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桩抗拔承载力计算(含裂缝)
- 格式:xlsx
- 大小:50.12 KB
- 文档页数:2
工程名称:项目名称:孔号:桩类型:输入砼强度C40Ap=πd*d/4=0.785m 21.000m 砼fc =19.1N/mm 20m 砼f tk = 2.39N/mm 20.000m 输入λ=0(干作业)0.000m Up=πd= 3.140m桩顶埋深0.000m地下水位标高27.390注:此表格仅当地下水位高于桩顶标高时适用R SK 摩阻力总计λu p ∑f si l i =G P 自重设计值A p γpl =F 浮浮力A p γ水l =γs =1.000KN 裂缝宽度=0.192单桩抗拔承载力设计值Ra=R /+G -1.05F 浮0.0000混凝土抗拔圆桩抗裂计算0.00输入圆桩直径d=输入桩长l=输入桩顶绝对标高±0.00相对于绝对标高单桩抗拔承载力计算人信汇D地块K6(2-2剖面)纯地下室圆桩版本号:1.0.11000mm 2300KN 2.725mm输入受拉钢筋根数=35根C40输入钢筋强度fy =300N/mm 250mm 实际C 取值=50mmAte =πd*d/4=785000mm 2As=17181mm 2Es =200000N/mm2=133.87mm 2=0.022N/mm 2=25mm==mm0.192(此值已根据规范要求与0.01作过比较)输入混凝土等级=输入保护层厚度C =输入圆形截面直径D =(此值已根据规范要求与0.2和1作过比较)0.569783696输入轴力标准值N k =输入单根受拉钢筋直径==r c αSk sk A N =σtes te A A =ρ∑∑=iiiiieqdn d n d ν2skte tkf σρϕ65.01.1-=⎪⎪⎭⎫⎝⎛+=te eq Ssk cr d c E ρσϕαω08.09.1max 版本号:1.0.1。
桩承载力计算书持力土层6层边长400抗拔(工程桩) 22m(-5.70)C9Rtk=4x0.4x(25x12.72x0.7+45x4.2x0.7+80x1.7x0.75+70x3.38x0.7)=4x0.4x622.5=996G=0.4x0.4x(22-0.05)x(25-10)=52.7Rtd=(996+52.7)/2=524kN取Nk=520kN桩接头焊缝长度连接BQ=520x2/1.6=650kNQ=Lw’*he*fwt/1.2 fwt=170MPa he=0.75s=0.75x6=4.5mm Lw’=16Lw/2=8Lw Lw=650x1000x1.2/4.5/170/8=127mm图集Lw=160mm桩顶锚固筋As=Q/fy=520x2/1.6x1000/360=1805mm2取8d20 As=2513mm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3.5.3条工程桩裂缝控制值为0.3mm《建筑桩基技术规范》4.1.5条混凝土保护层厚度30mm地下室抗浮(水位标高室外地坪下0.5m):一般部位柱网尺寸8.1x8.1水位高度 6.0+0.1+0.6-0.5=6.2m板自重25x0.6+20x0.1+20x0.02+25x0.25+16x1.0=39.6kN/m2柱、梁自重25x0.5x0.5x3.3+25x0.35x(0.8-0.25)x(8.1+8.1) =98.5kNG=39.6x8.1x8.1+98.5+520x4=4776kN F=6.2x10x8.1x8.1=4067kNG/F=1.17>1.05 安全抗拔(试桩) 26m(-1.900)C9Rtk=4x0.4x(32x0.5x0.7+25x15.1x0.7+45x4.2x0.7+80x1.7x0.75+70x3.58x0.7)=4x0.4x685.1=1096G=0.4x0.4x26x(25-10)=62.4 Rtd=(1096+62.4)/2=579kN试桩加荷值为1200裂缝控制验算计算书(工程桩)1.1 基本资料1.1.1 工程名称:工程一1.1.2 矩形截面轴心受拉构件,构件受力特征系数αcr =2.7,截面尺寸 b×h = 400×400mm 1.1.3 纵筋根数、直径:第 1 种:8Φ20,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 deq =∑(ni·di2) / ∑(ni·υ·di) = 20mm,带肋钢筋的相对粘结特性系数υ= 11.1.4 受拉纵筋面积 As = 2513mm2,钢筋弹性模量 Es = 200000N/mm21.1.5 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 cs = 30mm,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 as = 40mm,h0 = 360mm1.1.6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ftk =2.01N/mm2 C301.1.7 按荷载准永久组合计算的轴向力值 Nq = 550kN1.1.8 设计时执行的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1.2 最大裂缝宽度验算1.2.1 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te,按下式计算:ρte = As / Ate (混凝土规范式 7.1.2-4)对矩形截面的轴心受拉构件:Ate = b·h = 400*400 = 160000mm2ρte = As / Ate = 2513/160000 = 0.015711.2.2 在荷载准永久组合下受拉区纵向钢筋的应力σsq,按下列公式计算:轴心受拉:σsq = Nq / As (混凝土规范式 7.1.4-1)σsq =550000/2513 = 219N/mm21.2.3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按混凝土规范式 7.1.2-2 计算:ψ= 1.1 - 0.65ftk / (ρte·σsq) =1.1-0.65*2.01/(0.01571*219) = 0.7211.2.4 最大裂缝宽度ωmax,按混凝土规范式 7.1.2-1 计算:ωmax =αcr·ψ·σsq·(1.9cs + 0.08deq / ρte ) / 1.5Es= 2.7*0.721*219*(1.9*30+0.08*20/0.0157)/ 1.5 *200000= 0.225mm ≤ωlim = 0.3mm,满足要求。
单桩抗拔
承载力特
300kN
抗拔桩桩芯砼高度
计算(Φ500mm,内
桩内直径Φ250mm
桩芯砼灌注
长度2.5m
抗拔承载力
设计值600 kN
桩芯砼強度
等級C 40
桩芯砼与桩内壁粘结强0.35N/mm^2
桩芯砼抗拉
计算值=0.305732484N/mm^2<ƒn=0.35N/mm^2
满足砼抗
拉要求!
抗拔桩钢筋计算:
实配钢筋直
径:22mm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ƒyk 400N/mm^2
实配钢筋根
数:6
实配配筋面
As
2279.64mm^2
桩芯砼抗拉计算值=:263.20N/mm^2<ƒyk400N/mm^2
满足钢筋
抗拉要求!
接桩节点焊缝
计算
对接焊缝受
拉强度设计120N/mm^2
对接焊缝厚
度
10mm 桩直径Φ250mm
抗拔承载力
标准值600 kN
对接焊缝抗拉计算值76.43312102N/mm^2<ƒtw120N/mm^2
满足焊缝
抗拉要求!
桩身抗拔承载力计算。
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一、静力分析法静力分析法是根据桩体受到的水平荷载产生的内力平衡条件来计算单桩水平承载力的方法。
计算步骤如下:1.确定桩的几何参数:包括桩的直径或截面面积、桩的长度等。
2.确定土的力学参数:包括土的内摩擦角、土的内聚力及土的重度等。
3.计算桩的自重:根据桩的几何参数和土的重度来计算桩的自重。
4.计算桩身的抗侧摩擦力:根据土的内摩擦角和桩的几何参数来计算桩身的抗侧摩擦力。
5.计算桩身的抗拔摩擦力:根据土的内摩擦角和桩的几何参数来计算桩身的抗拔摩擦力。
6.计算土中桩端反力:根据桩身的抗侧摩擦力、抗拔摩擦力和桩的自重来计算土中桩端反力。
7.确定桩身的刚度:根据桩的几何参数和土的力学参数来计算桩身的刚度。
8.计算桩的弯矩及最大挠度:根据土中桩端反力、桩的刚度和水平力来计算桩的弯矩和最大挠度。
9.计算桩的水平承载力:根据桩的弯矩和最大挠度来计算桩的水平承载力。
二、动力分析法动力分析法是根据桩体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振动特性来计算单桩水平承载力的方法。
计算步骤如下:1.进行动力试验:通过在桩头上施加不同振动力和观测振动信号,得到桩的动力特性。
2.确定动力参数:包括桩的共振频率和桩的阻尼比等。
3.确定土的力学参数:包括土的剪切模量和土的阻尼比等。
4.计算桩的共振频率:根据桩的几何参数和土的力学参数来计算桩的共振频率。
5.确定桩的最大振幅:根据桩的几何参数、土的力学参数、桩的共振频率和振动力来计算桩的最大振幅。
6.计算桩的水平承载力:根据桩的最大振幅来计算桩的水平承载力。
静力分析法和动力分析法在实际工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数据可靠性来决定。
此外,还有基于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供选择,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
49.3 m 正负零绝对标高50.6 m 地下室底板底绝对标高=50.6-4.8-0.4=45.4 m 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上部结构自重(0.4+0.18)*25+(0.2+0.1)*20=20.5kN/m^2水浮力设计值10*(49.3-45.4)=39kN/m^2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39-20.5)*8.2*8.2)/3=414.6466667kN
实取:450kN
抗拔桩桩芯砼高度计算(Φ500mm,内径Φ250mm):
桩内直径Φ250mm
桩芯砼灌注长度 2.5m
抗拔承载力设计值630 kN
桩芯砼強度等級C 30
桩芯砼与桩内壁粘结强度设计值ƒn 0.35N/mm^2
桩芯砼抗拉计算值=0.321019108N/mm^2<ƒn=
0.35N/mm^2满足砼抗拉要求!
抗拔桩桩芯钢筋计算:
实配钢筋:25mm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ƒyk 400N/mm^2
实配钢筋根数:6实配配筋面As 2943.75mm*mm 桩芯砼抗拉计算值=:214.0127389N/mm^2<ƒyk
400N/mm^2满足钢筋抗拉要求!
接桩节点焊缝计算
对接焊缝受拉强度设计值ƒtw 120N/mm^2
对接焊缝厚度8mm
桩直径Φ500mm
抗拔承载力标准值900 kN
对接焊缝抗拉计算值71.65605096N/mm^2<ƒtw
120N/mm^2
满足焊缝抗拉要求!抗浮水位设计标高(取场地左
下角兰景北路路面绝对标高)
桩身侧摩阻力计算(选最不利孔位ZK19)
450kN
满足抗拔要求!。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人工挖孔桩 C30混凝土;桩径Φ1200(圆形)Φ1400(圆形) Φ1200x1800(椭圆形) (塔楼)有效桩长L?5.0m,预计桩长为L=5.0,25.0m(其中地下室底板为,5.5m、-5.0m) (塔楼)桩端持力层:?—微风化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f=6~15MPa。
rp(裙房)桩端持力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含砾中粗砂岩,f=2.4~9.9MPa; rp 根据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第10.2.4条嵌岩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 R=R+R+RasarapaR=uΣqlsasiaiR=uCfhrap2rsrR=CfApa1rpp取C,0.4,C,0.03(无扩大头),f,4Mpa(中风化)或10Mpa(微风化)。
12rp桩身混凝土强度控制的单桩竖向承载力:1) 桩Φ1200:2F=0.7×π/4×1200×14.3/1.25=9052 KN (配筋为18Φ20,配筋率为0.5%) 2) 桩Φ1400:2F=0.7×π/4×1400×14.3/1.25=12320 KN (配筋为22Φ20,配筋率为0.45%) 3) 桩Φ1200x1800:F=0.7×π×600×900×14.3/1.25=13578 KN (配筋为26Φ20,配筋率为0.481%)桩承载力计算:(1)ZH3 Φ1200扩至1800——微风化2R=0.4×π/4×1.8×10000=10176KN a取R=8500KN a(2)ZH4 Φ1400扩至2100——微风化2R=0.4×π/4×2.1×10000=13847KN a取R=12000KN a(3)ZH5 Φ1200x1800(椭圆形),扩底Φ1800x2400——微风化R=0.4×π×0.9×1.2×10000 a=13564KN取R=13000KN a(4)抗浮计算计算条件:a.抗浮设计水位标高从室外地坪起算,计算水头高度Hw=5.7+0.35-0.45=5.60米;b. 顶板覆土1.2米厚;计算柱距:8.0x8.0米;c.顶板厚h=200mm,主梁截面500x1000,次梁400x700(忽略);底板厚h=350mm,主梁截面400x900;则:水浮力为:F=10x5.60x8.0x8.0=3584 KN竖向轴力:W=8.0x8.0x[25x(0.2+0.35)+17x1.2]+0.4x0.55x25x(8.0+8.0)+0.5x0.8x25x(8. 0+8.0)=2433 KN抗拔力: R1=1.05F-W=1.05x3584-2433=1330 KN根据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第10.2.10条嵌岩桩,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考虑入中风化累积长度不少于4.0米,取f=4Mpa): rpa. ZH1:Φ1200抗拔桩,扩底Φ2000,支承于中风化岩,入岩0.5米最不利情况是,累积4米中风化岩连续均为强风化岩,抗拔桩最短桩长为6.0米,其抗拔力为: R=uΣλql+0.9Gtapisiai0=πx4x2.0x(0.70x90)+πx0.5x2.0x(0.70x0.03x4000)+ π/4x1.2x1.2x25x6.0 =1582+263+169=1915 KN,取R =1800 KN ta其相应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2R=0.4xπ/4x2.0x4000 a=5024 KN,取R =5000 KN ab. ZH2:Φ1200抗拔桩,扩底Φ2200,支承于中风化岩,入岩0.5米最不利情况是,累积4米中风化岩连续均为强风化岩,抗拔桩最短桩长为6.0米,其抗拔力为: R=uΣλql+0.9Gtapisiai0=πx4x2.2x(0.70x90)+πx0.5x2.2x(0.70x0.03x4000) =1740+290+1692=2199 KN,取R =2100 KN ta其相应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2R=0.4xπ/4x2.2x4000 a=6079 KN,取R =6000 KN ac. 配筋计算322配筋计算As=1330x10/300=4433mm,实配18Φ20(As=6280 mm)32б=Nk/As=1330x10/6280=211.8 N/mm sk?=1.1-0.65f/ρб=1.1-0.65x2.01/(0.01x211.8)=0.4831 tktesk 2d=30x20/30x1.0x20=20mm eqw=α?б(1.9c+0.08d/ρ)/E maxcrskeqtes5=2.2x0.4831x211.8x(1.9x35+0.08x20/0.01)/2.0x10=0.254mm?0.2mm2调整配筋,实配28Φ20(As=8792 mm)32б=Nk/As=1330x10/8792=151.2 N/mm sk?=1.1-0.65f/ρб=1.1-0.65x2.01/(0.01x151.2)=0.236 tktesk 2d=30x20/30x1.0x20=20mm eqw=α?б(1.9c+0.08d/ρ)/E maxcrskeqtes5=2.2x0.236x151.2x(1.9x35+0.08x20/0.01)/2.0x10=0.089mm根据上述计算,裂缝宽度为0.089mm?0.2mm,满足抗裂要求。
单桩容许承载力计算一、静力法计算静力法计算单桩容许承载力主要依赖于静力学原理。
单桩的容许承载力是指在给定的安全系数下,桩基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下面是利用静力法进行单桩容许承载力计算的步骤。
1.确定桩的几何尺寸,包括桩径(D)、桩长(L)以及桩顶和桩底的平面尺寸。
2.根据所在地区的设计规范和标准,确定合适的抗拔强度安全系数(FS)。
3.确定桩的极限侧阻力和极限端阻力,可以通过地质勘察和岩土力学试验获取。
4.计算桩侧表面摩阻力的有效面积,考虑桩侧土体的形状和桩的几何形状。
5.计算桩底承载力。
a.对于砂土地基,可以采用基于桩径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b.对于粘土地基,可以根据地基性质和剪切强度参数使用桩承载公式计算。
c.对于岩石地基,可以根据地基性质和荷载传递机制确定桩底承载力。
6.计算桩身的侧摩阻力。
a.对于砂土地基,可以使用静力学方法计算。
b.对于粘土地基,可以采用带有侧阻力修正的皮尔逊-穆勒公式进行计算。
c.对于岩石地基,可以考虑桩身在岩石中的摩擦力。
7.根据桩的几何形状计算桩身的有效面积。
8.计算桩的总承载力,将桩底承载力和桩身侧摩阻力相加。
9.检查计算结果,确认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二、动力法计算动力法计算单桩容许承载力主要依赖于振动理论和动力勘察资料。
这种方法利用钻孔振动试验、动力触地摩擦试验等方法获取振动试验数据,进而计算桩的容许承载力。
下面是利用动力法进行单桩容许承载力计算的步骤。
1.进行动力触地摩擦试验或钻孔振动试验,获取试验数据。
2.分析试验数据,计算桩的动力性质,包括振频、阻尼比等。
3.根据试验数据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计算桩的容许承载力。
a.一般来说,可以使用动力桩身阻力法进行计算。
b.其他方法还包括动力桩底阻力法、等效静力法等。
4.检查计算结果,确认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单桩容许承载力的计算涉及桩的几何尺寸、材料性质、地基参数以及设计规范等多个因素。
静力法和动力法是两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