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二轮导练复习教案 标点符号复习学案(一)
- 格式:doc
- 大小:36.49 KB
- 文档页数:17
高考复习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了解常见标点符号题型二、教学难点:标点符号的误用类型及解题技巧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四、教学过程和内容(一)标点符号是什么。
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标点符号包括标号和点号。
点号表示口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
(注:数学符号、货币符号、校勘符号、辞书符号、注音符号等特殊领域的专门符号不属于标点符号。
)点号:句号(。
)、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
标号:引号(“ ” ‘ ’)、括号〔()[ ] { } 〕、破折号(—— )、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 )和专名号(____ )、分隔号(/)。
(二)标点符号常考题型1.改错题在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极不寻常的年份创造了极不寻常的辉煌: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增长率先实现由负转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不朽奇迹背后,始终如一贯穿着“老黄牛”精神。
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冒号B.顿号C.省略号D.引号答案是B.“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增长率先实现由负转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都是主谓结构的句子,应该用逗号,顿号表示词语或短语间停顿。
2.找相同或不同,考查用法体(2022高考真题)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答案B.A.表特殊含义。
B.表突出强调。
C.表特殊含义。
D.表特殊含义。
3.作用分析题(客观题或主观题)(1)忽听得惊堂木又“啪”的一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2024届高考语用题标点符号专题指导------冒号的用法一、学习目标1.学习并掌握冒号的多种用法。
2.能正确运用冒号。
二、概念阐述句中点号的一种,形式为“:”,写在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的停顿,并有提示、总括作用。
冒号的停顿,大于分号,小于句号。
它不仅能引出下面要说的话,还能加重语气,提起读者的注意。
三、冒号用法举隅(一)基本用法1.用于提示性话语的后面,表示句中最大的停顿,并有提示下文的作用冒号引起下文,一般是在分叙几种事物或列举几种情况之前,先有一个提示性的话语进行提示说明,在提示语之后,用冒号表示。
【例1】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例2】新闻学的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新闻理论(或称理论新闻学),新闻史(或称历史新闻学)和新闻业务(或称应用新闻学)。
(《新闻理论纲要》)【例3】会议提出了今后改进工作的三个方面:一是扩大报道范围;二是开展自由讨论;三是改进文风。
(《人民日报》)【例4】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凳,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台秤。
(鲁迅《故乡》)【例5】团章规定,团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一、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完成团组织交给的任务,在学习、劳动、工作及其他社会活动中起模范作用。
三、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和团的纪律,执行团的决议,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风尚,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挺身而出,英勇斗争。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上述例子中的“四座城门”、“三个主要部分”、“三个方面”、“几件东西”、“下列义务”即提示语,冒号后面的就是提示的具体内容,并将它们分叙、列举出来。
2.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面,表示停顿,并有总括上文的作用冒号总括上文,一般是先分叙几种事物或列举几种情况,最后在总结说明之前,用冒号表示,起总括的作用。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高三语文复习教案教学目标:掌握16种标点符号的作用与用法教学重难点:顿号、冒号的用法,分号与逗号的区别;括号、引号及破折号的用法。
教学方法:讲析、讨论、训练课时安排:3教时(点号总结1课时,标号总结1课时,巩固训练1课时)一、考点透析1.考点要求: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要达到这个要求,就需要了解标点符号的种类,明确各种标点符号的作用,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2.考题回眸:高考中的测试题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在前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涵盖了七种点号和七种标号,除了着重号、间隔号没有考查过外,其余标点符号都己考查过。
前几年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有:①问号的使用②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③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的层次3.题型设置:一般标点符号的考查,涉及这样几种题型:选择题、辨别题、改错题。
要辨析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恰当,一要牢同地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二要注意分析具体的文章和语气。
二、知识网络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作用:a表停顿,b 表语气,c表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常见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包括句号、问号、叹号、分号、逗号、顿号、冒号7种。
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句末点号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中点号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9种。
三、复习方略第一,明确考什么标点符号的使用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二是正确书写标点符号。
高考考查主要是指前者。
1990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修订并颁布了《标点符号用法》一文,它对16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作了说明,这都在高考考查范围之内。
高考语文复习之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2、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3、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教学方法:以讲带练,以练带讲。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PPT展示一些用错标点符号的日常搞笑句子,引入高考标点符号考点。
二、考点解读:标点符号16种,这是1990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重新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的最新数字。
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接号、书名号、专名号。
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从以前高考情况看,高考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测试,一般都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
1、考试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有:①问号的使用。
②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
③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的层次。
2、本考点的命题形式:一是单项选择题,包括选择正确的或错误的两种形式,二是给具体的句子加标点或用“/”形式断句。
3、能力层级:D级。
分值为3分。
三、热点一:问号叹号句号——表示句子末尾的停顿和句子的语气(一)、问号使用(1)第一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句),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疑问词(句)仅仅作为这个陈述句的某个成分,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a.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例题]川剧的变脸被誉为“中国一绝,世界一绝”,但它到底是什么时期出现?谁是最先的发明者?已经无法考证,更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
[答案]两个问号改为逗号。
[讲评]这两个问句只能做“无法考证”“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的主语,本身是一个陈述句,所以不应使用问号。
2)第二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问。
(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高三语文学案标点符号专题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1、依据课程标准,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了解逗号、分号、冒号、引号的基本用法;4、掌握备考方法,夯实基础。
学习重点:掌握重点标点符号的解题思路和相关做题方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示点拨指导反思巩固一、知识链接:1、所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包括两个要素,即正确书写标点符号和规范书写标点符号。
正确书写标点符号就是不用错标点符号,规范书写标点符号就是在行文中把标点符号写得工整清晰。
2、《大纲》对这一考点的要求是A级。
常用标点符号有16种: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接号、书名号、专名号。
我们要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括号的用法。
从前几年高考命题来看,考查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有:①问号的使用,②引号、括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③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层次。
3、本考点命题形式主要是单项选择题(占3分),另外在作文中也点一定的比重。
4、[重点难点]问号的使用,引号、括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层次。
二、学习过程:(一)顿号1、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例:(1)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并列谓语)(2)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并列补语)(3)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并列谓语)2、集合名词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集合名词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如“江河湖泊”“工农兵”“父母亲”“党政干部”“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等,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例:(1)兄弟姐妹们,让我们团结起来吧!(2)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3、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标点符号复习专题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复习常用的标点符号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1.2 教学内容标点符号的定义和作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标点符号的定义和作用示例法:通过示例展示标点符号的用法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第二章:句号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句号的使用规则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句号的习惯2.2 教学内容句号的定义和作用句号的使用规则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句号的定义和作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第三章:问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问号的使用规则培养学生正确使用问号的习惯3.2 教学内容问号的定义和作用问号的使用规则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问号的定义和作用示例法:通过示例展示问号的使用规则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第四章:逗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逗号的使用规则培养学生正确使用逗号的习惯4.2 教学内容逗号的定义和作用逗号的使用规则4.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逗号的定义和作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第五章:顿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顿号的使用规则培养学生正确使用顿号的习惯5.2 教学内容顿号的定义和作用顿号的使用规则5.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顿号的定义和作用示例法:通过示例展示顿号的使用规则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第六章:分号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分号的使用规则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分号的习惯6.2 教学内容分号的定义和作用分号的使用规则6.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分号的定义和作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第七章:冒号7.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冒号的使用规则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冒号的习惯7.2 教学内容冒号的定义和作用冒号的使用规则7.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冒号的定义和作用示例法:通过示例展示冒号的使用规则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第八章:引号8.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引号的使用规则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引号的习惯8.2 教学内容引号的定义和作用引号的使用规则8.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引号的定义和作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第九章:括号9.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括号的使用规则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括号的习惯9.2 教学内容括号的定义和作用括号的使用规则9.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括号的定义和作用示例法:通过示例展示括号的使用规则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第十章:练习与总结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标点符号的用法学生互相检查,教师点评10.3 教学方法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互评法:学生互相检查,提高学习的互动性总结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和使用技巧第十一章:破折号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破折号的使用规则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破折号的习惯11.2 教学内容破折号的定义和作用破折号的使用规则1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破折号的定义和作用示例法:通过示例展示破折号的使用规则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第十二章:省略号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省略号的使用规则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省略号的习惯12.2 教学内容省略号的定义和作用省略号的使用规则1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省略号的定义和作用示例法:通过示例展示省略号的使用规则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第十三章:书名号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书名号的使用规则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书名号的习惯13.2 教学内容书名号的定义和作用书名号的使用规则1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书名号的定义和作用示例法:通过示例展示书名号的使用规则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第十四章:网络用语中的标点符号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用语中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用语中标点符号的习惯14.2 教学内容网络用语中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网络用语中标点符号的例子14.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网络用语中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示例法:通过示例展示网络用语中标点符号的用法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第十五章:综合练习与评价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综合练习提高标点符号的应用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成果15.2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题:包括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15.3 教学方法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综合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评价法: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学习成果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标点符号的定义和作用2. 各类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3. 网络用语中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难点:1. 破折号和省略号的使用规则2. 网络用语中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3. 综合练习题的解答和自我评价。
专题03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考查的意义在于规范使用,因此要求熟悉各类标号和点号的规范用法,根据语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虽然标点符号在高考中不是必考点,但其运用能力在写作中也能体现出来,是写作的基本能力之一,我们也不可轻视。
1.考查重点相对突出。
尽管有16种可考查的标点符号,但高考并非不分主次、平均用力。
其中问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书名号、括号、引号等为考查重点,像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等一般不会考查。
2.考查题型稳中有变。
常规的标点考查主要以客观题为主,题型有正误辨析。
但从近几年考查情况看,标点题也出现在第Ⅱ卷,让考生直接在横线上填空。
其实,在语言运用题目中,涉及标点改错一类的题型在平时考试中也不鲜见。
因此,标点的复习应更加注重实际运用。
3.设误热点集中突出。
在规定的考查范围内,试题对考查重点错误类型的设置往往较为突出,测试点常为标点知识的易混易错处。
如考试中的每题均考查四种以上的标点,多集中在引号、冒号、句号的综合运用、顿号、逗号、分号的层次分析上。
一、点号的使用点号表示语言的停顿和语调。
点号的停顿可以分成四级:第一级是句号、问号、叹号;第二级是分号;第三级是逗号;第四级是顿号。
冒号在一般情况下停顿小于句号,大于分号;但有时也大于句号,有时又小于分号。
对句末点号的点读,往往需要结合语句内容、语调语气、感情色彩等具体语境;而对句中点号的点读,则一般只需要结合语法分析进行理解。
有些点号还具有逻辑作用:顿号表示并列的概念;冒号用于直接种属关系的概念;问号有时表示否定判断,有时也用于提出论题。
因此,我们在点读点号的时候要力求将其语法作用和逻辑作用结合起来考虑。
1.句号表示陈述语气的一句话说完的停顿用句号。
使用句号应注意以下几点:(1)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前面,一般不用句号。
因为关联词语常常用来连接分句或者短语。
有些时候,关联词语不是连接分句或者短语的,而是连接另一层句子的,它的前后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句子,这时,关联词语的前面也应该用句号。
标点符号复习学案(一)【复习目标】: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复习范围】:考查常见的16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包括7种点号和9种标号。
【课前预习案】一、注音憎.恨肋.排土坯.号召.顷.刻唱喏.要挟.诨.号框.定滂.沱咎.由自取泥.古不化亟.来问讯便.宜从事窗明几.净封妻荫.子卷帙.浩繁二、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常年累月计日成功披星带月无耻之犹从中鱼利留连忘返谍谍不休丰富多彩要言不繁合盘托出驱除风寒鱼目浑珠三、补充下列名言名句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有谁堪摘?)3、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________,________,用心一也。
)6、__________,________,或师焉,或不焉。
7、使秦复爱六国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中学习案】【复习重点】:重点考查点号,兼考常用的标号。
考查频率较高的有:①问号、书名号的使用;②引号与相关点号的搭配使用;③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等显示句子层次的几个标点的使用。
【考向分析】:1. 题型稳中有变。
常规的标点考查主要还会以客观题为主,题型有正误辨析即要求从四个句子中辨析每句标点使用的正误。
有选择填空,即对一段话给四个标点选项,辨析哪一项填得准确。
但从近几年考查情况看,标点题出现在第Ⅱ卷,以主观题形式考查的题型时有出现,或者在一段文字中填空,或者在语段中改错。
2. 考查重点仍将是点号,兼顾常用标号。
其中问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书名号、括号、引号等为考查重点。
3. 考查热度不会一下子大幅度提高。
近几年,山东卷、湖北卷等考查较多,其他省份考查相对较少。
由于此考点不是固定的必考题,因此复习时要注意随时捕捉最新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切忌大量浪费时间和精力。
【高考链接】[例1] (·山东高考)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庆节将至,一座“天安门模型”摆在广场上。
“天安门”前花团锦簇,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争相与“天安门”合影留念。
B.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
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
C.朱熹49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制订学规,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
D.艺术节期间,这个县将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科技下乡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风情、美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项,引号使用错误,“天安门模型”应改为“天安门”模型;C项,冒号使用错误,去掉冒号即可;D项,顿号使用错误,前两个顿号改为逗号。
答案:B【借题发挥】应对此类题目,除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规范使用标点符号外,还要熟悉常考标点符号的易错点。
引号的易错点常常在于“独立完整引用”和“非独立完整引用”的区别,偶尔也在该不该用引号之处;冒号的易错点常常设在冒号所管辖的范围上,有时设在冒号总结上文的功用上,偶尔也设在有无必要使用冒号之处;顿号的易错点常常设在大小并列上。
[例2](·湖北高考)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3分)A.当我来到小桥中间,对岸的槐树后面一声呐喊:“抓住他!”随即蹿出几条黑影,向我冲来,桥开始晃起来,我的心也晃起来,“铁驴”(载重自行车)也晃起来。
B.他常常在夜里吹奏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白天所有的压抑似乎都在这笛声里风吹云散了。
C.不过今日的“粉丝”不比往年,索签的要求高多了:不但要你签书、签笔记本、签便条、签书包、签学生证,还要题上他的名字、他女友的名字。
D.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般的安静来回答。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此题重点考查了冒号、引号、省略号的用法。
B项,“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一句中省略号后的逗号应该去掉。
答案: B【借题发挥】正确理解语意、辨析语气、把握语言层次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前提。
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基础。
解题时,一定要将标点符号的用法与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起来,同时也应熟悉此类题型的常见易考点和易错点,这将有助于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随堂练习】【说明]】辨析例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得是否正确,在例句后面的括号内用“√”“×”标出,对不正确的给出修改,修改时请用红笔在原例句中将改动处标出,以便以后复习时起到重点提醒作用。
请试作完后再比对答案,悟规律。
【点号】一、顿号(、) 顿号是句子内部并列词语间的停顿,停顿较短。
一般为词、短语的并列,合起来做同一成分。
考试大多考查层次关系。
1.截止到8月13日,舟曲灾区已经恢复了传染病疫情监测平台、检验检测平台、卫生监督平台、计划免疫平台和信息报送平台。
( )2.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得到一个签名。
( )辨析修改:1句正确,2句错误。
第2句中,并列词语之间用了连词“或”,是不能同时再用顿号的。
要删去顿号,或者改为逗号。
规律总结:并列词语或句子之间用了“和”“与”“或”“及”“或者”“甚至”“以至”“但是”“而且”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3.参加会议的有教师,记者,电影、音乐、美术工作者。
整个会场洋溢在欢乐的气氛中。
( )4.市第一中学的校长、主任、第三中学的校长、主任都来开会了。
辨析修改:3句正确,层次清楚。
4句错误,此句混淆了并列词语的大小层次。
第二个顿号应改为逗号。
规律总结:如果句子内部并列成分不属于同一层次,则小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大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
5.这对孪生姐妹看上去有十七、八岁,正在读高三,分别在县一中高三四五班上课。
( )辨析修改: 5句顿号用法错误,“十七八”是约数,中间不用加顿号;“四、五班”是确数应该加顿号。
规律总结: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
但是如果是数字省略语,且表示确指,则必须用顿号。
6.“中小学”“工农兵”“农林牧”“省市领导”“城乡结合部”等集合性并列词语内部不必使用顿号。
( )7.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 )辨析修改:6句正确,“中小学”“工农兵”等都是集合性并列短语,中间不用加顿号。
7句错误,“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
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规律总结:固定的集合性并列词语间,尤其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词语间,不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则不必使用顿号。
8.宛南华侨新村位于徐汇区、中山南路与宛平路交会处。
( ) 9.这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共三省五十六个县。
( )辨析修改:8句错误,“徐汇区”与“中山南路”之间不是并列关系,不能用顿号,应删除或将顿号改为“的”。
9句正确,“三省五十六个县”中省县两级之间不能用顿号。
规律总结:互相包含的成分之间不能用顿号,也不能用逗号。
10.课文《拿来主义》中的“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等,分别比喻什么?( )11.第五册中的《阁夜》《旅夜书怀》《客至》《咏怀古迹(其三)》《登岳阳楼》都是杜甫后期著名的律诗代表作。
( )12.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狄更斯的《双城记》、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等都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 )13.请结合文章《说“木叶”》说说古典诗歌中“木”与“树”、“落木”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有什么不同。
( )辨析修改:10、11、12和13句中标点符号用法都正确。
规律总结:并列的成分如果完全是由带引号或带书名号的短语或文章、书籍组成,那么并列的成分之间可以不用顿号。
但是,如果在这类并列成分之中还有其他的词语,则仍需要使用顿号。
二、逗号(,) 比较长的句子或结构比较复杂、句式比较特殊的句子,中间常有停顿,停顿一般用逗号。
1.这个演员表上排列在最后一名的小角色,却赢得了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 )2.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 )3.你啊,还是那个老样子。
( )辨析修改:1句正确,主语较长,主谓之间应用逗号。
2句正确,强调主语,主谓之间应用逗号。
3句正确,主语后有语气词,主谓之间应用逗号。
规律总结: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主语较长,或需要强调主语,或主语后有语气词时,主谓之间应用逗号。
4.我曾想,蝴蝶会大概是云南所特有的自然环境的产物吧。
( )5.我明白你有很大的难处。
( )辨析修改:4句正确,谓语、宾语之间停顿较长,且主谓短语作宾语,应该使用逗号。
5句错误,“我明白”后应加逗号,因为宾语是一个主谓短语,加上逗号,语意才更明白。
规律总结:谓语、宾语之间停顿较长或主谓短语作宾语时,应该使用逗号。
6.她随手打了他一下,轻轻地。
( )7.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 )辨析修改:6句正确,状语后置,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用逗号。
7句错误,本句是一个定语后置句,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应加逗号,即在“破碗”后加逗号。
规律总结:强调的成分(句首状语、主谓倒装、后置状语、后置定语等)和其他成分之间,如需要停顿都要用逗号。
8.太空游除了要求旅游者是18岁以上的独立责任行为人、身体健康外,还要求旅游者应该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 )9.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 )辨析修改:8句正确,并列的句子之间应该用逗号。
9句错误,“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并列分句,它们之间都应用逗号。
规律总结:句子间的并列应该用逗号。
10.月季呀,玫瑰呀,米兰呀……五彩缤纷,争奇斗艳。
( ) 11.听说学校里转来了一名灾区的学生,同学们送来很多礼物,什么书啊、笔啊、铅笔盒啊等一大堆。
( )辨析修改:10句正确,如果“月季”“玫瑰”“米兰”后没有“呀”,则需要用顿号。
11句错误,“书啊”“笔啊”“铅笔盒啊”这三个词语属于并列关系,但不能用顿号,带有语气词“啊”,后边应用逗号。
规律总结:名词加“呀”“啊”等叹词就变成了句子,也应该用逗号。
12.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 )13.这本书写得真实、感人。
( )辨析修改:12句正确,“进步”“识字”“生产”是谓语并列,所以用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