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精品】周邦彦的歌妓恋情词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16
李师师周邦彦经典语录(李师师宋徽宗周邦彦诗词)推荐一些周邦彦的诗词名句1、《念奴娇·醉魂乍醒》年代:宋作者:周邦彦醉魂乍醒,听一声啼鸟,幽斋岑寂。
淡日朦胧初破晓,满眼娇晴天色。
最惜香梅,凌寒偷绽,漏泄春消息。
池塘芳草,又还淑景催逼。
因念旧日芳菲,桃花永巷,恰似初相识。
荏苒时光,因惯却、觅雨寻云踪迹。
奈有离拆,瑶台月下,回首频思忆。
重愁叠恨,万般都在胸臆。
2、《满庭芳·白玉楼高》年代:宋作者:周邦彦白玉楼高,广寒宫阙,暮云如幛褰开。
银河一派,流出碧天来。
无数星躔玉李,冰轮动、光满楼台。
登临处,全胜瀛海,弱水浸蓬莱。
云鬟,香雾湿,月娥韵涯,云冻江梅。
况餐花饮露,莫惜裴徊。
坐看人间如掌,山河影、倒入琼杯。
归来晚,笛声吹彻,九万里尘埃。
3、《蝶恋花·鱼尾霞生明远树》年代:宋作者:周邦彦鱼尾霞生明远树。
翠壁粘天,玉叶迎风举。
一笑相逢蓬海路。
人间风月如尘土。
剪水双眸云鬓吐。
醉倒天瓢笑语生青雾。
此会未阑须记取。
桃花几度吹红雨。
4、《点绛唇·孤馆迢迢》年代:宋作者:周邦彦孤馆迢迢,暮天草露沾衣润。
夜来秋近,月晕通风信。
今日原头,黄叶飞成阵,知人闷,故来相趁,共结临岐恨。
5、《点绛唇·台上披襟》年代:宋作者:周邦彦台上披襟,快风一瞬收残雨。
柳丝轻举。
蛛网黏飞絮。
极目平芜,应是春归处。
愁凝贮。
楚歌声苦。
村落黄昏鼓。
6、《蝶恋花·月皎惊鸟栖不定》年代:宋作者:周邦彦月皎惊鸟栖不定。
更漏将阑,轳辘牵金井。
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
去意徘徊,别语愁难听。
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7、《浣溪沙》年代:宋作者:周邦彦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
曲阑斜转小池亭。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
柳梢残日弄微晴。
8、《浣溪沙》年代:宋作者:周邦彦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
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周邦彦最著名的十首词周邦彦,福建凤山人,号长兴子、曾尧,20世纪初著名词人,世称“周三郎”,是当时诗坛中耀眼的一股力量。
他以传统文学引进现代文字风格,创造出现代五言诗的独特美感。
他著有《周添子集》、《曾尧文集》、《醉翁醉乡》等一系列作品。
他创作的词句脍炙人口,至今令人叹服,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开创者”。
以下是周邦彦最著名的10首词:《燕子去兮》:燕子去兮,无留意,空留恋人泪沾衣。
莫道春日不至,满城春色永不穷。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贾宝玉携黛玉,共出桃园五重门,三剑定乾坤,宋玉自有其美人。
《少年游》:少年游,莫言晚,至今梦里念江南。
些些芳草,自堪愁,那堪故人负芳心。
《怨情》:肠断春霜梅,埋心夜深芦苇,空怀素娥相思,啼更易消忧愁。
《夜发清溪》:夜发清溪无岸,夜夜忆君不眠,明月别梦佳,满江花朝红。
《蝶恋花》:飞花落谁,春风卷花影,谁家新燕子,飞上明月梦?《清平乐》:天上白云万里,芳草青青满庭。
月到中天山高,红树青树两行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此去经年,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又断,萧萧征途寒。
《江城子》:江城子,洗尽了青春的污垢,满腹的朦胧,游荡在夜空的尽头。
《关山月》:莫道关山月,低头思故乡。
落日西山,气色清晨天。
以上10首词都是周邦彦最著名的作品,众多的词句脍炙人口,深受诗人及读者的喜爱。
他的词看似清新自然,但更多的是暗藏着深刻的意蕴,凝结着一种唯美悠远的情思,令人叹服不已。
周邦彦希望以此赋诗来铭记传统文化,以此来传达关于爱情、友谊、梦想以及生活的真谛,这种宣扬学问的精神深受人们的欢迎,更有年轻人把他的词当作一股清流来洗涤心灵,抚慰苦楚。
正是这种对精神的热情,让他的文字久传不衰,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开创者”。
另外,周邦彦写词不仅表达其观念,更反映了他作为一个人的性情:以淳朴的理想和热情抒发他宽容与洞察的灵魂,这也是其词能深受民众喜爱的原因之一。
周邦彦的词作是一种完美的艺术,它们不仅把传统文化及其深刻的审美延续了下来,也启发了人们的智慧,激发了人们的精神,让人们陶醉于一种唯美悠远的情思里,创作之后,被人们广泛传唱,至今有深远的影响。
周邦彦《解语花》宋词及赏析
周邦彦《解语花》宋词及赏析
【年代】:宋
【作者】:周邦彦——《解语花》
【内容】:
风销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
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
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画,嬉笑游冶。
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遂马。
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
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作者】: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他懂音乐,能自作曲,向来被认为是北宋末年的大词人。
其词多写男女之情,讲究形式格律和语言技巧,对词的发展颇有影响。
有《片玉词》。
【注释】:
绛蜡:朱蜡,红烛。
浥:沾湿。
红莲:莲灯。
桂华:月光。
耿耿:光明样。
素娥:仙女。
都城放夜:指元宵节京城开放夜禁以看灯。
钿车罗帕:马逐香车,人拾罗帕。
清渥移:指夜已深。
飞盖:飞弛的车。
【赏析】:
作者在这首词中写出了京城元宵之夜的.盛况,然而,“旧情”二字却是一篇的关键。
作者以乐景写哀情,以寄托身世之感。
周邦彦古诗词赏析有名周邦彦古诗词赏析有名精选篇1词牌名:风流子|朝代:宋朝|作者:周邦彦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
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
绣阁里、凤帏深几许?听得理丝簧。
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噎,愁近清觞。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
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
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风流子·新绿小池塘》表达相思之情的词。
开头三句写初春黄昏外景,点明时间地点。
接下四句,写燕能入金屋,而心上人却不能谋面。
只能听到伊人弹琴吹簧的声音,备增孤独。
“欲说”以下四句忆旧,将当时两人欲言又止,欲说还休情态生动绘出。
下阕着重写自己的思恋。
“遥知”三句假想对方念已;“最苦”写自己梦魂难寻,虽有伊“待月西厢”,却连梦中也不能去到伊人身边。
“问”数句盼望重叙旧欢。
但结尾又转而把期待全抛掉,诘问苍天:难道让我们“霎时厮见”都不行吗?全词由景而情,吞吐往复,层层递进,将情写到极处,令人读后心潮难平。
周邦彦古诗词赏析有名精选篇2词牌名:大酺|朝代:宋朝|作者:周邦彦对宿烟收,春禽静,下雨时鸣高屋。
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
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粘帘竹。
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
奈愁极顿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
最先念、流潦妨车毂。
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
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
况萧索、青芜国。
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
夜游共谁秉烛。
夜色中烟雾消散,天地间寂静,听不到鸟声喧喧,只有阵阵急雨,在屋顶上响成一片。
新生的嫩竹探出墙头,青碧的颜色如玉制的流苏一般。
皮上的粉霜已被冲洗净尽,柔嫩的竹梢在风雨中摇曳,相互碰撞摩缠。
雨气潮湿,松了琴弦。
寒气阵阵,侵入枕头帏幛之间。
风吹着落满尘灰的蛛网,一丝丝粘上竹帘。
在寂寥的旅馆,听着房檐的水滴声连绵不断,昏昏沉沉,我独自困倦小眠。
怎奈心中太苦闷焦烦,梦境连连被雨声惊断,梦境又是那么恍惚轻浅,醒后难以记住星星点点,幽独的我只有自伤自怜。
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周邦彦(宋代)灰暖香融销永昼。
蒲萄架上春藤秀。
曲角栏干群雀斗。
清明后。
风梳万缕亭前柳。
日照钗梁光欲溜。
循阶竹粉沾衣袖。
拂拂面红如著酒。
沉吟久。
昨宵正是来时候。
译文熏香一点点的销为暖灰,暖香盈室,漫长的白昼一点一点流逝。
窗外葡萄架上的藤萝正抽放新叶新条,春意盎然。
游廊雕栏转弯处,有一群麻雀在唧唧啾啾地追逐戏逗。
清明节后,庭前的万千垂柳正在风中拂荡。
阳光照耀在她鬓边的钗梁上光华流动,手指拨弄着绕阶生长的绿竹款款而行。
全不在乎腻香的竹粉沾满了衣袖。
春风吹拂着她娇美的面庞,红润无比如同酒醉。
久久沉吟不语,原是因为昨天夜晚正好与情人相会。
注释渔家傲:词调名,又名《吴门柳》《荆溪咏》《水鼓子》《渔父词》《绿蓑令》等。
上片,五句,五仄韵或两平韵三叶韵;下片,五句,五仄韵或两平韵三叶韵。
灰暖:香灰温暖。
古人有焚香的习惯。
香融:香气融和。
销永昼:漫长的白昼渐渐流逝。
蒲萄:即葡萄。
秀:清秀美好。
曲角:栏杆拐角处。
钗梁:一种首饰。
光欲溜:流光闪烁,暗示女子光彩夺目。
拂拂:散布、弥漫貌。
著酒:饮酒。
创作背景这首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据《宋史·文苑传》,周邦彦“疏秀少检,不为州里推重”,又据《东都事略·文艺传》,周邦彦“性落魄不羁”。
周邦彦曾长期与歌妓舞女交往,过着偎绿倚红的生活,《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属于这类爱情题材的词。
赏析此词写春日恋情,上片由内而外,勾画出室内氛围的温馨安谧与室外景象的秀丽明快,传达出心情之欢愉及情思之深长;下片以激动的笔调直接呈现意中人光彩照人的形象,借竹粉粘袖、面色泛红二细节,显示其相会时的兴奋与喜悦,反衬自己对爱情的陶醉。
结尾点明回忆昨日相会,并再度陷入幸福的回忆。
全词今昔交错,开合自然,辞情跳跃明快,含蓄隽永。
爱情本是清真词乐章的主旋律之一。
然而爱情的艺术表现在清真集的许多篇章中,则给人以日新又新之感。
清真词的艺术魅力正在于此。
周邦彦《风流子-新绿小池塘》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风流子-新绿小池塘》新绿小池塘。
①风帘动、碎影舞斜阳。
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
②绣阁里、凤帏深几许,听得理丝簧。
③欲说又休,虑乖芳信,④未歌先咽,愁近清觞。
⑤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
⑥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
⑦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⑧偷换韩香。
⑨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⑩【注释】①新绿:一说池名,一说为轩亭名。
似前说为是。
②“金屋”四句:统写旧日欢会之所在。
金屋:本汉武帝藏阿娇之所,这里借指女子所住的华丽闺房。
土花:指苔藓。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三十六宫土花碧。
”③丝簧:“丝”指琴弦;“簧”指乐器的簧片,振动能发声。
这里合成一个词。
指管弦乐器。
④乖:违误;芳信:美好的消息。
⑤清觞;洁净的酒杯。
⑥待月西厢:莺莺与张生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见元稹《会真记》。
⑦伊行(hang):她那儿。
⑧秦镜:汉代秦嘉妻徐淑赠秦嘉明镜,秦嘉曾赋诗答谢。
⑨韩香:西晋贾充之女贾午,爱上美仪容的韩寿,窃御赐西域奇香赠寿;贾充闻寿身有香,知午所赠,因以午许配寿。
见《晋书》。
这里借指互赠定情信物。
⑩厮见:相见。
【译文】一泓绿波荡漾的小池塘。
微风拂动竹帘,点点碎影在斜阳下飞舞闪光。
我触景伤情:羡慕双双燕子象当年那样能自由进出华美的屋梁;绿色的苔藓,仍自由自在缭绕着旧日的高墙。
唉!隔着多少重绣花帐慢,才是她住的闺房。
哦,还能听得出她在将乐器奏响。
乐声传达了她内心的彷徨:好象想倾吐自己屡次失约的苦闷,终于有口难讲;又似乎想唱出对我的爱情,却抑制住忧愁把苦酒尝。
我远远的知道她此刻已完毕梳妆,且打开了红窗,正等我幽会于月下的西厢。
怕只怕,今晚我连做梦都不能到她身旁。
唉!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让我把宝镜换成她的奇香?苍天呀,发发慈悲吧!只让我和她见上一面,哪怕是刹那时光,却又何妨!【集评】清·沈谦:“‘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花前月下,见了不教归去’,卞急迂妄,各极其妙,美成真深于情者。
周邦彦《绮寮怨》全词翻译赏析周邦彦《绮寮怨》全词翻译赏析导读:本篇为途经津亭忆旧伤怀之作。
上片描绘醉酒徘徊津亭,抚景感慨;下片抒写羁旅愁情和对故人的怀念。
全词情调凄清沉郁,深婉有致。
绮寮怨①周邦彦上马人扶残醉,晓风吹未醒②。
映水曲,翠瓦失檐,垂杨里,乍见津亭。
当时曾题败壁,蛛丝罩,淡墨苔晕青。
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叹息愁思盈。
去去倦寻路程。
江陵旧事,何曾再问杨琼?旧曲凄清,敛愁黛③,与谁听?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
何须渭城④?歌声未尽处,先泪零。
【注释】① 绮寮怨:周邦彦创调。
② 晓风句: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③ 去来:过了以后。
来,语助词。
④ 去去:有二义,一是走又走,越走越远;一是去了又去,厌其频繁。
此处当是后者。
⑤ 杨琼:唐代名妓名。
此处代指意中人。
⑥ 愁黛:愁眉。
⑦渭城:即《渭城曲》,又名“阳光三叠”,本王维的《送远二使安西》诗,后作为离别之歌。
渭城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南部,关中盆地中部,秦都区以东,渭河以北。
曾是秦王朝的国都所在地,又是周、汉、隋、唐等王朝的京畿之地。
【译文】残醉朦胧之中,我上了马出发,凉爽的晨风吹着我,依旧半梦半醒。
经过弯曲的河畔,看见翠瓦朱檐在水中倒映,垂杨和津亭,也都掩映在朦胧的波光里。
当时,我曾在残破的墙壁题诗表达自己的志向,而今时日已久,墙壁上结着蜘蛛丝网笼,淡淡墨迹上有青苔铺过的影子,想人生一世沉沉浮浮,岁月象江河奔流不停。
久久徘徊,叹息愁思无法停止。
走呵走,已厌倦再往前行。
回忆中荆州往年听歌的旧事最难忘,而从此后再没有见过唱歌的杨琼。
她唱着旧日的歌曲,歌声与从前一样动人,只是她心不含愁,不知谁是知音?以前的酒友如果也在这里,定会想念我,虽然不出关,但一曲《渭城曲》,曲未唱完,我已涕泪零零,感动不已。
【译文二】醉酒未消上马还让人扶,晨风也没有把我吹醒。
走过倒映水中的绿瓦红楼,才见到杨树掩映的驿亭。
想当年曾在亭壁上题写诗句,如今已被蛛网笼罩,墨色渐淡、苔斑青青。
周邦彦恋情词艺术表达探索作者:曹章庆单位: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词人。
据统计,周邦彦现存词185首,恋情词110多首,占周词的2/3左右。
其中寄(怀)内词34首,赠(怀)其他歌妓的词70多首①。
可见,恋情是周邦彦词的一个重要内容。
谢桃坊指出:“宋词中大量的恋情词的抒情对象不是正常婚姻对偶的大家闺秀或贵族小姐(她们一般都不会歌舞的),而是属于社会底层的贱民的歌妓。
”[1]329而周邦彦的恋情词,对歌妓既“不乏用情之专深者”,“对妻子的感情也非常深厚”[2]89,在北宋词坛是颇为独特而又值得探讨的现象。
然两者在审美取向和艺术表达上又颇有不同,寄内词主要以设想抒情的方法表现其爱怜、想念和羁旅思归之情;而歌妓词则主要以追忆抒情的方式表现其爱慕、追寻和眷恋哀怨之意。
而两类词则分别从题材和审美取向上开拓了北宋词坛的情感空间,体现了独特的社会认识价值并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一据孙虹教授考证,“周邦彦曾娶三任妻子,共有宽泛意义上的寄内词34首。
”其中结发妻子17首,续弦夫人13首,第三任夫人4首[2]。
周邦彦的寄内词,主要用设想抒情的方法表现爱怜、相思、想念和思归之情。
所谓设想是对对方过去、现在甚至将来情况的悬拟、猜测和推想。
如《秋蕊香•乳鸭池塘水暖》设想结发妻子午妆春梦;《浣溪沙•日射欹红蜡蒂香》猜想王夫人“自剪柳枝明画阁,戏抛莲菂种横塘”的无聊情致。
但是更多的是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设想其思念和伤感的种种情形。
如《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月中行•蜀丝趁日染干红》、《浣溪沙•争挽桐花两鬓垂》、《浣溪沙•翠葆参差竹径成》、《浣溪沙•薄薄纱橱望似空》《浣溪沙•宝扇轻圆浅画缯》、《法曲献仙音•蝉咽凉柯》、《南乡子•晨色动妆楼》、《南乡子•寒夜梦初醒》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
试看下面两首词:雨过残红湿未飞,珠帘一行透斜晖。
游蜂酿蜜窃香归。
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沉微。
《风流子-新绿小池塘》周邦彦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风流子·新绿小池塘》是北宋词人周邦彦创作的词作,主旨是念远怀人,抒写了对一位女子的思念之情。
全词通篇都是想象,描写真实细腻。
上片是想象春日黄昏,女子在绣阁理丝簧愁歌的情景,表达了对女子可望而不可即的忧伤;下片继续想像伊人待月西厢的情景,抒写远隔天涯、相见无望的痛苦怨恨和强烈期盼相见的痴情。
全词写相思深情层层深入,酣畅淋漓。
词语言优美,典故运用自然贴切,把自己的思念之情表现得形象生动,真挚感人。
全词由景而情,由隐渐显,步步递进,直至达到情感的最高潮。
作品原文:风流子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
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
绣阁里、凤帏深几许?听得理丝簧。
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噎,愁近清觞。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
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
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1、风流子:词牌名。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之称。
又称为《内家娇》。
有单调及双调两体。
风流子,与菩萨蛮、念奴娇、如梦令等都是词牌名,主要流行于宋朝时期。
著名的词人谢懋、张耒等都曾经以“风流子”作词牌名创作过词。
2、新绿:指开春后新涨的绿水。
3、金屋:美女住的地方。
汉武帝幼时曾说:“若得阿娇,当以金屋储之。
”4、土花:苔藓。
5、莓墙:长满青苔的墙。
6、绣阁:绣房。
女子的居室装饰华丽如绣,故称。
7、凤帏:闺中的帷帐。
8、丝簧:指管弦乐器。
9、乖:违误。
错过。
10、清觞(shāng):洁净的酒杯。
11、待月:元稹《会真记》莺莺与张生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12、不到伊行(háng):不到她身边。
行,那边,旁边。
13、密耗:秘密消息。
14、秦镜:汉代秦嘉妻徐淑赠其明镜。
此处指情人送的物品。
15、韩香:原指晋贾充之女贾午爱恋韩寿,以御赐西域奇香赠之。
此处指情人的赠品。
乐府诗云:“盘龙明镜饷秦嘉,辟恶生香寄韩寿。
周邦彦有什么故事周邦彦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享有盛名的词人,在当时的文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为周邦彦个性洒脱不羁,不拘小节,于是便留下了很多的故事。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周邦彦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周邦彦的故事周邦彦写有一首叫做《少年游》的词,主要讲的是一位男子宿妓的全过程:妓女白皙瘦长的手指拿着明亮锐利的剪刀,在水果盘子里切了一个新鲜的橙子,并在上面撒了一层盐,来招待男子。
房间里一时之间香气缭绕,床被也早就铺设一新了,但是这两人却别有一番趣味,只见他们面对面坐着,先进行了一番调笙怡情,之后才开始互相依偎缠绵。
在经过一番云雨之后,男子随即要走,但是女子对他说道,天已经很晚了,外面不但行人稀少,而且夜深霜重,还是留下来到天亮再走吧。
关于这首词,有人认为讲的就是周邦彦自己的一次宿妓行为。
但是因为词中描写比较隐晦,后人很难得知到底讲的是谁。
不管到了南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说法,讲的是宋徽宗一次去著名的歌妓李师师家里拜访,恰巧周邦彦也正好正在那里。
情急之下,周邦彦只能躲在李师师的床底下。
宋徽宗来到李师师这里还带来了一个新鲜的橙子,说是江南采摘上贡的,之后宋徽宗还和李师师谈笑了一番。
这一切都被周邦彦给听到了。
他在宋徽宗走之后,便据此写下了《少年游》这首词。
周邦彦的生平故事周邦彦少年的时候,为人比较个性散漫,不过非常好学,喜欢读书,这也为他之后的文学创作埋下了伏笔。
宋神宗的时候,他成为太学的生员,太学也就是后来明清时期的国子监,是古时候最高的学府。
后来神宗进行王安石变法,效果拔群,当时周邦彦写一篇《汴都赋》献给皇帝。
这篇文章洋洋洒洒七千字,模仿的是汉朝时期著名的《二都赋》,内容是在赞许变法。
据说文中有些古字,连朝中大臣也不认识读不准确。
此文一出,周邦彦开始名动天下,他也被朝廷提拔为太学正,差不多就是太学的老师。
不久他就开始各地宦游,任庐州教授、溧水县的知府等。
后来,周邦彦被皇帝召回,并再次让他朗诵《汴都赋》,此后留在京城任官,也有做过各地知府,比如顺昌府(今安徽阜阳)、明州(今浙江宁波)。
周邦彦的词10首周邦彦的词10首(篇1)词牌名:长相思|朝代:宋朝|作者:周邦彦夜色澄明。
天街如水,风力微冷帘旌。
幽期再偶,坐久相看才喜,欲叹还惊。
醉眼重醒。
映雕阑修竹,共数流萤。
细语轻盈。
侭银台、挂蜡潜听。
自初识伊来,便惜妖娆艳质,美眄柔情。
桃溪换世,鸾驭凌空,有愿须成。
游丝荡絮,任轻狂、相逐牵萦。
但连环不解,流水长东,难负深盟。
周邦彦的词10首(篇2)词牌名:丑奴儿|朝代:宋朝|作者:周邦彦叶底寻花春欲暮。
折遍柔枝,满手真珠露。
不见旧人空旧处。
对花惹起愁无数。
却倚阑干吹柳絮。
粉蝶多情,飞上钗头住。
若遣郎身如蝶羽。
芳时争肯抛人去。
周邦彦的词10首(篇3)词牌名:满江红|朝代:宋朝|作者:周邦彦昼日移阴,揽衣起、春帷睡足。
临宝鉴、绿云撩乱,未忺妆束。
蝶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肉。
背画栏、脉脉悄无言,寻棋局。
重会面,犹未卜。
无限事,萦心曲。
想秦筝依旧,尚鸣金屋。
芳草连天迷远望,宝香薰被成孤宿。
最苦是、蝴蝶满园飞,无人扑。
周邦彦的词10首(篇4)词牌名:木兰花令|朝代:宋朝|作者:周邦彦歌时宛转饶风措。
莺语清圆啼玉树。
断肠归去月三更,薄酒醒来愁万绪。
孤灯翳翳昏如雾。
枕上依稀闻笑语。
恶嫌春梦不分明,忘了与伊相见处。
周邦彦的词10首(篇5)词牌名:浣沙溪|朝代:宋朝|作者:周邦彦薄薄纱厨望似空。
簟纹如水浸芙蓉。
起来娇眼未惺忪。
强整罗衣抬皓腕,更将纨扇掩酥胸。
羞郎何事面微红。
周邦彦的词10首(篇6)词牌名:黄鹂绕碧树|朝代:宋朝|作者:周邦彦双阙笼嘉气,寒威日晚,岁华将暮。
小院闲庭,对寒梅照雪,淡烟凝素。
忍当迅景,动无限、伤春情绪。
犹赖是、上苑风光渐好,芳容将煦。
草荚兰芽渐吐。
且寻芳、更休思虑。
这浮世、甚驱驰利禄,奔竞尘土。
纵有魏珠照乘,未买得流年住。
争如盛饮流霞,醉偎琼树。
周邦彦的词10首(篇7)词牌名:四园竹|朝代:宋朝|作者:周邦彦浮云护月,未放满朱扉。
鼠摇暗壁,萤度破窗,偷入书帏。
秋意浓,闲贮立、庭柯影里。
【经典诗句】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翻译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译文] 纵使今生今世不能遂愿,我亦甘愿空对鲜花饮美酒,为你落泪。
[出自] 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移岸曲,人在天角。
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注释:解连环:柳永创调。
此处借喻情怀难解。
燕子楼空:燕子楼在今灌输徐州。
这里指人去楼空。
弦索:指琴、筝一类乐器。
红药:红色芍药。
床:放琴的架子。
杜若:芳草名。
别称地藕、竹叶莲、山竹壳菜。
拼:不顾惜,舍弃。
译文1:幽怨的情怀无所寄托,哀叹情人天涯远隔,音书渺茫无着落。
纵然有妙手,能解开连环套索,摆脱感情纠葛,双方的情意也会冷漠,像风雨一样消散,云雾一样轻薄。
佳人居住的燕子楼已在空舍,灰暗的尘埃封锁了,满床的琵琶琴瑟。
楼前花圃根叶全已移载换过,往日全是,她亲手所种的红芍药香艳灼灼。
江中的沙洲渐渐长了杜若。
料想她沿着变曲的河岸划动小舟,人儿在天涯海角飘泊。
空记得,当时情话绵绵,还有音书寄我,而今那些闲言闲语令我睹物愁苦,倒不如待我全都烧成赤灰末。
春天又回到水边驿舍,希望她还能寄我,一枝江南的梅萼。
我不惜一切对着花,对着酒,为她伤心流泪。
译文2:满怀的幽怨无所寄托,只叹那心上人绝情而去,音信渺茫。
纵然有高超妙手能解开连环锁,我心中依然如风雨过后仍有薄云轻雾,不能忘情。
燕子楼中空无一人,尚有满屋的琴筝。
庭院中的红芍药虽然长出新根,换了新叶,也毕竟是以往你我二人同手栽种。
送你远行的洲渚上已经长出了杜若香草,我猜想你的船早已靠岸,你在天涯海角多么孤零。
还记得当时你写给我的山盟海誓,如今看来全是空话,倒不如把它烧成灰烬。
春天又回到了水边驿站,我又企盼着,你能给我寄来一枝江南早梅。
周邦彦《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原文|译文|赏析《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写夜雨话别的词作,这首词朴实自然,意象清晰浓重,读起来耐人寻味。
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原文宋代:周邦彦廉纤小雨池塘遍。
细点看萍面。
一双燕子守朱门。
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
细作更阑语。
相将羁思乱如云。
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译文及注释译文如丝的细雨洒遍了池塘,在长满浮萍的水面,溅起了无数小点点。
朱红色的门檐下,一双燕子守在窠里不再飞去。
啊,今天的这个黄昏,来得似乎比往常要早。
杯里的宜城酒浮泛着香絮般的白沫。
我们喁喁细语直到夜深。
在这即将分手的时刻,我们的离愁别恨像乱云一般难以分,怎么又是这样啊——一窗摇曳的灯影,两个黯然相对的有情人!注释⑴廉纤:纤细连绵貌。
韩愈《晚雨》:“廉纤晚雨不能睛,池岸草边蚯蚓呜。
⑵萍面:池塘的水面生满了浮萍。
⑶朱门:红漆大门。
⑷比似:比起。
⑸宜城酒:汉南郡宜城(今湖北宜城县南)生产的名酒。
香絮:形容酒面浮沫,又名“浮蚁”。
晋代张载《酃酒赋》称赞宜城酒:“缥蚁萍布,芳香酷烈。
”。
⑹更阑:夜深。
古人一夜分五更。
阑,将尽。
⑺相将:相共,共同。
⑻羁思(jī sī):离愁别绪。
赏析《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将离别场景和弥漫情思融合在一起,以质朴细腻的描写,刻画出离别前夜男女二人对坐共饮、细语诉情的场面。
既有离愁别绪,又有思恋缠绵。
上片之境界,时间是从白天绵延到黄昏,空间是户外,开头暗用韩愈《晚雨》“廉纤小雨不能晴”诗意,小雨洒遍池塘。
“细点看萍面”,本来,池塘的水面生满了浮萍,现在万千雨点,点破了萍面,又自有一番含蕴。
“看”体现了词人此时此境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状。
黄昏细语,朱门燕影,既烘托出了一片忧郁凄婉的氛围,又体现了词人此时心境的悲凉。
在这有些昏暗凝滞的天色中,词人并没有直接铺排渲染离愁别绪,而是通过灯下话别的场面,将浓得化不开的感情融于笔下的情景和情景中的人。
周邦彦最有名的十首词周邦彦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知名的词人,他出身贵族,早年修习文学,擅长词赋。
他创作的词受到很多文学家和文学爱好者的追捧,深受喜爱。
在他的词作中,有十首最受欢迎的词作,被称为“周邦彦最有名的十首词”。
第一首是“咏柳”,它以节奏抑扬顿挫的古体,抒发炎夏,柳阴下的暗恋之情。
词中穿插出多种比喻和象征,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气氛,让人在默默的仰望中感受到暗恋的无奈。
第二首是“长相思”,以凄美的抒情风格写出恋人抛之却去的悲伤,用痛心疾首,把煎熬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词中把思念拉长,延续,加上周邦彦对押韵的技巧,把恋爱的哀怨气氛渲染得分外清新凄婉。
第三首是“浣溪沙”,它表达了一种郁郁寡欢的爱情温馨,以沐浴清涟濯衣衣表白苦难的爱情之情,穿插着柔软细腻的字句,令人动容。
此词特殊的是,全部用唐代的体制构思,把爱情的温情融入其中,令人如痴如狂。
第四首是“夜游宫”,它把爱情以一种朦胧的抽象的方式写出来,将宫殿的萧条描述得分外真实,加上对宫廷的细腻描述,读来让人深深感动。
第五首是“汉宫秋”,它描写了一幅浪漫的宫殿景象,用贴近生活、浅淡精致的语言,将空虚惆怅、思念之情写给读者。
词中让人不禁想起当时宫廷里的浪漫情景,令人献殷勤。
第六首是“洞仙歌”,它把爱情离别的悲哀抒发得细致入微,整个词曲构思巧妙,唱出歌唱中抒发的焦急之感,令人深刻。
第七首是“青玉案”,它用诗情画意的叙事形式写出一幅解义不相通的爱情画卷,散文般的节奏,将悲凉和痛苦尽收其中。
第八首是“虞美人”,它以人物描写为主,以丰富的比喻,感性地书写虞美人的美颜和思念,饱含着精湛的细腻,在芳草清香的空气中,熠熠生辉。
第九首是“点绛唇”,它描绘了一段分离的爱情,以穿插入的比喻,把苦痛的爱情所然唤起,表现出空虚和痛苦的心灵之景。
第十首是“念奴娇”,它把深情的思念之情吟唱得淋漓尽致,丰富的词汇,把平淡的生活景象写出,令人难以忘怀。
周邦彦的词,给读者以安慰、以抚慰,以浪漫、以温馨。
《点绛唇·伤感》周邦彦词作鉴赏【作品介绍】《点绛唇;伤感》为作者自干里之外的京师回归故乡,感伤时过境迁,追忆昔日恋人之作。
词中运用回环吞吐的描摹手法,婉转回荡地表达了作者对昔人恋人的一往情深。
【原文】点绛唇;伤感辽鹤①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
寸书不寄,鱼浪②空千里。
凭仗桃根③,说与凄凉意。
愁无际。
旧时衣袂④,犹有东门⑤泪。
【注释】①辽鹤:《搜神后记》载,辽东人丁令威外出学道多年,后化鹤归乡,徘徊于空中,歌日:“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
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后常用以指重游旧地之人。
②鱼浪:刘向《列仙传》载。
陵阳子明钓得白鱼,腹中有书。
此处反用其意,说恋人没有寄书,自己空等了千里外恋人的消息。
③桃根:东晋王献之为其妾桃叶作《桃叶敢》三首,其二有句;“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挑根。
”桃根为桃叶之妹。
以下句意为旧地重游时,不见恋人,却遇其妹,尽诉衷肠。
④衣袂(mèi):衣袖。
⑤东门:泛指离别之地。
句意为衣袖上仍有当年的泪痕。
【白话译文】我像那“辽东鹤”,离开多年之后,终于又归来了。
这熟悉而又生疏的故乡,有多少能勾起我伤感落泪的地方。
都说鱼能传书,可是江波空自千里长流,这些年我们竞未通过一封信。
如今物是人非,我只能通过她的妹妹代我转达凄凉的心情。
不知道这哀愁何处才是尽头?我只记得:旧日的衣袖上,还留着她在东门送别我时滴落的泪水。
【创作背景】周邦彦年轻时曾客游苏州,与苏州歌伎岳楚云交往甚密。
后来周邦彦离开苏州回到京师,但对其情意却丝毫未减。
当词人再次回到苏州,去拜访岳楚云时,她已嫁与他人。
几天之后,周邦彦参加苏州太守蔡峦的宴会时,见到了岳楚云的妹妹,于是词人便创作了这首《点绛唇;伤感》来表达自己的无尽相思之情。
事后,当岳楚云读到这首词时,被感动得数日泪流不止。
【赏析】“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起首二句以比兴发端。
将自己比作离家千年的辽东鹤,一旦飞回故乡,事事处处都引起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触发起无限伤感的情怀,“辽鹤”用的是《搜神后记》中丁令威的故事。
《拜星月慢-夜色催更》周邦彦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拜星月慢·夜色催更》是北宋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旅途孤馆追怀情人之词。
词的上阕追忆与情人首次幽会情景,突出表现女子的秀美高雅。
下阕写别后在荒寒孤馆的相思,揭出欢后苦别的悲剧。
通过对失去恋情的追忆,表达仁途失落后的悲惨心态。
全词结构上将虚实结合,一虚一实描写传神,读来余韵悠悠。
作品原文:拜星月慢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
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
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相倚,暖日明霞光烂。
水眄兰情,总平生稀见。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
谁知道、自到瑶台畔。
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
念荒寒、寄宿无人馆。
重门闭、败壁秋虫叹。
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作品注释:1、拜星月: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之称。
本调始创于宋人周邦彦,又称为《拜星月慢》。
有多种格体。
如双调,上片十句,押四仄韵,四十七字;下片八句,押六仄韵,五十六字。
共一百O四字。
2、竹槛:竹栏杆。
3、秋娘:唐宋时对歌妓的一般称呼。
4、琼枝玉树:比喻人姿容秀美。
5、水眄(miàn)兰情:目盼如秋水,情香如兰花。
眄,顾盼。
一作“水盼兰情”。
6、画图中、旧识春风面:词人用旧典以昭君喻“秋娘”。
春风面,指容貌美丽的。
7、瑶台:原指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伊人住所。
8、雨润云温:比喻男女情好。
9、荒寒:既荒凉又寒冷。
10、怎奈向:怎么办?何,语助词。
作品译文:夜色深深,仿佛在催着天明,眼看要到了三更天。
清清的露水如同洗尘,让地面没有纤尘。
月色幽静,小巷僻坊里一片迷茫。
我又见到那竹栏,和灯光明亮的小窗,这是她的庭院。
她因我们能见面开心。
她的美丽令人惊叹,依偎在我身边,我如同见到了琼枝玉树,如一轮暖日,又如一片绚丽的朝霞。
她的眼神明如秋水楚楚动人,温柔清雅宛若一株幽兰。
这样绝代佳人,人间都少见。
从前,只在画中见过她,对那绝世的美丽早已倾倒,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真能与她相伴。
我们互相情意绵绵。
周邦彦爱情诗词
嘿,你知道周邦彦吗?那可是个超级厉害的词人啊!他写的爱情诗词,哇,真的是太绝了!
就说那首吧,“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
飘绵送行色。
”瞧瞧这描写,那柳丝在烟雾中摆弄着碧绿,仿佛就在眼
前啊!这不就像我们看到自己喜欢的人时,心里那丝丝缕缕的情思嘛!周邦彦咋就能这么厉害,把那种微妙的情感用这么美的词句表达出来呢?
还有里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哇塞,那荷
叶在风中挺立的样子,不就像我们在爱情中坚定的样子吗?他真的能
把这些自然的景象和爱情的感觉融合得恰到好处。
我记得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说到周邦彦的爱情诗词,朋友都惊叹不已,说:“哎呀,这写得也太好了吧!”可不是嘛!周邦彦的词就像一
把钥匙,能打开我们内心深处对于爱情的各种感受。
你想想看,他能把那种细腻的情感,那种眷恋、思念、忧伤都写得
那么生动,这得有多么深的感触啊!“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
轳牵金井。
唤起两眸清炯炯。
泪花落枕红绵冷。
”这简直把思念爱人的
那种痛苦和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啊!这难道不就像我们有时候想念一
个人想得心疼的时候吗?
周邦彦的爱情诗词,真的是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啊!每一次读都能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
他就像一个情感大师,用他的笔把爱情的各种模样都描绘了出来。
我觉得啊,他的诗词就是我们在爱情道路上的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情感,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爱情。
总之,周邦彦的爱情诗词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你要是还没读过,那可真的太遗憾了!赶紧去读一读吧,相信你一定会被深深吸引的!。
周邦彦的歌妓恋情词摘要: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周邦彦是宋词发展史上重要的人物,他的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崇高的地位,这是不容置喙的。
周邦彦的词作,内容不外乎男女恋情、别愁离恨、人生哀怨题材。
周邦彦的歌妓恋情词是他创作时的一个重点,以追忆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他的别离伤感、爱慕深情、追寻回忆、眷恋哀怨,开拓了北宋词坛的词风。
我们在结合前人的评价和后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周邦彦的时代背景、生平经历、作品研读以及文学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从而体会周邦彦的歌妓恋情词的美好与感动。
关键词:周邦彦;歌妓恋情词;思想价值引言:歌妓词是指那些以歌妓的日常生活形象、心理以及词人同歌妓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抒写他们日常相处事件为内容的那一类词,从词诞生之初,歌妓就是各家吟唱的一大对象,故歌妓词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分量而恋情词则多是抒发作者情感,情真意切,含蕴丰厚,给人以轻柔迷离之感。
但现在大家在研究周词时多研究其艺术成就,究其词的内容却很少有人关注。
周邦彦的歌妓恋情词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在研究歌妓恋情词时应更多关注周邦彦生平和他的情感世界,发掘歌妓恋情词的艺术价值。
品读歌妓恋情词让我们重回北宋,走进周邦彦的词作世界,尽情领略其中的深沉的感情。
歌妓恋情词以及唐宋歌妓恋情词的发展(一)歌妓恋情词的定义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歌妓,据史书左传记载,春秋时代就已经有了乐女,就单纯的为最高统治者跳舞的歌舞妓。
最初的歌妓简单只是为了娱乐消遣,但到了南北朝时期才逐渐与文学有了一定的联系,将歌舞内容写进文学创作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城市经济的稳定繁荣发展,人们日渐增长的文化需求,歌妓这歌新兴的行业也开始出现。
宋代歌妓较多,带动了歌妓事业的发展,且歌妓多与文人雅士交往密切,唱的也多是文人谱写的曲子,各种歌妓的形象便也成为了文人创作的对象,在当时共有三种歌妓类型宫妓、市妓和私妓,是按照身份等级来区分,宫妓多为在皇宫中为皇帝和大臣表演的在民间和教坊或官宦家有罪女子中选拔出来的优秀女子。
歌妓指的是私妓指的的是很多有钱的人家从贫穷老百姓那里买来的养在自己府中,经过歌舞培训,用以平时消遣活动,也可以互相转赠的一种歌妓类型。
而市妓,顾名思义,就是在市井中卖唱的妓女,相较于前两种来说,也比较自由,多被文人雅士寻找,互诉衷肠,倾诉失意之志,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文化娱乐需要。
所以歌妓恋情词就是以歌妓为描写对象,描述她们生活情景,心理状态,并将一定的感情融入进去的一种词作类型。
(二)唐宋歌妓词的发展兴盛于宋代的词正如我们所熟知的那样,盛于宋代,所以才会在后人的口中被称为宋词。
宋词起始于五代十国,或许更早,但却成于唐代,最早被考证来的词应该就是燕乐的流传,人们为了需要而创作的“敦煌曲子词”,但宋词在产生之初,还被称为“诗余”“长短句”等别称。
虽然唐诗是唐代的代表,但中晚唐时期的词还是有了一定的进步,就比如温庭筠就是当时的代表人物,其文采华丽,精致工练,其词多写花前月下、闺情之事,抒发眷恋哀怨,形成了以情为主,绮软的花间风格,为“花间派”的重要词人,对五代以后词的大发展起了很强的推动作用。
虽然这种抒情的文学形式到了晚唐末期才被人们重新重视起来,其作品虽数量不占优势,但大多都被人们熟知,可以说温庭筠对宋代的歌妓恋情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启了歌妓恋情词创作的先河。
如果说中晚唐时期的歌妓恋情词只是词人们的小试牛刀,那么在宋代便以它的魅力,征服了一个时代,成为了宋代的词的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宋代之初,政治稳定,经济高速发展,尤其是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民阶级的壮大,这样,人们的精神需要也随之增多,作为形式短小,且易朗朗上口,可以谱曲的宋词就这样走进宋代人的生活中。
而且为了迎合当时统治者和贵族豪绅的需要,大量的教坊与歌楼便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歌妓恋情词便在这时应运而生,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这样以曲为调的歌妓恋情词便更能受到大家的喜爱,获得了到长足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在这时人们难以突破唐诗的藩篱,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唐诗都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词却还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任凭文学家运用更完善的词的体制,更多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满腹才情。
所以在北宋时期,宋词开始进入自己的黄金时期。
在两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文人,例如柳永、周邦彦、秦观等著名词人,均创作了大量的歌妓恋情词,使其无论是在形式还是立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虽然在两三百年的繁荣发展之后的宋词开始走向衰落,歌妓恋情词的地位也已岌岌可危。
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元曲的兴起导致了宋词的衰落,但其实在南宋末年,词就已经显示出疲软之态,大多数的文人都已经创作不了好的词作,可以这样讲,在宋词这支柔丽的长曲中,可能张炎的词也就是南宋末期的时代之声。
张炎词的特点就是空灵却不失雅致,他在词作风格上多靠近周邦彦、姜夔,他们都是歌妓恋情词创作的代表人物,他个人虽也擅长写个人恩怨并长于咏物抒情,但无奈其在歌妓恋情的发展过程中,已是最后的阶段。
虽无奈于宋词的衰落,但总体来说就是它内在的特征的缺失,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异化,豪放词派的出现,动摇了歌妓恋情的地位,使其发展脱离了原先的轨道,再加上文化消费市场的不断更新,就让元曲取代了宋词的发展。
由此,宋词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逝去,歌妓恋情词也就成了后人们口中的惊叹于赞赏。
二、周邦彦的生平经历以及创作原因(一)生平经历周邦彦(1056—1121),钱塘(今杭州)人。
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北宋末词坛著名人物。
从小生活在一个父慈母仁的家庭里,性格放荡不羁,但是他自身还是非常求学上进,涉猎广泛。
他自命不凡,好幻想,却又有着一颗敏感的心灵。
从当时儒家的传统观念来看,他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心仪变法,不愿随波逐流,当他成为太学生时,献《汴都赋》,大力推崇新法,得神宗赏识,就成为了试太学正,当时才二十九岁的他,就凭自己“壮采飞腾,奇文绮错”的文字,成为学官。
但之后五年却未见升迁,可能只有辞素之意,却被未有应物之才。
神宗死后,高太后执政,就谓“元祐更化”,在这时一直推崇变法革新的周邦彦就没有什么好的下场,又因他的个性使然,在这一时期就被外放。
从元祐三年到绍圣四年,这十年间,浮沉于州县,漂流于道路,所谓“风灯零乱,少年羁旅”,绍圣四年召还,跳出选海,在这时便上重进汴都赋表,在京中过了十四年。
在这时虽然他归于班朝,尝试捷径,拉拢他人,但还是不免被流放的命运。
在京在政和六年,周邦彦做大晟府乐正,这个职务就是整理古乐,创制新调。
大概是因为周邦彦对于作词度曲方面的天赋,于是便任命他为该音乐机构的领导人,在此职务做了两年的时间,他整理了许多旧曲,对乐词的发展贡献颇多。
在此之后又被流放,这时已是六十多岁高龄的周邦彦已经没有太多精力去应付官场之事,这时的一首西平乐,“感叹事逐孤鸿渐去,身与塘蒲共晚”在这时,多用于倦客自比,他在官场浮沉中迷失自我,个人奔竞的道路上,也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他的倦客思家,不仅是家园的思念,更多表达的是对于自己安身立命,到处漂泊无依的悲叹,就这样,这位伟大的词人就在奔赴的途中结束了自己的波折的人生。
歌妓词创作原因:1.抒发情感的需要在宋代时期,大多数的歌妓都才貌出众而且内在的修养也非常高,在平时所唱歌曲多是文人所作的诗词歌赋谱曲完成的,因此,不论是失意的官场中人还是朝中红人,都在平时的消遣娱乐中被深深的吸引,在日渐的发展过程中,诗词和歌舞表演所散发出来的魅力,也使得那些把酒纵欢的文人雅士与歌妓的心理距离缩小。
在给他们带来创作灵感,成为他们笔下人物的同时,也成为他们可以倾诉的对象,理解自己的苦闷与无奈。
周邦彦也和歌妓在歌楼柳巷中相处,慢慢了解她们的生活心态。
在这里他冶游创作,他对于这样一个市井之地,没有一点不适应,他在这里尽情创作,从他的描写歌妓的词中就可以看出来,这样的烟花之地,也不尽是那种男女媚俗之地,被赋予了另一种意义。
不得不说,世人皆爱女子惊艳的容貌和满溢的才华,周邦彦身处歌楼中,不仅可以满足自己对于女性的憧憬,与她们成为心灵上的知音。
他的词多抒情,描写爱情和生平身世之感,他的歌妓恋情词,有对自己所爱之人炽热的情感,也有应歌赠妓的作品。
正是因为周邦彦和歌妓的交往中,才创作了一篇又一篇的佳作如∶《满路花》,此诗借咏物抒情,词的上阙,前六句在写雪景,后三句抒情,在写凄清寒冷的雪中,与心爱女子离别的场景,无法承受这种感情,叫人不忍心。
在下阙中,作者更近一步描述这种情怀,刚开始用意极浅,但却愈读愈妙显示出了自己高超的艺术手法。
周邦彦的歌妓恋情词,将情寄于歌妓,字里行间在描写歌妓时,流露自己的感情。
借景应歌之用北宋城市经济的发展,各种以前之用于宫中的表演形式渐渐在民间开始普及开来,歌妓们也出现于城市商会中,词也慢慢传播开来,在觥筹交错中,欣赏歌舞表演时抒发自身感受称赞歌妓的行为也慢慢大众化,已经是一种普遍的行为。
那么周邦彦身在宋朝,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也需大力称赞,多是表面应和之作,登不上大雅之堂。
在经历了人生的各种起伏,流放在外的周邦彦看过太多悲欢离合,在面对这些宴饮活动也不太有真心,他的惜别词也传达了对佳人离去的惋惜之情,但无数的离别词,我们能窥知的真心又有多少呢?纵观北宋文学史上的词作,也不尽是能够表达出自己内心世界真实情感的作品,也有的是模拟出来的对象,加入自己的想象,投入自己的感情而创作出来作品。
在这之后也陷入了模式化的创作。
对于歌妓来说,为搏客人一笑就是她们的追求,需要不断尝试不同的角色,代入不同的思想,也与好多人并没有深刻的交流,从另一个侧面反映,这就是歌妓词的缺陷,没有代入情感的词作,终究是昙花一现,只能娱乐他人,也感动不了自己。
诗作的内容都是即时的,给人一种例行公事的感觉,肤浅、逢场作戏的生活态度使人一目了然。
我们在赏析北宋诗歌时,却也发现豪放派诗人苏轼和江西诗派的黄庭坚也写过歌妓词。
不难发现,歌妓词的产生也就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反映,人们作词的内容更丰富,对象也趋向大众化。
与歌妓相处之作在前面我们都已经讲过,周邦彦从小思想就比较开放,好幻想,爱自由,属于儒家学派的边缘人物,放荡不羁,凭借一篇汴都赋,就成为了试太学正,也可谓年少成名,在他这段时期,汴都一派繁荣景象,又由于性格使然,还才华横溢,便也是一代风流,韵事缠身。
最著名的便是在他的《少年游》中,与一代名妓李师师的故事,让后人猜测无数,流传至今。
除此之外,周邦彦也多次被流放在外,庐州、荆州、溧水之地都有他的足迹,在这些地方他也与当地的歌妓有联系,也为他创作歌妓词提供了灵感。
歌妓在词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词人创作更多的作品也不断更新乐调,形成当时独特的音乐审美。
周邦彦的歌妓词创作,一方面与时代环境是分不开的,在当时的环境中才能形成词雅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和他的人生仕途经历有关,风格的变化也有其内在原因,和性格为人处事也联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