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学案111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4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财产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对于公民来说,劳动权有何意义?3.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有何重要意义?依据我国宪法,公民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主要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
1.财产权(1)重要性: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2)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3)财产权内容: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2.劳动权(1)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2)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3)重要性: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3.物质帮助权(1)含义: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等。
4.受教育权(1)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2)重要性: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3)国家政策: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制度保障及举例:2016年8月,教育部发布《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简介(2016)》。
其中提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5.文化权利(1)内容:公民的文化权利包括: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2021年⼈教版七年级语⽂下册学案含答案⽬录第⼀单元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2 爸爸的花⼉落了 (4)3 丑⼩鸭 (7)4 诗两⾸ (9)5 伤仲永 (11)写作训练:成长的烦恼 (13)单元⾃我过关检测(⼀) (16)第⼆单元6 黄河颂 (21)7 最后⼀课 (23)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26)9 ⼟地的誓⾔ (28)10 ⽊兰诗 (30)写作训练:黄河,母亲河 (32)单元⾃我过关检测(⼆) (35)第三单元11 邓稼先 (40)12 闻⼀多先⽣的说和做 (43)13 ⾳乐巨⼈贝多芬 (46)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50)15 孙权劝学 (52)写作训练:我也追“星” (55)单元⾃我过关检测(三) (58)第四单元16 社戏 (63)17 安塞腰⿎ (66)18 ⽵影 (69)19 观舞记 (71)20 ⼝技 (73)写作训练:戏曲⼤舞台 (76)单元⾃我过关检测(四) (78)第五单元21 伟⼤的悲剧 (83)22 荒岛余⽣ (86)23 登上地球之巅 (90)24 真正的英雄 (93)25 短⽂两篇 (95)写作训练:漫话探险 (98)单元⾃我过关检测(五) (100)第六单元26 猫 (104)27 斑羚飞渡 (106)28 华南虎 (109)29 马 (111)30 狼 (112)写作训练:马的世界 (115)单元⾃我过关检测(六) (117)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标】1.品味学习⽂章⽣动、准确传神的语⾔,丰富⾃⼰的语汇,提⾼⾃⼰的语⾔表达能⼒。
2.把握本⽂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学习重点】1.品味学习⽂章⽣动、准确传神的语⾔,丰富⾃⼰的语汇,提⾼⾃⼰的语⾔表达能⼒。
【学习难点】把握本⽂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第⼀课时⼀、课前⾃学(⼀)了解作者及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字豫才,伟⼤的⽂学家,思想家,⾰命家。
作品有⼩说集《彷徨》、《呐喊》,散⽂集《朝花⼣拾》,散⽂诗集《野草》。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年月日》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年、月、日的概念及其关系。
2. 认识不同年份的月份天数分布。
3. 计算日期间隔。
4. 闰年的判断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年、月、日的概念及其关系,闰年的判断方法。
2. 教学难点:月份天数分布的理解,日期间隔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日历,引导学生观察日历,说出年、月、日的概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一个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二)探究年、月、日的关系1. 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出年、月、日的关系。
2.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3. 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年、月、日的关系。
(三)闰年的判断方法1. 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出闰年的判断方法。
2. 教师讲解: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3. 学生练习,巩固闰年的判断方法。
(四)日期间隔的计算1. 教师讲解日期间隔的计算方法。
2. 学生练习,掌握日期间隔的计算。
(五)课堂小结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年、月、日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教师强调闰年的判断方法和日期间隔的计算。
(六)课后作业1. 巩固年、月、日的概念及其关系。
2. 练习闰年的判断方法和日期间隔的计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能熟练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观察、分析、概括,提高数学思维品质。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自主探究、实例讲解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年、月、日的概念及其关系,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和日期间隔的计算。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品质。
第十一框日新又新我常新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巴黎圣母院》描写了一个敲钟人,外貌奇丑无比,但他善良、勇敢、热情,几乎所有的读者都对他有很好的评价。
这告诉我们()①一个人的美不仅是外表,更重要的是内在②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③我们要注重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④一个人的外在美无关紧要A.①②③B.②④C.②③④D.③④2.(2011·江苏模拟)小兔子是奔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
于是,小兔子就去学游泳,结果小兔子耗费了大半生时间也没学会。
小兔子的故事说明了正确认识自己要()A.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B.忽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C.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全面认识自我D.给予自己暗示,提高信心3.漫画《我什么都不行》中的这位同学非常的自卑,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他没有认识到()①人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②正确认识自己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③正确认识自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④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A.①②③B.②④C.②③④D.③④4.人们普遍喜欢明星们俊朗的外表,但也有一些明星常犯“七宗罪”——“飙车、吸毒、施暴、滥情、偷税、诈骗、潜规则”,他们中有人演出,疯狂要价,拼命敛财;有人大做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有人酒后驾车撞人、打人……这教育我们()A.一个人的美应该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 B.人不应追求外在美C.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因此外在美无关紧要D.要全面地认识自我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因此我们应该()A.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B.通过他人了解自己C.通过多进行反思了解自己D.通过集体了解自己6.“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这句古训体现的道理是()A.要学会通过与他人比较和倾听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B.要全面采纳他人的建议C.要善于悦纳自己,学会展示自己的优点D.要在接受挑战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7.认识自我的途径有很多,其中通过____来认识自己往往更全面,更客观。
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3)一、新课导入 请画出∠AOB 的角平分线。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2、会用工具准确画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 、研读课本 认真阅读课本的内容,完成以下练习。
(一)划出你认为重点的语句。
(二)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1)定义:三角形一个内角的 与它的 相交,这个角 与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几何语言(右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 =∠ 逆向: ∠ =∠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3)画出下列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思考: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一个角的角平分线有何异同?AOB(1) (2) (3)图3AB CD 1 2(三)在研读的过程中,你认为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四、归纳小结(一)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二)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五、强化训练【A 】组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 )A .直线B .射线C .线段D .垂线2、如图。
在 △ABC 中, AD 是角平分线,AE 是中线,AF 是高,则(1)BE = = 21 . A(2)∠BAD = = 21(3)∠AFB = = 90° B E D F C(4)△ABC 的面积 = .3、如右图,在ΔABC 中,AD 平分∠BAC 且与BC相交于点D ,∠B=400,∠BAD=300,则∠C 的度数是 ;【B 】组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三角形的三条高一定在三角形内部交于一点B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一定在三角形内部交于一点C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一定在三角形内部交于一点D .三角形的三条高可能相交于外部一点5.如图,在△ABC 中,AE 是角平分线,且∠B=52°,∠C=78°,求∠AEB 的度数.【C】组6.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所夹的钝角为_______度.7、如图,在ΔABC中,AD是ΔABC的高,AE是ΔABC的角平分线,已知∠BAC=820,∠C=400,求∠DAE的大小。
1。
1.1 任意角疱工巧解牛知识•巧学一、正角、负角、零角1.一条射线的端点是O,它从初始位置OA旋转到终止位置OB,形成一个角α,点O是角α的顶点,射线OA、OB分别是角α的始边、终边。
我们规定,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正角;按顺时针旋转形成的角叫负角;若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叫零角,这样就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了任意角。
旋转一周角的大小记为360°,如图1—1-1.图1—1-12.由于图1-1-1(1)中的α、β分别是按逆时针、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所以α=45°,β=—315°;图1—1-1(2)中的α=30°,β=390°,γ=-60°。
显然角的大小与旋转的周数有关,角的正负与旋转的方向有关.图1—1—2如图1-1-2,射线OA绕端点O旋转90°到射线OB的位置,接着再旋转-30°到OC的位置,则∠AOC=∠AOB+∠BOC=90°+(-30°)=60°。
学法一得引入正角、负角的概念后,角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角的加法运算,即可以转化α—β为α+(-β),也就是说各角和的旋转量等于各角旋转量的和。
3。
在画图表示角时,常用带箭头的弧来表示旋转的方向,旋转的周数及角的绝对值的大小,旋转生成的角,又常称为转角。
显然,如果以第一个角的终边为始边作第二个角,以第二个角的终边为始边作第三个角,这样一直作下去,那么所有这些角的和等于以第一个角的始边为始边,以最后一个角的终边为终边的角的大小.二、象限角1。
若把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除顶点外)在第几象限,我们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图1—1—3例如:由于图1—1-3甲中的角45°、405°、-315°都是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一象限的角,所以它们都是第一象限角;同理图1-1-3乙中的角480°是第二象限的角,—70°、290°都是第四象限的角.2。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学案:1.1有理数的概念及性质(无答案)学员编号:年级:课时数: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学科教师:授课T() C ()T ()类型授课日期时段教学内容:有理数的概念及性质1. 正数和负数在小学里,我们学过正数、负数、零.你知道右边图片中各数的意义吗?4.5,,,.用正数、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C 以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C 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数、负数来表示.例2(1)如果向北走8km 记作+8km ,那么向南走5km 记作9989-10000什么?(2)如果粮库运进粮食3t 记作+3t ,那么-4t 表示什么?你还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生活中其他意义相反的量吗?整数和分数正整数、负整数、零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例3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6,,0,,,,0.01,+67,,,2009,.99.9-13--1011+341.25-10%-51318-整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2. 有理数和无理数我们学过整数和分数。
实际上,所有整数都可以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如5=15,-4=14-,0=10.我们把能够写成分数形式nm (m 、n 是整数,n ≠0)的数叫做有理数。
小学我们还学过有限小数和循坏小数,它们是有理数吗?0.3=103,-3.11=-100311,......0.333...=31,0.2666...=154,......实际上,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它们都是有理数。
21=1,22=4.a 是大于1且小于2的数.23⨯23=49>2,a 不是23.1.5⨯1.5=2.25,1.4⨯1.4=1.96,1.4<a<1.5.34⨯34=916<2,a 不是34.1.41⨯1.41=1.9881,1.42⨯1.42=2.0164,1.41<a<1.42.45⨯45=1625<2,47⨯47=1649a 不是45,47.......事实上, a 不能化为分数的形式,a 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值是1.414 213 562 373…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小学学过的圆周率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值是3.141 592 653 589…,π是无理数.此外,像0.1010010001…,-0.1010010001…这样的无限不循环小数也是无理数。
学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理解进位制的基本概念,包括十进制和其他进制的表示方法.2.能够运用进位制解决实际问题,如货币计算、时间换算等.3.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沟通能力.自主学习二进制是逢二进一,其各数位上的数字为0或1.请把二进制数1011表示成各数位上的数字与基数的幂的乘积之和的形式,从而转换成十进制数.课堂探究活动1认识进位制,探究不同进位制的数之间的转换任务1把89转换为二进制数和八进制数.任务2通过研究二进制数及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你有哪些发现?进一步地,你能进行其他不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吗?活动2探究进制数的加法运算任务1查阅资料,分析计算机运算选择二进制的原因,从多个角度分析选择二进制的优越性.任务2小组合作,研究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法则,并填写表1中的活动记录单.表1活动记录单加0011数加0101数和(1)根据上面的加法运算法则,计算(10010)2+(111)2,并交流一下计算方法.(2)①计算45+23;②把45,23分别转换为二进制数,利用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法则计算它们的和,再把和转换为十进制数;③比较①②的计算结果是否相同.任务3计算机的存储容量是指存储器能存放二进制代码的总位数,用于计量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请研究手机、计算机等电子存储设备的容量以及它们存储的一些电子文件的大小,它们通常以什么单位表示?这些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任务4古人在研究天文、历法时,也曾经采用七进制、十二进制、六十进制记数法.至今,我们仍然使用一星期7天、一年12个月、一小时60分钟的记时方法.结合角度、时间等实际问题,分小组讨论一下六十进制数的加法运算法则.活动3任选教材第65~66页主题之一进行研究综合与实践活动研究报告的参考形式报告主题:年级班组报告时间:1.活动名称2.研究小组成员与分工3.选题的意义4.研究方案5.研究过程6.研究结果7.收获与体会8.对此研究报告的评价(由评价小组或教师填写)学以致用基础达标1.二进制即“逢2进1”,如(1101)2表示二进制数,将它转换成十进制数是1×23+1×22+0×21+1×20=13.将(10111)2转换成十进制数是()A.23B.15C.18D.312.我们常用的数是十进制数,大多数计算机程序使用的是二进制(只有数码0和1).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可以互相换算,例如将(101)2换算成十进制数为(101)2=1×22+0×21+1×20=4+0+1=5;按此方式,将(1010)2换算成十进制数为()A.10B.9C.11D.183.计算机内部使用的是二进制(共有两个数码0,1).将一个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数,只需将该数写为若干个2n的数字之和,依次写出1或0即可.如十进制数19可以写为二进制数10011,因为19=16+2+1=1×24+0×23+0×22+1×21+1×20;37可以写为二进制数100101,因为37=32+4+1=1×25+0×24+0×23+1×22+0×21+1×20,则十进制数70是二进制下的()A.7位数B.6位数C.5位数D.4位数4.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数是十进制数,数的进位方法是“逢十进一”.而计算机内部使用的数是二进制数,即数的进位方法是“逢二进一”.二进制数只使用数字0、1,如二进制数1101记为1101(2),1101(2)通过式子1×23+1×22+0×2+1可以转换为十进制数13.仿照上面的转换方法,将11101(2)转换为十进制数是()A.15B.29C.30D.335.计算机的二进制数据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可以互换,例如,二进制数“01011011”换成十进制数为0×27+1×26+0×25+1×24+1×23+0×22+1×21+1×20=91.依此算法,二进制数“01001001”换成十进制数为.素养提升1.阅读材料:现在我们常用的数的进制是十进制,如4 657=4×103+6×102+5×101+7×100.该进制需用10个数码(又叫数字):0,1,2,3,4,5,6,7,8,9.在电子计算机中用的是二进制,只需用两个数码:0和1.两种进制的数可以互相换算,如二进制的数110=1×22+1×21+0×20等于十进制的数6,110101=1×25+1×24+0×23+1×22+0×21+1×20等于十进制的数53.(注意:对于任何非零数a 都有a0=1,即20=1)解决问题:二进制的数101011等于十进制的哪个数?应用拓展:我国古代《易经》一书中记载,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记数”.如图,一位妇女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六进一,用来记录采集到的野果数量.由图可知,她一共采集到的野果数量为个.2.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用到的数,称之为十进制数.在表示十进制数时,我们需要用到10个数码:0,1,2,…,8,9.例如:9 812=9 000+800+10+2=9×10×10×10+8×10×10+1×10+2×1.而在计算机中,常使用二进制数,即使用两个数码:0,1.例如:1011.如果想要知道这个二进制数等于十进制中的哪个数字,我们可以这样计算: (1011)2=(1×2×2×2+0×2×2+1×2+1×1)10=(11)10即二进制数1011等于十进制数11.阅读以上资料后,(1)请你把二进制数10101转换为十进制数的过程补充完整:(10101)2=()10=()10;(2)现在,请你尝试把六进制数421转化为十进制数,并写出转换过程.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二进制数1011表示成各数位上的数字与基数的幂的乘积之和的形式如下:1×23+0×22+1×21+1×20.这个数转换成十进制数为11.课堂探究活动1认识进位制,探究不同进位制的数之间的转换任务1解:首先,对89进行不断除以2的整除操作,直到商为0,然后将每次的余数按相反的顺序组合起来,即得到二进制数.89÷2=44,余144÷2=22,余022÷2=11,余011÷2=5,余15÷2=2,余12÷2=1,余01÷2=0,余1将余数按相反的顺序组合起来,得到二进制数:1011001将89转换为八进制数:同样,对89进行不断除以8的整除操作,直到商为0,然后将每次的余数按相反的顺序组合起来,即得到八进制数.89÷8=11,余111÷8=1,余31÷8=0,余1将余数按相反的顺序组合起来,得到八进制数:131因此,89的二进制表示为1011001,八进制表示为131.任务2通过研究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可以得到以下发现:1.二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二进制数的每一位代表2的幂,从右向左依次增加.将每位的值与对应的2的幂相乘,再相加,即可得到十进制数.2.十进制到二进制的转换:使用除2取余法,不断将十进制数除以2,将余数按相反的顺序组合,即可得到对应的二进制数.3.其他进制数的转换:类似地,可以研究不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例如八进制到十进制、十六进制到十进制等.转换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只需根据不同进制的基数进行相应的运算.4.十进制到其他进制的转换:使用除基数取余法,将十进制数不断除以目标进制的基数,将余数按相反的顺序组合,即可得到对应的进制数.5.其他进制到二进制的转换:首先将其他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然后再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总体来说,不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基于相似的原理,只需注意不同进制的基数和相应的幂次关系.进一步地,可以研究其他进制数之间的转换,例如八进制到十六进制、十六进制到八进制等.活动2探究进制数的加法运算任务1略任务2(1)首先,我们按照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的规则逐位相加,从右向左进行.10010+11110101在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中,对应位相加时,0+1的结果为1,1+1的结果为0并进位.因此,计算过程如下:·在最右边的位上,0+1=1.·接下来的位上,1+1=0(写下0),并向左进位1.·然后,进位的1与下一个位相加,1+1=0,再次产生进位1.·接着,进位的1与下一位相加,0+1=1.·最后,最左边的位上,1+0(进位)=1.因此,二进制数10010与二进制数111的和为10101.在交流计算方法时,强调了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的规则,尤其是0+1和1+1的情况,并通过逐位相加的方式展示了计算过程.(2)①68②将45转换为二进制数:45=(101101)2将23转换为二进制数:23=(10111)2利用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规则计算它们的和:101101+101111000100(45的二进制表示)(23的二进制表示)(和的二进制表示)将和转换为十进制数:(1000100)2=68③相同任务3略任务4略活动3略学以致用[基础达标]1.A2.A3.A4.B5.73[素养提升]1.解:∵101011=1×25+0×24+1×23+0×22+1×21+1×20=43,∴二进制数101011等于十进制数43.应用拓展:1×64+2×63+3×62+0×61+2×60=1 838(个),故她一共采集到的野果数量为1 838个.2.解:(1)(10101)2=(1×2×2×2×2+0×2×2×2+1×2×2+0×2+1)10=(21)10,故答案为1×2×2×2×2+0×2×2×2+1×2×2+0×2+1,21.(2)(421)6=(4×6×6+2×6+1)10=(157)10.学案设计(二)学习目标1.理解进位制的基本概念,包括十进制和其他进制的表示方法.2.能够运用进位制解决实际问题,如货币计算、时间换算等.3.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提高问题解决和沟通能力.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准备一个与时间有关的小故事,为何钟表分为六十分钟?为何我们有7天一周等.一小时60分钟的来历.课堂探究1.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练习题:a.11012+1012b.100112+11012c.11102+101012d.1100102+1011102e.110112+11011022.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a.11012b.1001102c.111112d.10101012e.110110123.将下列八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a.348b.1278c.5438d.74268e.652178学以致用基础达标1.生活中常用的十进制是用0~9这十个数字来表示数,满十进一,例:12=1×10+2,212=2×10×10+1×10+2;计算机也常用十六进制来表示字符代码,它是用0~F 来表示0~15,满十六进一,它与十进制对应的数如表:十进012…891011121314151617…制十六012…89A B C D E F1011…进制例:十六进制的数2B对应十进制的数为2×16+11=43,10C对应十进制的数为1×16×16+0×16+12=268,那么十六进制的数16F对应十进制的数为()A.28B.62C.367D.3342.2021年7月,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会徽主题图案有着丰富的数学元素,展现了我国古代数学的文化魅力.如图,右下方的“卦”是用我国古代的计数符号写出的八进制数3745.八进制是以8作为进位基数的数字系统,由0~7共8个基本数字组成.八进制数3745换算成十进制数是3×83+7×82+4×81+5×80=2 021,则八进制数2023换算成十进制数是()A.1 041B.1 043C.2 023D.3 7473.计算机是将信息转换成二进制数处理的,二进制即“逢2进1”,如(1101)2表示二进制数,将它转换成十进制数是1×23+1×22+0×21+1×20=13.将(10111)2转换成十进制数是()A.23B.15C.18D.314.我们常用的数是十进制数,大多数计算机程序使用的是二进制(只有数码0和1).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可以互相换算,例如将(101)2换算成十进制数为(101)2=1×22+0×21+1×20=4+0+1=5.按此方式,将(1010)2换算成十进制数为()A.10B.9C.11D.18素养提升1.计算机中常用的十六进制是逢16进1的记数制,采用数字0~9和字母A~F共16个记数符号,这些记数符号与十进制的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十六0123456789A B C D E F进制十0123456789101112131415进制例如:十进制中的26=16+10,可用十六进制表示为1A;在十六进制中,E+D=1B等.由上可知,在十六进制中,3×E=()A.42B.2AC.A2D.3E2.(多选)八进制是以8作为进位其数的数字系统,有0~7共8个基本数字.如:八进制数3745换算成十进制数是3×83+7×82+4×81+5×80=2 02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八进制数最后一位是偶数,换算成十进制依然是偶数B.八进制数111与十进制数111相等C.八进制数2023换算成十进制数是1 045D.十进制数2 023换算成八进制数是3747参考答案自主学习略课堂探究1.a.11012+1012=100102b.100112+11012=111002c.11102+101012=1001112d.1100102+1011102=10110002e.110112+1101102=101000122.a.11012=1310b.1001102=3810c.111112=3110d.10101012=8510e.11011012=109103.a.348=2810b.1278=8710c.5438=35510d.74268=388210e.652178=2709510学以致用[基础达标]1.C2.B3.A4.A [素养提升]1.B2.AD。
1.1.1 集合地含义及其表示方法<1)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实例了解集合地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地“属于”关系,能选择集合不同地语言形式描述具体地问题,提高语言转换和抽象概括能力,树立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内容地意识.2. 了解集合元素地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掌握常用数集及其专用符号,并能够用其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能力,培养学生地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集合地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教学难点:选择恰当地方法表示一些简单地集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军训前学校通知:8 月15 日8 点,高一年级学生到操场集合进行军训. 试问这个通知地对象是全体地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地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地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地总体,而不是个别地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地概念——集合.二、提出问题①请我们班地全体女生起立!接下来问:咱班地所有女生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啊?”②下面请班上身高在 1.75 以上地男生起立!他们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啊?③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能构成集合,比如新华字典里所有地汉字可以构成一个集合等等.那么,大家能不能再举出一些生活中地实际例子呢?请你给出集合地含义.④如果用A 表示高一(3>班全体学生组成地集合,用a 表示高一(3>班地一位同学,b是高一(4>班地一位同学,那么a、b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看见元素与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⑤世界上最高地山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⑥世界上地高山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⑦问题⑥说明集合中地元素具有什么性质?⑧由实数1、2、3、 1 组成地集合有几个元素?⑨问题⑧说明集合中地元素具有什么性质?⑩由实数1、2、3 组成地集合记为M, 由实数3、1、2 组成地集合记为N,这两个集合中地元素相同吗?这说明集合中地元素具有什么性质?由此类比实数相等,你发现集合有什么结论?讨论结果:①能.②能.③我们把研究地对象统称为“元素”那,么把一些元素组成地总体叫“集合”.④a是集合A地元素,b不是集合A地元素•学生得出元素与集合地关系有两种:属于和不属于.⑤能,是珠穆朗玛峰.⑥不能.⑦确定性•给定地集合,它地元素必须是明确地,即任何一个元素要么在这个集合中,要么不在这个集合中,这就是集合地确定性.⑧3个.⑨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地元素是互不相同地,即集合中地元素是不重复出现地,这就是集合地互异性.⑩集合M和N相同.这说明集合中地元素具有无序性,即集合中地元素是没有顺序地.可以发现:如果两个集合中地元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集合是相等地.结论:1、一般地,指定地某些对象地全体称为集合,标记: A , B, C, D,…集合中地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地元素,标记:a, b, c, d,…2、元素与集合地关系a是集合A地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 A ,a不是集合A地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A3、集合地中元素地三个特性:<1) •元素地确定性:对于一个给定地集合,集合中地元素是确定地,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地集合地元素<2.)元素地互异性:任何一个给定地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地对象,相同地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比如:book中地字母构成地集合<3)•元素地无序性:集合中地元素是平等地,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地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集合元素地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3、阅读课本P3中:数学中一些常用地数集及其记法•快速写出常见数集地记号.活动:先让学生阅读课本,教师指定学生展示结果•学生写出常用数集地记号后,教师强调:通常情况下,大写地英文字母N、Z、Q、R 不能再表示其他地集合,这是专用集合表示符号,.以后,我们会经常用到这些常见地数集,要求熟练掌握.结论:常见数集地专用符号.N: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地集合>;N*或N+: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N内排除0地集合>;Z:整数集(全体整数地集合>;Q: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地集合>;R:实数集(全体实数地集合>.三、例题例题1•下列各组对象不能组成集合地是(>A.大于6地所有整数B.高中数学地所有难题C.被3除余2地所有整数D.函数y二」图象上所有地点分析:学生先思考、讨论集合元素地性质,教师指导学生此类选择题要逐项判断•判断一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关键是看是否满足集合元素地确定性.在选项A、C、D中地元素符合集合地确定性;而选项B中,难题没有标准,不符合集合元素地确定性,不能构成集合.答案:B变式训练11•下列条件能形成集合地是(D>A.充分小地负数全体B.爱好足球地人C.中国地富翁D.某公司地全体员工例题2.下列结论中,不正确地是(>A.若a€ N,则-a NB. 若a€乙贝卩a2€ ZC.若a€ Q,贝,a|€ QD.若a€ R,贝卩而分析:(1>元素与集合地关系及其符号表示;(2>特殊集合地表示方法;答案:A变式训练2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地在(>内填“/,错误地填“X”(1>所有在N中地元素都在N*中<X )(2>所有在N中地元素都在Z中(V >(3>所有不在N*中地数都不在Z中<X)(4>所有不在Q中地实数都在R中<V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5>由既在R中又在N*中地数组成地集合中一定包含数0<X)(6>不在N中地数不能使方程4x= 8成立<V )四、课堂小结1、集合地概念2、集合元素地三个特征,其中“集合中地元素必须是确定地”应理解为:对于一个给定地集合,它地元素地意义是明确地.“集合中地元素必须是互异地”应理解为:对于给定地集合,它地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地.3、常见数集地专用符号.【板书设计】一、集合概念1. 定义2. 三要素二、常用集合三、典型例题例1:例 2 :【作业布置】预习下一节学案.1.1.1 集合地含义及其表示方法<1)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初步理解集合地含义,了解属于关系地意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二、预习内容:阅读教材填空:1 、集合:一般地,把一些能够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地全体构成地< 或)•构成集合地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地<或).2、集合与元素地表示:集合通常用来表示,它们地元素通常用来表示.3、元素与集合地关系:如果a是集合A地元素,就说,记作,读作.如果a不是集合A地元素,就说,记作,读作.4•常用地数集及其记号:<1)自然数集:,记作.<2)正整数集:,记作.<3 )整数集:,记作.<4)有理数集:,记作.<5 )实数集:,记作.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地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地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 通过实例了解集合地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地属于”关系,能选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择集合不同地语言形式描述具体地问题,提高语言转换和抽象概括能力,树立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内容地意识.2. 了解集合元素地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掌握常用数集及其专用符号,并能够用其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能力,培养学生地应用意识.学习重点:集合地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学习难点:选择恰当地方法表示一些简单地集合.二、学习过程1、核对预习学案中地答案2、思考下列问题①请我们班地全体女生起立!接下来问:咱班地所有女生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啊?”②下面请班上身高在 1.75 以上地男生起立!他们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啊?③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能构成集合,比如新华字典里所有地汉字可以构成一个集合等等.那么,大家能不能再举出一些生活中地实际例子呢?请你给出集合地含义.④如果用A 表示高一(3>班全体学生组成地集合,用a 表示高一(3>班地一位同学,b是高一(4>班地一位同学,那么a、b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看见元素与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⑤世界上最高地山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⑥世界上地高山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⑦问题⑥说明集合中地元素具有什么性质?⑧由实数1、2、3、1组成地集合有几个元素?⑨问题⑧说明集合中地元素具有什么性质?⑩由实数1、2、3组成地集合记为M,由实数3、1、2组成地集合记为N,这两个集合中地元素相同吗?这说明集合中地元素具有什么性质?由此类比实数相等,你发现集合有什么结论?3、集合元素地三要素是、、4、例题例题1•下列各组对象不能组成集合地是(>A.大于6地所有整数B.高中数学地所有难题C.被3除余2地所有整数D.函数y= |图象上所有地点变式训练11•下列条件能形成集合地是(>A.充分小地负数全体B.爱好足球地人C.中国地富翁D.某公司地全体员工例题2.下列结论中,不正确地是(>A.若a€ N,则-a NB. 若a€Z,贝卩a2€ ZC若a€ Q,贝,a |€ Q D.若a€ R,贝变式训练2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地在(>内填“/,错误地填“X”(1>所有在N中地元素都在N*中<)(2>所有在N中地元素都在Z中(>(3>所有不在N*中地数都不在Z中<)(4>所有不在Q中地实数都在R中<)(5>由既在R中又在N*中地数组成地集合中一定包含数0<)(6>不在N中地数不能使方程4x= 8成立<)5、课堂小结三、当堂检测1、你能否确定,你所在班级中,高个子同学构成地集合?并说明理由.你能否确定,你所在班级中,最高地3位同学构成地集合?2、 _____ I<1 ) -3N ; <2 ) 3.14Q; <3 ) Q; <4) 0①;<5) Q; <6) _ R; <7) 1N+; <8) R.课后练习与提咼1•下列对象能否组成集合:(1>数组1、3、5、7;(2>到两定点距离地和等于两定点间距离地点;(3>满足3x-2>x+3地全体实数;(4>所有直角三角形;(5>美国NBA地著名篮球明星;(6>所有绝对值等于6地数;(7>所有绝对值小于3地整数;(8>中国男子足球队中技术很差地队员;(9>参加2008年奥运会地中国代表团成员2.(口答〉说出下面集合中地元素:(1>{大于3小于11地偶数};(2>{平方等于1地数};(3>{15地正约数}.3•用符号€或填空4•判断正误:(1>所有属于N地元素都属于N*.(>(2>所有属于N地元素都属于乙(>(3>所有不属于N*地数都不属于乙(>(4>所有不属于Q地实数都属于R .(>(5>不属于N地数不能使方程4x=8成立.(>参考答案1:(1>(2>(3>(4>(6>(7>(9>能组成集合,V5) <8)不能组成集合2: <1)其元素为4, 6, 8, 10<2)其元素为-1, 1<3)其元素为1, 3, 5, 15 3: <1)€€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V2)€€€ ??V3)€€€€ ?V4)€€€€€4: <1)x <2)V <3)x <4)V <5)V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年月日》学案
中原路第一小学管韶睿【学习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
自我评价:
2、能够说出每月的天数,会判断大月、小月。
自我评价:
3、知道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自我评价:
4、会计算平年、闰年全年的天数。
自我评价:
【自学指导】:
一、自主学习,完成学习目标1.
认真观察你手中的年历,完成以下问题和表格。
1、1年有()个月。
3、认真观察表格,完成填空。
有31天的月份有( )。
通常把31 天的月份叫大月
有30天的月份有( )。
通常把30 天的月份叫小月
有29天的月份有()
有28天的月份有()
4、认真观察表格,你还发现了什么?
自我评价:
二、读书自学,完成学习目标2.
读书指导:认真读一读课本48页第二段到蓝色方块这部分内容。
1、书上介绍了那些方法记住大月和小月?
————————————————————————————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住大月和小月。
3、师生对口令(老师说月份,学生说大小月。
)
4、判断对错。
(对得打√,错的打×)
3月是大月。
( ) 7月是小月。
( ) 9月是小月。
( ) 5月和8月都是大月。
( ) 2月是小月。
( )
自我评价:
三、自主学习,完成目标3、目标4。
.
读一读写一写
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根据这个特殊的月份,我们把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把二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1、认真观察表格,完成下面各题。
男生计算:
(1)、2004年是( )年。
(2)、2004年全年共有多少天?
列式:
(1)、2003年是( )年。
(2)、2003年全年共有多少天?
列式:
2、先小组交流,再填空。
2004是()年,全年()天。
2003是()年,全年()天。
这两年它们相差()天,它们在()月里相差的,其余的11个月的天数( )。
3、读一读。
认真读一读课本51页的“你知道吗”。
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自我评价:
【课堂检测】
1、填写课本46页的空格。
2、看2011年的年历表,回答问题。
(1)、一、二、三月一共有()天。
列式:__________
(2)、六一儿童节是星期()。
(3)、四月份有()个星期零()天。
列式:__________
(4)、一年有()个大月,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有()个小月,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平年全年有()天,合()个星期零()。
3、猜生日。
狗熊说:“我的生日是9月1日的前一天。
()月()日鸽子说:“我的生日是12月30日的后一天。
()月()日小兔说:“我的生日是一年的最后一天。
()月()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是多少周年?
列式:__________
5、明明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一年中连续的两个月,你知道他是哪两个月去外婆家的吗?__________
组长评价:
【知识延伸】。
(读一读)
时间单位除了年月日之外还有不常用的“旬”和“季度”每月分三旬,从一号起10天为一旬,1到10号是上旬,11到20号是中旬,21到月末为下旬,小月下旬是10天,大月下旬是11天,二月下旬是8天(或9天)。
季度是比月大的时间单位,从1月开始每三个月为一个季度,一年有4个季度。
1月——3月为第一季度,4月——6月为第二季度,7月——9月为第三季度,10月——12月为第四季度
人们还习惯把一年分为上半年还下半年,前6个月为上半年,后6个月为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