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史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33
西方史学史知识点第一章知识点一、填空题二、名词解释1.希罗多德2.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3. 修昔底德三、简答题1.西方史学史分期、四个发展阶段2.西方史学史主线索:五次转折3.希罗多德的史学贡献。
4.《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特点。
5.色诺芬在古希腊史学上的地位四、论述题1.评价历史学家希罗多德2.评价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第二章知识点一、填空题1. 古罗马史学双擘是()和()。
二、名词解释:1.古典史学三、简答题:1. 《高卢战记》的史学成就2. 塔西陀的史学思想3. 评价波里比阿4. 阿庇安《罗马史》史学价值四、论述题1. 评价古罗马史学家李维及其史著2. 论述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第三章知识点一、填空题1. 比昂多在《罗马帝国衰落以后的历史:472—1440年》中首次提出了中世纪的概念。
2. 教会史学中第一位重要的编年史家是(阿非利加那)。
著有(《编年史》)3. (攸西比乌斯)(约263――339)是基督教史学的奠基人,故有(教会史学之父)的美誉。
他的《编年史》、《教会史》完善了线性时间观,将他所知的“历史”分为“神圣的历史”(包括犹太人、基督教的历史)和“世俗的历史”(埃及、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的历史),按统一的编年结构分别加以记载,由此开创了基督教写史的传统。
4. 法国第一位典型的历史学家是图尔主教格雷戈里(539-594)——“蛮族王国的希罗多德”。
《历史》(即《法兰克人史》)5. 法兰克史家尼特哈德(795-844?)唯一不是教士的史学家,著作《历史》记载了加洛林王朝解体的历史。
6. 英国历史之父——比德(672-735)著作《英吉利教会史》“主的生年”(Anno Domini,简写为A.D.)以B.C.表示公元前( Before Christ 的缩写)7. “中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鄂图(1114-1158?)。
所著《编年史》又称《双城史》世界历史的眼光。
8. 中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世界第一奇书”——《马可·波罗游记》又称《东方见闻录》。
西方史学史试题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总计30分)1.《长征记》的作者是()A 色诺芬B 老伽图C 波利比阿 D希罗多德2、《论法的精神》的作者是( )A 狄德罗 B康德C伏尔泰 D 孟德斯鸠3、西方史学史上第一部历史著作是()A《历史》 B《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C《希腊史》 D《罗马帝国衰亡史》4、罗马文化的“黄金时代”是()A凯撒时代 B奥古斯都时代 C屋大维时代 D伯里克利时代5关于西方古典史学的优良传统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A求真探索的精神 B理性主义观念C宏宽的历史眼光 D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6、下面哪位史学家来自德国()A休谟 B 伏尔泰 C莫泽尔 D吉本7、下列不属于口述史学的特点的是()A生动性 B广泛性 C民主性 D真实性8、人文主义史学的基本特征()A初步运用了历史批判方法 B历史与现实的结合C排斥古典史学批判、反思的精神 D强调独立思考,不轻信别人的记载9、属于凯撒的史学作品的是()A《高卢战记》 B 《日耳曼尼亚志》 C《罗马历史源流》 D《罗马古物考》10、下列不属于19世纪美国历史主要学派的是()A浪漫主义学派 B 废奴派 C盎格鲁-撒克逊学派 D边疆学派二、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1.古希腊三大史学家是_____ ,______ ,______ 。
2.意大利著名旅行家,商人__________,撰写了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描写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作品《_______________》。
3.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的希腊社会称之为“__________时代”。
4.__________是罗马史学的真正奠立者,他被称为“爱国史家”。
5.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维的_________又称《罗马史》。
他的史学思想有三点:_________、_________、文笔优美。
李维+:古罗马学家。
著述丰富,流传下来仅《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并残缺不齐。
创立通史体例,重视历史垂训,文笔优美。
但其陷入了历史循环论,对某些史料缺乏分析批判,影响史实可靠性。
但还有很高史料价值,是研究罗马早期及共和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塔西陀+:古罗马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
著有《日耳曼尼亚志》《历史》和《编年史》,强调信史实录以及道德教化作用。
对罗马帝国初期的社会状况作了深刻的揭露,反对暴政,怀念歌颂共和,透露出悲观主义情绪。
但其作品至今是研究古代罗马历史的权威史料,影响深远。
奥古斯丁: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代表人物。
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
对于新教教会(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
著有《忏悔录》、《上帝之城》,确立基督教的世界史理论,为以后中世纪史学定下基调。
吉本:十八世纪英国史学家,启蒙时代西方史家杰出代表。
著《罗马帝国衰亡史》,代表了十八世纪西方历史学的最高成就,上自古罗马帝国下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共6卷71章,体大思精、卷帙浩繁。
尽管吉本恪守政治·军事史的旧传统,但把古代与近代历史发展过程连接起来,具有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极大。
维柯:近代西方历史哲学鼻祖,代表作《新科学》,详论人类历史社会历史发展,建立历史发展观点,并试图为它寻求出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提出了三阶段:神祗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
马克思称赞其思想“有不少天才的闪光”。
他是西方最早系统提出历史理论的人,近代历史哲学的真正奠基者。
休谟:十八世纪英国史学家,经验主义哲学家,近代“不可知论”的创始人。
著有《英国史》、《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理研究》、《自然宗教对话录》等,主张扩大历史记载的范围,倾向于社会史。
同罗伯逊、吉本并称为18世纪英国三大史家。
斯特拉波:小亚细亚地理学家,著有《地理志》,把当时地中海地区的人民的地理知识总结,在古代的地理书籍中最为详备,论述了当时西方人所知道的那个世界的山川地势、民族分布、物产种类、商业往来、风俗民情等,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西方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第一章简答题:一、希腊史学产生的原因 1. 民主政治及学术自 2. 殖民运动与东方文化的影响A.铁器和农耕技术B.货币和商品经济(地中海沿岸的人很早就开始从事商业贸易,后来吕底亚人发明了金属铸币,并在公元前七世纪左右传入希腊,同时商品经济也传入,希腊成为一个典型的商业民族) 3. 各种思想材料,包括数学、几何学、物理学、建筑学、医学、天文历法,尤其是腓尼基的字母文字等。
二、古典史学的特1. 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立意求真,竭诚探索,试图揭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这也许是西方古典史学传统的核心。
2. 人文主义观念;西方文明的出发点是人,史学亦然。
3. 宽宏的历史眼光;在有代表性的西方古典史家那里,这种宽宏的历史眼光有着充分的反映,尤其在那些撰述“世界史”或“通史体例”的史学家中表现更为突出。
4. 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5. 注重史学的文字表达和史家的自身修养。
名词解释:一、希罗多德希罗多德,公元前484年生于小亚细亚南部哈利卡那索斯一个富有的奴隶主家庭,从小受过良好教育,酷爱史诗,成年后随叔父参与推翻僭主政治的斗争,失败被流放。
公元前447年来到雅典,与文化名流交往密切。
公元前444年来到意大利南部的一个新城邦图里奥伊,并获得公民权,长居于此。
其代表作是《希腊波斯战争历史》。
主要论述波希战争前地中海世界各地的民族及波希战争。
在史学思想上,《希腊波斯战争历史》视野广阔,有通史的规模,材料丰富,有较强的客观主义态度和求实主义批判精神,歌颂民主自和道德,文笔华美,是世界上第一部文化史著作。
希罗多德是西方文化史学的奠基者,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对后世西方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修昔底德 1 约公元前455年出生于雅典一个显贵家庭,父亲是富有的农民。
修昔底德在希腊先进文化中长大,学习过哲学、修辞学。
公元前424年被选为十将军委员会成员,后因通敌嫌疑被放逐在外达20年,战争结束后归国。
名词解释:1.班克罗夫特:①美国实学的奠基者,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自小受家庭影响,喜爱历史。
早年深得德国史学之风韵,后又收到英国史学家麦考莱和德国史学家兰克的影响。
他著有10卷本《美国史》,堪称近代美国史学的一部名著,文笔优美,观点鲜明,充满爱国激情,但难免有夸张失实之憾。
②(1800~1891)美国历史学家,美国史学的奠基人。
出身于马萨诸塞州梧塞斯特城一个有文化教养的资产阶级家庭、其父是一位爱国的牧师。
在家庭的熏陶下,他早年就养成对历史学的爱好。
毕业于哈佛大学,后留学德意志,先后就读于海德堡大学、哥廷根大学、柏林大学,回国后在哈佛大学任教。
1834~1840 年,他陆续出版了所著《美国史》的头三卷。
1845 年,他被波尔克总统擢拔为海军部部长,次年就任驻英公使。
1849 年任满回国,继续从事于《美国史》的写作,1852~1866 年出版了第4至第9 卷。
后又被任命为驻德公使,后才完成第10 卷。
其《美国史》共历时40 余年,倾注了毕生精力。
书起自美洲的发现,止于美国独立战争的结束,是一部充满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浪漫色彩的记叙性历史著作。
作者文笔优美,观点鲜明,颇具感染力。
本书在美国史学史上有相当影响,堪称美国史学的奠基之作。
他被誉为“美国史学之父”。
但作为一位历史学家,其著作中不免夸张失实,是不够谨严的。
2.汤因比:①(1889-1975)英国史学家。
1889年生于伦敦。
1919年作为英国政府代表团中的近东问题顾问出席巴黎和会,同年受聘为伦敦大学教授。
199937年任英国科学院研究员。
汤因比最著名的著作是《历史研究》。
他在1920年开始撰写此书,至1961年始出齐,共12卷。
汤因比倡导“文化形态史观”,指出人类历史上出现了20多种自成体系的伟大文明。
②20世纪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他曾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汤因比的母亲和叔父都是历史学家,在良好的家庭背景下,汤因比从小就热爱历史,并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曾就读温切斯特学院和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这些都为他在历史学上取得丰硕成果,并成为一代历史学巨匠奠定了基础。
西方史学史复习(一)一、填空题1.公元5世纪至前4世纪的希腊社会史称“古典时代”。
2.英国学者奥斯文·穆瑞在1993年首次提出“东方时代”的观念。
3.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的希腊社会称之为“荷马时代”。
4.希罗多德——“史学之父”他首创西方历史编纂学上的一种正宗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判的方法撰述历史。
5.希罗多德的《历史》被称为西方最早的一部史书因以希波战争为中心故称《希腊波斯战争史》也被认为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著名的散文作品因此他也有“散文学之父”的称号。
6.修昔底德——“政治史之父”他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政治军事史的范例也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古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
在近代英国史家麦考莱称他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修谟则认为“真正的历史学是从修昔底德开始的”。
7.色诺芬著有《长征记》和《希腊史》。
8.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被称为“古希腊三大史家”。
9.特奥波姆波斯的《腓力王传》述马其顿王腓力时代的政事文辞华丽他被称为“希腊之麦考莱”。
10.李维称费边·匹克托为罗马“最古老的史家”他的《罗马史》的问世可以视为罗马史学的开端。
11.老伽图是罗马史学的真正奠立者他被称为“爱国史家”。
12.撒路斯提乌斯著有《碦提林阴谋》和《朱古达战争》并完整的保留下来。
13.罗马三大史家撒路斯题乌斯、李维、嗒西陀。
14.李维的《建成以来史》又称《罗马史》。
他的史学思想有三点通史体例、垂训思想、文笔优美。
15.奥古斯都时代是罗马文化的“黄金时代”。
16.波里比阿被后人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机家”17.阿庇安的《罗马史》是“连接波里比阿和西塞罗之间‘交替时代’的桥梁”。
马克思称它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书”。
18.“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
19.攸西比乌斯被后人称为“教会史学之父”著有《编年史》被认为是教会编年史中最大的一部。
20.奥古斯丁著有《上帝之城》和《忏悔录》。
填空题1、希罗多德——“史学之父”,他首创西方历史编纂学上的一种正宗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判的方法撰述历史。
2、修昔底德——“政治史之父”,他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政治军事史的范例,也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古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
在近代英国史家麦考莱称他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修谟则认为“真正的历史学是从修昔底德开始的”。
3、李维称费边·匹克托为罗马“最古老的史家”,他的《罗马史》的问世可以视为罗马史学的开端。
4、客观主义史学的始作俑者是尼布尔·兰克,他将这种思想系统化并广为传播,使之成为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史学思想的主流,在西方史学中被誉为“历史科学之父”5、菲舍被学界称之为“历史的批判学家”6、商博良是埃及学的奠基人。
7、老伽图是罗马史学的真正奠立者,他被称为“爱国史家”。
8、攸西比乌斯被后人称为“教会史学之父”著有《编年史》,被认为是教会编年史中最大的一部。
9、比德被人们称为“英国历史之父”他是诺曼底征服之前英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主要著作是《英吉利教会史》。
10、詹巴蒂·维柯是西方最早系统提出历史理论的人,学术界倾向把他称作为历史哲学的真正奠基者。
11、18世纪赫尔德被称为“浪漫主义史学之父”而卢梭为“浪漫主义运动之父”。
12、老伽图用拉丁文字写作罗马史,首开拉丁史学之先河,其后拉丁作家纷出,且多有建树。
拉丁史学的发展主要有赖于撒路斯提乌斯和恺撒13、伊索克拉特大概是古希腊的第一位传纪作家,创立了西方史学传记体写作的新形式。
14、第一位拉丁史家是罗马贵族马可波·尔基乌斯·加图15、撒路斯提乌斯著有《碦提林阴谋》和《朱古达战争》并完整的保留下来。
16、汤普森被人们誉为“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17、“历史哲学”一词是伏尔泰最早开始运用的。
18、“历史主义”一词最早是在语言学家西莱格尔的一些关于语言学的零碎笔记中出现的,指“一种特别强调历史的哲学19、鄂图著有《编年史》等,近代德国史学家本亥姆称他为“中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干德拉哈称他达到了“中世纪历史家的高峰”,尉尔曼斯认为他是“第一次有世界历史联系概念的历史家“20、“全球历史观”是由历史学家杰佛里·巴勒克夫提出来的。
西方史学史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1.希西阿德《田功农时》:P8又名《工作与时日》,是古希腊第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长诗,风格简洁朴素,清新自然。
他是在社会生产力提高,贫富对立加剧的情况下写成的。
诗中,作者强烈谴责氏族贵族的专横跋扈,并侧重叙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所经历的五个时代: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和黑铁时代。
作者对于时代的划分所包含的每况愈下、今不如昔的悲观说法,反映了那时希腊人已经有了初步的对历史发展和变化的观念。
2.希罗多德:是古希腊历史学家。
青年时期漫游各地,搜罗天下奇闻轶事。
以数十年精力撰写了《历史》一书。
该书以希波战争为中心内容,故又名《希波战争史》该书视野开阔,文笔华美典雅。
在政治态度上,赞扬奴隶主民主制度,重道德垂训。
《历史》是西方第一部史学名着,故希罗多德有西方“史学之父”之称。
3.修昔底德:古希腊着名的历史学家,着有《伯罗奔尼萨战争史》。
该书按照编年体体例进行撰写,共8卷,记叙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背景、原因和经过,努力探求历史事件的因果规律,歌颂奴隶主民主政治,注重历史的垂训作用。
该书是古典史学的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但记时粗简,取材过狭。
4.色诺芬:古希腊史学家。
早年师从苏格拉底,曾参加过希腊雇佣军助小居鲁士争夺波斯王位,未能成功,次年率军从波斯返回。
后投身斯巴达,被母邦判处终身放逐。
着有《远征记》、《希腊史》、《回忆苏格拉底》等。
《远征记》记载了它率军从波斯回到希腊的悲壮经历,为后人提供了有关希腊雇佣军与波斯帝国的许多真实细节,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5.波里比阿:古希腊史学家。
曾担任阿哈伊亚同盟骑兵长官,在第三次马其顿战争中作为人质被送往罗马,后回到故乡。
着有《通史》一书,共40卷,记叙了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到公元前146年第三次布匿战争结束的历史,旨在说明罗马强盛的原因。
作者深刻认识真实对史学的重要意义,批判歪曲事实史着的创作,维护史学的纯洁性,并独创了“政体循环论”。
济南大学成人教育《西方史学史(161305)》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在西方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抽离自我,超然物外”的客观主义写史原则,是其史学成就的最高体现。
答案:塔西陀2.后现代主义史学主要代表人物()于1973年出版《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
答案:海登·怀特3.英国史学家()在西方史学史上的贡献在于历史纪年方法的创新,把纪年的基准设定在基督诞生之年。
答案:比德4.《高卢战记》是()的代表性作品,是一部回忆录。
答案:恺撒5.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家霍布斯鲍姆的主要著作是现代历史“四部曲”,包括《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以及()。
答案:《极端的年代》6.()撰写了历史上第一部《教会史》,被后人称为“教会史学之父”。
答案:攸西比乌斯7.斯宾格勒作为文化形态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主要代表作是()。
答案:《西方的没落》8.意大利史学家()提出一个著名论断即“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答案:克罗齐9.全球史观代表性人物斯塔夫里阿诺斯著有()及《全球冲突: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等,在世界上产生重要影响。
答案:《全球通史》二、名词解释1.计量史学答案:计量史学是现代历史学的—个重要分支,也称历史计量研究或者历史数量研究,其主要特征在于通过运用一整套数理统计方法,把数据或可以计算的其他史料用作分析和解释历史的主要证据。
历史学家使用数据的历史与和历史学一样古老,但是,现代计量史学是伴随计算机和统计学软件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技术是计量史学最基本的研究手段。
使用计量的方法有助于历史研究摆脱单一的定性分析,对揭示普通群众的历史作用和群体活动的特征以及历史研究者充分发掘和利用以往被忽视与埋没的历史资料有重要帮助。
计量史学的研究成果大多晦涩难懂。
2.希罗多德答案:古希腊历史学家。
所著《历史》(亦称《希波战争史》)为西方传统史学确立了一种范型,即社会文化史传统。
名词解释:希罗多德:(约前484年一前425年)公元前5世纪的伟大的古希腊第一位历史学家,西方文学的奠基人,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
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希罗多德就被尊称为“历史之父“。
他把旅行中的所见所闻,以及第一波斯帝国的历史纪录下来,著成《历史》。
所著《历史》一书,是西方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因各卷以古希腊9位缪斯女神命名,故又被称作《缪斯书》;又因其以讲诉希波战争为主线,故后人也将它称作《希波战争史》。
全书共9卷,分上下部分。
1〜5卷第27章为前半部分,叙述希波战争前地中海各国的历史,从态度上看,带有爱奥尼亚纪事家作品的缺点,既有闻必录,因而存在假录。
第5卷第29章起为后半部分,是信史实录,主要叙述波斯人和希腊人在公元前478年以前数十年间的战争。
书名和分卷方法均出自希腊化时代的学者之手。
在此书中,希罗多德所使用的文献资料主要有三种形式:口头传说、直接印象、文字记录,其中口头传说用量最多,作者本人没有民族歧视,并且取材丰富。
该书也是一部世界文化史著作,书中众多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视野广阔,具有”通史”的规模;具有较强的客观主义态度和求实批判精神;歌颂民主自由;重视道德垂训作用。
修昔底德:是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他约出生于公元前460年,他生活的时代正值雅典的极盛时期,也是古希腊文化的全盛时期。
伯里克利等人的政治演说,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利斯等人的戏剧,诡辩派(又称“智者派”)的哲学,希罗多德等人的历史著作,以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所代表的“实验的”“科学”精神,都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所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以编年体纪事,是修昔底德用三十余年撰写而成,共八卷,其书名和分卷方法均出自希腊化时代的学者之手,其写作目的是想通过叙述这场战争给希腊世界造成的影响、以及雅典等城邦在战争前后的成败兴衰的变化过程,来垂训后世。
不仅力求真实地记载历史,而且力图站在哲学的高度上去理解和概括历史、并把这种概括之后的历史事实传达给后人。
西方史学史复习题第一章古典史学(古希腊史学、古罗马史学)一、名词解释1、赫克泰阿斯希腊史学的摇篮---米利都人,希腊第一位历史家。
主要作品是《大地环游记》,其书的叙述特点是记实而非虚构。
赫克泰阿斯在介绍某民族时力求从历史根源上加以说明,体现了他超越本民族界限的世界眼光。
2、色诺芬色诺芬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并成为过希腊三大历史家。
它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其代表作为《希腊史》、《长征记》,并且《长征记》是以回忆录的形式呈现,但是色诺芬的治史能力远不及他的前辈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
色诺芬不仅是一位历史学家,也是西方军事史上一位颇有才干的军事战略家;而且色诺芬写史注重描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故其作品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色诺芬比其他人更重视社会经济生活,且作品内容富有文采。
3、李维古罗马著名史学家,其代表作是《建城以来史》。
李维的史学作品文笔优美,且体现出他垂训的思想,并开创了通史体例。
但是李维在写史时不但疏于对史料的考订和辨析,而且包含着宿命论及迷信观念。
4、波里比阿出身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显贵家族,著述颇多,但只有一部《通史》传世,而且残缺不全。
《通史》是一部断代史,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通史。
《通史》一书中体现了波里比阿关于真实的思想与获得真实的方法以及政体循环论和天命观的史学思想。
但是《通史》一书也体现了波里比阿由于语言平直,夹论夹序,思考较多,内容缺乏吸引力、在价值评估和史料选择上暴露出一些主观以致歪曲事实、英雄史观等不足之处。
二、问答题1、希罗多德及其史学思想希罗多德是古希腊三大历史家的第一位史学家,出身殷实,并因生活环境使他毫无民族偏见,代表作是《历史》。
希罗多德在西方史学史上既是结束希腊幼稚的早期史学的最后一位散文记事家,又是希腊史学进入成熟时期的第一位历史大家。
希罗多德是自觉运用历史批判方法集中研究特定重大历史时间和重大历史人物的第一人,为希腊人科学地关照自己、认识自己的历史而不是神的谱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希罗多德的历史观是天命观和人本观的混合体,这反映了古希腊先进知识分子思想的矛盾性。
史学思想:(1)开创了社会文化史的传统;(2)创立了历史叙述体;(3)初步体现了历史研究的求真精神;(4)一定程度的人本思想;(5)宽广的治史视野;(6)初步运用历史批判的方法;(7)神嫉观是其史学思想的不足之处。
2、修昔底德及其史学贡献修昔底德出身于雅典一个显赫的贵族家庭。
其代表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被称为“政治史之父”,古希腊三大历史学家之一。
修昔底德在认识深度方面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点,修昔底德因此成为希腊一切追求这一正确史学方向的历史学家终极的效仿对象,同时也在希腊史中牢牢地确立了以求真求实作为史学宗旨的正统或主流的地位和判断史学成就高低的标准。
史学贡献:(1)科学的史料处理原则。
a、提出专业化的史料怀疑和批判的原则;b、首次提出历史的社会功能,即为现实和将来的人们的活动提供参考;c、提出历史写作的崇高抱负:不能趋炎附势,功利主义,迎合一时的需要,而不能着眼于长远的利益。
(2)冷峻的客观主义精神。
(3)把古代进步的历史观-----人本史观推到顶点;致于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探讨,并认识到经济因素的重要性。
(4)严谨、平直、简洁、生动的艺术表现。
(5)创立了西方政治军事史的传统(“政治史之父”)。
3、塔西佗的史学思想(1)反对暴政,揭露帝制,鞭挞暴君。
(2)歌颂共和政体。
(3)对各民族文化风俗的考察。
(4)客观主义写史原则。
他在西方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抽离自我,超然外物”的客观主义写史原则,是其史学成就的最高体现,也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对史学本体的认识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5)习作技术高潮,文字风格独特。
4、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古典史学的一般特点)优点:(1)求真探索精神(2)人文主义观念(3)宽宏的历史眼光(4)重视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5)重视史著的文字表述与史家的自身修养局限性:(1)并非所有的史家都能遵循或落实求真的原则(2)英雄史观(3)形而上学的循环论和今不如昔的迷古、崇古思想具有重大影响(4)史学题材比较狭窄,局限于政治史、军事史。
第二章中世纪史学一、名词解释1、阿非利加那早期基督教史学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代表作为《编年史》。
阿非利加那首次比较明晰地运用线性的时间解释框架。
并且根据圣经的基本线索,创制出一个一元双线的解释系统,既历史从一个起点出发,沿着两条平行线发展:一条为世俗的历史,按照传统的纪年顺序;另一条是神圣的历史,按照圣经的史话故事的顺序。
这一历史演化的框架为后世基督教提供了历史总体认识的基础。
2、攸西比乌斯攸西比乌斯是巴勒斯坦撒里亚的主教,是第一个发展阿非利加那纲要的基督教史家。
其代表作有《编年史》、《君士坦丁传》、《巴勒斯坦殉道者行传》、《古代殉教者传集》等,被后人成为“教会史学之父”。
攸西比乌斯其著作最明显的价值在于史料的保存。
《编年史》被认为是教会编年史中最大的一部;《教会史》作于基督教合法化之后,也是史学史上的第一部教会史;《巴勒斯坦殉道者行传》具有纪念和教育意义;《君士坦丁传》是一篇典型的颂词,但被后人批为“谎言大成”。
3、格雷戈里格雷戈里中世纪法国著名史学家,代表作有《法兰克人史》、《奇迹集》、《教父列传》等。
最著名的《法兰克人史》是一部基督教在法兰克王国的传播与发展简史,但法兰克人本事的历史并不是它的世纪记述对象。
4、鄂图鄂图是中世纪德国著名史学家,代表作《编年史》,又被称为《双城史》。
他的所有著作都因客观、真实而深受后人的重视。
这正是鄂图对中世纪史学的最大贡献。
鄂图的事业将德国史学带上了第一个高峰,也为德国史学在近代的充分发展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5、比德比德中世纪英国著名史学家。
代表作为《英吉利教会史》。
比德在写作《英吉利教会史》的过程中尽可能是用了较可靠的文献,公私信件,从而为英国中世纪留下了唯一一部完整、充实的教会史著。
比德在西方史学史上的突出贡献在于历史纪年方法的创新,比德把纪年的基准设定在基督诞生之年。
6、普罗科匹乌斯拜占庭代表史学家,代表作有《查士丁尼战争史》、《秘史》、《论查士丁尼时代的建筑》。
普罗科匹乌斯的神本观和激愤的情感妨碍了他的成就。
二、问答题1、奥古斯丁神学史观的主要内容。
(1)着重从两个方面对古典史观进行了批判:a、奥古斯丁力图以一种由上帝指导的世界历史的神学,来说明历史的含目的性;b、奥古斯丁从信仰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历史的意义。
(2)奥古斯丁的神学历史观:a、上帝意志决定论;b、普遍统一的整体史观和新的世界史体系的建立;c、划分时段的观念和新的分期法。
2、拜占庭史学的特征(1)史学家们没有了为遵循神学历史观可以将历史解释成为一种合目的的行进过程,他们更多地关心各式各样的政治事件。
(2)保留了自由接受古典史学传统的文化氛围和头脑,在拜占庭史学中能更多地见到人本主义。
(3)致力于写自己生活的时代,史学关注人的活动的连续性。
3、中世纪史学的特点、历史地位及局限性特点:(1)神本主义取代世俗主义。
(2)以直线进不管打破古典史学的循环史观,第一次将历史理解为进步的过程。
(3)致力于构建基督教普遍主义为基础的世界史观。
(4)历史著作的主要形式是“年代纪”和“编年史”。
(5)古典史学的传统通过拜占庭历史学家的努力得以一线相传。
历史地位:(1)世界整体史观的形成。
(2)“逻各斯”(规律)的传承与发展。
(3)合目的论的历史进步观,基督教史学的不断向前发展的一线史观。
(4)历史时间观----基督纪年法。
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是中世纪史学应有的历史地位。
中世纪史学的局限性:(1)从历史著作的目的来看,历史写作是为了证明历史本身是由上帝创造的,是上帝已经安排好的,历史写作就是为了证明人类的每一个行为都符合上帝的安排。
(2)从历史著述的内容来看,历史学家在写作历史时有浓厚的宗教宣传意图。
为了证明上帝的安排,不惜篡改、编造。
(3)从历史著述的方法来看,最常用的方法是编年史和年代纪。
按年代的顺序编排一切,体现不出历史学家的思想。
第三章近代史学(1)一、名词解释1、彼特拉克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的先驱----彼特拉克,既是诗人又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位历史家。
代表作品为《论荣耀的男子》、《论著名的妇女》。
彼特拉克对古典世界的文明和物质文化古迹发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按照古希腊罗马史著典范编写古代和现代的历史的现代。
2、布鲁尼意大利著名人文主义史学家。
代表作有《佛罗伦萨人民史》、《反哥特人的意大利战争史》、《亚里士多德传》、《但丁传》等。
布鲁尼受古典学术的影响深刻、留有可以模仿的痕迹。
其作品反映了他人本史观;求真求实,对史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批判;重视史学的功能的史学思想。
3、马基雅维利意大利著名人文主义史学家。
代表作有《君主论》、《论李维》、《佛罗伦萨史》、《战争艺术》等。
马基雅维利有着乐观的“进步主义”史观;阐述人性恶的理念等史学思想。
4、《君士坦丁赠与的辨伪》该书也称《君士坦丁伪赠礼考证》,作者为意大利著名人文主义史学家----劳伦佐·瓦拉。
《君士坦丁赠与的辨伪》是瓦拉在史料辨伪方面的贡献,其书也奠定了近代史学的分支学科----文献校勘学的最初对象、任务和方法论基础。
二、问答题1、人文主义史学的特征及局限性特征:(1)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束缚,抛弃了基督教史学中宗教性的天命史观(2)历史和政治的结合(3)疑古精神和考证学得到提倡和发展(4)重视研究当代史和以往的历史(5)历史传记体盛行(6)殖民地研究成为时尚(7)由意大利发展到欧洲西北部局限性:(1)历史题材集中于政治斗争史、战争史、人物传记也主要介绍政治的成就和不足(2)继承了古典史学中的历史循环论2、“博学时代”史学的主张及特征主张:(1)博学派历史学家开始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考证和出版(2)“博学时代”形成了近代意义上的历史批判意识(3)“博学时代”史学试图对历史发展作出规律性的解释特征:(1)宗教性和世俗性并存(2)历史研究与政治脱离(3)团体活动多于个人行动,学术研究氛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面貌。
第三章近代史学(2)一、名词解释1、孟德斯鸠法国第一位现实史学与哲学以及其他学科(法学、政治学等)结合的思想家。
《古罗马的宗教政策》是他的代表论文;《罗马盛衰原因论》是他的史著。
最具代表性的是《论法的精神》,体现了他世界上一切寻在物都有各自的发展规律;地理决定论等思想观念。
2、伏尔泰启蒙运动的旗手,他著述极丰,题材广泛。
文史哲经法、自然科学无所不谈不写,是少见的通才。
他最具代表的史作有《路易十四时代》和《历史哲学》,此外还有《查理十二士》、《论世界各国的风俗和习惯》、《彼得大帝统治时代的俄国》、《路易十五时代》、《巴黎会议史》等。
伏尔泰的史学贡献有,第一个创造了“历史哲学”的术语;扩成了历史学的编纂内容;批判神学史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