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加工操作规范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8
小米加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小米加工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小米加工车间及相关管理人员、员工等。
第三条小米加工车间应严格按照本制度进行管理,确保生产作业的正常进行。
第四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小米加工部门。
第二章生产准备第五条小米加工车间在开始生产前,应按照工艺流程进行相关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第六条小米加工车间应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生产线。
第七条小米加工车间应保证生产原料的合格供应,并建立相关的原料检验记录。
第八条小米加工车间应配备充足的人员,确保生产车间的正常运转。
第九条小米加工车间应能按时完成生产任务,提前做好生产准备工作。
第三章生产作业第十条小米加工车间应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作业。
第十一条小米加工车间应保证生产作业的连续性,确保生产效率。
第十二条小米加工车间应对生产环节进行监控和检查,确保产品的质量。
第十三条小米加工车间应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和追溯。
第十四条小米加工车间应保证生产现场的清洁和环境卫生,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第四章质量管理第十五条小米加工车间应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对生产环节进行全面监控和控制。
第十六条小米加工车间应制定生产工艺标准和作业指导书,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和标准化。
第十七条小米加工车间应建立质量检验制度,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抽检和检验。
第十八条小米加工车间应建立质量记录档案,对产品的质量问题进行记录和分析。
第十九条小米加工车间应建立质量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质量事故,能及时进行应急处理和追溯。
第五章安全管理第二十条小米加工车间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产现场的安全生产。
第二十一条小米加工车间应进行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第二十二条小米加工车间应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二十三条小米加工车间应建立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安全事故进行及时处理和追溯。
小米打窝制作方法简介小米打窝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食品制作工艺,通过将小米浸泡、蒸煮、晾晒等步骤制作而成。
小米打窝具有口感独特、营养丰富的特点,是许多人喜爱的健康美食。
本文将介绍小米打窝的制作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美食的享受。
材料准备•小米:适量•清水:适量•盐:适量制作步骤1.浸泡小米:将适量的小米放入容器中,倒入清水,浸泡2小时,待小米充分吸水后取出备用。
2.蒸煮小米:将浸泡好的小米放入蒸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略带咸味的盐,盖上锅盖,上蒸锅蒸煮30分钟。
3.晾晒小米:蒸煮好的小米取出后放在通风的地方晾晒,晾至小米完全干燥。
4.打窝小米:将晾干的小米放入食品袋中,用擀面杖轻轻敲打小米,使其成为颗粒状。
5.晾晒打窝小米:将打窝好的小米再次晾晒,直至小米完全干燥。
6.保存小米打窝:将完全干燥的小米打窝装入干燥、密封的容器中,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温馨提示•制作小米打窝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一些调料如八角、桂皮等,增加风味。
•浸泡小米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小时即可,否则小米会变得过于湿润,影响打窝的效果。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打窝的细腻程度,擀面杖敲打力度的轻重会影响打窝的颗粒大小。
•打窝小米制作完后一定要彻底晾干,否则容易产生霉变。
结语小米打窝作为一道美食,能够让我们在工作繁忙的生活中享受到一丝的慢节奏。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小米打窝的制作方法,尝试亲手制作,感受制作美食的乐趣。
祝您制作成功,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带给身体健康和幸福的感觉。
小米饼干加工工艺小米饼干加工工艺小米饼干加工工艺小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B2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民间常用的滋补食品。
小米酥脆饼干色金黄、外形整齐,无碎屑,口感好具小米特有的风味。
一、小米饼干加工技术(一)、配方小米粉40千克、小麦粉35千克、奶粉2.5千克、鸡蛋2.5千克、猪油7千克、植物油1.5千克、糖浆(70%)20千克、白糖粉6千克、精盐225克、小苏打450克、碳酸氢铵150克。
(二)、工艺流程原辅料处理→混合搅拌→轧辗→成型→焙烤→冷却→检验→包装(三)、操作特点1.原辅料处理:选用一般推广的新品种谷子米,先用水浸泡2~3小时,晾干,用磨粉机磨粉(用重片式粉碎吹粉机),细度最好达80目以上,晾干备用。
2.混合搅拌:将处理好的小米粉、面粉、奶粉、精盐、糖粉依次按配方比例称取并倒入和面机内,搅拌均匀,再加入饴糖,然后加入小苏打和碳酸氢铵、搅拌10分钟左右。
3.轧辊、成型:将搅拌好的混合料放入饼干机上轧辊、成型。
4.烘烤:将成型的生饼干放入链板烤箱内,温度控制在200~230℃,烘烤4~6分钟,饼干即可烘烤熟。
5.冷却、包装:待小米饼干从冷却链板的一端送到末端,剔除不合格的制品,成品包装。
(四)、质量指标1.感官指标:金黄色、外形整洁、厚薄均匀、甜、酥、具有小米特有香味。
2.理化指标:小米饼干粗蛋白8.94克/100克;总脂肪12.16克/100克;总糖(以葡萄糖计)68.78克/100克;维生素B1 0.10毫克/100克;维生素B2 0.08毫克/100克。
3.卫生指标:致病菌,黄曲霉毒素B1,砷、铅和二氧化硫不得检出。
二、小米食品的开发以小米为原料可加工出多种儿童营养食品、方便食品和老年、产妇保健型食品。
利用小米精粉添加其它配料可加工出小米酥蛋卷、小米婴幼儿营养粉、高级营养饼干、油茶粉、米乳精等儿童高级营养食品和老年保健食品。
以小米为主料,经过精加工和制糕点技术工艺处理,可生产出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适合不同需要的大众化新型糕点,如小米面桃酥、小米面全营养面包和小米面夹馅蛋糕等。
小米锅巴流程
1. 准备食材:小米、葱、姜、盐、花生米、香油等。
2. 将小米用水淘洗干净,晾干备用。
3. 切葱姜备用。
4. 将小米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开后改用小火煮至小米变软。
5. 煮熟后,将小米捞起,晾凉片刻后用擀面杖轻轻擀开,待晾干。
6. 将擀好的小米坯放入烤箱中,烤至表面微黄。
7. 把烤好的小米坯捏成小块。
8. 锅中加入适量油,待油热后加入葱姜爆香。
9. 将小米块放入锅中煸炒片刻,加入盐调味。
10. 炒至小米块颜色微黄,加入花生米继续翻炒。
11. 关火前淋上香油即可。
注:小米锅巴烹饪时间和火候,应根据自己的烹饪习惯和口味来进行调整。
编辑/周小红 加工增效z h o u-x-h o@163.c o m一、小米方便米粉1.原料配方。
小米粉 100 公斤、红枣 10公斤、藕 10公斤、香菇 10公斤、芝麻2.5公斤、红糖适量。
2.工艺流程。
主、辅料处理→配料→均质→蒸煮→干燥→粉碎→包装。
3.操作要点。
①主料处理。
挑选优质的小米,去除砂石、谷壳。
清洗干净,在水中浸泡 12小时左右,使米粒含水饱满,将浸泡过的小米磨成浆,加入到带有搅拌器的配料罐中。
②辅料处理。
将优质的红枣、香菇、藕洗净,红枣去核后与香菇、藕一起放入蒸煮锅中蒸煮20分钟,再放入打浆机中打成浆。
将干芝麻磨成粉。
③配料。
将小米浆,红枣、香菇、藕的汁液与芝麻粉、红糖在配料缸中进行搅拌,使之混合均匀。
④均质。
将混合好的料液加入到胶体磨中进行均质,这样可以增加料液的黏度,减少沉淀,得到均匀的混合物,有利于干燥,并可改善产品的口味。
⑤蒸煮。
将均质后的物料加入到蒸煮锅中,加热至50℃左右,并保温一段时间,使产品熟化。
⑥干燥。
为了使产品在食用时能保持较好的复水性,可采用薄膜滚筒干燥器进行干燥,滚筒转速为9转/分,压力为 0.4兆帕。
⑦粉碎。
将干燥后的产品进行粉碎,粉碎粒度最大直径不超过0.5毫米 ,但也不宜过细。
⑧包装。
将粉碎后的产品采用真空包装形式进行包装。
二、小米锅巴1.原料配方。
①主要原料。
小米90公斤、淀粉10公斤、奶粉2公斤。
②调味料。
海鲜味:味精20%、花椒粉2%、盐78%;麻辣味:辣椒粉30%、胡椒粉4%、味精 3%、五香粉13%、精盐 50%;孜然味:盐60%、花椒粉9%、孜然粉28%、姜粉3%。
2.工艺流程。
原料混合→膨化→三款小米食品的制作工艺DOI:10.19433/ki.1006-9119.2019.10.0162019/10加 工 增 效冷却、切段→油炸→调味3.操作要点。
①原料混合。
首先将小米磨成粉,再将粉料配方在搅拌机内充分混合,在混合时要边搅拌边喷水,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入约30%的水。
小米黑芝麻香酥片加工技术
(一)配方
小米面粉900克、黑芝麻100克、起酥油、调味料(食盐、白糖、麻辣粉等)适量,“特香酥”。
(二)工艺流程
原辅料处理→计量比例→混合→面团调制→酥化处理→压片→切片→调味→烘烤→冷却→包装
(三)操作要点
1.原辅料处理:选用洁净脱壳新小米,用水淘洗干净再浸泡2~3小时,晾干,磨粉,过80~100目筛,备用。
选用优质黑芝麻,精选除去杂质及不饱满粒,用清水洗净,晒干或烘干备用。
2.计量混合:将处理好的小米粉和黑芝麻按配方比例称取;投入搅拌机内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适量开水搅拌至无干粉,最后加入起酥油搅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
3.酥化处理:在和好的面团中加适量“特香酥”揉匀,静置几分钟酥化。
4.压片成型:面团酥化处理后,用压片机压制成0.15~0.5厘米厚的整片,然后切成方块或其它形状。
5.调味:成型后,喷洒上不同风味的调味料,如盐、白糖、麻辣粉等。
6.烘烤:拌好调味料后,放入预先升温至180℃的烤箱,烘烤4~6分钟,即可成熟。
7.冷却、包装:烤熟出炉,自然冷却后,称量装袋,真空密封。
(四)产品特点
1.形态:片状,厚薄均匀,形态完整。
2.色泽:金黄色,附有均匀的黑芝麻。
3.口味:口感酥脆,具有小米香味。
小米加工车间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小米加工车间的生产经营活动,确保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和员工健康,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小米加工车间的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车间工作的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操作人员。
第三条小米加工车间依法经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第四条小米加工车间以“安全第一、质量为本、员工至上、环保共赢”的宗旨,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第二章生产安全第五条小米加工车间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实行责任到人,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六条小米加工车间要加强设备、用电、用火、化学品等方面的安全管理,确保生产设备正常工作、操作规范。
第七条小米加工车间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生产过程安全。
第八条小米加工车间要做好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工作,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和设备,及时检查和调整工作强度,防止职业病发生。
第三章产品质量第九条小米加工车间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责任,加强产品质量监控,确保产品合格。
第十条小米加工车间要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培养员工质量意识,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
第十一条小米加工车间要严格执行产品工艺流程和规范操作程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四章员工管理第十二条小米加工车间要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第十三条小米加工车间要尊重员工的劳动权益,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第十四条小米加工车间要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培训,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和晋升通道,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
第五章环境保护第十五条小米加工车间要遵守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测和检查,减少污染物排放。
第十六条小米加工车间要提倡节能降耗,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
第十七条小米加工车间要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共同维护生态环境。
小米制作工艺
小米制作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
首先,选取优质的小米,然后将其浸泡在清水中,直至它们膨胀变软。
接着,将小米经过多次洗涤,去除杂质和浸泡水分。
然后,将小米放入锅中煮熟,直至变成糊状。
接下来的步骤是关键。
将小米糊倒入平台上,用刀切成一定长度的条形。
然后,将这些小米条晾干,通常需要几天的时间。
晾干后,将小米条放入炉中烘烤,以去除多余的水分和营养成分。
烘烤完成后,用机器将烘干的小米条磨成粉,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小米粉。
小米制作工艺需要精细的技术和耐心,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
只有在小心翼翼地处理每一个步骤,才能制作出优质的小米。
- 1 -。
小杂粮加工技术规范小米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山西小杂粮小米加工选址及厂区环境、厂房和车间、设施与设备、卫生管理、原粮要求、加工工艺及其控制要求、成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指标。
本文件适用于山西小杂粮小米的生产加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31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谷物加工卫生规范GB27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粮食GB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5490粮油检测一般规则T/SXAGS0001山西小米3选址及厂区环境应符合GB14881中第3章的相关规定。
4厂房和车间4.1应符合GB13122中第4章的相关规定。
4.2生产车间划分为清粮工段、垄谷碾米色选工段、包装工段3个生产区。
5设施与设备应符合GB13122中第5章的相关规定。
6卫生管理应符合GB13122中第6章的相关规定。
7原粮要求7.1来源应选择种植于山西省境内的谷子,其品质应符合GB2715的要求。
原粮来源追溯信息相关示例见附录A。
7.2包装、贮存和运输应符合GB2715的要求。
8加工工艺及其控制8.1工艺要求8.1.1所采用的加工工艺应能确保产品质量正常稳定。
8.1.2一般工艺要求见表1。
表1一般工艺要求序号工序名称工艺要求控制内容及参考限值设备1清粮除去谷物中的草秆、谷码、草籽、秕谷、沙、土、石、金属杂质等容重670g/L,不完善粒≤1.5%,含杂量≤2.0%、其中矿物质含量≤0.5%,水分13%,色泽、气味正常。
轻杂质分离机、振动筛、去石机、磁力分选器2垄谷去除谷壳脱壳率≥99%,不完善粒≤1.0%,含杂量≤0.4%、矿物质含量≤0.02%,碎米率3.0%。
砻谷机、谷糙分离机3碾米、抛光(可选项)去除米糠,抛光/碾米机、抛光机4色选去除小米中异色杂质和异色米粒,使米色一致色选精度≥99.9%色选机8.2检验控制8.2.1应有适应的检验(化验)室和检验设备。
三款小米食品的制作工艺
小米食品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美食,其制作工艺独特且复杂。
小米食品一般分为小米饭、小米粥和小米面,下面我将介绍这三种小米食品的制作工艺。
一、小米饭
小米饭是利用小米加工而成的一种美味食品,其制作工艺包括浸泡、蒸煮和调味。
下
面是小米饭的制作工艺:
1. 浸泡
将采摘好的小米放入清水中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为1-2小时,以便小米充分吸收水
分。
2. 蒸煮
将浸泡好的小米放入蒸锅中蒸煮,煮的时间一般为30-40分钟,小米饭煮熟后变得松
软粘稠。
3. 调味
小米煮熟后,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盐、糖等调味料,使得小米饭更加美味可口。
以上就是小米饭的制作工艺,制作出来的小米饭具有粘稠饱满口感,香糯可口。
二、小米粥
3. 熬粥
小米煮熟后,可以用小火熬煮20-30分钟,使得小米粥更加细腻浓稠。
三、小米面
1. 磨粉
将采摘好的小米放入石碾中磨成面粉,磨粉的过程需要反复揉搓,直到小米磨成粗
面。
2. 揉面
将磨好的小米面粉加入适量的清水,揉成面团,揉面的过程要有耐心和力度,使得面
团更加柔软细腻。
3. 煮面
以上就是小米面的制作工艺,制作出来的小米面口感劲道有嚼劲,香气扑鼻,非常适合制作各种面食,如小米面馒头、小米面粉丝等。
小米加工操作规程
为了把种植基地生产的谷子全部按照GB 11766-89小米国家标准进行精加工,并且每道工序都达到国家标准生产加工技术操作规程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加工操作规程。
一、谷子收购及验收标准
(一)地域要求:谷子必须是来源于我公司的谷子种植基地,按照农产品质量追溯对谷子栽培生产技术规程所生产的谷子。
(二)品种要求:谷子品种是公司种植基地提供的适合地域生产栽培的晋谷21号品种。
(三)质量要求:
1、适时收割:按照种植技术和操作规程,蜡熟末期或完熟期收获。
此期种子含水量约20%左右,95%谷粒硬化,收割、晾晒、风干后脱粒。
2、谷子收购时要求:水份不超过20%,杂质不超过1%,品种纯度保证在98%以上。
二、原粮保管标准
(一)仓库:通风、透气、防雨、防潮、无污染源。
(二)设施:挡鼠板,防虫沙窗,库区灭鼠、灭雀、灭虫、防火、防盗、防霉条件良好,设备齐全。
(三)分类存放:按不同等级、不同水份,分类入库保管,严格防止不同类型、不同种植基地农户组的原粮混杂。
三、不合格原料的处理方法和合格原料的保管方法
1、不合格原料的保管方法。
根据检验结果,对水份超标的谷子,采用烘干的方式,经烘干到合格水份后按种植基地农户组分类存放。
2、合格原料的保管方法。
(1)成品采用定量包装,码垛整齐,批次清楚,保证先进先出,码垛与地面的距离不小于10厘米,与墙面、顶面之间留有30-50厘米的距离。
(2)原料库设有台帐和出入库记录,每月定期盘点,保持帐、物、卡一致。
(3)仓库保管员定期检查,并做好库存检查记录,发现异常通知质检部门确认、处理。
四、进料工序操作标准
1、检质:由质检员对出库原粮的品种、质量、水份复检后,填写检验报告单。
2、加工方案:由公司车间主任、技术员提出批量加工方案下达车间。
3、检斤:由保管员进行批量检斤、填写出库报告单,方可进入生
产车间。
4、卫生:出库和加工前,仓库和车间必须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保持良好卫生环境。
五、清、选工序操作标准
清杂去石:严格按TQLZ150型振荡清理筛,TOSX120/120型吸式振动去石机,TCXT.9150型磁力分选器和MGCZ60*20型循环风直连轻杂质分离机的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
1、振荡清理筛开车前先调整进料装置、筛体倾角,而后调整振幅和振动方向角,调好后必须将锁紧装置锁好,使其正常清尘;
2、振荡清理筛工作时应注意进料处的风量调节,观察沙克龙沉降物的情况,以其中不含饱满仔粒为宜;
3、注意去石机筛进量的调节,以筛石上的谷粒可均匀悬浮而不发生物料“吹穿”为准;
4、去石机精选调节,以石中含谷的多少为区别,一般调节顺序为开车初将拨杆拨到最高位置,然后在运转中逐渐调到适合的位置为止;
5、运转中应经常检查各种杂质的清理情况及下脚料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振荡清理筛的筛面应每班定量清理,清理时严禁使用重物敲击筛面;
7、空机运转正常后慢拉开原粮进料闸门,将流量调到合适后固定,若运转中出现异常响声,或剧烈震动应及时关闭进料闸门,然后进行
检查,以防物料堵塞。
六、糙米加工工序操作标准
(一)清积除杂:因前批量的加工存积谷物不能彻底清理,给纯品种绿色食品留下隐患,所以,正常运转后,必须将最先出机的糙米(3—5公斤)截留,单独存放,视为混杂米,以保证小米纯度。
(二)操作程序:按照MLGT368型胶辊砻谷机,GCP选糙平转筛和糙米分离机使用说明书操作。
1、先开机后进料,停机前切断进料,再开机。
2、调整前、后辊转速,使速度符合要求,确保效果良好。
3、根据工艺要求的转数,调整调速机构和筛面倾角,控制净糙含谷量,一般是快转速高倾角对保证净糙质量有利。
4、机器正常运转后注意事项:(1)经常检查净糙、回砻谷质量、适当调节调速机构和筛面倾角,即保证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又提高净糙产量;(2)监视进机流量是否均匀,尽量使三层筛面流量保持一致,严禁出料口堵塞;(3)监视供料情况机上方进料斗要保持储料,确保均匀增料,控制进灌机的谷糙机的谷糙混合物脱壳率在85—90%,含谷壳率小于0.3%。
(4)监听设备运转的异常杂音,撞击声的震动,以便及时关机修理。
七、精米加工工序操作标准
精制米加工使用MMML21系列立式碾米机,采取串联式多机。
要按下列规程操作:
1、清除机器周围杂物,保持糙米入机的清洁、卫生,用流量调节
门来控制,调节好糙米入机流量,保证机器正常运转。
2、根据小米品种、质量,调节压铊式压力门和弹簧压力门,使之达到所需精米要求。
3、及时检查米筛,发现问题及时更换,防止漏米,或混入碎米,影响米的质量,降低出米率,造成精米损失。
4、控制出米精度,防止碾磨过大或过小,影响米的纯度,防止碎米、糠的混入。
5、保证加工期间的卫生,严禁污染物进入外框,及时清除积糠,保持机械内部清洁。
6、精米加工采用铁辊喷风抛光机对碾白后的精米进行抛光,使精米产生光泽而且不用淘洗,要经常清洗抛光机内的粉尘,保持抛光机内的卫生,同时,加强环境管理,确保卫生条件。
八、质量标准
精洁小米要求精度,以国家制定的精度标准样品检验。
1、特等:粒面米皮基本去净的占85%以上。
2、标准一等:粒面留皮不超过1/5的占80%以上。
3、标准二等:粒面留皮不超过1/3的占75%以上。
九、批次号的编制方法及管理规程
1、编制方法
批次号由生产技术部门负责编制,内容包括:生产日期、生产班次、质检号、产品品种、数量、等级。
2、管理规程
(1)生产车间要严格按照批次号组织生产。
(2)同品种、不同地块、不同水分的成品不可使用同一批次号。
(3)同品种、同地块、同水分、不同收获时间的不能使用同一批次号。
(4)批次号必须清晰可见,便于查看、追溯。
十、产品包装和管理方法
由生产技术部负责确定产品包装材料,包括设计和要求。
采用的包装材料必须清洁卫生,符合国家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要求。
包装时使用的工器具必须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污染。
检验合格后的成品由车间与保管员办理入库手续,并做好入库记录。
成品库应防雨、防潮、防霉变、清洁卫生,不能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和其它易腐、易燃品。
成品入库时应按批次号存放,不得混杂,每批次要有标识,标签应明确标明:生产日期、产品品种、数量、入库时间等。
十一、产成品保管标准
产成品是原粮加工的最终环节,最终产品,所以,产成品保管至关重要。
1、按品种、等级存放。
2、垫底、通风保管。
3、加强“四防”措施,防霉、防鼠、防火、防盗。
4、产品包装准确,商标、品名、产地、容量、保存期、出厂日期清晰,防止错包。
十二、产成品出库前的检查方法、标准以及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方法
产品出库前由质检员按规定的扦样方法及绿色食品小米标准进行检验并做好记录;合格产品贴上“合格标签”;不合格产品贴上“不合格标签”,并将其隔离放置在仓库的“不合格区”。
对于轻微不合格品(经简单返工即能纠正的不合格品),由质检员做出返工决定,通知责任者进行返工并重新检验。
对于严重不合格品(返工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不合格品,由生产技术部门和车间做出返工决定或降级降等处理)。
十三、产品出库程序
1、产品出库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就是按生产批次号的生产日期出库。
2、对出库的合格产品应标明出库日期、生产批次、销售地等,以供质量追溯。
3、销售部对售出产品在出库单上签字,保管员签字。
4、保管员做好产品出库记录、库存记录便于按批次销售。
十四、机械设备维修、清洗及卫生管理
1、生产设备布局合理,并保持清洁和完好,有日常维修保养记录。
2、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场地等严格执行清洗消毒制度。
3、班前班后进行卫生清洁工作,专人负责检查并做好记录。
4、原料、半成品、成品分别放在不受污染的区域。
5、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跌落地面的产品和废弃物,用
有明显标志的容器分别收集存放,并在检验人员监督下处理。
6、包装工序与其它工序隔离,防止成品受粉尘、杂菌的污染。
7、加工用水要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十五、加工人员
按国家卫生部门的有关要求,对从事公司精米加工的人员(指进加工车间和接触原粮的产成品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持健康证上岗。
十六、精洁小米包装
“山花烂漫”牌绿色食品小米采用纸箱内塑料真空袋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