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2.98 KB
- 文档页数:7
c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如类、对象、封装、继承、多态等。
2. 培养学生运用面向对象思想进行问题分析、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了解并运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如Java、C++等)的基本语法和常用库。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面向对象方法编写程序的能力,能独立完成小型程序设计任务。
2. 培养学生运用面向对象设计模式优化程序结构,提高代码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3.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与他人共同完成复杂程序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编程挑战,敢于创新,善于解决问题的精神。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责任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编程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对面向对象编程有一定了解,但实际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驱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分组讨论、项目实践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面向对象基本概念:介绍类、对象、属性、方法、封装、继承、多态等基本概念,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学习Java/C++等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如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异常处理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面向对象设计:学习如何进行面向对象分析、设计,包括类图、对象图、序列图等UML图的使用,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面向对象编程实践: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动手编写面向对象程序,涵盖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特点,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c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类和对象、继承和多态等。
学生应能够运用C语言实现简单的面向对象程序,并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核心思想。
此外,学生还应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团队协作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理解类和对象的概念,能够正确创建和使用类和对象。
2.掌握继承和多态的原理,能够运用继承和多态编写程序。
3.熟悉常用的面向对象编程构造,如封装、继承和多态。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C语言实现简单的面向对象程序。
2.具备良好的编程习惯,如合理的函数命名、代码注释等。
3.能够进行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一个面向对象程序的设计和实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积极探索新的编程思路。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类和对象、继承和多态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类和对象:介绍类的概念,如何创建和使用类和对象,包括成员函数和成员变量。
2.继承:讲解继承的概念和原理,如何实现继承,以及继承的应用场景。
3.多态:介绍多态的概念,如何实现多态,以及多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面向对象编程构造:讲解封装、继承和多态的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
4.实验法:让学生动手编写面向对象程序,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C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相关教材。
C++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学籍管理系统II姓名:陈浩学号:100601102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100601指导教师:姜虹2011 年9月4日【内容提要】学籍管理系统设计涉及学生信息的录入,显示,查找,删除,修改,统计,保存,退出等功能,从而能够对信息进行处理。
程序中运用了相关类的知识,同时定义了一定数量的数据及成员函数。
程序使用了数组记录统计的相关数据,运用了指针实现相应功能函数的功能,运用了student ,两个类实现面向对象的要求。
程序的完成涉及到程序的分析,模块的分解,程序的控制程序的调试。
【关键字】学籍管理vc++6.0 面向对象程序控制类【任务书】面向对象技术与C++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面向对象技术与C++ 班级100601--604 指导教师姜虹题目学籍管理系统2 完成时间2011年8月29日至2011年9月2日主要内容问题描述(功能要求):实现数据录入,查询、排序和删除功能,详细要求见后设计报告要求1.封面:(格式附后)2.课程设计任务书3.课程设计报告:⑴系统总体方案⑵设计思路和主要步骤⑶各功能模块和流程图⑷设计代码⑸心得体会和参考资料说明: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及软件,要求文字通畅、字迹工整(也可用以打印),文字不少于5000 字,并装订成册。
上机时间安排星期周次一二三四五六日第2周1-4 1-4 1-4 1-4 1-4指导时间地点上机时间,E506版面要求1.题目用黑体三号,段后距18磅(或1行),居中对齐;2.标题用黑体四号,段前、段后距6磅(或0.3行);3.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为1.25倍行距;4.标题按“一”、“㈠”、“1”、“⑴”顺序编号。
目录一概述 (3)二系统分析 (3)(一)系统的实现 (3)(二)实现的基本功能 (3)(三)拓展 (4)三设计 (4)(一)系统功能设计 (4)(二)类设计 (4)(三)函数设计 (4)(四)流程图 (5)四主程序 (7)(一)代码 (7)(二)运行结果 (24)五不足之处 (24)六心得体会 (24)七参考文献 (25)一概述:(一)课程设计的任务:用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一个小型的学籍管理系统,要求数据的录入、查询、排序和删除。
c 面向对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面向对象编程方法。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了解面向对象的原理、特点和基本概念,如类、对象、封装、继承和多态等;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和编写程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面向对象的原理和特点,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
2.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和编写程序。
3.掌握C语言面向对象编程的语法和技巧。
4.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C语言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类、对象、封装、继承和多态。
2.面向对象的原理和特点:对象抽象、模块化、代码复用和易于维护。
3.C语言面向对象编程的语法:类定义、对象创建、成员函数、继承和多态等。
4.面向对象编程的应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语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编程案例,让学生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方法和技巧。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编写C语言面向对象的程序,巩固所学知识。
4.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C语言面向对象编程》。
2.参考书:提供一些关于面向对象编程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自学。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和原理。
4.实验设备:提供计算机实验室,让学生进行编程实践。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作业则主要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考试则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内容实验1 C++程序设计初步1.实验目的(1)了解在C++编译系统(Visual C++6.0)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2)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 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结构和特点。
(3)掌握简单C++程序的编写和调试方法。
(4)掌握重载函数的定义方法。
(5)能正确使用引用型变量。
2.实验内容和步骤(1)在Visual C++环境下编译和运行C++程序①先进入Visual C++6.0环境。
②在自己指定的子目录中建立一个名为test.cpp的新文件。
③从键盘输入以下程序int main(){int a,b;c=a+b;cout>> “a+b=”>>a+b;}选择Build→Compile test.cpp命令, 对此源程序进行编译。
观察和分析编译信息。
⑤根据编译信息指出的错误, 修改程序。
再进行编译, 如果还有错, 再重复此过程, 直到编译不出错为止。
⑥选择Build→Build test.exe命令, 对程序进行连接, 如果不出错, 就会生成可执行程序test.exe。
⑦选择Build→Execute test.exe命令, 执行可执行程序test.exe。
观察屏幕的变化。
在输出窗口应显示程序运行结果。
⑧分析结果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或认为输出格式不理想, 可以修改程序, 然后重新执行以上④和⑧步骤。
改过后的程序:#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add(int x,int y){int z;z=x+y;return(z);}int main(){int a,b,c;cin>>a>>b;c=add(a,b);cout<<"a+b="<<c<<endl;return 0;}实验2 C++对C的扩充(2)编一个程序, 用来求2个或3个正整数中的最大数。
c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如类、对象、封装、继承、多态等。
2.熟悉C语言中的面向对象编程机制,如构造函数、析构函数、继承、多态等。
3.了解常用的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如抽象类、接口、模版等。
4.能够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分析问题、设计程序。
5.能够使用C语言实现简单的面向对象程序。
6.能够阅读和理解面向对象的程序代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与他人合作。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面对困难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C语言的面向对象编程机制以及常用的面向对象编程技术。
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类、对象、封装、继承、多态等。
2.C语言的面向对象编程机制:构造函数、析构函数、继承、多态等。
3.常用的面向对象编程技术:抽象类、接口、模版等。
4.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讲解类、对象、封装、继承、多态等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的应用。
5.C语言的面向对象编程机制:讲解构造函数、析构函数、继承、多态等编程机制,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6.常用的面向对象编程技术:介绍抽象类、接口、模版等编程技术,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应用场景。
4.实验法:让学生动手编写面向对象的程序,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c面向对象程序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同学们掌握C面向对象程序的基本概念和语法,包括类、对象、继承、多态等核心概念。
通过学习,同学们能够熟练使用C++编写简单的面向对象程序,培养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面向对象程序概述:介绍面向对象程序的基本概念,如类、对象、封装、继承、多态等。
2.类和对象:讲解如何定义一个类,如何创建和使用对象,以及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概念。
3.继承:介绍继承的概念和实现方式,以及继承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4.多态:讲解多态的概念、实现方式以及多态的好处。
5.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例: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面向对象程序的基本概念、语法和实例。
2.讨论法: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编程案例,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
4.实验法:安排课后的编程实践,让同学们动手编写面向对象的程序,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相关教材。
2.参考书:提供一些关于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参考书籍,供同学们课后自主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直观地展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相关概念和实例。
4.实验设备:提供计算机和编程环境,让同学们能够进行实际的编程练习。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考察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占总评的20%。
2.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编程作业,让同学们巩固所学知识,占总评的30%。
面向对象c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面向对象C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设计一个面向对象的C程序,来加深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理解,并实践C语言中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
二、实验过程1. 设计类和对象:在C语言中,没有类的概念,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模拟类和对象。
- 定义一个结构体来表示一个类,结构体中包含该类的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指针。
- 定义一些函数来模拟类的成员函数,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结构体类型的指针,该指针指向当前对象。
2. 创建对象:定义一个结构体变量,该变量称为对象,通过调用构造函数来初始化对象的成员变量,将对象传递给成员函数。
3. 调用成员函数:使用对象调用该对象的成员函数,通过函数指针实现多态性。
4. 析构对象:在不再使用对象时,调用析构函数来释放对象占用的资源,避免内存泄漏。
5. 运行程序:编译并运行C程序,观察程序的输出结果。
三、实验结果在C语言中实现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可以提供一种思路和方式来实现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
通过将相关的数据和函数封装在一个表示类的数据结构中,并通过该数据结构的函数指针来调用成员函数,可以模拟出面向对象的效果。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于C语言中如何实现面向对象编程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尽管C语言本身没有类的概念,但通过结构体和函数指针的方式,我们可以模拟出类和对象的概念,并实现封装、继承和多态等面向对象的特性。
C语言中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可以使程序更加模块化、灵活和易于维护。
通过将相关的数据和函数封装在一个结构体中,我们可以将代码组织得更加清晰,降低代码的耦合度,提高代码的重用性。
此外,通过函数指针的方式来调用成员函数,可以实现多态性,使得代码更加灵活和可扩展。
当然,C语言中实现面向对象编程也存在一些限制和不足。
相比于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如C++和Java,C语言中的面向对象编程需要手动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容易出现内存泄漏的问题。
此外,C语言中没有提供访问控制的特性,不同成员函数之间的访问权限不能进行限制。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书一、课程设计目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是对所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旨在通过实际项目的开发,加深对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的理解,提高编程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复杂度的面向对象程序项目。
具体要求包括:1、运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对项目进行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
2、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实现项目的功能。
3、遵循良好的编程规范和代码风格,确保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4、对程序进行充分的测试,确保其稳定性和正确性。
三、课程设计题目及背景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手工管理学生成绩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开发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实现学生成绩的录入、查询、统计和分析等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系统需求分析1、功能需求学生信息管理: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和查询。
课程信息管理:包括课程基本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和查询。
成绩录入:教师能够录入学生的课程成绩。
成绩查询:学生和教师能够查询学生的课程成绩。
成绩统计:能够统计学生的总成绩、平均成绩等。
成绩分析:能够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如成绩分布、优秀率等。
2、性能需求系统响应时间要短,能够快速处理用户的请求。
系统要稳定可靠,能够长时间运行。
3、数据需求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班级等。
课程信息:包括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等。
成绩信息:包括学号、课程编号、成绩等。
五、系统设计1、总体设计系统采用 C/S 架构,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
客户端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服务器端负责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系统分为学生信息管理模块、课程信息管理模块、成绩录入模块、成绩查询模块、成绩统计模块和成绩分析模块。
2、详细设计学生信息管理模块类设计:设计一个学生类(Student),包含学生的基本属性和操作方法,如设置和获取学生信息。
c 面向对象程序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要求学生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如类、对象、封装、继承、多态等;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分析问题、设计类和对象,并编写相应的程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编程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述: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由来、特点和基本概念。
2.类与对象:讲解类的定义、创建和使用,以及对象的概念和创建方法。
3.封装:介绍封装的原理和作用,演示如何通过封装实现数据隐藏和保护。
4.继承:讲解继承的概念、作用和实现方法,演示如何利用继承扩展已有类。
5.多态:介绍多态的原理和作用,演示如何利用多态实现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6.面向对象编程实践:通过实例分析法和实验法,让学生动手编写面向对象的程序,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实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编程案例,让学生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应用。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编写程序,培养实际编程能力。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5.作业与评测:布置适量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趣味性和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计算机设备进行编程实践。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
告
题目:分数计算器设置
班级:K0312415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
姓名:周林
指导教师:
小组成员:周林,张齐满
二O一三年10月15日
一、课程设计问题描述
分数计算器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较多,为了简化计论,要求设计的管理系统能够完成以下功能:
(1)定义整数类和分数类。
其中,包括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显示函数等。
(2)输入/输出:对流提取和流插入运算符进行重载。
(3)计算功能:可进行分数的加、减、乘和除法运算。
(4)化简功能:将分数化简为最简分数。
(5)异常处理功能:分数中分母不能为零。
(6)菜单功能:每种功能的操作都是在菜单中进行相应选择。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经过一个学期的《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地程序设计基础,但是要学好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不仅要认真阅读课本知识和从事课堂学习,更重要的是要进行上机实践,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增强和巩固知识。
三、系统设计(算法分析)
1、系统由5功能,可分别执分数的.加法运算,减法运算,.乘法运算和除法运算,还可以将分数化简。
1.加法运算可计算两个分数相加。
2.减法运算可计算两个分数相减。
3.乘法运算可计算两个分数相乘。
4.除法运算可计算两个分数相除。
5.化简运算可计算一个分数化简。
2、流程图
3、分数计算器设置各函数的功能和实现的相关功能由对应的函数来实现。
(1)函数jia()实现分数加法运算。
(2)函数jian()实现分数减法运算。
(3)函数cheng()实现分数乘法运算。
(4)函数chu()实现分数除法运算。
(5)函数shuchu()实现分数的输出和化简。
四、程序源代码
pp:Definestheentrypointfortheconsoleapplication.
9F637C9445F9F637C9445F9F637C9445F6A1A758261F44F6A1A758261F 44F6A1A758261F44F法运算2.减法运算"<<endl;
cout<<"3.乘法运算4.除法运算"<<endl;
cout<<"5.化简6.结束\n"<<endl;
cou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ndl;
cin>>i;
if(i==5)
{
cout<<"请输入两个数,分子在前"<<endl;
cin>>a>>s;
shuchu(a,s);
}
else
{
cout<<"请输入四个数,分子在前"<<endl; if(i>0&&i<7)
cin>>a>>s>>d>>f;
if(s==0||f==0)
cout<<"输入错误"<<endl;
else
switch(i)
{
case1:jia();break;
case2:jian();break;
case3:cheng();break;
case4:chu();break;
case6:return0;
}
}
}
return0;
}
fenshu::jia()
{
k=a+d;
l=s+f;
shuchu(k,l);
return0;
} fenshu::jian()
{
k=a+d;
l=s+f;
shuchu(k,l);
return0;
} fenshu::cheng() {
k=a*d;
l=s*f;
shuchu(k,l); return0;
fenshu::chu()
{
if(f=0)
{ cout<<"输入错误"<<endl;return0;} k=a*d;
l=s*d;
shuchu(k,l);
return0;
return0;
}
fenshu::shuchu(intq,intw)
{
intp;
if(q>w)
p=w;
else
p=q;
for(inti=p;i>1;i--)
{
if(q%i==0&&w%i==0)
{
w=w/i;
}
}
cout<<"结果为"<<q<<"/"<<w<<endl;
return0;
}
五、总结和体会
虽然写了很多次,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但是在写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问题,本来,这个小组只有我一个人。
张齐满加入,他找了资料,找到很多有用的我写程序,共同完成了这一个实验。
通过这一次的实践,我明白了合作的力量。
同学之间应该多多交流思想。
六、参考文献
1、C++面向对象设计第二版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