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_数电仿真实验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973.47 KB
- 文档页数:26
数电仿真实验报告数字电路仿真实验报告引言:数字电路仿真实验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字电路原理与设计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仿真实验,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数字电路的理解,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和仿真工具的使用。
本文将结合具体的实验案例,介绍数字电路仿真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仿真软件,设计并验证一个简单的数字电路电路原理图,了解数字电路仿真的基本流程,掌握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二、实验原理数字电路仿真实验是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电路的运行过程,以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
仿真软件可以模拟电路的输入和输出波形,以及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工作状态。
在数字电路仿真实验中,我们主要使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来描述电路结构和功能,并通过仿真软件进行仿真。
三、实验步骤1. 确定实验电路的功能和结构,绘制电路原理图;2. 使用Verilog HDL编写电路的结构描述和功能描述;3. 使用仿真软件加载Verilog HDL代码,并设置仿真参数;4. 运行仿真软件,观察并分析仿真结果;5. 根据仿真结果,对电路进行调试和优化,直至达到预期的功能和性能。
四、实验案例以设计一个4位二进制加法器为例,介绍数字电路仿真实验的具体步骤和过程。
1. 确定实验电路的功能和结构:4位二进制加法器是由4个全加器组成的,每个全加器有两个输入和两个输出。
输入包括两个4位二进制数和一个进位信号,输出为一个4位二进制数和一个进位信号。
2. 绘制电路原理图:根据功能和结构确定电路原理图,将4个全加器按照一定的连接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4位二进制加法器的电路原理图。
3. 使用Verilog HDL编写电路的结构描述和功能描述:根据电路原理图,使用Verilog HDL编写电路的结构描述和功能描述。
结构描述包括各个元件的连接方式和引脚定义,功能描述包括各个元件的逻辑运算和信号传递。
数电仿真实验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姓名:学号:201目录实验一1位全加器的设计 (3)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原理: (3)三、实验程序 (3)四、仿真结果 (4)实验二四位全加器的设计 (5)一、实验目的: (5)二、实验原理: (5)三、实验程序 (5)四、仿真结果 (6)实验三三输入与门、三输入或门 (7)一、实验目的: (7)二、实验原理 (7)三、实验程序 (7)四、仿真结果 (8)实验四8-3优先编码器 (9)一、实验目的: (9)二、实验原理: (9)三、实验程序 (9)四、仿真结果 (9)实验五3-8译码器 (11)一、实验目的: (11)二、实验原理: (11)三、实验程序: (11)四、仿真结果 (11)实验六八位十进制频率计实验 (13)一、实验目的: (13)三、实验程序 (13)四、实验波形 (16)实验一1位全加器的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quarters 软件使用流程。
2.初步掌握verilog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原理:Sum=a^b^c1Ch=a&b\(a^b)&c1三、实验程序module fulladder(a,b,c1,ch,sum);input a,b,c1;output ch,sum;reg ch,sum;always@(a or b or c1)beginsum=a^b^c1;ch=a&b|(a^b)&c1;endendmodule四、仿真结果实验二四位全加器的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图形层次设计方法;2.熟悉Quartus II 8.0软件的使用及设计流程;3.掌握全加器原理,能进行多位加法器的设计;二、实验原理:加法器是数字系统的基本逻辑器件。
例如:为了节省资源,减法器和硬件乘法器都可由加法起来构成。
多位加法器的构成有两种方式:并行进位和串行进位方式。
并行进位加法器设有并行进位产生逻辑,运算速度快;串行进位方式是将全加器级联构成多位加法器。
电路实验仿真实验报告电路实验仿真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电路仿真软件进行了一系列电路实验的仿真,包括电路基本定律验证、电路元件特性研究以及电路参数计算等。
通过仿真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
引言:电路实验是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电路的实际运行情况,加深对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
然而,传统的电路实验需要大量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器材,并且操作过程复杂,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电路仿真技术的出现为电路实验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方法:本实验采用了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实验的仿真。
通过在软件中搭建电路原理图,设置电路元件参数,并进行仿真运行,观察电路的电压、电流等参数变化,以及元件的特性曲线等。
实验一:欧姆定律验证在仿真软件中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一个电源、一个电阻和一个电流表。
设置电源电压为10V,电阻阻值为100Ω。
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验证欧姆定律的准确性。
仿真结果显示,电路中的电流为0.1A,电压为10V,符合欧姆定律的要求。
实验二:二极管特性研究在仿真软件中搭建一个二极管电路,包括一个二极管、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压表。
通过改变电阻阻值和电压源电压,观察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和反向截止特性。
仿真结果显示,当电压源电压大于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时,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表显示有电压输出;当电压源电压小于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时,二极管反向截止,电压表显示无电压输出。
实验三:RC电路响应特性研究在仿真软件中搭建一个RC电路,包括一个电阻、一个电容和一个电压源。
通过改变电阻阻值和电容容值,观察RC电路的充放电过程和响应特性。
仿真结果显示,当电压源施加一个方波信号时,RC电路会出现充放电过程,电压信号会经过RC电路的滤波作用,输出信号呈现出不同的响应特性。
实验四:电路参数计算在仿真软件中搭建一个复杂的电路,包括多个电阻、电容、电感和电压源。
数电实验报告范文实验名称:数字电路设计与实现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了解数字电路中常见的逻辑门的应用和性能特点,学会使用逻辑门组合构成各种数字电路,实现指定功能。
实验原理:1.逻辑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逻辑门是数字电路中最基本,并且最重要的一类元件。
常见的逻辑门有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等。
它们分别表示并、或、非、与非、或非、异或运算。
2.组合逻辑电路:由多个逻辑门组成的逻辑电路,称为组合逻辑电路。
在组合逻辑电路中,各个逻辑门输出与输入的关系是由逻辑门之间的位置和连接方式决定的。
实验仪器和材料:1.数字电路实验箱2.数字逻辑集成电路(例如74LS00、74LS02、74LS04等)3.连线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将所需的74系列数字集成电路插入到数字电路实验箱的插槽中并连接好电源。
2.实验一:实现逻辑门的基本逻辑运算a.连接和经逻辑门74LS08,将A、B作为输入,将其输出接到LED指示灯上;b.依次给A、B输入不同的逻辑电平,观察输出结果,并记录下来;c.尝试连接其他逻辑门实现不同的逻辑运算,并观察其输出结果。
3.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a.根据实验需求,设计一个3输入与门电路;b.使用74LS08等逻辑门实现该电路;c.给输入端依次输入不同的逻辑电平,观察输出结果,并记录下来。
4.实验三:数字电路的简化和优化a.给定一个复杂的逻辑电路图,使用布尔代数等方法进行化简,寻找最简布尔方程;b.结合实际情况,将最简布尔方程转换为最简的逻辑电路图;c.根据设计的逻辑电路图,使用逻辑门组装出该电路,并验证其功能。
实验数据和结果:1.实验一结果:A,B,输:-------:,:-------:,:---------0,0,0,1,1,0,1,1,2.实验二结果:A,B,C,输:-------:,:-------:,:-------:,:--------0,0,0,0,0,1,0,1,0,0,1,1,1,0,0,1,0,1,1,1,0,1,1,1,3.实验三结果:(示例)原始布尔方程:F=A'B+AB'+AC+B'C最简化布尔方程:F=A⊕B⊕C逻辑电路图: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到了逻辑门的基本原理、应用和各个逻辑门的特点。
数电仿真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见数字电路元件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系统。
3. 学生了解数电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能运用软件进行电路搭建、仿真测试及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绘图技巧,能准确绘制电路图。
2. 学生具备运用数电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调试的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数字电路产生兴趣,增强对电子技术的学习热情。
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意识。
3. 学生通过课程实践,体会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课程的一部分,侧重于数字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具备实际设计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介绍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包括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常见数字电路元件的功能及分类。
教材章节:第1章 数字电路基础内容安排:逻辑门(1课时)、触发器(1课时)、计数器(1课时)2. 数电仿真软件操作:教授如何使用数电仿真软件进行电路搭建、仿真测试及分析。
教材章节:第2章 数电仿真软件内容安排:软件安装与界面介绍(1课时)、电路搭建与仿真(2课时)3. 数字电路设计与分析:通过实例讲解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技巧。
教材章节:第3章 数字电路设计与分析内容安排:简单电路设计(2课时)、复杂电路分析(2课时)4. 实践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数字电路设计项目。
数电实验报告实验一心得引言本实验是数字电路课程的第一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对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布尔代数、逻辑门、模拟开关和数字显示等内容。
在实验过程中,我对数字电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一:逻辑门电路的实验实验原理逻辑门是数字电路中的基本组件,它能够根据输入的布尔值输出相应的结果。
常见的逻辑门有与门、或门、非门等。
本次实验主要是通过搭建逻辑门电路实现布尔函数的运算。
实验过程1. 首先,我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电路图,使用示波器搭建了一个简单的与门电路。
并将输入端连接到两个开关,输出端连接到示波器,以观察电路的输入和输出信号变化。
2. 其次,我打开示波器,观察了两个开关分别为0和1时的输出结果。
当两个输入均为1时,示波器上的信号为高电平,否则为低电平。
3. 我进一步观察了两个开关都为1时的输出信号波形。
通过示波器上的脉冲信号可以清晰地看出与门的实际运行过程,验证了实验原理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成功地搭建了一个与门电路,并观察了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通过示波器上的信号波形,我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数字电路中布尔函数的运算过程。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我可以总结出:1. 逻辑门电路可以根据布尔函数进行输入信号的运算,输出相应的结果。
2. 在与门电路中,当输入信号均为1时,输出信号为1,否则为0。
3. 示例器可以实时显示电路的输入和输出信号波形,方便实验者观察和分析。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逻辑门电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学会了如何搭建逻辑门电路,并通过示波器观察和分析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变化。
这对我进一步理解数字电路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我还锻炼了动手操作、实际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并细致观察电路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这些能力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研究都非常重要。
总之,本次实验让我更好地理解了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了我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数电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电原理的理解,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实验仪器和设备:1. 示波器。
2. 信号发生器。
3. 逻辑分析仪。
4. 电源。
5. 万用表。
6. 示教板。
7. 电路元件。
实验原理:数电实验是以数字电子技术为基础,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数字电子技术是一种以数字信号为工作对象,利用电子器件实现逻辑运算、数字存储、数字传输等功能的技术。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基本逻辑门的组合、时序逻辑电路、触发器等。
实验内容:1. 实验一,基本逻辑门的实验。
在示教板上搭建与非门、或门、与门、异或门等基本逻辑门电路,通过输入不同的逻辑信号,观察输出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实验数据。
2. 实验二,时序逻辑电路的实验。
利用触发器、计数器等元件,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时序逻辑电路,通过改变输入信号,验证电路的功能和正确性。
3. 实验三,逻辑分析仪的应用。
利用逻辑分析仪对实验中的数字信号进行观测和分析,掌握逻辑分析仪的使用方法,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准备好实验仪器和设备,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2. 依次进行各个实验内容的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现象。
3.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查找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基本逻辑门电路,观察到了不同输入信号对输出的影响,验证了逻辑门的功能和正确性。
在时序逻辑电路实验中,我们设计并搭建了一个简单的计数器电路,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验证了电路的正常工作。
逻辑分析仪的应用也使我们对数字信号的观测和分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总结:本次数电实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解,还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认真分析和思考,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这次实验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也让我们对数字电子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
2. 掌握常用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3.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加深对数字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 数字电路基础实验2.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3.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数字电路实验箱2. 数字信号发生器3. 示波器4. 计算器5. 实验指导书四、实验原理1. 数字电路基础实验:通过实验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包括逻辑门、编码器、译码器等。
2.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通过实验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包括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
3.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通过实验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包括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
五、实验步骤1. 数字电路基础实验- 连接实验箱,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逻辑门、编码器、译码器等电路的实验。
- 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2.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 连接实验箱,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电路的实验。
- 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3.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 连接实验箱,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电路的实验。
- 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数字电路基础实验- 通过实验,验证了逻辑门、编码器、译码器等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 实验结果符合理论预期,验证了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
2.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 通过实验,掌握了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 实验结果符合理论预期,验证了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
3.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 通过实验,掌握了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 实验结果符合理论预期,验证了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
实验一1位全加器的设计一、实验目的1.熟悉QUARTUSII软件的使用;2.熟悉实验箱的使用;3.掌握利用层次结构描述法设计电路。
二、实验原理及说明由数字电路知识可知,一位全加器可由两个一位半加器与一个或门构成,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
该设计利用层次结构描述法,首先设计半加器电路,将其打包为半加器模块;然后在顶层调用半加器模块组成全加器电路;最后将全加器电路编译下载到实验箱,其中ain,bin,cin信号可采用实验箱上SW0,SW1,SW2键作为输入,并将输入的信号连接到红色LED 管LEDR0,LEDR1,LEDR2上便于观察,sum,cout信号采用绿色发光二极管LEDG0,LEDG1来显示。
图1.1 全加器原理图三、实验步骤1.在QUARTUSII软件下创建一工程,工程名为full_adder,芯片名为EP2C35F672C6注意工程路径放到指定的数据文件夹,不可放到软件安装目录中;2.新建Verilog语言文件,输入如下半加器Verilog语言源程序;module half_adder(a,b,s,co);input a,b;output s,co;wire s,co;assign co=a & b;assign s=a ^ b;endmodule3.保存半加器程序为half_adder.v,进行功能仿真、时序仿真,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4.选择菜单Fil e→Create/Update→Create Symbol Files for current file,创建半加器模块。
5.新建一原理图文件,在原理图中调用半加器、或门模块和输入,输出引脚,按照图1所示连接电路。
并将输入ain,bin,cin连接到FPGA的输出端,便于观察。
完成后另保存full_adder。
6.对设计进行全编译,如出现错误请按照错误提示进行修改。
7.分别进行功能与时序仿真,验证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8.锁定引脚采用JATG方式进行下载,通过SW0,SW1,SW2输入,观察的LEDR[0],LEDR[1],LEDR[2],LEDG[0],LEDG[1]亮灭验证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半加器仿真结果半加器所加波形:时间仿真波形:功能仿真波形:2、全加器仿真结果全加器所加波形:时间仿真波形:功能仿真波形:六、总结这门实验对我们来说是全新的,QUARTUSII软件也是新的,不过好在这次实验有详细的步骤给我们作参考,而老师也详细讲述了每个步骤执行的意义,不会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让我们学习软件有了很大的动力。
实验二四位全加器的设计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加深理解全加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组成,加深对EDA技术的掌握。
2.熟悉利用Quartus Ⅱ的原理图输入方法设计简单组合电路,掌握层次化设计的方法,并通过一个四位全加器的设计把握原理图输入方式设计的详细流程。
二、实验内容实验内容1:按照书本4.5.1节完成半加器和1位全加器的设计,包括用原理图输入,编译,综合,适配,仿真,实验板上的硬件测试,并将此全加器电路设置成一个元件符号入库。
实验内容2:建立一个更高层次的原理图,利用以上获得的1位全加器构成4位全加器,并完成编译,综合,适配,仿真和硬件测试。
三、实验仪器1.计算器及操作系统2.Quartus II软件四、实验原理一个4位全加器可以由4个1位全加器构成,加法器间的进位可以串行方式实现,即将低位加法器的进位输出cout与相邻的高位加法器的最低进位输入信号cin相接。
1、半加器描述a b so Co0 0 0 00 1 1 01 0 1 01 1 0 1表1半加器h_adder真值表图1 半加器h_adder电路图2、1位全加器描述一位全加器可以由两个半加器和一个或门连接而成,因而可以根据半加器的电路原理图或真值表写出1位全加器的VHDL描述。
图2 1位全加器电路图3、4位全加器设计描述4位全加器可以看做四个1位全加器级联而成,首先采用基本逻辑门设计一位全加器,而后通过多个1位全加器级联实现4位全加器。
其中,其中cin 表示输入进位位,cout 表示输出进位位,输入A 和B 分别表示加数和被加数。
S 为输出和,其功能可用布尔代数式表示为:S=A+B+Ci首先根据一位全加器的布尔代数式应用基本逻辑门设计一位全加器,而后仿真验证一位全加器设计,准确无误后生成元件,供4位全加器设计用。
将4个1位全加器级联构成四位全加器。
五、实验步骤1、为本项工程设计建立文件夹 :文件夹取名为adder ,路径为d:\adder 。
2、建立原理图文件工程和仿真 原理图编辑输入流程如下:1) 打开原理图编辑窗。
打开Quartus Ⅱ,选菜单File →new ,选择原理图文件编辑输入项Block Diagram/Schematic File ,按OK 键。
2) 建立一个初始化原理图。
在编辑窗口点击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输入元件项Insert →Symbol,将元件调入原理图编辑窗口中3) 原理图文件存盘。
选择菜单File →Save As,将此原理图存于刚才建立的目录d:\adder 中,取名为h_adder.bdf 。
4) 建立原理图文件为顶层设计工程。
然后将此文件h_adder.bdf 设定为工程。
5) 绘制半加器原理图。
将元件放入原理图编辑窗口,按图1接好电路。
6) 仿真测试半加器。
全程编译后,打开波形编辑器。
选择File →new 命令,在New 窗口中选择Vector Waveform File 选项。
设置仿真时间区域,编辑输入波形,仿真器参数设置,启动仿真器,观察仿真结果。
3、将设计项目(一位半加器)设置成可调用的元件为了构成全加器的顶层设计,必须将以上设计的半加器h_adder.bdf 设置成课调用的底层元件。
在半加器原理图文件处于打开的情况下,选择菜单File →Create/Update →Create Symbol Files for Current File ,即可将当前电路图变成一个元件符号存盘,以便ii i i o ABC ABC ABC ABC C +++=在高层次设计中调用。
图3 半加器示意图4、设计全加器顶层文件为了建立全加器顶层文件,必须再打开一个原理图编辑窗口,方法同前。
1)选择菜单File→new→Block Diagram/Schematic File,将其设置成新的工程,命名为f_adder.bdf。
2)在打开的原理图编辑窗口中,双击鼠标,选择Project下先前生成的元件h_adder和若干元器件,按图2连接好一位全加器电路图。
3)仿真测试全加器。
全程编译后,打开波形编辑器。
选择File→new命令,在New窗口中选择Vector Waveform File选项。
设置仿真时间区域,编辑输入波形,仿真器参数设置,启动仿真器,观察仿真结果。
5、将设计项目(一位全加器)设置成可调用的元件为了构成4位全加器的顶层设计,必须将以上设计的全加器f_adder.bdf设置成课调用的底层元件。
在全加器原理图文件处于打开的情况下,选择菜单File→Create/Update→Create Symbol Files for Current File,即可将当前电路图变成一个元件符号存盘,以便在高层次设计中调用。
图4 一位全加器示意图6、四位全加器设计1.四位全加器原理图如图5所示。
图5 四位全加器电路图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半加器仿真波形图6 半加器仿真波形分析可得,通过二输入与门,非门,或门,输出的so为两者之和,c0为进位。
仿真结果与半加器真值表表1相同,半加器设计成功。
2.一位全加器的仿真波形图图7 一位全加器的RTL图图8 一位全加器的仿真波形图仿真结果如图,1位全加器设计成功。
3.四位全加器仿真波形从波形可以得出,输入输出满足表达式S=A+B+CI,S>15时进位位置‘1’,设计电路功能达到设计要求。
4位全加器设计成功。
图9 四位全加器仿真波形实验三三输入与门、三输入或门一、实验目的1、理解简单组合电路设计方法。
2、掌握基本门电路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三输入与门、三输入或门的真值表略。
输出分别为:out=a&b&c; out=a^b^c;三、实验连线1、将EP2C5适配板左下角的JTAG用十芯排线和万用下载区左下角的SOPC JTAG 口连接起来,万用下载区右下角的电源开关拨到SOPC下载的一边2、请将JPLED1短路帽右插,JPLED的短路帽全部上插。
3、请将JP103的短路帽全部插上。
四、实验步骤按照步骤三正确连线,完成项目的建立,文件的命名,文件的编辑,语法检查,引脚分配,编译,下载。
引脚锁定见图:图4-1五、实验代码三输入与门参考代码: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triple_input ISPORT (A :IN STD_LOGIC;B :IN STD_LOGIC;C :IN STD_LOGIC;OUTA :OUT STD_LOGIC);END triple_input;ARCHITECTURE ADO OF triple_input ISBEGINOUTA<= A AND B AND C;END ADO;波形如下:图5-1三输入或门参考代码: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triple_input ISPORT (A :IN STD_LOGIC;B :IN STD_LOGIC;C :IN STD_LOGIC;OUTA :OUT STD_LOGIC);END triple_input;ARCHITECTURE ADO OF triple_input ISBEGINOUTA<= A OR B OR C;END ADO;波形如下:图5-2六、实验现象对应真值表,以开关SW1,SW2,SW3 作为三输入与门或者三输入或门输入信号对应a,b,c,以D101为输出信号,当结果为0时彩色LED灯熄灭,当结果1时彩灯点亮。
调试ok的EP2C5文件在triple_input_and文件夹中,可以直接调用。
四、三输入与门:out=a&b&c 根据这个逻辑表达式,观察到,只有SW1SW2SW3开关都开时,灯亮。
其他情况,灯都不亮。
五、三输入或门:out=a^b^c 根据这个逻辑表达式,观察到,只有SW1SW2SW3开关任一一个开时,灯亮。
开关都不开时,灯都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