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西方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西方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西方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历史》一书的评价

1、在西方史学史上开创了历史叙述体的先河;

2、具有不可估量的史料价值;

3、为后世树立了客观求实治史的榜样;

4、重视道德垂训,崇尚民主、歌颂正义,显示了历史学家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

5、浓厚的宿命论、天命观色彩;

6、疏于考证。

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及其史学贡献。

史学思想:①对早期史学活动进行理性总结;②自觉运用历史批判方法集中研究特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历史人物;③希罗多德的历史观是天命观和人本观的混合体。

贡献:①首创以事件为中心的历史叙述体;②首创社会文化史的编史传统;③提出求真存疑的治史方法;④写史注重平等的民族观,论述了许多其他民族的历史;

⑤治史视野比较宽广。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特点

①体例上:编年与叙事相结合。②方法上:受智者学派的影响,表现出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理性分析精神和运用修辞手法。1/4的篇幅是演说辞。

修昔底德的史学思想及其贡献

史学史想:在对史学的思考上,1.历史学的功用,对于修昔底德而言,历史书写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记录过去事件,更重要的是发现和阐明那些事件背后的一般性规律,以使历史能够成为现实生活的指导。2.客观主义,修昔底德重视第一手资料,注重证据的批评,实事求是,被奉为客观主义的鼻祖,尽管他的历史书写并不是像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客观真实。在对历史的思考上,1.人本史观:修昔底德受到当时的智者学派的影响,基本上排除了天命观,肯定人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在对人的理解上,他是用抽象的和永恒的“人性”来分析和理解历史发展。

2.对历史原因的探求,修昔底德对于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

3.经济因素重要性,修昔底德已经认识到了经济在历史发展以及社会兴衰治乱中的作用。

史学贡献:希腊史学在修昔底德那里,形成了一个从神到人的过渡。开创政治史、军事史模式。1、可贵的古典人文主义精神,特重视人的地位,极少出现神鬼现象,他把人类历史从神人合一的状态中分离出来,这是史学发展的一个标志。2、富于理性的批判态度(科学的理性态度)特别乐于探究事物的原因结果,并尝试从经济角度解释历史运动。他是古代西方第一位把经济因素作为社会历史发展动因之一的历史家。

3、歌颂民主和法治精神,为西方政治道德传统观念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4、科学的史料处理原则,特别重视原始材料的搜集和二手材料的考订,为19世纪德国史学大师兰克所继承。修昔底德也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位真正具有批判精神的历史学家。

5、重视历史的垂训功能。

6、严谨而富于激情的文笔,开创了西方政治军事史的历史叙述传统,夹杂演说词,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修昔底德与希罗多德的比较。

①修昔底德在史学思想、史学方法及政治态度等方面,较之希罗多德要大大前进一步。希罗多德追求博大宏伟与无所不包,不免使此书杂有不少奇闻轶事;而修昔底德剔除了一切与记载战争无关的内容,并把荒诞的传闻之类的东西摒弃在历史之外,一扫过去那种虚构与现实,传闻与真实不分的情况,给后人留下一种信而有证的感觉,他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可以称之为信史。②希罗多德有

首创历史叙述体之功,但还不够完善,枝蔓丛生而时常游离于主题之外,缺少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而修昔底德使历史叙述体更趋严密,所述史事紧扣主题,绝无迂回曲折之感,显示出一种完美和谐的整体感和连续性。③希罗多德的考订与批判精神也不急修昔底德,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所叙述的历史批判原则中不点名地批评了希罗多德。④在历史观方面,修昔底德泽比希罗多德更胜一筹,他把唯物主义哲学观点运用于史学的研究之中,否定了天象与人事之间的神秘关系,摒弃超自然因素的作用,力图揭示历史事件中的因果关系,发展了希罗多德还处于稚拙状态中的人本观念,使古希腊史学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⑤希罗多德所使用的历史一词,其原生义是探究,而修昔底德则将自己的历史写作归为记述;⑥希罗多德的风格是荷马式的,而修昔底德的风格是辩论式的;⑦希罗多德的写作目的是讲述听到的事情,而修昔底德是为了垂诸永远的目标。修辞学派的特点

注重炼字造句,只求文字之动人,而不关心史事之正确,力求把历史著作写得生动有趣、富有戏剧性。在历史编纂中,它过分强调修辞常常导致因词误义,有悖于史学的严谨作风和求真精神。

撒路斯提乌斯著史特点:

(1)其史著堪称信史,资料来源是官方和自己收集的史料。历史真实和文字描述处理得较为得当,凡是引用著作的都标明出处;(2)著史的目的是为现实服务的,写的都是当代史,描写了共和制的腐败,元首的堕落,预示共和国的瓦解。(3)比较善于描写人物内心活动,文风古朴,善于运用古辞,是研究共和国末期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塔西佗的史学思想。

(1)对历史学的认识:①特别重视历史的道德垂训作用:普希金赞誉他为“惩罚暴君的辫子”,在启蒙时代和法国大革命时代备受推崇。②想以一种超自然的客观态度来完成历史记述,而不掺杂任何个人主观认识偏见。但由于其强烈的情感,其作品并未实现“不忿不偏”的写作初衷,个别论断出于片面。

(2)对历史的认识:①循环论思想,“万事万物,不管是道德的变迁还是季节的变迁,都存在着一种循环往复”。②强烈的旧贵族共和情绪,反暴政、颂共和、恨暴君。

评价塔西佗的史学思想:

1.塔西佗在史实方面虽然有错误和不准确的地方,但大抵可信。他的问题是根

据自己的政治观点选择史料,比如,他笔下的提比略是残酷、淫虐、罪行累累的魔王,但实际上提比略却是罗马史上出色的统治者之一。2.塔西佗的分析能力很强,他对人物心理和性格的分析十分深入;3.叙述上使用演说家的方法,将叙事变成对话;4.讽刺技巧也很高超;5.笔锋尖锐无比,体现出一位文学天才的素质。

塔西佗的史学地位

答:古代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在罗马史学上的地位犹如修昔底德在希腊史学上的地位。(1)塔西佗在西方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抽离自我”、“超然物外”的客观主义治史原则,这是塔西佗史学成就的最高体现,也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对史学本体的认识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塔西佗十分重视历史的教育垂训功能。(3)塔西佗的著作写作技巧高超,文字风格独特。(4)反对暴君统治、怀念共和制度,这是塔西佗历史研究的最大主题。

波里比阿的史学思想

1、对历史学的认识上,①重视历史的垂训作用;②一丝不苟的求真精神;③史学家应探究历史事件间的因果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原因的认识不是为了求得规律,而是理解自己的命运。

2、对历史的认识上,柯林伍德的评论:“在波里比乌斯看来,罗马的历史是从罗马已经充分形成、成熟并准备进行她的征服使命而开始的。对波里比乌斯来说,给定的、现成的民族精神乃是历史的〔基层〕,是成其为一切变化的基础之不变的本质。”

3、史学方法,①通史的眼光: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②明确指出历史学的两个任务——记录真相和作出解释。

③对历史学家提出三个要求:研读史料、地理知识和政治经验。

简述西方古典史学的特点和缺陷。

特点:①求真探索精神,试图揭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这是西方古典史学的核心;②人文主义理念,西方文明的出发点是人,史学亦然;早在西方上古的一些神话传说中就不发有先民对人的问题的思考。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著作也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希腊罗马史学作为一个整体,它的特征之一是人文主义。③宽宏的历史眼光,在有代表性的西方古典史学家那里这种宽宏的眼光有着充分的反映,尤其在那些撰述世界史或通史体例的史学家中表现得更为突出;④注重历史对历史的借鉴作用,古典时代史学家都注重史学的垂询作用,指出历史应当成为指导人们行动的指南;⑤重视史著的表达与史家的修养,指出史家应具有卓越的编史才能;缺陷:倒退的、循环的历史观念循环史观;具有天命论思想。

早期教会史学兴起的原因。

①为了教导信徒;②为了与异教徒辩论。③沟通基督教与古典传统。

奥古斯丁的神学史观

①在历史时间观念上:他明确了历史从创世纪开始结束于末日审判,确立了一个有始有终的框架;②在历史发展的观念上:他以黑暗的地上之城和光明的上帝之城为主线,提出了若干种历史的分辨方法,是历史分期的观念开始深入史学,也提出了一个与古典时代流行的循环史观不同的前进的历史发展观;③在史学性质与目的方面,奥古斯丁虽然没有从事史学创作,但他的影响使他的史学目的被后来的教会史学家分为信条,确立了以后史学服务于神学,历史学为传教服务的观念;

中世纪史学的特点

①历史观:神本主义取代人本主义;直线进步观取代循环史观;基督教的普世史观。

②历史方法上:圣经是判断一切事实正误的标准;历史分期;基督教纪年;年代记和编年史是主要形式;拜占庭对古典史学传统的保留。③史学社会功能:精神世界的统一;文化教育。

如何评价中世纪史学。

消极:①从历史著述目的来看,大部分中世纪历史学家们的写作只是为了证明人类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符合上帝的安排,都发生在上帝的意志范围之内,历史写作是一种宗教行为;②从历史著述内容来看,史料的选取偏向于能够证明基督精神的材料,有时甚至不惜篡改、编造;③从历史著述方法来看,按年代顺序的简单编排与罗列。

积极:①基督教史学创造了一种普遍主义的历史,即一种世界通史,它在时间与空间范围上达到了最大限度。②基督教史学蕴涵着目的论,是一种目的论史学,

而目的优于起源便使得进步史观的出现。③基督教史学关注历史的连续性,采取历史分期方式。④中世纪史学实现其社会功能,它对历史事件、历史进程的宗教化理解符合信仰时代的要求;它为社会树立了虔信的典范,并作为社会伦理准则的化身,不仅为个人的社会生活提供伦理指导,更重要的是对中世纪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人文主义史学的主要特征。

a.在历史观方面,开始同神学史观决裂;

b.恢复了人在历史上的中心地位;

c.崇尚古典文化

d.殖民地研究成为时尚;

e.具有怀疑与批判的态度;

f.从地域上而言,从意大利发展到欧洲西北部;

简述马基雅维利的史学思想

在历史观方面,主要是天命与人本的混合观。在史学观方面,①人本主义史学观:从世俗政治斗争的角度考察历史演进,摒弃神学色彩。②功利主义史学观:强调史学为政治统治服务。③历史研究要寻找历史规律,要从人类活动的形形色色的现象背后探求其共同的动机,从而找出一条普遍的规律来。他从古罗马和意大利的历史中发现“由治到乱,然后又由乱到治”的规律,其根源在于人性恶与堕落的必然。认识到这一规律才能破解这一循环难题。

如何评价人文主义史学

优点:a.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复苏,抛弃了基督教史学的神学史观;b.强调历史研究和现实政治相结合;c.随着考古学的兴起,出现了真正的古代史研究;d.疑古精神的发展与文献校勘学的兴起;e.历史传记体空前盛行;缺点:a.尚未树立真正的历史进步观念;b.对史学性质与功能的人士还比较肤浅;

波丹的史学思想

(1)史学观:①历史学的价值:波丹对历史之效用的看法继承了西塞罗“历史乃生活之师”的观点。②历史学的本质,波丹指出“历史就是对事物的真实描述”,同时还要探讨那些支配人类行为的法则,即历史并不仅仅是叙述性的,也需要作理论性的分析。③历史的分类:人类史、自然史与神圣史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便构成了广义的历史。波丹主张,人类史应成为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2)历史观:波丹以地理环境决定论代替了神学宿命论,以世界史的三阶段论取代了基督教的四帝国说。

试评德国宗教改革时期的历史论战。

(1)新教-路德派-加尔文派。①梅兰希顿将历史分为三个周期,反对旧教势力的主张,又反对宗教改革民主派的意见;②佛拉西阿斯撰写《马格德堡世纪》,竭力攻击天主教会,力图证明教皇与基督的对立,天主教会是伪基督帝国。(2)旧教-天主教会的回击,特伦特宗教会议重新编写教会史以证明《马格德堡世纪》观点的错误,巴洛尼阿斯写成了《教会编年史》,萨皮和帕拉维西诺则分别代表革命派和反革命派,各自写出《特伦特宗教会议史》,参加论战。(3)影响:论战最终以新教胜利而告结束。①从学术层面而言,它是具有人文主义的历史写作胜利;②从社会层面上说,它是代表着历史发展方向的资本主义精神的胜利;③宗教论战中的史学,表现出共同倾向,既求真又致用;④德国宗教史学是德国从古典史学向近代史学过渡形态中的一部分。

博学派兴起的原因、特点、评价。

原因:①宗教改革使得双方展开了大论战,直接导致了博学时代的到来;②近代的史学家重视历史的真实性,加之大量的文献资料公开低价抛售;③笛卡儿的怀疑主义与博学者相呼应,促进了这场学术运动。

特点:①这一学派的史学家知识渊博,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希腊文和拉丁文资料,为后人留下了难以数计的文献资料;②历史观念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史学家相比倒退了,但使长期未被利用的历史文献初步系统化,并在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的研究方面作了些尝试。

评价:博学派重视史料特别是大量希腊文和拉丁文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出版,为后世史家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并且它开拓了法律史、国家史、民族史和史学史等新的领域和方向,推动了历史辅助学科如年代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碑铭学等的发展。局限:博学派从事史料的整理与历史编撰工作主要是出于宗教论争的目的,其大部分成员是教界人士,其历史观仍然是中世纪的,而且作品中还充满着神迹、天意、四大君主国等。

理性主义史学的特点

①强调历史学的任务就是批判宗教愚昧和封建专制,弘扬人类理性;②以理性方法看待历史,即要寻找历史的内在规律,导致历史哲学的兴起;③强调理性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导致历史发展进步观点的流行;④夸大理性的作用,忽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性,导致否定中世纪等缺乏历史连续性的观点;⑤根据自己的理性原则来理解历史,强调历史的必然性和共性,而轻视偶然性和个性;⑥开始打破政治史传统,出现史学领域的扩大和文化史的滥觞;⑦史学工作者职业化、平民化的趋势也在加强。

简述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并对其作出评价。

地理环境决定论:1)认为气候对一个民族的的性格情感道德风俗宗教及法律等会发生巨大的影响 2)认为土壤同居民的性格之间,尤其是同民族的政治制度之间也有非常密切的依赖关系 3)认为一个国家疆域的大小,也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极为密切的依赖关系,他指出,小国宜于共和政体,中等国宜于君主治理,大国宜于有专制君主治理。

评价: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因为地理环境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而不能起决定作用。只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但他的理论在当时仍有进步意义,在神学笼罩的那个时代,能到物质因素中去寻找社会发展的动因,不仅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神学的进步作用,而且也不乏唯物主义的成分,这在人类探讨社会历史问题方面又向科学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而且这一历史观点不但影响了黑格尔,而且还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形成,也不乏积极意义。

伏尔泰对西方史学的贡献及影响。

①他第一次打破了独霸西方2000多年的以政治、军事史为主要内容的史学传统,为历史编纂学开拓了新天地。在其看来,撰写历史不仅限于政治、军事,还应包括更广泛的内容,诸如农工商业、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民情风俗乃至饮食起居等等,总之,举凡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活动记录,都应当属于如实编纂的对象。

②伏尔泰有力地批判了神学史观,使史学变成新兴资产阶级手中有力的思想武器。在他笔下,《圣经》不是出于上帝之手的“圣书”,也不再是用来解释历史的最高权威。

③他敢于否定传统的世界史体系,开始把人类历史当作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的和比较的研究。伏尔泰是理性主义史学的奠基者,因此他对抽象理性的崇拜,把理性的力量说成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就成了他治史的基本出发点,这也是理性主义史学派的共同特征。

④把哲学引入史学,使历史学成了一门以事实为训的哲学,这是伏尔泰治史的又一个特点。

⑤伏尔泰对当时及后世西方史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本国和英德等欧洲国家都有很多他的门生和追随者,19世纪上半叶法国王政复辟时期的史学家实际上都是沿着伏尔泰的方向前进的。伏尔泰治史追求广与博的这一特点,对现代法国“新史学派“作家亦有影响。如法国年鉴学派的治史风格就受其影响。

维柯的史学思想

(1)在文化思想的传统上,维柯继承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但他对笛卡儿的理性主义却持异议;(2)强调知与行,实践与真理的内在联系,认为人类能创造世界,因而也能认识世界。人的认识内容来自创造的实践活动,真理即创造实践,于是便不是笛卡儿的成果;(3)建立历史发展的观点,并企图为它寻找出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将历史过程分为神祗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4)维柯笔下的三段周期性运动,并不是裹足不前的封闭式,而是渐进的螺旋式的上升运动;(5)提出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则。提出“世界确实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

赫尔德的史学思想

(1)赫尔德系统地探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坚信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他把人类社会分成三个依次递进的发展阶段:诗歌时代-散文时代-哲学时代。(2)赫尔德认为,人类历史的前进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在他看来,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处在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状态之中。(3)反对理性主义所宣扬的“永恒人性”。认为人是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在不同历史条件之下的产物,不同时代的人性并不一致。

19世纪的英国史学有三个特点:①辉格党和托里党人利用史学著作表达各自的政治观点;②业余史学家通过富有文采的史学作品展示历史的魅力与价值;③学院派更重视应用专业手段进行研究,牛津学派和剑桥学派。

卡莱尔的史学思想。

①认为人类历史就是伟大人物的传记和工作实录,伟大的人物是人群中的领袖,人民有领袖操纵。②认为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有6种类型的英雄,1神话类型的英,包括人对神的描述,人是神的原型;2先知类型的英雄,以自己伟大的思想和行动,带领人们走向光明;3诗人类型的英雄,从他们的作品而产生了恒久的价值,属于一切时代的英雄;4牧师类型的英雄,重要的宗教改革家,殉道者,传道者等;5文学家类型的英雄,以文学的力量,使人类在精神世界得以发展;6国王类型的英雄,集各种英雄人物品质的总和。③主张对英雄盲目崇拜,认为是英雄创造了历史,人民群众不起作用。

边疆学派的主要思想及其不足。

内容:①认为19世纪末以前美国西部存在着一条不断向西移动的边疆线,边疆线是文明和野蛮的分界线。②西部自有土地是支配美国社会发展的力量,是美国社会的安全阀,可以释放社会压力。③边疆因素是影响美国外交决策的主要动力之一,美国在西进运动中形成扩张主义的本性,这种在扩张中形成的特性必须在流动中保持。

缺陷:①突出西进运动对美国历史的重要性,但贬低东部和来自欧洲的影响,有狭隘地方主义的偏见。②把经济因素地域化,忽视了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

特纳的边疆学派理论在美国史学发展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他的出现使美国史学摆脱依附欧洲史学的附庸地位,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浪漫主义史学的内涵(与理性主义史学对比):

1.在历史观上,①历史的个体性和多样性(世界人性普遍一致),强调各民族的独特性,注重民族的个性与纯粹性,要以认知个体性为职责,理解历史的个体性;

②历史的民族性和世界历史的平等性(欧洲中心论),历史当中每个个体都是平等的,没有统一的标准划分优劣,承认世界多样性;③历史的连续性(断裂性),人类社会的发展如同一条完整的链条;④历史的情感性(理性),历史学家要运用想象、情感等非理性的方式去理解历史。

2.史学观上,①理性主义史学强调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共性规律。浪漫主义史学由于坚持个性而反对共性,因而特别重视编写民族史和国别史;②理性主义史学崇尚理性的力量,强调对历史过程进行理性的和批判性的思考。浪漫主义史学则崇尚历史学家个人的直觉和情感对历史研究的必要性,热衷于对历史情景进行形象性的描绘以抒发个人的激情;③理性主义史学对中世纪采取了非历史的态度,全盘否定中世纪的存在价值。浪漫主义史学由于坚持历史发展的连续性而重视对中世纪的研究。

浪漫主义史学的特点、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特点:①强调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②强调史学家在历史研究中的直觉与情感的作用;③强调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民族性和民族特征;④历史研究方式近似于传记得汇编。

代表人物:①保守派:伯克;②激进派:卡莱尔;③自由派:班克罗夫特

影响:①浪漫主义史学对僵死的理性主义史学的攻击,促使西方史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②强调整体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拓宽了历史学家的视野。③强调移情式的理解,开启了历史理解发展的新阶段,并推动了史学撰写的新方式与新传统的确立。④对整体观念的重视,促进了历史发展观念的发展。⑤第一次把研究本民族的历史提到首位,推动了民族史学的发展,推动了民族国家史料的整理工作,为史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⑥丰富了职业化过程中的历史学思想。⑦促进了历史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历史进化理论的完善;促进了阶级斗争学说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促进了国别史研究和历史著作的普及;促进了近代语言学和近代史料学的发展。

客观主义史学的内涵(特点)

(1)在史料批判原则上,A.对史料的分类: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一般而言,一手史料好过二手史料,而一手史料中尤数官方档案文献,书信回忆录等更具有真实性。B.对史料的考证:不管一手还是二手史料都可能错误,因此在利用史料之前有必要进行考证,考证的方法分为外证和内证。(2)对“直觉”理解,即是史料中包含的客观历史如何被史家认识的问题。

(3)提出客观公正的撰史原则,客观历史就体现在记载正确的史料中。(4)认为历史研究以政治军事史内容为主,

客观主义史学的影响

兰克所倡导的客观主义对后世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直到20世纪中叶英国历史学家卡尔和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对其展开致命性批评之前,它都是历史学的主流。

得:一是对19世纪史学专业化的贡献,将历史学提升到科学的地位;二是对史料考证方法的发展。

失:对兰克“客观主义”的误读;将历史学等同于史料学,摒弃了历史认识中的主观性;将史学研究目的仅定位在“如实直书”,而不追求价值判断。

实证主义史学的主要特征及影响

特征:a.在历史研究目的上,注重对历史规律的探索,b.在史学方法上,注重归纳演绎等,并引入心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新方法 c.在史学研究对象上,主张史学应该以狭义的政治事件中解脱出来,把社会整体当时学研究的对象,d.以人为中心撰写历史,重视普通大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e.反对形而上学的历史哲学,强调实证研究,f.注重精神文化史。

影响:a.实证史学进一步确立了现代史学中有关历史进化的观念 b.完善了文献批评的方法和手段,c.对历史学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历史学的学科化建设和科学化发展道路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传统史学的具体特征为:

A、认识论上:一是认为历史是科学;二是坚信史学家通过对档案资料的考证与鉴别便可再现历史的真实;三是相信史学家可以在史学研究中保持绝对客观与公正。

B、方法上,一是兰克搜集、考证史料的方法;一是认识和解释史料的方法,主

要是靠直观、知觉。

C、内容上,基本局限于各民族国家的政治史。

20世纪美国史学的特点

(1)实用:其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或者说史学理论与具体历史研究的结合十分紧密,少有纯理论、存方法的作品;其二,注重历史研究的现实效用。既包括历史研究在国内外政治中的作用,也包括历史研究对于人们生活的实用价值。(2)多元:多元性是指理论、内容和方法的多元性。多元性的原因则是跨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宽,以及历史学家观念的不断转变。

(3)国际化:原因是国际化的趋势以及美国独特的国际地位。美国史学就像一支多国部队,并且国际化还在不断增长:与欧洲史家的交流;与非欧国家的交流;全球史观的盛行。

汤因比文化形态学的主要贡献及其缺点。

主要贡献:(1)提出历史及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问题,抛弃了政治、科技划分、提出以文明为单位,扩大历史学家研究的视野。(2)把各个历史文化、文明当成生命有机体,经历了相同的生、长、兴、衰的周期,历史文化具有连续性。(3)各个文化在时间上同时代,在价值上是相等的,一定程度上否认了欧洲中心论。(4)研究方法上采用了比较研究法。缺点:把历史当成生物个体的生长现象,生命过程,缺乏科学含义,陷入历史唯心主义和文化至上论。

年鉴学派的主要思想及历史贡献。

年鉴学派主要观点:提出总体史概念;提出长、中、短三时段说;提出结构史研究;重视史学理论。积极意义:冲破了实证史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创出一条历史研究新路子(1)研究方法上:把其他学科的方法引入历史研究领域,开阔了历史家的视野(2)研究课题上:开创富有新意的研究领域(3)研究对象上:把历史恢复成普通人的历史,否定以往伟大人物的历史就是历史的观念。

法国年鉴学派三个发展阶段

1、创建阶段(1929——1945年)。代表人物是费弗尔和布洛赫。这一阶段奠定了年鉴学派的基本理论:(1)反对传统史学迷信史学和史料的倾向。(2)提倡“总体史学”。即强调历史研究的对象包含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3)反对历史研究以精英人物为中心,大力倡导“从下往上看的史学”,主张着重研究下层的普通大众的历史。(4)主张史学要按科学的程序提出问题,回答问

题,用“问题史学”代替“叙事史学”。(5)坚持史学研究采取跨学科的方法,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方法来研究历史。 2、第二发展阶段(1945——1968年)是年鉴学派“制度化”和深化阶段。代表人物为布罗代尔。布罗代尔的基本思想是“三段论”(历史时间的理论):认为历史时间可以分为相互联系的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分别表述三个不同层次的历史运动,而其中的长时段历史也就是结构史,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长期的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借助于长时段历史观,才能够更深刻地把握和理解人类生活的全貌。 3、第三发展阶段(1968年以后)打出“新史学”的旗号,从此被称为“年鉴——新史学派”。代表人物是勒高夫、诺拉、夏蒂埃、勒韦尔(1)继承了长时段理论,着重研究各种结构和变化缓慢但长期起作用的事物。认为只有通过长时段才能把握和认识推动历史前进的潜在力量。研究领域是历史人类学和精神状态史。(2)重视历史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3)进一步拓宽历史研究的领域,更潜心于细小的课题。(4)重新强调政治的作用,承认事件的重要意义。

简述年鉴学派第一代学者在历史研究方面的基本特征。

(1)第一代年鉴学派史家从经济、社会史研究以及文化心态史的研究来追求对历史的整体认识。(2)费弗尔等年鉴史家显示了对历史学的潜力及综合其他学科能力的信心。(3)他们扩宽了史学研究的领域,而且着意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反映了他们认为历史与各门社会学科不能分隔而必须融合成为“人的科学”的信念,显示出史学力图成为综合学科的强烈愿望,体现了年鉴学派的总体史的研究精神。(4)这些历史学家反对以兰克为代表的旧的史学传统,主张把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引入历史研究领域。(5)他们的理论不仅震撼了法国史学界,而且深刻影响了整个现代西方史学的发展。

试论述年鉴学派第二代学者布罗代尔的史学思想及第二代年鉴学派的贡献。

①段时段,也叫事件或政治时间;②中时段,也叫社会时间;③长时段,也叫结构或自然时间,主要是指历史上在几个世纪中长期不变和变化积慢的现象。缺陷:没有充分阐明三个时段的联系,否认人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看不看政治事件对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以及历史中的宿命论观点极其严重。贡献:①继承了第一代学者的一些特征,如总体史学,跨学科综合研究,重视理论建设与指导,但他们还有自己的一些特点:比第一代学者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在年鉴杂志上刊登不同观点;积极开展学术交流。②把研究重点放在历史深层结构上。②计量经济和史学人口学得到迅速发展。③在提高史学的社会地位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简述西方新史学范型的主要特征

(1)从史学观念来看,新史学范型的史学观念是,它突出了历史学家作为认识主体在历史研究中的中心地位与重要作用,而与那种试图通过文本考订描绘历史真相的传统史学家的认识不同。(2)从史学研究的范围与内容来看,现代西方新史学强调把历史研究扩充到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扩充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70年代兴起的公共史学那里,历史研究的范围与内容更是从政府决策与咨询、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到婚嫁、饮食、娱乐等琐碎之事。史学简直成了一种无所不包的东西。(3)从史学研究的方法来看,历史学借鉴吸收其他社会科学的新技术和方法,借鉴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技术和方法,在战后蔚为风尚,形成气候,于是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史学研究新方法。史学的改革必须走跨学科研究的道路。新史学范型打破了传统那种内容狭隘、领域偏窄的界线。计量史学;比较史学等竞相登台,各领风骚

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特点

1.历史研究观念:重视社会下层,坚持“自下往上看”,但又不局限于革命、工运;

2.历史研究领域:反对自我封闭,坚持开放式研究,将视线投射到人类所有领域;

3.历史研究方法:突破单一的阶级分析方法,提倡方法多元和总体史观。

秋《信息管理》复习资料

2018秋《信息管理概论》期末复习及答案 备注:(答案我是根据你们上传的网上资料,如有错误,请马上修改,重发。班主任) 一、试卷类型: 1、填空题(共20空,20%) 2、名词解释(共4个,20%) 3、判断题(共10题,10%)选择题(10%) 4、问答题(共5题,50%) 二、考试形式:采用半开卷考。 第二部分期末复习综合练习(以作业内容为主要依据) 一、填空题 1、纵观人类信息管理活动所采用的手段与方法,信息管理活动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和(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 2、以(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为标志,信息管理活动进入了现代信息管理时期。 3、从信息管理的起源角度,有三个领域认为信息管理起源于它们的工作,分别是 ( 图书馆领域 )、(工商企业管理领域 ) 和 ( 政府行政管理领域 ) 三个领域。 4、从对信息管理理解的不同层面角度,信息管理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技术特征,另一方面是( 管理理念)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信息管理的内涵与特色。 5、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的图书馆四项职能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社会信息流整序)、(传递情报)、(启发民智的文化教育)。 6、人们对信息管理的认识与把握至少表达出五种不同的含义,分别有(信息内容管理)、信息媒体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产业或行业队伍管理。 7、一般认为,信息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传统管理)阶段,(信息系统管理)阶段,(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 8、知识管理的发展始终围绕着(组织)、(人)和(信息技术)这三个要素。 9、全信息的三要素分别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10、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即(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人际知识)。 11、物质、能量、( 信息)是一切客观事物的三个基本方面。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建立和发展了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科学,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 12、信息资源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经济功能)、(管理与协调功能)、选择与决策功能、研究与开发功能。 13、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它的诞生以(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的提出为标志。 14、大众信息交流的媒体主要有( 印刷媒介 )和( 电子媒介 )两大类。 15、对现代组织而言,组织的宣传活动是其向外输出信息的主要方法手段,宣传活动可分为三类:(公关宣传)、(广告宣传)和标识系统宣传。 16、一般说来,组织信息交流分为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和组织(外部)的信息交流两种形式。 17、大众信息交流的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

西方史学史期末简答题

西方史学史期末简答题

1.古代希腊史学产生的原因: 2.希罗多德贡献(史学思想) 3.俢昔底德史学思想: 4.比较希罗多德和俢昔底德治史观: 5.比较希罗多德与司马迁的相似之处:6.波里比阿史学成就: 7.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 8.中世纪史学的历史地位 9.浪漫主义史学思想 10.理性主义史学(18世纪):特点:11.客观主义史学: 12.伏尔泰的史学思想 13.历史哲学: 14.百科全书派史学贡献: 15.罗马史学的共性: 16.评述塔西佗的史学成就: 17.评述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 18.19世纪为什么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19.康德是怎样论述历史发展的,试以康德《世界公民视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译文为例加以说明。如何评价: 20.浅析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21.20世纪妇女史的研究重点有哪些?22.为何称希罗多德是“史学之父”?23.普罗科匹厄斯有什么作品传世? 24.李维对史学研究的贡献体现在何处?25.7.P55塔西陀为何被称为是“暴露史学大师”? 26.. 查士丁尼有什么代表作? 27.扼要介绍康尼娜及其作品。 28.为什么说“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对话”?29.19世纪与20世纪西方史学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30.20世纪西方史学的特征: 31.西方现当代史学的共同趋势与特征:32.谈谈你对“历史是时代火车头”的理解。33.当今西方社会为何将历史学称为是“受人追捧的园艺学(公共史学)”? 34.评特纳。 35.P110评马基雅维里对欧洲近代史学的贡献。 36.为什么说卡尔《历史是什么?》一书问世,成为历史学著述演变的分水岭? 37..请你介绍一下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史学的

《西方文化史》参考书目

西方文化史课外阅读书目 (带★者为必读书目) ★1.《圣经》(和合本) ★2.李泽厚著《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3.姜守明、洪霞著《西方文化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陈启能主编《西方历史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古希腊〉希罗多德著《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6.〈法〉伏尔泰著《风俗论》,商务印书馆,上册(梁守锵译)1996年版;中册(梁守锵等译)1997年版;下册(谢戊申等译)1997年版。 ★7.〈英〉汤因比着《历史研究》上、中、下(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裔昭印著《世界文化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版。 ★9.王佐良等主编《欧洲文化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版。10.〈荷兰〉彼得·李伯庚著《欧洲文化史》(赵复三译),上、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11.郑敬高编著《欧洲文化的奥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2.〈德〉古斯塔夫·施瓦布著《希腊古典神话》(曹乃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 ★13.〈美〉G. F. 穆尔著《基督教简史》(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编译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4.张久宣编《圣经故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15.〈苏〉苏联艺术科学院美术理论与美术史研究室编《文艺复兴欧洲艺术》上册(严摩罕等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16.〈苏〉苏联艺术科学院美术理论与美术史研究室编《文艺复兴欧洲艺术》下册(严摩罕等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17.〈英〉阿伦·布洛克著《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东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18.〈德〉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19.〈美〉贝尔著《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20.〈美〉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21.〈德〉利奇德著《古希腊风化史》(杜之、常鸣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2.〈德〉奥托·基弗著《古罗马风化史》(姜瑞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德〉爱德华·傅克斯著《欧洲风化史·文艺复兴时代》(侯焕闳译),辽宁

《大学英语1》期末考试综合复习资料

《大学英语1》期末考试综合复习资料 I. Use of English(20%)—交际英语,共10道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II.Reading Comprehension (40%)—阅读理解,4篇文章,共20道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III.Vocabulary and Structure(30%)—词汇与语法,共30道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IV.Cloze Test (10%)—完形填空,共10道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I. Use of English (10×2) Directions:In this part there are 10 incomplete dialogues. For each dialogu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dialogue.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 1. —Excuse me,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railway station? —____________ A. No, I couldn?t. B. Sorry, I don?t know. I?m new here. C. I couldn?t tell you. D. You can?t ask me. 2. — What day is today? — _____________. A. Today is March 24. B. Today is not bad. C. Today is sunny D. Today is Saturday 3. —How do you do? Glad to see you.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How are you? Me too. B. How do you do? Glad to meet you. C. I a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D. Nice, how are you? 4. —I?m sorry. Bob?s not in his office. — _________ A. Can you take a message for me? B. Are you sure for that? C. Would you like to leave a message? D. Can you phone me? 5. — How long have you lived in London? — __________. A. I moved here from Paris B. My whole life C. I?ve worked here for almost 10 years D. I?ve never traveled there 6. —Good night and thanks again.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的英文缩写是(C)。 A.SA B.OOD C.OOP D.OOA 2.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D)D.瀑布模型 3.结构化开发方法系统分析阶段的正式文档是(B)B.系统分析报告 4.下面哪句话最准确地概括了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D)。 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5.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C)C.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6.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不包括(C)。C.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8.管理是一项有序化的、经常性的过程,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决策)。 8.执行层或称作业层的管理属于(C)。C.基层管理 9.战略级管理属于(B)。B、高层管理 10.C/S 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A.客户/服务器模式 11.人们通常用下面的英文缩写表示会计信息系统 C. AIS 12.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 B. 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13.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 C. 可行性报告 14.一般说来,战略管理层的决策活动属于(B)。B.非结构化决策 18.B/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18.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最高层是(B)。B.战略计划子系统 19.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顺序是(B)。 B.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系统评价 1. 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A)A. 总体规划阶段 13.管理信息系统的横向结构是按(B)划分的。B.管理职能 14.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可分为多个子系统,其结构为(C)。C.层次结构 15.管理信息系统的交叉结构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A)。A.管理职能结构 16.总体规划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明确C. 系统是什么 1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中的首要任务 1.导出模块结构图的基础是(A)。A.数据流图 2.下列耦合方式中耦合度最低、性能最好的是(B)。B.数据耦合 3.总体规划的目的包括D.保证信息共享、协调子系统间的工作、使开发工作有序进行 4.系统总体规划的最终目的是(A)。A.勾画出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蓝图 5.一个合理的模块划分应该是内部联系( B)。B.强 6.系统测试的正确步骤是(B)。B.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总体测试 7.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称为模块的( C )。C.耦合 8.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C )。C.可行性报告 9.下列比较适合较大系统的切换方式是( C )。C.分段切换 10.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物理模型,以便说明C.系统怎 么干 11.系统测试的对象是(D)。D.整个系统 12.系统测试的正确定义是(A)。A.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13.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A.总体规划阶段 14.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C )。C.系统设计说明书

最新西方史学史笔记完整版

1.古代希腊史学产生的条件(自然.人文): ①文化的发展:从外部来说是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埃及和巴比伦文明)从内部来说,是受古希腊哲学的影响(唯物主义的哲学传统与史学的发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②传说和史话:史诗中包含着很多的史学因素,在历史学正式产生前,古希腊人是把史诗当作历史来看待的,最著名的是《荷马史诗》古希腊史学诞生在爱奥尼亚地区, ③地理环境:这是因为与希腊本土相比,此地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且居于欧亚大陆之间,扼东西交通之要塞,所以这里商业繁荣,手工业与航海业也很发达。 2.评述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 希罗多德的《历史》是西方史学上第一部历史著作,希罗多德被称之为“史学之父”,《历史》内容丰富,非常生动地叙述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等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等,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景图。希罗多德通过留传下来的资料.口头或文字记载,自己的实地考察而编撰完成的。 史学思想的特点:①.推崇雅典的民主政治②.天命观和人本精神并存 影响:①.治史视野的宽广,对古希腊史学有开创性的建树,明确提出了治史的基本任务和目的,即记载和解释人类的活动,尤其是重大功业,说明他们的因果联系 ②.治史观念的变化:历史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人的历史活动受到难以把握的超自然力量的影响;另一方面,认识自己的主人,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创造人类的历史。 3.评述修昔底德的史学思想 修昔底德是“政治史之父”,写成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史学特点:①.他提出了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实施方法 ②.冷峻的客观主义精神 ③.彻底的人本史观和进步史观(摒弃天人感应说.探讨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从经济关系上解释历史发展的原因. ④.平实.简洁.生动和充满智慧的文字表述形式 影响:求真和政治史的传统,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具有求真精神,开创了政治史的传统。但是不彻底,人本观念强,有时认为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

史学史考试

一、名词解释 1.曼涅托《埃及史》:作者曼涅托是希腊化时期希腊化了的埃及人,他用希腊文写成了《埃及史》,奠定了埃及历史学和年代学的基础。书中把自传说中的美尼斯国王到亚历山大征服埃及之前的历史分成古、中、新三个王国,其间有第一、第二两个中间期,亦可分为31个王朝,使古埃及历史有了纵向发展的序列和框架,奠定后世编写埃及史的基础。 《埃及史》作者曼涅托(约前四世纪末至前三世纪初),古埃及历史学家和祭司。用希腊文著《埃及史》三卷。本书在当时未能获得足够重视,但遗留下来的残章片段使后人认识到它的重大价值。它划分埃及古史为三个时期(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三十或三十一个王朝,这一分期法大体为后人所采纳。 曼涅托Manetho(活动时期公元前四世纪末—公元前三世纪初),古埃及祭司和历史学家,用希腊文写成《埃及史》一书,该书有片段为教会历史学家保存下来,成为今人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史料。曼涅托把埃及历史划分为30个王朝和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三个时期,这种分期法有一定的准确性,至今仍为学术界所沿用。 2.希罗多德:古希腊纪事家。代表作《历史》。《历史》是西方最早一部历史著作,视野广阔;史料丰富;文笔华美,语言生动;不抱偏见,具有一定求真精神;歌颂民主;重视道德教育,歌颂正义,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叙述生动,引人入胜。但天命观念明显,过多引用神谕、梦兆,且存在史实错误。他首次将视野扩大到希腊人已知的世界,强调历史的垂询功能和历史批判思想,为西方历史编纂学“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被称“历史之父”。 3.修昔底德:古希腊史家,西方史学上第一位有批判精神和求实态度的史学家,被誉为“求真的人”。代表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资料可靠,结构严谨,思想深刻;强调历史的实用性;叙事客观,具有朴素人本主义精神;成为希腊化时期罗马史家采用的范本,民主政治理念也影响深远。他全面发展了人本史观,轻鬼神,相信必然性,用理性的目光来审视历史事件的真正动因。写作方法独特,演说词首开先河,叙事生动,文字优美,文情并茂,且具有良好的史德。 4.色诺芬:古希腊史家,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史家”。代表作《长征记》、《希腊史》。《希腊史》是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续写,带有偏袒斯巴达的倾向。《长征记》是西方第一部军事理论名著,对战略战术有参考价值,他作为事件的亲历者,叙事生动,引人入胜,有较高史料价值,是继希罗多德之后深入介绍波斯情况的又一力著。该书对腐朽波斯帝国的描写为后来亚历山大战胜波斯有鼓舞作用,并明显反映了希腊民族特性。他更关注社会经济生活,富有文才,人物描写生动逼真。 5.波里比阿:希腊化时代重要史家,被誉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古希腊唯一与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齐名的历史家。代表作《通史》。《通史》以罗马武力扩张和政治制度演变为中心讲述了第二次布匿战争至第三次布匿战争和罗马建立东地中海霸权的史实,其完整的史学理论和方法是西方史学史的典范。该书视野开阔,描述范围是罗马人所知的世界;强调历史的真实性,重视历史的垂训功能。这两点可谓是兼具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优点。他注重历史文献、历史地理和政治史,但缺少文才,著作流传不广。 6.普鲁塔克:罗马帝国初期希腊史家。代表作《希腊罗马名人传》,乃一希腊名人与一罗马名人的“合传”,反映了希腊与罗马文化的交流,材料丰富,善于刻画人物性格,文学色彩浓厚,戏剧性强,感染力强,注重道德实践,《道德集》与之相辅相成,注重道德伦理阐述。作者以名人事迹反映道德伦理,垂训后世。他扩大了希腊罗马历史研究视野,首创传记体例,成为典范。其对后世有激励作用(如法国大革命的领导者就受其鼓舞),影响深远。 7.李维:古代罗马史学家。代表作《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简称《罗马史》)。英国诗人拜伦评价“李维的历史著作像是生动的画卷。”柯林武德则说“李维和塔西陀并肩而立,成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整理版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2 一、单选题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 A.自然系统 B.人工系统 C.信息处理系统 D.抽象系统 2.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向系统提出服务请求,系统完成服务后通过终端即时回答用户,这样的信息处理系统属于()。 A.计算机系统 B.批处理系统 C.实时处理系统 D.分布处理系统 3.关系模型是把数据的逻辑结构归结为满足一定条件的()模型。 A.层次 B.网状 C.一维表 D.二维表 4.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现 D.A和B 5.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A.数据流图 B.数据字典 C.数据处理功能分析表 D.数据-功能格栅图 6.系统调试完成后,在实施系统转换.投入试运行之前,必须做好编写()和人员培训工作。 A.系统说明书 B.系统实施方案 C.系统使用说明书 D.系统测试报告 7.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有系统数据的完整拷贝,而且所有节点上的数据更新是同步的,这样的数据分布形式是()数据分布形式。 A.集中式 B.分片式 C.重复式 D.混合式 8.系统对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带来的收益属于()。 A.直接经济效益 B.间接经济效益 C.系统收益 D.投资回收效益 9.在系统转换中,中间没有过渡阶段,用新系统立即替换旧的系统,这种转换方式称为()。 A.直接转换 B.并行转换 C.试运行转换 D.分阶段转换 10.层次码是一种()。 A. 顺序码 B.区间码 C.助记码 D.缩写码 二、填空题 1.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及以人作为系统组成部分的()系统。 2.根据系统的一般模型,系统应包括()、()和()。 3.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和()。 4.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系统开发过程分三个阶段:即()、()和

西方史学史复习题

西方史学史复习题 第一章古典史学(古希腊史学、古罗马史学) 一、名词解释 1、赫克泰阿斯 希腊史学的摇篮---米利都人,希腊第一位历史家。主要作品是《大地环游记》,其书的叙述特点是记实而非虚构。赫克泰阿斯在介绍某民族时力求从历史根源上加以说明,体现了他超越本民族界限的世界眼光。 2、色诺芬 色诺芬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并成为过希腊三大历史家。它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其代表作为《希腊史》、《长征记》,并且《长征记》是以回忆录的形式呈现,但是色诺芬的治史能力远不及他的前辈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 色诺芬不仅是一位历史学家,也是西方军事史上一位颇有才干的军事战略家;而且色诺芬写史注重描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故其作品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色诺芬比其他人更重视社会经济生活,且作品内容富有文采。 3、李维 古罗马著名史学家,其代表作是《建城以来史》。李维的史学作品文笔优美,且体现出他垂训的思想,并开创了通史体例。但是李维在写史时不但疏于对史料的考订和辨析,

而且包含着宿命论及迷信观念。 4、波里比阿 出身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显贵家族,著述颇多,但只有一部《通史》传世,而且残缺不全。《通史》是一部断代史,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通史。《通史》一书中体现了波里比阿关于真实的思想与获得真实的方法以及政体循环论和天命观的史学思想。但是《通史》一书也体现了波里比阿由于语言平直,夹论夹序,思考较多,内容缺乏吸引力、在价值评估和史料选择上暴露出一些主观以致歪曲事实、英雄史观等不足之处。 二、问答题 1、希罗多德及其史学思想 希罗多德是古希腊三大历史家的第一位史学家,出身殷实,并因生活环境使他毫无民族偏见,代表作是《历史》。希罗多德在西方史学史上既是结束希腊幼稚的早期史学的最后一位散文记事家,又是希腊史学进入成熟时期的第一位历史大家。希罗多德是自觉运用历史批判方法集中研究特定重大历史时间和重大历史人物的第一人,为希腊人科学地关照自己、认识自己的历史而不是神的谱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希罗多德的历史观是天命观和人本观的混合体,这反映了古希腊先进知识分子思想的矛盾性。 史学思想:

西方史学史考试

西方史学史考试

名词解释(12个) 政治史之父(P12) 修昔底德(约公元前460或450—前400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出身于雅典一个显贵之家。他是古典史学中最伟大的史家。他生活在雅典和希腊的鼎盛时代,BC424年由于安菲波里斯失陷,被控通敌被放逐,后开始收集史料,著成《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为西方传统史学确立了一种范型,即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在史学思想上,他抱有科学理智的态度,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具有历史批判精神的史学家。他高度发展了古代希腊史学的人本观念,坚持更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重视历史垂训功用,成为西方史家长期效法与尊奉的史学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首开西方传统史学的政治军事的先河,他认为历史记载主要应该记述政治史方面的内容。这一先例被20世纪前的史学家所继承,因此他被称为“政治史之父” 教会史之父(P65) 攸西比乌斯(约260—340)中世纪基督教史学家,被后人称为“教会史学之父”。他是巴勒斯坦恺撒里亚的主教,他充分利用恺撒里亚保存完好的图书馆在313年君士坦丁堡承认基督教这种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下写了大量的书。主要著作有《编年史》、《教会史》、《巴勒斯坦殉教者行传》、《君士坦丁传》等,他的著作最明显的价值在于史料的保存方面,《编年史》被认为是教会史中最大的一部,《巴勒斯坦殉教者传》开创了圣徒传这种以

一作品,史料价值弥足珍贵,受到史学家色诺芬的深刻影响,称之为新色诺芬,熟于军事,战争的胜负在他的笔下就成了英雄的个人意志对凡夫俗子的胜利。他重视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认识到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在质量上的差别。 希罗多德(P9) (约前485—前425年)古希腊著名史学家,是第一位有完整作品传世的记事家,生于小亚细亚西海岸的贵族家庭,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晚年因政治迫害而被流放。他西方史学的创立者,其传世之作《历史》西方史学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撰学上一种正宗的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评的方法撰述历史,并且重视历史垂训的功用,在西方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 马基雅维利(P83) (1469—1527)意大利人,是继布鲁尼之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最出色的史家,同时也是卓越的外交家、政治学家、诗人、音乐家和剧作家。史学与政治的结合在他那里表现得更为突出,代表作《君主论》,他的史学思想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础,以政治统治为目的的逻辑展开,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为政治家提供历史经验教训,以利于统治的实施,他十分重视时势的变化,以政治本位的功利主义史学,对循环论的破解同时还表现出他对未来社会进步的殷切期望,及隐藏于心中的乐观主义精神。晚

英语总复习虚拟语气综合分类解析(1)

英语总复习虚拟语气综合分类解析(1) 一、初中英语虚拟语气 1.If I ____ a candle, I would light the world bright. A.am B.are C.be D.were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句意:如果我是一根蜡烛,我将点亮这个世界。if I were 如果我是…,were虚拟语气,be动词都用were,故选D 考点:if条件句的虚拟语气 点评:if条件句的虚拟语气,是中考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分为三种情况: 表示与现在事实相反的情况,从句谓语动词用一般过去式(be用were),主句谓语动词用should/would/could/might +do;2.表示与过去的事实相反的情况,从句谓语动词用过去完成时,主句谓语动词用should/would/could/might+have done;3.表将来的事实相反的情况,从句谓语动词用should+动词/did/were to do,主句谓语动词用should/would/could/might +do。 2.If I ___ you, I ___ be afraid . A.was, wouldn’t B.were, won’t C.were, wouldn’t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语境可知此句的含义是如果我是你,我就不害怕。考查的是虚拟语气的基本用法。条件用过去时,主句要用过去将来时,故选C。 考点:虚拟语气 点评:虚拟语气其实就是if引导条件状语从句时,词义为“如果”,不过这个条件是无法实现的。从句中的谓语动词通常用一般过去时表示,则主句中的谓语动词用过去将来时。 3.If I _____ one million dollars, I________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with my parents. A.have; will B.had; will C.had; will D.had; woul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如果我有一百万美元,我要和我的父母环游世界。结合语境可知主句描述的是将来动作,用将来时态。从句中是对将来的虚拟,故用过去时态。选D。 考点: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点评:虚拟语气是一种特殊的动词形式,用来表示说话人所说的话并不是事实,而是一种假设、愿望、怀疑或推测。其主要有三种结构: 1、与现在事实相反 若与现在事实相反,条件从句的谓语用过去式(be通常用were),主句谓语用“should (would, could, might)+动词原形” 2、与过去事实相反

信息管理学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管理: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管理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发挥它们最高的效率,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2、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3、MIS:管理信息系统。 4、IRM:信息资源管理。 5、SCM:供应链管理。 6、BPR:企业过程再工程。 7、ERP:企业资源计划。 8、CRM:客户关系管理。 9、信息:是事物的状态、特征及其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客观事物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传递。 10、信息资源:是信息与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出来的新概念,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作为资源的信息,也就是所谓“有用的信息”或“可以利用的信息”。也就是可以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11、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数据。 12、广义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是将信息资源作为系统概念看待。 13.信源:发出信息的来源

信道:信息传递的通道 信宿:信息接收者 14、信息资源管理: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 15、信息高速公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实际上是软件、硬件、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发展与集成的结果。 16、信息系统: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输出信息的系统。 17、EDPS: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18、DSS:决策支持系统 19、ES:专家系统 20、EIS:主管信息系统 21、OAS:办公自动化系统 22、SIS:战略信息系统 23、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 24、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25、内源信息流:是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27、外源信息流:是指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28、信息流:人类管理和控制下的信息的有序流动。 29、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

西方史学史期末复习题库

名词解释: 希罗多德:(约前484年─前425年)公元前5世纪的伟大的古希腊第一位历史学家,西方文学的奠基人,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希罗多德就被尊称为“历史之父“。他把旅行中的所见所闻,以及第一波斯帝国的历史纪录下来,著成《历史》。所著《历史》一书,是西方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因各卷以古希腊9位缪斯女神命名,故又被称作《缪斯书》;又因其以讲诉希波战争为主线,故后人也将它称作《希波战争史》。全书共9卷,分上下部分。1~5卷第27 章为前半部分,叙述希波战争前地中海各国的历史,从态度上看,带有爱奥尼亚纪事家作品的缺点,既有闻必录,因而存在假录。第5卷第29章起为后半部分,是信史实录,主要叙述波斯人和希腊人在公元前478年以前数十年间的战争。书名和分卷方法均出自希腊化时代的学者之手。在此书中,希罗多德所使用的文献资料主要有三种形式:口头传说、直接印象、文字记录,其中口头传说用量最多,作者本人没有民族歧视,并且取材丰富。该书也是一部世界文化史著作,书中众多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视野广阔,具有”通史“的规模;具有较强的客观主义态度和求实批判精神;歌颂民主自由;重视道德垂训作用。 修昔底德:是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他约出生于公元前460年,他生活的时代正值雅典的极盛时期,也是古希腊文化的全盛时期。伯里克利等人的政治演说,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利斯等人的戏剧,诡辩派(又称“智者派”)的哲学,希罗多德等人的历史著作,以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所代表的“实验的”“科学”精神,都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所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以编年体纪事,是修昔底德用三十余年撰写而成,共八卷,其书名和分卷方法均出自希腊化时代的学者之手,其写作目的是想通过叙述这场战争给希腊世界造成的影响、以及雅典等城邦在战争前后的成败兴衰的变化过程,来垂训后世。不仅力求真实地记载历史,而且力图站在哲学的高度上去理解和概括历史、并把这种概括之后的历史事实传达给后人。该书的史学特色有:理智的科学的态度;歌

西方史学史试卷

西方史学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总计30分) 1.《长征记》的作者是() A色诺芬B老伽图C波利比阿D希罗多德 2、《论法的精神》的作者是( ) A狄德罗B康德C伏尔泰 D 孟德斯鸠 3、西方史学史上第一部历史著作是() A《历史》B《伯罗奔尼撒战争史》C《希腊史》D《罗马帝国衰亡史》 4、罗马文化的“黄金时代”是() A凯撒时代B奥古斯都时代C屋大维时代D伯里克利时代 5关于西方古典史学的优良传统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A求真探索的精神B理性主义观念 C宏宽的历史眼光D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 6、下面哪位史学家来自德国() A休谟 B 伏尔泰C莫泽尔D吉本 7、下列不属于口述史学的特点的是() A生动性B广泛性C性D真实性 8、人文主义史学的基本特征() A初步运用了历史批判方法B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C排斥古典史学批判、反思的精神D强调独立思考,不轻信别人的记载 9、属于凯撒的史学作品的是() A《高卢战记》 B 《日耳曼尼亚志》C《罗马历史源流》D《罗马古物考》 10、下列不属于19世纪美国历史主要学派的是() A浪漫主义学派 B 废奴派C盎格鲁-撒克逊学派D边疆学派 二、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古希腊三大史学家是_____ ,______ ,______。 2.意大利著名旅行家,商人__________,撰写了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描写中国历史, 文化和艺术的作品《_______________》。 3.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的希腊社会称之为“__________时代”。 4.__________是罗马史学的真正奠立者,他被称为“爱国史家”。 5.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维的_________又称《罗马史》。他的史学思想有三点:_________、_________、文笔优美。 7.奥古斯丁著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8.罗马三大史家有撒路斯题乌斯、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被称为“政治史之父”,他的《__________》是政治军事史的例, 也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古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 10.文艺复兴这个词最早是由__________世纪的法国学者尔·德金尔克提出来的。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建城以来史》的作者是匹克托。() 2.“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 3.公元4世纪至前3世纪的希腊社会,史称“古典时代”。() 4.波里比阿被后人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机家。() 5.著名的“剑桥三史”是《剑桥古代史》、《剑桥中世纪史》、《剑桥近代史》。() 6.狄德罗撰有《路易十五时代》和《百科全书》。() 7.18世纪的西方史学,总的来说是以理性主义为主导思想的。() 8.文艺复兴的一个特征是恢复了人在历史上的中心地位。() 9.西方史学的直接源头是古罗马史学。() 10.老伽图用拉丁文字写作罗马史,首开拉丁史学之先河.( ) 四、名词解释(共2题,每题5分,总计10分)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5 一、填空题 1.根据系统的一般模型,系统应包括()、()和()三部分。 2.数据字典包括()、()和()三种表。 3.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的方法有:工具集成法、()和()。 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有()、()、()。 5.系统分析工作的关键点或称工作要点在于()和()。 6的中文含义是()。 7. ()和物理模型的主要差别就是做什么和如何做的差别。 8. ()特指系统的保密功能和防病毒功能,是系统设计的主要原则之一。 9. ()是代码设计的首要任务。 10.模块的耦合方式主要有()、()、()三种。 二、单项单选题 1.系统与环境由系统的()所划分,在它之内称为系统,

在它之外称为环境。 A.边界 B.输入 C.处理 D.输出 2.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现和B 3.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是()。 4.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对象是()的决策。 A.结构化 B.管理 C.半结构化 D.经济 5.数据库结构的三个模式中,()是数据库结构的核心。 A.模式 B.存储模式 C.子模式 D.模式与子模式 6.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A.数据流 B.数据字典 C.数据处理功能分析表 D.数据-功能格栅图 7.从程序的逻辑结构入手进行测试的方法是()。 A.白盒测试 B.黑盒测试 C.全面测试 D.部分测试 8. 对进行经济效益评价时,提高管理效率属于的()。 A.间接效益 B.直接效益 C.管理效益 D.开发效益 9.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组织基础是指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中组织内部所需的()。 A.技术性条件 B.非技术性条件 C.管理基础条件 D.人才基础条件

2018版西方史学史复习题

本复习题考查标准分知晓、掌握和理解三个层次。 知晓: ●法国学者波普利尼埃尔在1599年出版《史学史》一书,成为西方史学史上把历史学自身作为研究对 象的开山之作。 ●1913年英国史家古奇的《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问世,这是一部对19世纪西方史学系统总结 的权威之作。 ●色诺芬是一位多产作家,代表作有《长征记》和《希腊史》。 ●老伽图以其著作《罗马历史源流》开创了用拉丁文写作罗马史的先例。 ●恺撒采用第三人称的形式撰写了关于高卢地区战事的历史回忆录《高卢战记》。 ●古罗马三大史家有李维、塔西陀和撒路斯提乌斯。 ●被后人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的古罗马时期希腊史家是波里比阿。 ●“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 ●在基督教史学写作体系里,时间代表着线性发展,而不再是循环不已,这与古希腊罗马的时间观形成 显著差异。 ●为了与异教徒展开辩论,奥古斯丁撰写了《上帝之城》。 ●被后人称为“教会史学之父”的是巴勒斯坦凯撒里亚的主教攸西比乌斯。 ●格雷戈里的《法兰克人史》是欧洲早期教会史学名著之一。 ●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的艾因哈德代表作为《查理大帝传》。 ●被称为“英国历史之父”的比德最早用基督降生之年为基准,用“吾主纪年”来计算年代,这种做法 很快被其他基督教学者接受并沿用至今。 ●弗雷辛主教鄂图撰写8卷本《编年史》,因以《上帝之城》模式写成,因此又被称为《双城史》。 ●拜占庭史家安娜·康尼娜是西方史学史上第一位女性史家。 ●马比昂撰《古文书学》、蒙福孔撰《希腊古文字学》,极大推动了西方古文献学的发展。 ●马比昂和蒙福孔代表了圣摩尔派的最高水平,圣摩尔派则代表了博学时代欧洲学术的最高水平。 ●18世纪的西方史学,总的来说是以理性主义为主导思想的。 ●伏尔泰的《路易十四时代》被称为西方近代文化史之滥觞。 ●休谟与罗伯逊、吉本一起,通称为18世纪英国三大史家。 ●哥丁根学派代表史家有加特勒、施洛塞尔和赫伦。 ●维科是西方最早系统提出历史理论的人,学术界倾向把他称作为历史哲学的真正奠基者。《新科学》 是维科最重要的著作。 ●赫尔德的历史哲学思想主要蕴含在其代表作《人类历史哲学观念》一书中。 ●1810年,柏林大学建立,这成为19世纪德国学术复兴开始的标志。 ●《德意志史料集成》由德意志政治改革家施泰因倡导发起编纂,佩茨任主编,主要汇编了公元500-1500 年间日耳曼人的各类史料,对欧洲各国史学有较大影响。 ●《拉丁和条顿民族史》是兰克的成名之作。“史学的批判时代的开端” ●普鲁士政治史学派的精神之父是达尔曼,首席代表是聚贝尔,主要干将有德罗伊森和特赖齐克。 ●1902年,蒙森因《罗马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西方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西方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第一章简答题:一、希腊史学产生的原因 1. 民主政治及学术自 2. 殖民运动与东方文化的影响A.铁器和农耕技术B.货币和商品经济(地中海沿岸的人很早就开始从事商业贸易,后来吕底亚人发明了金属铸币,并在公元前七世纪左右传入希腊,同时商品经济也传入,希腊成为一个典型的商业民族) 3. 各种思想材料,包括数学、几何学、物理学、建筑学、医学、天文历法,尤其是腓尼基的字母文字等。二、古典史学的特1. 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立意求真,竭诚探索,试图揭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这也许是西方古典史学传统的核心。 2. 人文主义观念;西方文明的出发点是人,史学亦然。 3. 宽宏的历史眼光;在有代表性的西方

古典史家那里,这种宽宏的历史眼光有着充分的反映,尤其在那些撰述“世界史”或“通史体例”的史学家中表现更为突出。4. 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 5. 注重史学的文字表达和史家的自身修养。名词解释:一、希罗多德希罗多德,公元前484年生于小亚细亚南部哈利卡那索斯一个富有的奴隶主家庭,从小受过良好教育,酷爱史诗,成年后随叔父参与推翻僭主政治的斗争,失败被流放。公元前447年来到雅典,与文化名流交往密切。公元前444年来到意大利南部的一个新城邦图里奥伊,并获得公民权,长居于此。其代表作是《希腊波斯战争历史》。主要论述波希战争前地中海世界各地的民族及波希战争。在史学思想上,《希腊波斯战争历史》视野广阔,有通史的规模,材料丰富,有较强的客观主义态度和求实主义批判精神,歌颂民主自和道德,文笔华美,是世界上第一部文化史著作。希罗多德是西方文化史学的奠基者,被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1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信息的一般定义: 信息是认知主体对物质运动的本质特征、运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的有序性的反映和揭示,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 信息管理界的“信息”定义 信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企业管理界的“信息”定义 信息:管理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情况的情报、资料等的统称。 信息的特征 ?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任何物质都是信息的母体。信息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信息产生的广延性与无限性 ?信息在时空上的传递性 ?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各不相同,他们从同一事 物中获取的信息及信息量也不相同。 ?共享性 ?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时效性:事物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而脱离源事物的信息会逐渐失去效用。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导致政府和各行各业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 信息化的核心点: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充分地开发和利用。 信息化的层次可以分为5个: (1)产品信息化; (2)企业信息化;(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 (3)行业信息化;(如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点)(4)国民经济信息化 (5)社会生活信息化 信息管理的对象:信息、信息活动 信息管理的定义 狭义的信息管理:对信息内容的管理。

广义的信息管理:不仅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而且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如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 信息管理:个人、组织、社会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组织和控制的社会活动。 信息管理内涵剖析: (1)概括了信息管理的三个要素——信息、技术、人员 (2)体现了信息管理的两个方面——信息资源、信息活动 (3)反映了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规划、组织、控制 信息资源:可供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信息资源有三要素: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 信息管理流程: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信息的创建(生产/发布):机构、网络、规范性 信息采集 信息组织:序化、有效的系统 信息存储:共享、保护、备份、恢复 信息利用:价值实现 信息清理(销毁/回收) 第2章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的分类 a)人与自然的信息交流(非生物与其他生物) b)人与人的信息交流 c)人与人信息交流的社会性特征 信息交流的定义: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认知主体之间借助符号系统所进行的数据、知识和事实等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共时信息交流:横向(克服交流的空间障碍) 历时信息交流:纵向(消除交流的时间障碍) 申农-维弗的通信模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