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第1课时 以外流河为主)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14.11 KB
- 文档页数:4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从中国河流分布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的内流河,归纳我国内流河、外流河的分布特征。
2.描述我国不同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3.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能够从流量、流速、水位、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概括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
4.能够说出长江各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防治问题。
【自主预习】一、以外流河为主1. 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这些河流提供了丰富的_________资源,塑造了富饶的_________,为众多的_________提供栖息之地,具有灌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旅游等方面的便利。
2. 阅读图2.30“中国的主要河流的分布”,在图上用彩笔描出长江、黄河、松花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等河流,并回答以下问题。
(1)注入北冰洋的是_________河流?(2)__________________河流与长江、黄河一样最终流入海洋,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
(3)像塔里木河那样的内流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地区?3. 人们把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_________,所在流域为_________区;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叫_________,所在流域为_________区,我国的外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______水量超过全国总水量的_________;内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______,水量不到全国总水量的_________;4. 河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统称河流的_________。
5. 一般来说,我国夏季降水集中,河流水位_________,流量_________,形成_________期;冬季降水少,河流水位_________,流量_________,形成_________期。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预习学案第一课时:外流区为主【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河流众多,为我国航运、灌溉、水电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掌握我国外流流域和内流流域的划分和分布,记住我国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名称及位置,掌握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3、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记住我国主要淡水湖泊和咸水湖的名称和位置4、学会阅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了解流域、水系、内外流流域的分布【学习重难点】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认知前提】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2、我国降水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新知认知】任务一读课本46页文字和图2-40完成一、基本概念1、外流河:2、外流区:3、内流河:4、内流区:二、外流区与内流区的河流、湖泊读图2-40,在图上标出出黑龙江、松花江、辽河、淮河、京杭运河、黄河、海河、长江、珠江、闽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分析下列问题:1、内、外流区的界线:大致与分界线一致2、由图可知,我国绝绝大部分河流分布在东部,河流较少3、众多外流河中,注入太平洋的有,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任务二读课本47页“阅读”和图2-42完成京杭运河①北起,南至,全长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和最长的人工运河②流经省级行政单位:、、、、、③连通水系:、、、、④作用:历史上起的作用,现在,作为的东线,为解决华北及京津唐地区缺水发挥重要作用任务二读课本47--48页文字完成分析我国河流水文特征①分析水文特征的要素、、、注:、、中上游的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③内流河的水文特征(1)水位特征 A河水主要来自 B夏季冰雪大量融化,形成,冬季有的河流出现 C绝大部分属于河流任务三读课本48和49页“阅读”完成(1)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流经北部,河水主要来自北部和南部的冰雪融水,是新疆人民的,对该地区人民生产生活影响巨大(2)、我国的湖泊①内流湖外流湖②分布(1)青藏高原湖区:多湖,是中国湖泊分布最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我国最大湖泊,内陆湖,咸水湖是(2)东部平原湖区(我国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的③我国淡水湖泊集中的地区是、、2、填充图册【预习质疑】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预习学案第二课时:滚滚长江【学习目标】:1、读图说出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2、使用地图和资料,分析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了解长江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潜力(重点);3、根据长江开发利用中存有的问题初步提出长江各河段的开发治理措施(难点)。
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学案设计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从中国河流分布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的内流河,归纳我国内流河、外流河的分布特征。
2.描述我国不同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3.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能够从流量、流速、水位、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概括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
4.能够说出长江各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防治问题。
【自主预习】一、以外流河为主1. 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这些河流提供了丰富的_________资源,塑造了富饶的_________,为众多的_________提供栖息之地,具有灌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旅游等方面的便利。
2. 阅读图2.30“中国的主要河流的分布”,在图上用彩笔描出长江、黄河、松花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等河流,并回答以下问题。
入_________,全长_________千米,是_________长度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_________多万平方千米。
2.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蕴藏约占全国的_________。
3.长江干支流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约占全国总里程的_________,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_________”。
三、黄河及其治理1.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山脉,注入_________海,从地图上看,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_________”(汉字)。
2. 黄河中游流经_________,支流较多。
黄土高原土质_________,植被破坏严重,暴雨来时,大量泥沙被冲进黄河,在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抬高形成“_________”。
3. 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游地区加强_________建设;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_________综合治理,修建_________;在下游加固_________。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教案 湘教版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播放录像): 播放一段气势磅礴的黄河景观录像,配上对白和音乐,使学生感受到黄河博大的胸怀,增加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师:是啊!此刻我们激动,我们自豪!我们多么想去深入了解这条哺育了中华儿女,创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母亲河啊! 评价、反思:学生情绪一下子高涨,迫切需要去了解黄河。 板书:滔滔黄河 板书:一、黄河的概况 活动一: 利用电脑课件展示学生画的《黄河流域图》,并结合《中国的地形图》,要求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课本
课 题 课时 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 18-19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 2、了解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 3、了解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 4、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5、了解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对黄河的“利”与“害”有一个辨证的认识。 2、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3、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辨证观。
教学 重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教学 难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 2、黄河的治理措施。
教学 准备 多媒体平台、实物投影仪,课件
教法 提示 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开放式教学等。 教 学 内 容 P49几个活动题,代表上台指图讲解,其他的同学纠正 补充,最后师生一同在图中分析出黄河概况(发源地、主要地形区、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长度、流域面积;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划分.)教师及时板书。 在此活动之前,学生用素描的形式画出《黄河流域图》,教师将全班同学收集的有关资料、图片进行整理,制成有利于教学的精美课件,在学生上台讲解黄河的概况时,适时展现。如在《中国的地形图》上动画闪烁出现黄河的发源地、主要地形区、注入的海洋;在《中国政区图》上动画闪烁显示黄河流经的省区;在学生画的《黄河流域图》上动态显示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分段情况。 评价、反思: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表达能力,自我表现能力以及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成果的展现,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兴趣高涨。 活动二(分组讨论): 接着大屏幕上展示有关黄河的讨论: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一条害河。你的观点呢?黄河是其中之一,还是两者兼有?(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师:是啊,黄河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华北大地上,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够具体指出是哪些? 由于有前面的知识基础,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归纳出以下几点: 板书:二、黄河的奉献 塑造平原、富蕴水能、提供水源 评价、反思:激励学生大胆发言,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活动三: 接着学生代表结合相关的景观图片,指图一一讲解。 生:黄河冲出青铜峡后,水势变缓,在干旱的宁夏和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和“塞外江南”的河套平原,在下游地区又塑造了广阔的华北平原。(在流域图中,配上相应的景观图片。) 生:请看大屏幕上的《中国地形图》,我们发现黄河的中上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所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然而如此丰富的水能资源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却付之东流。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黄河的中上游修建了一系列的水利枢纽和水电站。(课件展示沿途主要水电站的景观图片,让学生知道梯级开发成串分布的特点。) 生:这些水电站和水利枢纽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而且还提供了便利的灌溉。而首先揭开引黄灌溉历史的是宁夏平原。新中国成立以来,又修建了许多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使黄河流域的面积大大增加。(课件展示宁夏平原灌溉渠道图片和刘家峡水库图片。)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黄河的源流概况和黄河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以及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以及合作学习等方面能力。 课后活动: 学生分组收集有关黄河忧患和治理方面的资料,为下一节课作准备; 撰写小论文“假如我就是水利部长……”。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1课时以
外流河为主)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学会运用地图与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
2、能够判断内流河、外流河,内流区、外流区,并知道分布的地区。
3、掌握我国不同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学习重点】
掌握不同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学习难点】
根据河流流量的变化曲线图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学习过程】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学法提示:采用读图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方法:
阅读课本42页至43页课文内容和图2.30完成:
1、列举河流的作用。
2、什么是内流河?什么是外流河?
3、什么是内流区,什么是外流区。
看看它们的分布面积和差异。
4、读图2.30完成课本44页活动题。
5、找出几条外流河,看它们都注入哪个海洋?
6、找出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分析其水源主要来自哪?
7、河流的水文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
【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
1、完成课本43页内容和图2.31,说出南北方河流水文特征差异。
2、比较内流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学后质疑】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和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
【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
一、选择题
1、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基尔运河
D.京杭运河
2、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
A.洞庭湖
B.鄱阳湖
C.青海湖
D.太湖
3.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A.弱水
B.塔里木河
C.湘江
D.渭河
4.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A.珠江
B.长江
C.额尔齐斯河
D.怒江
5.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分布在____省()
A.湖北
B.湖南
C.江西
D.青海
6.下列反映我国图中河流水量的,其中表示长江的是()
二、综合题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红笔画出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2)对照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观察此线同 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走向近似,同时此线又同(气候分区) _______ 区和 __________ 区分界线走向基本一致。
(3)图中位于外流区域的河流主要有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_ 河等,这些河流受气候影响,水量________,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_________ ,汛期主要在 _____ 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