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 格式:ppt
- 大小:3.37 MB
- 文档页数:31
期末复习资料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大运河(P·4—5)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2、605(隋炀帝杨广)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开凿的目的是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第2课“贞观之治”了解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内容和武则天的主要事迹(P·8—9)1、隋朝的统治跟秦朝很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
隋朝第二位皇帝杨广实行暴政,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
(隋朝:581~618年)2、618 年,唐朝建立,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年号贞观,他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经济:重视生产、轻徭薄赋、戒奢从简政治:任用贤才、虚心纳谏、精简机构。
4、“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为宰相:杜如晦房玄龄。
而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周,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段话唐太宗曾经引用过。
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
这句话表明了. 唐太宗也为提醒自己,要勤于政务、不可荒废,居安思危,体察民情,否则,将会重蹈前朝人灭亡的覆辙。
.第3课:“开元盛世”知道“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P·12—14)1、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七下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个方面的内容:书法和绘画、石窟艺术。
它们属于艺术类的内容,学习此类内容,除了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也是如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在教学时,要大胆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艺术作品的传世和作者的品德联系起来。
学情分析:
学生对书法、绘画作品比较喜欢,不少同学临摹过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作品,通过电视等媒体,欣赏过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为学习本课打下了基础。
在第一册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王羲之、顾恺之等艺术类历史人物,对学习这类人物的方法已有所了解,这都为我们学习这一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唐朝颜真卿、柳公权、阎立本、吴道子,理解他们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知道莫高窟的艺术地位。
2.掌握学习艺术类人物的基本方法,学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归类与整理。
3.理解艺术来源于现实这一基本道理,理解创新和继承的关系,知道艺德对艺术家的重要意义。
学法设计:
“范例导学—自主探究—即时巩固—拓展提升”教学法
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动手、动口的过程中欣赏隋唐文化的辉煌,并能解读出隋唐文化繁盛的原因。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备课人:王建辉【课前延伸】:完成下列填空: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了解了这一时期的书法、绘画、石窟艺术,请问你还能记住哪些内容?1.被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其代表作是;2.东晋时期的著名画家是顾恺之,代表作是《女史箴图》《洛神赋图》;3.我国的石窟艺术开始于,那时著名的石窟艺术有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辉煌的隋唐文化(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4.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是赵州桥,它的设计者是隋朝的李春;5.唐朝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长安;6.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7.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在唐朝;8.唐代诗人辈出,被人们称为“诗仙”的诗人是李白,被称为“诗圣”的是杜甫,其中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学习目标】:1.知道唐朝颜真卿、柳公权、阎立本、吴道子,理解他们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知道莫高窟的艺术地位。
2.掌握学习艺术类人物的基本方法,学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归类与整理。
3.理解艺术来源于现实这一基本道理,理解创新和继承的关系,知道艺德对艺术家的重要意义。
【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学习难点: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导入新课】:隋唐时期,经常繁荣昌盛,文化辉煌灿烂。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和唐朝的诗歌成就。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隋唐时期辉煌的艺术成就有哪些?也就是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西方学者将敦煌壁画称作是“墙壁上的图书馆”。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一.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38页——P40页前三段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思考下列问题)1.隋唐时期,我国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
2.隋唐时期,最著名的书法家是哪两个人?其中,谁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颜真卿)3.“颜筋柳骨”分别反映了哪两位书法家的作品?他们生活在哪一朝代?(颜真卿、柳公权唐朝)4.隋唐时期,绘画艺术高度发展,出现的新画种有哪些?(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5.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唐朝画家是谁?(阎立本和吴道子)6.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吴道子开后世写意画的先河,被后世称为“画圣”;【合作与探究一】:我们学习了颜真卿和柳公权,你能说说他们的书法作品能够传世的原因吗?答案提示:他们能做到持之以恒,善于吸收前人的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创新,他们都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如柳公权的“笔谏”,说明他关心时政,忧国忧民。
《8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个方面的内容:书法和绘画、石窟艺术、盛大的乐舞。
它们属于艺术类的内容,学习此类内容,除了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要大胆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艺术作品的传世和作者的品德联系起来。
【学情分析】学生对书法、绘画作品比较喜欢,不少同学临摹过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作品,通过电视等媒体,欣赏过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为学习本课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以及石窟、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就;知道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阎立本和吴道子的绘画;简述敦煌莫高窟的艺术成就等。
(2)引导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进行赏析品评,提高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3)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和运用、处理信息的能力。
(4)要求学生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了解隋唐文化的全面繁荣,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关系的能力。
(5)提高学生对同类事物的异同进行对比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探究法,学生从鉴赏的方式了解隋唐时期的书画成就,分析书画特色。
让学生多方面搜集莫高窟的资料,探究莫高窟的魅力。
(2)运用比较法,对比分析颜真卿、柳公权书法的共同点。
对比魏晋时期和隋唐时期莫高窟的雕塑作品,了解隋唐时期石窟艺术的鼎盛。
(3)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形成互助合作的学习态度。
”分析隋唐时期文化的地位问题较难,给出三段材料,再让学生讨论。
(4)运用诗歌、评论等多种史料,用史料证实历史观点或结论。
(5)运用阅读法,对于具体的内容,在指导学生看书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设问解决。
(6)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增强直观性和生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敦煌莫高窟艺术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增进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形成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七年级下历史课本目录教材担负着落实七年级历史教学目标、发挥历史教育功能的重任。
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下历史课本目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下历史目录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第2课“贞观之治”第3课“开元盛世”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活动课一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活动课二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活动课三历史知识竞赛活动课四设计历史知识示意图附录二中国历史纪年表附录三好书推荐历史学习网站推荐后记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 (2)重视吏治 (3)崇尚节俭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2、手工业(1)丝织业(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3、商业(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2)长安城①城市布局: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宫殿区位于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②人口:百万人③边疆各族和各国人士云集,商业繁盛。
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年级七年级课题辉煌的隋唐文化(二)教师陈延玉(复备)课标与教材解读课标新课标:从文物图片中感受唐朝的社会风尚。
老课标:列举唐朝的书法、绘画、雕塑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个方面的内容:书法和绘画、石窟艺术。
它们属于艺术类的内容。
学习此类内容,除了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也是如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在教学时,要大胆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艺术作品的传世和作者的品德联系起来。
教学重难点重点: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难点: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学情分析学生对书法、绘画作品比较喜欢 不少同学临摹过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作品 通过电视等媒体 欣赏过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 为学习本课打下了基础。
在第一册中 学生已经学习了王羲之、顾恺之等艺术类历史人物 对学习这类人物的方法已有所了解 这都为我们学习这一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阎立本、呈道子的绘画、莫高窟、乐舞。
过程与方法通过列表整理隋唐时期主要文学艺术家及其艺术特点和代表作来培养学生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隋唐时期,文学艺术获得高度发展,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说到书法,我们就不得不提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位大书法家王羲之,他被称为书圣,代表作是《兰亭序》。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第一个高峰,隋唐的书法家继承前人的成果,再加以创新,创造出了很多新书体,把我国的书法艺术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那么隋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那几位呢?学习新课】一、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启发提问:我国继王羲之之后在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谁?他创立的新书体是什么?谁能给大家作临摹表演?和颜真卿齐名的书法家是谁?他的书法特点是什么?代表作有哪些?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唐代画家是谁?他们绘画有什么特点?各有什么代表作?二、艺术宝库莫高窟启发提问:我们学过魏晋南北朝的那几个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投影)敦煌莫高窟。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学案二新人教版【学习目标】学案总编号:No.8 1.掌握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成就以及石窟、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就。
2.通过对颜真卿书法成就的介绍,认识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3.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诱发学生对书法、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一、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1.书法:⑴基础:隋朝书法融合的秀美和的雄健,为代书法创新奠定了基础。
⑵隋唐时期,最著名的书法家:和。
书法家生活时期主要成就书法特点地位颜真卿柳公权———2.绘画:⑴特点:隋唐时期,画的生活气息越来越厚,画、画、画大量出现。
⑵著名画家:唐朝的和著名画家擅长或主要贡献特点备注阎立本———吴道子二、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⑴位置:今天甘肃西部的⑵开凿时期:时期⑶内容:莫高窟里有大量精美的、形象生动的彩色以及保存完好的佛经、文书等。
⑷地位:三、盛大欢腾的乐舞1.特点:2.原因:1.我们学习了颜真卿和柳公权,你能说说他们的书法作品能够传世的原因吗?2.莫高窟为什么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23课后拓展】(走出教材,迁移发散,看你对基础知识的运用状况如何?)11.你听说过“敦煌学”这个名词吗?敦煌莫高窟是我国的文化宝库,可历史学家陈寅恪却说:“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你知道敦煌在近代发生了怎样的伤心故事吗?请查阅相关资料,给同学们讲一讲。
【夯实基础】1.融合南朝的秀美与北朝雄健的书法是 ( ) A .商朝的书法 B .秦朝的书法 C .隋朝的书法 D .唐朝的书法 2.南宋诗人陆游有“学书当学颜”的诗句,此人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他是 ( )A .欧阳询B .颜真卿C .张旭D .怀素 3.开后世写意画先河的画家是 ( ) A .阎立本 B .张择端 C .吴道子 D .赵孟頫 4.隋唐时期的乐舞有什么特点?出现的原因有哪些?A .建筑风格独特B .有大量的碑刻书法C .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D .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彩塑、佛经文书 【创新应用】 7.我国著名的书法碑刻《玄秘塔碑》立于公元841年,今存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博物馆。
中职历史第四单元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公开课中职历史第四单元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公开课一、隋唐文化的背景隋唐文化时期,历经内外交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蓬勃发展。
对于隋唐文化的研究,可以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来进行深入探索。
二、隋唐文化的社会特点1. 文人墨客的兴盛:隋唐时期,文人墨客地位得到极大提升,他们通过书法、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表达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2. 科举制度的兴起: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培养了大量的文化人才。
3. 社会风尚的繁荣:隋唐时期的社会风尚以文化为主导,儒家思想在社会中得到广泛传播和影响。
三、隋唐文化的政治特点1. 唐朝的开明政治:唐太宗以实施开明政策闻名于世,注重人才选拔和文化教育,为隋唐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 中央集权的加强:在隋唐时期,中央政权的权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为国家的统一和文化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四、隋唐文化的经济特点1. 对外交流的繁荣:隋唐时期,中原地区与海外的经济交流达到了空前繁荣,这为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重要条件。
2. 商业经济的兴盛:隋唐时期商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经济的繁荣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五、隋唐文化的艺术特点1. 壁画艺术的发展:隋唐时期,壁画艺术在石窟、宫殿和府邸等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2. 诗词歌赋的繁荣:唐诗盛世是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一,众多文人墨客以杜甫、李白等为代表,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
六、隋唐文化的影响隋唐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隋唐文化的辉煌时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成为人们研究和传承的重要对象。
以上是关于中职历史第四单元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的公开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