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十二月月考作文讲评
- 格式:doc
- 大小:31.57 KB
- 文档页数:4
湖北八校12月联考作文指导以及范文导写【经典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音乐中储藏着如斯悦耳的催人奋进的力气。
——弥尔顿音乐永远是我灵魂的伊甸园。
——叶文玲音乐教育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
——柏拉图音乐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
音乐中美的旋律、变化的节奏,对人的精神、情操的陶冶有着不可替代的力量。
音乐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地域不同,风格不同;时代不同,主题不同。
但相同的是人们对音乐深深的热爱。
综合以上材料,请根据你的认识和思考,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见解。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材料分析并列式多材料作文。
模仿2018年全国三卷三个改革开放时期口号与2019年天津卷作文。
命题创新点:除了三句名言,还有命题人自己编写的评价性语句。
考查点:中学语文核心素养审美欣赏与创造。
三则名言的共同特点是音乐。
第一则名言强调音乐的正面作用催人奋进;第二则名言强调对人精神世界的作用,是灵魂的伊甸园;第三则材料强调音乐对教育的作用。
作文分论点可以从这三个角度阐释展开。
怎样处理命题人的评价性语句?提取里面的关键词,可以内嵌到分论点上。
如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催人奋进,这提示考生选材要注意地域广度。
音乐的教育价值主要从宏观角度,也可是加入时间维度,不同时代,不同主题,突出音乐教育国民的作用。
这个要写出高度,从爱国角度,写出层次感。
热爱音乐,则是贯穿全文的。
怎样展开联想,使用素材?必须对素材分门别类,必须对素材深加工。
搜索教材有关素材。
例如有关音乐内容的教材素材:《短歌行》曹操用音乐欢迎人才,渴盼天下一统;《荆轲刺秦王》荆轲慷慨悲歌,英勇无畏;《琵琶行》琵琶女演奏,抚慰心灵。
搜索社会热点素材。
2019年有两首歌曲广为流传,《我和我的祖国》唱出了公民与祖国共命运的关系;《七子之歌》,唱出了中国历史上的屈辱,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中国收复香港澳门的民族自豪感。
湖北山东部分重点中学12月联考作文讲评(附:立意参考及范文点评)【试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⑴1917年1月,蔡元培主持北大校务后,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教育思想,体育,被排在“德育、知育、美育”的前面。
他曾对学生提出殷切期望,要有“狮子样的体力,猴子样的敏捷,骆驼样的精神”,这是他认为现代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⑵2020年10月16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宣布中考体育逐年增加分值,直至与语数外同分值,引发广泛关注。
云南省率先公布征求意见稿,体育考试将按照满分100分计入中考成绩。
⑶中考体育分值提高的消息一出,多地培训机构便精心包装,推出了“完美”的体育训练计划,宣称“保证”孩子能够取得好成绩。
“要不要再报个补习班”也成了一些家长的担忧。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解读】这是多则事实材料作文。
第一则用蔡元培的话强调体育对现代学生很重要;第二则国家也重视体育,并在中考中制定政策来落实;第三则针对中考制定的政策,社会上采取的一些错误行动。
三则材料的共性特征是要重视体育对塑造完全人格的作用,重视体育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临时突击。
按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属于互补叠加型,考生可以就此材料二、三作为主要立意方向写成批判性的时评作文,将第一则作论据使用。
也可以按一般材料作文来写,不过论据要突出现实特征,对第三则材料的现象作出批判。
当然,最好是综合论述三则材料,谈体育对塑造完全人格的作用,重视体育要循序渐进。
作文起评分45;只谈其中一则材料,说理透彻,内容丰富,起评分42;内容杂乱,中心不明,立意偏颇,不能超过40。
严重跑题的,不能超过36。
【佳作展示】好经别念歪,别让体育考试成为应试教育!刘星语随着今年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宣布中考体育逐年增加分值,甚至与语数外同分值,各地也加强了体育这门功课的重视。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三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老”作为诗美概念的价值与日常语境中我们对它的联想不一致。
在文学批评中,它包含着内容和风格两方面的含义。
从内容方面说,老意味着深于世故。
深于世故,通常尤指经历忧患,表现在诗文中即立意妥帖,显出深谙人情世故的练达。
龚贤《赠剩上人系中》诗云:“老僧待死处,古寺号承恩。
无地可行脚,儌天且闭门。
既知身是幼,羞问舌犹存。
向午坐清寂,蒲团松树根。
”黄生评:“起得老,结得深。
”什么意思呢?因为对方是一位逃禅的遗民,如何在遗民的执着和释子的幻灭之间找到一个沟通和平衡的点非常困难,诗起首以“待死”沟通两者的身份,结尾以蒲团与青松象征两者的操行,取意深稳而浑然无迹,实在可谓起老结深。
这里的“老”与其说体现在艺术表现上,还不如说体现在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上。
在风格方面,我认为“老”的审美内涵起码可以从三个层面去认识。
首先,是在整体风格上显现为老健苍劲的色调。
老健在感觉印象上表现为一种瘦硬与苍劲之风。
瘦硬通常显示为不同寻常的笔力,而苍劲则每每表现于诗境的高远雄浑。
清初李浃《秋日闲兴》写道: “老树鸣风叶,萧萧万壑流。
那堪连夜雨,散作满城秋。
远杵寒相答,孤鸿迥自愁。
升沉看物理,天地一虚舟。
”这样的作品让人联想到杜甫晚年的诗境,体气雄浑而绝不流于虚响,确实称得上“声格俱老”!其次,是在技巧上意味着稳妥和成熟,整体风格的无缺陷。
稳妥是意味着艺术完成度的概念。
凡口语中与稳妥相通的词,在诗文评中亦与老相应,如停当、妥当、安顿、老到,都可以指称技巧意义上的“老”。
反之,当诗歌的艺术表现出现局部的不完满时,“老”的否定式就常用来表示遗憾。
如纪昀评陆游《暖甚去绵衣》“谁道江南春有寒”句“有字欠老”。
老在修辞上表现为自然平淡的特点。
正像人到老年,表情和举止都趋于自然平静,艺术的老境也都显示出自然平淡的气质。
12月高三语文月考作文讲评材料再现:材料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如同一朵玫瑰,每片花瓣代表一个梦想,每根花刺昭示一种现实。
——法国作家阿尔弗莱•德•缪塞请根据阅读后的感受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标题;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指导这是一个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题,而且从整体上来理解,蕴含着一个关系性话题:梦想与现实。
有的同学可能抓住“生活如同一朵玫瑰”这句来立意,那就应该想想,缪塞为什么这样比喻生活。
他之所以把生活比作玫瑰,那是因为他认为生活中有梦想,有现实;梦想像玫瑰花瓣,现实如玫瑰花刺。
因此,可从整体上作如下立意:既要有梦想,又要立足现实(依托现实)。
若抓住“每片花瓣代表一个梦想”这句,可侧重“梦想”作如下立意:让梦想照亮(改变)现实。
要知道越是现实如刺,越需要有梦想来激励自己指引自己。
或者说,现实难免让人沉沦,只有心怀梦想,才能拥有一个美丽人生;或者说,之所以感到生活美好,那是因为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还有梦想。
若抓住“每根花刺昭示一种现实”这句,可侧重“现实”作如下立意:立足现实或依托现实,才能实现梦想。
梦想再美好,如不立足现实,梦想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或者说,人只有经受严峻现实的考验,才能开出最美的人生之华。
作文中存在的问题:1、没有揭示二者的关系:①如梦想与现实让人奋进;梦想与现实让人成功;②中心论点:梦想与现实;分论点(坚守梦想,执着前行;面对困难,永不言败;坚守梦想,勇于挑战)2、只偏重一方去写,而一点没涉及另一面,如只谈梦想,或只谈现实;3、把现实等同于困难挫折失意来写;4、标题拟设不当:①花与刺虚与实;②绽放的玫瑰;③生活;④有两个选择;⑤黑与白;⑥浅谈生活⑦连硬币都有两面;⑧将现实珍藏梦想的托付;⑨痛并快乐着;⑩相信自己,你不能缺少;(11)让花香常伴人生;(12)我们要有一颗成熟的心(内容:不能只看梦想不顾现实)5、结构不美观:段落过长,三、四段式;一句两句一段式;大头式,长尾式等;6、中途易辙,写作思路混乱:开头写了理想与现实,写着写着转移到成功与失败,如何战胜困难等方面;7、卷面字迹字数等不合要求;8、偏题跑题很严重:(1)成功需要付出;(2)勇于拼搏,实现梦想;(3)脚踏实地,永不言弃;(4)梦想的力量;(5)梦想要苦难来凝练;(6)为梦想而活;(7)奋斗成就梦想;(8)梦想与困难同在;(9)生活因梦想而美丽;(10)走向成功,坚强面对挑战;(11)风雨过后的彩虹;(12)脚踏实地,才能成功;(13)历经磨难,方能成功;(14)坚持成就未来;(15)审视生活的给予;(16)活在当下,面对现实;(17)爱拼才会赢;(18)在逆境中追逐梦想;(19)怀揣梦想,活出精彩;(20)坚持梦想,笑对挫折;(21)学会面对现实;(22)直面挫折;(23)珍惜生活,放飞梦想;(24)经历苦难才会成功;(25)生命的绽放;(26)梦想与痛苦并存;(27)黑与白(有光明就有黑暗;有上帝就有魔鬼;有美好就丑恶)(28)生活充满阳光;(29)在美与丑中求生存;(30)歌唱生活;(31)梦想的苦涩与甘甜;(32)一种选择,一种生活;(33)生活的真谛;(34)酸甜苦辣造就生活;(35)失败是成功之母;(36)有两个选择(自由;随波逐流)(37)价值人生;(38)辉煌背后是痛苦;(39)笑对生活;(40)态度决定生活;范文展示:范文展示一:现实是船,梦想是帆如果说现实是一栋大楼,那么梦想就是地基,没有梦想之基,现实之楼无法筑成;如果说现实是一只苍鹰,那么梦想就是羽翼,没有梦想之羽翼,现实之鹰无法越飞越远;如果说现实是一艘航船,那么梦想就是船帆,没有梦想之帆,现实之船无法乘风破浪。
12月作文讲评材料柳暗花明又一村赵倩有人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于是他们硬着头皮往前走,即使闯入死胡同撞个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有人认为退一步海阔天空,于是他们不断地后退,直到有一天退到能看清全局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再也无力去改变什么了。
进退两难的时候,其实还有另一种选择——转弯。
人生路何其宽广,也许下一个转角,等待你的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他曾一手将原本默默无闻的红塔集团打造成亚洲最大的烟厂,却也因为红塔集团而身陷囹圄。
出狱时的他已是75岁高龄。
人生之路似乎走到了尽头。
前进,烟厂不会再欢迎这位曾经的罪人;后退,便只能在人生的低谷里黯然老去。
漫漫长夜里,或许他也有过“此生已矣”的悲叹,也许有过“了却残生”的灰心,但顽强的他并没有接受命运的安排,他调整了人生的方向盘,去往哀劳山种起了橙子——这便是如今风靡全国的“褚橙”。
褚时健完成了从一个高峰向另一个高峰的跨越,只因一次豁达的而机智的变通。
是的,适时的变通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一份豁达。
即使跌入深深的谷底,也要相信总有一条路通往光明的地方。
也许一个转弯,前路就是春光灿烂。
然而川端康成却没有等到下一路春光灿烂。
他在名誉和世俗的桎梏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一生致力于维护和继承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诗意的“日本美”使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人。
然而获得极致荣誉之后的他在创作上却变得不如意,有一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恐惧,心力交瘁之时,他选择了死。
若是川端康成在疲惫和恐惧中可以抛开世俗的桎梏,转个弯,或许他的一生就不会留下那么浓重的悲剧色彩。
罗西尼在18岁到37岁之间,写了39部歌剧,之后便销声匿迹,是因为江郎才尽还是其他不得而知,此后的40年大概是在享受生活。
他不仅是伟大的艺术家,同时还一个懂得享受生活的人。
记住巴菲特的话:“人生没有那么多公平可言,偏转一下你的航向,逆风就会变成顺风。
你生活的起点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最后你抵达了哪里。
”转个弯,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12月高三语文月考作文讲评尊敬的老师:您好!今天我将为您介绍一篇高三语文月考作文,并进行逐句点评。
希望能对学生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篇作文的题目和全文:题目:我的理想我对自己的未来很有信心,因为我有很高的理想。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作家,通过我笔下的文字来改变世界。
有人说作家是一个孤独的职业,但我并不认同。
我觉得作家可以用自己的文字感召更多的人,让他们看到世界的美好,同时也可以通过文字改变一些社会问题。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让人们思考的作家。
但是,理想之路并不容易。
作为一名高三学生,我必须面对巨大的学业压力。
每天都要背诵大量的知识,完成许多作业和考试,这让我感到非常疲惫。
但是,我并不会因此而退缩。
在我眼中,困难只是一个过程,坚持才是关键。
只有通过不停地努力和付出,我才有可能实现我的理想。
另外,我也意识到作为一名作家,我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和增加阅读量。
阅读是作家的灵魂,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才能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
因此,我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并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和魅力。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并且通过我的文字来传播正能量,改变社会。
最后,除了努力学习和充实自己的知识,我还要不断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一门艺术,只有不断地练习和积累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因此,我会每天写一些文字,不仅可以提高我的写作水平,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同时,我也会参加一些写作比赛和文学讲座,与其他作家交流和学习,争取不断进步。
总的来说,即使面对巨大的学业压力和困难,我依然对自己的理想充满信心。
作为一名作家,我希望能用自己的文字感召更多的人,通过文字改变世界。
我相信只要坚持努力,我的理想一定会实现。
下面是对这篇作文的逐句点评和一些建议:1. 题目:“我的理想”题目简洁明了,符合作文要求,能够直接引导读者进入文章的主题。
2. 第一段: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作家的理想,说明想通过文字来改变世界。
【作文评分细则】(一)综合评判的原则54~60:①能准确、全面地挖掘提炼出面对失误,要善于思考和发现,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②能深入地结合材料提供的面对失误,要善于思考和发现来谈,感悟和思考深刻,阐述充分,论述透彻③整体评价优秀,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
语言通畅,结构严谨,文章有亮点关于有亮点:①深刻——挖掘本质,思辩性强,具有启发性;②丰富——材料足,论据足;③形象丰满,意境深远;④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文句有表现力;⑤结构清晰——文章条分缕析,逻辑清楚。
48~53:①能准确、全面地挖掘提炼出面对失误,要善于思考和发现,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②感悟和思考较为深刻,阐述较为充分,能联系其他领域来谈,论述透彻③语言通顺,结构完整,亮点不突出45~47:①能深入地结合材料提供的面对失误,要善于思考和发现来谈,有一定的感悟和思考,论述透彻②语言较为通顺,结构较为完整,无亮点42~44:能准确理解材料提供的面对失误,要善于思考和发现,有一定的感悟和思考,语言较为通顺,结构较为完整,但论述不透彻。
36~41:对“面对失误,要善于思考和发现,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有准确的理解,有一定的感悟和思考。
35及以下:不结合材料另起炉灶的,以及其他偏离题意的。
(二)技术操作1.内容分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内容,可以打0分。
2.字数扣分①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
(每少50个字扣1分)②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③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④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⑤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⑥完全空白的,评0分。
3.套作与抄袭的评分套作的,适当扣分;套作就是把预先准备好的作文材料,机械地理解作文题,生硬地套用。
武汉十二月月考作文讲评一.原题回顾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1993年,中国“银河号”货船在印度洋公海正常行驶时,导航突然失去了信号。
原来,美国为了拦下这艘货船,关停了货船附近的GPS.银河号在公海彻底失去了方向感,被迫漂浮整整33天。
银河号事件一年后,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启动。
2007年4月,北斗二号第一颗卫星上天。
2020年7月31日,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其间,30余万科研人员劈波斩浪了30多年。
有时,伤痛能让我们找准目标,奋发图强。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大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题意:有时,伤痛能让我们找准目标,奋发图强。
二.题目解读题意:有时,伤痛能让我们找准目标,奋发图强。
支撑:要写出伤痛(来自外部的,不是天生)对目标和奋发图强的价值,要写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
核心段思维导图:伤痛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伤痛——由此确立了什么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是如何奋发图强的(过程)——奋发图强后的效果——奋发图强的结果和意义。
三.问题提示1.缺要素。
2.贴标签。
3.要素含义理解错误。
4.事例不能支撑题意。
5.伤痛与目标无对应关系。
6.缺少分析或感悟。
7.切题不紧。
8.内容不充实。
9.题意错误。
10.字数不足。
11.字迹潦草。
12.错别字较多。
四.支撑片段辨析(一)亨德尔是一位戏剧家,他渴望自己编写的歌剧能被世界听见。
开始时他根据自己的灵感和天赋快速创作,结果收获的是台下寥寥无几的观众和面临倒闭的舞台。
他沉默了,思考着,他认识到自己应该创造出有情感的歌剧,而不是不假思索地追求数量。
于是他沉下心来去体会感受歌剧的内涵。
他把自己坎坷的一生变成一段段乐章,他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到歌词的字里行间,他不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能最好诠释的音符,统统重新编排。
终于,他创作出了《弥赛》成为戏剧大师。
正是因为亨德尔在经历伤痛后找准了目标,开始奋发图强,才使自己完美,创造惊世之作假使他一路一帆风顺,他又何来这样的爆发力呢?(二)胡歌经历了毁容的伤痛,却找准了目标,终成就影坛佳话。
早此年,胡歌就早已大红大紫,一场飞来横祸使胡歌的脸受伤了,也使他的演艺事业跌至谷底,一落千丈。
然而胡歌却开始思考,大家都说娱乐圈是靠脸和运气吃饭的地方,可容颜总会老去,运气又不可能是常胜将军,一个时代过去了又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但唯有演技,一个演员精湛的演技永不过时,犹如浪淘沙尽后的夺目珍珠,于是他从偶像派转型做一个实力派演员。
三年的时间,他日复一日地磨砺自己的演技,精进丰富自己的技巧与情感。
终于,大鸣大放,路人皆知。
三年磨砺,一鸣惊人。
正因为胡歌在经历伤痛后,看清自己定位,找准自己成为实力派演员的目标,锲而不舍地磨砺演技,终在影坛中再次绽放光芒,用实力和魅力征服了观众。
生活中。
身为中学生的我们在遭遇了学习上、生活上的伤痛,应该严格把握未来局势。
找准自身的目标与定位,再为之奋发图强,就一定能获得未来的光景万千。
浴火方能重生,今日的我们也应该从惨重的伤痛中,找准目标,奋发图强,实现更精彩更有意义的人生。
(三)司马迁在伤痛中找准目标,奋发图强,终成一代史学家。
司马迁曾遭受过残酷的刑罚,可就是在如些的打击下,他也没有放弃生活的信念,而是奋发图强,决心要完成编制一部史书的理想。
于是,他搜集大量的史学书籍,亲自去古建筑和历史地方考察,还亲自询问当地人有关的历史事件,以确保搜1集到的资料的准确性。
他用尽一生去为他的目标而努力,最终成功地编制成了《史记》这一本鸿篇巨制,为后人了解历史做出了贡献。
为什么司马迁能成功地实现他的远大的目标呢?因为他在遭受伤痛时不放弃心中信念,找准了自己为之努力的奋斗目标,奋发图强。
可见,伤痛能促进人的进步,获得成功。
(四)经历伤痛后找准目标,奋发图强,成为一代篮球巨星。
姚明自幼练习篮球,可始终没有奋斗的目标,是一味听从教练。
可他8岁那年不幸患上急性肾上炎,病痊愈之后落下病根---左耳几乎失聪,加上反应迟钝、弹跳力不行,肌肉爆发不足。
他可以说是很难打好篮球。
可他却没有放弃,而是立下雄心壮志,要打进NBA,成为一线球星。
当同伴还都在呼呼大睡时,他早已开始体能训练,每天罚球500个,每天还要练肌肉爆发力、弹跳力训练接近四个小时,在寒冷的冬天里从他的鞋子里居然能倒出水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都刻苦训练。
终于他成为中国一线篮球运动员,成功进入NBA,连续当选明星球员。
试想,姚明如果没有在身体上遇到如此多的伤痛,他能找到精神高远的目标并且为之努力吗?恐怕这世上只会多出一名庸康碌碌的篮球运动员吧!五.作文点评1.伤痛促人奋发图强遥想过去,国力还不够强盛的中国处处受制于人,经历了无数伤痛,却因此找准了目标---振兴中华。
多少年来,几代人奋发图强才有了今天的强大的中国。
是啊,伤痛能让我们找准目标,有发图强。
忆往昔,经历军败被俘伤痛的勾践找准了复国的目标,带领越国人民奋发图强,终于吞并吴国。
越王勾践兵败被俘,成为吴王夫差的马夫,受尽屈辱。
回到越国,他立下复兴越国的目标,并开始为此奋斗。
他颁布法令,鼓励生产,自己也以身作则,参加劳动;他训练精兵,囤积粮草,力图将越军打造成一支劲旅;他任用文种、范鑫等贤臣,励精图治,不断提高自己治理国家的能力,以求复兴。
几年过去,越国兵强马壮,粮食富足,人民安居乐业。
越国在勾践的治理下强盛起来,足以与吴国抗衡,因而成功吞并吴国,一雪前耻,创造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历史佳话。
试想,如果勾践未能从伤痛中找到目标并奋发图强,他能复兴越国、吞并吴国吗?想必不能。
可见,伤痛能让人找准目标,奋发图强。
看今朝,鲁迅为国人麻木而伤痛,找准了文学救国的目标,创作出大量影响巨大的文章,终于惊醒国人。
鲁迅东渡日本,本打算学医报国,但在看到中国民众对于残害同胞罪行的麻木后,他感到了巨大的心痛。
他意识到最迫切的不是对身体的医治,而是对麻木心灵的唤醒。
因此,他弃医从文,找到了“用文学唤醒国人良知”的目标。
他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抨击旧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他把笔作为自己的利剑,刺向一切麻木、冷漠和丑恶的心灵,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毫不留情地批判。
哪怕遭到黑恶势力的临视,他也仍在奋笔疾书,写下了无数震憾人心的文章,终于唤醒了国人的良知,激励国人与恶势力斗争。
正因为鲁讯从伤痛中找准了目标并奋发图强,才使人们的良知苏醒。
可见,伤痛能让人找准目标,奋发图强。
伤痛能让人找准目标上奋发图强。
请记住,伤痛促人奋发!2.伤痛能让我们把准目标有发图强伤痛能让我们找准目标,奋发图强。
在漫长的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遭遇伤痛,有人认为伤痛是成长的阻碍,有人认为是成长的垫脚石。
其实,只要正确面对伤痛,伤痛就能让我们找准目标奋发图强。
勾践遭遇受尽屈辱的伤痛,找准目标,提高国力复兴越国。
在越国被吴国打败后,勾践被抓去吴国当了俘虏,每天侍奉夫差,受尽屈唇。
但他没有气馁,而是找准了自己的目标---复兴越国。
他假装顺从夫差被放回了国。
于是他开始日夜练兵,他不畏严寒酷暑、风吹日晒,熟读兵书,力求提高战斗力。
他甚至每晚卧薪尝胆,激励自己更加努力。
后来,越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勾践主动发起战争,打败吴国,复兴越国。
假如勾践没有遭遇伤痛,他还可能找准目标,奋发图强吗?正是因为他遭受屈辱的伤痛并不气馁,才找准了复兴越国的目标,奋发图强,取得最后的胜利。
俞敏洪遭遇家境贫困,被人嘲笑的伤痛后,找准目标,努力学习,考上心仪的大学。
俞敏洪在高中时辍过一年学,且家境贫寒,成绩一般,常被周围的同学嘲讽。
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找准了自己的目标---考上心仪的大学。
他奋发图强:当他人在课间玩耍时,他向别人讨教题目;当别人还在睡觉时,他早早地起床读书;当别人边吃饭边聊着天时,他匆忙吃完并继续思考题目。
最后他的思考能力得到了提高,成绩有很大的进步,终于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正是因为俞敏洪遭遇了家境贫寒,被人嘲笑的伤痛。
他不放弃自己,才找准了考大学的目标,为此奋发图强,最后考上心仪的大学,由此可见,伤痛能让我们找准目标,奋发图强。
古今中外,还有许多人遭遇伤痛,找准目标,奋发图强。
宋濂家境贫寒,找准2考学的目标,苦心求学,成为著名学者;德摩斯梯尼从小口吃,演讲不断失败,找准成为演说家的目标,四季含石苦练,成为著名演说家;贝多芬有听觉障碍,找准成为钢琴家的目标,潜心苦练达到目标……伤痛能让我们找准目标,奋发图强。
3.份痛促进人明确目标,发奋图强望窗外一树繁花,张扬着肆意的芳华,也正是它尚矮小之时遭受众人撒枝摧花的伤痛,明确向阳而生的目标,才有了发奋生长的动力,实现傲视浮生的姿态。
伤痛暴露不足,也给予人找到目标的机会,发奋图强。
溯回逝去的无数黑夜,微黄灯光下,我奋笔疾书。
我素来热爱写作,作文成绩高居不下,而一连几次不断刷新最低分的伤痛使人迷茫。
我的文章突然不被理解?亦或我想传达的感情被文字锁住?还是它突然不美了?任何一种都杀气十足。
老师、家长质疑我的文章不扣题,亦或空洞、老套,再者重复哆嗦……种种批评向我涌来,伤痛追着我跑,欲将渺小的我吞噬。
我审视我写的议论文,这可真不像人说的话,一个字都不能走进人的心里。
在外界和精神给予的双重伤痛下,我明白了自己的数不清的缺点,却也明确了写出承载我情感的文章之目标。
自此,日夜耕耘。
我开始描绘美好的一切,不再拘泥于框架。
我成为不同的生物看世界,一只狗,一条鱼亦或一位小说家。
我向往新奇,表达爱,描绘狂喜、剧悲,亦或平静淡然的美。
文章或许引人深思,或丑得难以言喻,却不曾空洞。
我给爱的人写信,情感自然而然在笔尖倾涌。
写我的悲观,写我生命的暖阳或是阴霾,写爱与希望,写痛与无奈。
写那棵丑得别具一格的树,写那只跑的撒脱快活的狗,写那个发了疯的人……紧紧扣住生活,以我最真诚而炽烈的情感,把最平淡而特别的爱送给愿听我唠叨的人。
体会各种角色,步步走向我的情感,一点点托起人进入我的文字游戏。
终于,我又作出了令我和身边人感动的文章。
忆起伤痛,像放大镜般暴露我的不足,却给予我用确写作目标的机遇,给我发奋图强的方向与动力。
让我在文章中寻觅风格,表达情感从而获得灵魂的享受,获得精神的升华。
伤痛促使人明确目标,发奋图强。
4.伤痛让我找准目标,发奋图强人生在世,所遇伤痛并非是阻碍你前行,而是让我们找准目标,并发奋图强,蓦回首,战国时,千秋伟业正是因伤痛找准目标而造就。
越王勾践因沉迷玩乐,终被夫差所捕获。
为此勾践为夫差作牛作马,做最苦最累的活,睡最贫困的屋子,过着如奴隶的生活。
勾践在这样的伤痛下,他思索这样的生活,自己如奴隶,百姓民不聊生,我一定要拯救百姓,夺回我的国家。
于是开始寻找治国之道。
在深夜,苦读兵书,总结他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