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清单_工程力学系
- 格式:xls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2
工程力学专业主要学什么(附课程目录)
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不少人对工程力学专业比较感兴趣,那么,工程力学专业是个什么样的专业呢?工程力学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设置如何?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工程力学专业课程目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全面了解工程力学专业。
工程力学专业主要学什么?
▶工程力学专业课程目录:塑性力学、实验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理论力学、计算力学、结构力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程序设计、材料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弹性力学
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大家掌握工程力学专业的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通过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可以拓宽知识视野,进而提升工程力学专业方面的专长与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工程力学专业简介
工程力学涉及众多的力学学科分支与广泛的工程技术领域,是一门理论性较强、与工程技术联系极为密切的技术基础学科,工程力学的定理、定律和结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中,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
其最基础的部分包括"静力学' 和"材料力学' 。
工程力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本专业本科毕业生可到土木水利、机械控制、微电子技术、能源交通、航空航天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应用等工作;由于具备较为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也可到有关的高新技术领域工作(如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型材料等),还可从事教学工作。
工程力学专业代码是多少?
专业代码:80102
专业类别:力学类
门类:工学。
工程力学本科所学的课程工程力学是工程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研究物体的静力学和动力学性质,是工程设计与分析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从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介绍工程力学本科所学的课程内容。
一、静力学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的力学性质的学科。
在静力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几个重要的概念和原理。
1.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静力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我们学习了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等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力的关系问题。
2.支持反力:在静力学中,我们学习了支持反力的概念。
支持反力是物体在支撑点的反作用力,能够保持物体的平衡。
通过学习静力学,我们能够准确计算支持反力的大小和方向,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
3.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之间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阻碍力。
在静力学中,我们学习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物体在斜面上的平衡问题。
二、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的力学学科。
在动力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几个重要的概念和原理。
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
我们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能够分析和解决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
2.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量度。
在动力学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计算物体的加速度,以及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这对于工程设计中的运动学分析非常重要。
3.动量和动量守恒: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量度。
在动力学中,我们学习了动量的概念、动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是工程设计中碰撞分析的重要原理。
工程力学本科所学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通过学习静力学,我们能够分析和解决物体平衡状态下的力的关系问题;通过学习动力学,我们能够分析和解决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
这些知识对于工程设计与分析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我们日后的工程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工程力学课程设置方案一、课程背景工程力学是从事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检验和研究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它主要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弹性力学三个方面。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力学性能,而弹性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等力学性能。
在大学阶段,学生们主要学习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他们今后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因此,设计一门合理有效的工程力学课程对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工程力学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2. 培养学生的工程力学实际应用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设置1.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2. 课程类型:必修课3. 学时安排:64学时4. 学分安排:3学分5. 开课对象:本科工程类专业学生四、课程内容1. 静力学(1)力的基本概念(2)力的作用线、力的共点和力的共线(3)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4)力的矢量和力的分解(5)平行力系统(6)力偶(7)空间力系(8)曲杆的静力学分析(9)内力和剪力图2. 动力学(1)质点的运动学(2)牛顿运动定律(3)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4)功和动能(5)功和动能定理(6)角动量定理(7)运动定律的应用3. 弹性力学(1)应力和应变(2)轴向受拉应力(3)轴向受压应力(4)横截面受拉应力(5)平面受拉应力(6)剪切应力(7)弹性力学方程(8)弹性体的应力状态(9)非均匀和复合材料的弹性力学五、课程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老师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对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所了解,建立起自己的理论框架。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对实际工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3. 计算实践通过计算实践,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工程力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并得出结论。
4. 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能够将工程力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培养他们的工程实际应用能力。
工程力学专业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专业培养方案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活动、学术研究和项目实践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在工程力学领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能力。
一、课程设置:
1. 基础课程: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力学等。
2. 专业核心课程: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振动与波动、流体力学等。
3. 专业选修课程:结构力学、热力学、控制理论等。
二、实践活动:
1. 实验实践:进行力学相关实验,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2. 实习实训:参与工程力学相关项目的实习和实训,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科竞赛:参加力学竞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学术研究:
1. 科研基础训练:学习科研方法和文献检索技巧,培养科研意识。
2. 学术论文写作: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提高学术写作和表达能力。
3. 学术交流会议:参加学术交流会议,与同行学者交流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
四、项目实践:
1. 工程项目实践:参与工程力学相关的实际项目,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创新设计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工程力学创新设计项目,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社会实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工程力学的应用领域和社会需求。
通过以上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的培养方案,工程力学专业的学生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工程领域中独立开展力学分析和设计工作,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课程代码:210305课程名称:工程力学/Engineering Mechanics学时/学分:96 / 6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数》适用专业:机械设备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汽车应用技术、金属材料工程开课院系:基础教学学院工程力学教学部开课院系:基础教学学院工程力学教学部教材:《工程力学教程》西南交大应用力学与工程系编 2004 年 7 月参考教材:《理论力学》第六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力教研室高教社 2002 年 8 月教材:主要参考书:《材料力学》单辉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4 月第二版《材料力学》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第四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工程力学》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这两门课的主要部分内容,是机电、材料、汽车等工科大学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工程制图等课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简单工程对象正确建立力学模型的能力,对这些力学模型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包括瞬时与过程)分析和计算的能力;同时对构件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等问题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能力。
能利用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判断分析结果正确与否的能力。
并为后续课程学习、以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力学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理论力学内容部分和基本要求:(一)静力学:力的概念;约束及约束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各种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摩擦和物体的重心。
(二)运动学:描述点的运动方程、在其基础上求点速度和加速度;刚体的平动与定轴转动方程的建立、如何求其速度和加速度;重点讲授点的复合运动和刚体的平面运动。
(三)动力学: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动力学普遍定理应用,惯性力的概念及达朗伯原理。
学完理论力学后,应完整地理解基本内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达到下列要求:1、具有从简单实际问题中提出理论力学问题的初步能力。
2、能选取分离体并正确画出受力图。
3、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的简化;能熟练运用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简单物系的平衡问题(包括考虑有摩擦力的情况)。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程力学英文名称:Engineering Mechanics课程编码:x4041351学时数:32其中实践学时数:0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2.0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一、课程简介工程力学既是各门后续力学课程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具有完整体系并继续发展着的独立学科,而且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静力学和材料力学。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条件,主要包括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等效替换(或简化)、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材料力学研究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主要包括应力、应变、变形等基本概念,杆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校核所必要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方法等。
二、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工程力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掌握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处理工程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四、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静力学部分:(一)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受力图了解力和刚体的概念,掌握静力学公理;熟练进行物体的受力分析,画受力图。
重点:物体的受力分析;难点:画受力图。
(二)平面汇交力系了解工程中的平面汇交力系,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方程,平面汇交力系合成。
重点和难点:列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方程。
(三)力矩平面力偶系理解力对点之矩、力偶对力偶矩,平面力偶的合成与平衡问题;掌握力偶的等效。
重点:平面力偶的合成与平衡问题;难点:列平衡方程。
(四)平面一般力系了解工程中的一般力系问题;理解力线平移定理,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主矢和主矩,掌握利用平衡方程进行计算的方法。
重点:列平衡方程;难点:物体系平衡问题。
(五)空间力系了解工程中的空间力系问题;理解力在空间坐标轴上的投影,力对轴之矩;掌握列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未知的约束反力方法。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1. 课程简介工程力学是工程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物体在静力学和动力学条件下力学行为的基本认识和分析能力,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本科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力学基础知识和解决工程力学问题的方法。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如下:1.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2.理解刚体力学和变形体力学的基本理论;3.能够应用数学工具和力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工程力学问题;4.培养工程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3. 课程设置3.1 静力学•静力学基础•力的合成与分解•刚体平衡•悬链线与曲线静力学•平面结构的静力学分析3.2 动力学•动力学基础•质点动力学•刚体动力学•力学中的能量原理•平面运动分析3.3 变形体力学•变形体力学基础•应力与应变•弹性力学•弯曲与扭转•杆件与梁的变形3.4 工程应用•航空航天工程中的工程力学应用•土木工程中的工程力学应用•机械工程中的工程力学应用•电子与电气工程中的工程力学应用4.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和课外讨论等。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报告、作业和期末考试等。
其中,平时成绩占30%,实验报告占20%,作业占20%,期末考试占30%。
6. 参考教材•《工程力学导论》•《工程力学基础》•《工程力学教程》•《工程力学实验指导》7. 学术参考•沈建章,杨勇,梅立华。
静力学与动力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林轶群,刘安国。
工程力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以上为工程力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简要介绍,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力学基础知识和解决工程力学问题的能力,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培养工程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