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影响线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14.50 KB
- 文档页数:6
影响线及其应用一、判断题:1、图示结构M C 影响线已作出如图(a )所示,其中竖标E y 表示P = 1在E 时,C 截面的弯矩值。
M C 影 响 线y E(a )AB60kN C(b )2、图(b )所示梁在给定移动荷载作用下,支座B 反力最大值为110 kN 。
二、作图、计算题:3、作图示梁中R A 、M E 的影响线。
2aa a ABCDEa4、单位荷载在梁DE 上移动,作梁AB 中R B 、M C 的影响线。
aa2a5、作图示结构R B 、Q B 右影响线。
4m4m2m2m6、作图示梁的M K 、Q E 影响线。
aaaa aaaaKE F 27、单位荷载在刚架的横梁上移动,作M A 的影响线(右侧受拉为正)。
8、图示结构P = 1在DG 上移动,作M C 和Q C 右的影响线。
4m9、作图示结构的M B 影响线。
4m 4m 2m10、作图示结构:(1)当P = 1在AB 上移动时,M A 影响线;(2)当P = 1在BD 上移动时,MA 影响线。
ll11、作图示结构的M C 、Q F 影响线。
设M C 以左侧受拉为正。
l /2l /2l /2l /2—— 63 ——12、单位荷载在桁架上弦移动,求N a 的影响线。
d d d13、单位荷载在桁架上弦移动,求N a 的影响线。
ddd14、作图示桁架的V 3影响线。
a aaa15、单位荷载在DE 上移动,求主梁R A 、M C 、Q C 的影响线。
2m2m2m111116、作图示结构Q C 右的影响线。
lllllll17、作出图示梁M A 的影响线,并利用影响线求出给定荷载下的M A 值。
2m2m1m18、P = 1沿AB 及CD 移动。
作图示结构M A 的影响线,并利用影响线求给定荷载作用下M A 的值。
2m2m4m40kN/mA19、作图示梁的Q C 的影响线,并利用影响线求给定荷载作用下Q C 的值。
3m 2m20、图示静定梁上有移动荷载组作用,荷载次序不变,利用影响线求出支座反力R B 的最大值。
习题及参考答案【习题2】【习题3】【习题4】【习题5】【习题6】【习题8】【习题9】【习题10】【习题11】【习题12】【习题13】【习题14】【参考答案】习题22-1~2-14试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如果是具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则应指出多余联系的数目。
题2-1图题2-2图题2-3图题2-4图题2-5图题2-6图题2-7图题2-8图题2-9图题2-10图题2-11图题2-12图 题2-13图 题2-14图习题33-1 试作图示多跨静定梁的M 及Q 图。
(b)(a)20kN40kN20kN/m40kN题3-1图3-2 试不计算反力而绘出梁的M 图。
(b)5kN/m40kN(a)题3-2图习题44-1 作图示刚架的M 、Q 、N 图。
(c)(b)(a)20kN /m2kN /m题4-1图4-2 作图示刚架的M 图。
P(e)(d)(a)(b)(c)20k N /m4kN题4-2图4-3 作图示三铰刚架的M 图。
(b)(a)题4-3图4-4 作图示刚架的M 图。
(a)题4-4图4-5 已知结构的M 图,试绘出荷载。
(b)(a)题4-5图4-6 检查下列刚架的M 图,并予以改正。
(e)(g)(h)P(d)(c)(a)(b)(f)题4-6图习题55-1 图示抛物线三铰拱轴线方程x x l lfy )(42-=,试求D 截面的内力。
题5-1图5-2 带拉杆拱,拱轴线方程x x l lfy )(42-=,求截面K 的弯矩。
C题5-2图 题5-3图5-3 试求图示带拉杆的半圆三铰拱截面K 的内力。
习题66-1 判定图示桁架中的零杆。
(c)(b)题6-1图6-2 用结点法计算图示桁架中各杆内力。
(b)题6-2 图6-3 用截面法计算图示桁架中指定各杆的内力。
(b)题6-3图6-4 试求图示组合结构中各链杆的轴力并作受弯杆件的M 、Q 图。
(a)题6-4图6-5 用适宜方法求桁架中指定杆内力。
(c)(b)(a)题6-6图习题88-1 试作图示悬臂梁的反力V B 、M B 及内力Q C 、M C 的影响线。
影响线习题及答案【篇一:在线测试题试题库及解答(第四章)影响线】>第四章影响线一、单项选择题1、平行弦梁式桁架(上、下节间对齐),当上弦承载和下弦承载时影响线不同的是那个?a、上弦杆轴力影响线b、斜杆轴力影响线c、下弦杆轴力影响线d、竖杆轴力影响线2、带有静定部分的超静定梁,超静定部分的内力影响线的特点是a、在整个结构上都是曲线b、在整个结构上都是直线c、在静定部分上是直线,在超静定部分上是曲线d、在静定部分上是曲线,在超静定部分上是直线3、带有静定部分的超静定梁,静定部分的内力影响线的特点是a、在静定部分上是直线,在超静定部分上是零线b、在静定部分上是零线,在超静定部分上是直线c、在整个结构上都是曲线d、在整个结构上都是直线4、带有静定部分的超静定梁,静定部分的反力影响线的特点是a、在静定部分上是直线,在超静定部分上是零线b、在静定部分上是零线,在超静定部分上是直线c、在整个结构上都是曲线d、在整个结构上都是直线5、带有静定部分的超静定梁,超静定部分的支座反力影响线的特点是a、在静定部分上是直线,在超静定部分上是曲线b、在静定部分上是曲线,在超静定部分上是直线c、在整个结构上都是直线d、在整个结构上都是曲线6、简支梁c截面弯矩影响线中k点的竖标表示p=1作用在a、k点时产生的k截面的弯矩b、k点时产生的c截面的弯矩c、c点时产生的k截面的弯矩d、c点时产生的c截面的弯矩7、简支梁c截面剪力影响线中k点的竖标表示p=1作用在a、k点时产生的k截面的剪力b、k点时产生的c截面的剪力c、c点时产生的k截面的剪力d、c点时产生的c截面的剪力8、悬臂梁固定端截面的弯矩影响线的最大竖标在a、自由端截面为正值b、固定端截面为负值c、固定端截面为正值d、自由端截面为负值9、简支梁的弯矩影响线是a、一条直线b、三角形c、两条平行线d、抛物线10、外伸梁支座反力影响线形状特征是a、一条直线b、两条直线组成的折线c、两条平行线d、抛物线11、简支梁的反力影响线形状特征是a、一条直线b、三角形c、两条平行线d、抛物线12、外伸梁支座间的截面剪力影响线的形状特征是a、一条直线b、两条直线组成的折线c、两条平行线d、抛物线13、简支梁的剪力影响线的形状特征是a、一条直线b、三角形c、抛物线d、两条平行线14、外伸梁支座间的截面弯矩影响线是a、一条直线b、两条直线组成的折线c、两条平行线d、抛物线15、简支梁在结点荷载作用下,某节间截面k截面剪力影响线的轮廓是a、主梁的虚位移图b、纵梁的虚位移图c、横梁的虚位移图d、两条平行线16、由主从结构的受力特点可知:附属部分的内力影响线在基本部分上a、全为零b、全为正c、全为负d、可正可负17、外伸梁上k截面内力影响线在k截面以里是全为零 b、全为正 c、全为负 d、可正可负18、由主从结构的受力特点可知:附属部分的反力影响线在基本部分上a、全为零b、全为正c、全为负d、可正可负19、结构上某量值的影响线的量纲是d、该量值的量纲/[长度]20、二、多项选择题1、简支梁c截面的剪力影响线上,c左的竖标是a,c右的竖标是b,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a为p=1在c左时产生的c截面剪力b、b为p=1在c右时产生的c截面剪力c、a为p=1在c点时产生的c左截面剪力d、b为p=1在c点时产生的c右截面剪力e、a为p=1在c右时产生的c截面剪力标准答案 ab2、外伸梁伸臂上的截面剪力影响线是a、在该截面以外是一条斜直线b、在该截面以外是一条水平线c、在该截面以里是一条斜直线d、在该截面以里是一条水平线e、在该截面以里是零线标准答案 be3、外伸梁伸臂上的截面弯矩影响线是a、在该截面以外是一条斜直线b、在该截面以外是一条水平线c、在该截面以里是一条斜直线d、在该截面以里是一条水平线e、在该截面以里是零线标准答案 ae4、外伸梁支座反力影响线的特点是a、一条直线b、两条直线组成的折线c、两条平行线d、该支座竖标为1e、其他支座竖标为零标准答案 ade5、外伸梁支座间的截面剪力影响线是a、两条直线组成的折线b、一条直线c、两条平行线d、抛物线e、在支座处竖标为零标准答案 ce5.5、外伸梁支座处截面弯矩影响线的形状特点是a、在该支座处竖标为零b、另支座处竖标为零c、该支座以外是一条直线d、该支座以里是零线e、一条直6、外伸梁支座间的截面弯矩影响线的特点是a、在支座处竖标为零b、抛物线c、两条平行线d、两条直线组成的折线e、一条直线标准答案 ad7、下列哪些影响线在相邻节点之间必为一直线?a、静定桁架b、超静定桁架c、静定梁在节点荷载作用下d、超静定梁在节点荷载作用下e、静定刚架标准答案 abcd8、带有静定部分的超静定梁,静定部分的内力影响线的特点是a、在整个结构上都是曲线b、在整个结构上都是直线c、在静定部分上是直线d、在超静定部分上是零线e、在静定部分上是零线f、在超静定部分上是直线标准答案 cd9、带有静定部分的超静定梁,超静定部分的内力影响线的特点是a、在整个结构上都是曲线b、在整个结构上都是直线c、在静定部分上是直线d、在超静定部分上是曲线e、在静定部分上是曲线f、在超静定部分上是直线标准答案 cd10、绘制影响线的方法有a、静力法b、机动法c、力法d、力位移法e、力矩分配法标准答案 ab11、下列哪些量值的影响线是无量纲的?a、支座反力b、剪力c、弯矩d、轴力e、约束力矩标准答案 abd12、下列哪些量值的影响线是长度量纲?a、支座反力b、剪力c、弯矩d、轴力e、约束力矩标准答案 ce13、简支梁的影响线的特点是a、反力影响线是一条直线b、弯矩影响线是折线c、剪力影响线是平行线d、内力影响线是直线e、反力影响线是曲线标准答案 abc14、简支梁在直接荷载和结点荷载作用下哪些量值的影响线相同?a、左支座反力b、右支座反力c、结点处弯矩d、非结点处弯矩e、非结点处剪力标准答案 abc15、伸臂梁上哪些量值的影响线可由相应简支梁的影响线想伸臂上延伸得到?a、支座反力b、两支座间截面剪力c、两支座间截面弯矩d、伸臂上截面剪力e、伸臂上截面弯矩标准答案 abc三、判断题1、简支梁c截面弯矩影响线中k点的竖标表示p=1作用在k点时产生的k截面的弯矩。
第4章影响线4-1 试用静力法作图中:(a)F yA、M A、M C及F QC的影响线。
(b)斜梁F yA、M C、F QC、F NC的影响线。
图4-1解:(a)如图4-1(a)所示,求F yA、M A、M C及F QC的影响线。
相关说明:A点为坐标原点,单位荷载距离A点为x;F yA向上为正,M A、M C使梁下侧受拉为正,F QC以绕微段隔离体顺时针转动为正。
①F yA的影响线左端为固端约束,F yA承担F P的作用,所以影响线与x无关,作影响线如图4-2(a)所示。
②M A的影响线,与x为线性关系,则作影响线如图4-2(b)所示。
③M C的影响线当荷载作用在C左边时,由固定端承担弯矩,C不受弯矩作用,为0;当荷载作用在C右边时,,则作影响线如图4-2(c)所示。
④F QC的影响线当荷载作用在C左边时,由固定端承担剪力,C点不受剪力作用;当荷载作用在C右边时,,则作影响线如图4-2(d)所示。
图4-2(b)如图4-1(b)所示,求斜梁F yA、M C、F QC及F NC的影响线。
相关说明:A点为坐标原点,单位荷载距离A点水平距离为x;F yA向上为正,M C使梁下侧受拉为正,F QC以绕微段隔离体顺时针转动为正,F NC以受拉为正。
图4-3①F yA的影响线对右端取矩,,解得;作影响线如图4-3(a)所示。
②M C的影响线与简支梁相似,荷载作用在C左边时考虑C右边的结构,计算C点弯矩;当荷载作用在C右边时考虑C左边的结构,计算C点弯矩;作影响线如图4-3(b)所示。
③F QC的影响线当荷载作用在C左边时,取右边计算:;当荷载作用在C右边时,取左边计算得;作影响线如图4-3(c)所示。
④F NC的影响线当荷载作用在C左边时,;当荷载作用在C右边时,;作影响线如图4-3(d)所示。
4-2 试用静力法作图4-4中F RA、F QB、M E、F QE、F RC、F RD、M F、F QF的影响线。
附属部分(AB)各量的影响线与简支梁相同,且在基本部分(BD)无竖距;基本部分(BD)各量的影响线在BD段与伸臂梁BD相同,在AB段为一直线。
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 表示正确,X 表示错误)(本大题分4小题,共11分)1 . (本小题 3分)图示结构中DE 杆的轴力F NDE =F P /3。
( ).2 . (本小题 4分)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只能采用多余约束力作为基本未知量。
( )3 . (本小题 2分)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 )4 . (本小题 2分)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基本结构超静定次数一定比原结构高。
(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本大题分5小题,共21分) 1 (本小题6分)图示结构EI=常数,截面A 右侧的弯矩为:( )A .2/M ;B .M ;C .0; D. )2/(EI M 。
2. (本小题4分)图示桁架下弦承载,下面画出的杆件内力影响线,此杆件是:( ) A.ch; B.ci; C.dj; D.cj.F p /2M2a2a a aa aA F p /2F p /2 F p /2F p F pa a aa F PED3. (本小题 4分)图a 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A. 图b;B. 图c;C. 图d;D.都不对。
( )( a) (b) (c) (d)4. (本小题 4分)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A.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C.所有杆件EI 为常数且相同;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 ) 5. (本小题3分)图示梁A 点的竖向位移为(向下为正):( ) A.F P l 3/(24EI); B. F P l 3/(!6EI); C. 5F P l 3/(96EI); D. 5F P l 3/(48EI).三(本大题 5分)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A l /2l /2EI 2EIF Pa d c eb fgh iklF P =11j llM /4 3M /4M /43M /43M /4M /4M /8 M /2EIEIM四(本大题 9分)图示结构B 支座下沉4 mm ,各杆EI=2.0×105 kN ·m 2,用力法计算并作M 图。
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 表示正确,X 表示错误)(本大题分4小题,共11分)1 . (本小题 3分)图示结构中DE 杆的轴力F NDE =F P /3。
( ).2 . (本小题 4分)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只能采用多余约束力作为基本未知量。
( )3 . (本小题 2分)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 )4 . (本小题 2分)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基本结构超静定次数一定比原结构高。
(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本大题分5小题,共21分) 1 (本小题6分)图示结构EI=常数,截面A 右侧的弯矩为:( )A .2/M ;B .M ;C .0; D. )2/(EI M 。
2. (本小题4分)图示桁架下弦承载,下面画出的杆件内力影响线,此杆件是:( ) A.ch; B.ci; C.dj; D.cj.F p /2M2a2a a aa aA F p /2F p /2 F p /2F p F pa a aa F PED3. (本小题 4分)图a 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A. 图b;B. 图c;C. 图d;D.都不对。
( )( a) (b) (c) (d)4. (本小题 4分)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A.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C.所有杆件EI 为常数且相同;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 ) 5. (本小题3分)图示梁A 点的竖向位移为(向下为正):( ) A.F P l 3/(24EI); B. F P l 3/(!6EI); C. 5F P l 3/(96EI); D. 5F P l 3/(48EI).三(本大题 5分)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A l /2l /2EI 2EIF Pa d c eb fgh iklF P =11j llM /4 3M /4M /43M /43M /4M /4M /8 M /2EIEIM四(本大题 9分)图示结构B 支座下沉4 mm ,各杆EI=2.0×105 kN ·m 2,用力法计算并作M 图。
结构力学练习题及答案(总4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 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 表示正确,X 表示错误)(本大题分4小题,共11分) 1 . (本小题 3分)图示结构中DE 杆的轴力F NDE =F P /3。
( ).2 . (本小题 4分)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只能采用多余约束力作为基本未知量。
( )3 . (本小题 2分)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 )4 . (本小题 2分)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基本结构超静定次数一定比原结构高。
( )二. 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本大题分5小题,共21分) 1 (本小题6分)图示结构EI=常数,截面A 右侧的弯矩为:( )A .2/M ;B .M ;C .0; D. )2/(EI M 。
2. (本小题4分)图示桁架下弦承载,下面画出的杆件内力影响线,此杆件是:( ) A.ch; ; ; .23. (本小题 4分)图a 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A. 图b;B. 图c;C. 图d;D.都不对。
( )( a) (b) (c) (d)4. (本小题 4分)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A.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C.所有杆件EI 为常数且相同;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 ) 5. (本小题3分)图示梁A 点的竖向位移为(向下为正):( )A.F P l 3/(24EI); B. F P l 3/(!6EI); C. 5F P l 3/(96EI); D. 5F P l 3/(48EI).三(本大题 5分)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1F P482四(本大题 9分)图示结构B 支座下沉4 mm ,各杆EI=×105 kN·m 2,用力法计算并作M 图。
五(本大题 11分)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M 图。
5-1 用静力法作图示梁的支杆反力F N1、F N2、F N3及力M K 、F Q K 、F N K 的影响线。
解:取隔离体如图(a)所示∑M A =0F N3 = 52l (x−32l)∑F x =0F N1 =F N2∑F y = 0F N1 = 52 (4−x l )x<3l 时取隔离体如图(e)所示M K = F N3lF Q K =−F N3F N K =0x >3l 时取隔离体如图(f)所示M K = F N3l −1×(x−3l)=−x+l8 2F Q K =1−F N3 = − x5 5lF N K =0由求出的影响系数方程可作出影响线如图所示。
5-2 用静力法作图示梁的F By 、M A 、M K 和F Q K 的影响线。
解:取隔离体如图(a)所示∑F y =0F By =1∑M B =0M A =x x <l/2时, 取隔离体如图(f)所示M K =l/2F Q K =−1x >l/2时, 取隔离体如图(e)所示M K =l −xF Q K =0由影响系数方程可作出影响线如图所示。
5-3 用静力法作图示斜梁的F Ay、F Ax、F By 、M C 、F Q C 和F N C 的影响线。
(1)解:∑M A =0F By = x/l∑F y =0F Ay =1−x/l∑F x =0F Ax =0x<a,取右侧∑M c =0 M C= bx/l∑F r =0 F Q C =−x l cosα∑Fβ=0 F N C = x l sinαx>a,取左侧∑M c =0 M C = a(1−x/l)∑F r =0 F Q C = (1−x l )cosαx ∑Fβ=0 F N C =−(1−l )sinα由影响系数方程可作出影响线如图所示。
5-3(2)解:∑M A =0F By = x l tanαx∑F y = 0F Ay =− l tanα∑F x =0 F Ax =−1x<a,取右侧∑M c =0 M C = b l x tanα∑F r =0 F Q C =−x l sinα∑Fβ= 0 F N C = x l sinα⋅tanαx>a,取左侧∑M c =0 M C = tanα⋅a(1−x/l)∑F r =0 F Q C = sinα−x l sinα∑Fβ= 0 F N C = cosα+ x l tanα⋅sinα由影响系数方程可作出影响线如图所示。
第11章影响线及其应用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影响线?影响线上任一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各代表什么意义?答:(1)影响线是指当一个指向不变的单位集中荷载(通常是竖直向下的)沿结构移动时,表示某一指定量值变化规律的图形。
(2)横坐标代表单位集中荷载F=1的位置;纵坐标代表研究的一个反力或某一截面的某一项内力的量值。
2.用静力法作某内力影响线与在固定荷载作用下求该内力有何异同?答:用静力法作某内力影响线与在固定荷载作用下求该内力的异同点分别为:(1)相同点两者所用方法完全相同,即都是取隔离体由平衡条件来求该反力或内力。
(2)不同点用静力法作某内力影响线时,作用的荷载是一个移动的单位荷载,因而所求得的该反力或内力是荷载位置x的函数,即影响线方程;而在固定荷载作用下求该内力时,所求的就是某处的内力值。
3.在什么情况下影响线方程必须分段列出?答:当荷载作用在结构的不同部分上所求量值的影响线方程不同时,应将它们分段写出,并在作图时注意各方程的适用范围。
4.为什么静定结构内力、反力的影响线一定是由直线组成的图形?答:因为对于静定结构,其内力和反力影响线方程都是x的一次函数,故静定结构的反力和内力影响线都是由直线所组成的。
5.何谓间接荷载?如何做间接荷载下的影响线?答:(1)间接荷载是指对主梁来说,直接作用在其上面纵梁上的荷载。
(2)绘制间接荷载作用下影响线的步骤:①作出直接荷载作用下所求量值的影响线;②取各结点处的竖标,并将其顶点在每一纵梁范围内连以直线。
6.机动法作影响线的原理是什么?其中δP代表什么意义?答:(1)机动法作影响线的理论依据是虚位移原理,即刚体体系在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在任何微小的虚位移中,力系所作的虚功总和为零。
(2)δP则为荷载F=1的作用点沿其方向的位移,由于F=1是移动的,因而δP就是荷载所沿着移动的各点的竖向虚位移图。
7.某截面的剪力影响线在该截面处是否一定有突变?突变处左右两竖标各代表什么意义?突变处两侧的线段为何必定平行?答:(1)截面的剪力影响线在该截面处一定有突变。
《结构力学习题集》3-影响线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0第三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一、是非题1、图示结构M C 影响线已作出如图所示,其中竖标E y 表示P = 1在E 时,C 截面的弯矩值。
M C 影 响 线y E(a )2、图 示 结 构 支 座 反 力 V A 影 响 线 形 状 为 下 图 所 示 。
3、用 机 动 法 作 得 图 a 所 示 结 构 左B Q 影 响 线 如 图 b 。
( )ab( )B( 左 )Q B )4、图所示梁在给定移动荷载作用下,支座B 反力最大值为110 kN 。
12mAB6m60kN C5、影响线是用于解决活载作用下结构的计算问题,不能用于恒载作用的计算。
6、任何静定结构的支座反力、内力的影响线,均由一段或数段直线所组成。
二、选择题1、 据 影 响 线 的 定 义 ,图 示 悬 臂 梁 C 截 面 的 弯 矩 影 响 线 在 C 点 的 纵 标 为 :A . 0 ;B . -3m ;C . -2 m ;D . -1 m 。
2m3m2、图示结构,M A影响线(下侧受拉为正)D 处的纵标为:A . 0 ; B . l;C . - l ;D . -2.236l/2 。
l l2 2 l/23、图示结构在移动荷载(不能调头)作用下,截面C产生最大弯矩的荷载位置为:A . P1在 C 点;B . P2在 C 点;C . P1和P2合力在 C 点;D . P1及P2的中点在 C 点。
1m4mP2= 28kNm4、已知图示梁在 P = 5kN 作用下的弯矩图,则当P = 1 的移动荷载位于 C点时K截面的弯矩影响线纵标为:A. 1m ;B. -1m ;C. 5m ;D. -5m 。
l l1055图M(kN.m)5、影响线的基线应当与:A . 梁轴线平行;B . 梁轴线垂直;C . 单位力的作用线垂直;D . 单位力的作用线平行。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1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26、一般在绘制影响线时,所用的荷载是一个:A . 集中力;B . 集中力偶;C . 指向不变的单位移动集中力;D . 单位力偶。
习题及参考答案【习题2】【习题3】【习题4】【习题5】【习题6】【习题8】【习题9】【习题10】【习题11】【习题12】【习题13】【习题14】【参考答案】习题22-1~2-14试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如果是具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则应指出多余联系的数目。
题2-1图题2-2图题2-3图题2-4图题2-5图题2-6图题2-7图题2-8图题2-9图题2-10图题2-11图题2-12图 题2-13图 题2-14图习题33-1 试作图示多跨静定梁的M 及Q 图。
(b)(a)20kN10kN40kN20kN/m40kN题3-1图3-2 试不计算反力而绘出梁的M 图。
(b)5kN/m40kN(a)题3-2图习题44-1 作图示刚架的M 、Q 、N 图。
(c)(b)(a)20kN /m2kN /m题4-1图4-2 作图示刚架的M 图。
P(e)(d)(a)(b)(c)20k N /m4kN题4-2图4-3 作图示三铰刚架的M 图。
(b)(a)题4-3图4-4 作图示刚架的M 图。
(a)题4-4图4-5 已知结构的M 图,试绘出荷载。
(b)(a)题4-5图4-6 检查下列刚架的M 图,并予以改正。
(e)(g)(h)P(d)(c)(a)(b)(f)题4-6图习题55-1 图示抛物线三铰拱轴线方程x x l l fy )(42-=,试求D 截面的内力。
题5-1图5-2 带拉杆拱,拱轴线方程x x l lfy )(42-=,求截面K 的弯矩。
C题5-2图 题5-3图5-3 试求图示带拉杆的半圆三铰拱截面K 的内力。
习题66-1 判定图示桁架中的零杆。
(c)(b)题6-1图6-2 用结点法计算图示桁架中各杆内力。
(b)题6-2 图6-3 用截面法计算图示桁架中指定各杆的内力。
(b)题6-3图6-4 试求图示组合结构中各链杆的轴力并作受弯杆件的M 、Q 图。
(a)题6-4图6-5 用适宜方法求桁架中指定杆内力。
(c)(b)(a)P题6-6图习题88-1 试作图示悬臂梁的反力V B 、M B 及内力Q C 、M C 的影响线。
第4章影响线一、选择题1.超静定结构影响线的外形为()。
A.一定为曲线B.一定为折线C.可能为曲线,也可能为直线D.一定为直线【答案】C2.图4-1所示为截面剪力的影响线,求在图示荷载作用下剪力的大小()。
A.3/8(kN)B.7/8(kN)C.-3/8(kN)D.-7/8(kN)图4-1【答案】A【解析】当荷载为均布荷载时,利用影响线求量值就是均布荷载的集度乘以它所对应的影响线的面积(带正负号):。
二、填空题1.已知某量值S的影响线如图4-2(a),在给定的移动荷载(F P1=8kN,F P2=1kN,F P3=2kN)作用下,其最不利荷载位置为图___。
(填b、c、d或e)图4-2【答案】c【解析】最不利荷载位置即使荷载达到最大值时的位置。
S值为各荷载与影响线标值乘积之和,比较5个荷载布置,要使S最大,则8kN应处于顶端,即c图满足。
2.图4-3所示梁在移动荷载作用下,使M C达到最大的荷载位置是移动荷载中的___kN的力在___截面处。
A BC8m8m2m图4-3【答案】80;C【解析】在一组集中荷载作用下,要使其达到最值,必有一荷载在其影响线的最大值处(即C点),而且该荷载一般为其中的最大值即80kN。
3.图4-4所示结构在给定移动荷载作用下,截面A弯矩最大值为___。
图4-4【答案】72 Pa【解析】(1)设截面A弯矩以上部受拉为正,令一单位荷截在BD上移动。
(2)静力法。
作其M A的影响线(图4-5(a))。
图4-5(3)易知图示荷载中右边集中力作用在C点时M A达到最大值(图4-5(b))。
4.图4-6所示结构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支座A右侧截面的剪力为___。
图4-6【答案】7qa/6【解析】利用影响线来求截面内力,先作出P=1直接作用在主梁上时支座A右侧截面的剪力Q A右的影响线,如图4-7所示。
图4-7然后作出间接荷载作用下Q A右的影响线,节点处用直线连接即可,如图4-8所示。
1.图示排架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杆的轴力为:( )P / 2;B P ;C 0 ;D -P 。
2.图示结构影响线如图所示,则影响线上纵标表示1作用在( ) 点时,A 截面的弯矩 点时,B 截面的弯矩 点时,A 截面的弯矩 点时,B 截面的弯矩3.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基本部分是( )A 部分B 部分C 部分D 部分ABCDE4.悬臂s 梁两种状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图乘结果是( )AEIl F P 33BEIl F P 323CEI l F P 322DEIl F P 34F PlEIF P l l5.图5所示对称结构的等代结构为( )q q 图5q A q B q qC D1.图示体系为( )A. 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B. 几何不变有多余约束C. 几何常变D. 几何瞬变2. 图a 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 )A.图b;B. 图c;C. 图d;D.都不对。
( a) (b) (c) (d)3连续梁和M 图如图所示,则支座B 的竖向反力是( )A. 1.21(↑)B. 5.07(↑)C. 11.07(↓)D.17.07(↑)l34 434 34 482M4.图示梁A点的竖向位移为(向下为正):( ) A.3(24); B. 3(16); C. 53(96); D. 53(48).5.图示结构:()A. 段有内力;B. 段无内力;C. 段无内力;D. 全梁无内力。
qq q图5q A q B q qC D4.图示简支梁B 截面的弯矩为( )。
A.48(下侧受拉) B.48(上侧受拉) C.72(下侧受拉) D.72(上侧受拉) 5.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
A.几何不变,无多余联系; B.几何不变,有多余联系;C.瞬变;D.常变。
1.图中链杆1和2的交点O 可视为虚铰。
( )12O2.图示桁架α杆内力是零。
( )3.图示对称桁架中杆1 至8 的轴力等于零。
( )4.图示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形状是正确的。
( )1.图示结构,影响线(下侧受拉为正)D处纵标是l。
影响线及其应用
一、判断题:
1、图示结构M C 影响线已作出如图(a )所示,其中竖标E y 表示P = 1在E 时,C 截面的弯矩值。
M C 影 响 线
y E
(a )
12m
A
B
6m
60kN C
(b )
2、图(b )所示梁在给定移动荷载作用下,支座B 反力最大值为110 kN 。
二、作图、计算题:
3、作图示梁中R A 、M E 的影响线。
2a
a a A
B
C
D
E
a
4、单位荷载在梁DE 上移动,作梁AB 中R B 、M C 的影响线。
a
a
2a
5、作图示结构R B 、Q B 右影响线。
4m
4m
2m
2m
6、作图示梁的M K 、Q E 影响线。
a
a
a
a a
a
a
a
K
E F 2
7、单位荷载在刚架的横梁上移动,作M A 的影响线(右侧受拉为正)。
8、图示结构P = 1在DG 上移动,作M C 和Q C 右的影响线。
4m
9、作图示结构的M B 影响线。
4m 2m
10、作图示结构:(1)当P = 1在AB 上移动时,
M A 影响线;(2)当P = 1在BD 上移动时,M
A 影响线。
l l
11、作图示结构的M C 、Q F 影响线。
设M C 以左侧受拉为正。
l /2
l /2
l /2
l /2
12、单位荷载在桁架上弦移动,求N a 的影响线。
d d d
13、单位荷载在桁架上弦移动,求N a 的影响线。
d
d
d
14、作图示桁架的V 3影响线。
a a
a
a
15、单位荷载在DE 上移动,求主梁R A 、M C 、Q C 的影响线。
2m
2m
2m
11
1
1
16、作图示结构Q C 右的影响线。
l
l
l
l
l
l
l
17、作出图示梁M A 的影响线,并利用影响线求出给定荷载下的M A 值。
2m
2m
1m
18、P = 1沿AB 及CD 移动。
作图示结构M A 的影响线,并利用影响线求给定荷载作用下M A 的值。
2m
2m
4m
40kN/m
A
19、作图示梁的Q C 的影响线,并利用影响线求给定荷载作用下Q C 的值。
100kN
20、图示静定梁上有移动荷载组作用,荷载次序不变,利用影响线求出支座反力R B 的最大值。
6m 4m
21、绘出图示结构支座反力R B 的影响线,并求图示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值。
(要考虑荷载掉头)
1kN
1m
2m 4m
2m
4m
影响线及其应用(参考答案)
1、(O )
2、(O )
7、
l l/2
M A 影 响 线
8、(1)M C 影 响 线
(2)Q C 右 影 响 线
D
E
F
2
3
G
D
E
F
2
3G
1//4
9、M B 影 响 线
10、M A 影 响 线(设 侧 受 位 为 正 )
A B D
E
4m
A B
C
D
11、
12、
影 响 线
影 响 线
Q F 左 M
C 1
l
1
13、N x
d
a =
-1
14、V 3影 响 线
A
C
16、
Q C 右
影 响 线
17、M A 影 响 线
E
G
H
F
1/2+
1m
2m
M A =0
18、
M A M A 影 响 线
= - 520kN m
4m
19、
1
1
D
E F
G
Q
C
影 响 线
C 1
+
A
Q C = 70kN
20、R B 影 响 线
23
1
12
kN 72 max =B R 。
21、R B 影 响 线
+
A"B D
C
1
5/4
3/2
3/4
3
KN R B 625.8ma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