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讲解与例题(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 格式:docx
- 大小:132.33 KB
- 文档页数:7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选择题(共14小题)1.人类学家对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A.能否制造工具 B.能否使用火C.能否直立行走 D.能否捕食猎物2.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黑猩猩B.长臂猿C.森林古猿 D.猕猴3.直立人会用火和使用较先进的工具,我国人类学家发现的珍贵化石中不属于直立人的是()A.蓝田人B.元谋人C.山顶洞人 D.北京猿人4.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进化过程中最为显著的变化是()A.脑容量增加B.过群居生活C.后肢粗壮 D.奔跑速度提高5.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历程中,森林古猿从树栖生活演变为地面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为了扩张领地,繁衍后代B.为了改变环境,主宰地球C.由于受到树栖猛兽的侵袭D.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6.被称为“遗传学之父”的科学家是()A.达尔文B.袁隆平C.孟德尔7.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出现的主要标志是()A.直立行走 B.手足有分工C.会制造工具D.运用天然工具8.你能区分事实和观点吗?下列陈述不属于观点的是()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B.“东非人”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C.在东非的大裂谷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9.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其它生物的原因不包括()A.制造使用复杂工具 B.语言的交流传递C.大脑高度发达 D.群体居住生活10.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A.将果实从树上摘下来B.保护环境,减小对环境的依赖C.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D.扩大活动范围,利于生存11.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A.由于其他动物的入侵B.为了躲避敌害C.为了扩大领地 D.由于地形和气候变化12.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从森林古猿进化成人中的关键一步是什么()A.直立行走 B.运用天然工具C.脑容量的扩大 D.产生语言和意识13.一般认为人在地球上出现的主要标准是()A.直立行走 B.手足分工 C.会制造工具D.会使用工具14.人类学家把下列哪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之一?()A.下肢增长 B.脊椎由弓形变成“S”形C.骨盆变短增宽 D.直立行走二.填空题(共5小题)15.依据科学家的考古发现,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16.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判断对错)17.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它过着的生活.18.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判断正误)19.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三.解答题(共4小题)20.人类从哪里来?我们每一个人又是怎样来到世界上的呢?以下是“人的由来”的相关概念图,请根据图5中提示回答有关问题.(1)在A、B两处填入恰当的词:A B .(2)进入青春期开始,卵巢内的逐渐成熟,并与精子结合形成B的过程是在妈妈体内的完成的.(3)进入青春期男孩、女孩面临第一次遗精或月经初潮时,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A.与父母交流沟通B.焦虑不安、苦闷,不让人知道C.向生物老师请教D.注意个人卫生,合理安排运动和休息.21.如图是人与黑猩猩的骨骼特征比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人的骨骼是,由于直立行走,人的骨更发达.(2)图中人的手是,人手与黑猩猩的“手”形状相似,但人的手比黑猩猩更灵巧.(3)黑猩猩的头骨与人的头骨主要区别是人的大.(4)类人猿与人类的形态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人猿分界的标志是.22.结合所学,分析“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2)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猿进化到人的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化是;由此开始前肢获得了解放,能够使用工具获取食物和御敌,逐渐变得灵巧.(3)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猿进化到人的发展过程中,后来的古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的工具比较,如石器,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使用和制造,以及用火,又促进了的发达,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4)人类的祖先在群体生活中还产生了,使得人类个体之间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增强了同大自然的斗争能力.23.(1)联系图,尝试着描述一下它们的生活方式: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以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以等为食物.(2)通过观察并与同学交流人类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身体逐渐能够,逐渐被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天然工具,能够制造,并且能够用火等.(3)人类被称为“生物圈的主宰者”,改变环境的能力远远超过其他生物.请你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观点,说明人类是否应与自然界和谐发展.人类起源与森林古猿,是在与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的生存下来,的被淘汰掉,人类虽然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一员,但人类的活动必须尊重.人类应与自然界.2015-2016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同步测试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1.人类学家对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A.能否制造工具 B.能否使用火C.能否直立行走 D.能否捕食猎物解: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故选:C.2.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黑猩猩B.长臂猿C.森林古猿 D.猕猴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选:C3.直立人会用火和使用较先进的工具,我国人类学家发现的珍贵化石中不属于直立人的是()A.蓝田人B.元谋人C.山顶洞人 D.北京猿人解:生活于我国的山西“蓝田人”、云南“元谋人”、北京“直立人(北京猿人),根据人头盖骨化石,以及人工制作的工具和用火遗迹,说明他们能够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属于直立人阶段.山顶洞人属于晚期智人.故选:C4.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进化过程中最为显著的变化是()A.脑容量增加B.过群居生活C.后肢粗壮 D.奔跑速度提高解: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450﹣﹣530毫升之间;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能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360毫升.说明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可见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故选:A5.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历程中,森林古猿从树栖生活演变为地面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为了扩张领地,繁衍后代B.为了改变环境,主宰地球C.由于受到树栖猛兽的侵袭D.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解:通过分析可知,森林古猿生活在丛林中,是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发生变化,森林大量消失导致一部分古猿从树栖到陆地上生活,从而进化成人类的.故选:D.6.被称为“遗传学之父”的科学家是()A.达尔文B.袁隆平C.孟德尔解:A、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 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袁隆平,1930年9月1日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孟德尔1822年7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故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7.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出现的主要标志是()A.直立行走 B.手足有分工C.会制造工具D.运用天然工具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故选:A.8.你能区分事实和观点吗?下列陈述不属于观点的是()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B.“东非人”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C.在东非的大裂谷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解: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只是一种观点,因为无证据可证明其能直立行走.不符合题意.B、如图是“东非人”时代的石器,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可见只是推测的一种观点.不符合题意.C、在东非的大裂谷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符合题意.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还只是科学家推测的一种观点,无确凿证据可以证明.不符合题意.故选:C9.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其它生物的原因不包括()A.制造使用复杂工具 B.语言的交流传递C.大脑高度发达 D.群体居住生活解: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其他的生物的原因是:人类在与环境的斗争中,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人类在群体的交流与合作中产生了语言,这大大加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火的使用改变了古人类的饮食,促进了脑的发育,制造和使用工具以及语言的交流也促进了脑的发育,反过来脑的发育又进一步提高了制造和实用工具的能力以及语言能力.因此,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其它生物的原因不包括群体居住生活.故选:D.10.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A.将果实从树上摘下来B.保护环境,减小对环境的依赖C.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D.扩大活动范围,利于生存解:法国博物学家居维叶说:正是人的直立行走,使头颅免受地球引力妨害,为大脑发育提供了广阔空间,使人的大脑因在各个方向上的自由扩展而比较其它动物的头颅更加接近地球,使得头的面积和脑的面积达到最大比例,使人的大脑具有最智慧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潜质.正是直立的身体,使人的感官产生最大效用.使人的眼睛能够“高瞻远瞩”,能够随着转动的脖颈自由的巡视四周;使两耳能够听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声音,与眼睛一起坐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使人的触觉能够感受到最滋味的刺激、触摸.暗示和各种难以表达与述说的情感和爱.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故选:C.11.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A.由于其他动物的入侵B.为了躲避敌害C.为了扩大领地 D.由于地形和气候变化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森林大量消失,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所以,由于地形和气候发生变化,森林古猿开始下地生活.故选:D12.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从森林古猿进化成人中的关键一步是什么()A.直立行走 B.运用天然工具C.脑容量的扩大 D.产生语言和意识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能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因此,从森林古猿进化成人中的关键一步是直立行走.故选:A13.一般认为人在地球上出现的主要标准是()A.直立行走 B.手足分工 C.会制造工具D.会使用工具解: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能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因此,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主要标志是直立行走.故选:A.14.人类学家把下列哪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之一?()A.下肢增长 B.脊椎由弓形变成“S”形C.骨盆变短增宽 D.直立行走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早期的人类发展到现代的人,大致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故选:D二.填空题(共5小题)15.依据科学家的考古发现,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答案为:森林古猿16.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判断对错)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答案为:√17.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它过着的树栖生活.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答案为:森林古猿;树栖;18.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判断正误)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答案为:√19.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题中的叙述是正确的.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4小题)20.人类从哪里来?我们每一个人又是怎样来到世界上的呢?以下是“人的由来”的相关概念图,请根据图5中提示回答有关问题.(1)在A、B两处填入恰当的词:A 森林古猿B 受精卵.(2)进入青春期开始,卵巢内的卵细胞逐渐成熟,并与精子结合形成B的过程是在妈妈体内的输卵管完成的.(3)进入青春期男孩、女孩面临第一次遗精或月经初潮时,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B .A.与父母交流沟通B.焦虑不安、苦闷,不让人知道C.向生物老师请教D.注意个人卫生,合理安排运动和休息.解:(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人类的进化历程是、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和现代入.因此A是森林古猿;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B是受精卵.(2)男子主要的性器官是睾丸,睾丸的主要作用是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因此产生精子的器官是睾丸.精子经阴道、子宫进入输卵管,在这里如果遇到卵细胞,就会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作用发生在输卵管;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动到子宫中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胎儿,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因此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并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3)青春期男孩女孩面临第一次遗精或月经初潮时,恰当的做法是、青春期少年也要协作互助,共同进步,建立真诚的同学友谊,要主动与老师和家长交流,求得指导和帮助;焦虑不安、苦闷,不让人知道,会造成心理压抑,不利于身体健康;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经期卫生,健康生活,因此焦虑不安、苦闷,不让人知道是不对的.故答案为:(1)森林古猿;受精卵;(2)卵细胞;输卵管;(3)B21.如图是人与黑猩猩的骨骼特征比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人的骨骼是 B ,由于直立行走,人的下肢骨骨更发达.(2)图中人的手是 B ,人手与黑猩猩的“手”形状相似,但人的手比黑猩猩更灵巧.(3)黑猩猩的头骨与人的头骨主要区别是人的脑容量大.(4)类人猿与人类的形态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人类与类人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人猿分界的标志是直立行走.解:(1)从骨骼看,A类人猿的上肢明显长于下肢,而B人类的上肢比较短,下肢较粗长,具有粗状的股骨.(2)图中人的手是B,人的手比黑猩猩的“手”更灵巧.人手与黑猩猩的“手”都有节,形状相似.(3)黑猩猩的头骨是A,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脑容量大,黑猩猩的颌骨突出.(4)类人猿与人类的形态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人类与类人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也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故答案为:(1)B;下肢骨;(2)B;(3)脑容量;(4)人类与类人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直立行走.22.结合所学,分析“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猿进化到人的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化是直立行走;由此开始前肢获得了解放,能够使用工具获取食物和御敌,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3)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猿进化到人的发展过程中,后来的古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的工具比较复杂,如石器,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使用和制造,以及用火,又促进了脑的发达,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4)人类的祖先在群体生活中还产生了语言,使得人类个体之间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增强了同大自然的斗争能力.解:(1)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2)由臂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的行走方式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这样上肢得到了解放,促进了脑的发育,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能够使用火烧烤食物来吃,增加了营养,利于脑的发育,大脑越来越发达,四肢更加灵活.并且在群体中产生了语言,从而使得人类不断进化.(4)人类的祖先在群体生活中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选择题1. 研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可以说明()A. 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类人猿B. 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C. 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D.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2. 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不同种族的差异是不同地域地理和气候环境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B. 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是说明人类起源于古猿的最直接证据之一C. 类人猿与现代人某些器官的形态结构上的深化趋势是人猿同祖的解剖学证据D. 在人类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中,最早学会用火的是能人3.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A. 使用工具B. 直立行走C. 学会用火D. 产生语言4. 人类和类人猿所共有的特征是()A. 发达的大脑B. 复杂的语言C. 会制造工具D. 会使用天然工具5. 迫使一部分原本生活在丛林中的森林古猿从树栖下到地面上生活,从而进化成人类的直接原因是()A. 食物不够吃B. 气候变化C. 森林大量消失D. 争夺领地6. 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祖先不同B. 运动方式不同C.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 脑发育程度不同7. 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运动方式不同B. 祖先不同C. 制造工具能力不同D. 脑发育程度不同8. 下列生物中,和人类亲缘关系较远的是()A. 大猩猩B. 金丝猴C. 长臂猿D. 黑猩猩9. 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生活环境不同B. 运动方式不同C.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 脑发育程度不同10. 一般认为,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进程中,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标志是()A. 直立行走B. 使用天然火C. 制造工具D. 用语言进行交流11.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A. 能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B. 被迫下地C. 脑容量的增加D. 后肢能直立行走12. 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本质区别不包括()A. 制作工具的能力B. 体毛的有无C. 运动方式D. 脑的发达程度13. 在从古猿到人的过渡过程中,古猿发生的最重要变化是()A. 身体重心平移至头部B. 拇指与四指相对C. 四肢行走变为两足直立行走D. 骨盆变长增厚14.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 长臂猿B. 类人猿C. 北京猿人D. 森林古猿15. 在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中,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A. 直立行走B. 制造工具C. 学会用火D. 产生语言16. 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祖先不同B. 运动方式不同C.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 脑发育程度不同17. 下列各种变化生不是由足直立行走引起的()A. 古猿从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B. 双手灵活,能制造和使用工具C. 身体结构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D. 头部和脑的进化,出现原始文化和意识二、填空题18. 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四个阶段:即 ______ 阶段、能人阶段、______ 阶段和智人阶段.19. 森林古猿如果没有遭遇到当时的环境变化也就不可能进化成现代人 ______ .(判断对错)20. 如图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从如图可以看出,在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第一步最重要的变化是 ______ .(2)为了在地上捕猎到足够的食物,古人类开始 ______ ,从而大大提高了捕猎的效率.这一点,也使得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其重要原因是工具的使用推动了 ______ 的发展.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答案】1. C2. D3. D4. D5. C6. A7. B8. B9. A10. A11. C 12. B 13. C 14. D15. A16. A 17. A18. 南方古猿;直立人19. 森林古猿如果没有遭遇到当时的环境变化也就不可能进化成现代人20. 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大脑【解析】1. 解:A、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只能表明人类和黑猩猩的较近的亲缘关系,不能表明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A不符合题意;B、人类和黑猩猩都是由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人类不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B不符合题意;C、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表明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C符合题意;D、这个事例不可以说明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亲缘关系越近,遗传物质的相似程度越高,解答时可以从人类的起源、人类和黑猩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2. 解:A、变异和基因重组提供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如人类不同种族的差异是在不同地域内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A正确;B、1929年周口店的发掘工作由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独立主持,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许多化石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B正确;C、解剖学上的同源器官证明了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可以证明类人猿与现代人某些器官的形态结构的深化趋势是人猿同祖的解剖学证据,C正确;D、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420万-150万年前,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生活在距今200万-150万年前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直立人生活在距今200万-20万年前,会打造不同的石器,学会了用火、并开始狩猎,是人类进化的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生活在距今20-1万年前,相当于现在的人类,他们不仅完全直立,而且脑容量已经达到了现代入的大小(平均为1360mL),这标志着他们的智力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最后演化成为现代人.因此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早用火并开始狩猎的是直立人,D错误.故选:D.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化石是研究进化的主要证据.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难度一般.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结合人类进化的历程了解在人类进化的各个阶段的特点.3. 解: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其中最根本的区别是产生语言和意识,人具有语言文字能力,而类人猿没有.故选:D现在类人猿是指黑猩猩、长臂猿、猩猩和大猩猩.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根本的区别是人类具有语言文字能力,分析解答.掌握人和类人猿的区别是关键.4. 解:现在类人猿是指黑猩猩、长臂猿、猩猩和大猩猩.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不但可以使用工具,而且可以制造工具.(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可见现代类人猿与人类都能使用工具,可见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此题考查的是人和类人猿的特点,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祖先,据此答题.人和类人猿的知识是重点,做这题的关键是掌握人和类人猿的特点.5. 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如地壳运动、气候变化导致森林减少,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选项C正确.故选:C.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环境的变化.关键点:在从古猿到人的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6. 解:A、人与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错误.B、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正确.C、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正确.D、由于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正确.故选:A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是近亲,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分析解答.人和类人猿的知识,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注意掌握,尤其是掌握人和类人猿的区别.7. 解:A、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A正确;B、人与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B错误;C、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C正确;D、由于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D正确.故选:B.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是近亲,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分析解答.人和类人猿的知识,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注意掌握,尤其是掌握人和类人猿的区别.8. 解: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因此金丝猴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故选:B.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进化为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做这题的关键是了解类人猿的特点,掌握常见的四种类人猿.9. 解:A、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根本区别与生活环境无关,A错误.B、森林古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B正确.C、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C正确.D、由于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D正确.故选:A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其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都属于高等的哺乳动物,其内部结构基本相同.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类和类人猿的区别.10. 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能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因此,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主要标志是直立行走.故选:A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的主要标志,解答时可以从人类的起源和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及直立行走的意义.11. 解: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增加了脑容量,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可见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故选:C.人类进化的历程是: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450--530毫升之间;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能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360毫升.说明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这一点特别容易被忽视.12. 解:现在类人猿是指黑猩猩、长臂猿、猩猩和猕猴.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现代类人猿与人类都有体毛,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此题考查的是人类与类人猿的区别,据此答题.人和类人猿的知识,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注意掌握,尤其是掌握人和类人猿的区别.13. 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故选:C.直立行走是人和猿的分界线.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意义.14. 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D正确.故选:D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关键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15. 解: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得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和手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故选:A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的基础,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解此题的是关键是理解掌握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16. 解:A、人与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错误.B、森林古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B正确.C、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C正确.D、由于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D正确.故选:A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是近亲,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分析解答.人和类人猿的知识,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注意掌握,尤其是掌握人和类人猿的区别.17. 解:在人类展和化中的重事件直立-制造使用工具--大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行走进展基直立行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恩格斯曾指出,直行走是猿到人转变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立行走造了后肢分工使后肢增长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骨盆变短增宽,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出来,具.前所从的活动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故A的说法与两足直立走没有关系,符合题意.故选:此题考查的识点是人类类的重要标.以从人类进化的过程、直立走意义方面来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解直行走义.18. 解: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故答案为:南方古猿;直立人.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关于人类的进化是考查的重点,应重点掌握这四个过程.19. 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如造山运动、气候变化导致森林减少,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森林古猿如果没有遭遇到当时的环境变化也就不可能进化成现代人.故答案为:√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的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变化,一支慢慢进化成了人类,另一支进化成类人猿,分析解答.关键点: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环境变化是古猿进化的主要原因.20. 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第一步最重要的变化是直立行走.(2)为了在地上捕猎到足够的食物,古人类开始制造并使用工具,从而大大提高了捕猎的效率.这一点,也使得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其重要原因是工具的使用推动了大脑的发展.故答案为:(1)直立行走(2)制造并使用工具(3)大脑人类起源起源于森林古猿,并不断进化.据此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知识的理解.属于基础题,考生要熟练掌握.11。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单选题1.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中,你认为错误的观点是( )A.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B.直立行走,制造工具和产生语言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过程C.人类在进化发展过程中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D.“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能使用工具并能制造复杂工具【答案】D【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
【详解】A.人类和类人猿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正确。
B.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下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加上脑的发育、火的使用、语言的交流,最终进化成人类,正确。
C.直立行走使前肢解放出来,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使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正确。
D.“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
2.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A.直立行走B.骨盆变短增粗【答案】A【分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详解】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
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
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讲解与例题(新版)新人教版1.人类的起源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在他的著作《物种起源》一书中,通过比较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提出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例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黑猩猩B.猴子C.森林古猿 D.以上都不是解析:A ×黑猩猩属于类人猿,和人的亲缘关系较近,但不是人类的祖先。
B ×猴子是现存的一种哺乳动物,不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C √通过研究森林古猿的化石,可以证实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D ×答案:C2.认识、观察现代类人猿(1)四种现代类人猿的分布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的赤道地区;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雨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2)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它们主要依靠从森林中获取的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像人类那样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3)类人猿和人类的区别①运动方式不同。
类人猿主要是四肢行走;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②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类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③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毫升,无语言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 200毫升,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现代类人猿已经不可能进化成人类。
一方面现代类人猿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与森林古猿不完全相同;另一方面,现在地球上的自然条件与森林古猿进化时的情况不同。
【例2】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祖先不同B .运动方式不同C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 .脑发育程度不同解析: A √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即森林古猿。
B ×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运动方式、制造工具的能力及脑发育的程度三个方面。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选择题1. 研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可以说明()A. 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类人猿B. 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C. 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D.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2. 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不同种族的差异是不同地域地理和气候环境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B. 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是说明人类起源于古猿的最直接证据之一C. 类人猿与现代人某些器官的形态结构上的深化趋势是人猿同祖的解剖学证据D. 在人类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中,最早学会用火的是能人3.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A. 使用工具B. 直立行走C. 学会用火D. 产生语言4. 人类和类人猿所共有的特征是()A. 发达的大脑B. 复杂的语言C. 会制造工具D. 会使用天然工具5. 迫使一部分原本生活在丛林中的森林古猿从树栖下到地面上生活,从而进化成人类的直接原因是()A. 食物不够吃B. 气候变化C. 森林大量消失D. 争夺领地6. 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祖先不同B. 运动方式不同C.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 脑发育程度不同7. 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运动方式不同B. 祖先不同C. 制造工具能力不同D. 脑发育程度不同8. 下列生物中,和人类亲缘关系较远的是()A. 大猩猩B. 金丝猴C. 长臂猿D. 黑猩猩9. 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生活环境不同B. 运动方式不同C.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 脑发育程度不同10. 一般认为,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进程中,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标志是()A. 直立行走B. 使用天然火C. 制造工具D. 用语言进行交流11.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A. 能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 B. 被迫下地C. 脑容量的增加D. 后肢能直立行走12. 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本质区别不包括()A. 制作工具的能力B. 体毛的有无C. 运动方式D. 脑的发达程度13. 在从古猿到人的过渡过程中,古猿发生的最重要变化是()A. 身体重心平移至头部B. 拇指与四指相对C. 四肢行走变为两足直立行走D. 骨盆变长增厚14.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 长臂猿B. 类人猿C. 北京猿人D. 森林古猿15. 在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中,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A. 直立行走B. 制造工具C. 学会用火D. 产生语言16. 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祖先不同B. 运动方式不同C.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 脑发育程度不同17. 下列各种变化生不是由足直立行走引起的()A. 古猿从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B. 双手灵活,能制造和使用工具C. 身体结构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D. 头部和脑的进化,出现原始文化和意识二、填空题18. 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四个阶段:即 ______ 阶段、能人阶段、______ 阶段和智人阶段.19. 森林古猿如果没有遭遇到当时的环境变化也就不可能进化成现代人 ______ .(判断对错)20. 如图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从如图可以看出,在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第一步最重要的变化是 ______ .(2)为了在地上捕猎到足够的食物,古人类开始 ______ ,从而大大提高了捕猎的效率.这一点,也使得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其重要原因是工具的使用推动了 ______ 的发展.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答案】1. C2. D3. D4. D5. C6. A7. B8. B9. A10. A11. C 12. B 13. C 14. D15. A16. A 17. A18. 南方古猿;直立人19. 森林古猿如果没有遭遇到当时的环境变化也就不可能进化成现代人20. 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大脑【解析】1. 解:A、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只能表明人类和黑猩猩的较近的亲缘关系,不能表明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A不符合题意;B、人类和黑猩猩都是由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人类不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B不符合题意;C、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表明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C符合题意;D、这个事例不可以说明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亲缘关系越近,遗传物质的相似程度越高,解答时可以从人类的起源、人类和黑猩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2. 解:A、变异和基因重组提供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如人类不同种族的差异是在不同地域内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A正确;B、1929年周口店的发掘工作由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独立主持,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许多化石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B正确;C、解剖学上的同源器官证明了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可以证明类人猿与现代人某些器官的形态结构的深化趋势是人猿同祖的解剖学证据,C正确;D、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420万-150万年前,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生活在距今200万-150万年前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直立人生活在距今200万-20万年前,会打造不同的石器,学会了用火、并开始狩猎,是人类进化的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生活在距今20-1万年前,相当于现在的人类,他们不仅完全直立,而且脑容量已经达到了现代入的大小(平均为1360mL),这标志着他们的智力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最后演化成为现代人.因此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早用火并开始狩猎的是直立人,D错误.故选:D.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化石是研究进化的主要证据.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难度一般.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结合人类进化的历程了解在人类进化的各个阶段的特点.3. 解: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其中最根本的区别是产生语言和意识,人具有语言文字能力,而类人猿没有.故选:D现在类人猿是指黑猩猩、长臂猿、猩猩和大猩猩.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根本的区别是人类具有语言文字能力,分析解答.掌握人和类人猿的区别是关键.4. 解:现在类人猿是指黑猩猩、长臂猿、猩猩和大猩猩.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不但可以使用工具,而且可以制造工具.(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可见现代类人猿与人类都能使用工具,可见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此题考查的是人和类人猿的特点,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祖先,据此答题.人和类人猿的知识是重点,做这题的关键是掌握人和类人猿的特点.5. 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如地壳运动、气候变化导致森林减少,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选项C正确.故选:C.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环境的变化.关键点:在从古猿到人的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6. 解:A、人与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错误.B、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正确.C、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正确.D、由于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正确.故选:A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是近亲,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分析解答.人和类人猿的知识,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注意掌握,尤其是掌握人和类人猿的区别.7. 解:A、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A正确;B、人与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B错误;C、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C正确;D、由于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D正确.故选:B.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是近亲,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分析解答.人和类人猿的知识,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注意掌握,尤其是掌握人和类人猿的区别.8. 解: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因此金丝猴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故选:B.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进化为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做这题的关键是了解类人猿的特点,掌握常见的四种类人猿.9. 解:A、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根本区别与生活环境无关,A错误.B、森林古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B正确.C、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C正确.D、由于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D正确.故选:A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其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都属于高等的哺乳动物,其内部结构基本相同.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类和类人猿的区别.10. 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能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因此,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主要标志是直立行走.故选:A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的主要标志,解答时可以从人类的起源和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及直立行走的意义.11. 解: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增加了脑容量,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可见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故选:C.人类进化的历程是: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450--530毫升之间;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能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360毫升.说明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这一点特别容易被忽视.12. 解:现在类人猿是指黑猩猩、长臂猿、猩猩和猕猴.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现代类人猿与人类都有体毛,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此题考查的是人类与类人猿的区别,据此答题.人和类人猿的知识,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注意掌握,尤其是掌握人和类人猿的区别.13. 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故选:C.直立行走是人和猿的分界线.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意义.14. 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D正确.故选:D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关键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15. 解: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得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和手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故选:A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的基础,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解此题的是关键是理解掌握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16. 解:A、人与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错误.B、森林古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B正确.C、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C正确.D、由于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D正确.故选:A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是近亲,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分析解答.人和类人猿的知识,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注意掌握,尤其是掌握人和类人猿的区别.17. 解:在人类展和化中的重事件直立-制造使用工具--大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行走进展基直立行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恩格斯曾指出,直行走是猿到人转变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立行走造了后肢分工使后肢增长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骨盆变短增宽,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出来,具.前所从的活动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故A的说法与两足直立走没有关系,符合题意.故选:此题考查的识点是人类类的重要标.以从人类进化的过程、直立走意义方面来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解直行走义.18. 解: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故答案为:南方古猿;直立人.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关于人类的进化是考查的重点,应重点掌握这四个过程.19. 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如造山运动、气候变化导致森林减少,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森林古猿如果没有遭遇到当时的环境变化也就不可能进化成现代人.故答案为:√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的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变化,一支慢慢进化成了人类,另一支进化成类人猿,分析解答.关键点: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环境变化是古猿进化的主要原因.20. 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第一步最重要的变化是直立行走.(2)为了在地上捕猎到足够的食物,古人类开始制造并使用工具,从而大大提高了捕猎的效率.这一点,也使得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其重要原因是工具的使用推动了大脑的发展.故答案为:(1)直立行走(2)制造并使用工具(3)大脑人类起源起源于森林古猿,并不断进化.据此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知识的理解.属于基础题,考生要熟练掌握.。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选择题1. 灵长类进化为人的时期是()A. 中生代B. 新生代C. 太古代D. 元古代2. 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A. 直立行走B. 下肢增长C. 骨盆变短增宽D. 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3. 下列哪项人体的基本特征不是伴随着直立行走而出现的()A. 后肢增长B. 骨盆变短增宽C. 产生了语言D. 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4. 下列与古人类能够使用火的意义无关的是()A. 提高了制造工具的能力B. 改善了身体的营养C. 促进了脑的发展D. 直立行走前肢被解放出来5. 到目前为止,从人类所了解的事实可以推断出,人类最早可能出现在()A. 非洲B. 欧洲C. 亚洲D. 美洲6. 早期人类制造的工具是()A. 石器B. 铁器C. 铜器D. 骨器7. 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的原始人类是()A. 南方古猿B. 能人C. 直立人D. 智人8. 下列哪一项不能成为古人类化石()A. 古人类的骨骼B. 古人类用过的石器C. 古人类的肌肉D. 古人类的足迹9. 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特定环境不包括()A. 造山运动B. 出现冰川期C. 森林的稀疏D. 恐龙灭绝10. 下列动物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A. 黑叶猴B. 猩猩C. 狒狒D. 金丝猴11. 下列能力中,“东非人”不具有的能力包括()A. 使用工具B. 制造工具C. 使用火来烧考食物D. 使用电脑12.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 北京猿人B. 黑猩猩和大猩猩C. 森林古猿D. “东非人”13.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B. 能否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C. 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D. 人类不同种族体质特征的差异,是在一定地域内经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14. 与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相比,下列不属于智人独有的特征是()A. 人工取火B. 会制造工具C. 脑容量已达到现代人的大小D. 能完全直立行走15.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与猿类分界的重要标志是()A. 使用工具B. 产生了语言C. 直立行走D. 用火烤制食物16. 客观事实是提出观点的依据,下列关于北京猿人的叙述,属于客观事实的是()A. 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50~20万年前B. 其他地区50~20万年前,没有北京猿人生活C. 北京猿人起源于非洲D. 北京周口店地区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二、填空题17. 四足行走的古猿身体结构发生了许多变化,如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和______ 等,逐渐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18. 大猩猩、黑猩猩主要分布在非洲,长臂猿、猩猩主要分布在亚洲 ______ .(判断对错)19. 非洲以外的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这是事实. ______ .三、简答题20. 如图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从图中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这三个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半直立行走到 ______ ;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 ______ ,再到 ______ ,直到制造并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 ______ ;从 ______ 到懂得御寒、遮羞以至今天着装的美化作用,无不体现了人类的进化和发展.(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过程中,第一步最重要的变化是 ______ .(3)为了在地上捕猎到足够的食物,古人类开始使用 ______ ,从而大大提高了捕猎效率.这一点也使得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4)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其重要原因是工具的使用推动了 ______的发展.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习题【答案】1. B2. A3. C4. D5. A6. A7. A8. C9. D10. B11. D 12. C 13. B 14. B15. C16. D17. 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变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18. √19. ×20. 体形;使用工具;是否着衣;直立行走;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复杂的现代工具;赤身裸体;直立行走;工具;大脑【解析】1.解: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新生代是地球历史的最近6500万年的地质时代.新生代开始时,中生代占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大部分绝灭,繁盛的裸子植物迅速衰退,为哺乳动物大发展和被子植物的极度繁盛所取代.因此,新生代称为哺乳动物时代或被子植物时代.哺乳动物的进一步演化,适应于各种生态环境,分化为许多门类.到第三纪后期出现了最高等动物--原始人类.故选B.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近几年经常考到的知识点,掌握好人类的进化历程才是关键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掌握.2.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故选:A.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进化中人与类人猿分界的标准,解答时可以从人类进化的过程、直立行走的意义方面来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意义.3.解: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使后肢增长,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骨盆变短增宽,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和猿类分界的重要标志.可以从人类进化的过程、直立行走的意义方面来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的意义.4.解:在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脑容量不断增加.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能够用火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差别,早期的人类用火烤制食物来吃,使食物易于吸收,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与D无关.故选:D早期的人类用火烤制食物来吃,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火对人类进化的重要意义.5.解:发现于非洲的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此后,原始人类逐渐从猿类分离出来.故选:A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相关知识,思考解答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难度一般.6.解:人类的祖先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早期人类制造的工具都是石器.这些石器常常与动物的遗骸和人为弄碎的骨头一起被发现,由此古人类学家推断,石器的出现与早期人类的狩猎和肉食行为密切相关.故选A.早期人类制造的工具都是石器.在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人类祖先的大脑越来越发达,并逐渐产生了语言,形成了人类社会.7.解: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此后,原始人类逐渐从猿类分离出来.能人,约150万到250万年,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进化成能人,最早在非洲东岸出现.能人意即能制造工具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早期猿人.是最早的人属动物.旧石器时代开始;后经过数十万年的演进,能人最终为被新品种的人类(直立人)所取代而消亡.能人与后代直立人曾共存过一段时间.直立人,约20万到200万年,最早在非洲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懂得用火,开始使用符号与基本的语言,约100万年前,冰河时期来临,非洲开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开始迁徙,向世界各地扩张,在欧亚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属于直立人).注意:此时人类第1次走出非洲.约80万年前,直立人来到现在的西班牙地区,成为最早的欧洲人,即现代入.约20万年前,欧亚非的直立人逐渐消失,被第一次非洲的新品种人类:智人取代.智人,直立人之后未被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以及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淘汰取代,而是一直存活下来并独自发展进化,最后演化成为现代人.故选:A人类的进化主要分五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据此解答.熟知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掌握人类进化的几个阶段,以及不同阶段中人的特点.8.解: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他们是由于某种原因被埋在地层中,经过亿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生物进化最直接证据是化石.A古人类的骨骼比较硬,容易形成古人类化石.B.古人类用过的石器,是古人的遗物,也能形成古人类的化石.C.古人类的肌肉,容易被微生物分解,不能形成古人类的化石.D.古人类的足迹,是古人类的生活痕迹,可以形成古人类的化石.故选:C人类的起源(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3)最直接证据是化石.(4)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本题考查学生对化石的概念和形成过程知识点掌握情况.属于基础题.9.解:由于环境的变化,如造山运动、气候变化出现冰川期导致森林减少,使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在距今约1000万年~2000万年前,古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像现在的黑猩猩那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关键是理解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10.解:黑叶猴、狒狒、金丝猴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不是类人猿;猩猩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是类人猿.故选:B.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做这题的关键是了解类人猿的特点,掌握常见的四种类人猿.11.解:A、东非人能使用工具,A正确.B、东非人能制造工具,B正确.C、东非人能使用火来烧考食物,C正确.D、东非人不能使用电脑,D错误.故选:D东非人是南方古猿的一个种曾经用过的名称,是L.利基为1959年在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发现的一个头骨建立的.近来大多数古人类学家已同意废弃这一属名,认为这个头骨是南方古猿的一个种──包氏种.古猿能制造工具盒使用工具,但不能使用电脑.12.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选:C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是近亲,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据此答题.关键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13.解:A、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A正确.B、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B错误.C、人类进化的历程通常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不同,其中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的原始人类.C正确.D、不同种族的人拥有大致相同的基因,其差别是极其微小的,因此他们应属于同一个物种.一般地说,人类的不同种族在体质特征上的差异,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域内经过自然选择作用逐渐形成的,D正确.故选:B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据此解答.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明确该过程中的重大事件.14.解:A、人工取火,属于智人独有的特征,故正确;B、会制造工具,是能人、直立人、智人共有的特征,故不正确;C、现代人的平均脑容量在1400毫升左右,早期智人脑量较大,男女平均为1400毫升,故正确;D、能完全直立行走,是智人独有的特征,故正确.故选B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类的起源和进化.15.解: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故选:C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16.解:A、其他地区50~20万年前,没有北京猿人生活,是推测,不属于客观事实;B、北京猿人是生活在大约距今50万至20万年的直立人,是推测,不属于客观事实;C、北京猿人、亚洲直立人起源于非洲,是推测,不属于客观事实;D、北京周口店地区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属于客观事实;故选:D.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物体、现象和事情等.观点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关键点:了解客观事实和推测的区别.17.解:在地上生活的过程中,古猿没有尖牙利齿进行攻击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因而它们只能尽量发挥前肢的作用,利用树枝和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要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的工具.经过漫长的时期,它们的前肢越来越灵活,躯干和头也逐步适应直立的姿势,如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变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这样.四肢行走的古猿逐渐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故答案为: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变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此题考查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了解过程即可解题.掌握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8.解:大猩猩:主要分布于非洲的喀麦隆、加蓬、几内亚、刚果、扎伊尔、乌干达等地.黑猩猩:黑猩猩分布于赤道非洲刚果河以北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中,分布较广泛,从东非的坦桑尼亚一直到西非的塞内加尔都能见到.长臂猿:长臂猿在世界上共有10种,它们的体形大小和毛色各有不同,集中分布在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的大陆及岛屿上的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猩猩:有两个亚种,分别分布于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故答案为:√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与人类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分析解答.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了解类人猿的分布情况.19.解:在非洲发现了古人类化石.这是事实,而非洲以外的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这就是人的一种推测了,应属于观点.故答案为:×.经过考察后得出的结论,应属于事实;推测得出的结论,应属于观点.对于事实和观点的判断,应根据是否已经被确认来判断.20.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从体形、使用工具和是否着衣三个方面发生了变化:①人类的进化,由于气候变化,使森林地区逐渐稀疏和缩减,树丛间出现了空地,这就为森林古猿提供了到地面上活动的条件,逐渐由树栖生活向着地面陆栖生活过渡.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体质特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下肢更适于直立行走.②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再到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一直到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③衣着上由赤身裸体发展到懂得御寒、遮羞.脑量逐渐增大,终于萌发了意识,产生了语言.(2)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3)为了在地上捕猎到足够的食物,古人类开始制造并使用工具,从而大大提高了捕猎的效率.这一点,也使得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4)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其重要原因是工具的使用推动了大脑的发展.故答案为:(1)体形;使用工具;是否着衣;直立行走;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复杂的现代工具;赤身裸体(2)直立行走(3)工具(4)大脑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做此题要求我们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明确人与类人猿的关系,了解人和类人猿的区别等.。
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讲解与例题(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 •人类的起源
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在他的著作《物种起源》一书中,通过比较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提出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一一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例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 黑猩猩
B. 猴子
C. 森林古猿
D.以上都不是
解析:
2•认识、观察现代类人猿
(1) 四种现代类人猿的分布
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的赤道地区;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雨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2) 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
它们主要依靠从森林中获取的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像人类那样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大猩握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3) 类人猿和人类的区别
①运动方式不同。
类人猿主要是四肢行走;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②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类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③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毫升,无语言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 1 200毫升,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现代类人猿已经不可能进化成人类。
一方面现代类人猿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与森林古猿不完全相同;另一方面,现在地球上的自然条件与森林古猿进化时的情况不同。
【例2】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祖先不同
B.运动方式不同
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脑发育程度不同
解析:
答案:A
3. 森林古猿
(1) 森林古猿的生活环境
在距今1 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在茂密的森林里,主要过着树栖生活,以群居生活为主,主要以树上的果实为食物。
(2) 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
由于发生剧烈的地壳运动,使当时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部分热带雨林变成了
稀树草原,使得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哦,能不能说当时所有的森林古猿都下到地面生活了呢?
不能这样说!因为环境的剧烈变化只是发生在一部分地区,使得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
下地生活,这部分森林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 还有一部分森林古猿继续生活在森林中,逐渐进化为现代类人猿.
【例3】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A.其他动物的入侵
B.生活环境发生变化
C.为了扩大领地
D.为了躲避敌害
解析:
4. 人类的发展
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下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
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
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
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复杂而精
巧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又促进了脑的发育,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使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在同猛兽环伺、风雨无常的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
经过漫长的岁月,人类从童年时代自然界的弱者变成了强者。
现在,人类已经强大的能
够影响生物圈的面貌。
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复杂、精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又促进了脑
的发展;同时火的使用改善了身体的营养,利于脑的发育,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
困难;在劳动中逐渐产生了语言,大脑的语言中枢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使他们相互之间
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例4】与类人猿相比,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的是(
A.有复杂的语言
B.使用工具
C.直立行走
D.大脑发达
解析:
r基本方法華桶力「
T^T/T IUII^77T777------------------------------------------------------------
5. 分析资料,了解古人类进化的证据
(1)“露西”少女
①化石特点。
从化石可以看出,露西的髋骨较宽阔,上肢骨和下肢骨在形态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下肢
骨更粗壮,有利于直立行走。
②“露西”时代古人类的特点。
这个时期的古人类能使用工具,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都大大增强。
(2)“东非人”
分析“东非人”的遗物化石可以知道,“东非人”所用的石器明显经过加工,分别呈斧
状和凿状,可当作工具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
中,已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
【例5】下列关于“露西”少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露西”少女是最早出现的古人类②“露西”少女能直立行走③“露西”少女
的化石在东非被发现④“露西”少女的化石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化石⑤“露西”
时代的古人类已能制造工具
A.①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答案:A
思维拓展创新应用A y JW. " F T1 ..―---------------------------------------------------------------------------------耳
J X J T-FT LT 4 I ";ITJ 'if r 'll ""B 11 " fi ' V f X: J ' * 'f
6. 森林古猿、类人猿和北京猿人的比较
(1)森林古猿
森林古猿是种类庞杂的化石猿类的统称。
森林古猿的化石发现于亚洲、欧洲和非洲广大
地区古近纪的地层中,是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2)类人猿
类人猿属于灵长类,包括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等,它们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与人类相似。
(3) 北京猿人
北京猿人又叫北京直立人,也称中国猿人、北京中国猿人,是世界著名的猿人。
北京猿人制造工具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并且已经学会了用火。
(4) 三者之间的关系
/宜立人(如北京猿人)f人
森林古猿
【例6】下列关于森林古猿、类人猿和北京猿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人类起源于类人猿②森林古猿是指种类庞杂的化石猿类③森林古猿最早发现于
亚、欧、非的广大地区④人类起源于与人类相似的大猩猩⑤北京猿人学会了用火⑥森
林古猿、类人猿和北京猿人都是人类的祖先⑦人类和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
A.①④⑥
B.①②④⑥⑦
C.①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