )三个部分,即主要来自国民经济各部门为社会创造的纯收入。
强调剩余产品价值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唯一来源。
(三)财政收入重要的原因(1)财政收入是政府理财的重要环节。
(2)财政收入是政府进行公共支出的前提和条件。
(3)财政收入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例题•单选】从静态的角度看,财政收入是()。
A . 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过程B . 征税和收费的过程C . 一定量的社会产品D . 用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收入的含义。
从静态来看,财政收入是用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
2从动态来看,财政收入是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过程。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 D 。
【例题•单选】下列关于财政收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剩余产品价值是财政收入的唯一来源B . 财政收入是政府理财的非必要环节C . 财政收入决定了税收规模的大小D . 财政收入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收入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