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教学设计《爱之链》教学设计书籍《爱之链》是一本具有情感故事的小说,适合高中生阅读。
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引发学生对于亲情、友情和爱情等重要人际关系的思考和体悟,提高学生的情商和情感能力。
本教学设计将以阅读、讨论和写作为主要形式,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小说,并提升其阅读和写作能力。
一、核心素养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小说,培养学生对于章节的整体把握和细节的捕捉能力。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人物的动机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对小说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写作个人感悟和书评。
二、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节:导入活动1.引导学生回顾上次课所讲的小说《爱之链》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2.向学生提问:你觉得小说中的哪个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第二节:阅读活动1.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第一章,教师提供解读重点的讲解。
2.小组讨论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第一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后向全班展示讨论结果。
第三节:阅读材料解读1.教师提供小说中的一段文字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理解。
2.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人物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并给予简单点评。
第四节:写作活动1.学生进行个人写作,要求写一篇书评或读后感。
2.学生互相交换阅读并互相点评对方的作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第五节:小组讨论活动1.学生重新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章进行深度阅读和理解。
2.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这一章节的核心情节和人物形象,并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展示讨论结果。
第六节:课堂展示1.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向全班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提问。
2.教师总结小组讨论的亮点和不足,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第七节:作品评析1.教师选择一篇学生的书评或读后感进行评析,指导学生如何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和评价。
2.学生就教师的点评进行讨论和反思,互相学习和提高。
三、教后反思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思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爱之链》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爱之链》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对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领会小说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4. 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背景和作者简介。
2. 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
3. 人物性格分析。
4. 小说主题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利用问题讨论的方式分析人物性格和小说主题。
3. 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引导学生领会小说的价值观。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课程: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和作者简介。
2. 阅读故事: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讨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分析人物性格和小说主题。
4. 分享成果:各小组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讲解:教师进行总结讲解,引导学生领会小说的价值观。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
2. 学生讨论和分析能力的评估。
3. 学生对小说主题和价值观的理解程度的评估。
教学资源:故事文本、相关背景资料、讨论问题清单。
六、教学准备1. 收集并整理故事背景资料和作者简介。
2. 准备讨论问题清单,涉及人物性格分析和小说主题。
3. 准备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工具。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人物性格的分析,小说主题的领会。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人物心理,分析小说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故事背景和作者简介,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故事,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 分析人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4. 主题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小说的主题和价值观。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九、课后作业1. 复述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写一篇人物分析短文。
3. 思考小说所传达的价值观,写一篇读后感。
《爱之链》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爱之链》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人性的善恶、道德的选择等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介绍。
2. 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3. 人性的善恶、道德的选择等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爱之链》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爱之链》的文本材料,包括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介绍。
2. 准备相关的文学评论和学术文章,供学生参考。
3. 准备小组讨论的指导和评价标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对人性的善恶、道德的选择等问题的思考和探讨的深度和广度。
六、教学步骤1. 引入:简要介绍《爱之链》的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让学生阅读《爱之链》的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关系和故事发展。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理解作者的意图。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和看法。
5. 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思考问题的重要性。
七、课堂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扮演故事中的某个角色,通过表演来深入理解角色的性格和动机。
2.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创作自己的故事或续写《爱之链》。
3. 小组分享:学生可以组成小组,选择一个主题,通过展示、讨论或写作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八、课后作业1. 让学生阅读一篇相关的文学评论或学术文章,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写一篇短文,表达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对人性的思考。
《爱之链》的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爱之链》的主题和情节;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社会背景;3. 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小说《爱之链》的背景介绍;2. 小说的人物介绍和情节概述;3. 小说中的主要主题和象征意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策略2.1 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练习:学生自主阅读小说,完成相关练习题;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2.2 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与小说相关的影视作品片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2. 创设情境: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关系;3. 引导思考: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和社会意义。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小说的背景和作者;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小说,完成练习题;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3.2 时间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小说的背景和作者;2. 第二课时:学生自主阅读小说,完成练习题;3. 第三课时:小组讨论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5. 第五课时:学生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
第四章:评价与反馈4.1 评价方式1. 阅读理解练习: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 写作活动: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4.2 反馈方式1. 口头反馈: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2. 书面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成果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材料5.1 教学资源1. 小说《爱之链》文本;2. 与小说相关的影视作品片段;3. 参考资料:关于小说背景和主题的资料。
5.2 教学材料1. 阅读理解练习题;2. 小组讨论记录表;3. 写作活动指导书和评价标准。
第六章:教学扩展活动6.1 教学扩展活动设计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小说中的不同角色,进行场景表演,增强对人物关系的理解;2. 主题辩论:组织学生就小说中的某一主题进行辩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3. 创作延伸:鼓励学生创作与小说主题相关的短篇小说或诗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爱之链》精品教案《爱之链》精品教案一、复习导入1、师: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
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3、你还记得课文中讲了哪两件事吗?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二、学习课文1~8自然段1、师述: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一条乡间公路伸向远方。
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荒凉。
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请你自己读一读文章2——8自然段。
(学生自读)2、全班交流。
1)在荒芜人烟地方,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又冷又怕”——在冷风中发抖紧张地闭上眼睛“紧张绝望”——荒芜人烟等了一个小时几乎完全绝望2)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老妇人此刻内心的绝望、害怕表达出来。
指读——齐读3、尽管老妇人此时几乎绝望了,但她的内心始终在期望着有人来帮她一把。
这时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看到这一切,他怎么做的,请你自己去文中读一读、找一找。
全班交流:1)乔依是怎样为老妇人修车的?引导学生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乔依修车动作的词语,想象当时修车工作的困难/bsdwz/。
汇报:“难”手和脚腕蹭破出血顾不上擦“冷”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清水鼻涕流下来“脏”手上沾满了油污衣服也更脏了2)你从这些句子的描写中看出了什么?(看出修车的工作非常费劲,而乔依不怕脏,不怕累,真心诚意为老妇人修车。
)4、课文中还有哪些段落的描写也反映出乔依的为人?再默读2、3、5—8自然段。
汇报:你从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中体会到什么?(热情、体贴、细心)这几句话如暖风吹拂过老妇人的心田,谁还愿意来读一读?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爱之链,爱之链第二课时精品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阅读策略指导课:《爱之链》教案一、教材背景介绍《爱之链》是一本由日本作家川村元気所著的小说。
该小说以现代都市情景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年轻女主角在寻找真爱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成长。
这本小说以其深刻的情感描写和思考人性的角度而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
通过阅读《爱之链》,学生们可以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培养情感的理解能力,以及培养对生活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阅读技能提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文章意义的理解、主旨概括等。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解读作者的用词和句子结构,把握文章的语境和情感。
2. 培养情感的理解能力•通过文本中的情感描写和人物形象塑造,引导学生理解并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理解能力。
3. 学会思考和表达•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涉及的社会问题和人生观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简单介绍《爱之链》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阅读并分析小说中的关键章节,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核心思想。
•分享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加深学生对小说的理解。
2.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与学生互动相结合。
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合作学习。
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在小组内进行小说理解、答疑等活动,互相学习并解决问题。
•阅读练习。
在课后布置适合学生阅读能力的小说片段或相关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单介绍《爱之链》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与分析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小说中的关键章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核心思想。
教师可以提问以下问题: - 在这段文字中,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 - 作者通过哪些描写和对话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 你对这个故事有什么看法?3. 分享与讨论教师分享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教师可以提问以下问题: - 你认为作者写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 你对这个故事的主题有什么理解? - 你认为这个故事对人们有什么积极的影响?4.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说理解和答疑活动。
《爱之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链结构的基本概念;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4.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编程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链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3.链表的遍历和查找操作;4.链表的排序和逆序操作。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和教案;2.学生准备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先向学生介绍链结构的基本概念,然后用图示让学生理解链的结构和特点。
二、理论授课(20分钟):1.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讲解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原理和步骤,并举例说明。
然后让学生模拟操作并写出代码。
2.链表的遍历和查找操作: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讲解链表的遍历和查找操作的原理和步骤,并举例说明。
然后让学生模拟操作并写出代码。
3.链表的排序和逆序操作: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讲解链表的排序和逆序操作的原理和步骤,并举例说明。
然后让学生模拟操作并写出代码。
三、实操训练(30分钟):1.学生自主完成链表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练习;教师布置一些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批改。
2.学生自主完成链表遍历和查找操作的练习;教师布置一些遍历和查找操作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批改。
3.学生自主完成链表排序和逆序操作的练习;教师布置一些排序和逆序操作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批改。
四、游戏实践(25分钟):1.游戏规则:a.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b.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链的长度,随机生成链表;c.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操作,如插入、删除、遍历、查找、排序或逆序;d.每个小组通过编程实现所选操作,并且要保证操作的正确性;e.小组先完成操作的小组获得胜利。
2.教师指导: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向他们解释和说明链表操作的原理和步骤。
《爱之链》的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爱之链》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分析并体会小说中描绘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心理。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爱之链》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小说中描绘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心理。
3. 阅读理解练习和文学鉴赏分析。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爱之链》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
2. 小说中描绘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心理的分析。
3. 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
2.2 教学难点1. 对小说中复杂人物心理的理解。
2. 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分析和思考。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分析社会现象和人物心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阅读感受和思考。
3. 实践法:布置阅读练习和鉴赏作业,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2 教学手段1. 教材:《爱之链》原文及相关辅导资料。
2. 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提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阅读练习和鉴赏作业:巩固课堂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安排4.1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阅读《爱之链》原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分析小说中描绘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心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布置阅读练习和鉴赏作业,巩固课堂学习内容。
4.2 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分析社会现象和人物心理。
2. 第二课时:课堂讨论,分享阅读感受和思考。
3. 第三课时:布置阅读练习和鉴赏作业,进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阅读理解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程度。
2. 文学鉴赏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小说中描绘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心理的理解程度。
3. 课堂讨论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爱之链》的课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1、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1、记得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爱如茉莉》吗?谁来说说讲的是什么?(生回答)是啊,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那飘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爱之链。
2、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这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这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让我们一起来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平翘舌音:餐、蹭、糙;前后鼻音:吻、腕;后鼻音:蹭。
2、指名读词语。
乔依颠簸凄凉矮小脚腕蹭破车胎瘪了袜子油污绝望餐馆亲吻粗糙脸颊荒芜人烟天经地义潸然泪下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荒芜人烟:指没有人居住的地方。
天经地义:指非常正确不容质疑的道理。
潸然泪下: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2、按提纲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第一段(18自然段):讲一天晚上在乡间的小路上下岗后又找不到工作的乔依非常热情地无偿帮助一位在寒风中几乎绝望的老妇人修好了汽车,老妇人非常感动。
第二段(911自然段)写老妇人来到乔依妻子开的小餐馆,得到了女店主的热情服务和细心照顾,老妇人深受爱的感染,留给女店主一些钱就悄悄地走了。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爱之链》优秀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爱之链》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价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课文中所传递的正能量,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2)学会关爱他人,弘扬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爱之链》的基本内容及其写作特点。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课文中所传递的正能量。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使用的象征手法和隐喻的解读。
(2)如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价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写作特点,分析人物形象。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隐喻。
4.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爱心传递现象,引导学生体验关爱他人的人生价值。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课文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3)准备课堂讨论和分享的内容。
2. 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介绍课文《爱之链》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简介。
(2)讲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隐喻,分析人物形象。
(3)学生分享自主学习的心得,讨论课文中的爱心传递现象。
(4)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3. 第二课时:(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课后作业。
(2)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写作特点和艺术魅力。
2024年《爱之链》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在《爱之链》的教学中,我设定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
同时,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让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爱之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帮助,培养他们乐于助人、传递正能量的美好品质。
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爱心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应该用爱心去温暖他人、回报社会。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课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特点,以及如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以及它们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色彩,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内涵。
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段感人的故事或视频,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为学习《爱之链》做好情感铺垫。
简要介绍《爱之链》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不理解的词汇和句子。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顺利阅读。
3. 讲解重点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进行详细讲解,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其用法。
通过举例、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语言知识。
4. 深入解读分析课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讨论课文中的情感色彩,让学生体会爱心传递的力量和美好。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拓展延伸开展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爱心的力量。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递爱心、帮助他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If you want to wear a crown, you must bear its weight.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爱之链》优秀教学教案《爱之链》优秀教学教案1一、导入: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七课《爱之链》。
爱是什么?有人说,爱如茉莉,洁白纯净芬芳怡人;有人说,爱如港湾,可以遮风挡雨;有人说,爱如大海,能够包容一切;还有人说,爱如珠链,串起生活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爱是什么?今天,咱们就和文中的主人公一起感受爱,感受温暖。
二、复习:1、课文写了哪两件事?2、指名说,板书:乔依--老妇人--女店主(成心形上半部分,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斜着画)三、学习1--8节: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1--8节,老妇人的车胎瘪了,她当时心情是怎样的?指名说。
又冷又怕紧张无助几乎完全绝望了从“几乎”这个词能让我们感受到,老妇人的内心还是非常渴望--有人来帮助她的。
2、乔依是怎样帮助老妇人的?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节,你的脑海中浮现怎样一幅画面?3、交流。
4、如果你就是那位老妇人,看到这一切,你的内心涌动着怎样的情感?你眼中的乔依是怎样一个人?(感激,感动。
助人为乐,热情,真诚)5、所以,老妇人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我该给你多少钱?”言下之意就是--你要多少钱,我就给你多少钱。
老妇人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6、导读第六节,出示小黑板:“乔依愣住了……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7、理解“天经地义”。
从“常常、从来、一直”你体会到什么?8、因此,乔依压根没想到应该得到钱的回报,(导读第七节),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
”其实,乔依这个时侯也遇到了麻烦事,请同学们看看第一节。
指名说,乔依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家境本来就不好,工厂又倒闭)简单讲解环境描写作用。
9、过渡:在这种情况之下,乔依还那么真诚、热情的帮助老妇人,他从没想得到过钱的回报,只希望老妇人能够把爱心继续传递下去,这使老妇人深受感动,于是在他的影响之下,第二个感人的故事发生了。
阅读策略指导课:《爱之链》教案-1一、课程概述这是一节阅读策略指导课,主要以小说《爱之链》作为教材,通过讲解阅读策略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本课程主要围绕小说内容展开,通过教师讲解、学生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小说中的情节、角色以及主题思想,并学习如何通过阅读策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
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理解基本策略和技巧。
•提高学生对小说《爱之链》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让学生更加善于分析和思考。
三、教学内容1. 阅读前的准备在阅读前,学生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包括了解主题、角色、情节等内容。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制定一个提纲,来获取他们阅读文章的目的等信息。
2. 阅读中的策略在阅读时,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如快速浏览、词汇联想、意义推理以及信息概括等。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和分析情节。
3. 阅读后的总结在阅读完整个文本之后,学生需要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总结,确定主要观点、提炼核心意义,并写下自己的观感和思考。
四、教学活动1.背景介绍教师通过简要介绍小说《爱之链》的主要情节、角色等,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的氛围,可以播放小说的短片或者读取小说节选等。
2.向导式提问教师通过向导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角色、情节等,并激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的答案中互相讨论,激发思维并核实对小说的理解。
例如:•主要人物有谁?这些人物有哪些特点?•故事发生在哪个地方?对故事有哪些影响?•故事主题是什么?是怎么体现的?3.阅读策略展示教师通过演示阅读策略的运用,教给学生如何在阅读中使用这些策略。
例如,使用快速浏览技巧来了解文章大意,使用词汇联想技巧来扩充词汇量。
4.阅读实践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选择一段文本,通过运用阅读策略来理解文本的含义。
5.学生交流让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让大家一起讨论,进一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思想。
五、教学评估教师通过收集学生的阅读笔记、总结及交流记录等方式,对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文本分析能力进行评估。
《爱之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灌云县先进小学杨友明【教材分析】《爱之链》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是美国作家杰尼巴尼特写的一则短篇小说,是一首爱的赞歌。
文章极其细腻地描写了下岗的乔依无偿帮助老妇人修好汽车,用餐时老妇人又得到了乔依妻子——女店主的悉心照顾,也受到了爱的感染,留下一些钱悄悄地走了。
文章质朴的语言之下是涓涓的爱的流,直流如人的心底。
【学情分析】由于这篇课文是本单元中的最后一篇课文,在前面学习了《负荆请罪》《最后的姿势》和《船长》这几课,学生对于透过文字感受人物形象,了解知名人物之间的情和义,也对体会人物形象的方法有个初步的了解,而且这篇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又无生僻字词,学生理解课文方面问题不大。
但作者描写手法细腻,将深深的情感融入每一个文字之中,因此品读文本,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透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走入人物内心是学习本文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刻画人物形象的范本。
课文在写作上有两个特点值得借鉴:一是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品质;二是文章内容注意了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让学生懂得“爱之链”,感受丰满的人物形象,留下美好的情感。
4、学习课文生动的细节描写方法。
【教学重和难点】1、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2、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法和学法】教法:目标指引、方法点拨、创设情境学法:理解感悟、自主探究法【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从字入手,解读课题出示“链”字,让学生认读,并想想自己在哪儿见过“链”,可以组词也可以说物。
你们发现这些“链”有什么相同之处?补全课题并质疑,今天我们要来了解的“链”不同寻常,它是用什么特殊物质构成的呢?文章为什么要起名为“爱之链”呢?请同学们留意一下这个问题。
爱之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精选(3篇)导语: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
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以下是本人整理的爱之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精选,欢迎阅读参考!爱之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请课文脉络,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1.记得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爱如茉莉》吗?谁来说说讲的是什么?(生回答)是啊,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那飘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爱之链。
2.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这“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这“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让我们一起来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平翘舌音:餐、蹭、糙;前后鼻音:吻、腕;后鼻音:蹭。
2.指名读词语。
乔依颠簸凄凉矮小脚腕蹭破车胎瘪了袜子油污绝望餐馆亲吻粗糙脸颊荒无人烟天经地义潸然泪下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荒无人烟:指没有人居住的地方。
天经地义:指非常正确不容质疑的道理。
潸然泪下: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2.按提纲“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第一段(1—8自然段):讲一天晚上在乡间的小路上下岗后又找不到工作的乔依非常热情地无偿帮助一位在寒风中几乎绝望的老妇人修好了汽车,老妇人非常感动。
第二段(9—11自然段) 写老妇人来到乔依妻子开的小餐馆,得到了女店主的热情服务和细心照顾,老妇人深受爱的感染,留给女店主一些钱就悄悄地走了。
第三段(12自然段))乔依的妻子发现老妇人留下的钱和字条以后非常感动,心中充满了爱的暖流。
8.爱之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天经地义、潸然泪下”等词语。能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
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和语
言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
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
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 记得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爱如茉莉》吗?谁来说说讲的是
什么?(生回答)是啊,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在那飘雪的
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这就是我们今
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爱之链。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这“爱”
发生在谁与谁之间?这“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让我们一起来在课文
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荒芜人烟 天经地义 潸
然泪下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个人互相关爱的故事。
2、按提纲“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女店主对乔依的关
爱”给全文分段,再概括段意。
四、作业:1.生字描红、临写,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
第二、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你还记得课文中讲了哪两件事吗?(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
女店主)
二、学习课文1~8自然段:乔依帮助老妇人
1、师述: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一条乡间公路伸向远方。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
荒凉。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请你自己读一
读文章1——8自然段。(学生自读)
全班交流:
1)在荒芜人烟地方,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
“又冷又怕”——在冷风中发抖紧张地闭上眼睛。“紧张绝望”——荒芜人烟等
了一个小时几乎完全绝望
2)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老妇人此刻内心的绝望、害怕表达出来。指读2和5
小节相关句,再齐读。
2、尽管老妇人此时几乎绝望了,但她的内心始终在期望着有人来帮她一把。
这时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看到这一切,他怎么说的,
怎么做的,你从他的言行体会到什么?请你自己去文中读一读、找一找。
全班交流:
1)第3小节从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中体会到什么?(热情、体贴、细心)
这几句话如暖风吹拂过老妇人的心田,谁还愿意来读一读?
2)第4小节,乔依是怎样为老妇人修车的?引导画出描写乔依修车动作的
词语,想象当时修车工作的困难。汇报:“难”手和脚腕蹭破出血顾不上擦。 “冷”
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清水鼻涕流下来。“脏”手上沾满了油污衣服也更脏了。
你从这些句子的描写中看出了什么?(看出修车的工作非常费劲,而乔依
不怕脏,不怕累,真心诚意为老妇人修车。乔依竭尽全力,无私地助人,他具
有乐于助人的品质。)
3、出示第六自然段: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相信你读了这段话,对乔依会
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乔依的行为会有新的理解。齐读
乔依为什么“愣住”了?他帮助老妇人修车,却从没想到应该得到钱,为
什么?(齐读本段第二句)
理解:“天经地义”意思?(理所当然,不容质疑)乔依把什么看为天经地
义?(请学生答)文中多处描写提到乔依的家境,找一找,说说体会。(请生)
这样的家境是需要钱的,可他帮助老妇人修车却不要钱,还认为是天经地义的
事情,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了?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这句话的意思
说一说。再读第六自然段。
4、引读6、7自然段。
所以,当乔依修好车,老妇人满怀感激地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乔依—
—,他从来没想到——,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所以他从来就认为——。
因此,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
5、小结:在乔依困难时候,他曾经得到过别人爱的帮助,所以当他看到被
困雪地孤立无助的老妇人需要帮助时,不容质疑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不求报酬
只希望老妇人也能把悠悠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三、学习9-11小节: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这爱之链的第二个故事,就请同学们自己学习。(自读9~11)出示填空题:
来到了小餐馆,老妇人看到——发现——突然想起了——于是——(提示:可
以结合前文,也可以展开想象,自己先练习说一说,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探讨:
1. 老妇人“突然想起了乔依”只是想起他这个人吗?
2.“女店主不禁潸然泪下。”理解“潸然泪下”,想想女店主为什么潸然泪下?
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简陋但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齐读9-11
小节。
四、学习12小节:女店主对乔依的关爱。
引读:女店主关上店门,走进里屋…… 师:你从哪儿体会到女店主对乔
依的关爱?(找词谈体会)
出示句子: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
来的,亲爱的,乔依……”理解“喃喃”,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齐读本段。
五、总结课文
说说课文为什么用“爱之链”作题目?
是啊,所有发生的这一切感人的故事都是因为爱,也正是因为大家心中有了
爱,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曲爱的赞歌。(播放歌
曲《爱的奉献》)
六、拓展:师: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爱是一首诗,
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
果。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就让
我们一起把爱之链的故事延续下去吧!(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
写一段话。
提示:注意故事的连续性;描写时注意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等;要
升华“爱”的主题。