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结构图
- 格式:docx
- 大小:265.98 KB
- 文档页数:8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框架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框架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智者学派l.产生背景(l)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探索主题:人和人类社会。
关注对象:关注人们之间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3.思想主张(l)强调人的价值,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3)在社会道德方面,主张个人应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二、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l.苏格拉底(l)主张①关注人的伦理道德,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重建道德价值观。
②重视教育,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2)地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柏拉图(l)思想主张①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
②在《理想国》里根据智慧品德把人分为几等,各尽其责。
(2)地位: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亚里士多德(l)思想主张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②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2)地位: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背景:(1)经济上: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市民队伍壮大。
(2)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强化与异化,国内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3)思想上“统治者采取文化高压政策;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
2、明朝中后期: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原因:出生于伊斯兰商人家庭,自幼受传统思想束缚少:深受心学影响;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
(2)代表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3)思想主张: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道理”的主张,挑战“天理”学说。
②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强调人的`个性。
③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④在诗文写作方面,主张“真心”,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
(4)评价: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构造导图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系统构造框架图第十四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官方哲学
第十五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及其发展
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构造导图
复苏
第十六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十七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就.
第十八单元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十九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构造导图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建国以来的重
——袁隆平与杂
交水稻
现代大科技成就
中国—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的科——“百花齐放,技教百花怒放”育与
文学
艺术—现代教育
的发展—“双百”目标的提出——波折的年月—文艺的春季
—人民教育的奠定——混乱中的教育—教育的中兴
7 / 7
内容总结(1)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构造导图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系统构造框架图
第十四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官方哲学
第十五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及其发展。
⾼中历史必修三各章框架图汇总历史必修三知识结构重点:“百家争鸣”局⾯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孟⼦、荀⼦、⽼⼦和韩⾮⼦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重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
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重点意⼤利的⽂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
难点⽂艺复兴的实质、认识⽂艺复兴和宗教改⾰时期的⼈⽂主义。
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第六单元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1.罗斯福新政(1933—1939年)(1)背景:世界经济⼤危机下胡佛的⾃由放任政策使美国经济病⼊膏肓。
资本主义制度⾯临崩溃的边缘。
(2)特点:国家全⾯⼲预经济。
(新政的“新”之处)(3)过程:两个阶段及阶段成果第⼀阶段:1933年3⽉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直接稳定⼈⼼,摆脱危机;第⼆阶段: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4)主要措施:整顿银⾏、恢复⼯业⽣产(中⼼措施)——《全国⼯业复兴法》)、调节农业⽣产——《农业调整法》、举办救济和公共⼯程(作⽤: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恢复⽣,稳定社会秩序。
)、保护劳⼯权利、建⽴社会保障体系。
(5)实质:资本主义⽣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影响:①在⼀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产⼒的发展。
②缓和了社会⽭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从深远影响看,开创了国家⼲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
(7)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6.了解⼆战后美国经济发展:(1)⼆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表现: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20世纪50-70年代初,⾼速发展的黄⾦时代;20世纪70年代滞胀;20世纪80年代⾛出衰退;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时代。
(2)90年代新经济:克林顿的政策“宏观调控、微观⾃主”,其宗旨是既反对完全的⾃由放任,⼜反对过度的⼲预,结果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被成为新经济时代。
⾼中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每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图⾼中历史的学习需要有⼀个知识点框架图来对整体的思路进⾏梳理,⼀个好的思维导图对于历史的学习也是⾮常帮助的。
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整理⾼中必修三历史必考知识点专题⼀:中国古代的思想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和发展历程)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战国孟⼦荀⼦发展儒家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唐宋后三教合⼀宋明理学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孔⼦与⽼⼦(⼀)孔⼦1、⽣平著述:春秋鲁国⼈,“三家⼀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2、学说: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 B、“礼”(“克⼰复礼”) C、“为政以德”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神⽽远之”③教育思想: “有教⽆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知新”;“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3、历史地位: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发扬光⼤,成为中国传统⽂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整理孔⼦⾔⾏为《论语》,尊孔⼦为圣⼈,历世景仰。
(⼆)⽼⼦:1、⽣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道德经》2、学说:①哲学思想: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盾对⽴的,并可互相转化;②政治学说:“⽆为⽽治”3、历史地位: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对中国⽂化产⽣了深远的影响。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1、⽣产⼒发展和社会⼤变⾰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时代,造成思想和⾔论的空前⾃由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批⼈才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招揽⼈才(⼆)儒家:孟⼦和荀⼦1、孟⼦A仁政学说 B性善说 C义利观:养浩然之⽓;先义后利、舍⽣取义;②历史地位:A《孟⼦》成为四书之⼀ B他被称为“亚圣”2、荀⼦①荀⼦的思想:A“天⾏有常”、“制天命⽽⽤之” B、性恶论 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②荀⼦思想的历史地位A、被视作儒家异端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三)墨家1、墨⼦:墨家学派的创始⼈2、墨家思想:①兼爱②⾮攻③尚贤、尚同尚⼒、节⽤、节俭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①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业者的利益②战国⼀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四)道家1、庄⼦与道家2、庄⼦的思想: “齐物” “逍遥” 天与⼈“不相胜”(天命观)(五)法家1、韩⾮与《韩⾮⼦》2、韩⾮的思想:①法、术、势相结合,建⽴⼀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②今必胜古、主张变法⾰新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①在当时适应了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第十四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十五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十六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十七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人民教育的奠基——动乱中的教育—教育的复兴现代中国
的科技教育与
文学艺术—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的提出
——曲折的年代—文艺的春天—现代教育的发展。
高中历史知识点结构联系图高中历史知识点结构联系图欣赏高中历史知识点结构联系图2高中历史知识点结构联系图4高中历史知识点二讲述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作用。
1.背景: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都不高,企业缺乏活力。
2.内容:① 大致经历两阶段:一是试验探索阶段(从1978——1984年);二是全面改革阶段(从1985——现在)。
②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制)一是把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推行多种形式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三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在经济发展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③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3.作用: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企业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1.主要内容:①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百年不动摇②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③判断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第 1 页共 2 页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⑤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⑥发展才是硬道理2、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1.高中必修历史知识点总结框架图2.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框架图3.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框架图4.高考历史知识点框架归纳图5.必修一历史知识框架结构图第 2 页共 2 页。
历史必修三知识结构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重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基本内容。
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历史地位。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
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哲学观点比较抽象、难懂。
重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难点理解“书画同源”。
重点伽利略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贡献;经典力学的建立;相对论的提出;量子论的诞生。
难点物理学各阶段发展的原因;对科学发展创新性的理解。
重点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及进化论思想的影响难点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内容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重点“师夷”与“制夷”的关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重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过;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难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程标准】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重难点知识: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苏联的文学成就。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艺术价值。
重难点知识: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及代表作品。
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重点知识: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
4.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知识: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思维导图】[轻巧识记]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考点演练】一、选择题1.(09山东师大附中)《世界文化大全》提出,在近现代文学、美术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涌现出了一些连接不同时代、跨越不同艺术流派的桥梁式文学家、美术家。
以下历史人物中属于这一类型的是A.雨果 B.列宾 C.海明威 D.毕加索2.(09山东临沂一中)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阅读了《巴黎圣母院》《基督山恩仇记》《唐·璜》《悲惨世界》等一系列相关的作品。
依据你的判断,他们研究的课题可能与哪一文学流派有关A.解冻文学B.古典主义C.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3.(09山东苍山一中)19世纪初期世界文学艺术作品紧密结合社会现实,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揭示和抨击了当时的社会,充分体现了工业革命时代人们的浪漫情怀。
下列作品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A.《人间喜剧》 B.《自由引导人民》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围着时钟摇吧》4.(09山东沂水一中)荒诞派文学,是西方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是指戏剧创作。
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点不包括...A.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B.用理智的手法去反映荒诞的生活C.用轻松的喜剧形式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D.舞台形象和情节支离破碎5.(09山东曲阜师大附中)中国绘画强调“意足不求颜色似”,西方绘画强调“度物象而取其真”两者不同的绘画要求体现了中西文化深层次的差异。
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有哪些重要知识点?将知识点做成框架图可以方便学生记忆理解。
下文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及知识点总结,供参考!
高中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
高考必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识梳理】
一、“百家争鸣”
1. 背景:
(l)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促进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2)社会变革: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分化,“士”受到重用, 并提出自己的主张。
(3)学术下移:出现私人讲学,“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4)社会需求: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对人才及其治国方略的需求。
2.各学派代表人物:①道家:老子和庄子;②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
③墨家:墨子;④法家:商鞅、韩非子;等等。
3. 评价:
(1)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3) 各家学派彼此渗透、吸收、融合,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框架图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框架图》的内容,具体内容:我们学习历史,决不能"为历史而历史",而是要有一定目性的。
学习历史,主要是为了以史为鉴、学以致用,下面由我为你提供的,希望大家喜欢。
欣赏12...我们学习历史,决不能"为历史而历史",而是要有一定目性的。
学习历史,主要是为了以史为鉴、学以致用,下面由我为你提供的,希望大家喜欢。
欣赏12345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点一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1960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1973年,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南优二号,在国际上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1956年4月,毛泽东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
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这是一个基本性的、长期性的方针。
贯彻"双百"方针后的出色作品:老舍《茶馆》、郭沫若《蔡文姬》、杨沫《青春之歌》。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同时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在基础教育方面,为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点二1、文学浪漫主义: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顶峰);现实主义:法国:巴尔扎克——小说集《人间喜剧》(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2、美术:俄国: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印象画派:早期代表:法国:莫奈——《日出印象》(印象画派因此画而得名)后期代表:荷兰:凡高——《向日葵》("扑向太阳的画家" )现代主义美术: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3、音乐:贝多芬——《英雄(第3)交响曲》("乐圣" )《命运(第5)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合唱(第9)交响曲》常识:中共一大: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第十四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十五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十六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十七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十八单元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十九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人民教育的奠基——动乱中的教育—教育的复兴现代中国
的科技教育与
文学艺术—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的提出
——曲折的年代—文艺的春天—现代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