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图片的获取与加工
- 格式:ppt
- 大小:7.25 MB
- 文档页数:34
图片的获取南京市第二十七中毛琳■教材分析图片是多媒体中常见的素材之一,也是人们传递和表达信息的重要形式。
在创造文字以前,人们通过绘画来记录事物和表达思想。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随着文化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图片成为信息的巨大资源。
因此,本节在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本节有两个主题内容:(1)走进图片世界(2)获取图片。
教材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对图片从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
“获取图片”是本节重点与难点。
本节是本章的起点,只有了解图片的基础知识,掌握获取图片的各种方法,学会根据主题需求获取图片,才能为图片的加工和创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学情分析学生掌握从网上下载图片的方式方法,接触过ACDSEE软件。
但是没有对图片的获取形成系统方法。
不同情况下图片的获取方式不同,这里的重点放在如何运用信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图片在信息传递中的功能与作用(2)掌握获取图片的途径与方法(3)能够针对具体任务的需求收集图片并进行筛选和评价2.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讲解+学生自主探究+任务驱动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通过使用瑞博学习平台,培养他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按照要求收集所需要的图片,培养鉴别信息的能力(2)能够展示自己的成果,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培养发布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4.行为与创新活动课为主要形式■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获取途径的方式方法ACDSEE软件的使用2.教学难点网络下载图片的方法掌握扫描仪的使用方法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任务驱动分组活动■课前准备扫描仪数码相机ACDSEE软件MOODLE教学平台机房■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活动课为该堂课的主要教学形式,辅之以教师讲解形式。
设计活动“顾小小同学开网店,帮助他获取所需图片”。
以此创设情境,根据获取图片的方式不同,设计了三种活动形式且分为5个小组:网络组、扫描仪组一组、扫描仪二组、数码相机一组、数码相机二组。
沪科教版《信息技术基础》各章知识点汇总上海科教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各章知识点汇总第1章知识要点1. 什么是信息信息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第三种基本形态,也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信息可以用来消除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科学决策,指导人们的行动。
2. 信息的主要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3.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从本质上说,信息技术是人类在了解、把握和改善自身生存环境过程中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控制信息等的相关技术,其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等等,其中微电子技术是基础,计算机技术是核心。
4. 信息技术的历史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五次革命。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产生。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发明。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始于20世纪60年代,这是一次信息传播和信息处理手段的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使信息数字化成为可能,信息产业应运而生。
5.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略)第2章知识要点1. 信息需求的确定信息需求就其含义而言,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即信息的内容;二是所需信息的载体形式,如文字、声音、图、视频等。
所以,人们在确定信息需求时,可以从内容和载体两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1)确定信息内容。
(2)确定信息的类型。
2. 信息来源的确定按承载信息的载体的不同,信息来源可以分为四大类: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人和事物。
多媒体练习及答案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复习题一第一章:走进多媒体技术一.选择题1.关于多媒体,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A.多媒体由单媒体复合而成B.多媒体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C.多媒体包括文本、图片等媒体元素D.多媒体是利用计算机把声音、文本等媒体集合成一体的技术2.多媒体信息包括等媒体元素()①音频②视频③动画④图形图像⑤声卡⑥光盘⑦文字A.①②③④⑤⑦B.①②③④⑦C.①②③④⑥⑦D.以上都是3.以下哪一组不属于多媒体中的媒体元素()A.文本和声音B.图形和图像C.磁盘和光盘D.视频和动画4.关于多媒体技术的描述,下面不正确的是()A.多媒体技术是一个能够对多个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加工或继承的计算机技术B.可以把外部的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加工处理后以复合方式输出C.多媒体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知识,是信息时代的产物D.多媒体技术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5.下列不属于多媒体技术新的开发热点的是()A..虚拟现实B.多媒体通信技术C.视频会议系统D.数据库6.关于多媒体技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多A.媒体技术就是多媒体。
B.多媒体技术是指可以通过网络浏览的声音、动画、视频等。
C.多媒体技术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U盘等。
D.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平台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如文本、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的技术。
7.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A.多媒体信息有些是以数字的形式而不是以模拟信号的形式存储和传输的。
B.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平台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在多种媒体之间建立逻辑连接,并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集成系统。
C.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就是有声卡的计算机系统。
D.多媒体是融合两种以上媒体的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
8.以下属于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是:()①视频点播②美容院在计算机上模拟美容后的效果③电脑设计的建筑外观效果图④房地产开发商制作的小区微缩景观模型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多媒体技术特征的是()A.交互性B.实时性C.不变性D.集成性10.传统的广播电视不属于多媒体系统,主要是因为它不具有多媒体技术的特征()A.实时性B.集成性C.交互性D.多样性11.在欣赏《中国茶》这一课件时,我们看到了茶叶的图片,红茶的制作过程,听到了优美的音乐,这个课件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5.3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获取图形、图像的采集工具类型,能合理地选择图像加工工具进行图像设计,体验利用图形、图像表现主题意义。
初步掌握对图像信息的一些基本处理技能。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自学和互助获得新知识,任务驱动与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感受体验生活的美,设计加工图像,增强审美能力,充分认识图像信息在信息交流中的价值.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掌握Photoshop中图像加工的几种简单工具教学难点:利用软件工具设计表达主题信息的图像三、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知道昨天是什么节日吗?生:感恩节师:那同学们知道吗?美国把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感恩节假期会从星期四持续到星期天。
所以今天呀我们还处在感恩节中呢。
看看老师给你们展示的图片,有什么感想?是怎么做到的呢?生:Word、PS、美图秀秀……(二)、新课1、确定主题师:同学们知道老师这张照片的主题是什么吗?生:感恩节师:恩,说的是对的,确定主题就是我们加工图像的第一步。
2、获取数字化图像的途径:师:同学们知道老师的图片从哪儿获取的呢?生:网上……师:恩,很好,那么还有哪些途径可以获取图像呢?生:相机、手机……师:恩,说的不错,那么已经冲洗出来的照片怎么变成数字化图像导入电脑呢?生:扫描仪师:同学们很聪明,说的不错,运动会的时候老师负责干什么呢?生:摄像师:那么同学们想想图像信息还可以怎么获取呢?生:截屏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获取图像的几种途径,我们来总结一下:1、数码照相机或手机2、将传统照片数字化3、从网络或其他数字化资源库中获取图像素材4、从影像资料中获取图像素材(三)、图像的加工1、图像的加工有哪些?师:图像的加工有哪些?同学们观察观察身边,看看有没有图像加工的例子。
序号题目章节1、(必修)下列关于下载文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二章32、(必修)以学科分类为标准的分类方式适用于( )。
第七章13、(必修)在Excel中,要在选定的单元格区域中计算出第四章2包含数字的单元格个数,应使用函 数( )。
4、(必修)在数据库中查找一位员工的资料,这个员工的第七章3姓名、年龄等各项基本资料构成5、(必修)下列关于图像处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第五章3)。
7、(必修)下列关于E-mail的说法,错误的是( )。
第六章38、(必修)下列作品形式中,需要上传到网站服务器才能第六章1发布的是( )。
9、(必修)下列关于利用Excel进行信息加工的说法,正第四章2确的是( )。
10、(必修)Windows 7、SQL Server都属于( )。
第三章111、(必修)小明在网上查询近几年北京大学在贵州省的第三章1录取分数线,这一过程属于()。
12、(必修)下列活动中,属于人工智能的是( )。
第三章313、(必修)E-mail和QQ都属于信息交流的工具,下列说法第六章3中正确的是( )。
14、(必修)下列交流方式中,属于公开交流的是(第六章3)。
15、(必修)将几首不同的歌各截取一部分后合成一首来第五章1作为歌曲串烧表演,应该选择的编 辑软件是( )。
1、(选修)贵阳某公司要去深圳参加一个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展演,需要了解深圳会展中心的第二章2 交通线路情况以及预订会展中心周围的宾馆,以下方法中,最恰当的是( )。
2、(选修)有HTML语句<table style="font-size: 12pt;第五章2 color: #008000"bgcolor="#00FFFF">,它表示( )。
4、(选修)计算机网络有多种分类标准,通常我们所说的第三章1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是以()为标准来划分的。
5、(选修)当你的电子邮箱收到了一封主题为“好久不见第一章2”的陌生人发来的邮件,最恰当的处理方法是( )。
第五章[4]. 一张CD盘片上存储的立体声高保真全频带数字音乐约可播放一小时,则其数据量大约是______。
A、800MBB、635MBC、400MBD、1GB[6]. 卫星数字电视和新一代数字视盘DVD采用______作为数字视频压缩标准。
MPEG-2 | MPEG2[10]. 声卡在计算机中用于完成声音的输入与输出,即输入时将声音信号数字化,输出时重建声音信号。
√[2]. 若未进行压缩的波形声音的码率为64kb/s,已知取样频率为8kHz,量化位数为8,那么它的声道数是__________。
A、1B、2C、3D、4[3]. 声音信号经过取样和量化后,还要进行编码。
编码的目的是减少数据量,并按某种格式组织数据。
√[5]. 在计算机应用中,视频点播的英文缩写是_________。
VOD[7].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收看电视节目,即从根本上改变用户被动收看电视的技术称为____技术。
VOD[8]. 计算机中的声卡可控制并完成声音的输入与输出,但它只能获取波形声音而不能处理MIDI声音。
╳[1].超文本是对传统文本的扩展,除了传统的顺序阅读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导航、跳转、回溯等操作,实现对文本内容更为方便的访问。
√[2].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合成图像)有很多应用,以下所列中最直接的应用是______。
A. 设计电路图B. 可视电话C. 医疗诊断D. 指纹识别[3].图像的压缩方法很多,________不是评价压缩编码方法优劣的主要指标。
A. 压缩倍数的大小B. 图像分辨率大小C. 重建图象的质量D. 压缩算法的复杂程度[4].下列有关我国汉字编码标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
A. GB18030汉字编码标准与GBK、GB2312标准兼容B. GBK汉字编码标准不仅与GB2312标准兼容,还收录了包括繁体字在内的大量汉字C. GB18030汉字编码标准中收录的汉字在GB2312标准中一定能找到D. GB2312所有汉字的机内码都用两个字节来表示[5].下面关于计算机中图像表示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
《多媒体技术应用》课后习题及答案2009-12第一章习题一、填空题1.多媒体有、、等几个关键性。
2.多媒体外部设备一般分为系统和系统。
3.静态图素材包括和两大类。
4.多媒体制作分为、、、和五个步骤。
5.人机交互界面设计首先要确立,还应该遵循三个原则,它们是、、。
6.屏幕设计的布局应该遵循、、、和五个原则。
7.数据压缩方法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8.目前已经公布的数据压缩标准有:用于静止图像压缩的标准;用于视频和音频编码的系列标准;用于的H.261、H。
263标准;用于的JBIG标准等。
9.光存储技术是一种通过方法读/写数据的存储技术,一般情况下使用作为光源,所以也可称为存储。
10.目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一是多媒体在朝着、方向发展;二是多媒体在、领域和发展异常迅速且卓有成效。
二、简答题1.多媒体产品的最大特点是什么?2.多媒体能做什么?3.简述多媒体的制作流程。
4.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有什么异同?5.什么是光存储技术?第一章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多样化交互性集成性●2.输入输出●3.图形图像●4.创作脚本流程图素材选取与加工媒体集成产品发布●5.用户类型信息最小量原则帮助和提示原则媒体最佳组合原则●6.平衡原则预期原则经济原则顺序原则规则化原则●7.有损压缩无损压缩●8.JPEG MPEG 视频和音频通信二值图像编码●9.光学激光激光●10.智能化三维化二、简答题●1.多媒体产品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答:多媒体技术具有以下的关键特性:多样化、交互性、集成性。
最大特点是交互性。
●交互性是影视作品和多媒体作品的主要区别,是多媒体产品的最大特点。
它允许用户参与其中,可以通过各种操作去控制整个过程,可以打乱顺序任意选择,可通过有意或无意的操作来改变某些音频或视频元素的特征。
交互实际上就是用户在某种程度上的参与。
●2.多媒体能做什么?●答:多媒体的应用已经涵盖到各行各业,如:广告、展示系统、计算机游戏、教学系统、办公自动化和会议系统、交互式数字电视等●3.简述多媒体的制作流程。
复习学案4《第五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一、重要知识点(一)图像的采集与加工1、图像的特点信息丰富,形象直观。
图像可以跨越语言障碍、地区和文化,给人不一样的感受,增进人们更广泛的思想交流。
如:广告标志2、数字化图像的采集途径1)使用扫描仪采集图像。
2)使用数码相机直接拍摄。
3)使用手机拍摄。
4)从网络或其他数字化资源库中获取需要的图像素材。
3、图像的类型分为两种:位图(点阵图)和矢量图像1)点阵图像(位图):由许多点排列组合成,这些点称为像素。
当许许多多不同色彩的点组合在一起后便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图像。
放大时会产生边缘锯齿、图像马赛克现象。
与生活中的十字绣很相似。
优点:可以逼真地表现自然界的景象。
缺点:缩放和旋转容易失真,同时文件容量较大。
常用软件:画图、Photoshop。
常见格式:bmp、jpg、gif、psd、png等。
2)向量图/矢量图:以数学的向量方式来记录图像的内容,如一条线段的数据只需要记录两个端点的坐标、线段的粗细和色彩等。
优点:在进行缩放和旋转等操作时图像不会失真,文件容量较小。
优点:文件容量小,缩放、旋转不易失真。
缺点:不易制作色彩变化太多的图像常用软件:Flash、CoreDraw。
常见格式:swf、wmf (office中的剪贴画使用的格式)。
4、图像格式:计算机中的图像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图像存放在计算机或存储设备中的格式通常会经过有损压缩再保存。
常见图像的格式bmp 、jpg 、gif 、psd 、png 、swf 、tiff。
5、图像的大小数据存储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每个字节是由8个比特(bit)组成。
图像文件大小计算:文件的字节数=图像分辨率*图像量化位数/8 。
图像分辨率=X方向的像素数*Y方向的像素数图像量化位数=存储颜色占用的二进制位数例:一幅彩色静态图像(RGB),设分辨率为256×512,每一种颜色用8bit表示,则该彩色静态图像的数据量为多少?256*512*3*8/8=393216B =384KB(二)声音的采集与加工1、音频信息的采集1)在已有的数字化音频资源中寻找或截取 2)将传统的以磁带介质记录的模拟声音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 3)采用数字化音频设备现场录音2、音频信息的加工:常用软件:录音机(附件中)、Cool Edit常见的音频格式: WAV格式(.wav)、MP3格式(.mp3)、WMA格式(.wma)、RealAudio格式(.ram .rm)、MIDI格式(.mid)、。
《数字图像处理》习题参考答案第1 章概述连续图像和数字图像如何相互转换答:数字图像将图像看成是许多大小相同、形状一致的像素组成。
这样,数字图像可以用二维矩阵表示。
将自然界的图像通过光学系统成像并由电子器件或系统转化为模拟图像(连续图像)信号,再由模拟/数字转化器(ADC)得到原始的数字图像信号。
图像的数字化包括离散和量化两个主要步骤。
在空间将连续坐标过程称为离散化,而进一步将图像的幅度值(可能是灰度或色彩)整数化的过程称为量化。
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有何优点答:数字图像处理与光学等模拟方式相比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1.具有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共有的特点。
(1)处理精度高。
(2)重现性能好。
(3)灵活性高。
2.数字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是供人观察和评价的,也可能作为机器视觉的预处理结果。
3.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适用面宽。
4.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综合性强。
数字图像处理主要包括哪些研究内容答:图像处理的任务是将客观世界的景象进行获取并转化为数字图像、进行增强、变换、编码、恢复、重建、编码和压缩、分割等处理,它将一幅图像转化为另一幅具有新的意义的图像。
讨论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
列举你熟悉的图像处理系统并分析它们的组成和功能。
答:如图,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是应用计算机或专用数字设备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信息系统。
图像处理系统包括图像处理硬件和图像处理软件。
图像处理硬件主要由图像输入设备、图像运算处理设备(微计算机)、图像存储器、图像输出设备等组成。
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控制软件及应用软件等。
图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结构图1常见的数字图像处理开发工具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答.目前图像处理系统开发的主流工具为 Visual C++(面向对象可视化集成工具)和 MATLAB 的图像处理工具箱(Image Processing Tool box)。
两种开发工具各有所长且有相互间的软件接口。
Microsoft 公司的 VC++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能的面向对象可视化集成工具,用它开发出来的 Win 32 程序有着运行速度快、可移植能力强等优点。
第五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加工测试题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90分)1、下面______方法获得的图片不是位图图像。
A、使用数码相机拍得的照片B、使用可拍照手机拍得的照片C、使用扫描仪扫描杂志上的照片D、在PowerPoint中插入的剪贴画2、Windows自带的画图程序可以对下述______文件进行简单处理。
A、图像B、声音C、视频D、Flash动画3、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程序所保存文件的扩展名是______。
A、.RAB、.MP3C、.WAVD、.MID4、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默认扩展名是______。
A、.TXTB、.PPTC、.WAVD、.AVI5、你把若干幅你小时候的老照片扫描到电脑里,需要对其进行旋转、裁切、色彩调校、滤镜调整等加工,比较合适的工具是______。
A、Windows自带的画图程序B、PhotoshopC、WordD、记事本6、数码摄像机又称为"______",可以拍摄连续的视频画面。
A、DVB、DCC、DVDD、VCD7、小豪在同学的QQ空间里看到一片文章写的很好,想把它储存起来以便以后查看,一般情况下小豪会将这篇文章储存为以下哪种格式()A、.jpgB、.aviC、.docD、.exl8、在学校的100年校庆上,小明要给来的校友做一个学校发展历史报告,制作这个报告使用()软件是最好的。
A、flashB、photoshopC、excelD、powerpoint9、如果想要把记录在纸上的文章导入到电脑,变成电子档的文件,需要用到的设备是()A、麦克风B、照相机C、录音机D、扫描仪10、我们一般使用()来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
A、ExcelB、PowerpointC、WordD、Photoshop11、下列文件中,属于音频文件的是()。
A、风中的遗憾.htmlB、蓝眼泪.docC、笨蛋.wavD、学习心得.bmp12、在网络上下载视频文件的网络服务类型是()。
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方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5-3《图像信息的收集与加工》教课方案一、教课内容剖析 :本节课是教育科学第一版社第一版的一般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中的 5.3 《图像信息的收集与加工》,在客观世界中除了文本、表格、音频、视频等信息,还有图像信息,利用计算机能够方便的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这节课将率领你体验和认识图像信息的收集与加工过程。
所用课时为40 分钟。
二、教课对象剖析 :本次教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已具备了必定的剖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绘图等图像制作工具,具备必定的图像编写能力;还具备一些基本的美术修养。
这样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已经有了有关知识上的准备。
基于对教材的上述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课目的:三、教课目的剖析:(1)知识与技术目标:1.认识图像的收集方式、常有的扫描仪和常用的图像加工工具。
2.选择适合的工具加工图像,表达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经过问题剖析确立信息需求。
娴熟运用信息技术,经过有计划、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建性研究或解决实质问题。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感觉体验生活的美,设计加工图像,加强审美能力。
有一个正确使用图像信息加工的态度与价值观。
教课重难点 :1.教课要点 :掌握 Photoshop 中图像加工的基本操作;2.教课难点 :利用软件工具设计表达信息的图像;四、教课方法:在实质教课中,我将采纳“解说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研究法”等教课方法来睁开教课。
“解说法”用于新知识解说,“演示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任务驱动法”则使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充足发挥其主体作用,“自主研究法”培育学生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
《图片获取与加工》教学案例作者:陈月清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年第06期《图片获取与加工》是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6章第一节的内容,图片是多媒体中常见的素材之一,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也为其后续的多媒体创作奠定基础。
本节主要内容有走进图片世界、获取图片、图片浏览与管理、图片分类及格式、图片加工软件和图片加工方法六个方面,本课为第一课时,涉及到前面四个知识点。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中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学完上一单元“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对图片并不陌生,但是学生的知识结构是散乱的,所以本课主要是让他们了解图片的基本知识,掌握获取图片的一些方法,学会根据需求来获取所要的图片,为以后学习图片的加工处理打下基础。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图片在信息传递中的功能与作用,掌握获取图片的途径和方法,了解图片的类型与格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根据任务需求,从多种途径获取所需图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图片信息,学会利用图片信息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重点:获取图片的途径与方法。
难点:图片的分类和格式。
网络机房、教学课件。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大家到校学习已经有几个月了,你们有没有把整个校园都走过了呢?请结合老师提供的文字素材用语言介绍自己的校园。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介绍校园情况。
教师根据图文结合的演示文稿再一次介绍校园情况。
询问学生哪种介绍方式更吸引人?学生讨论并回答。
师:图片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可以形象地表达比较复杂的抽象概念,引起人们的联想。
(板书:图片获取与加工)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介绍校园的情境,说明信息的不同表达形式,让学生了解到图片信息表达的优势,从而引入本节课主题。
2.新课讲授,任务驱动(1)获取图片的途径(板书)师:要想得到介绍学校的图片,请大家参考教材第96页,有哪些方法可以获取学校的图片?生:可以从网上下载图片,用数码相机或手机拍照片,用扫描仪扫描纸质图片或截屏等。
第8章图像的获取与处理本章要点:图像的处理包括图像的获取和输入、图像的编辑处理和图像的输出。
获得数字图像后,一般要经过再处理后才能符合设计需要或令人满意,所以使用图像处理软件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章首先介绍怎样使用扫描仪获取图像,然后是数码相机的使用,最后介绍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应用和文字识别OCR 软件的使用。
学完本章后你应该掌握以下内容:★数字图像的几种获取方式★扫描仪的三种类型和主要技术指标★扫描仪的工作流程★扫描仪的基本维护和使用★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数码相机的简单拍摄★数码相机的基本维护和保养★使用Photoshop简单处理数字图像★使用OCR软件获取文本信息第8章图像的获取与处理 (1)8.1 数字图象的获取方式 (3)8.1.1 数字图像库的利用 (3)8.1.2 用绘图软件创建数字图像 (3)8.1.3 用数字化设备摄入数字图像 (3)8.1.4 用数字转换设备采集数字图像 (3)8.2 使用扫描仪获取图像 (4)8.2.1 扫描仪的分类 (4)8.2.2 扫描仪的技术指标 (4)8.2.3 扫描软件的使用 (5)8.2.4 扫描仪的维护和使用技巧 (6)8.3 使用数码相机获取图像 (8)8.3.1 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 (8)8.3.2 数码相机的拍摄 (10)8.3.3 数码相机的维护和保养 (12)8.4 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应用 (13)8.4.1 主窗口与工具箱 (13)8.4.2 基本图像变换与操作 (14)8.4.3 图层的概念与编辑 (14)8.4.4 Photoshop 的特殊功能 (15)8.5 文字识别OCR软件的使用 (19)8.5.1 扫描操作及注意点 (19)8.5.2 识别前所需注意事项 (21)8.5.3 文稿校对 (23)本章习题 (23)本章实验 (24)8.1 数字图象的获取方式8.1.1数字图像库的利用目前存储在CD-ROM光盘上和Internet网络上的数字图像越来越多,这些图像内容很丰富,图像尺寸和图像深度可选的范围也较广。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知识整理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2.信息的基本特征(普遍性、可传递、可存储、可加工、可共享、失真性)3.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利用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挽留过技术生成的一种具有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效果的现实模拟环境,可以通过人体自身的技能进行交互,在交互过程中体验到“身临其境” 的感觉。
4.人工只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5.二进制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提出二-十进制转换6.ASCII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7.汉字国标码 GB2312 港台地区繁体字“大五码” GIG58.字节 Byte8 个二进制数为一个字节计算机中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9.源码、反码、补码10.获取信息的途径感官、工具、文献检索、听广播看电视、浏览网络、调查研究11.搜索引擎工作原理由专门搜索信息的“机器人”程序像蜘蛛一样在网络间爬来爬去,提取所经过网页的相关信息,如网址、所包含的关键字等,建立网络搜索引擎数据库。
当用户输入关键字搜索后,搜索程序从数据库找到符合该关键字的所有相关问题网页,并将搜索结果的连接地址和页面内容摘要等内容组织起来返回到浏览器,使用户选择浏览。
12.搜索引擎分类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搜索引擎13.搜索时关键字中空格与双引号对搜索结果的影响14.信息的甄别与评价文献信息(作者、出版机构、类型、被引用率、内容)口头信息(发言者、场合、听众反应)网络信息(可信度、真实性、全面性、时效性)15.网上信息的下载(文字、图片、动画、软件等)16.信息的应用《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7.常见文件类型Ctrl+ 单击文件:选择不连续的若干文件Shifit+ 单击文件:单击待选的第一个文件,按住 shift 键,同事单击待选最后一个文件,选择连续排列的若干文件。
第二章管理计算机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 (ENIAC), 冯.诺依曼原理2.计算机发发展第一代电子管第二代晶体管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主机:主板、中央处理器 CPU(运算器、控制器)、内存( RAM 、ROM )、硬盘、光驱、软驱、显卡、声卡、网卡、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