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gis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652.00 KB
- 文档页数:11
MAPGIS综合报告目录一、实验目的 (02)二、实验过程1.MapGIS 栅格图像配准 (03)2. 图像二值化 (05)3. MapGIS 矢量化 (06)4. 图形编辑 (11)5. 属性编辑 (19)6. 图文互查 (21)7. 对说获得的数据进行利用和分析 (24)8. 自定义制图符号 (31)9. 输出不同比例尺地图 (35)三、实验总结 (41)MAPGIS实验综合报告一、实验目的。
MAPGIS是通用的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的图形显示、各类地图制图的制作功能,作为个来数学信息的可视化转换工具,可以讲数字形式的地理信息以直观的图形形式在屏幕上显示,能自动进行线段跟踪、结点平差、线段接点裁剪与延伸,多边形拓扑结构的自动生成,还可以消除图幅之间元的街边误差,为地学信息的综合分析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桌面式地理信息系统。
所以,在将图矢量化时应用MAPGIS软件是十分便捷的,同时综合了此软件的基础操作和方法,能培养我们的自出探究能力和中和分析能力。
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我们以后能熟练运用MAPGIS的开始,路还很长,我们需要不断的摸索、不断的钻研才能完全掌握它。
下面针对这一次的实验成果中来谈一谈如何运用MAPGIS。
二、实验过程。
1.MapGIS 栅格图像配准1.1装载图像1.1.1准备工作使用纸质地图,在扫描仪中扫描为图像1.1.2打开MAPGIS“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如图1.1.2-1所示如图1.1.2-11.1.3在点击图像分析模块的菜单“文件”-> “数据输入”,将其他栅格图像(mpg,jpg ,tif 等)转换为MapGIS 的栅格图像格式(.msi ),选转换数据类型,点击“添加文件”,添加要转换的文件到转换文件表中,然后点击“转换即可。
1.2图像校正1.2.1在“图像分析”菜单中,打开已经转换好的文件,进行文件的校正如图1.2.1-1。
如图1.2.1-11.2.2 打开菜单【镶嵌融合】下的“编辑模式1”,“校正预览”和“控制点息”。
地质工程系MAPGIS 实验报告1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编辑线属性:编辑线属性实验对象:线的属性:线的属性实验目的:修改,连接某物属性用Excel 输出线(或点,面)的属性数据输出线(或点,面)的属性数据实验步骤:一、修改线属性:具体步骤:具体步骤:1.在修改之前,要将线层勾上,即:2.单击“线编辑”中“参数编辑”中的“编辑线属性结构”得下表:单击“线编辑”中“参数编辑”中的“编辑线属性结构”得下表:在各个框中填写好字段名称,如:“长度”,单击“Enter ”,得:,得:在上话框中选择恰当的字段类型,如:“双精度型”,单击“OK OK””,然后,设置“字段长度”,和“小数位数”(在每一次输入完成后,就点击“Enter ”);在所有输入完后,也需要“Enter ”,使其移至下一个,在单击“OK ”。
3.单击“线编辑”中“参数编辑”中的“修改线属性”,接着,点击要修改属性的线:,接着,点击要修改属性的线:。
就这样,多编辑几条线的属性。
编辑好之后,单击“Y es”。
就这样,多编辑几条线的属性。
二、增加线属性表:单击主菜单中“库管理”中的“属性库管理”;打开界面后,选择菜单栏的“文件”——“装入线文件”打开界面后,选择菜单栏的“文件”——“装入线文件”线文件转入后:线文件转入后:1.增加属性类别:增加属性类别:在弹出的窗口中单击菜单栏中“属性”中的“新建表格”,在弹出的话框中编辑,其与ID””)“编辑属性结构”的操作类似。
(注意:为了下面的属性连接,序号1中第一项要填“ID完成后单击“OK”。
2.编辑新增的属性:编辑新增的属性:在编辑时,输入后单击“Enter”3.连接河属性表和河属性:连接河属性表和河属性:先关闭所有编辑窗口,先关闭所有编辑窗口,接着单击接着单击接着单击 “属性”中“连接中“连接 属性”,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成如下,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成如下 图:图:单击“确定”;之后单击之后单击“文件”“文件”中的中的“装入线文件”“装入线文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单线河”“单线河”单击“打开”,得下图,于是,将其保存。
MapGIS拓扑区生成及处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基本了解MapGis6.7软件的简单操作步骤;
2.学会矢量化过程中的线的画法;
3.基本描绘出“某地区街道与建筑图”这幅光栅数据图中的线性数据
二.实验过程
1.首先打开点文件, 再在“G工作区”选择“A添加文件”, 再选择“添加线文件L”。
2.生产图如下:
3.在“T其它”中选择“清除坐标及自相交”的“清除重叠坐标及自相交”。
并对错误类型进行修改。
4.在“T其它”中选择“清除微短线”。
对错误类型进行逐一处理。
5.在“T其它”中选择“拓扑错误检查”的“线拓扑错误检查”。
然后逐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线上移点”或“删除线”等操作进行修改。
6.在“T其它”中选择“自动剪断线”。
7.对点文件, 线文件进行保存。
8.在“T其它”中选择“线转弧段”
9.打开“区文件”, 在“T其它”中选择“拓扑重建”。
10.在“G工作区”中选择“A添加文件”的“添加点文件”。
三. 实验结果
1.处理了矢量化实验遗留的矢量化数据;
2.通过线转弧段造区得到了相应的拓扑区数据, 如下图:
以上即完成操作。
mapgis实验报告
《MapGIS实验报告》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MapGIS作为一款领先的GIS软件,在地图制作、空间分析、数据管理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性能和稳定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MapGIS的功能和性能,我们进行了
一系列的实验,并撰写了本实验报告。
首先,我们对MapGIS的地图制作功能进行了实验。
通过使用软件内置的地图
编辑工具,我们成功地制作了一幅详细的地图,并添加了各种地理要素和标注
信息。
MapGIS的地图制作功能操作简单,功能丰富,能够满足各种地图制作
需求。
其次,我们对Map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了实验。
通过导入现有的地理数据,我们进行了空间叠加、缓冲区分析等操作,得到了准确的空间分析结果。
Map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复杂的空间分析
需求。
最后,我们对MapGIS的数据管理功能进行了实验。
通过对地理数据的导入、
导出、编辑和管理,我们发现MapGIS能够高效地管理大量的地理数据,并且
支持各种数据格式的导入和导出,便于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总的来说,MapGIS作为一款优秀的GIS软件,具有强大的地图制作、空间分析和数据管理功能,能够满足各种地理信息处理需求。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MapGIS的功能和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
应用MapGIS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希望本实验报告能够对MapGIS的使用者有所帮助,也希望MapGIS在未来能
够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提供更加优质的技术支持。
MAPGIS实训实习报告(一)份MAPGIS实训实习报告1一、实习时间和实习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4月1日至4月15日,实习地点:四教机房。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点、线、区输入方法和相应参数的设置。
2、掌握点、线的常用编辑方法。
3、掌握自动矢量化、交互式矢量化、封闭式矢量化和高程自动赋值等方法。
三、实验步骤与内容1、新建工程在进行数据输入之前,首先需要新建工程文件,新建工程文件的目的是对文件进行管理。
选择新建工程功能后,系统会弹出对话框,这是系统要求在新建工程时,先设置好一个图幅的地图参数(实际上它只对地图进行描述,并没有对图形进行),它做为以后在添加文件时的比较标准。
如果要添加文件的地图参数与先设置好的不一样时,系统要求进行投影变换或修改地图参数,以保证工程中所有文件的地图参数一致。
2、新建工程图例工程图例在编辑好系统库基础上进行的。
进行图形输入前,最好先根据图幅的内容,建立完备的工程图例。
在工程视图中点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新建工程图例”。
(1)选择图例类型,不同类型的图元对应不同类型的图例。
(2)输入图例的名称和描述信息的分类码。
通过设置分类码,可以将图例与文件建立起对应关系。
在图例文件设置好后,还需对工程中的文件进行设置分类码,只需在工程视图中选中一个文件,当它为兰条高亮显示时,点击右键,菜单中选择“修改项目”,修改其分类码,使其与图例相对应。
这样,在图例板中提取一个图例,系统会自动将与其对应的文件设为“当前编辑”状态。
(3)设置图例参数:首先选择图元类型,然后输入图元的各种参数。
(4)属性结构和属性内容:在这里的属性结构和属性内容与点、线、区菜单下的有所不同,当您对图例的属性结构和属性内容进行修改时,并不影响在文件中的属性结构及属性内容。
(5)按添加按钮,将图例添加到右边的列表框中。
(6)如果您要修改某图例,先用光标激活图例,再按编辑按钮,或者用光标双击列表框中的图例,这样系统马上切换到图例的编辑状态,于是就可以对图例参数及属性结构、内容进行修改了。
mapgis地图矢量化实验报告心得体会篇一:MAPGIS综合实验报告MAPGIS综合报告目录一、实验目的 (02)二、实验过程栅格图像配准 (03)2.图像二值化 (05)矢量化 (06)4.图形编辑 (11)5.属性编辑 (19)6.图文互查 (21)7.对说获得的数据进行利用和分析 (24)8.自定义制图符号 (31)9.输出不同比例尺地图 (35)三、实验总结 (41)MAPGIS实验综合报告一、实验目的。
MAPGIS是通用的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的图形显示、各类地图制图的制作功能,作为个来数学信息的可视化转换工具,可以讲数字形式的地理信息以直观的图形形式在屏幕上显示,能自动进行线段跟踪、结点平差、线段接点裁剪与延伸,多边形拓扑结构的自动生成,还可以消除图幅之间元的街边误差,为地学信息的综合分析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桌面式地理信息系统。
所以,在将图矢量化时应用MAPGIS软件是十分便捷的,同时综合了此软件的基础操作和方法,能培养我们的自出探究能力和中和分析能力。
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我们以后能熟练运用MAPGIS的开始,路还很长,我们需要不断的摸索、不断的钻研才能完全掌握它。
下面针对这一次的实验成果中来谈一谈如何运用MAPGIS。
二、实验过程。
栅格图像配准装载图像准备工作使用纸质地图,在扫描仪中扫描为图像打开MAPGIS“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如图所示如图在点击图像分析模块的菜单“文件” -> “数据输入”,将其他栅格图像(mpg,jpg ,tif 等)转换为MapGIS 的栅格图像格式( .msi ),选转换数据类型,点击“添加文件”,添加要转换的文件到转换文件表中,然后点击“转换即可。
图像校正在“图像分析”菜单中,打开已经转换好的文件,进行文件的校正如图。
如图打开菜单【镶嵌融合】下的“编辑模式 1 ”,“校正预览”和“控制点息”。
会发现原MapGIS 文件中自动存在了改幅图像的四个拐角端点的配准,我们可以删除这些控制点,添加自己的控制点。
实验二 实验名称一、实验目的1、区别工程、文件、图层2、创建和关联工程图例3、创建分类图例二、实验设备台式计算机、MAPGIS 软件。
三、实验内容、步骤及结果1、读图、分层2、新建工程:在MapGis 子系统中,单机 “文件——新建工程 弹出如下图对话框,单机编辑工程中的地图参数,在设置地图参数对话框中选择地图参数确定或取消按钮后,出现以下对话框,选择自定义生成可编辑项的复选框。
将区型,网型取消。
在点型,线型文件名中分别写 学校,道路。
选择点文件按钮,弹出对话框,并输入地物名称字段。
依次按回车键输入字段类型、长度、小数位数。
如图:4、新建工程图例:在工程视图中点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新建工程图例”,系统会弹出如下对话框:输入图例的名称为学校,选择图例类型输入图例的名称、分类码设图例图形参数编辑属性结构和属性内容单击添加按钮如修改,用鼠标激活图例再单击编辑按钮单击确定5、关联工程图例只有将工程与图例文件进行了关联,才能在编辑中运用图例板中的内容,一个工程文件(*.MPJ)只能有一个工程图例文件,关联工程图例可使当前工程与指定的工程图例文件匹配起来。
交互对话框如图6、打开图例板将光标放在编辑界面的左窗口空白的地方,按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打开图例板的功能。
系统弹出对话框:7、创建分类图例自动提取图例点击自动提取,在创建分类图例文件内容里调节字体等选项,四、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习,我学会了在MapGis中创建工程,添加新的图例,设置图例的图标等东西。
mapgis实训报告一、实践目的通过参加MapGIS实训,掌握GIS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地图制作的过程和数据的处理方式,熟悉空间分析与空间数据查询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二、实践内容1. MapGIS基础操作(1)软件安装与基本设置(2)图层管理与数据导入(3)符号化与标注2. 地图制作与发布(1)地图元素添加(2)制作专题地图(3)导出地图文件3. 空间分析与查询(1)缓冲区分析(2)空间查询(3)地图拓扑检查三、实践过程本次MapGIS实训共持续4天,每天的学习内容都非常丰富。
我们首先学习了软件的安装和基本设置,包括创建工作空间、添加数据源等基本操作。
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始了图层的管理与数据导入,了解了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的不同之处,也学会了如何导入和管理这些数据。
接着,我们学习了符号化和标注的方法,可以用不同的符号和标注方式来展示地图信息。
此外,在地图制作方面,我们了解了如何添加地图元素和制作专题地图,并最终导出地图文件。
在空间分析与查询方面,我们学习了缓冲区分析和空间查询的方法。
通过这些技术,我们可以比较方便地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和查询,为自己的研究工作提供支持。
最后,我们还学习了地图拓扑检查的方法。
这项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检查地图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我们制作的地图能够准确地反映现实情况。
四、实践收获通过参加MapGIS实训,我深刻体会到了GIS技术在地理信息领域中的重要性。
我掌握了GIS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了地图制作的过程和数据的处理方式,熟悉了空间分析与空间数据查询技术。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我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有帮助,同时也为我今后继续深入研究GIS技术奠定了基础。
五、实践建议在本次MapGIS实训中,我认为教师讲解非常清晰,讲解的内容也具有实践性。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时间比较紧,实践的机会不够充分。
因此,希望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给予学生更多地图制作和数据处理方面的实践机会,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技术。
MapGIS实验报告Mapgis 实践报告MapGIS实验⼀:地图编辑、⽮量化、拓扑编辑、属性管理⼀、⽬的要求掌握运⽤MapGIS进⾏地图扫描⽮量化的基本原理、⽅法和步骤,熟悉MapGIS 地图编辑模块、⽮量化模块、拓扑编辑模块、属性管理模块的使⽤。
⼆、操作内容参考实验指导书介绍的⽅法,利⽤提供的扫描地图进⾏屏幕跟踪⽮量化,并建⽴拓扑数据结构。
修改属性结构表,并挂接属性数据。
三、操作步骤1、启动MapGIS6.5并进⼊图形处理→输⼊编辑⼦系统。
2、新建⽂件→装⼊光栅⽂件(选择“⼭东地市⾏政区划图”)→⼯作区→存⽂件→存线⽂件(将⽂件保存在E:\workspace下),如下图:3、线编辑→参数编辑→修改缺省线参数(⼀般选折线,定义线型、辅助线型,宽度,X、Y 值,图层等)。
4、⽮量化→交互式⽮量化(对图像中的每个线条进⾏⽮量化)。
提⽰:编辑过程中按F5键放⼤窗⼝,F7键缩⼩窗⼝,F6键移动窗⼝,F8键在当前线上增加⼀个点,F9键取消当前线上最后⼀个点。
在⾃动跟踪过程中,如果出现错误,则可以按F9键不断退回。
注意:编辑过程中应当经常存盘;每条线跟踪⼀次。
如下图:5、编辑完成后,进⾏多边形拓扑关系错误检查过程。
具体操作包括:其它→⾃动剪断线→清除微短线→清除线重叠坐标及⾃相交→清除微短线→⾃动线结点平差→线拓扑错误检查。
提⽰:如果其中的任何⼀步提⽰有错误,则按照步骤6中的⽅法对每⼀个错误分别进⾏修正。
6、如果拓扑错误检查有错误,则利⽤线编辑⼯具对错误进⾏修正,直⾄在进⾏“线拓扑错误检查”时没有错误为⽌。
提⽰:线编辑⼯具都在“线编辑”菜单中,最常使⽤的⼯具包括:剪断线→有剪断点;线上加点;线上删点;线上移点;线结点平差→区圆⼼值;删除线;联接线。
如下图:7、当没有拓扑错误时,进⾏多边形拓扑关系建⽴。
具体操作包括:其它→线转弧段(存区⽂件,输⼊新⽂件名,将⽂件保存在你熟悉的路径下,如D:\)。
8、⼯作区→装⼊⽂件→装⼊区⽂件(新存的⽂件)→其它→拓扑重建。
地图屏幕数字化巨鹿整饰一、实习目的掌握栅格图像配准、图像格式转换、图例板建立、属性结构建立及地图屏幕数字化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习内容利用给定的土地利用遥感影像图(文件名巨鹿整饰.JPG),转换为MapGIS 的Msi格式,配准并通过鼠标手工跟踪显示在屏幕上的栅格图象来创建矢量地图对象。
三、实习要求地图屏幕数字化按层进行,地图要素分层及文件名如下:1.线状地物(线状要素,文件名XZDW)2.地类界限(线状要素,文件名DLJX)3.行政界限(线状要素,文件名XZJX)4.地物注记(点状要素,文件名DWZJ)5.地类图斑(面状要素,文件名DLTB)四、实习步骤1.格式转换MAPGIS所支持的是MSI影像格式,因此在数字化之前必须将其他格式的数据转换为MSI影像格式。
这步工作是在MAPGIS的图像分析模块中进行的。
在图像分析模块窗口中,打开文件菜单,鼠标单击数据输入子菜单,在出现的文件转换窗口中添加要转换的图像文件,并在转换数据类型栏中选择JPG文件,点击文件转换命令,图像被转换为MSI格式。
图12.影像校正该操作在图像处理模块中完成。
图像配准是进行适量化前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MapGIS的图像配准是在图像处理的镶嵌配准模块中进行的。
2.1输入控制点在图像配准对话框的图像上选择一点(经纬线交点)并单击鼠标,按下空格键,然后在弹出的编辑控制点对话框中键入该点对应的实际坐标值(经纬度)(如图所示)。
每个控制点有一个标号,指示控制点的名称,如“P t1”等。
一般输入4个控制点,但应当注意其中任意三个控制点不能在一条直线上。
图2图3图42.2编辑控制点输入第四个控制点后,MapGIS将自动计算校正误差。
MapGIS利用控制点进行数值变换,靠该变换来倾斜、移动和调整数字化对象,使之与控制点相符。
MapGIS按设定的坐标系确定控制点的相对位置,对比这些点在栅格图像中相应的坐标,随后算出一个误差,即点在栅格图像上的位置和单击位置的实际坐标之间的偏差。
误差值应该与数字化仪的图形分辨率保持一致,大多数情况下误差不应超过图框宽度的千分之几或仅为几个像素。
为减少误差估计偏高的可能性,可增加控制点数量并且为控制点设定坐标时要尽可能精确。
同时,仔细检查在图像配准对话框中是否已设定正确的投影。
按确定按钮,完成栅格图像的配准。
3.工作环境设置工作环境主要包括工作目录、矢量字库目录、系统库目录、临时文件目录四部分。
其中,工作目录最为重要,它表示软件操作所直接指向的文件夹,因此将工作目录定位为本次研究所在的文件夹;矢量字库目录主要是规定在信息提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文字注释的字体类型、字体颜色、字体大小等参数,采用系统默认即可;系统库目录也非常重要,它主要是提供图形的显示参数,采用不同的系统库,图形显示效果不同;临时目录库也设在本次研究的文件夹下,它主要存放信息提取过程中所产生的临时文件,一旦哪个文件出现问题,就可以去临时目录中找到它的临时文件,然后对文件进行恢复。
图54.分层在矢量化之前都要做好这步工作,分层设计不但可以简单清晰、快速方便地查找到想要的信息,而且在设计时也很方便灵活,突出了主题,减少了工作量和数据冗余,为属性结构的设计做好了铺垫。
对Mapgis进行分层后如下图所示:图65.图例板设计为提高图形矢量化的速度和准确率,建立了专项工程图例板,矢量化时便可通过图例板获得当前点、线、面的具体参数,而不用每次输入图形时都重新设置。
图76.属性结构设计做完分层工作后,根据每层的需要及侧重点进行了属性结构的设计,它是矢量化工作开始前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为以后数据库的建设打下了基础,也是连接图形和数据库的纽带,所以建立合理的属性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7.矢量化7.1MapGIS主要绘图工具和使用方法F5键(放大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放大屏幕内容。
F6键(移动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移动屏幕。
F7键(缩小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缩小屏幕内容。
F8键(加点):用来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需要加点的操作。
按一次F8键,就在当前光标处加一点。
F9键(退点):用来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需要退点的操作,每按一次F9键,就退一点。
有时在手动跟踪过程中,由于注释等的影响,使跟踪发生错误,这时通过按F9键,进行退点操作,消去跟踪错误的点,再通过手动加点跟踪,即可解决。
F11键(改向):用来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改变跟踪方向的操作。
按一次F11键,就转到矢量线的另一端进行跟踪。
F12键(抓线头):在矢量化一条线开始或结束时,可用F12功能键来捕捉需相连接的线头。
Ctrl+右键单击:图形闭合Shift+鼠标左键:捕捉7.2“输入线”按钮使用输入线工具可以绘制线,条件是地图窗口被激活且一个图层可编辑。
根据任务需要可以选择合适的线类型,比如折线、流线、正交线等。
在输入线过程中需要进行线型的设置、跳线的编辑、拓扑成区处理。
7.2.1绘制线的基本步骤如下:点击“输入线”按钮并将鼠标指针移到要开始绘制直线的位置;按住鼠标键不放,拖延鼠标指针,使屏幕上出现一条线,其长度随着鼠标指针的移动而变化,到目标位置时,再松开鼠标键。
7.2.2线型的选择:比如在绘制xzjx(行政界限)一层时,首先使当前图层可编辑,然后在图例板中选择要绘制的行政界限风格,然后选择线输入命令进行绘制。
可在设置选项下勾选还原显示,则可以得到如图显示效果。
图8图97.2.3跳线的编辑在Mapgis中若有两种不同的线相重叠则使用跳线使行政等级高的线跳行政等级低的线。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为方便分辨行政线,将其设为还原显示。
以下面xzdw 与dljx之间的跳线的设置为例来进行演示。
当xzdw(颜色:红色)与dljx(颜色:黑色)相重合时,先将重合线段两端分别剪断。
删除剪断的xzjx,并将剪断的dljx 复制到xzjx一层。
将复制过来的dljx用图例版中的跳线来替换。
替换完毕后将图层去除还原显示,将剪断的线连接起来。
并再次设置还原显示。
效果如下:图10图11依据以上过程将所有跳线完成。
7.2.4拓扑成区在线绘制完毕后便要进行拓扑成区的操作,主要在“其它”选项下进行,具体步骤如下:数据准备:将原始数据中那些与拓扑有关的线复制到一层,其中包括图层的内图框,并将该层保存为一新文件(可命名为hbx层),以便进行拓扑处理。
自动剪断线:用户在数字化或矢量化时,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在该断开的地方线没有断开,这给造区带来了很大障碍。
自动剪断有端点剪断和相交剪断。
清除微短线:该功能用来清除线工作区中的短线头,将其从文件中删除掉,避免影响拓扑处理和空间分析。
选中该功能后,系统弹出最小线长输入窗口,由用户输入最小线长值,输入完毕,系统自动删除工作区中线长小于该值的线。
图12清除重叠坐标:该功能用来清除某条线或弧段上重叠在一起的多余的坐标点,这些重叠的点有可能是用户重复输入或采集的。
查出存在重叠坐标后,只需按右键即刻自动的消除重叠坐标。
线转弧段:将工作区中的线转换成弧段,并存入文件中(命名为HBX.WP),这样的文件只有弧段而没有区,在拓朴处理中需要这样的文件。
将区文件进行保存,并用添加项目选项将其添加进来,并使其可编辑。
线工作区提取弧拓扑查错:该功能是拓扑处理的关键步骤,只有数据规范,无错误后,才能建立正确的拓扑关系。
而这些错误用户用眼睛是很难发现的,利用此功能,可以很方便的找到错误,并指出错误的类型及出错的位置。
拓扑重建:拓扑关系的处理,是本系统的核心,只有建立了拓扑关系,才能进行空间分析和统计等。
用户从数字化得到的线数据,通过[线转弧段]转为弧段数据,这些数据仍是一条条的孤立弧段,毫无拓扑关系可言。
[拓扑重建]就是要建立结点和弧段间的拓扑关系以及弧段所构成的区域之间的拓扑关系,并赋予它们属性。
最终得到如图效果:图137.3“输入区”按钮使用输入区命令可以绘制封闭的多边形区域。
条件是地图窗口被激活且图层可编辑。
绘制多边形的步骤如下:单击多边形工具,光标变成十字丝。
将鼠标指针移到要开始绘制的位置;单击鼠标左键,移动鼠标指针以绘制第一条边或线段。
若希望终止当前直线段并从终点处开始连续绘制下一线段时,单击鼠标左键;重复以上步骤;在最后一个终点处双击鼠标左键,可结束折线绘制多边形。
7.4“输入点”按钮使用输入点工具可以在地图上放置点符号和注释,条件是地图窗口被激活且图层为当前可编辑,给地图增加点符号的步骤如下:单击“输入点”按钮;单击地图上要加入符号的位置,点符号显示在该位置。
注:点输入方法及上下标的输入方法。
图14图15图168.图形编辑将进行矢量化完的图形进行进一步的编辑。
如此便制成的一幅完整的地图,如下图所示:图17五、实习心得Mapgis是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武汉中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是国产优秀的桌面GIS软件,它属于矢量数据结构GIS 平台,拥有强大的功能。
它数字化模块很多,一些不同的操作分析功能在不同的模块进行,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由于软件的盗版问题、以及操作的不熟练问题,在制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令人头疼的问题。
比如:在数据格式转换过程中会遇到jpg转msi时的无法转换问题,图例板无法应用或是图例信息不正确的问题,在跳线制作过程中风格设置的问题,拓扑成区中拓扑错误检查修改问题……在制图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学习,以及与其它同学的交流合作,逐步解决了以上问题,对这个软件的了解度和熟悉度也逐步加深。
其间会有过很大的烦恼但是解决了上述问题后便会有很大的成就感与进步。
在制图过程发现理论与实际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在课上学习的一些理论操作性的知识在实际应用时常常会有一些细节上的变动。
这在处理上往往会有一些小技巧(比如图层放置的上下位置可以通过直接拖动图层来实现,且图层名称的位置在上其图层位置在下,在绘图时可将区域图层、线层、点层从下到上依次存放。
再比若要将图层重命名则只需点击图层名称然后直接修改就可以),所有这些都考验了我们的分析、应用、创新能力。
此外还发现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1.折线矢量化:之所以选择折线进行矢量化,原因在于采用曲线矢量化是自动剪断线后线的形状变化太大,以至于区无法与拓扑前的线很好套合,若要追求光滑,可以试试光滑线,但是光滑后的线数据明显增大,不利于网上传送。
矢量化时捕捉线一定要选择“靠近线(母线加点)”。
只是靠近线而不母线加点的弊端在于子线有可能和靠近的母线在靠近位置形成“伪节点”,没有真正意义相交,造成最后自动剪断线拓扑造区时部分没有成功,后期处理很麻烦。
母线加点可解决这问题。
2.拷贝需做区的图层:目的在于避免损坏已经做好的线文件。
一般都是老辈参与拓扑造区的先文件到MAPGIS的单文件处理窗口理自动剪断,拓扑造区,早把拓扑好的区文件保存在加入到目的工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