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阶段特征
- 格式:pptx
- 大小:338.98 KB
- 文档页数:13
世界现代史:20世纪以来世界文明的演进【阶段特征】一、时限与含义:⒈时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今。
⒉含义: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3、总特征:从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世界进入现代史。
该时期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现代化模式并进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世界朝着整体化大步迈进的历史时期。
从宏观上来看,世界现代史是以纵向和横向发展为经纬主线,构成了世界现代化体系。
纵向是指现代化的发展,横向发展是整体世界的发展。
20世纪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成果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产生与发展,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成果之二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经历重大改革后获得了新的发展。
两种现代化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有力地推动世界现代化向纵深拓展。
表现在:(1)经济:两种现代化模式并进,资本、商品、技术、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日益频繁,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增多(2)政治: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到60年代末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向多极化趋势的走向,整体世界中的国际关系出现民主化的趋势。
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发展主流。
(3)思文:多元化、理性化、民族化并存的多元一体的世界文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二、各时期特征:1、一战结束—20年代:⑴国际格局调整变化——欧洲中心地位动摇。
⑵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波折——恢复、高速发展、危机(1919—1922:动荡与革命时期;1923—1929:稳定与繁荣时期;1929—1939:危机与战争时期)2、30年代:⑴国际格局稳中有变——德国崛起,冲破凡尔赛体系⑵新的矛盾产生——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力量间矛盾成为新的主要矛盾。
3、40年代—50年代:⑴国际格局变动——雅尔塔体系形成(两极格局、美苏争霸)⑵社会主义力量发展——社会主义阵营形成4、60年代—70年代:⑴社会改革向前推进——东西欧国家改革⑵经济格局新趋势——经济力量多极化、一体化5、80年代—90年代:⑴国际格局新变化——两极向多极⑵社会主义事业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⑶世界经济两大趋势进一步发展——全球化、区域化第一阶段两种现代化模式的并进(1917——1945)(两种不同文明的创新与发展)【时间】1917-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总体特征】资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从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的尝试【阶段特征】1、政治: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形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存和竞争的局面;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法西斯力量壮大并走向战争,美、苏、中等国成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2、经济: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经济体系和运行机制。
世界近现代史阶段特征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特征:人类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一)经济上:1、商品经济发展,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和西北欧出现,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
2、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
“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等所有这些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标志世界市场雏形形成。
3、西欧国家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建立了殖民地,并与世界各地更多的地方建立了直接的贸易联系。
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世界市场伴随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不断拓展。
(二)政治上:1、封建专制仍占统治地位,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此起彼伏,反罗马天主教会,宗教改革,建立适合资产阶级思想的新教。
2、外交方面:早期殖民国家海外殖民活动(海外抢劫、奴隶贸易),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3、社会主要矛盾:资产阶级、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三)思想文化、科技上:文艺复兴运动:1、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3、促进了近代欧洲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至19世纪初)特征:资本主义产生并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一)经济上:1、新航路开辟和西欧殖民扩张过程,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2、资本主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期。
3、随着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市场需求的扩大,在英国的冶金、采煤等其他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18世纪中期开始,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
(二)政治上:走向民主化。
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使英、美、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2、17世纪初开始,英、法、荷等欧洲国家加紧殖民扩张,并开始了殖民争霸战争,至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3、英国和欧洲封建国家干涉法国革命、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和维也纳体系(三)思想文化、科技上:走向理性化、科学化。
世界现代史阶段特征1.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1914——1945)政治上:另种不同社会制度处于武装对峙与竞争共处状态,一方面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宣告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并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也不断完善其政治体制,经历了由相对稳定到危机动荡的社会交替。
经济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经济体系和运行机制,一方面十月革命后,苏联经历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探索,并在30年代形成了斯大林经济模式;另一方面,面对30年代经济危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运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方式摆脱了危机,并开创了资本主义新的经济运行机制。
文化上: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出现推动了物理学和人类思想的巨大革命,为现代科技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由于战争及工业化给人们所带来的普遍的精神危机,推动了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取代现实主义成为主流学派。
2. 两级格局下的世界(1945——1991)政治上:一方面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在竞争对峙中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后初期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特征的两极格局,并在70年代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
经济上:一方面苏联为纠正斯大林体制的弊端,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再到戈尔巴乔夫不断对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但多有失误;另一方面战后资本主义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第三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表明战后世界市场和经济全球化日益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文化上:以现代信息技术、原子能及航天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推动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二战以来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流派更加色彩纷呈,影视艺术日新月异。
3. 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1991—— )政治上: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多极化格局不断加强,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经济上: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主流。
(简化版)全球现代史阶段特征全球现代史阶段特征(简化版)一、工业革命(18世纪末-19世纪初)1. 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机械化生产取代手工业生产,大规模工厂的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
2. 科技:蒸汽机、纺织机械等机械化生产工具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科学方法的确立。
3. 社会:城市化加速,农民成为城市工人,社会分工明确,阶级差距加大,贫富分化明显。
二、帝国主义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1. 政治:殖民地体系的建立,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统治者追求殖民地资源的控制。
2. 经济:殖民地资源的开发和剥削,商品经济全球化,贸易关系密切,资本主义国家对非洲、亚洲和美洲的殖民地形成控制。
3. 文化:欧洲文化通过殖民地传播,原住民文化受到冲击和改变,混合文化产生。
三、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1. 政治:两次世界大战重塑了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帝国主义势力削弱,多个新国家的建立。
2. 经济:战争推动了科技进步和工业生产,军需工业得到发展,国际贸易受阻,经济恢复困难。
3. 社会:战争带来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流离失所,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妇女地位提升。
四、冷战与全球化(1945年-1991年)1. 政治:冷战时期,世界分为东西两个阵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核武器威胁国际和平。
2. 经济:全球贸易和经济关系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出现和扩张,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蔓延。
3. 科技:科技革命带来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出现促成了全球信息共享与交流。
五、当代全球化时代(1991年至今)1. 政治:冷战结束后,全球多极化趋势明显,国际合作与跨国组织的作用日益增强,国家间的利益纠葛加剧。
2. 经济:全球化加速,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和依存,跨国公司跨国经营,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3. 环境:全球资源消耗加剧,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灾难的出现。
世界现代史阶段特征及知识整合现代史是指从欧洲文艺复兴开始直至现今的历史阶段。
在这个时期,社会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和进步。
以下是世界现代史的阶段特征及知识整合:1.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15世纪)文艺复兴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强调人类的本质和自由创造力。
大航海时代开始于15世纪,随着欧洲国家(尤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探险,世界开始变得更加互连和互相了解。
这一时期的特征包括:个人主义的崛起、人文主义的推动、学术和科学的进步、殖民主义的出现以及文化传播的扩展。
2.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18世纪)工业革命是现代史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它从18世纪末开始,标志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这一时期的特征包括:机器的广泛应用、工厂制度的建立、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城市化的加速、经济的资本主义化、市场经济的发展、阶级矛盾的加剧以及社会和政治的需求。
3.欧洲的政治变革和民族主义的兴起(19世纪)19世纪是欧洲政治变革的时期,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引发了一个新的秩序。
此时期的特征包括:民族主义的兴起、共和制度的建立、工人运动和工会的兴起、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妇女争取平等权利运动的兴起。
4.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战期间的全球冲突(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战是两次全球性的冲突,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帝国主义体系瓦解,新的国家诞生,列强之间的地位发生了转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殖民地独立运动,以及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的崛起。
这一时期的特征包括:全球冲突的加剧、民主主义和法治的发展、国际组织的建立、科技进步对战争的影响、人权和种族平等运动的兴起。
5.冷战与后冷战时期(20世纪末至今)冷战时期是指1945年至1991年之间的紧张局势和对抗,主要由美国和苏联领导的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引发。
冷战结束后,全球发生了许多变化,包括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变革。
这一时期的特征包括:全球化的加速、科技的迅速发展、经济体系的转型、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的重要性。
西方文明的源头【阶段特征】政治:古希腊民主政治机构为人类提供了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给后世以借鉴,成为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而在古代罗马政治制度中,罗马法则独树一帜,构成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现代西方法制制度的法律基础。
文化:古代雅典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早期人文思想家。
他们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主张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
他们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成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向工业文明迈进(公元 14 世纪——16 世纪末)【阶段特征】经济: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者在亚非美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打破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人类历史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
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迅速发展。
政治:14、15 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逐渐引起重大的历史变革。
第二阶段开启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公元 17 世纪——18 世纪末)【阶段特征】思想: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同时,也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
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新兴的美国开创了政治新体制,法国大革命摧毁了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
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开启了大门。
政治:17、18 世纪,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得相应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开展了反对封建专制(殖民)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政治革命。
首先,英国爆发了反对专制王权的政治革命,为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第三阶段工业文明时代的确立与扩展(18 世纪末——19 世纪中后期)【阶段特征】经济:18 世纪下半叶,英国市场的扩大促进了技术的革新,引发了工业革命。
18 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向西欧和美洲的一些国家扩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
世界现代史阶段特征概要1.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欧洲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
这一运动强调个人发展、知识普及和对人的尊重,带来了欧洲思想、文化和艺术领域的革新。
同时,启蒙运动也在18世纪中叶出现,倡导理性思维和科学方法,对社会和政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2.工业革命:18世纪末和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格局。
蒸汽动力的发明和机械制造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带来了大规模的生产和交通革命。
这一革命使得欧洲成为工业和经济中心,加速了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进程。
4.殖民帝国和反殖民主义:19世纪至20世纪初,欧洲列强的殖民帝国达到了顶峰。
他们通过控制和开发殖民地的资源,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然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针对殖民统治的反殖民主义运动也日益强大,最终导致殖民主义的衰落。
5.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些战争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破坏。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试图通过建立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来维护和平与安全。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分为了两个超级大国阵营,展开了长时间的冷战。
6.文化多样性和全球化:20世纪后半叶,全球化的进程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交流。
这导致了文化多样性的增加和全球娱乐产业的兴起。
然而,也有人对全球化持有批评,认为它导致了文化侵蚀和经济不平等。
综上所述,世界现代史的特征包括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科技进步、反殖民主义、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文化多样性和全球化,以及信息时代和数字革命等。
这些特征塑造了现代社会和国际秩序,对我们理解当代世界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至关重要。
世界现代史
从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世界进入现代史时期。
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竞争共处,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世界现代史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阶段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时期
【时间】1917-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总体特征: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
【具体特征及史实】
第二阶段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945年----今):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
【时间】1945-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年,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冷战共处和激烈竞争的和平共处时期,也是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时期;
同时也是民族解放运动纵深发展-----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时期;还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发展及对全球影响深化扩展时期。
【总体特征】两极格局、冷战争霸;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
【具体特征及史实】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