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5.4光与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校本作业无答案新
- 格式:doc
- 大小:330.50 KB
- 文档页数:4
2018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3,8,9,112。
光合作用的过程、条件及发生部位1,2,4,5,6,7,10,12,143.综合考查13,15A级合格性水平训练1.(2017·广东湛江期末)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光反应产生的产物有[H]、氧气和ATPB。
暗反应包括CO2的固定及三碳化合物的还原C.暗反应的主要产物是葡萄糖、ATPD。
光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但暗反应不需要光解析:光反应阶段发生的物质变化有:水的光解(H2O→[H]+O2)和ATP的合成(ADP+Pi→ATP),所以产生的产物有[H]、氧气和ATP;暗反应阶段发生的物质变化有:CO2的固定及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暗反应的主要产物是一种三碳糖,ATP是光反应的产物之一;光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暗反应不需要光.2.(2017·湖北武汉月考)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流动的正确途径是( D )A.叶绿素→阳光→氢和氧B。
2017年秋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时跟踪检测(十八)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秋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时跟踪检测(十八)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秋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时跟踪检测(十八)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参与暗反应必需的物质是()A.H2O、CO2、ADP B.CO2、[H]、ATPC.H2O、CO2、ATP D.[H]、H2O、ADP解析:选B 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CO2+C5错误!2C3)和C3的还原[2C3错误!(CH2O)],还原需要[H]作为还原剂和酶的催化,并消耗能量(ATP分解)。
2.在植物细胞中,能进行ATP的分解,但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A.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C.叶绿体基粒D.叶绿体基质解析:选D 植物细胞内能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叶绿体基质是光合作用暗反应进行的场所,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还原C3,即存在ATP的分解,但无ATP的合成。
3.历经一个半世纪,科学家们做过许多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在下列几个著名实验中,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更新空气B.萨克斯的实验也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C.恩格尔曼的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中,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H2O 而不是CO2解析:选C 恩格尔曼的实验能够证明氧气由叶绿体释放出来,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而不能定量分析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
2017-2018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选择题1.金鱼藻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植物,在阳光照射下,叶片周围可以产生肉眼能看到的气泡。
气泡中的主要成分是( A )A.O2B.CO2C.CH4D.H2[解析] 阳光照射下,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释放的气泡成份为O2。
2.在光合作用实验里,如果所用的水中有0。
20%的水分子含18O,二氧化碳中有0.68%的二氧化碳分子含18O,那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含18O的比例为( B ) A.0.44% B.0。
20%C.0.64% D.0.88%[解析] 考查光合作用过程中元素的转移.光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来自参与光合作用的水,与参与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无关。
3.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发生在( D )A.有光条件下B.无光条件下C.红橙光和蓝紫光条件下D.有光或无光条件下[解析] CO2的固定为暗反应,有光、无光均可。
4.在一个密封的玻璃钟罩内,放有绿色植物,并养有以此植物为食的小动物,罩内有O2用18O原子为标记,每天给予光照。
若干时间后,18O可在下列哪项自身组成的有机物中出现( B )A.只在植物体内B.动植物体内均有C.只有动物体内D.动植物体内均无5.一般说来,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在夏天光照最强的中午,光合作用反而下降。
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5.4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使用说明:1、阅读教材P97101-P106,依据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完成自主学习内容、2、按照互动要求,积极思维,限时完成合作探究及思考交流内容、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2、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3、了解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能力目标:通过回顾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经典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光合作用实验的分析、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发现的艰难,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信心。
学习重点:1、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2、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学习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自主学习什么是光合作用?年代科学家结论17711779184518641880193920世纪40代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二、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2、请画出光合作用图解。
3、比较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过程对比项目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概念所需条件进行场所物质变化能量转换联系1、物质联系:2、能量联系: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1、什么是光合作用强度?2、试说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哪些?四、化能合成作用1、如何区分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2、什么是化能合成作用?硝化细菌为什么是自养生物?检测:A级1、光合作用可分为和两个阶段,其依据是。
2、光反应的场所是,暗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绿体中色素功能是。
3、光合作用中,糖类是在________________ 阶段形成的,O2是在__________阶段形成的,ATP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形成的。
4、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最基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上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能量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福建省莆田市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5.4 光与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校本作业(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福建省莆田市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5.4 光与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校本作业(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福建省莆田市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5.4 光与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校本作业(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5。
4 光与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班级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基础检测1.下列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及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B.萨克斯把绿叶放置在暗处几小时,再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之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没有颜色变化,证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C.恩格尔曼的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O2量D.卡尔文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其放射性,发现了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为14CO2→14C3→(14CH2O)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B.光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暗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C.光反应吸收光能形成ATP,暗反应将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D.光反应水分解生成[H]并放出O2,暗反应最终将CO2还原成(CH2O)3.硝化细菌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其能量来自于()A.光能 B.电能 C.化学能 D.生物能4.酵母菌在代谢中产生CO2的部位可能是( )A.细胞质基质 B.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 C.线粒体D.细胞液5.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光合作用不继续增加,反而下降,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酶的活性受影响 B.水分减少,水分解产生的氢数量减少C.光照太强,使色素分解 D.CO2供应减少,暗反应过程中C3产生得太少二、课时达标1.对光合作用图解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示为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过程B.若突然停止CO2供应,则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下降C.图中①为O2,②为ATPD.若用2H标记的H2O进行示踪,可发现H元素的转移途径为H2O→三碳化合物→糖类2.如图曲线Ⅰ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CO2浓度为0。
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5.4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简述光合作用强度的概念。
2、分析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三大环境因素。
3、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4、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学习重点】1、尝试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学会构建光照强度、CO2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学习难点】1、尝试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学会构建光照强度、CO2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预习案【自主学习】1、光合作用是,利用,把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的过程。
2、人类研究光合作用这种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理过程的艰苦历程,在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几个著名实验:1864年,德国科学家证明;1941年,美国科学家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证明。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最终探明了这一途径称为。
3、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应:由此可知,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场所。
4、请按表格要求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部位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联系5、光合作用强度是指植物在内通过制造糖类的数量。
6、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等。
7、自养生物能够利用或无机物氧化释放出来的能量,以和为原料合成有机物;而异养生物只能利用环境中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8、化能合成作用是指自然界中少数生物利用环境中某些氧化时释放出来的能量来制造的过程。
探究案探究一、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联系怎样?探究二、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1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哪些?探究三、、化能合成作用⑴什么叫自养生物?什么叫异养生物?⑵绿色植物属于自养生物,自养生物是否全是绿色植物?请举例。
(如硝化细菌)⑶硝化细菌怎样获得有机物的?⑷什么叫化能合成作用?它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区别?探究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因素图像关键点的含义在生产上的应用光照强度① A点:光照强度为,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即是此时的。
5.4 光与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班级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及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B.萨克斯把绿叶放置在暗处几小时,再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之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没有颜色变化,证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C.恩格尔曼的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O2量
D.卡尔文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其放射性,发现了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为14CO2→14C3→(14CH2O)
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
B.光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暗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
C.光反应吸收光能形成ATP,暗反应将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D.光反应水分解生成[H]并放出O2,暗反应最终将CO2还原成(CH2O)
3.硝化细菌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其能量来自于( )
A.光能B.电能C.化学能 D.生物能
4.酵母菌在代谢中产生CO2的部位可能是()
A.细胞质基质 B.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 C.线粒体D.细胞液
5.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光合作用不继续增加,反而下降,主要原因是( )
A.气温高,酶的活性受影响B.水分减少,水分解产生的氢数量减少
C.光照太强,使色素分解D.CO2供应减少,暗反应过程中C3产生得太少
二、课时达标
1.对光合作用图解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示为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B.若突然停止CO2供应,则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下降
C.图中①为O2,②为ATP
D.若用2H标记的H2O进行示踪,可发现H元素的转移途径为H2O→三碳化合物→糖类
2.如图曲线Ⅰ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Ⅱ的变化。
下列分析合理的( )
A.在y点时,适当降低温度可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
B.在y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
C.制约x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D.制约z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CO2浓度
3.以测定的CO
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
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照相同时间,3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 ℃时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 ℃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4.黑藻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生植物,因其取材方便,常作为生物学实验的材料。
图丙表示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间、叶绿体与线粒体间的气体交换,图丁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
请据图回答:
(1)图丙中光反应发生在____________,在光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黑藻的叶肉细胞处于丙图状态时,对应图丁曲线中______点。
(3)如果其他条件不变,CO2浓度增大,图丁中B点向________(方向)移动。
(4)如果图丁中A点时CO2释放量为aμmol/(m2·s),C点时的CO2吸收量为bμmol/(m2·s),则在C点时O2的产生量为________μmol/(m2·s)。
三、能力提升
1.光能转化成骨骼肌细胞内ATP的能量,需经过的主要生理过程依次是()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消化吸收④主动运输
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②①④③D.④①③②
2.下图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
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
B.在bc段,单独增加适宜的光照或温度或NaHCO3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时间
C.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
D.因配制的NaHCO3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圆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3.下图表示某地夏季一密闭大棚内一昼夜间CO2浓度的变化。
下列能正确表示e点时单位时间内棚内植株消耗的CO2总量与消耗的O2总量之比(体积比)的是( )
4.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 ℃时叶片CO2的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点时叶绿体吸收CO2的量等于________。
叶绿体中消耗CO2的场所是________。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 ℃,图甲曲线中a点将向__________移动,b点将向__________移动。
(3)图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的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中每隔5 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