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洁净技术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9.86 MB
- 文档页数:54
空气洁净技术绪论一、空气洁净技术的概念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需要对某一特定空间内的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提出技术要求,并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创造和维持这一空间的空气环境,以满足生产工艺过程和人体舒适要求。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空气调节。
在应用空气调节系统的建筑中,由于环境场合不同,对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速度的要求侧重点则不同。
一般来说,空气调节任务的侧重点是对空气温度、湿度以及空气速度的调节,对空气洁净度没有过高的特殊要求。
而对于有些工业生产车间,如半导体、微电子工业、食品、制药、卫生等领域,不仅仅对其环境的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有一定的技术要求,更重要的是对空气洁净度(即生产环境空气中含尘浓度的高低)有严格和特殊的要求。
为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称为空气洁净技术(俗称洁净技术或净化技术)。
所以,空气洁净技术的任务,是在满足室内环境空气温度和湿度要求的前提下,将受控环境空气介质中的含尘悬浮微粒除掉,并且使其达到生产要求的环境条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气净化。
对于采用了空气洁净技术使空气中悬浮微粒浓度、含菌浓度受控而达到某种要求的房间(或限定的空间),称为洁净室。
二、空气洁净技术的由来空气洁净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现代工业的发展逐步形成的一门科学。
从18世纪开始人们对洁净技术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随着国际战争的爆发,不断刺激着军事工业的发展,于是对产品的微型化、高精度、高纯度、高质量、高可靠性等性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有一个高洁净度的生产环境。
而且生产技术越发展对生产环境的洁净度要求越高。
因此空气洁净技术以及所需的设备和过滤材料随即产生并迅速发展。
20世纪20年代,美国首先在航空业的陀螺仪制造过程中提出了生产环境的净化要求,为消除空气中尘埃对航空仪表齿轮、轴承的污染,他们在制造车间和实验室建立了“控制装配区”,把轴承的装配工序及其他的生产、操作区隔开,同时供给一定量的经过过滤处理的空气。
1、空气洁净的基本概念:P1 、空气洁净的基本概念: a. 空气洁净理解:一是空气净化,表示空气洁净的“行为” ,动态;二是指干净空气所处的洁净“状态” ,静态; b. 空气洁净的目的是使受到污染的空气被净化到生产、生活所需状态,或达到某种洁净度; c. 空气洁净度是指洁净对象——空气的清洁程度,指洁净环境中空气所含悬浮粒子数量多少的程度; d. 空气洁净技术:即洁净室(空间)污染控制技术。
是空调工程中一种,它不仅对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对空气中的含尘粒数、细菌浓度等都有较高的要求2、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级别状态有哪三种?P2 、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级别状态有哪三种?空态——无生产设备和人;静态静态——运行但无人员;动态动态——有规定人员在场。
3、生物洁净室和工业洁净室差别、生物洁净室和工业洁净室差别?生物洁净室需控制微粒、微生物的污染,室内需定期消毒灭菌消毒灭菌,内装修材料及设消毒灭菌备应能承受药物腐蚀人员和设备需经吹淋、清洗、消毒、灭菌清洗、消毒、灭菌方可进入吹不可能当时测定空气的含菌浓度需经 48h 培养,不能得到瞬时值含菌浓度,需经培养,含菌浓度需除去的微生物粒径较大微生物粒径较大,可采用 HEPA 过滤微生物粒径较大室内污染源主要是人体发菌人体发菌工业洁净室控制微粒污染,内装修及设备不产尘为原则不产尘为原则,仅需经常擦抹以免积尘不产尘为原则人员和设备经吹淋或纯水清洗吹淋或纯水清洗后进入吹淋或纯水清洗室内空气含尘浓度可连续检测、自动记录含尘浓度可连续检测、含尘浓度可连续检测除去的是≥0.1~0.5µm 的尘埃粒子≥ 的尘埃粒子,高洁净度洁净室需用 ULPA 过滤室内污染源主要是人体发尘人体发尘4、洁净室的特点: a. 洁净室是空气的洁净度达到一定级别的可供人活动的空间,其功能是能控制微粒和微生物的污染 b. 洁净室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整体,需要多专业配合,包括建筑、空调、净化、纯水、纯气等 c. 评价洁净室的质量,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都很重要,即洁净室是通过从设计到管理的全过程来体现其质量的。
洁净室工程师培训教材第一章:引言1.1洁净室的定义和重要性洁净室是一种特殊的环境,用于控制空气中的颗粒物、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以满足特定工业、研究和医疗应用的要求。
洁净室在半导体、制药、生物技术、医疗设备和其他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和可靠性。
1.2洁净室工程师的角色和职责洁净室工程师是负责设计和维护洁净室环境的专业人员。
他们负责制定和执行洁净室的设计方案、操作程序和维护计划,以确保洁净室达到所需的空气质量标准。
洁净室工程师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合作,解决洁净室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第二章:洁净室的设计与建设2.1洁净室分类和标准洁净室根据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和微生物水平进行分类。
国际上常用的洁净室分类标准包括美国联邦标准209E、国际标准ISO14644和欧盟标准EN14644。
这些标准规定了不同洁净室等级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2.2洁净室的设计原则洁净室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洁净室等级、空气流量、压力控制、温度和湿度控制、噪声和振动控制等。
设计原则包括:确保空气从高洁净度区域流向低洁净度区域,防止污染物进入洁净室。
设计合理的空气流通路径,避免死角和涡流。
选择适当的过滤器,确保空气中的颗粒物和微生物被有效过滤。
设计合理的压力梯度,确保洁净室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压力差。
考虑人员流动和物料流动的分离,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
2.3洁净室的施工和验收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确保其符合洁净室的要求。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人员的行为,防止污染。
施工完成后进行全面的洁净室测试和验收,确保洁净室达到设计要求。
第三章:洁净室的操作与管理3.1洁净室的操作程序洁净室的操作程序包括人员进出管理、物料进出管理、设备维护和清洁、空气质量监测等。
操作程序需要明确、详细,以确保洁净室的环境稳定和产品质量。
3.2洁净室的维护与管理洁净室的维护与管理包括设备维护、过滤器更换、空气质量监测、环境监测等。
维护与管理需要定期进行,确保洁净室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
1空气洁净度是指洁净对象——空气的清洁程度,即洁净环境中空气所含悬浮粒子数量多少的程度。
2洁净室(区):是指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和含菌浓度受到控制,达到一定要求或标准的房间(限定的空间)3.洁净室(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状态分三种:空态:是指设施已经建成,所有动力接通并运行,但无生产设备、材料及人员.静态:是指设施已经建成,生产设备已经安装,并按业主及供应商同意的状态运行,但无人员。
动态:是指设施以规定的状态运行,有规定的人员在场,并在商定的状况下进行工作。
4.洁净空调与一般空调的区别:⑴主要参数控制;一般空调侧重温度,湿度,新鲜空气量和噪声控制,而进京空调侧重控制室内空气的含尘量,风速和换气次数,对生物洁净室,含菌量是主要的控制参数之一。
⑵空气过滤手段;一般空调只有粗效一级过滤,要求高的是粗效,中效两级过滤处理,而洁净空调则要求粗,中,高三级过滤或粗,中,亚,高校三级过滤。
同时,为了消除室内排风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须依照不同情况在排风系统设排风过滤或排风净化处理。
⑶室内压力要求;一般空调对室内压力要求不严,而洁净室空调对不同洁净室区的压差均有不同的要求。
⑷避免外界污染;洁净空调系统材料和设备的选择,加工工艺,加工安装环境,设备部件的储存环境等均有特殊要求。
⑸对气密性的要求;一般空调系统对系统的气密性,渗气量有一定的要求,但洁净空调系统的要求比一般空调系统严得多,其检测手段,各工序的标准均有严格措施及测试要求。
⑹对土建及其他工种的要求;一般空调房间对建筑布局热工等有要求,但选材要不是很严格,洁净空调对建筑质量的评价除一般建筑的外观等要求外,还对防尘,防起尘,防渗漏有严格要求,在施工工序安排及搭接上要求严格以免产生裂缝造成渗漏,洁净空调对其他的工种配合要求也很严格,主要集中在防渗漏避免外部污染空气渗入洁净室及防止积尘对洁净室的污染。
4洁净空调与一般空调的区别:⑴主要参数控制⑵空气过滤手段⑶室内压力要求⑷避免外界污染⑸对气密性的要求⑹对土建及其他工种的要求5大气含尘浓度的表示方法一般有计数浓度、质量浓度和沉降浓度三种:⑴计数浓度:是以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微粒个数表示,单位为pc/L⑵质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微粒质量表示,单位为mg/L ⑶沉降浓度:是以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自然沉降下来的微粒个数或质量表示,单位为pc/(cm h)6.洁净室分类,按用途分:⑴工业洁净室⑵生物洁净室按气流流型分类:⑴单向流洁净室⑵非单向流洁净室⑶混合流洁净室⑷辐(矢)洁净室7.过滤效率:过滤效率是空气过滤器最重要的指标,它是指在在额定的风量下,过滤器前后空气含尘浓度之差与过滤器前空气含尘浓度之比的百分数。
洁净室工程师培训教程引言:洁净室工程师是负责设计、建造、维护和管理洁净室的专家。
本教程旨在为有志于成为洁净室工程师的人员提供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洁净室的设计原则、施工技术、运行管理和质量控制。
第一部分:洁净室基础知识1.1洁净室的定义与分类洁净室是一种特殊的房间,其内部空气的粒子浓度、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参数均受到严格控制,以满足特定的环境要求。
根据洁净度等级,洁净室可分为Class1至Class9级别。
1.2洁净室的应用领域洁净室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生物技术、制药、医疗设备、食品加工等行业,以确保产品的高质量和安全性。
1.3洁净室的设计原则洁净室设计应考虑空气流量、过滤效率、室内布局、材料选择等因素,以确保室内环境的稳定性和洁净度。
第二部分:洁净室施工技术2.1洁净室结构材料的选择洁净室的结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耐腐蚀性和易清洁性,常用的材料包括不锈钢、铝合金和特殊涂层钢板等。
2.2洁净室空气处理系统洁净室的空气处理系统包括空气预处理、空气过滤、空气循环和室内气流组织等部分。
合理的空气处理系统设计是确保洁净室性能的关键。
2.3洁净室装修与配套设施洁净室的装修应注重细节处理,包括地面、墙面、天花板等部位的施工,同时还需要配备适当的照明、通讯、安全等设施。
第三部分:洁净室运行管理3.1洁净室的人员管理洁净室的人员管理包括人员培训、个人防护、进出控制等方面,以确保人员活动不会对洁净室环境造成污染。
3.2洁净室的物料管理洁净室物料的进出应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记录,避免外界污染的引入。
同时,物料的使用和储存也应符合洁净室的要求。
3.3洁净室的设备管理洁净室内的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清洁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洁净度要求。
第四部分:洁净室质量控制4.1洁净室环境监测洁净室的环境监测包括对空气粒子浓度、微生物含量、温湿度等参数的定期检测,以确保洁净室环境的稳定和洁净。
4.2洁净室验证与认证洁净室建成后应进行验证和认证,以证明其满足规定的洁净度等级和性能要求。
✓空气调节是指在一特定空间内,对空气温度、湿度、流动速度以及洁净度进行人工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和工艺生产过程的要求。
✓在工程中,只实现内部环境空气温度的调节技术称为供暖或降温;只保持内部环境有害物浓度在一定卫生要求范围内的技术称为工业通风。
✓空气洁净技术的目的,是在满足室内空气温度和湿度要求的前提下,将空气介质中的悬浮微粒除掉,并且使其达到工业生产要求的环境条件。
❖分散相:空气中的悬浮微粒分散介质:气体介质(如空气)气溶胶:含有分散相的空气介质气溶胶是一种分散体系。
微粒的分类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按微粒的形成方式分1. 分散性微粒固体或液体物质在分裂、破碎、气流、振荡等作用下变成悬浮状态而形成。
2. 凝集性微粒通过燃烧、升华和蒸汽凝结以及气体反应而形成。
二、按微粒的来源分1.有机性微粒如:植物纤维、动物毛、发、角质、皮屑、化学染料和塑料等;2.无机性微粒如:金属尘粒、矿物尘粒和建材尘粒;3.生物微粒如:各种藻类、菌类、原生动物和病毒等;三、按微粒的大小分气溶胶的微粒范围从10-7cm到10-1cm中,随着微粒大小的变化,它的物理性质和规律都将发生变化。
1.可见微粒微粒直径d>10μm2.显微微粒d=0.25〜10μm,在普通显微镜下可以看见。
3.超显微微粒d<0.25μm,在超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见。
四、微粒的通俗分类1.灰尘包括所有固态分散性微粒。
这类微粒在空气中的运动受到重力、扩散等多种因素的作用。
是空气洁净技术中接触最多的一种微粒;2.烟包括所有固态凝集性微粒以及液态粒子和固态粒子因凝集作用而产生的微粒。
还有从液态粒子过渡到结晶粒子而产生的微粒;一般情况下,微粒大小为d≤0.5μm以下。
在空气中主要呈布朗运动,有相当强的扩散能力,在空气中很难沉降。
3.雾包括所有液态分散性微粒和液态凝集微粒。
微粒大小因生成状态而异,介于0.1 〜10μm之间;4.烟雾包括所有液态和固态微粒。
1.洁净室: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和含菌浓度受到控制,达到一定要求或标准的房间。
2.空气洁净度:洁净环境中空气所含悬浮粒子数量多少的程度。
含尘浓度高,低。
3.洁净室空气浓度级别:①空态,设施已建成,所有动力接通并运行,但无生产设备、材料和人员②静态,设施已建成,生产设备已安装,并按业主及供应商统一的状态下运行,但无人员③动态,设施按规定状态运行,有规定人员在场,并在商定的状况下进行运行。
4.污染物分类:①悬浮在空气中的固态、液态微粒②霉菌、致病菌等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生物③各种对人体或生产过程有害的气体。
5.微粒分类。
①形成方式;分散性,凝聚性②来源;无机,有机,有生命③大小;可见,显微,超显微④通用;灰尘,烟,雾,烟雾。
6.大气含尘浓度表示方法;①计数浓度,以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微粒个数表示②质量浓度,以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微粒质量表示③沉降浓度,以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自然沉降下来的微粒个数或质量表示。
7.洁净室分类①按用途。
工业洁净室(室内正压,以无生命微粒为控制对象,主要参数温度、湿度、风速、流场、洁净度),生物洁净室(一般正压,生物安全负压)②按气流流型。
单向流(流向单一,速度均匀,没有涡流),非单向流(即乱流,方向多变,速度不均,伴有涡流),混合流(非单向流+单向流),辐(失)流(纵断面通过的气流,风口出流辐射状不均匀)。
8.洁净室标准①国际洁净室标准。
ISO 14664-1 Cn=10^N*(0.1/D)^2.08Cn-被考虑粒径的空气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浓度(pc/m³)N-分级序数(1-9),整数之间的中间数可作规定,最小允许增量0.1D-被考虑的粒径(um)②美国联邦FS-209E标准。
ΝM=10^M(0.5∕d)^2.2M-采用国际单位制时洁净度等级的表示值。
M1-M7,13级,每级0.5d-考虑的半径(um)ΝM-大于或等于粒径(d)的微粒的上限浓度(pc∕m³)③我国洁净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