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上运动神经元 1.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的大锥体细胞及 下行轴突形成的锥体束。 2.锥体束:皮质脊髓束、皮质脑干束。 3.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侧束(交叉)、 皮质脊髓前束(不交叉)。 4 .受损产生中枢性(痉挛性)瘫痪。
锥体细胞 皮质脊髓束 内囊后肢 中脑脚底 脑桥基底部 延髓锥体 锥体交叉 皮质脊髓侧、前束 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前根、脊神经
大脑半球(himiglobe)各部位损害的 临床特点
顶叶(parietal 1.解剖结构:
lobe) —解剖及生理功能
2.主要功能:
皮质感觉区(中央后回、顶上小叶) 运用中枢 视觉语言中枢(阅读中枢)
大脑半球(himiglobe)各部位损害的 临床特点
顶叶(parietal
lobe)—病损表现
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④脊髓半切综合症(Brown-Sequard Sydrome)传导束型 病变平面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及深感觉丧失,对侧痛、温觉横贯性脊髓病变(传导束型) 病变平面以下全部感觉丧失,同时有 运动、大小便功能障碍。
感觉障碍定位(图片)
定位诊断-痉挛性瘫痪
脊髓横贯性损害
受损平面以下两侧肢体瘫,完全性感觉障碍, 括约肌功能障碍。 1.颈膨大以上--四肢痉挛性瘫痪; 2.颈膨大--双上肢弛缓性瘫痪、双下肢痉挛性 瘫痪; 3.胸髓--双下肢痉挛性截瘫; 4.腰膨大--双下肢弛缓性截瘫
定位诊断-弛缓性瘫痪
前角细胞 ⊙节段性弛缓性瘫。 ⊙无感觉障碍。
运动系统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锥体外系统: 1. 主要指纹状体系统,包括纹状体、红核、黑质、 丘脑底核。 2.大脑皮质 新纹状体 苍白球
丘脑底核 黑质 红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