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设计选型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5.13 MB
- 文档页数:27
反渗透的设计原则一、了解产水量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设备每小时的产水量。
二、膜型号的选择1、根据膜的进水水质选择膜的型号:进水(溶解性固体)TDS≤1000ppm 可选用超低压膜元件进水3000ppm≥TDS≥1000ppm可选用抗污染膜元件进水TDS≥3000ppm可选用苦咸水淡化膜元件进水TDS≥5000PPM可选用海水淡化膜元件2、根据产水量选择膜元件:一般情况∶产水量<4T/H的反渗透设备多选用4040膜元件;产水量≥4T/H的反渗透设备多选用8040膜元件。
三、膜元件的确定:单支膜元件的产水量通常是指其标准产水量(即在25℃,在满足进水条件下的产水量)但考虑到进水温度、进水水质、以及膜的产水量衰减、膜的排列方式等诸多因素,在选择膜元件的数量时一定要留出一定的余量,以保证反渗透装置的设计产水量。
计算系统所需的膜元件时,用系统设计产水量除膜元件平均产水量,所得的最大整数值为膜元件的最低数。
四、压力容器的确定膜组件:一个或多个膜元件组合起来,放置在压力容器内,构成一个脱盐部件,称为膜组件。
最常见的压力容器有不锈钢和玻璃钢两种材质;常用压力容器直径有4英寸(101.6mm)和8英寸(203.2mm)的尺寸;进水方式有端进水和侧进水两种。
根据膜元件的数量,综合考虑设备占地面积、设备回收率、设备运行压力等因素,来确定压力容器。
一般单支压力容器装填的膜的支数越多,设备的回收率也越高;压力容器的材质选择要根据水源、进水水质及运行压力的高低而选择不同材质的容器。
对于大型RO系统,常选用较长(即膜装填支数尽量多)的压力容器组件,这样需较少的膜组件;对于小型RO系统,常使用较短的膜组件,这样既方便运输,安装,占地面积又小。
五、排列方式的确定根据需要,可将多个膜组件排列成一级、二级甚至多级,每级中的膜组件又可排列成一段、二段甚至多段。
所谓一级是指进料液经一次加压反渗透分离,二级是指经过二次加压反渗透分离,依此类推;在同一级中,排列相同的膜组件成一个段。
200m3/h的反渗透+混床工艺设计计算书及设备选型1)原水池原水池设计停留时间不小于1小时,有效容积不小于300m32)原水泵原水泵应满足五台过介质过滤器同时运行流量及四台过滤器运行,另一台过滤器正洗的两种工艺状态,五台过滤器同时运行时进水流量为:270t/h, 四台过滤器运行,另一台过滤器正洗时进水流量为:350t/h。
原水泵选用流量270-350t/h,扬程:38-36m,功率:55KW,在系统中选用二台,一用一备。
3)汽水混合加热器汽水混合加热器在系统中选用1台,加热水量为:270-350t/h。
换热器选用规格为φ425,进水及出水口规格为DN300,进蒸汽口规格为:DN400。
a、蒸汽耗量:基础条件:蒸汽性质为过热蒸汽,最大进出水温差按25℃计,蒸汽温度:170℃,蒸汽压力不大于0.8MPa,蒸汽焓:2726.5KJ/Kg,蒸汽比容:0.2403m3/Kg,水的比热:4.18KJ/Kg. ℃。
350t/h水加热25℃,需的换热量:Q=350×103×4.18×25=3.65×107KJ/h所需的加热蒸汽量:G=Q÷2726÷1000=10.35t/h蒸汽沿程损耗系数按10%计,实所需气量:13.4t/h。
每小时所需的蒸汽容积: 13.4t/h×0.2403m3/Kg×1000=3224m3/hb、蒸汽管道的选型:蒸汽管流速按62-73m/S计,进汽母管需选用:φ133×4。
4)PAC加药装置对净化后的河水凝聚剂加药装置设计加药量为:3PPm,前级系统运行进水量为:270t/h,当一台过滤器正洗时进水量为350t/h。
运行时PAC加药量为:270t/h×3PPm÷1000=0.81kg/h。
当一台过滤器正洗时PAC加药量为:350t/h×3PPm÷1000=1.05kg/h。
反渗透纯净水设备结构应用及选型要点反渗透纯净水设备所用高压水泵多以离心泵为主,它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其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填料函、密封环。
了解其结构对于解决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很好的作用。
1、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决定于电机的转速,叶轮上的叶片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
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减少水流的摩擦损失。
2、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外壳主体。
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距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4、轴承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
滚动轴承使用牛油作为润滑剂,加油要适当,一般加到2/3~3/4的体积就够,加太多会发热,太少又起不到润滑的作用容易发热烧泵轴!滑动轴承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润滑剂的,加油到油位线。
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并且漂贱,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的温度最高在85度一般运行在60度左右,如果高了就要查找原因(是否有杂质,油质是否发黑,是否进水)并及时处理。
5、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
填料函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泵内。
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当泵轴与填料摩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保持水泵的正常运行。
所以在水泵的运行巡回检查过程中对填料函的检查是特别要注意!在运行600个小时左右就要对填料进行更换。
6、密封环又称减漏环。
叶轮进口与泵壳间的间隙过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的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摩擦产生磨损。
为了增加回流阻力减少内漏,延缓叶轮和泵壳的所使用寿命,在泵壳内缘和叶轮外援结合处装有密封环,密封的间隙保持在0.25~1.10mm之间为宜。
净化水设备全自动过滤器净化水设备全自动过滤器是一种利用滤网直接拦截水中的杂质,去除水体悬浮物、颗粒物,降低浊度,净化水质,减少系统污垢、菌藻、锈蚀等产生,以净化水质及保护系统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的精密设备,水由进水口进入全自动过滤器机体,由于智能化(PLC、PAC)设计,系统可自动识别杂质沉积程度,给排污阀信号自动排污。
选择反渗透膜时要考虑哪些性能指标
1、脱盐率:正常情况下,脱盐率在98%以上,此时脱盐率为1-脱盐率=1-98%=2%。
2、回收率:指反渗透膜系统中给水转化成为产水或渗透液的百分比。
根据反渗透系统中预处理的进水水质和用水要求而定。
RO膜系统的回收率在设计时就已经确定。
苦盐水的回收率约为90%;高苦盐水降至60%-65%;工业海水系统的回收率为35%-45%。
RO膜的回收率=(RO膜的产水流量/进水流量)×100%
反渗透膜组件的回收率=RO膜组件产水量/进水量×100%
反渗透膜组件的盐分透过率=RO膜组件产水浓度/进水浓度×100%
3、膜通量:是表明通过膜表面的一个特定区域的水流速度。
4、透水量:反渗透膜元件产水量的重要指标。
是指单位膜面积上透过液的流率,通常用加仑每平方英尺(GFD)表示。
渗透流率过高会加速垂直于反渗透膜表面的水流,加剧膜污染。
一般一级反渗透设计通量为8-14GFD,二级反渗透20-30GFD,1GFD=1.698LMH,单只膜元件产水量=膜面积*设计通量。
5、产水量:产水量——指反渗透系统的产水量,即单位时间内透过膜水量,通常用吨/小时或加仑/天来表示。
工程反渗透设备方案一、前言反渗透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离子、微生物、胶体、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的先进水处理技术。
在工业生产、生活用水以及水资源利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反渗透设备作为实现反渗透技术的核心装备,其性能和稳定性对整个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反渗透设备的方案设计,包括设备选型、参数配置、系统布局和运行维护等方面。
二、反渗透设备方案设计1. 设备选型在进行反渗透设备方案设计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设备的选型。
根据水处理工艺、处理水质、处理量和运行要求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反渗透设备。
常见的反渗透设备包括膜组件、压力容器、泵及配件等。
在选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设备的性能、成本和运行维护情况,以求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运行效果。
2. 参数配置反渗透设备的参数配置对整个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数配置应考虑包括进水浓度、膜元件种类与数目、进水压力、产水率、废水率以及系统运行压力等因素。
根据这些因素,合理配置反渗透设备的相关参数,保证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实现预期的处理效果。
3. 系统布局反渗透设备方案设计中的系统布局是一个重要环节。
系统布局应综合考虑设备的摆放位置、管道连接、维护和清洁通道等因素,保证设备能够方便、安全地进行日常维护和运行。
合理的系统布局有助于提高反渗透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维护便利性。
4. 运行维护反渗透设备方案设计中的运行维护是一个关键环节。
运行维护包括设备的日常运行监控、定期检查维护、漏水处理等方面。
在进行设备方案设计时,应考虑设备的运行维护情况,合理安排设备的运行维护计划,保证设备能够长期稳定、高效地运行。
三、反渗透设备方案实施1. 设备安装调试反渗透设备方案实施的第一步是设备的安装调试。
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备的摆放、连接和调试。
设备的安装调试质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后期运行效果和寿命,因此应予以足够重视。
2. 设备运行监控反渗透设备在正式投入运行后,应进行设备的运行监控。
反渗透的设计原则一、了解产水量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设备每小时的产水量。
二、膜型号的选择1、根据膜的进水水质选择膜的型号:进水(溶解性固体)TDS≤1000ppm 可选用超低压膜元件进水3000ppm≥TDS≥1000ppm可选用抗污染膜元件进水TDS≥3000ppm可选用苦咸水淡化膜元件进水TDS≥5000PPM可选用海水淡化膜元件2、根据产水量选择膜元件:一般情况∶产水量<4T/H的反渗透设备多选用4040膜元件;产水量≥4T/H的反渗透设备多选用8040膜元件。
三、膜元件的确定:单支膜元件的产水量通常是指其标准产水量(即在25℃,在满足进水条件下的产水量)但考虑到进水温度、进水水质、以及膜的产水量衰减、膜的排列方式等诸多因素,在选择膜元件的数量时一定要留出一定的余量,以保证反渗透装置的设计产水量。
计算系统所需的膜元件时,用系统设计产水量除膜元件平均产水量,所得的最大整数值为膜元件的最低数。
四、压力容器的确定膜组件:一个或多个膜元件组合起来,放置在压力容器内,构成一个脱盐部件,称为膜组件。
最常见的压力容器有不锈钢和玻璃钢两种材质;常用压力容器直径有4英寸(101.6mm)和8英寸(203.2mm)的尺寸;进水方式有端进水和侧进水两种。
根据膜元件的数量,综合考虑设备占地面积、设备回收率、设备运行压力等因素,来确定压力容器。
一般单支压力容器装填的膜的支数越多,设备的回收率也越高;压力容器的材质选择要根据水源、进水水质及运行压力的高低而选择不同材质的容器。
对于大型RO系统,常选用较长(即膜装填支数尽量多)的压力容器组件,这样需较少的膜组件;对于小型RO系统,常使用较短的膜组件,这样既方便运输,安装,占地面积又小。
五、排列方式的确定根据需要,可将多个膜组件排列成一级、二级甚至多级,每级中的膜组件又可排列成一段、二段甚至多段。
所谓一级是指进料液经一次加压反渗透分离,二级是指经过二次加压反渗透分离,依此类推;在同一级中,排列相同的膜组件成一个段。
反渗透设计选型方法
一、需求分析:首先要明确需求,识别系统中的潜在风险和威胁。
这
包括对数据流、系统架构、安全策略、访问控制、权限管理和安全审计等
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二、安全方案选择: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安全方案。
可
以从数据加密、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入侵检测和防御、安全审计和日志
管理等方面进行选择。
在选择安全方案时,要考虑到系统特点、数据敏感性、用户需求和成本等因素。
三、技术评估:对于每个安全方案,进行技术评估。
这包括对各种技
术的功能、性能、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等方面进行评估,以确定其
是否符合需求和预期的效果。
四、实施方案验证:通过实施安全方案的小规模试点或模拟实验,验
证其可行性和效果。
实施方案验证可以使用攻击者模拟、渗透测试、漏洞
扫描和安全评估等方法,以确定系统是否能够抵御渗透和保护系统的安全。
五、经济效益评估:在选择最终的安全方案之前,进行经济效益评估。
评估安全方案的成本、效益和持续维护费用,以确定方案是否符合预算和
经济效益。
六、方案选择和实施:综合考虑需求、技术评估和经济效益评估的结果,选择最合适的安全方案,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在实施安全方案时,要注意合理安排资源、定期维护和更新安全措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持续
有效。
最后,反渗透设计选型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在进行选型时,要充分了解系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选择最合适的安全方案以保护系统的安全。
陶氏反渗透膜选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陶氏反渗透膜是一种高效的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
在选择陶氏反渗透膜时,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以确保膜的性能和适用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选择陶氏反渗透膜的关键因素,并提供一些选型的建议。
选择适合的膜类型是十分重要的。
陶氏反渗透膜通常分为螺旋卷绕膜和平板膜两种类型。
螺旋卷绕膜适用于中小规模的水处理系统,而平板膜适用于大型水处理系统。
在选择膜类型时,需考虑水处理系统的规模和用途,以确保膜的适用性。
选择合适的膜孔径和截留率也是十分重要的。
陶氏反渗透膜的孔径通常在0.001-0.0001微米之间,不同的孔径适用于不同的水处理需求。
一般来说,较小的孔径可以更好地过滤细小颗粒和溶解物,但也会增加膜的阻力和维护成本。
在选择膜孔径时,需要综合考虑过滤效果、水质要求和运行成本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膜材料也是影响反渗透膜性能的重要因素。
陶氏反渗透膜通常采用聚醚砜、聚偏氟乙烯和聚醚腈等材料制成。
不同的膜材料具有不同的耐化学性、抗污染性和机械强度。
在选择膜材料时,需要根据水质特点、运行环境和预算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选择合适的反渗透膜尺寸和配置也是影响反渗透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
膜的尺寸和配置会直接影响膜的过滤面积、通量和运行效率。
一般来说,较大的膜片和合理的布置可以提高系统的过滤效率和减少能耗。
在选择反渗透膜时,需要根据水处理系统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合适的尺寸和配置。
选择陶氏反渗透膜需要综合考虑膜类型、孔径、材料、尺寸和配置等多个因素。
只有在充分了解水处理系统的需求和特点的基础上,才能选出最适合的反渗透膜,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过滤。
希望本文提供的选择陶氏反渗透膜的建议对您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陶氏是全球领先的膜技术公司,其反渗透膜产品软管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
反渗透膜是一种高效的膜分离技术,可用于去除水中的盐分、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杂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来净化水资源。
陶氏反渗透膜选型
在选择陶氏反渗透膜的型号时,你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水质分析:了解待处理水源的水质,包括硬度、总溶解固体(TDS)、化学成分、微生物污染等,以确定所需的脱盐程度和陶氏反渗透膜的性能要求。
2. 处理要求:确定应用中对水质的具体要求。
例如,是需要达到饮用水标准的纯净水,还是满足工业生产的具体水质要求。
不同行业对水质处理的要求不同,因此选择的膜类型也会有所不同。
3. 产水流量需求:确定每天需要处理的水量,根据流量需求选择合适规格的陶氏反渗透膜元件,确保系统产水流量达到最终处理水量。
4. 性能稳定性:陶氏反渗透膜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稳定的性能。
为了维持良好的产水效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更换膜元件。
5. 成本:在选择陶氏反渗透膜时,需要考虑到购买成本、安装成本、使用成本以及维护成本等。
6. 操作条件:考虑实际应用中的操作压力、温度等条件,确保选择的陶氏反渗透膜能够适应这些条件。
7. 膜类型:陶氏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反渗透膜,如螺旋卷绕膜和平板膜,需要根据应用的需求和可用空间选择适当的膜类型。
综上所述,在选择陶氏反渗透膜的型号时,需要进行全面的考虑和评估。
建议与专业的水处理工程师或陶氏公司的代表进行咨询,以确保选择适合特定应用需求的反渗透膜型号。
200m³/h反渗透混床工艺设计计算书及设备选型(下)反渗透冲洗水泵单支膜壳清洗流量为8-12t/h,一段共12支膜壳,冲洗流量为:144t/h。
选用清洗水泵:KQWH125-160,流量:150t/h,H=33m,N=22KW。
十九、除碳器反渗透装置出水二氧化碳含量约为:20mg/L,除碳器进水量不小于202t/h,设计选用φ2200除二氧化碳器1套,单台设计产水量为202t/h,设计淋水密度50-60L/m2.h,设计出水二氧化碳含量为:3mg/L。
设计水温为25℃时,采用φ50多面空心球填料层高:2000mm。
20中间水池中间水池设计停留时间为20min,中间水池实际选用75m ³。
中间水池为钢砼结构。
二十一、中间水泵中间水泵设计提升水量为:202t/h,在系统中选用二台,一用一备。
中间水泵选用规格为:KQWH150-315,流量:210t/h,扬程:31m,电机功率:30KW。
22混合离子交换器基础条件:反渗透出水含盐量:2.5ppm,相当于反渗透出水含盐量ΣA (总阳)=ΣK(总阴)=0.032mg-N/L,除碳器出水二氧化碳含量为:3mg/L,相当于0.068mg-N/L碳酸氢根离子,实际混床进水总阴离子含量ΣK(总阴)=0.1mg-N/L。
混合离子交换器选用直径:φ2500共2台,一用一备,设计流速42m/h,单台产水量:202t/h。
选用阳树脂:001×7MB;阳树脂装填高度:500mm;阳树脂工作交换容量:500mg-N/L;选用阴树脂:201×7MB;阴树脂装填高度:1000mm;阴树脂工作交换容量:250mg-N/L;单台装填阳树脂数量:2.45m³;单台装填阴树脂数量:4.9m³;阳树脂酸耗量:75kg(HCl)/m³阳树脂;阴树脂碱耗量:70kg(NaOH)/m³阴树脂。
1、混床周期:T阳=T阴=4.9×250÷0.1÷202=60(小时)。
反渗透膜选型反渗透膜(RO)是一种先进的水处理技术,用于去除水中的离子和溶解物以及有机和无机杂质。
RO膜是一种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不允许带电离子和较大分子通过。
选择正确的RO膜可以确保水处理设备的高效运转和有效过滤不需要的物质,因此反渗透膜的选型是特别紧要的。
1. 水源质量反渗透膜的适用范围受到水源质量的限制。
因此,在进行RO膜选型之前,必需对水源的质量进行认真分析,包括水的硬度、含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程度、PH值、温度和反渗透前的水处理程度等等。
假如源水含有较高的杂质,需要更先进的RO膜。
2. RO膜通量通量是RO膜的一个特别紧要的指标,它表示每个小时RO膜可以过滤多少水。
通量直接影响了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本领和维护成本。
RO膜通量的选择应确保设备运行效率高,同时也不会过度消耗能源或过度限制水质要求。
3. 膜孔径大小RO膜的选择取决于膜的孔径大小,它可以影响膜通量和去除率。
孔径越小,去除率越高,但通量越低。
因此,需要依据水处理应用的要求、水质以及设备的运行成本等方面,选择合适的RO膜孔径大小。
4. 膜元素材料RO膜使用的材料可以影响其机械性能、耐化学性能、抗污染性能等关键指标。
常见的RO膜材料有聚丙烯、聚醚砜、聚乙烯等。
聚丙烯价格低廉,因此广泛使用,但其受化学腐蚀的影响较大,易受到污染。
聚醚砜和聚乙烯由于具有高耐受性和高机械强度而被广泛使用。
5. 抗污染本领RO膜会由于各种原因而污染,比如细菌、病毒、沉积物、化学物质等。
因此,在选择RO膜时,抗污染性能至关紧要。
不同的制造商供给不同的材料、膜设计和削减污染的措施,以确保膜的长期运行。
6. 维护成本RO膜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这将造成昂贵的维护成本。
因此,在选择RO膜时,需要考虑其长期维护成本,以避开不必要的经济挥霍。
综上所述,反渗透膜的选型应依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膜材料、孔径、流量、抗污染本领、维护成本等,确保设备的高效性和经济性。
如何根据水质或产水量选择反渗透膜的型号?
软化水设备用盐量、用盐浓度的计算方法
在设计反渗透系统时我们如何选择膜的型号和规格,这对反渗透系统的正常有效的运行是至关重要的的。
否则无法保证反渗透系统的运行质量。
1根据膜的进水水质选择膜的型号
进水TDS≤1000ppm 可选用超低压膜元件进水。
3000ppm≥TDS≥1000ppm可选用抗污染膜元件进水。
TDS≥3000ppm可选用苦咸水淡化膜元件。
进水TDS≥5000PPM可选用海水淡化膜元件。
2根据产水量选择膜元件(考虑选择大膜还是小膜)
一般情况产水量<4t>4t>
产水量≥4T/H的反渗透设备多选用8040膜元件,8040膜元件大概为1吨/小时,4吨/小时的反渗透设备就选择4根8040膜元件。
水处理行业第一自媒体。
反渗透浓水调节阀的选型一、引言反渗透(Reverse Osmosis,简称RO)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水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饮用水净化等领域。
而反渗透浓水调节阀作为RO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对RO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选型合适的反渗透浓水调节阀对于RO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
二、反渗透浓水调节阀的作用反渗透浓水调节阀主要用于调节RO系统中浓水的流量和压力,以保持RO膜的正常工作状态。
RO系统在工作过程中,浓水会产生高压,如果没有合适的反渗透浓水调节阀进行控制,将会对RO膜造成损害。
因此,反渗透浓水调节阀的作用是在保持一定的浓水流量的同时,控制浓水的压力,以保护RO膜的正常工作。
三、选型考虑因素1. 浓水流量:根据RO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实际工作条件,选择适合的浓水流量范围。
浓水流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RO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 压力调节范围:反渗透浓水调节阀需要能够调节RO系统中浓水的压力,以保持RO膜的正常工作状态。
因此,选型时需要考虑反渗透浓水调节阀的压力调节范围是否符合RO系统的要求。
3. 材质选择:由于RO系统中的浓水可能含有腐蚀性物质,因此反渗透浓水调节阀的材质选择十分重要。
常见的材质有不锈钢、塑料等,需要根据浓水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材质。
4. 控制方式:反渗透浓水调节阀可以采用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
自动控制方式可以提高RO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四、常见的反渗透浓水调节阀类型1. 调节阀:调节阀是一种常用的反渗透浓水调节阀,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度来控制浓水的流量和压力。
调节阀可以手动或自动进行控制,具有调节范围广、操作简单等特点。
2. 损失式调节阀:损失式调节阀是一种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度来控制浓水流量的阀门,其特点是压力损失较大。
在RO系统中,由于需要控制浓水流量和压力,因此损失式调节阀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反渗透设备膜怎么选择,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
膜组件如何选型?
我们在选择膜的时候要根据膜通量选择,例如:生活环境污水处理可以选择18-22L/m2h,电镀、医药等废水技术选择12.5-15L/m2h来进行数据计算。
处理过后还要注意水分子十分进入到膜池,是否有大量的油、钙和镁离子,以及膜可以与有机溶剂熔融等。
膜池计算公式:
膜片数量n=Q÷N÷Ax1000
Q:日处理水量t/d
N:膜片的通量L/m2d ,通量尽量选较低的值
A:每片有效面积(<1.5,0.8m2为普通,2,1.6,1.0,0.9m2也为普通)
由于我们在选择膜的时候,面积和膜池有关,所以我们首先要确定的是膜池的深度,像高度在3-3.5米的深数据可以通过1.5平米的膜片;而2.2-2.5米则可以通过0.8-1.0米的膜片。
膜池的选择能够有效的影响膜片的大小,池长能够影响放置的组件数量,池宽决定一个单个组件可以放置的膜片数量。
例如,约1.5平方米的膜具有1600-1800mm的长度、470-550mm的宽度和5-7.5mm的厚度,膜具的大小都有不同,我们在选择的时候也要注意。
反渗透药剂选择及投加方案目录一、前言 (1)二、反渗透系统情况 (1)三、药剂的选择及确定 (2)四、药剂的投加 (5)五、反渗透常见运行问题 (6)六、技术服务 (8)一、前言反渗透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最有效和最节能的分离技术之一。
利用反渗透的分离特性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有机物、细菌等杂质,具有能耗低、无污染、工艺先进、操作简单等优点。
但是反渗透系统在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反渗透膜元件会受到给水中可能存在的悬浮物或难溶盐的污染,这些污染中最常见的是碳酸钙沉淀、硫酸钙沉淀、金属(铁、锰、铜、镍、铝等)氧化物沉淀、硅沉积物、无机或有机沉积混合物、NOM天然有机物质、微生物 (藻类、霉菌、真菌)等污染这些因素影响着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经试验证实,我公司所推荐的BF-0100型反渗透专用阻垢剂非常适合贵公司的水质条件及RO系统工作状态,此种药剂的使用将为贵公司RO系统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保障。
二、反渗透系统情况客户RO系统流程简图1、反渗透系统由预处理系统、超滤、反渗透脱盐及离子交换除盐系统组成。
2、设备产水量:2×50m 3/h3、运行方式:一级二段4、原水情况:工业水三、药剂的选择及确定一种用药方案的选择,须进行大量的实验。
首先我们通过加药软件筛选出适合在贵厂水质条件下安全运行的反渗透膜阻垢/分散剂BF-0100的加药浓度为5.0ppm 。
同时我公司又模拟贵司的生产现状做了以下对比实验,以验证反渗透阻垢/分散剂BF-0100在贵厂反渗透系统的阻垢分散效果。
根据贵厂水质情况,我们模拟配制了与贵厂系统进水水质相似的水样,在实验室内进行了静态模拟试验和动态模拟试验。
实验水质和试验条件:试验温度:40摄氏度。
试验时间:9小时。
试验水质:见表11、静态阻碳酸钙垢、硫酸钙垢试验(1)静态阻垢试验方法:在250ml 容量瓶中加入大约200ml 已经标定的钙盐预备液,加入定量的阻垢分散剂,混合均匀后缓慢滴入定量的已经标定的NaHCO 3(450mg/l )/Na 2SO 4(500mg/l )预备液,边滴边摇动,加完NaHCO 3/Na 2SO 4预备液后用钙盐预备液补充至刻度,盖上瓶盖,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