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需求分析的高职商务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102.89 KB
- 文档页数:1
构建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摘要】文章依据需求分析理论,在分析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情况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对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商务英语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需求分析在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我国对外的商务交流日益频繁,需要大量既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又熟悉商务业务技能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这给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知识和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结合地方人才需求,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合格的商务英语人才,成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必须面对的挑战。
一、需求分析理论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研究需求的技术和方法。
在外语界,国内外研究者对需求分析的含义、内容、方法提出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各种方法的范围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hutehinson和waters认为“需求分析”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目标需求,即分析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目的、动机和使用英语的情况;另一层是学习需求,即分析学习者为了在将来的学习或工作中有效地交际必须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robinson把需求分析分成目前情景分析(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和目标情景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
前者指对学习者现有的语言程度,以及对下一阶段学习的期待进行分析;后者指学习者未来工作的环境对他们的要求,以及学习者对待这种需求所持态度的分析。
束定芳认为需求分析可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前者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有关人员外语能力的需求,后者指学生目前的实际水平及其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虽然学者们看法并不一致,但普遍认同的是调查分析学习者在目标情景下要使用到的语言和技能是语言课程设计和实施得首要步骤。
ENGLISH ON CAMPUS2023年13期总第661期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专门用途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摘 要:需求分析是高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开发的基础,也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区别于大学通用英语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构建基于行业企业、教师和学生多位一体的需求分析框架,为设定课程目标、选取教学方法和开展课程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高职;专门用途英语;校本课程;课程开发作者简介:黄新蓉(1985-),女,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将高职英语教学分为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两个阶段。
这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相互渗透,以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基于此,各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与所开设专业相关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如药学英语、计算机英语、旅游英语等。
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虽然在高职院校广泛开展,但由于高职院校所开设专业对接当地行业产业需求,因此,不同高职院校同一专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向会存在差异。
在此背景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可能为每个省份、每所学校、每个专业发布针对性和个性化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标准。
因此,单一的课程开发模式不可能满足当前高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开发校本课程(或同省份多校联合开发)是高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师值得探索的方式。
校本课程的开发基于对行业企业、教师和学生不同需求的评估,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构建课程资源,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自主开发。
校本课程的内容契合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
高职专门用途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对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打造双师型英语教师和形成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职专门用途英语校本课程需求分析高职专门用途英语校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以高职学生未来所从事工作的岗位需求为基础,因此需求分析对于高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开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背景下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近年来,优质高职院校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商务英语课程作为重点课程之一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改革。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商务英语的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使之更符合现代社会与职业需求。
本文将探讨如下三个方面:背景、问题和解决方案。
背景现代商务英语教学面对的挑战主要如下:一、商务英语知识面广泛,涉及行业、文化和管理方法方面的各种知识点,并且需要大量商务英语语法、商务文书写作以及商务英语口语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二、不同地域国家商务文化差异较大,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不同语言环境下的文化优势、交际技巧和国际贸易法规;三、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应用性不够强,教育与职业需求紧密联系方面还有待提高等。
问题针对上述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商务英语课程教学需要改革创新,具体问题如下:一、如何提高学生商务英语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二、如何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和国际贸易法规知识?三、如何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四、如何提高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及学校应该加强课程创新与改革,主要探讨以下几个解决方案:一、加强求职指导和实习机会开设,让学生提前接触实际工作环境,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二、拓宽教学资源与渠道,包括语言实验室、研究生、行业专家和海外交流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机会,加强跨文化交际和国际贸易法规知识的学习;三、将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内容贴近实际工作,结合实际商务文书写作、商务英语口语、商务演讲等组合教学,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环境;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入信息技术手段,例如录像教学、网络教学、教学软件、在线阅读等多种方式,创新网络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来。
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初探[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运用课程设置过程的原理与方法,充分考虑培养人才的目标和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对于目前的专业设置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从而在体现鲜明的专业特色的同时,提高该专业的市场适应性。
[关键词]商务英语;课程设置;语言技能;专业技能一、经济全球化提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加入WTO 标志着我国已全面融入到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与合作当中。
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人才、资金、商品、信息、科技等国际交流的速度,缩短了我们与世界各国间的距离,同时对政治和文化的相互交流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种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掌握单一的语言或者是单一的专业知识,而是既要有很好的国际语言交流能力,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
具体到以英语为第一外国语的学生来说,首先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在此基础之上,还要掌握通用商务交流用语,然后再学习适合自己专业方向的专业英语。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基本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要求。
为培养这样的人才,国际商务英语专业就应运而生了。
同时,这样的人才需求模式使得商务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成为首当其冲要考虑的问题,这种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商务英语在我国已经基本发展成为一个学科,但是对于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设计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通过运用课程设置原理和方法,并且考察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 初步探讨商务英语学科体系特点和课程体系的设计。
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需处理好的几种关系1. 英语语言技能与商务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之间的关系。
商务英语教学有两大任务:既要培养普通英语技能,又要传授商务知识的内容。
与普通英语技能相同的是,掌握商务英语,必须具备听、说、读、写、译的基本的语言技能;不同的是,商务英语还涉及相当广泛的专业术语和知识,如金融、贸易、会计、管理等,甚至还有法律知识。
精品课视野下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摘要: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多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多于实践教学,这不太符合高职院校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本文以商务英语精品课程建设为立足点,着重探讨了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综合运用,旨在促进商务英语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精品课程商务英语教学方法一、商务英语课程定位商务英语在许多高职院校通常是商务英语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商务活动日益增多,这门课因应用性强而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成为不少高职高专的首选课。
商务英语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英语语言知识与商务专业技能密切结合。
这一特点使得商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又要习得商务专业知识。
商务英语课程组教师对商务英语课程的教改探索立足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宗旨”的教学理念,训练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商务理念解决实际商务问题的综合能力,尤其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训强化。
在过去几年的教改探索中,这门课程得到了长足发展,教学各个环节得到了有效充实,并建设了一支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2011年,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的“商务英语”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
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课程小组对课程教学方法作了大量实践性的改革和探索。
二、商务英语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解决商务英语课程讲授教学问题、提高学生商务职业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它以对商务案例的分析和解决为主线,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组织学生对国际商务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使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贴近真实商务工作,实现英语语言学习与商务情境的沟通与融合。
同时,通过对某个商务案例的相互争辩、讨论直至共同解决,学生不仅可以巩固理论知识,还可以对概念理论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案例教学法可分为四个环节:(1)分组收集案例;(2)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分析案例;(3)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班进行交流;(4)教师做最后总结。
2009年3月长春教育学院学报M ar.2009第25卷第1期J ournal of Changchun E ducat i on Inst i t ut e V ol.25N o.1——————————————————————————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袁秀丽(—),女,山东潍坊人,烟台职业学院基础部助理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语用学、高职教育研究。
高职高专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研究袁秀丽(烟台职业学院基础部,山东烟台264670)摘要:高职高专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是高职高专院校英语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概述了高职高专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分析了高职高专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详细阐述了高职高专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中图分类号:H 319.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6531(2009)01-0111-022000年11月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简称《基本要求》)提出,高职高专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实用为主”,和两个“并重”: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
随着我国第三产业和涉外经济的迅速发展,专业英语的掌握已经成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基本要求。
但是,目前各高职高专院校使用的教材大部分只是一种普遍的引导性教材,缺乏灵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因此,以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应具备岗位所需的英语听说能力为导向,重点突出前瞻性、实用性、职业性,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内容与一线实践相辅相成的校本教材开发就显得非常重要,迫在眉睫。
一、高职高专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1.高职高专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符合市场需求。
国家课程由于编制周期和修订周期间隔较长,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而高职高专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能使学校和教师根据科技的发展,工作岗位的变化,技能需求的变动以及学生英语水平及兴趣需要,及时实施新的课程内容。
浅论基于需求分析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 关键词:需求分析课程设置商务英语摘要: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缺乏对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成功地将传统的以语言和文学为主的英语专业转到商务英语方向上来是许多学校正在探索的问题。
文章介绍了专门用途英语的需求分析理论,阐述了需求分析理论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指导作用,探讨了以需求分析为理论基础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随着中国入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对外商务交往活动日益频繁。
“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趋势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少,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的培养模式”。
商务英语人才作为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不断增加。
一、对商务英语的界定商务英语是在ESP理论背景下提出的,ESP通常是某个特别工作或行业相关的特定内容与一般有效沟通能力相关的内容的结合,它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学习者有明确的目的,应用于特定的职业领域;二是有特殊的内容,即与该职业领域’相关的专门化内容。
商务英语具有ESP各个领域重要的共性,如需求分析、大纲制定、课程设计和教材建设。
社会语言学家Strevens认为ESP的教育目标是由学习者对英语的功能和实际应用的需求决定的,因此,ESP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
从ESP理论视角看,商务英语是一种特色鲜明的英语教学方式。
Kennedy和Bolitho曾从ESP的分类上界定商务英语,把ESP分为职业用途英语(EOP)和学术用途英语(EAP)。
EOP指从事某一行业工作所使用的英语,实用性、专业性较强。
EAP指用以完成学业或进行学术研究交流所使用的英语,学术性强。
商务英语归为EOP。
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不足作为我国高校的新兴专业,目前的商务英语专业还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姜洪芹【摘要】Based on Professor Shu Dingfang’ s Needs Analysis model, social needs and learner’ s indi-vidual needs for Business English learning are analyzed in Wuxi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When designing Business English major curriculum, four principles should be followed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o re-fer to “post group model” to meet the local economy development,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 among courses of different kinds, to strengthen faculty competence and propel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and to build a cooper-ative and task-specified team for curriculum design.%依托束定芳教授的需求分析模式,调查无锡地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习社会需求及学习者个人需求。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遵循四个原则:参照“岗位群模块”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处理好不同类别课程之间关系,加强师资力量和实训基地建设,建立明确分工、相互协作的课程设置团队。
【期刊名称】《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5页(P146-150)【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需求分析【作者】姜洪芹【作者单位】无锡开放大学经济管理系,江苏无锡214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9.2多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无法胜任国际贸易相关工作。
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背景下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商务英语已成为跨境交流的重要工具,对于未来就业的高职生而言,掌握商务英语已成为提高竞争力的必备技能之一。
因此,高职院校应当针对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改革。
首先,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高职学生是决策生产者和执行者,他们只有积极探究,才能得到丰富的体验和知识,从而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商务英语沉淀更高的素质。
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提供更多的自主思考和实践机会,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热情和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商务英语演讲比赛、商务洽谈模拟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商务英语能力。
其次,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应体现“三个特点”,即实用化、专业化和跨文化。
不少高职院校注重对商务英语教材的筛选、优化和更新,着力打造适应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课程。
此外,聘请有丰富商务经验的专业教师,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多元的活动形式相结合,将帮助指导学生更好的适应现代商务环境。
最后,商务英语课堂教学要注重学习评价,坚持“拓展拔高”的教学理念。
实践中的评估方法和评价指标在推动高质量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逐步贯穿于课程的测评、综合考核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的商务英语能力进行评估,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发展商务英语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利用互联网技术,采取在线测试、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等方式,可以更好地弥补教育教育评价中的一些不足。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坚持实用、专业和跨文化教学,定期进行评价调整,最终形成特色鲜明的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为高职生的职业生涯铺平道路。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英语选修课程开设的调查与思考随着我国从初级到高级院校普遍设立英语课程的实践以来,我国对英语语言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学生整体的英语语言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普及。
由于文通过对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学生对英语选修课程的需求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在初中、高中教育中普遍落实了英语课程的教学,因此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进入高校之前已经取得了较高的能力,许多高校的非英语专业开始逐步淡化、取消了英语作为主要专业,这对于一些英语水平较弱的学生无异是失去了在大学期间继续进行英语学习的环境,因此,开设和完善英语选修课程在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国内高职英语选修课程的研究现状自从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政策推广实施以来,大学英语通过逐步深化的教育改革,我国国内教育领域的学者也提出了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实践方法:例如刘梅华(2010)通过对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之后,发现学生在通过四六级考试之后依然愿意继续学习不同类型的英语课程;王鑫(2014)从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角度来阐述和讨论了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并且着重介绍了对英语选修课程设置的建议;邓迪(2015)则是在肯定了大学英语选修课程设置的前提下,提出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立和实践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结合问题提出了一部分建设性的建议。
由此看来,国内学者以及大学英语课程教育的改革实践已经肯定了对大学英语选修课程设置的意见,目前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现状以及学者的研究要点都集中在如何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以及怎样对选修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方面。
本文则通过对江西水利职业学院的学生进行实际调查,为本校英语选修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提供部分参考建议。
2.江西水利职业学院英语选修课程需求的调查与分析2.1调查方法本文通过对江西水利职业学院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意见问询为主要方式,结合历年来我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成果和教育工作者们的经验和意见来调查学生对英语选修课程设置的方式、内容等方面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