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4叶含梗检测机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17
农药残留检测仪是依据《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而设计的针对蔬菜安全质量检测仪器。
主要用于蔬菜、水果、茶叶、粮食、水及土壤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快速检测。
仪器简单实用,操作便捷。
适用于小型农贸批发销售市场、农产品采购配送中心、酒楼、食堂、家庭果蔬加工前安全检测。
1.1适用范围该仪器适用于种植基地、批发市场、超市、餐厅、及相关监管部门的农药残留速测。
1.2主要特点1、主控芯片:采用32位ARM处理器,运转速度更快,稳定性强。
2、显示方式:5英寸触摸屏,人性化操作界面,操作直观、简单。
3、打印功能:高速热敏打印机,检测完成可自动打印检测报告。
4、分析光源:采用进口单波长冷光源,具有功耗低、精度高、稳定性强、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5、移动存储:可外接U盘保存检测结果,方便数据管理6、便携电源:直流12V供电,安全便捷,可直接和车载电源连接。
7、检测速度:三分钟出结果,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检测时间。
8、汉字录入:内置拼音输入法,可编辑相关中英文信息。
9、菜名管理:内置常见蔬菜水果数据库,可继续添加和删除。
10、可配通道:各通道独立工作,不用的可关闭,每个通道可选择不同种类蔬菜名称。
11、用户登录:可设置用户名密码、防止非工作人员操作仪器。
12、打印格式:打印格式可调整,多种可选打印项。
13、试剂活性:检测结果可显示酶活性强度,帮助判定有效性。
14、检测标准:支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可扩展第三方标准。
15、结果管理:检测结果可单条删除,可批量打印。
2.1工作原理其原理可简单理解为:将果蔬有效部分提取到液体,利用胆碱酯酶的催化反应,并将其分解物转变为颜色,设定一组不含农药的标准液,正常情况下其颜色会比较深,将其作为参照,如果被测样品含有农药,其反应就会被抑制,导致颜色很浅,通过抑制率的计算即可判定阴阳性结果。
2.2规格参数显示屏:5寸彩色触摸屏吸光度范围:0~3.5(OD)灵敏度:0.001(OD)单孔重复性:≤±0.002(OD)通道差异:≤±0.04(OD)环境温度:10℃~30℃相对湿度:≤70%外接电源:DC12V /2A额定功率:5W操作步骤3.1开机登录登录成功进入系统主界面,药残检测:各类农药残留检测功能,记录查询:查看历史检测记录,样品管理:蔬菜水果的名称管理,添加,删除,编辑功能。
医学检验设备使用说明书1. 概述本使用说明书的目的是为了向用户提供医学检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使用设备之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的内容,并按照指导进行操作。
2. 设备介绍2.1 设备名称:医学检验设备2.2 型号:XXX2.3 生产厂商:XXX公司2.4 规格和功能:详细描述该设备的规格和功能,包括主要部件的名称和特点。
3. 安全注意事项3.1 本设备仅限于医疗专业人员使用,未经专业培训人员指导禁止操作。
3.2 在使用设备时,请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如有故障或异常现象,请及时联系售后服务部门。
3.3 使用设备时,应注意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等。
3.4 设备使用完毕后,请及时清洁和消毒设备,保持设备的卫生和安全。
4. 准备工作4.1 设备安装:描述设备的安装方法和要求。
4.2 电源接入:指导用户如何接入设备的电源线,并确保电源供应的稳定和可靠。
4.3 校准:对设备进行校准,确保设备工作准确。
4.4 样本准备:对样本进行处理,包括适当的标记和保管。
5. 操作说明5.1 打开设备:指导用户如何打开设备并确认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2 样本加载:描述如何将样本放置在设备的指定位置,并确保样本加载正确。
5.3 参数设置:指导用户根据需要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如温度、时间等。
5.4 启动设备:告知用户如何启动设备,开始检验过程。
5.5 检验结果解读:解读检验结果,并提供相应的参考范围。
5.6 结果记录:指导用户如何记录检验结果,包括样本信息、设备编号等。
6. 设备维护与保养6.1 定期维护:描述设备的定期维护计划,包括清洁、校准等。
6.2 故障排除:列举常见故障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6.3 配件更换:说明如何更换设备的配件,如灯管、采样器等。
6.4 注意事项:提醒用户在维护和保养设备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规定。
7. 售后服务信息7.1 厂商联系方式:提供厂商售后服务的联系电话、邮箱等。
CA直读式含气量测定仪操作规程一、仪器介绍二、仪器准备1.检查设备连接是否牢固,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按照相关要求,准备好需要测定的样品,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容器。
三、仪器操作流程1.打开仪器电源,等待仪器自检完成。
2.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仪器的校准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将待测样品放入仪器的测量台内,并固定好。
4.确保仪器处于稳定状态后,按下“开始测量”按钮,开始测量。
5.仪器将根据样品中的气体含量进行测量,并显示在仪器的显示屏上。
6.等待仪器测量完毕后,将样品取出,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处理。
四、仪器使用注意事项1.在使用仪器前,必须阅读并理解仪器的操作说明书,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2.仪器使用时,应保持仪器周围的环境清洁,并避免有干扰物。
3.使用仪器时,应注意个人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仪器的电源应与其他设备的电源分开,以免干扰测量结果。
5.仪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和维护,以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五、故障排除1.如果仪器显示异常,可先检查仪器连接是否牢固,电源是否正常供电。
六、仪器维护与保养1.每次使用完毕后,应对仪器进行清洁和消毒。
2.定期检查仪器的连接线路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3.保持仪器存放环境干燥,防止仪器受潮损坏。
4.定期维护仪器,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相关维护操作。
七、操作记录与报告1.每次使用仪器时,应详细记录样品信息、仪器操作过程以及测量结果。
2.操作记录和测量结果应保存并备份,以备后续查询和分析。
3.根据需要,可以编制相关实验报告,并保存备份。
GC-2014C操作说明一,通用注意事项:1,钢瓶及减压阀要经常检漏。
2,进样口要定期换进样垫。
(在未开载气的情况下换,填充柱进样口要注意进样垫下的垫片)3,进样口内的玻璃衬管要定期清理,SPL需注意分流及不分流两种衬管,衬管内最好加石英棉。
4,空气气源要定期放水及换干燥剂。
5,仪器为精密仪器,建议拧螺丝开始用手拧,最后用扳手拧,以免损坏螺扣。
6,进样口及检测器不用时需用螺丝堵上。
7,有ECD检测器,仪器长时间不用时,建议定期开载气,置换掉空气。
8,DET设置里信号输出都要设为CH1,模拟信号类型要选为宽量程,信号范围x1。
(配CS-LIGHT工作站时,所要用的检测器都要这么设置,工作站才会有信号)9,载气阀一般关死后再开5圈半流量为20ml/min,每增加半圈流量加大10ml(大概值,如要准确数值需要用流量计来测。
二,FID检测器:A:开机步骤1,开载气,将载气压力调至0.7Mpa,根据分析方法选择柱子。
当选择填充柱时,将柱子进样口一端接到INJ1或者接到INJ2上(要加密封垫),主P表压力调至0.5Mpa,将流量计接到柱子出口,调M1表或M2表(根据INJ1或INJ2),使测得的流量与分析条件相符。
取下流量计后将柱子接到1#FID或2#FID上(加密封垫)。
当选择毛细柱时,将柱子进样口一端接到SPL上(注意所用石墨垫规格及伸进进样口的长度),将流量计接到柱子出口(密封用进样垫),调1#P表,使测得的流量与分析条件相符,取下流量计后将柱子接到1#FID或2#FID上(加密封垫及注意伸入长度)。
分别将流量计接到SPL控制器的PURGE及SPLIT出口,调节PURGE旋钮使得PURGE流量在5ml/min左右,调节SPLIT旋钮使得SPLIT流量等于分流比(分析条件)乘以柱子流量。
用毛细柱时,须加尾吹气,方法就是从柱箱内INJ进样口位置用专用接头连接,用相对应的M表来调节流量,一般尾吹气流量为30ml/min。
检测仪使用说明书一.概述核酸蛋白检测仪、紫外检测仪是液湘色谱仪中的一种紫外检测装置,核酸蛋白检测仪、紫外检测仪是根据生命科学的发展对于现代色谱仪器的要求而改进设计的一种新型紫外检测仪。
该仪器在创新方面的主要特点为:1.该仪器除配有输出10mV记录仪信号外,还配有输出适合计算机积分仪的输口,这样很方便构成色谱工作站系统。
(可同时进行计算机和记录仪信号输出,亦可省去记录仪)2.该仪器的数字显示设计为固定光吸收,A显示计算机用和可变量程光吸收A显示记录仪用两种可选模式,这样可方便于规范化读数(特别是可应用于药品生产的GMP 工艺规范化管理),同时亦可根据科研需要进行可变量程的高灵敏度读数,这样可方便于对低浓度样品检测。
3.该仪器采用新型进口IP28光电倍增管和改进型电路结构,使仪器工作更为稳定可靠。
该仪器配有上层析柱、恒流泵、部分收集器等等,即组成一套完整的液色湘色谱分离分析系统。
它可应用于现代生物学研究,药物测定、农业科研、化工、食品及医疗单位对具有紫外吸收的样品作定量分析。
本仪器主要元器件均采用进口,仪器全部采用LED数字显示,使用方便。
二.主要技术性能(1)核酸蛋白检测仪提供波长:254nm、280nm。
(2)紫外检测仪提供波长:220nm、254nm、280nm、340nm。
(3)量程范围:0~100%T、0~2A、0~1A、0~0.5A、0~0.2A、0~0.1A、0~0.05A。
(4)流式样品池:容积100微升、光程3毫米。
微量样品池:容积30微升、光程10毫米。
(5)记录仪输出:10mV(6)积分仪输出:0.1A/mV(7)数显模式:固定A量程读数(0~2.0A);可变A量程读数(0~2.0A、0~1.0A、0~0.5A、0~0.2A、0~0.1A、0~0.05A)。
(8)量程在0.05A档时:噪音≦0.002A。
(9)工作环境温度:0℃~35℃。
(10)仪器可连续工作。
(11)电源:220VAC±10%50HZ。
一、光合测定基本原理地球上的植物均是以光合作用为基本物质生产过程,人类和大多数的动物都是以植物这种基本生产过程所产生的一定形式物质,如果实、种子为生存条件的。
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生产过程95%以上的物质均是通过作物将空气中CO2和根部吸收的水分,在太阳光所提供的能量和叶片的叶绿体中合成的有机物质,这种植物将CO2和水合成有机物质放出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如何测定出光合作用的速率,对广大农业科技者和从事植物类研究人员是十分重要的。
测定光合速率的方法很多,如根据有机物的积累有半叶法,群体净同化率测定,根据O2的释放有气相O2释放法,吉尔森呼吸仪法,液相O2释放的化学滴定,氧电极法,但应用最多是根据CO2的吸收测定光合速率。
根据CO2的吸收测定光合速率有化学滴定法、PH 法、同位素法,最常用的而且快速准确的方法是红外线CO2气体分析仪法。
1、CO2测定红外线气体分析根据由异原子组成的具有偶极矩的气体分子如CO2,CO,H2O,SO2,CH3,NH4,NO等在2.5~25um的红外光区都有特异的吸收带,CO2在中段红外区的吸收带有4处,其中4.26um的吸收带最强,而且不与H2O相互干扰。
红外线CO2分析就是通过检测CO2对4.26um光谱的吸收来测定光合作用过程中CO2的变化量。
因为CO2吸收的4.26um红外光能与其吸收系数(K)、气体的浓度(C)和测定的气室长度(L)有关,并服从比尔一兰伯特定律:E=E o e-KCL因为测定仪在设计过程中将确定了E o(初级始发能量)和L(气室长度),-K,e 为常数,而E(测定未端的能量)就有了与C(被测气体浓度)的对应关系,通过测定E 就可测定出CO2浓度。
红外线CO2分析的优点:①灵敏度高,可以测定到1.0、0.5甚至0.1uml.mlo-l(即ppm)的CO2浓度;②反应快速,响应时间短,可测定出光合速率瞬时变化;③易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测定。
ECA光合测定仪采用单片机的智能管理技术,除了监测光合作用过程中的CO2变化外,还同时监测蒸腾作用过程中的水分变化以及测定相应的光合有效辐射(PAR),温度(包括叶室温度(CT)和叶片温度(LT)),并根据这些测定参数自动计算出相应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阻抗Sr。
CA14叶含梗检测机使用维护说明书北京长征高科技公司ADD: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万源路南里甲43号TEL:(010)68382459;(010)68380997FAX:(010)68381709PASTCODE:100076E-MAIL:BJLMHT@目录1.系统用途、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 (2)2.工作过程............................................................2. 3.检测设备调试程序 (3)4.取样检测 (5)5.系统日常维护 (6)6.有关取样叶片的几点说明 (6)7.有关检测对象的几点说明 (7)1 系统用途、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根据MacTavish资料、参照CORESTA检测标准设计,严格遵守Yc/T136-1998,eqv ISO12195:1995,用来测定烟叶叶片中含梗率及烟梗中含叶率等指标,是测定打叶线上产出叶片“叶含梗指标”的微型打叶风分系统。
它主要由皮带机、打叶器、风分器、落料器、风机及其连接管路组成,可以检测烤烟、白肋烟、雪茄烟等各类型叶片的叶含梗指标和梗中含叶指标。
整机外形尺寸为5.8m×2.5m×3.4m,总装机功率为13.45kW,电源为380V,外接排风管路。
各单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
2 工作过程将一定重量的待检测叶片均匀分布在皮带机上,以0.9米/分钟的速度送入打叶器内。
经过打叶器刀齿的高速撕打后,叶片和烟梗的混合物经风送管道、落料器进入风分器内进行片梗分离。
其中较轻叶片上行至落料器,经气锁排出系统,较重烟梗落至风分器内的振筛上,经振筛返回打叶器内复打。
上述过程持续4分钟后,振筛上的排料门自动打开,将分离出的烟梗排入收集盒内。
系统简图见图1:风分器示图见图2;振筛示图见图3;打叶器示图见图4;落料器示图见图5;皮带机示图见图6。
3 检测设备调试程序CA14叶含梗检测机所采用的调试方法为模拟片法,即用20个不同重量的聚丙烯模拟片(轻重各半,见图8)模拟烟叶在系统内的工作过程,通过调整各风门,使系统达到满足检测要求的状态。
前 言本设备说明书包含设备概述,设备组成,设备主要构件功能及操作使用说明,以及设备保养等。
本手册只能作为设备操作使用指导书,不能代替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使用。
使用设备前,请认真仔细阅读本使用手册,对本说明书有任何疑问请致电本公司,本公司对此持有最终解释权。
目录一、安全须知 (3)二、设备概述 (6)三、仪器构成 (7)四、仪器操作 (9)五、设备技术参数 (26)六、仪器部件参数 (27)七、故障及排除方法 (29)八、维护保养 (30)九、设备尺寸图 (31)一、安全须知在使用本设备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必须熟悉安全注意事项。
本公司对安全注意事项定义如下:警告:防止发生人身事故注意:防止损坏仪器警告1、设备电源必须保证有效接地***防止静电或漏电2、严禁随意拆卸或改装仪器***可能导致触电或设备功能故障3、设备台面严禁洒水或将水漏入设备内部***可能导致设备短路或者引发火灾4、严禁设备运行过程中随意打开控制柜***以防引发触电和伤及人身安全5、设备运行过程中,如若发生异常(如仪器噪声变大)或故障时,请立即断开电源***以防设备发生严重故障或伤及人身安全注意1、设备不使用时,请拔掉电源插头***以防无人时发生意外(电源进线被异常情况损坏短路)引发火灾2、勿用硬物划仪器表面,以免影响仪器外观;3、勿用力按压显示屏,勿用硬物点击显示屏,防止损坏显示屏4、勿推拉/挤压仪器有机玻璃主体,防止损坏仪器主体5、若需要移动仪器位置A,请先断开进气管,和电源线,防止损坏引发意外B,移动时注意主体下面的托盘勿碰到其他物体,防止损坏托盘系统C,仪器移动请先咨询厂商售后工程师二、设备概述TD-Z100梗签物含丝量测定仪是我公司生产的离线式测量仪,其主要由机箱和主体两大部分构成。
用于烟梗签物中含丝量的测量,能够对梗丝进行有效的分离。
在烟草质量检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仪器构成如图一所示仪器整体图,梗签物含丝量测定仪由机箱(左侧)与主体(右侧)两部分组成。
碳14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技术参数
1.采用双道采集数据
2.双测量室,同时测量2个样本,节省时间
3.无需淬灭校正
4.自动给出DPM及HP感染的阴性,不确定,阳性+,阳性++,阳性+++五类诊断结果
5.自动故障诊断
6.自动扣除本底计数
7.自动进行测量数据打印,自带热敏式微型打印机
8.采用卡式进样,解决了上下传动和抽屉式进样带来的机械故障
9.所有线路板均高度集成,便于维护和维修
10.13×4 cm大尺寸液晶显示屏替代数码管显示
11.操作非常方便,仅需插卡,无需按键就可自动完成测量
12.一机多用,凡14C标记的呼气试验均可测量
13.本底计数<30 CPM
14.计数精密度:符合统计涨落的理论期望值
15.48小时常温温测量误差(DPM)≤±10%
16.计数容量无限制
17.测量时间仪器自动选定250S
18.功耗≤20VA
19.尺寸:300×320×210 mm
20.净重:12 kg
21.仪器可随时升级,与用户电脑系统连接实现海量数据管理和连接标准打印机打印格式化报告
22.可接入医院局域网,连接扫码枪,接入LIS,HIS,PACX等系统
23.质保2年。
CA14叶含梗检测机使用维护说明书
北京长征高科技公司
ADD: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万源路南里甲43号
TEL:(010)68382459;(010)68380997
FAX:(010)68381709
PASTCODE:100076
E-MAIL:BJLMHT@
目录
1.系统用途、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 (2)
2.工作过程............................................................2. 3.检测设备调试程序 (3)
4.取样检测 (5)
5.系统日常维护 (6)
6.有关取样叶片的几点说明 (6)
7.有关检测对象的几点说明 (7)
1 系统用途、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
根据MacTavish资料、参照CORESTA检测标准设计,严格遵守Yc/T136-1998,eqv ISO12195:1995,用来测定烟叶叶片中含梗率及烟梗中含叶率等指标,是测定打叶线上产出叶片“叶含梗指标”的微型打叶风分系统。
它主要由皮带机、打叶器、风分器、落料器、风机及其连接管路组成,可以检测烤烟、白肋烟、雪茄烟等各类型叶片的叶含梗指标和梗中含叶指标。
整机外形尺寸为5.8m×2.5m×3.4m,总装机功率为13.45kW,电源为380V,外接排风管路。
各单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
2 工作过程
将一定重量的待检测叶片均匀分布在皮带机上,以0.9米/分钟的速度送入打叶器内。
经过打叶器刀齿的高速撕打后,叶片和烟梗的混合物经风送管道、落料器进入风分器内进行片梗分离。
其中较轻叶片上行至落料器,经气锁排出系统,较重烟梗落至风分器内
的振筛上,经振筛返回打叶器内复打。
上述过程持续4分钟后,振筛上的排料门自动打开,将分离出的烟梗排入收集盒内。
系统简图见图1:
风分器示图见图2;
振筛示图见图3;
打叶器示图见图4;
落料器示图见图5;
皮带机示图见图6。
3 检测设备调试程序
CA14叶含梗检测机所采用的调试方法为模拟片法,即用20个不同重量的聚丙烯模拟片(轻重各半,见图8)模拟烟叶在系统内的工作过程,通过调整各风门,使系统达到满足检测要求的状态。
此调试程序严格执行Yc/T136-1998(等效于ISO12195:1995)检测标准。
具体检测步骤如下:
3.1、检测前系统调整
3.1.1、为显示风分器内风速,距风分器出口法兰254mm的风分顶罩上需安装风压表,其量程为0~49Pa。
风压表安装简图见图7。
安装就位后风压表置“0”位。
3.1.2、风分器进风阀按如下位置锁定:
顶部风阀:与水平方向成34°。
中部风阀:与水平方向成34°。
底部风阀:与水平方向成29°。
3.1.3、各风门位置设定:
CA14系统总共包含4个风门,如图1所示,检测前需保证其状态如下:
风门A:可调。
风门B:常开。
风门C:可调。
风门D:常闭。
3.2、采样及模拟片的选取
采样时,不同品种叶片要求不同的取样重量;检测时,不同品种叶片要求选取的模拟片重量也略有不同。
详见下表:
模拟片结构尺寸见图8。
3.3、设定风分器风速
3.3.1、风压表、进风阀、各风门已入前述调整完毕。
3.3.2、关闭电控柜电源,风压表置“0”位。
3.3.3、风分器出梗侧板一端,用胶带固定一块457×356×2铝板,铝板下缘距风分器内振筛筛面约13mm。
距出梗侧板对面50mm处,振筛筛面中心固定一块180×50塑料胶带,如图9所示。
3.3.4、打开振筛上排料门。
3.3.5、打开风分器观察门,在塑料胶带上随机放上20个模拟片,轻重各半。
(模拟片如前述选取)
3.3.6、打开电控柜电源,启动风机和Q/YbAW2306落料器气锁。
3.3.7、关闭风分器观察门。
40秒后待风分器内气流稳定,读取并记录风压表读数。
3.3.8、启动振筛。
30秒后打开风分器观察门。
允许遗留于风分器内的模拟片由振筛上出料门排出,开门时要注意不要有模拟片逸出。
3.3.9、在叶梗和叶片收集盒内收集轻重模拟片,并分别计数。
3.3.10、把20个模拟片重新放回塑料胶带上,然后关闭风分器观察门,有如下情况之一需调整风门A:
a) 如果不只一个轻模拟片落入叶梗收集盒,需开大风门A。
b)如果不只一个重模拟片落入叶片收集盒,需关小风门A。
3.3.11、重复上述操作,直到至少9个轻模拟片落入叶片收集盒,或至少9个重模拟片落入叶梗收集盒。
3.3.12、获得上述分离效果后,再重复操作至少3次,以确保稳定的风分状态。
3.3.13、读取并记录风压表读数,锁定风门A位置,撤掉风分器内铝板和塑料胶带。
3.3.14、上述操作需注意如下事项:
3.3.1
4.1、模拟片检测法,是获得风分器内分离效果的标准化操作法,该法不受空气密度、海拔高度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3.3.1
4.2、理想的风分状态应是:20个轻重模拟片被完全分开。
3.3.1
4.3、如果风门A全开而风量不足,则需检查:
a) 风门B是否全开;
b) 系统内是否有类似烟屑等阻碍物;
c) 风机转速是否合适。
3.3.1
4.4、模拟片调试过程中注意将打叶器关闭并且将振筛上出料门打开,以防止模拟片进入打叶器遭到损坏。
4 取样检测
4.1、风分器状态已如前述调整好。
4.2、取样,称重。
若一次取样超标,需弃掉另取。
4.3、将样片在皮带机长宽两方向上均匀分布。
4.4、关闭振筛上出料门和风分器观察门。
4.5、风压表读数稳定后读取其值,并校核是否与设定状态数值相同。
若不同,查找原因,并重复设定操作3.3。
4.6、打开电控柜电源,选择“自动”方式,按下“线启动”,检测线将依如下顺序自动启动各单机:
a)MT2401风机;
b)Q/YbAW2304落料器;
c)Q/YbAW2306落料器;
d)Q/YbAW2102打叶器;
e)Q/YbAW22D04风分器内抛掷器;
f)Q/YbAW22D04风分器内振筛;
g)DPM0402皮带机。
4.7开始检测:当启动到皮带机时,计时开始。
当样片全部进入打叶器后,用毛刷将残余叶片刷入打叶器。
4.8、4分钟后,振筛上出料门自动打开,打出的烟梗落入叶梗收集盒。
落料时间1分钟,滞留在风分器内的小烟梗可忽略不计。
4.9、落入叶片收集盒内的轻烟片可以返回系统内进行第二次检测。
关闭振筛上出料门,重复步骤 4.4~4.8(此时仅振筛和皮带机停机,按下“线启动”,启动振筛和皮带机)。
两次打出的烟梗之和即是本次检测结果。
4.10、称取烟梗重量,并按下列公式计算叶含梗率:
叶含梗率=(烟梗重量/取样重量)×100%
4.11、关于计算公式的说明。
由于公式中不含有测试后的样品重量,所以检测设备使用过程中,打叶器内少量残存的烟叶不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
4.12、检测完毕,按下“线停止”,全部停机,最后关闭电控柜电源。
4.13、如果需要经常取样检测,则各次检测之间仅振筛和皮带机需要停机,不必全线停机。
当皮带机停机时,计时会自动复零。
各次检测之间振筛出料门必须手动关闭。
5 系统日常维护
5.1、日检
5.1.1、清扫打叶器筐栏,清除碎烟屑。
5.1.2、检查风压表取压接管,清除管口上的碎烟屑和灰尘,以确保风压表读数准确。
检查风压表,并将其读数置“0”。
5.1.3、检查振筛网孔,清除堵塞网孔的烟尘。
5.1.4、清除滞积于下列单机的烟梗。
a)Q/YbAW2304落料器;
b)打叶器及其周围环境;
c)打叶器下部管道进口;
d)风分器的抛掷器;
e)振筛网孔。
5.2、周检
5.2.1、检查打叶机打刀,是否过度磨损,其上圆孔是否被拉长。
5.2.2、风分器进气阀叶片位置是否准确。
5.3、年检
5.3.1、所有管道需拆掉,并彻底清理。
6 有关取样叶片的几点说明
6.1、叶片等级不同,叶梗含量不同,检测时风分器静压略有不同。
6.2、取样地点通常在打叶线末端,要求叶片含水率在16~20%。
尽量做到即取即测,检测和取样时间之差以不超过15分钟为宜。
6.3、若复烤后或打包后检测,叶片含水率通常在10~13%,则需恢复至15~16%,再检测。
6.4、含水率和取样地点的变化均会影响取样叶片的相对密度和空气动力特性。
7 有关检测对象的几点说明
7.1、CA14叶中含梗检测机的主要检测对象是叶片,它也可以检测烟末和烟梗,以测定烟末中的梗含量和梗中含叶量。
7.2、一般检测叶片时操作两次,检测烟末和烟梗时操作一次。
7.3、烟末和烟梗的取样原则同叶片
7.4、检测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